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紫丁香教学设计及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信息
课题小学二年级苏教版第三册第六课《一株紫丁香》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一株丁香》是一首情感丰富,意境优美的诗歌。
孩子们为老师种下了一株紫丁香,那绿色和花香,代表了孩子们对教师真诚的爱,这样的情意真让人感动,这首诗充满着童真、童心、童味,字字句句都清纯明纯,诗的想象是丰富城关逸夫小学罗峥嵘殷丽邮编:726300
、美好、贴切,是对学生进行敬师、爱好,贴切,是对学生进行敬师、爱师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思考和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身心特点,我架设了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创设了让学生跟诗中的孩子一起栽种紫丁香的情境,这样就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们置身于诗歌中。
让学生在良好、愉悦的状态中读、想、说、议,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发展思维。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认识13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老师和孩子间深厚的感情,并背诵课文。
(2)过程方法目标:使学生在掌握理解每小节内容的基础上理解整首诗的内涵。
独立自主识字。
(3)情感态度目标:品读课文,体会老师勤勤恳恳地工作,树立起尊师爱师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会认会写目标生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难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来体会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培养他们尊敬、热爱老师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教学
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
环节
一,情境渲染,启动情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三, 精读课文,读中感悟.
四、积累背诵,加深感悟.
背诵,加播放《每当我走过老
师窗前》教师用深情
的语言导入
看着辛勤工作的老师,
有一群可爱的孩子们
为老师栽下了一株紫
丁香,这是为什么呢?
让我们一块儿学习课
文《一株紫丁香》
1,出示紫丁香插图,谁
能向大家介绍紫丁
香?
2,出示课文插图,引导
学生观察.
1,自由轻声读课文.想
一想:紫丁香为老师做
了些什么?用" "画出
相应的句子.
2、师根据学生的朗读
情况,适当点拨,重点
作以下朗读指导
3、让学生自主选择学
习伙伴,配上动作朗读
全诗.
引导学生尝试背诵
1、学生听配乐
2、学生思考:孩子们为什么给
老师栽一株紫丁香?
1、学生汇报课前收集到的资料。
2、学生观察图。
1,小组交流,说说自己读懂了什
么.合作完成口头空填空。
2、在小组里读一读,互相评议,
看看谁读得好.
3、让学生说说你也能从老师的
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动作体
会到老师对你的关爱吗?引导
学生仿照例句,用"当……时,老
师……".进行说话训练.
4、请学生推荐读得好的同学上
台朗读表演.
小组背诵。
男女生分开读。
借助多媒体演示尝试背诵.
借助音乐渲染和老师
富有情感的语调,使学
生尽快进入情境中,为
学习本课奠定情感基
础.
巧妙凭借插图,训
练学生的观察和口语
表达能力.
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
使学生读出自己对老
师的尊敬,感激之情.让
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
感受.
板书设计
6、一株紫丁香
夜夜做伴消除疲倦感谢挂牵
(爱老师)
教学反思
《一株紫丁香》这首诗歌通过儿童在老师的窗前栽下一株紫丁香的描述,抒发了儿童对老师的关爱、尊敬和感谢之情,唱响了一曲师生间深情厚谊的动人赞歌。
整首小诗恬静、深情,读起来琅琅上口,回味悠长。
课前,我读了好几遍。
越读越感觉它的美。
第一节,一个“踮”字,“一群调皮可爱的孩子,悄悄地潜入老师的小院,为老师栽种丁香花”的动人形象,活脱脱跃然纸上。
下面几节:“让那绿色的枝叶,夜夜和你作伴““帮你消除一天的疲倦”“老师,休息吧”,无不表达了学生对教师的浓浓的爱。
课堂教学上要使得学生在思想上有所感悟,教师自身首先要有所感悟;通过课堂的互动交流,师生彼此走入了对方的心灵,这样,孩子们对老师的工作更理解了,对老师也更尊重了。
1、以读为本,在读中悟情,读中促解。
文章比较容易读懂这么抒情的文章,就要靠学生的朗读来产生尊师的却情感。
为提高朗读水平,我适时组织评价,让学生体会到如何读得正确、读出感情。
2、正确引导学生体会词句的意思:
字词的教学扎实有效。
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使学生乐于学习。
如:在理解“踮”字的意思时,我化静为动,激发兴趣,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踮起脚尖来理解文字的内涵。
又如:“疲倦”和“牵挂”,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
在理解“让花香飘进老师的梦里”时,我启发学生想象,老师又香又甜的梦里会梦到什么?让学生体会到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表达了师生之间的互爱之情。
3、设计了以“老师我爱您”为主题的自主作业,拓展感悟
这一环节设计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使学生体验师生间的美好情感。
我最大的收获是:从来不知道这些刚读二年级的孩子这么有想法,在他们的眼里,老师是那么的无私;从孩子们那激动(算不上深情)的朗读中感受到了他们对老师的真实、生动的爱。
让我更加无悔的愿意为他们付出,也真心的期待着来自他们的收获!这一节课,我也发现了不足之处,自己还有许多方面需要加强,如评价学生的语言要发自内心,而且要更丰富一些;自己的教学激情不够高,要让学生动情,自己先要动情,在教学中,要让自己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
在钻研教材方面还欠缺很多,还需要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