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课件--诲人不倦 (共36张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 骄,何如?”子曰:“可也。 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曰:“《诗》云:‘如切 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 与?”子曰:“赐也,始可与 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 者。”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 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何谓也?”子曰:“绘事后 素。”曰:“礼后乎?”子 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 言诗已矣。”
如何“诲”——教育方法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 “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 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 “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 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 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 之’。赤也惑,敢问。”子曰: “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评析】 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
“诲”何事?——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
社会实践 行
2
子以四教: 文,行,忠,信。
(7.25)

1
文献典籍


3

尽己谓忠
4
信 以实谓信
“诲”何事?——教育内容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11.3)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 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 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 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 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 焉用稼?”
孔子招收的学生是不论出身贵贱和等级的。他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家 庭,身份也各不相同,只有少数是贵族子弟(如南宫敬叔、司马牛)和 商人子弟(如子贡),大多数是平民(如颜回、曾参、子路等),还有 家无立锥之地的“贱人”仲弓,出狱的犯人公冶长,做过盗贼的颜涿聚。 孔子是鲁国人,从地域看,他的学生也不限于鲁国,还有卫、齐、宋、 晋、楚、秦等国。从民族看,大多数是华夏族的,也有少数民族的。所 以何晏认为,有教无类“言人所在见教,无有贵贱种类也”。
君子身教
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
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如何“诲”?
如何“诲”——教育方法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 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 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 “正唯弟子不能学也。”(7.34)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 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 哉。”
孔子认为仁与不仁,其基础在于 好学不好学,而学又不能停留在 口头上,重在能行。所以学而不 厌,为之不厌,是相互关联、基 本一致的。孔子认为自己距离 “圣与仁”的目标甚远。但无论 如何,他都坚持不懈地向这个目 标前行。“仁远乎哉?我欲仁, 斯仁至矣。”为仁由己哉! [评析]孔子谦逊和积极的学习精 神态度正是以身为教的最好体现。 言传身教法
如何“不倦”——教师素质 重文化
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 古,窃比于我老彭。”
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 孔子则无中国文化。自孔子以前 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而传;自 孔子以后数千年之文化,赖孔子 而开。——柳诒徵《中国文化史 》
【评析】
在这一章里,孔子提出了“述而 不作”的原则,这反映了孔子思想上 保守的一面。完全遵从“述而不作” 的原则,那么对古代的东西只能陈陈 相因,就不再会有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这种思想在汉代以后开始形成古文经 学派,“述而不作”的治学方式,对 于中国人的思想有一定程度的局限作 用。
02 的其他篇章,我们还能够找到孔子的以下“片言只语”, 对此你作何理解?
1.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 格。 2.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 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3.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4.“不教民而用之,谓之殃民。殃民者,不容于尧、舜之世。” (《孟子·告子上》)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泰勒博士说:“如果人们思索
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
社会的基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里,其变化之小是令
人惊奇的。”
人人都有接受教育,
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创办私学的先行者,他的教育普及的思想, 与今天所说的“教育要立足于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并推行义务教 育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无论品行善恶、不管聪明愚笨,都可以接 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天强调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包括 那些在智力或品行方面有缺陷的学生)也是相通的;孔子关于“人不 论年龄大小,不管是否有了职业都可以接受教育”的思想,与我们今 天主张的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还是相通的。

贰 “诲”何?

叁 如何“诲”?
肆 如何“不倦”?

为何“诲”?
为何“诲”
1子曰:“性相近也,习 相远也。”(17.2)
2子曰:“唯上知与下愚 不移。”(17.3)
石墨黯淡绵软,金刚石晶莹坚 硬,两者外貌与质地迥异,功 能与作用不同。实际上,它们 都是碳原子的构成物。 [评析]人的天性是相近的,通 过教育使人的品行智力千差万 别,即教育可以改变人。
孔子把“足食、足兵、民信”作为立国的三项基本条件, 并把通过教育取得民心的作用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诲”何?
“诲”何人?——教育对象
3子曰:“有教无类。” (15.39)
“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 无诲焉。”
“类”的含义:一是指“族类 ”,即指民族的类别,有破除 民族界限的意思。二是指“等 类”,即奴隶主贵族森严的等 级。 [评析]在教育对象方面,孔子提 出“有教无类”的主张,它是 孔子整个教育思想体系的总纲。 有人认为,在孔子的教育思想 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最光辉) 的思想,就是“有教无类”。
如何“诲”——教育方法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 ?”对曰:“赐也何敢望回? 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 。”子曰:“弗如也。吾与女 弗如也。”
子贡平日以己方回,见其不 可企及,故喻之如此。夫子 以其自知之明,而又不难于 自屈,故既然之,又重许 之。——《论语集注》
[评析]鼓励激发法
如何“诲”——教育方法
孔子招收的学生是不分智愚的,所教学生的知识、智能、学习态度 都各不相同。如颜回、子贡的接受力较强,像高柴、曾参的智力却比较 差。但经孔子的教育,最终都成为高才生。在学习态度上,颜回好学, 宰予懒惰,但孔子都招为学生。他们的年龄也不受限制,有的比孔子小 几岁,也有的比孔子小近五十岁。孔子并不歧视品行上有缺陷的人,照 样收他们为弟子,他们后为也都成为孔子门下的优秀学生。
孔子的教育内容非常全面,既包括个 人修养方面,也有待人接物方面,这 与现代的教育真谛是一致的:文—— 学习知识,行——强调实践,忠信— —学会做人。德行第一,为人之本, 言语、政事科说明学习应入世,要学 以致用;学习不惟知识,“有余力, 才学文。” [评析]由于受时代的局限,孔子尽管 博学多闻,但很少讲到自然科学知识, 甚至鄙视生产劳动知识,这是孔子教 育内容的消极方面。
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 这里,他要自己的学生不要退缩, 也不要过头冒进,要进退适中。 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 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 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 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 施教法。
教学方法
言传身教 启发诱导 因材施教
鼓励激发 讨论探究 循序渐进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要成为器具)。”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评析] 讨论激发法;循序渐进;教学相长
如何“诲”——教育方法
03 “绘事后素”,其中“绘事”“素”分别指什么?
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 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 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先于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 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 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 画一样,质地不洁白,是画不会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为何“诲” 教育
以德来引导,以礼来规范,百姓会因知廉耻而遵守法规。 在孔子看来,用礼乐文化来教育人的行为规范和培养他 们的道德意识,比单纯用禁止、惩治来解决社会问题要 好得多。孔子的这一教育观恰恰符合儒家“以德治民” 的主张。
先富后教。在孔子的观念中,教化百姓始终是十分重要 的问题。孔子重视人民,主张富民,但他又认为民富了, 更要注意使人民受教育以提高素质。但他并不认为只有 富裕以后才能进行教育,而是始终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 放在治国的首位。

如何“不倦”?
为何“不倦”
教育对象
教育对象平等无类 ,教育必须要不倦 。
教育方法
教无定法,必须 不断探索。
教育内容
教育内容博大精深, 需要学而时习之。
教育素养
教学相长,如切 如磋,如琢如磨
如何“不倦”——教师素质 重身教
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 :“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 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
诲人不倦

孔子游乎缁帷之林,休坐乎杏坛之 上,弟子读书,孔子弦歌鼓琴。
——《庄子•渔父》
形声。字从言,从每,每亦声。“每”为“毓”省。 “毓”意为“稚苗嫩草”,引申指成长中的孩童。“言” 指师长的说教。“言”和“毓”省联合起来表示“老师 和长辈教导孩子”。本义:教导(孩子)。
壹 为何“诲”?
CONTENTS
“诲”何事?——教育内容
问一得三
学礼以立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
2
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 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 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
学1 诗


问一 得四
3无 所

4

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如Hale Waihona Puke Baidu“诲”——教育方法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也。”(7.34)
心理学研究证明,问题情境的难 度在50%左右最有利于激发学习 动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 在于因势利导,在恰当的时候启 发、指点、引导,调动学生学习 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评析]“愤”和“悱”,都是形容学 生追求知识的一种急切的心理状态。 愤是学者懑心求之而未悟,孔子乃为 启示之。悱是学者研究有得而未能说 明,孔子乃为发明之,使其豁然贯通。 若学者不愤不悱,孔子则不为启发, 以其无助于学者也。举一隅以俟三反 者,乃教学者比类而推知其余也。 孔子提出的启发诱导包括两层意思: 实行启发式必须抓住教育的时机,把 握好施教的火候(愤则启,悱则发); 实行启发式必须有明确的要求,达到 触类旁通的目的。 启发诱导法
《春秋》之文,日月详略不书者 胜于书,使人沉思而自省悟。
——刘逢禄《论语述何》
[评析]孔子主张“敏于事而慎于 言”。在教
育方面重身教,故“欲无言”。不仅如此, 政治上也重力行。(孙钦善《论语本解》)
至于说到“天何言哉?”,倒不只是孔 子一人的看法。《诗经· 大雅·文王》说:“上 天之载,无声无臭。”《礼记·哀公问》说: “无为而物成,天之道也。”《春秋繁露·深 察名号》说:“天不言,使人发其意;弗为, 使人行其中。”都是说的同样的意思。甚至 包括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 常名”和“大音希声”之类的话,也都与 “天何言哉?”有相通的精神。
既然如此,我们又说这么多干什么呢? 天何言哉?圣人何言哉?
如何“不倦”——教师素质
04 你怎样理解“予欲无言”?
这是孔子对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提出的一种教学境界,以“不 说”胜“有说”,以“无声”胜“有声”,也就是叶圣陶先生 提出的“教,是为了不需要再教”的教学境界。教师在教学过 程中,发挥了自己的才华,但也要留一点“空白”,让学生有 思考的余地。“予欲无言”并非一点也不说,只是少说,不是 不说。教,是为了不教,这是孔子提倡的一种教学境界。 可以总结成为教学原则:学生主体原则或者注重身教原则。
为何“诲” 孔子强调后天教育的巨大影响,可又说“唯上知与下愚
01 不移。”对此你作何理解?
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 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韩愈《师说》)
为何“诲”
孔子认为治理国家最根本的要靠教育,联系《论语》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