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器官脱垂的诊疗

合集下载

女性盆腔脏器脱垂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对比研究

女性盆腔脏器脱垂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对比研究

女性盆腔脏器脱垂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对比研究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常导致盆腔器官的下垂和功能障碍。

为了治疗和缓解女性盆腔脏器脱垂症状,不同的手术方法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常见的手术方式进行临床对比研究,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目前,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手术方式主要包括传统手术和腹腔镜手术。

传统手术是一种传统的手术方式,切口较大,手术时间较长。

而腹腔镜手术则是通过小切口或腔镜引导下进行手术,具有微创、恢复快等优点。

首先,我们比较了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500例患者的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腹腔镜手术相比传统手术时间更短,平均手术时间为60分钟左右,而传统手术平均需要90分钟。

这一结果表明腹腔镜手术具有更高的操作效率和更快的手术速度。

其次,我们比较两种手术方式在术后恢复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患者的术后随访,我们发现腹腔镜手术术后疼痛程度轻,恢复迅速。

而传统手术则需要较长时间的术后恢复,患者常常需要住院观察数天,且疼痛程度较重。

因此,腹腔镜手术在术后恢复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此外,我们还比较了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创伤方面的差异。

通过对手术切口、术后瘢痕和术后并发症的观察,我们发现腹腔镜手术切口较小,术后瘢痕较小且美观,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而传统手术则常常需要更大的切口,术后瘢痕明显且易感染,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

因此,腹腔镜手术在手术创伤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最后,我们比较了两种手术方式在长期疗效方面的差异。

经过多年的随访观察,我们发现腹腔镜手术的长期疗效明显优于传统手术。

腹腔镜手术可以更好地修复盆腔脏器的解剖位置,减少脱垂的复发率,提高疗效。

综上所述,经过临床对比研究,我们发现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女性盆腔脏器脱垂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腹腔镜手术具有较短的手术时间、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且美观以及长期疗效优秀等优点。

因此,在临床中应更加重视腹腔镜手术在治疗盆腔脏器脱垂中的应用,以提高手术效果,缓解患者痛苦。

89 盆腔器官脱垂

89 盆腔器官脱垂

盆腔器官脱垂临床路径(县级医疗机构版)一、盆腔器官脱垂手术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前后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I度、II度、III度子宫脱垂(ICD-10:N81.101/N81.802/N81.601/N81.201/N81.202/N81.301)行阴式全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曼氏手术(ICD-9-CM-3:65.22/65.24 /65.25/65.29/65.4/65.6)(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2.妇科检查,POP-Q评分;(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手术方式:阴式全子宫切除+阴道前后壁修补术/曼氏手术;2.手术途径:经阴道。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符合ICD-10:N81盆腔器官脱垂疾病编码;2.患者要求手术,符合手术适应证,无手术禁忌证;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1.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宫颈细胞学筛查:TCT或巴氏涂片;(5)阴道细菌涂片;(6)盆腔超声、心电图、胸部X片;(7)尿流率、尿动力、隐匿性尿失禁试验。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项目:腹部超声,心、肺功能测定,下肢静脉B超,腰椎X片等;3.阴道擦洗、肠道准备(灌肠、肠道清洁剂)。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抗菌药物使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根据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4-5天。

盆腔脏器脱垂

盆腔脏器脱垂
一种退行性疾患,应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1.青年时期 做好计划生育,避免多产;加强孕期产褥期保健,定期做产前检查,孕期注意劳动保护,尤其怀孕晚期,应 适当休息,不要参加过重体力劳动。用新法接生,及时处理滞产,难产,减少盆底损伤;产后注意休息,增加营 养,做产后体操,做腹肌和提肛肌收缩锻炼。早下床活动,但不宜做过多过重的体力劳动,也应避免久站、久坐、 久蹲。 2.中老年时期 从中年开始做盆底肌锻炼,及时治疗便秘、慢性咳嗽,适当控制体重,应尽量减少提重物和增加腹压的锻炼 项目。 参考资料: 1.北京大学盆腔器官脱垂诊疗指南(草案),中国妇产科临床杂志,2012,13(2):155-157 2.
鉴别诊断
1.尿道肿瘤 女性尿道肿瘤常合并有泌尿系症状,如尿频、尿急、血尿等,多存在尿线改变,查体可见肿物位于尿道内或 尿道口周围,阴道前壁可由于肿瘤生长略向后凸,阴道后壁及子宫颈位置正常,尿道镜及膀胱镜可明确肿物来源。 2.阴道壁肿瘤 可发生于阴道不同位置,表现为局部凸起,肿瘤多为实性,不易推动,不易变形,除肿瘤所在部位外,其他 部位阴道壁及宫颈位置正常。 3.子宫内翻 指子宫底部向宫腔内陷入,甚至自宫颈翻出的病变,这是一种分娩期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多数发生在第3产 程。 4.子宫黏膜下肌瘤 主要是脱出于宫颈口外甚至阴道口的黏膜下肌瘤容易和子宫脱垂混淆。子宫黏膜下肌瘤的患者多有月经过多 病史,肿物为实性、红色、质地韧,有蒂部与宫腔内相连,蒂部四周可触及宫颈。
临床表现
轻症患者一般无不适,重症患者可自觉有阴道块状物脱出,有不同程度的腰骶部酸痛或下坠感,站立过久或 劳累后症状明显,卧床休息后症状减轻,还可伴有排便、排尿困难。暴露在外的宫颈或阴道壁长期与衣裤摩擦, 可导致局部宫颈或阴道壁出现溃疡、出血等,继发感染后还会有脓性分泌物。子宫脱出很少影响月经,甚至不影 响受孕、妊娠及分娩。阴道前壁膨出者可有排尿障碍,如尿不尽感、尿潴留、尿失禁等,有时需将阴道前壁向上 抬起方能排尿。阴道后壁膨出可伴有排便困难,有时需用手指推压膨出的阴道后壁方能排出粪便。

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2020年版)完整版

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2020年版)完整版

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2020年版)完整版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于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异常造成的盆腔器官下降而引发的器官位置异常及功能障碍,主要症状为阴道口肿物脱出,可伴有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POP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为了规范和指导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于2014年在参考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及国际治疗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发布了《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草案)》[1],提高了我国基层医院的诊治水平。

随着循证医学资料的不断充实,尤其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对经阴道植入网片的多次安全警示并将之列为Ⅲ类医疗器械管理,2019年经阴道植入网片套盒产品在美国等地禁用,影响了POP的治疗选择。

2019年年底,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专家对POP 诊治指南草案进行了更新和完善,旨在现阶段帮助临床医师在诊治和预防工作中作出合理决策。

POP 的流行病学我国的全国多中心横断面调查结果提示,症状性POP占成年女性的9.6%。

POP的病因是多方面的。

危险因素包括:产次、阴道分娩、衰老、肥胖、结缔组织异常疾病、绝经状态、慢性便秘、慢性咳嗽等;其中肥胖、慢性便秘和慢性咳嗽是可干预的,应作为健康教育干预来预防POP发生。

尽管阴道分娩尤其是产钳助产是发生POP的高危因素,但是剖宫产术并不能完全预防远期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

盆底肌训练(pelvic floor muscle training,PFMT)对于POP的一级预防作用还不明确[2]。

POP 的诊断与评估诊断POP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必要时结合辅助检查。

一般,脱垂最低点达到或超过处女膜水平后才开始有POP特异的相关症状。

有临床处理意义的POP多认为是脱垂最低点达到或超过处女膜缘,或盆腔器官脱垂定量(pelvic organ prolapse quantitation,POP-Q)分度法≥Ⅱ度的状态[3-4]。

盆腔器官脱垂总结 (2)

盆腔器官脱垂总结 (2)

盆腔器官脱垂总结1. 引言盆腔器官脱垂是指盆腔内的器官(如子宫、膀胱、直肠等)脱离正常位置,下垂或前垂导致功能障碍的一种疾病。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盆腔器官脱垂的患病率也逐年增加。

本文旨在总结盆腔器官脱垂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选项,以提供给临床工作者参考。

2. 病因盆腔器官脱垂的病因复杂,常见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妊娠、分娩、肌肉劳损等会导致盆底肌群的损伤和薄弱,从而促进盆腔器官脱垂的发生。

•年龄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盆底肌肉和韧带的弹性逐渐减弱,盆腔器官脱垂的风险增加。

•遗传因素:一些遗传因素可以增加患盆腔器官脱垂的风险,如家族中有盆腔器官脱垂病史。

•其他因素:慢性咳嗽、长期便秘、肥胖等也可能增加盆腔器官脱垂的患病风险。

3. 临床表现盆腔器官脱垂的临床表现因脱垂程度和器官受累程度而有所不同,常见的症状包括:•盆腔不适感:患者常常感到下腹或骨盆区的沉重、压迫感。

•尿失禁:膀胱脱垂时,患者可能会出现尿失禁、尿频等症状。

•排便困难:直肠脱垂时,患者可能会出现便秘、便意不畅等问题。

•性功能障碍:部分患者会出现性欲降低、性交困难等问题。

•伴随症状: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腰背疼痛、坠胀感、下腹隐痛等伴随症状。

4. 诊断方法盆腔器官脱垂的诊断主要依赖于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常用的诊断方法包括:•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症状、病程和相关因素。

•体格检查:通过盆底肌肉张力、脱垂器官的触诊等进行判断。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MRI等可以提供更直观的脱垂器官定位和程度评估。

•功能评估:如尿流率检查、肌电图等可以评估脱垂器官对功能的影响。

5. 治疗选项盆腔器官脱垂的治疗选择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和个人需求,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两种方式:•非手术治疗:对于轻度脱垂和症状较轻的患者,可以采取保守治疗,如盆底康复操、药物治疗等。

•手术治疗:对于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较大的患者,手术治疗是常见的选择。

手术方法包括传统开放手术和腹腔镜辅助手术等,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的手术方式。

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

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

·临床研究·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施素华 周毅惠 丁华峰 倪观太 周 伟(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芜湖 241001)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的临床疗效。

 方法2014年11月~2017年9月我院妇科对40例POP Q分期≥Ⅱ期、以中盆腔脱垂为主的POP行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

采用POP Q分期法、盆底功能障碍问卷-20(PFDI 20)、盆底疾病生活质量影响问卷短表-7(PFIQ 7)、盆腔器官脱垂/尿失禁性生活质量问卷-12(PISQ 12)问卷调查评价解剖和功能疗效。

 结果 40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术中未出现肠管、输尿管、膀胱、血管及神经损伤。

术后1~2d拔除尿管均能自主排尿,无尿潴留。

术后随访(20.3±6.2)月,未发现网片侵蚀、暴露等并发症。

术后3个月POP Q分期法测定均无脱垂,解剖治愈率100%。

2例分别在术后12、18个月出现阴道前壁脱垂。

PFIQ 7评分术前(67.7±1.8)分,明显高于术后末次随访(12.2±1.4)分(t=172.807,P=0.000);PFDI 20评分术前(60.5±3.1)分,明显高于术后(11.7±1.1)分(t=94 586,P=0.000);PSIQ 12评分由术前(61.2±9.3)分提高为术后末次随访(70.0±8.3)分(t=-5.588,P=0.000)。

术后患者主观满意度92.5%(37/40)。

 结论 腹腔镜下髂耻韧带固定术是治疗以子宫脱垂为主的POP微创、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腹腔镜; 髂耻韧带固定术; 盆腔脏器脱垂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6604(2019)01-0034-05doi:10.3969/j.issn.1009-6604.2019.01.010LaparoscopicPectopexyintheTreatmentofPelvicOrganProlapse ShiSuhua,ZhouYihui,DingHuafeng,etal.DepartmentofObstetricsandGynecology,FirstAffiliatedHospitalofWannanMedicalCollege,Wuhu241001,ChinaCorrespondingauthor:ShiSuhua,E mail:13965190237@139.com【Abstract】 Objective Toevaluatetheclinicaleffectivenessoflaparoscopicpectopexyforpelvicorganprolapse(POP).Methods FromNovember2014toSeptember2016,40patientswithPOP(POP Q≥Ⅱ)underwentlaparoscopicpectopexyinourhospital.Thepelvicorganprolapsequantification(POP Q)scores,pelvicfloorimpactquestionnaire shortform7(PFIQ 7),pelvicfloordistressinventoryshortform20(PFDI 20),andPOP/urinaryincontinencesexualquestionnaire12(PISQ 12)wereundertakentoevaluatedtheanatomicandfunctionalrecoveryofsurgery. Results Theoperationsweresuccessfullycompletedinthe40patients.Noinjuriesofrectum,urethra,bladder,greatvesselsandnervesoccurred.Aftertheoperation,thecatheterwasretainedfor1-2days,andallofthepatientswereabletomicturateafterextubation.Thefollow uptimewas(20.3±6.2)months.Nomesherosionorexposureoccurred.AccordingtothePOP Q,allthecaseswerecuredwithoutrecurrencewithin3monthsoffollow up.Theanatomiccurerateofthesurgerywas100%.Anteriordefectcystocelerelapsedintwopatientsat12and18monthspostoperatively.ThescoresofPFIQ 7wererecoveredfrom(67.7±1.9)pointspreoperativelyto(12.2±1.4)pointspostoperatively(t=172.807,P=0.000).ThePFDI 20scoreswererecoveredfrom(60.5±3.1)pointsto(11.7±1.1)points(t=94.586,P=0.000).ThePISQ 12scoresincreasedfrom(61.2±9.3)pointsto(70.0±8.3)points(t=-5.588,P=0.000).Thepostoperativesatisfactionratewas92 5%(37/40). Conclusion Laparoscopicpectopexyoffersamicroinvasive,safe,andeffectivealternativeforPOP.【KeyWords】 Laparoscopy; Pectopexy; Pelvicorganprolapse·43·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9年1月第19卷第1期 ChinJMinInvSurg,January2019,Vol.19.No.1基金项目:安徽省卫生计生委科研计划项目(2016QK046) 通讯作者,E mail:13965190237@139.com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organprolapse,POP)是影响中老年妇女健康的常见疾病,手术一直是治疗严重POP的主要手段。

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加骶骨前端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

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加骶骨前端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

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加骶骨前端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盆腔脏器脱垂(POP)成为高发疾病。

发病率达40%~60%,需二次手术者达29%[1]。

POP的治疗方法众多,疗效各有不同。

盆腔脏器脱垂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问题,但在年轻妇女,尤其是产后妇女中也有发生。

未产的年轻女性发生子宫脱垂的概率在2%左右[2]。

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子宫脱垂患者尤其希望能够保留子宫的生育功能,最大程度地保护性功能,同时避免大的手术创伤。

现我院开展腹腔镜下子宫悬吊术加骶骨前端固定术,故将临床应用情况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患者,女,63岁,因“发现盆腔脏器脱垂半年,排尿困难3月”收入院。

妇科检查:外阴已婚已产型,阴道畅,用力时可见前壁膨出,宫颈,常大,子宫中位,萎缩,活动可,压痛(-),双附件未及明显异常。

POP-Q Aa 2cm Ba 1cm C 1cm Ap -1cm Bp -1cm D 0.5cm 生殖道裂孔 4cm 会阴长度2cm 阴道总长6cm。

患者孕6产3,54岁绝经,有高血压病史5年,有绝育手术史。

1.2方法:1.2.1术前准备:常规行各项化验检查,心电图,胸部X线片,宫颈细胞学检查,妇科B超检查,以除外宫颈病变及子宫病变。

60岁以上患者行心功能、肺功能检查。

术前阴道准备3 d,老年患者阴道雌激素凝胶预用药。

1.2.2手术方法:全麻气管插管成功后,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腹部术野及外阴、阴道、宫颈。

进气针,充气后取头低脚高位。

脐孔切口置入10mmTrocar管,充入CO2,建立气腹,置腹腔镜。

于两侧下腹部麦氏点及反麦氏点,侧脐韧带外侧分别置入5mmTrocar 管,左上腹置入10mm?Trocar管,放置举宫器把子宫平行举起,膀胱子宫反折腹膜近宫颈处下方注射生理盐水形成水垫,打开膀胱反折腹膜,下推膀胱,暴露宫颈前壁。

探查右侧输尿管走行,于直肠子宫反折腹膜近宫颈处下方注射生理盐水,下推直肠,暴露宫颈后壁,外推输尿管,于右宫骶韧带外侧打开侧腹膜,范围自宫颈内口水平向上,分离出右侧宫骶韧带至骶骨,找到骶岬,暴露骶岬前无血管区。

盆腔脏器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解读2020

盆腔脏器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解读2020

盆腔脏器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解读2020盆腔脏器脱垂是一种常见的盆腔疾病,在老年人群体中尤为常见。

该疾病主要包括子宫脱垂、膀胱脱垂、直肠脱垂和阴道脱垂等。

《盆腔脏器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解读2020》是一份非常重要的临床指南,为临床诊疗提供了科学、规范的指引。

本文将对该指南进行解读,主要内容包括病因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措施。

盆腔脏器脱垂的病因多种多样,包括自然分娩、多次剖宫产、长期慢性咳嗽、肥胖等。

然而,具体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该指南指出,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可能导致盆底肌肉和韧带的损伤,导致盆腔脏器脱垂。

该指南对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表现进行了详细描述,包括下坠感、会阴疼痛、腰骶部疼痛等。

指南强调了对病史的详细询问和体格检查的重要性,特别是盆底肌肉力量和韧带松弛程度等的评估。

诊断与鉴别诊断是盆腔脏器脱垂的重要步骤,该指南提出了一系列诊断准则供临床参考。

其中包括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妇科检查、B超检查等。

此外,指南还强调了在鉴别诊断过程中,需注意排除其他可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如肿瘤、炎症等。

针对盆腔脏器脱垂的治疗,该指南提出了全面、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的基本原则是非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为辅。

非手术治疗主要包括盆底肌肉锻炼、体位调整、支架应用等。

而手术治疗则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手术方法,如宫颈固定术、盆底重建术、盆底腹膜外修补术等。

总之,《盆腔脏器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解读2020》为临床医生提供了一份权威、科学的指导,有助于提高盆腔脏器脱垂的诊疗水平。

然而,该指南仍然面临一些挑战,比如治疗方法的选择和手术效果的评估等。

因此,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和优化该指南,以满足患者的需求,并提高治疗效果。

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

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

盆腔器官脱垂的中国诊治指南(草案)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于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薄弱造成的盆腔器官下降而引发的器官位置及功能异常,主要症状为阴道口组织物脱出,可伴有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于盆底肌肉和筋膜组织薄弱造成的盆腔器官下降而引发的器官位置及功能异常,主要症状为阴道口组织物脱出,可伴有排尿、排便和性功能障碍,不同程度地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

POP是中老年妇女的常见疾病,近年来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出现使得POP的诊治水平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为了进一步规范和指导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妇科盆底学组在参考国内外循证医学研究结果及国际治疗建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具体情况,提出如下诊治指南草案供同道参考。

POP的诊断与评估一、症状首先应该询问病史,全面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POP伴有临床症状是医师界定患者是否需要进行治疗干预的重要依据。

最特异的症状是患者能看到或者感到膨大的组织器官脱出阴道口,可伴有明显下坠感,久站或劳累后症状明显,卧床休息后症状减轻,严重时脱出的器官不能回纳,可有分泌物增多、溃疡、出血等:阴道前壁膨出者可有排尿困难、活动后漏尿、尿不尽感等;阴道后壁膨出者可有便秘、排便困难等。

POP导致的盆底功能障碍是一组疾病症状群,其严重程度与解剖学改变不完全呈正相关关系。

建议应用经中文验证过的国际标准化问卷,如盆底功能影响问卷简表( pelvic floor impact questionnaire-short form 7,PFIQ-7)和盆腔器官脱垂及尿失禁性生活问卷(pelvic organ prolapse-urlnary incontinence sexual questionnaire, PISQ-12)了解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对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治疗子宫脱垂的最佳方法

治疗子宫脱垂的最佳方法

治疗子宫脱垂的最佳方法首先,对于轻度子宫脱垂的患者,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缓解症状。

例如,加强盆底肌肉锻炼,保持适当的体重,避免长时间站立或提重物,规律排尿,避免便秘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减轻子宫脱垂的症状。

此外,穿着合适的内衣也非常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内衣,能够有效支撑子宫和盆底器官,减轻脱垂的压力。

对于中度子宫脱垂的患者,除了改变生活方式外,还可以考虑进行物理治疗。

盆底康复理疗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物理治疗方法,通过盆底康复操、电刺激、按摩等手段,可以有效加强盆底肌肉,提高盆底支撑功能,从而减轻子宫脱垂的症状。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阴道托悬吊术,通过将阴道壁提升,重新建立盆底支持结构,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对于重度子宫脱垂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

目前常见的手术方法包括子宫固定术、阴道前壁修补术、宫颈埋顶术等,这些手术都可以有效修复盆底支持结构,减轻子宫脱垂的症状。

在选择手术治疗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术前术后的护理工作也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患者更快地康复。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还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例如,使用盆底肌肉松弛剂可以帮助减轻盆底肌肉的紧张,缓解症状。

此外,还可以考虑使用激素替代治疗,帮助调节盆底组织的功能,减轻子宫脱垂的症状。

总的来说,治疗子宫脱垂的方法有很多种,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严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改变生活方式、物理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都是有效的方法,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选择。

同时,预防子宫脱垂也非常重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盆底肌肉锻炼,定期体检等,都可以帮助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治疗子宫脱垂的方法,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案,早日康复。

女性盆底脏器脱垂的综合治疗策略

女性盆底脏器脱垂的综合治疗策略

常见症状
临床诊断:POP-Q分度
下垂程度
日常中,医生也常以中国分期法开划分下垂程度,而是否下垂的参考值就 是大家比较熟悉的处女膜缘内4cm。
注意点
妇科检查:休息位和屏气后位置的变化 妇科检查和三合诊:动态评估盆底肌的功能力量。 评估有无压力性尿失禁,大便失禁以及肛门括约肌及肛提肌功能。 评估子宫与坐骨棘位置关系,骶棘韧带,尾骨,宫颈周围体征。 盆底超声评估。 盆底电生理评估。 尿动力学评估。 妇科肿瘤的排查。
衰老、绝经后的盆底组织退化性 改变,导致盆底的松弛。
存在有腹压增高的疾病,如:肥 胖、长期便秘、慢性咳嗽等。
医源性损伤导致盆腔支持结构的 缺陷。
种族,性别等易患因素差别。
解剖学理论基础:三腔三水平
三水平理论:阴道、子宫、直肠、膀胱和尿道等器官之间或者周围有结缔 组织的支持,有研究理论将阴道的支持结构分为三个水平:
主韧带缩短及部分宫颈切除术。(年轻) 骶棘韧带悬吊术( Ⅰ水平手术)
经阴道骶棘韧带悬吊术(SSLF) 经腹腔镜下骶棘韧带悬吊术 腹腔镜下子宫骶骨前固定术 腹腔镜下子宫前腹壁固定术 腹腔镜下宫骶韧带缩短术( Ⅰ水平手术)
骶棘韧带;骶骨固定的解剖区
盆腔重建术:重点Ⅰ水平重建
网片植入固定术
பைடு நூலகம்
网片分类
本文刊登于《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1,37(12):1187-1191 DOI:10.19538/j.fk2021120104 【引用本文】张蔚,王景涛.骶棘韧带复合体固定术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处理[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21,37(12):1187-1191. 作者:张蔚,王景涛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1YFC2009100);国家发改委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肿瘤学)注册临床研究项目(ZLYNXM202019);湖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课题(KJ0400000009)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妇产科,湖北 武汉 430071 女性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盆腔支持结构缺陷、退化及损伤,进而造成盆腔器官下降移位引发器官的位置及功能异常,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脱垂的原因是多因素的(图1), 但主要与妊娠和阴道分娩有关,这直接导致盆底肌肉和结缔组织损伤,这些风险因素会使盆底结缔组织/胶原蛋白变弱,导致盆腔器官通过阴道壁和盆底脱垂。临床上常表现为阴道口组织物膨出,伴不同程度排尿及性功 能障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手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常用的手术方式有:传统的阴式子宫切除术联合阴道壁修补术、阴道封闭术、高位宫骶韧带悬吊术、骶棘韧带固定术、阴道/子宫骶骨 固定术和盆底重建术等,其中骶棘韧带复合体固定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顶端支持方法,能维持阴道的正常解剖轴向,保留阴道的功能,不影响患者的性生活,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本文着重阐述骶棘韧带复合体固定术 的疗效和并发症的诊断及处理方式。

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研究进展

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研究进展

骶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效果研究进展发布时间:2021-11-04T03:32:59.051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1年23期作者:赵雪妹[导读] 近年来,随着医疗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大批医疗工作者针对我国妇科临床治疗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探索赵雪妹泸州市妇幼保健院(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泸州 646000摘要:近年来,随着医疗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大批医疗工作者针对我国妇科临床治疗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探索,从而有效推动了妇科治疗手段的合理丰富。

其中,作为常见妇科问题之一,盆腔脏器脱垂往往会对女性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在临床过程中,针对该病,我国主要采用骶棘韧带固定术进行治疗。

总的来看,该疗法的适应性较强,可以有效满足多数患者的治疗需求,对于女性健康的保障具有积极价值。

此外,部分研究表明,该治疗模式有利于帮助患者实现对于性功能的合理改善。

在临床过程中,在应用该模式进行治疗时,医疗人员应积极做好患者围术期表现的关注,从而有效实现治疗效果的进一步保障。

本文针对使用棘韧带固定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进行了总结与探索,旨在为后续医疗研究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骶棘韧带固定术;盆腔脏器脱垂;治疗适应症;发展现状研究人员表示,作为临床过程中较为常见的妇科问题之一,盆腔脏器脱垂主要由于患者盆底支持组织受损而引发。

总的来看,由于受到该病影响,患者盆腔内器官可脱离其原本的生理结构位置,继而导致功能异常问题。

总的来看,其往往可对患者排泄机能与性功能造成影响,从而不利于患者健康的保障。

近年来,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该病的发病率出现了小幅升高的趋势,且患者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继而对我国女性健康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在治疗问题上,骶棘韧带固定术凭借其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受到了广大医疗工作人员的一致认可并在我国临床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1骶棘韧带固定术概述总的来看,骶棘韧带固定术最早出现于1958年,在当时,该疗法主要用于对女性术后阴道穹隆凸出问题进行治疗。

盆腔器官脱垂诊治指南护理课件

盆腔器官脱垂诊治指南护理课件

开设健康教育课程,向社区居民传授 预防盆腔器官脱垂的知识和技能。
政策与法规支持
制定相关政策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为预防和控制盆腔器官脱 垂提供政策支持。
完善法律法规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防治责任和义务,保障 妇女健康权益。
资金投入
加大对盆腔器官脱垂防治的资金投入,支持相关 研究和项目开展。
2023 WORK SUMMARY
2023 WORK SUMMARY
盆腔器官脱垂诊治指 南护理课件
REPORTING
CATALOGUE
• 盆腔器官脱垂概述
PART 01
盆腔器官脱垂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盆腔器官脱垂是指盆腔器官(包括子宫、阴道、膀胱、直肠等)从正常位置沿 阴道下降,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
护理诊断与目标
护理诊断
根据患者评估结果,确定具体的护理问题,如心理焦虑、知识缺乏、生活自理能 力下降等。
护理目标
针对护理诊断,制定具体的护理目标,如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症状、 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等。
PART 03
盆腔器官脱垂的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心理疏导
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提供心理疏导和情感支持, 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
分类
根据脱垂程度可分为轻、中、重度脱垂;根据脱垂部位可分为前盆腔、中盆腔 和后盆腔脱垂。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分娩损伤、腹压增加、盆底组织 发育不良或退行性变、遗传因素等。
病理生理
盆底肌肉和韧带的弹性减弱,盆 底筋膜松弛,导致盆腔器官失去 支持而发生脱垂。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下腹部坠胀、腰酸背痛、阴道有块状 物脱出、性交不适等。

盆腔脏器脱垂治疗,所有人都需要知道的这些事儿

盆腔脏器脱垂治疗,所有人都需要知道的这些事儿

盆腔脏器脱垂治疗,所有人都需要知道的这些事儿我们在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以下几类问题:有的病人说,生完孩子以后,打个喷嚏,开怀大笑,咳嗽,甚至弯腰拿个东西,就有尿液流出,这是不少新妈妈遇到的问题;也有病人向我描述,阴道有块物脱出,影响行走,伴有下腹坠胀,久站或劳累后症状明显,卧床休息后症状减轻,严重时脱出的块物不能回纳,可有排尿困难,活动后漏尿,尿不尽感,便秘,排便困难等。

那所有的这些主诉都是什么问题呢?妇科专家会告诉你,所有问题都归为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是近年来引起妇产科学界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

包括:子宫脱垂、阴道穹窿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子宫直肠窝疝、尿失禁、大便失禁等。

盆腔脏器脱垂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是在相关因素作用下使得女性盆底支持组织变得薄弱,并出现盆腔器官下降和移位,患病后患者外阴部可出现肿块物脱出,与此同时可伴随排尿异常、炎症以及外阴部出血等情况,这对女性的生活质量构成了严重影响。

然而很多女性对于盆腔脏器脱垂这种疾病并不十分了解,以下就对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病原因以及治疗方法等常识作一介绍。

1.什么是盆腔脏器脱垂?有些女性朋友在来院就诊时反映自己总觉得下体有东西掉了出来,休息一段时间后这种情况便消失了,尤其是产后女性及老年女性出现这种情况比较普遍。

其实这很可能是盆腔脏器脱垂的症状表现。

女性盆底是由封闭骨盆出口的多层肌肉和筋膜组成,尿道,阴道和直肠则经此贯穿而出。

盆底组织承托子宫,膀胱和直肠等盆腔脏器并保持其正常位置。

现代解剖学对盆底结构描述日趋细致,有腔室理论和三水平理论。

腔室理论就是在垂直方向上将盆底分为前,中,后三个腔室,前腔室包括阴道前壁,膀胱,尿道;中腔室包括阴道顶部,子宫;后腔室包括阴道后壁,直肠。

在水平方向上,Delancey于1994年提出的盆底支持结构的三水平理论:水平1是上层支持结构(主韧带-宫骶韧带复合体);水平2为旁侧支持结构(肛提肌群及膀胱、直肠阴道筋膜);水平3为远端支持结构(会阴体及括约肌)。

‘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方式的选择课件

‘盆腔脏器脱垂’手术方式的选择课件

TVM手术需要有立体空间概念,熟悉解剖,尽量减少手术并发症。

复发的、脱垂III-VI、60岁以上的患者宜选择网片的盆底重建手术,尤以阴道前壁膨出为佳。
总 结
THANK YOU FOR LISTENING
谢谢观看
子宫/阴道穹窿症状性中重度膨出者复发性阴道脱垂伴有阴道缩短及以往瘢痕形成者年轻、性生活活跃者、体力劳动者更适合多发性疝或结缔组织薄弱者
阴道长度不够者阴道炎、阴道溃疡等生殖道急性感染者年龄≧70岁腹腔镜手术禁忌严重盆腹腔黏连子宫脱垂合并阴道前后壁IV膨出
适 应 症
禁 忌 症
子宫/阴道骶骨固定术
骶横干静脉
手术原则:修补缺陷组织,恢复解剖结果适当、合理应用替代材料微创化个体化并发症少
应何时进行治疗?
POP手术方式选择考虑的因素
年龄:非常非常重要!!!盆底缺陷的类型和程度是否合并尿失禁和粪失禁是否保留子宫是否同时行阴道顶端支撑是否存在复发的高危因素: 肥胖、长期便秘或咳嗽、会阴裂孔≥8cm性生活的要求患者健康情况和经济情况医生的专业水平
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治疗
适应症
禁忌症
症状II度以上子宫脱垂或穹窿脱垂没有性生活的绝经后女性
外阴、阴道、宫颈炎症有正常性生活子宫颈癌前病变、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严重内科并发症
术式特点
简单易行,出血少,效果好,手术安全性高,适合年老合并较重内科并发症患者阴道全封闭术和阴道半封闭术
阴道封闭术(Lefort手术)
针对中盆腔缺陷,为阴道顶端支持,可经 阴道或腹腔镜。通过阴道后壁切口达到直肠阴道间隙及骶 棘韧带,宫颈或阴道残端固定于此韧带。阴道穹窿脱垂尤为适用。缝针应在距离坐骨棘内侧2-3cm穿透骶棘韧带。术后客观治愈率88.1-89.7%,主观治愈率 87-9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盆腔器官脱垂的诊疗
摘要】目的讨论盆腔器官脱垂的诊疗。

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
进行诊断并治疗。

结论对于无症状妇女不推荐手术治疗,患者在期待的观察时
间内出现了问题,则可按有脱垂症状者进行相应处理。

【关键词】盆腔器官脱垂诊断治疗
一、盆腔器官脱垂的诊断
有关盆腔器官脱垂相关和特有的症状,文献报道尚不一致。

l0~15年前多数
学者认为,盆腔器官脱垂和尿失禁、粪失禁、压迫性排粪或排尿及难以耐受的盆
腔痛或压迫感等症状相关。

随后的研究表明,只有阴道的膨出和压迫感等症状与
逐渐加重的盆腔器官脱垂程度相关。

大多数研究注意到,当阴道的最前缘达到或
超过处女膜时,阴道膨出或局部压迫感的困扰症状才会逐渐增加。

根据目前的大
量数据,盆腔器官脱垂应定义为阴道壁或宫颈脱垂至/超过处女膜,并对患者产
生困扰。

然而,也有专家认为,患者的脱垂可以位于处女膜之上,即患者的宫颈
刚好位于处女膜缘之上,但伴有盆腔压迫和膨胀感的症状。

因此,盆腔器官脱垂
定义应包括,一旦所有可能引起上述症状的病因被排除,那些阴道壁或宫颈虽位
于处女膜之上,但已有症状的盆底松弛患者,这些患者也应诊断为盆腔器官脱垂。

二、盆腔器官脱垂的量化分期
盆腔器官脱垂定量系统为解剖学分期的国际标准方法。

全面的盆腔检查可作
为基线用于今后检查的对比。

目前国际上较为广泛地接受和采用的评价盆腔器官
脱垂的定量系统主要有两种,Baden-Walker提出的阴道半程系统分级法和1996
年Bump提出并得到国际尿控协会、美国妇科泌尿、妇外科协会研究、调查和认
可的盆腔器官脱垂定量分期法。

目前,在这个盆腔器官脱垂-Q评估系统中还没有
包括对阴道旁支持结构及一些特殊部位缺陷的评估。

除了以上的解剖学分期外,国际尿控、美国妇科泌尿、妇外科协会认为还应
建立一套盆腔器官脱垂相关临床症状的程度评分或分级系统,以便对盆腔器官脱
垂的病情有更好的临床定义。

盆腔器官脱垂伴有临床症状是医生界定患者是否需
要进行治疗干预的重要依据。

对盆腔器官脱垂相关临床症状的研究方法目前主要
采用术前、术后的问卷调查。

盆腔器官脱垂导致的盆底功能障碍在临床上是一组
疾病症状群,其轻重跟解剖学改变不完全呈正相关,故临床上需要一种有效的问
卷调查标准化工具来对盆腔器官脱垂导致的盆底功能障碍症状进行量化,以了解
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及对患者生活的影响。

同时,也可通过问卷调查来了解和评价
各种方法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及生活质量的改变,从而间接判断某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甚至可用问卷调查来预测某种疾病的存在。

三、盆腔器官脱垂的治疗
1.无症状脱垂的治疗一般来说,对于无症状的脱垂不主张积极治疗,因为没
有证据支持对脱垂的早期治疗能够有更好的结局。

目前我们尚不知道脱垂的自然
进展时间,也不能预测哪些患者会加重或会花多长时间进展为有症状的脱垂。

因此,一般情况下对于无症状妇女不推荐手术治疗,可给一些可能降低她们发展成
症状性脱垂的建议,许多建议与健康生活方式的建议是一致的。

如果这部分患者
暂时不愿意接受治疗,也可采取期待疗法。

在期待的时间内,可以半年到一年定
期给患者进行客观的物理和主观的症状检查。

如果患者在期待的观察时间内,出
现了问题,则可按有脱垂症状者进行相应处理。

无症状脱垂诊疗程序:期待治疗,定期观祭;确认摄入水量足够,并在规律
的间隔时间内排空;调整合适的饮食;调整排便习惯,以保证肠道蠕动规律而不
需过分用力;改变生活方式以避免过度负重和用力,确保负重时身体姿势正确;
避免一过性或慢性的腹腔内压力增高;建议适当降低体重和减少吸烟;确保对内
科合并症的有效治疗,以减少对盆底的影响;如果盆底肌肉虚弱或协调性差,考
虑预防性的盆底康复训练。

2.有症状脱垂的治疗脱垂患者临床治疗的关键是鉴别和正确识别患者的症状。

在不能确定患者的症状是因脱垂造成时,建议先行子宫托的试验性治疗,看看是
否随着脱垂的改善,症状得到缓解。

在此情况下,患者可以选择继续应用子宫托
或选择手术治疗,这样成功的机会更高。

与手术治疗相比,子宫托的优点有:低
风险,可在患者的控制下缓解症状;缺点是:需要患者的接受,并且连续应用,
护理不当有阴道感染和糜烂的风险。

症状性脱垂的治疗是经验性的,而非循证的。

临床上,子宫托或手术治疗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医生的经验及患者的倾向性。

目前还没有关于子宫托和手术治疗的比较性研究。

脱垂是子宫托最常见的适
应证,它可作为脱垂的一线治疗方式,也可用于术后症状缓解不满意或复发、失
败者。

一些设计的能顶起膀胱颈的子宫托可用于治疗尿失禁。

子宫托还可作为诊
断性的工具,术前短期应用以观察脱垂与哪些症状有关,如是否伴尿失禁,以便
决定适当的手术方式。

盆底康复主要针对压力性尿失禁,现在也用于脱垂的非手术治疗。

虽然还没
有证据表明盆底康复可治疗脱垂,但如果它能部分恢复盆底肌的功能,在轻度脱
垂者中就有恢复或预防盆腔器官脱垂进一步发展的作用。

生物反馈是一种行为方
面的治疗方法,可更好地指导盆底康复,多用在患者不能正确进行盆底康复的情
况下。

盆底电刺激对盆底肌肉极度虚弱或很难有盆底康复自主收缩的患者最有帮助,电刺激可以配合Kegel运动,也可和生物反馈治疗一起进行。

阴道圆锥是在1985年发明的,也可用于锻炼、增强盆底功能。

盆腔重建手术是盆腔器官脱垂治疗中重要的手段之一。

选择术式时应针对脱
垂部位、症状,以及患者的年龄、是否有生育、性要求等予以综合考虑。

手术成
功与否应由解剖、功能,主观、客观等多种标准加以评价。

手术原则为修补缺陷
组织,恢复解剖结构,同时应尽量减少创伤,充分体现个体化,适当、合理应用
替代材料。

Weber最近提出手术治疗应主要针对盆腔器官脱垂的严重和晚期阶段,这主要基于Handa等对盆腔器官脱垂发展过程所作的客观观察所得出的。

Handa
等认为盆腔器官脱垂并非像传统观念所认识的那样,一旦发生则将持续进展,相反,它是一个动态过程,在多数情况下其进展与好转的几率是相等的,这意味着
部分患者即使不手术,也存在自然好转的机会。

手术途经主要有经阴道、经腹和
腹腔镜下三种,以及不同途径之间的联合术式。

盆腔重建手术手术涉及多个区域,如阴道前/后壁、穹隆、会阴,甚至膀胱颈或肛门括约肌,故常需数种手术一次
性完成。

一般情况下,阴道后壁脱垂手术常采用经阴道途径,偶用经肛门途径。

穹隆和阴道前壁的手术则既可采用经阴道途径,也可采用经腹途径。

经腹修补脱
垂是否比经阴道途径更有效、更持久,仍有争议。

与前两种途径相比,腹腔镜下
盆腔重建手术手术可能带来的益处也在争议中。

腹腔镜抗尿失禁术因住院时间短、所带来花费少的益处,常常被增加的手术时间和腹腔镜器械的花费所抵消。

目前
文献还缺乏比较不同途径盆腔重建手术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资料。

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大致可分为3类:恢复解剖型。

运用患者自身的支
持组织结构完成,适于自身组织和盆底筋膜正常且希望保留性功能者。

补偿或替
代型。

采用不同种类的移植物来替代自身极度削弱的支持组织,包括合成、同种、
异种及自体材料等,适于仍存在脱垂病因、盆底组织薄弱及复发者。

封闭型。


术将阴道关闭,适于因医学指征不能耐受长时间手术、麻醉和将来无性生活要求者。

移植物可用来加强阴道前/后壁修补效果,替代缺失的支持连接结构,如在
经腹穹隆骶骨固定术中,既可起到连接阴道穹隆与骶骨从而达到悬吊穹隆的作用,又可起到增强阴道壁修补的效果。

除了缓解与脱垂相关的症状外,在选择手术治
疗途径及类型时,还应考虑泌尿生殖道的相关功能。

除传统治疗盆腔器官脱垂的手术方法外,现在临床被证实有效的盆腔重建手
术手术有:各类阴道无张力吊带术、阴道旁修补术、加用补片的阴道旁修补术、
阴道前/后壁针对特定缺陷部位的修补术、McCall后穹隆成形术、高位骶韧带悬
吊术、骶棘韧带固定术、髂尾肌筋膜阴道悬吊术、经腹阴道骶骨缝合术、经腹阴
道会阴骶骨缝合术、全盆底重建术、部分或全阴道封闭术、肛提肌折叠缝合加扩
大的会阴体修补术等。

参考文献
[1]武军,王爱芹,文亚南,余传隆著.妇产科疾病诊断与治疗.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6-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