对科技发展的人文思考(论文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科技发展的人文思考
内容提要:当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迅猛发展,新世纪可以预期的科学技术更加迅猛地发展,提供了百年前、几十年前人们难以想象的变革世界、开拓世界的崭新手段和无穷力量,极大极深地影响了人类生活和人类命运的各个方面,使人们对科技发展的人文思考更加关注,使对这个问题的研究有了新的重大意义。
关键词:科技人文发展文化
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社会发展进入了技术经济的快车道,在过去的20多年时间,我们看见并享受到工业文明带来的繁荣,但也越来越感受到现代文明的危机。面对这些困境,人们难免要对近300年取得的科学技术成就产生惊疑和困惑。
一、科技是把“双刃剑”,既带来“福音”,也带来“噪音”
一直以来,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会遇到许多问题,特别伴随着新世纪科技发展的迅猛发展,人们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尖锐问题。
一是战争武器问题。科学技术制造的新式武器,使人类面临着可能被这些武器毁灭的危险。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已经“小试牛刀”,其带来的后果是不可想象和惨绝人寰的。而今天,人们更是无法想像一旦核战争爆发,世界将会变成怎样,虽然核冬天的预言可能言过其实,但是核秋天也让我们“不寒而栗”。新世纪毁灭性武器的威力越来越大,人类被自己所制造的武器毁灭的威胁是潜在的。
二是环境污染问题,生态破坏问题,资源枯竭问题,食物匮乏问题,人口爆炸等等问题正在不断恶化。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来看,人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发展,工业越来越发展,人对自然的主动地位越来越发展,这是人类进步的过程。在原始社会时代,人在自然的压迫下能动性很小,最初的狩猎和采集对自然影响甚微。农业和土地不断得到开发,人类逐渐较多地影响和改变着自然。特别工业发展起来以后,人在自然面前的主人地位和主导能力越来越强,当人凭借科技和工业力量在急剧地改变着自然的时候,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食物匮乏、人口爆炸等问题也日益显现和变得尖锐起来。
现在一些人颂扬天人合一,批评人定胜天,想从中国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中为21世纪找药方。在我看来,天人合一和人定胜天都要肯定,人定胜天的思想和实践,是天人关系的一个进步,是人类的自觉和自信。当然,人定胜天不是可以任意破坏自然,而是要在适应人类发展的需要、改造自然的同时,科学地保护自然,求得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要在更高的科学和工业的水平上取得人和自然的更加协调的发展。不是回到过去,而是推进到更高阶段的将来;不是否定科学和工业发展,而是否定工业的盲目发展;不是回到人和自然关系的蒙昧状态,而是要开辟人和自然关系的更加自觉的新状态,依托于科学和工业的、更加健康、更加符合科学态度和精神的新发展状态。
三是信息技术的挑战和基因工程的挑战。当今时代被称为信息时代,21世纪被预测为生物学世纪。这些挑战,较之前面所讲的那些挑战,更深入地触及人们日常的生活,以至人类的自身,显现出高技术条件下社会生活中许多新的人际关系问题、伦理道德问题、人生价值和人性意义问题,等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地球变小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频繁、更紧密了,是不是也出现了可忧虑的人与人之间的更疏远、更隔绝?信息传播的密度和速度大
大增加了,人们的知识增长更快了,暴力、色情宣传的影响面和影响力是不是也大大增加了?羊是克隆出来了,当用你的细胞克隆出一个人来,怎么处理这种伦理关系?基因修复已经可以治病了,能不能用基因设计出标准美人、品牌儿童?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二、科技是卷“双面胶”,外侧粘的是生产力,内侧粘的是文化
科技成为人类当代与未来的文明基础,因此科技在当今经济社会中的关键地位和作用将不会改变。记得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如果没有两弹一星的成果,我们就得不到今天的国际地位”。近十年来,我们在学习国家重大会议精神时,总会注意到有这样一句话反复多次出现,“我们面对着发达国家科技与经济占优势的压力,显然这种压力既表现在国际交往关系上,也表现在国家的自身发展中”。在世界经济逐步趋向一体化的过程中,许多产品技术标准的制定和核心技术的掌控都不在我们手里。而我国,经过多年“速度发展”,经济始终没有摆脱粗放式增长的模式,只是简单的工厂复制再复制,数量和规模在“快速增肥”,但在质量和效益上“质变”不明显。如不改变上述被动局面难以摆脱在世界上被欺侮被盘剥的命运,民族尊严和人
文价值何以在平等的交往和对话中得以实现。科技如何更强,是我们在处理科技与人文关系中要坚持的第一要务。
三、人文精神是“催化剂”,推动科技快速“化学反应”
科技发展产生的人文思想,其价值和意义不只是体现在对人的根本利益的关怀,也是科技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在近代科学诞生的过程中,有三件事在科技发展史上写下重重的一笔:1543年哥白尼发表了“天体运行说”;17世纪初伽利略有了多项物理重大发现;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与数学原理》。从科学成果诞生的时代背景看,欧洲人继承了希腊哲学思想和已有的自然科学知识,经过14世纪欧洲文艺复兴的思想文化运动,弘扬人文精神,倡导人权解放思想、启迪理性,破除中世纪神学设置的路障。实现所谓民主与自由的理想,这是人的创造力的一次大解放,为西方科学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人文基础。
对立而言,中国从鸦片战争以后,相继发生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以及波澜壮阔的新文化运动。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人为强国复兴,从购入洋枪洋炮到试图改良政体,推翻旧体制又出现了复辟,再到第一次提出对中国封建文化进行革新,举起“科学民主”的旗帜,窥
视这些跌荡起伏的“历史情节”,其结局和命运是多么值得深思。其中在科学民主的旗帜上,人们看到渗透着科学与人文的本质特征。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上的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的大发展、大变化,都源于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实现了精神文化跟制度文化的突破和发展,人们称之为“两次思想大解放”,一是确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二是实施改革开放的方针,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人文精神的弘扬和人文思想的传播,正是有了这种精神文化的革命,才伴随着制度文化的创新,从而激起我国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可以说,两次思想解放是邓小平理论“彪炳千秋”的最为光辉之处。
四、科技发展的最高要求是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全面结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总是从人和人的社会关系框架来考察人与自然的关系;总是从人的角度来考察科学和工业发展;总是从劳动与资本的对立上、从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上来考察资本主义进程中科学技术和工业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中的科学社会主义,作为改造人类社会的革命理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