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儿推拿学发展简史教学文案
小儿推拿培训走心文案
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家长们对于孩子的健康问题总是充满了担忧。
而小儿推拿,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中医养生方法,正逐渐走进千家万户。
为了让更多的家长掌握这门技艺,让爱更专业,我们特推出小儿推拿培训课程,让每一位参与者都能成为孩子健康的守护者。
---一、传承千年智慧,呵护幼小心灵小儿推拿,起源于我国古代,是一种通过手法按摩,调整小儿生理、心理平衡,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方法。
它不仅简单易学,而且效果显著,被誉为“绿色疗法”。
如今,我们肩负着传承这一千年智慧的使命,希望通过小儿推拿培训,让更多人学会这门技艺,为孩子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二、专业师资团队,打造高品质课程为了让学员们能够学到最正宗、最实用的小儿推拿技艺,我们特别邀请了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经验的资深推拿师担任主讲。
他们不仅对小儿推拿的理论知识了如指掌,更擅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员们在短时间内掌握核心技能。
三、实操演练,学以致用我们深知,理论知识的掌握只是基础,真正的技能提升还需要大量的实操练习。
因此,我们的课程安排了大量的实操环节,让学员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操作,亲身感受推拿的魅力。
从穴位定位到手法运用,从常见病治疗到日常保健,全方位提升学员的实践能力。
四、个性化教学,关注每一位学员我们深知,每位学员的学习需求和接受能力都不同。
因此,我们的课程采用个性化教学,根据学员的基础和特点,量身定制学习计划。
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学员,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
五、互动交流,共同成长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鼓励学员们积极参与互动交流,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经验。
通过团队协作,共同探讨小儿推拿的奥秘,让每一位学员在快乐中学习,在交流中成长。
六、走出课堂,服务社会学习小儿推拿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技能提升,更是为了将这份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
我们鼓励学员们在学习结束后,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为有需要的孩子们提供免费的小儿推拿服务,为社会贡献力量。
---在这个充满爱的旅程中,我们期待每一位学员都能收获满满。
【小儿推拿高级班】第一章:小儿推拿发展简史
【小儿推拿高级班】第一章:小儿推拿发展简史第一章:小儿推拿发展简史小儿推拿概述:小儿推拿学是推拿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小儿推拿古称小儿按摩,是在中医基本理论和相关临床知识的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研究在其体表特定的学位或部位施以手法,以防治疾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是一门独具特色的中医临床学科。
小儿推拿发展简史:小儿推拿是中医推拿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儿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推拿临床的广泛应用而逐步形成。
本学科的发展历经了如下几个阶段:一、秦汉时期:小儿推拿的萌芽时期在秦汉时期,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阶段。
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和临床治疗学的基本原则均是在此时期构筑和奠定。
小儿推拿在此时期,随着推拿学和儿科学的出现而开始萌芽。
此时出现了最早的儿科医生和儿科病历。
以汤匙边摩拭病变部位治疗小儿惊风抽搐,后世的刮痧疗法应属此类。
同时也为小儿推拿使用介质奠定了基础。
二、晋唐宋元时期:小儿推拿的奠基时期晋唐时期,是推拿学发展的重要阶段,小儿推拿也散见其中。
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首创了针指法、捏脊法、颠簸法等手法如今仍广泛应用于小儿推拿的临床治疗中。
到了隋唐时期,按摩已成为国家医学教育的四大科目之一。
隋唐以前推拿无成人和小儿之分。
宋元时期,,太医局取消了隋唐以来存在了近400年的按摩科。
在小儿推拿方面,出现了运用掐法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的最早记载,北宋沈括《良方》10卷,记载了用掐法治疗脐风。
《小儿药证直诀》一书,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概括为“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三、明清时期:小儿推拿的形成时期明清时期,中医学已经有了显著发展,推拿学也日趋成熟,其中最主要的表现就是小儿推拿形成了自己的独立学术体系,而这正是基于儿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和推拿临床的广泛应用。
真正形成小儿推拿独立的学术体系则是在明代中后期,其主要标志就是《小儿按摩经》、《小儿推拿秘旨》、《小儿推拿秘诀》这三部小儿推拿专著的相继问世。
其中,《小儿按摩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
儿科按摩学(第一章概述)1第一节 小儿推拿发展简史
第一章概述第一节小儿推拿发展简史小儿推拿学是研究小儿生长发育,保健以及疾病防治的一门科学。
它属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推拿疗法是在劳动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的长期实践中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的总结。
魏晋隋唐时期最为盛行,直到明朝万历年间,按摩由治疗成人疾病逐渐发展到治疗小儿疾病,为后世小儿推拿疗法奠定了基础。
在隋唐时《千金方》中有“治少小新生肌肤幼弱,喜为风邪所中,身体壮热或中大风手足惊掣。
五物甘草生摩膏方。
……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寒风”。
《外台秘要》载:“小儿夜啼至明不安寐,……亦以摩儿头及脊验。
”虽用推拿方法防治小儿疾病早有记载,但形成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则在明清时期。
在当时有很多这方面的专著及经验总结,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是《小儿按摩经》。
小儿推拿疗法和成人不同,且有很多特定的穴位,因而自成体系。
根据小儿手腕部寸口为百脉总汇之处的理论和小儿生理特点,建立了在手部操作特定穴位,周于藩著《小儿推拿秘诀》一书较系统的叙述了推拿的治疗方法。
“特定穴位”的操作主要靠推法,因小儿不能与医者合作,必须以拿法固定其小儿被操作的肢体和部位,以便顺利地进行治疗操作。
对小儿的这种治疗手段,称“小儿推拿”。
清朝时期,推拿治疗虽未受官方重视,但因其治疗效果显著,仍广为流传于民间,并不断有所发展和创新,并有不少推拿专著陆续问世。
其中著名的有熊应雄的《小儿推拿广意》、骆如龙的《幼科推拿秘书》,夏云集的《保赤推拿法》,张振鉴、周于藩的《小儿推拿秘诀》校正《厘正按摩要求》等。
明清时期的小儿推拿著作在整个推拿文献中占重要地位,在当时的儿科著作中有相当大的比重。
解放后,在党的中医政策指导下,祖国医学中的小儿推拿得到了新生,重印再版了很多小儿推拿著作。
随着社会和科学的不断进步,小儿推拿也必将日臻完善,并为人类医疗保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小儿推拿的源流与发展
一、小儿推拿形成的基础
(三)宋金元时期
1.政府医政机构中设小儿专科 《元丰备对》:太医学九科,学生额三百人,大方脉一百二人,风科八十人, 小方脉二十人。 2.儿科名医和儿科专著问世 (1)北宋·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儿科专著 (2)唐朝末宋初《颅囟经》最早中医儿科专著 3.中医儿科学理论体系开始形成 五脏证治法则、小儿指纹望诊、小儿六种脉象等 4.按摩理论全面总结《圣济总录》
小儿推拿的源流与发展
课程名称:小儿推拿
小儿推拿的源流与发展
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 • 熟悉小儿推拿的概念 • 熟悉小儿推拿的发展历史
能力目标 • 能说出小儿推拿的概念 • 能知道小儿推拿的发展历史
思政目标 • 培养学生对小儿推拿的认同感及归属感
目 录
01 小儿推拿的概念
02 小儿推拿发展历史
概念
小儿推拿学是中医儿科学和推拿学相结合的产物 。它是在中医基本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小儿生理和病 理的特点运用一定的手法,作用在小儿特定的部位和 穴位上,以防治儿童疾病,促进小儿身心健康和生长 发育的中医外治法。 特点:无创伤、无副作用、对症处理迅捷 。
二、小儿推拿形成和发展
按摩学盛于隋唐,儿科学盛于宋。正是按摩学和 儿科学的成熟,为明代小儿推拿学的形成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现代流派传承 1、湖南地区的刘开运流派 2、北京地区的冯氏小儿捏脊流派 3、上海地区的海派儿科推拿 4、张汉臣派小儿推拿流派 5、山东地区的孙重三推拿流派、一)明代 -小儿推拿发展的重要时期
1.推拿名称的出现 2.形成小儿推拿体系 3.小儿推拿著作问世 《小儿按摩经》1606年杨继洲收藏在《针灸大成》中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龚延贤 1604年 《小儿推拿秘诀》周岳甫编著 1605年 《小儿推拿广意》熊应雄 1676年
小儿推拿文案
小儿推拿文案小儿推拿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传统中医疗法,是中医和西医结合的重要治疗手段。
小儿推拿以手法为主,针对宝宝发育和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适,通过适量力度和指压刺激等手法,促进宝宝经络的畅通,加强血液循环,从而缓解宝宝不适。
以下是关于小儿推拿的30条相关文案:1. 小儿推拿,传统中医疗法,配合适宜体位运动,对于宝宝的发育和健康成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2. 宝宝身体的生长发育是持续的,并且需要全面的顾及,小儿推拿正是一种全面的调理方式。
3. 宝宝从出生开始骨骼并不完全发育成熟,所以适量的小儿推拿能够起到促进骨骼生长的作用。
4. 宝宝的身体处于发育时期,常常会出现不适,特别是在消化系统方面,小儿推拿具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5. 宝宝的皮肤、血液细胞都相对较薄弱,通过适宜的小儿推拿能够增加血液循环,提升宝宝免疫力。
6. 小儿推拿虽然手法繁杂但非常安全,而且是可以随时应用的,但需要熟知宝宝身体与经络结构,适应每一位宝宝的需要。
7. 小儿推拿可以作为预防性保健的治疗,不仅能够对身体弱小的宝宝起到预防作用,也可以培养子女正确的保健意识。
8. 中医认为“疾病从形神两方面入手进行治疗”,小儿推拿的基本原理正是如此,可以针对多种不适的症状进行调理。
9. 小儿推拿的疗效显著而持久,可以让宝宝身体的毒素、废物及时排出,改善宝宝皮肤、头发、口气等问题。
10. 宝宝从出生开始到幼儿时期发育迅速,身体状况多变,适量的推拿摆脱繁荣,可以减轻小儿哭闹、失眠、食欲不振等问题。
11. 小儿推拿强调“因材施教”,即要根据不同的年龄、身体状况和习惯,选择适合的推拿手法进行治疗。
12. 每个小孩子的身体都是不同的,所以小儿推拿需要根据具体的病情或症状进行辨证施教,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13. 宝宝身体的吸收能力比成人更加敏感,同时也更加脆弱,小儿推拿呢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开发的一种中医疗法。
14. 小儿推拿的手法细腻,适度施力,对于宝宝的皮肤、经络、骨骼组织都能够起到极好的调理作用。
中医小儿推拿学发展简史
《中医小儿推拿学发展简史》作者:刘茂森(中医法王房寅第37代传承人)中医小儿推拿学的发展历史与中医儿科和推拿学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中医推拿学的理论体系形成于《黄帝内经》时代,以《黄帝岐伯按摩》为主要标志。
而中医儿科学理论体系形成于宋代,以儿科圣祖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为主要标志。
中医小儿推拿学是中医儿科学和中医推拿学发展到相当的水平,相互结合才产生的新型儿科医学。
从历史的角度看,小儿推拿经历了明朝以前的史料积累,明朝末年的产生和近现代的发展等三大阶段。
中医推拿学在古代称之为按摩,是以手法操作为特点的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实践。
据考古发现,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出现了具有按摩和儿科疾病含义的文字了。
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广泛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方法治疗疾病,被后人尊为“医祖”。
《史记》中还记载有“扁鹊名闻天下……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书中记载有用匕周刮痧治疗小儿惊风,这是最早记载中医小儿推拿的文献了。
秦汉时期,我国按摩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
《黄帝内经》中有按摩的产生、适应症、具体方法、治疗机制、按摩人才的选用标准以及按摩工具的记载等等;其中与中医小儿推拿有关的记载有《灵枢·卫气失常》,“十八以下为少,六岁以上为小”。
《灵枢·刺节真邪》:“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
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双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
”这是现代中医小儿推拿中的椎桥弓的雏形。
《黄帝内经》中还记载了用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虫症的方法。
两晋南北朝时,按摩手法日渐丰富,手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膏摩法得到系统总结,养生手法形成套路。
大医学家葛洪《肘后备急方》最早记述了中医小儿推拿中的“抄腹法”和中医小儿推拿中的“捏脊法”,前者在小儿推拿中用于小儿急性腹痛,后者在小儿推拿中用于小儿食少、疳积和增强体质;此两法在中医小儿推拿中有很高的地位,以至两法流传至今。
小儿推拿
七、掐法
定义:用拇指垂直用力,或用指甲垂直切 入穴位或皮肤,称掐法。
八、捏法
定义:用拇指桡侧缘顶住脊柱两旁的皮肤, 食中两指前按,三指同时用力提拿皮肤, 双手交替捻动向前或食指屈曲,用食指 中节桡侧顶住皮肤,拇指前按,两指同 时用力提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 称捏法或捏脊。
注意: 1、操作要流畅 2、两手交替前行,捻动须沿直线 3、捏脊一般由下(龟尾)至上(大椎)
五、揉法Βιβλιοθήκη 定义: 用中指或拇指指端(指揉),或掌根 (掌根揉),或大、小鱼际(鱼际揉) 吸定于穴位,以腕关节和掌指关节的屈 伸旋转为主动,或以腕关节回旋运动为 主动,带动吸定部位做顺时针或逆时针 方向做旋转运动,称揉法。
临床应用: 1、揉法是和法的代表,功能:消肿止痛, 驱风散热,理气消积。 2、揉法特点是“肉动皮不动”,揉的时 间宜长,力度适中,结合方向、频率, 可补可泻。
十二、擦法 定义:用手掌面、大鱼际或小鱼际着力于 选定部位,进行直线来回摩擦称擦法
十三、捣法 定义:用中指指端或食中指屈曲的指间关 节,有节奏地快速敲打穴位,称“捣 法”。 前者相当于“指击法”,后者成为“笃” 法????
复式操作手法
1、黄蜂入洞 2、双凤展翅 3、苍龙摆尾 4、凤凰展翅 5、猿猴摘果 6、二龙戏珠 7、运土入水
3、艰难的发展阶段——近代 *民间推拿医家做出了积极贡献。 *出版了不少推拿著作 *《推拿易知》、《小儿推拿补正》等
4、小儿推拿的黄金时期——新中国时期 *整理出版了小儿推拿医籍 *大力发展小儿推拿临床 *小儿推拿教学和科研的开展
小儿推拿发展简史是整个推拿史的 组成部分,但是历史稍晚,而且理论体 系较完备。
中医小儿推拿文案
中医小儿推拿文案
宝子们,今天咱得唠唠中医小儿推拿这个超棒的事儿!
您家有没有小宝贝呀?是不是有时候小宝贝一生病,全家都跟着揪心呢?打针吧,小宝贝哭得那叫一个可怜,吃药呢,又跟哄小祖宗似的,费老劲儿了。
这时候呀,中医小儿推拿就像个神奇的小魔法。
小儿推拿呢,就像是给小宝贝的身体做一场温柔的按摩派对。
那些推拿师的手啊,就像有魔力似的。
比如说小宝贝要是有点积食了,肚子鼓鼓的,吃啥都不香,推拿师在小肚皮上这儿揉揉、那儿按按,就像是给小肠胃做了个活力操,让肠胃重新欢快地工作起来。
而且啊,小儿推拿可不光是能解决积食这种小问题哦。
要是小宝贝感冒了,有点小咳嗽、小鼻塞的,通过推拿,就像给小身体里的正气打打气,让身体自己的抵抗力雄赳赳气昂昂地去把病菌赶跑。
您再看那些小宝贝在做推拿的时候,那小模样可有意思了。
一开始可能还好奇地东张西望,一会儿就舒服得眯着眼,就像在享受一场专属的小确幸。
而且这推拿过程中啊,还能增进和小宝贝的亲密感呢,毕竟是这种近距离的温柔呵护。
咱中医小儿推拿啊,可是有着老祖宗传下来的智慧呢。
它依据的是小宝贝们独特的身体特点,用天然的手法,没有那些打针吃药可能带来的小副作用。
就像是大自然给小宝贝们的一份健康小礼物,既绿色又环保。
家里有小宝贝的,真不妨试试这个小儿推拿。
让小宝贝在轻松愉快的推拿中茁壮成长,健健康康的,多好呀!。
小儿推拿简介
小儿推拿简介小儿推拿,是中医推拿学科中的一个专业领域,专注于婴幼儿及儿童的推拿治疗。
小儿推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而今天已经成为一种被广泛接受和应用的中医疗法。
该疗法以其独特的治疗效果和适用范围在医学界备受赞誉。
1. 小儿推拿的历史和发展小儿推拿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出现较早,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推拿治疗小儿疾病的记载。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儿推拿逐渐发展独特的理论和技术,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治疗体系。
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医的国际化进程加快,小儿推拿逐渐走出国门,传播到欧美等地,受到了更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现代医学也开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小儿推拿进行研究,为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提供了坚实的科学依据。
2. 小儿推拿的原理和作用机制小儿推拿基于中医学的理论,认为儿童的身体特征和生理状况与成人有着明显的差异。
因此,小儿推拿相对于成人推拿而言具有更为独特的治疗方式和方法。
小儿推拿通过刺激儿童身体的特定穴位和经络,调节气血运行,促进机体的自愈能力。
它主要通过五法——揉、推、点、捏和拿,配合适当的手法和力度,来达到治疗和预防儿童疾病的效果。
小儿推拿还可调整儿童的心理状态,缓解其焦虑和紧张,提高其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3.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和治疗效果小儿推拿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和康复,如呼吸道感染、消化系统问题、神经系统疾病等。
它在以下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3.1 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小儿推拿可以调节幼儿的脾胃功能,促进食欲和消化吸收,改善腹胀、嗳气、腹泻等消化问题。
3.2 强化呼吸系统功能:小儿推拿可改善幼儿的呼吸道通畅,减轻哮喘、鼻塞等呼吸问题。
3.3 缓解神经系统问题:小儿推拿通过舒缓儿童的神经系统,调节神经功能,缓解多动症、痉挛性疾病等。
3.4 提高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小儿推拿通过调整经络和气血运行,有效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增强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
4.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小儿推拿时,需要注意以下问题:4.1 专业资质:寻找有资质的小儿推拿师进行治疗,确保专业性和安全性。
中医推拿发展简史
中医推拿发展简史推拿又称按摩、按跷等,是运用推拿手法刺激患者体表的:部位或穴位、运动患者的肢体进行治病的一种疗法。
推拿疗法简便有效,易为工农兵病员所接受。
推广这一疗法,对落实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伟大指示和巩固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着积极的意义。
推拿治病是劳动人民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认识和发展起来的。
当人类在生产劳动中遇到损伤而发生疼痛时,经过手的抚摩,觉得疼痛减轻或消失,认识了抚摩的作用,以后,又不断地实践、总结,才形成了推拿疗法。
远在二千余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按摩在医疗中就被广泛应用。
战国时,民间医生扁鹊运用按摩针灸,成功地抢救了尸厥患者。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着作,秦汉时期的《内经》中记载了按摩的治疗范围有痹症、痿症、口眼歪斜和胃痛等;其中还描述了按摩工具,如“九针”中的“圆针”“鍉针”,可见那时按摩和针灸的关系较为密切,常常结合使用。
我们现在所知道我国第一部按摩专着《黄帝歧伯按摩十卷》(已佚),也是秦汉时期成书的。
但是,由于在历史上儒家反动思想阻碍破坏科学技术的发展,他们鼓吹“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对使用体力治病的推拿疗法歧视排斥。
到了东汉,儒家路线占统治地位以后,除《内经》外,《黄帝歧伯按摩十卷》等其他医书均没有流传下来。
魏晋隋唐时期,设有按摩专科,有了按摩专科医生。
如隋代有按摩博士的职务,到唐代设立了按摩科,还把按摩医生分成按摩博士、按摩师和按摩工的等级。
按摩博士在按摩师和按摩工的辅助下,教按摩生“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开始了有组织的按摩教学工作。
这个时期,导引即自我按摩,作为按摩的一个内容十分盛行。
晋代的《抛朴子·内篇·遐览》中提到有《按摩经导引经十卷》(已佚),隋代的《诸病源候论》每卷之末都附有导引按摩之法。
自我按摩这样广泛开展,说明了按摩疗法重视预防,注意发挥病人与疾病作斗争的主观能动性。
隋唐时期,在人体体表上施行按摩手法时,涂上中药的制膏,既可防止病人的表皮损破,又可使药物和手法的功效相得益彰的膏摩方法有了发展。
1.推拿手法学发展简史
1.推拿手法学发展简史第一章推拿手法学发展简史推拿手法起源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产劳动和生活实践。
因撞击、扭挫、跌损等而引起疼痛时,人们会很自然地用自己的双手去抚摩、按压受伤部位以减轻疼痛;或通过摩擦身体以抵御寒冷。
经过不断实践和总结,逐渐认识到这些抚摩、按压摩擦等动作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作用,后来这便视为推拿手法的起源。
因此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即有了推拿手法。
并在长期的实践中,推拿手法从原来简单的下意识动作,发展成为需要经过刻苦训练才能掌握的一种具有高度技巧性的医疗运动,成为中医学中别具特色的一种治疗保健方法。
推拿一词,在汉代以前称按跷、跷摩,汉代至明代多称按摩。
推拿手法治病的文字记载,始于殷商甲骨文,当时称之为“拊”。
如殷商甲骨文中,反复出现“拊”和用“拊”来治疗小腹部疾病的记载;同时,还记载了专门从事“拊”的医师姓名,例如尹、、臭、拊等。
由此可见,当时治病的手段主要是推拿手法。
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记载的推拿手法有按、摩、抚、蚤挈、中指搔、刮、捏7种,由于该书随墓主下葬于公元前168年,因此,其成书应早于《内经》,是目前可见的最早记载推拿手法的书籍。
不仅如此,该书还记载了我国推拿史上最早的药摩和膏摩及形式多样的推拿工具。
帛画《导引图》中则记载了以双手搓腰、揉膝的两种自我保健推拿手法。
《内经》记载的推拿手法有按、摩、推、扪、循、切、抓、揩、弹、挟、卷等11种;同时期的(黄帝吱伯按摩)十卷被认为是最早的推拿专著,惜已佚失。
《汉书·苏武传》记载了用足踩背,救醒苏武的一种推拿方法;《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则记载了仓公淳于意以冷水拍击头部,配合针刺治疗川王之病的过程。
《金匮要略·杂病方》中详细记载了用推拿手法救治自缢的人工呼吸法,其中运用的手法有摩、捋、屈伸、按、揉、踩等6种。
这些记载大多只涉及手法的名称,对手法的具体操作方法缺乏详细描述。
晋隋唐时期,推拿在医学领域的地位较高,它不仅是医学教育的四大科目之一,而且,推拿手法还被应用到骨伤和外科疾病的治疗中,有了新的发展。
小儿推拿发展简史
小儿推拿发展简史
小儿推拿历史源流 小儿推拿文献 主要流派介绍
小儿推拿历史源流
1、明代以前小儿推拿概况
殷商时期 : 甲骨文出现具有按摩和儿科疾病含义文字。 战国时期 : 《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有扁鹊入咸阳为小儿医的记载。 秦汉时期 : 我国按摩已具有相当规模,《素问·上古天真论》有涵盖男子
《育儿保健临床三百 例》《少儿亚健康推 拿调理 》
河东山西运城一 带
滋阴法
3、近代小儿推拿概况
由于清末和民国战乱,史料损失严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展了对古代医 籍的抢救工作,使散在民间的著作得以保留。
通过不断地传承和坚持,直至现在小儿推拿迎来了黄金时期。
二,小儿推拿主要文献
书籍 《小儿推拿方脉活婴密 旨全书 》
《小儿科推拿仙术 》
作者 明·龚婷贤 明·周于蕃
书籍 《幼科铁镜》
作者 夏鼎
《厘正按摩要术》
张振鋆
年份
备注
公元1695年
其最大特色在于推拿代药赋,用药比喻小儿 推拿穴位为理解和普及小儿推拿做出了贡献。
公元1888年
该书系统总结了明清时期的儿科理论和临床 经验。
三、主要小儿推拿流派及代表作
流派
代表人物
学术思想
代表作
地域
湘西小儿推拿流 派
小儿推拿三字经 流派
金元时期,百家争鸣。从不同角度认识小儿生理病理,运用不同方法防治儿 科疾病,促进了中医儿科学向纵深发展。
代表派系
派系 寒凉派 攻下派 补土派 滋阴派
代表人 刘河间 张子和 李东恒 朱丹溪
论点
主张
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
主清热
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 倡汗、吐、下三法
中医小儿推拿宣传文案
传统中医小儿推拿,呵护宝宝健康成长!
宝宝是家庭的希望,他们的健康是每个家长最关心的事情。
在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宝宝的身体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免疫力较弱,容易出现各种小病小痛。
中医小儿推拿作为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保健方式,为宝宝的健康提供了独特的帮助。
中医小儿推拿是通过手法、按摩等手段,刺激宝宝体内的经络、穴位,调理气血运行,促进身体的平衡与健康。
它既可以预防宝宝的疾病,增强免疫力,也可以辅助治疗宝宝的一些常见病症,比如感冒、消化不良、睡眠问题等。
与传统的西医治疗相比,中医小儿推拿温和无刺激,没有副作用,非常适合宝宝的娇嫩身体。
中医小儿推拿的好处多多,不仅可以改善宝宝的体质,提高免疫力,还可以促进宝宝的生长发育,增强宝宝的精神状态。
经过推拿调理,宝宝的睡眠质量会得到改善,食欲增加,消化吸收能力增强,体重增长有了更好的表现。
同时,宝宝的肌肉、骨骼、关节等也会得到锻炼,促进其健康成长。
我们的中医小儿推拿团队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组成,他们对小儿推拿有着深入的研究和实践经验。
在推拿过程中,我们会细心观察宝宝的身体反应,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推拿方案,确保安全有效。
让宝宝健康快乐成长,从中医小儿推拿开始!欢迎您来到我们的诊所,我们将竭诚为您的宝宝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幼儿推拿发展历程简述
那句话让我怦然心动作文那句话让我怦然心动作文(集合1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那句话让我怦然心动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那句话让我怦然心动作文1语言是最基本的交流方式,它是心灵的桥梁,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他更是一只温柔的手,波动人内心深处的心弦。
那一天,英语作业有很多,发下来的作业也很多,一打开,鲜红的大叉映入眼帘,那否定的两笔,划在本子上,疼在心里。
我想:我的同桌应该也不怎么样吧!看到他和我一样,心里一定会好受一些,我看着他的作业本,倒吸一口凉气,竟只错了一两题,一个个龙飞凤舞的勾在纸上耀武扬威,“他一定是抄的!一定!”我自我安慰地想着。
可就是平复不了那内心的创伤。
我的手架我的脑袋,手掌遮住一只眼,边掩压着眼泪,边无力地叹息着。
又发了一张试卷,这下他比我低,但心情还是不怎么好转,按我“绝对前十”的地位怎么能只高他那么一点点分呢?我算是落寞到极点了,泪眼朦胧地望着才94分的卷子。
突然,有人抚摸着我的头,我扭头一瞧,原来是英语老师,我更是悲哀,英语老师那么辛苦的教我们,给了我那么多宽容,我却只回报了这么一点分数?我真想煽自己一巴掌。
可老师对我说:“这卷子你应该考96分的。
要加油啊!老师说的语重心长,就像是重重的叮嘱。
然后老师瞟了一眼同学的作业,同学还把手故意放在作业外,好像是有意炫耀自己的勾,可老师什么也没说就走了,我这时几乎看到看到什么都是不好的,感觉老师对我不满,而对同学满意的没话说了。
但同桌却转头用羡慕的眼光看了我一眼,心弦厉害地震了一下,我这才醒悟:老师是在乎我的,相信我应该能考96分才这样说的!终于,家庭作业布置下来,同学在那儿贪婪地抄着别人的作业。
原来,老师是在乎我的,相信我的!他早就知道同桌的行为,于是用那句话安慰我、鼓励我,我也要加油,因为这句话让我怦然心动。
宣传小儿推拿文案范文
宣传小儿推拿文案范文小儿推拿,是一种古老而神奇的中医疗法,专为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孩子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健康挑战,而小儿推拿就像是一位贴心的健康卫士,用温和、自然的方式,帮助孩子们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充满活力与欢笑。
小儿推拿的原理基于中医经络学说和脏腑理论。
通过按摩和刺激孩子身体上的特定穴位,可以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促进脏腑功能的协调,从而达到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目的。
与药物治疗相比,小儿推拿没有药物的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安全的健康调理方式。
对于婴幼儿来说,小儿推拿在促进生长发育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比如,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改善消化功能,让宝宝吃得香、睡得好,长得壮。
按摩脊柱两侧的穴位,可以激发身体的阳气,增强免疫力,让孩子少生病。
对于常见的小儿疾病,如感冒、咳嗽、发热、腹泻等,小儿推拿也能发挥很好的治疗作用。
在疾病初期,及时进行推拿调理,可以帮助孩子缓解症状,缩短病程,减少药物的使用。
许多家长可能会担心,小儿推拿是否需要专业的知识和技能?答案是肯定的。
小儿推拿师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掌握准确的穴位定位和推拿手法,才能为孩子提供安全有效的服务。
因此,在选择小儿推拿机构时,家长一定要选择有资质、有经验的专业机构。
我们的小儿推拿中心,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精湛的推拿师团队。
他们均经过严格的专业培训,具备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每一位推拿师都怀着一颗关爱孩子的心,用心为每一个孩子服务。
在环境方面,我们的推拿中心温馨舒适,充满童趣。
室内布置色彩鲜艳,有各种可爱的卡通形象,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快乐的童话世界。
推拿室整洁干净,配备了舒适的按摩床和专业的推拿工具,为孩子们提供了良好的推拿体验。
我们的服务也非常贴心。
在推拿前,推拿师会详细询问孩子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推拿方案。
推拿过程中,会时刻关注孩子的反应,调整手法和力度,确保孩子感到舒适和放松。
小儿推拿1
2 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虽然小儿脏腑娇嫩、行气未充,但其生长发育迅猛,无论从体 格、智力还是脏腑功能方面,均不断向成熟完善方面发展,犹 如旭日初升,草木方萌,蒸蒸日上,欣欣向荣。 古代医家据此提出:“三岁以下小儿未纯阳之体”,认为小儿 生机旺盛,生长发育迅速,迫切需要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年 龄越小,生长速度越快,营养物质需求越多,因而常见之位为 “阳常有余,阴常不足”这是小儿另一生理特点。
贰 二、小儿推拿一般知识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与禁忌证
1 适应(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 小儿泄泻、便秘、脱肛、呕吐、腹痛、感冒、咳嗽、遗尿、 惊风、疳积等以及防病保健
2 禁忌 1)皮肤烧伤、烫伤、裂伤及生有疥疮,局部不按摩 2)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组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 3)各种恶行肿瘤、骨折脱位等 4)推拿为治疗疾病的手段,对危重病人应在其他治疗的同时,进行 推拿治疗。
四 近代现代——小儿推拿的发展时期 民国时期,曾一度“废止旧医”,使推拿只能以散落民间的形式存
在和发展,使得推拿学科当然也包括小儿推拿按照各自地域流行特点和民 间要求形成了各具特点和民间要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推拿流派,如湘西的 刘氏小儿推拿,山东的小儿推拿就至少三个流派(三字经、孙重三、张汉 臣),海派儿科推拿、北京小儿捏脊流派等,期间仍有不少小儿推拿著作 问世。
十二五全国小儿推拿统编教材已经编写当中。
推拿三字经流派 孙重三推拿流派 小儿捏脊流派
刘开运推拿流派 张汉臣推拿流派 海派儿科推拿
人物:徐谦光、李德修 地区:山东胶东地区
书籍:《李德修小儿推拿技法》 《推拿三字经》
特点:取穴少而精,手法简,时间长,注重独穴, 偏重望疹和五脏辨证等。辨证上主张祛邪为先, 重视小儿纯阳之体,取穴少而多用清法
小儿推拿推广文案
小儿推拿推广文案1. 了解小儿推拿小儿推拿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它通过按摩、揉捏和刺激特定的穴位,促进儿童身体的平衡和健康发展。
小儿推拿可以缓解儿童常见疾病的症状,增强免疫力,调节生理机能,提高儿童的整体健康水平。
2. 小儿推拿的作用小儿推拿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疗法,有以下几个主要的作用:2.1 调整脏腑功能小儿推拿通过按摩和刺激相应的穴位,可以促进脏腑的功能调整,恢复和改善儿童的生理机能,增强免疫力。
2.2 缓解疾病症状小儿推拿可以缓解儿童常见病的症状,如感冒、咳嗽、腹泻等。
通过按摩和调理,可以改善气血循环,缓解炎症和肌肉疼痛,促进疾病康复。
2.3 促进发育小儿推拿可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
通过刺激生长发育相关穴位,可以调整骨骼和肌肉的生长,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智力和运动能力。
3. 小儿推拿的适应症小儿推拿适用于以下多种疾病和症状:3.1 呼吸道疾病•感冒、咳嗽、鼻塞•支气管炎、哮喘3.2 消化系统疾病•腹泻、便秘•食欲不振、消化不良3.3 免疫系统疾病•过敏性疾病如湿疹、过敏性鼻炎3.4 神经系统疾病•失眠、多动症、注意力不集中3.5 其他疾病•生长发育迟缓•具备一定遗传因素的疾病4.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虽然小儿推拿对儿童非常安全有效,但还是有一些注意事项需要遵守:4.1 寻找专业推拿师小儿推拿需要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资质认证,因此选择专业的小儿推拿推拿师非常重要。
要选择有资质和经验的推拿师,确保推拿过程的安全和有效。
4.2 不宜过度推拿尽管小儿推拿对儿童有很多益处,但也不宜过度推拿。
推拿的力度要适中,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4.3 配合医生治疗小儿推拿通常作为辅助疗法使用,不能替代医生的治疗。
在接受小儿推拿的同时,还要继续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
4.4 外伤和感染禁止推拿对于儿童有外伤或感染的部位,禁止进行推拿。
在这些情况下,应立即就医寻求医生的指导。
5. 小儿推拿体验分享以下是一些家长的小儿推拿体验分享:1.“我的孩子长期有便秘的问题,经过几次小儿推拿后,情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小儿推拿高级班】第一章:小儿推拿历史概述
【小儿推拿高级班】第一章:小儿推拿历
史概述
小儿推拿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
的夏朝。
那时的小儿推拿主要是由母亲或祖母传授给下一代,用于
治疗婴幼儿的常见病和保健。
在随后的时期中,小儿推拿先后被吸
收和发扬光大于中医学和代表性的小儿学派领域。
在宋代,著名的医家钱乙提出了"班规奇法"——《小儿按摩图经》,这是目前中国医学史上最早系统论述小儿推拿的专著。
值得
一提的是,这部经典至今仍被广泛应用于诊疗实践中,并在日本、
韩国等国也得到推崇和使用。
20世纪,小儿推拿在中国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一批优秀的推拿专家,如高玉梅、刘树英、巩永亮等人,他们将传统的小儿推
拿技术融合了现代医学知识,创新出许多新的推拿技法和疗效方法,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今天,小儿推拿已成为中医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解决小
儿疾病或保健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
小儿推拿高级班则是培
训和加强小儿推拿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帮助推拿师更好地服务于大众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小儿推拿学发展
简史
《中医小儿推拿学发展简史》
作者:刘茂森(中医法王房寅第37代传承人)
中医小儿推拿学的发展历史与中医儿科和推拿学的发展历史密切相关,中医推拿学的理论体系形成于《黄帝内经》时代,以《黄帝岐伯按摩》为主要标志。
而中医儿科学理论体系形成于宋代,以儿科圣祖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为主要标志。
中医小儿推拿学是中医儿科学和中医推拿学发展到相当的水平,相互结合才产生的新型儿科医学。
从历史的角度看,小儿推拿经历了明朝以前的史料积累,明朝末年的产生和近现代的发展等三大阶段。
中医推拿学在古代称之为按摩,是以手法操作为特点的一种防治疾病的方法。
它起源于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实践。
据考古发现,早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就出现了具有按摩和儿科疾病含义的文字了。
春秋战国时期,扁鹊广泛应用砭刺、针灸、按摩、汤液、热熨等方法治疗疾病,被后人尊为“医祖”。
《史记》中还记载有“扁鹊名闻天下……来入咸阳,闻秦人爱小儿,即为小儿医。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书中记载有用匕周刮痧治疗小儿惊风,这是最早记载中医小儿推拿的文献了。
秦汉时期,我国按摩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
《黄帝内经》中有按摩的产生、适应症、具体方法、治疗机制、按摩人才的选用标准以及按摩工具的记载等等;其中与中医小儿推拿有关的记载有《灵枢·卫气失常》,“十八以下为少,六岁以上为小”。
《灵枢·刺节真邪》:“大热遍身,狂而妄见、妄闻、妄言,视足阳明及大络取之。
虚者补之,血而实者泻之,因其偃卧,居其头前,以双手四指挟按颈动脉,久持之,卷而切推,下至缺盆中,而复止如前,热去乃止。
”这是现代中医小儿推拿中的椎桥弓的雏形。
《黄帝内经》中还记载了用中医小儿推拿法治疗小儿虫症的方法。
两晋南北朝时,按摩手法日渐丰富,手法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膏摩法得到系统总结,养生手法形成套路。
大医学家葛洪《肘后备急方》最早记述了中医小儿推拿中的“抄腹法”和中医小儿推拿中的“捏脊法”,前者在小儿推拿中
用于小儿急性腹痛,后者在小儿推拿中用于小儿食少、疳积和增强体质;此两法在中医小儿推拿中有很高的地位,以至两法流传至今。
隋唐时期出现官办太医署,按摩成为医学教育四大科目之一,儿科是医学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必修课。
《唐六典》中记载,隋代太医署按摩科设按摩博士、按摩师、按摩工等不同级别;唐代完善了太医署制度,将按摩博士和按摩师的官衔确定为“从九品下”,规定了按摩的治疗范围为“风、寒、暑、湿、饥、饱、劳、逸”等八大类。
唐朝大医学家孙思邈的主要贡献在于总结了膏摩法,其记载膏摩的适应症有小儿客忤、小儿夜啼、小儿热病、小儿鼻塞不通、小儿腹大且坚、小儿腹胀溢满、以及保健预防等;常用小儿推拿按摩部位有卤门、手足心、腹、心口、脐等。
小儿推拿操作手法有摩法、捋法、上下行传等等;唐末我国第一部儿科专著《颅卤经》问世。
该书提出了小儿“纯阳之体”的理论,阐述小儿脉法及卤门诊察法,论述了惊、痫、火丹等证治,从而形成了中医儿科的基本轮廓。
同一时期,王超的《水镜图说》记述了小儿指纹诊法,开拓了小儿病症诊断新思路。
但是,在这一时期,中医成人推拿和中医小儿推拿按摩在手法和穴位上还区别不大,儿科疾病不以小儿推拿为主而以中药汤剂为主。
宋代将少小科改称小方脉科,使中医儿科完全独立。
北宋钱乙对中医儿科贡献最大,他总结出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即“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
脏腑柔弱,气血未实,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宋代已有小儿推拿爪掐法治疗小儿脐风的手法。
金元时期百家争鸣。
寒凉派代表刘河闰提出“大概小儿病者纯阳,热多冷少”主清热。
攻下派张子和提出“养生当论食补,治病当论药攻”,倡导汗法、吐法、下法等三法,并用“揉脾”法治疗小儿身瘦肌热等症。
补土派李东垣重视脾胃,提出补土为治。
滋阴派朱丹溪创“阳常有余,阴常不足”。
在这一时期,虽
然各家流派学术思想各异,治疗方法有别,但从不同角度认识小儿生理病理,运用不同方法治疗儿科疾病,促进了中医儿科向纵深发展。
中医儿科临床地位的提高和中医儿科理论体系的建立,为中医小儿推拿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中医小儿推拿学在明朝末期形成了独立的学术体系。
中医小儿推拿在这一时期的昌盛,有着深刻的学术及历史背景。
中医小儿推拿学是中医推拿学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推拿学奠定于秦汉,繁荣昌盛于隋唐,扩展于宋金元,到了明代,推拿理论框架基本构建完备,各种手法和技术相当成熟。
随着按摩知识的积累,人们已经发现小儿推拿的生理病理现象可以通过在一定的穴位或部位上点按与抚触来调节。
已经归纳出小儿推拿手法的“开达”与“抑遏”之性。
已经形成了小儿推拿的“按之则热气至”、“按之则血气散”、“按之则痛止”、“按而收之”、“推而散之”等理论。
已经将中医小儿推拿广泛用于小儿的日常保健和疾病治疗上,并取得了丰富的经验。
中医小儿推拿尤其是在小儿惊风、腹痛、虫症、食积、疳积、伤乳、发烧等,治疗方面显示出特殊的疗效。
所有这些都成为了小儿推拿学体系建立的根基和素材。
最早的小儿推拿专篇见于1574年庄应琪的《补要袖珍小儿方论》第10卷。
明代《小儿按摩经》是最早的中医小儿推拿专著,该书收录了40多个中医小儿推拿特定穴位,绘制了中医小儿推拿穴位图谱。
其中已有小儿推拿关于五经穴的手法记载;本书还记载了29种小儿推拿复式操作手法。
提出了小儿推拿“以手代针之神术”,“亦分补泻”等观点。
《小儿按摩经》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小儿推拿从民间技艺升华为成熟理论,学科从此走向独立发展之路。
明清时期中
医小儿推拿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小儿推拿从业人员遍及全国,小儿推拿运用范围进一步扩大,小儿推拿手法日渐增多,小儿推拿学与专著大量涌现。
法王中医小儿推拿即东方小儿推拿完整的理论也在这一时期完全形成,并得到了法王医术历代传承人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中医小儿推拿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