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如何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摘要:近些年来,许多高校对学生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大部分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环境保护和责任意识有了较大的提高,有的学生能积极参加生态环境保护活动。但有的学校对生态环境教育不够重视,起步较晚,措施不力,致使学生生态环境意识淡薄,破坏生态环境、浪费自然资源的现象和行为时有发生。由此,对他们进行生态环境意识教育,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显得尤为重要和急迫。

关键词:培养、教育、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

正文: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共产党首次把“生态文明”这一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这充分体现了当前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而生态文明意识的培养又是重中之重。他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特别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工作。大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我们的生态文明素质和观念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进程,而推进我们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提高我们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环节和关键措施。

虽说有很多高校都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大力开展建设生态文明的活动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但在日常的行为上仍有不足之处,其表现:(1)浪费自然资源的行为。长流水、长明灯、乱扔馒头、乱倒饭菜、没有用完的本子,随便扔掉的现象时有发生。(2)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有的学生不爱惜公物,甚至破坏公共财产,毁坏公共设施。有的践踏草坪,攀折花木。(3)污染生态环境的行为。有的随地吐痰、乱吐口香糖胶、乱扔果皮、纸屑、废弃物、乱扔废电池、在露天焚烧杂物。(4)攀比消费,比吃喝阔气,比时髦,花钱大手大脚,摆谱显阔。节日或生日,贺卡满天飞,殊不知节约用纸或少寄贺卡就是间接保护了森林和河流。因此,学校的教育工作仍需加强,帮助他们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说了那么多,那我们回归正题,究竟要如何才能提高我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呢?我想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

1、课堂教育

课堂是学生们获取科学知识,提升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之一。在课堂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明确大力培育生态环境文明意识,提高生态环境文明素质的重要意义。

生态文明是对人类长期以来主导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的反思,是对人与自然关系历史的总结和升华,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育生态环境意识,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反思西方发达国家工业化进程所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其教训是深刻的:在取得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付出了牺牲生态环境的沉重代价。因此,大力培育生态环境意识,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只有大力培育全民族的生态文明意识,使人们对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化为自觉的行动,才能解决生态保护的根本问题,才能为生态文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实践活动

将实践活动作为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有效载体,在新形势下培育生态环境文明意识,必须善于从日常生活中找寻丰富的教育资源,在实践中接受教育;也就是说,必须坚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对学生倡导新的生活方式,不追求华丽,进行适度消费,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活动。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实践比书本知识更能启迪人的心灵,更能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生态的情感,树立和增强

生态文明的信念,造就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绿色”公民。参考文献:《大学生如何培养生态文明意识》

《浅谈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的构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