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教案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中考物理第一轮
复习教案全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第一讲、机械运动
【考点聚焦】测量的初步知识涉及到的考点有:
1.长度的单位及其换算,长度的测量。
2.体积的单位及其换算,体积的测量。
3.误差和错误。
4.长度的测量方法。
【知识结构】
考点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 Km=1000 m;1 dm=;1 cm=10-2m;1 mm=10-3m;1μm =10-6m;1 nm =10-9m
常考的物理长度估测
课桌的高度约 m,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8 cm,物理课本的长度大约为20~30 cm,一支铅笔长度约20 cm, 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 m,教室每层楼高约3 m,一张纸的
厚度约 mm
(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
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
60 min= 360 s.
(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常考的时间估测
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 s;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 s;普通中学生跑完100 m用时约15 s;脉搏1 min内跳动的次数约75次.
考点二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考点三、运动的快慢
1.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
式v=s/t,国际单位是米每秒(m/s)。
2.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的区别
区 别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匀 速 直 线 运 动
特 点 运动过程中,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不变 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
求 速 度 用v=s/t 求速度 用V=s/t 求路程s 内的平均速度
【链接中考】
1.单位换算:= cm ; 36000nm = km 15cm 3= m 3。 2.如图1所示,用刻度尺测量A 、B 两个小木条的长
度,其中对木条 的测量是正确的,这个木条的长度是
cm 。
3.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误差是实验中产生的错误
B .测量
中误差和错误是不可避免的
C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尽量减小
D .使用精密仪器和改进实验方法
可以避免误差
4.把一根刻度尺均匀但不准确的直尺跟标准直尺进行比较,当两尺零刻度线对齐
时,不准确尺的刻度线正好与标准尺的刻度线平齐,由上面读数可知标准尺的分度值
是 。若用不准确的直尺测得笔盒的长度为15cm ,则用标准尺测得笔盒的长度
为 cm 。
5.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
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1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
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 、速度v 与时间t 的图像,正确的是( )
6. 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车窗
B .铁轨
C .路边的树
D .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
7.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
行人为参照物汽车( )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8.校园安全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为了广大师生的安全,交警部门在校园
和校园附近安放了图所示的四个标志,其中表示“限速5公里”的是( )
9.一座大桥长,一列长200m 的火车以15m/s 的速度通过此桥,火车完全通过此
桥所需的时间为多少
【集体议课意见】
【个案补充】
【教学反思】
常考的物体运动的速度的估测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m/s ,15 ℃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自
行车的行驶速度约为5 m/s.
第二讲、声现象
【考点聚焦】声现象涉及到的考点有: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
2.声音的传播
3.声速及有关计算
4.乐音的三要素
5.噪声的危害与控制
【呈现形式】上述考点常以填空和选择题型出现。主要考查学生对概念规律的记忆和运
用所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现象的能力。
【知识结构】
考点一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 振动 。 2.声音的传播 (1)形式: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2)介质: 固体 、 液体 、 气体 均能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声速
(1)影响因素: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 种类 有关。
(2)大小:15℃空气中声速为 340m/s 。
(3)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 大于 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 大于
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即: V 固>V 液>V 气 。
考点二 声音的特性 声音的特性:声音的三个特性是 音色 、 响度 和 音调 。 考点三 噪声及噪声的控制
1.噪声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发出的声音 ;从环
境保护的角度看,噪 声是指 妨害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
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 。
2.减弱噪声的三条途径:
(1) 在声源处减弱 ;(2)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3) 在人耳处减弱 。
考点四 声的利用
1.超声波(频率高于 20 000Hz 的声音)
(1)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易集中。
(2)应用:测距、测速、清洗、焊接、碎石。
名 称 概 念 影 响 因 素 相 关 关 系 音 调 声音的 高低 。 发声体的频率。 频率大,则音调 高 ;
频率小,则音调 低 。
响 度 声音的 大小(强弱), 常用分贝(dB )表示。 发声体的振幅及 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振幅大,则响度 大;
振幅小,则响度 小。
音 色 声音的品质。 由发声体的材料、 结构和发声体的 发声方式决定。
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
发出的声音一般音色 不同 。
人能听到声音的条件:
1.物体发生振动且声波频率范围在20Hz ~20000Hz 之间;
2.有传播声音的介质,响度要足够大,声源距人耳不能太远;
3.有良好的听觉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