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类文献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闽浙廊桥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对策文献综述前言
廊桥,作为人类利用自然征服自然的历史见证,国内外均有所保留,而我国的廊桥不论在外形结构还是所附有的文化底蕴,在国际上都是首屈一指的。尤其是以闽浙地区的廊桥数量之大,保存结构之完整,群落资源之丰富,实属罕见。为了更好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廊桥旅游资源,有效的保护廊桥旅游资源这一不可再生的资源,对廊桥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对策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闽浙这一区域廊桥旅游开发现状着手,就闽浙廊桥旅游资源基本内容、现状和价值研究方面对前人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和总结,并针对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开发和保护的建议。
一.闽浙廊桥旅游资源基本现状
廊桥亦称虹桥、蜈蚣桥等,为有顶的桥,可保护桥梁,同时亦可遮阳避雨、供人休憩、交流、聚会等作用。主要有木拱廊桥、石拱廊桥、木平廊桥、风雨桥、亭桥等。其中木拱廊桥分布于闽浙边界山区,在浙江泰顺,泰顺因此被称为“中国廊桥之乡”,古廊桥目前尚存30余座。在福建寿宁,有贯木拱廊桥l9座,是现已发掘的全国贯木拱廊桥最多的县份,寿宁也因此被冠以“世界贯木拱廊桥之乡”的美誉。
廊桥在中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朝已有关于“廊桥”的记载。虹桥盛行于北宋时中原地区,以汴水虹桥为代表。但汴水虹桥只留在了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中。目前我国在各地仍存有廊桥遗迹,就数量和完整度来看,主要集中在我国闽浙地区居多。早于2009年10月,木拱廊桥的营造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福建省寿宁县、屏南县和浙江省泰顺县、庆元县、景宁县的22处木拱廊桥正积极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1]
根据侯志强在《闽浙木拱廊桥遗产旅游产品开发研究》所统计的数据和结论,拱廊桥现存77座,主要分布在福建的宁德、福州、南平,以及浙江西南部的丽水、温州等地[2]。20世纪90年代开始,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木拱廊桥的研究逐渐得到学术界的重视。遗产旅游是指以遗产资源(目前主要是世界级遗产)为旅游吸引物,到遗产所在地欣赏遗产景观,体验遗产文化氛围的一种特定形式的旅游活动,使旅游者获得一种文化上的体验。“遗产旅游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研究内容多集中在遗产地研究、遗产旅游者行为研究、遗产地利益相关者研究、旅游活动管理研究等方面。目前,对于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旅游的研究较多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研究相对较少。[3]
基于目前对廊桥旅游资源的研究理论,多数作者将廊桥旅游资源结合当地的实际和民风民俗,将廊桥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了分类。有分为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乡村旅游产品,红色旅游产品,节庆旅游产品等[4]。对于廊桥旅游资源的开发视角也是观点各异。张光英在《闽东木拱廊桥空间中的民间信仰文化研究》针对木拱廊桥的宗教祭拜作用,将闽东地区的木拱廊桥根据信仰祭拜的不同予以分类。
二.闽浙廊桥旅游资源价值分析
关于廊桥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针对廊桥这一资源的特殊性,对其价值予以研究和阐述。
1.建筑艺术价值
廊桥中外皆有,但是对比美国廊桥就可以一见中国廊桥的建筑之美之奇。闽浙一带廊桥根据山形水势构建桥梁,桥身通体全由实木搭架构成,桥体全身连接没有用到任何铁质钉子结构(后期修缮另作)。用木架结构造出稳定的桥体,充分体现了古代手工木艺的巧奇之功,同时也为建筑美学中不可多得的一珍宝,这在建筑界可谓是一大奇迹,每年全球都有建筑桥梁界的学者到访闽浙廊桥胜地,学习和参考廊桥的架构特点和技艺之处。廊桥本身作为建筑,是用建筑技艺开发价值的。
同时,桥面的纹饰和设计也体现其建筑艺术价值,桥面上设有长凳,廊桥内顶画饰有宗教典故图,多数桥体内部有设计供佛和祭拜的地点,而从远处看,整个桥身的板木开窗的角度,既有效的遮风避雨,同时又兼具采光效果优良的效果。并且整体还具有装饰和修饰效果。使得整体桥身建筑艺术价值更提升一步。陆文强提出,廊桥建筑是一种实用与审美、形式与功能相融合的艺术。一方面,它受着生产技术水平和实用功能的制约,但另一方面,它的形式和风格的演变又受着人们精神生活,特别是社会审美意识的影响,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对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向往,因此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建筑艺术。 [5]
2.民俗文化价值
闽浙一带信仰多为道家和佛教信仰,廊桥在古代也作为善男信女祈福祭拜的风水之地。故廊桥本身也作为宗教和民俗实体,廊桥本身俨然形成为桥庙,其价值和功能一直延续至今。闽浙当地居民会在佛节和重大节日时,在廊桥进行民俗和庆典活动,而对于廊桥资源的开发价值来看,廊桥所赋予的民俗文化历史,非物质文化都是极具旅游开发价值和意义的。张光英在研究中指出,闽东木拱廊桥除了具有连接交通、村落造景功能以外,还与神灵崇拜连一起,是闽东乡村民间信仰依托的载体,是闽东乡村民阃信仰的最集中的场所,成为闽东区域文化的一大特色所在。闽东未拱廊桥民间信仰有广泛的受众基础,木拱廊桥的信仰神来源广、种类多,功能多样,所构成的信仰体系连接了历史与现实、生与死、精神与物质。体现了闽东区域民间信仰巨大的容空间。闽东木拱廊桥信仰以其开放性、平等性和包容性,成为阁东农村乡民
的“精神家固”,在农村区中扮演着“精神诊所”的作用,丰富了木拱廊桥作为区域文化的精神内涵,对闽东木拱廊桥申报世界化遗产将起到积极的作用。[6]
同样在浙江尤其是浙南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导致古代村落之间的交通不便,而廊桥作为沟通八方的媒介人流量大,也成为大家祈求平安的地方。
3.历史人文价值
廊桥作为连贯交通的媒介,也成为了古代文人骚客歌颂吟咏的对象。廊桥为人们所熟知从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到美国小说《廊桥遗梦》等都显示出廊桥与历史人文不可分割的关系。
三.闽浙廊桥旅游产品开发及保护建议
就针对闽浙廊桥旅游开发现状和价值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保持廊桥的原真性和完整性[7]
廊桥作为历史的见证和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象征,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复制性。在开发和保护过程中,必要的保持其原有状态。在修缮和保护过程中,也应遵循古建筑修缮原则,“依旧修旧”保持其本质特色,延长其寿命。
2.注意延伸产品的开发和配合
廊桥作为单一的桥梁,其开发为旅游产品有其空间局限性和内容局限性。在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注意辅助产品和延伸产品的开发和管理,在形成和谐统一的前提下,可以扩展廊桥旅游产品的丰富性和对游客的吸引力。
3.加强游客体验性产品开发
闽浙一带的廊桥旅游产品,多以观光欣赏和静物景观类为主,为了弥补其产品开发过程中的短板和劣势,在廊桥旅游开发过程中,应该增加体验性活动,将有助于产品内容的互补,达到吸引游客,提高旅游产品的服务质量和体验感受。
4.注意消防安全和修缮维护
由于宗教祭拜活动的特殊需求,在多数廊桥上乡民会点香火,放鞭炮的习惯。又因为廊桥整体为木架结构,且闽浙一带季节性季风性明显,在天气干燥时极易导致火灾, 2013年11月28日黔江区濯水镇风雨廊桥发生火灾,素有“亚洲第一廊桥”美誉之桥不幸付之一炬,。近年来,多条报道关于廊桥失火而毁灭的消息让人们在痛惜同时更严肃对待廊桥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当地相关单位要成立有效的保护小组,定期对各处廊桥安全予以检查,核实安全配件并在廊桥周边设置消防设施。当地居民提高保护文物意识和防火意识,严禁在桥体内丢弃明火,在节庆节日需要的活动中,做好防护措施和提高警惕。
5.廊桥开发做好区域间的合作
闽浙一带廊桥集群效果好,曾有22座桥联名申遗的合作经历。就不同省不同地区间的廊桥旅游开发和保护是有明显差异的,区域之间做到扬长避短,互利互惠,不做廊桥资源间的恶性开发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