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山东省委关于制定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新局面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认真总结“十一五”时期经验基础上,立足全局,把握省情,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精心谋划发展思路,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努力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1)“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十一五”时期是山东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总要求,紧紧围绕建设经济文化强省,团结带领全省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作为、科学务实,重点突破、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胜利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可持续发展取得新成效,创新型省份建设取得新突破,协调发展呈现新亮点,改革开放形成新局面,民生建设得到新加强,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城乡面貌发生重大变化,社会保持和谐稳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统筹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工作,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着眼于经济回升后新一轮发展周期和培植山东发展新优势,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重大发展战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并进入全面实施阶段,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成功举办了奥帆赛、残奥帆赛和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扎实做好对口援川援藏援疆工作。五年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实践,为“十二五”时期及今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经验,奠定了坚实基础。
(2)“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十二五”时期,我们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挑战。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国际环境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但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我们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综合国力大幅提升,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区域经济格局加速调整,同时发展中也面临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发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已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科学发展、富民强省的新征程。加快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是党中央对我们的殷切期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面向未来,我们有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有较好的物质文化基础,有多年积累的丰富经验,有各级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有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完全有条件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在前进道路上我省仍然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快,结构性矛盾突出,服务业发展滞后,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协调;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人均经济指标水平偏低;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够强,人才支撑能力不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较多,对外开放水平不高;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公共服务水平亟待提高;各级领导干部驾驭科学发展的能力需要不断增强,思想和工作作风有待进一步转变。我们必须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既要珍惜机遇、抓住机遇、用好机遇、又要认清挑战、应对挑战、战胜挑战,更加奋发有为地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3)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制定“十二五”规划,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这个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坚定不移地以富民强省为目标,深化改革开放,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建设经济文化强省,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为此,要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坚持结构调整。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放大消费拉动作用,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发挥投资对扩大内需的重要作用,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着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服务业跨越发展,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
——坚持创新驱动。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作用,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打造高端人才聚集地,推动发展
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
——坚持统筹兼顾。把统筹兼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方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统筹海洋与陆地、城市与农村、东部与中西部、当前与长远,加快实施重点区域带动战略,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区域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
——坚持民生优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握富民与强省的内在统一,努力促进就业,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大收入分配调节力度,坚定不移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社会成员都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
——坚持绿色发展。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发展循环经济,推广低碳技术,加快生态省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美好家园。
——坚持改革开放。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以更大决心和勇气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破除发展障碍,化解发展难题,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增强发展的融合性和开放度,更高水平参与国际分工,积极推动国内区域合作,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推动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需要不断提高认识,深化思路,完善措施,引领发展。要努力推动和实现山东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坚持“一线三点”的工作思路,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把“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施好、落实好,取得明显成效。要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坚持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强化好字优先、以强取胜的意识,在各项工作上体现强省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提高山东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要以国内外先进水平为标准,做到目标追求高、思想境界高、发展质量高、综合效益高,努力保持我省经济社会率先发展的强劲态势。要按照“新、特、优”的要求,扬长避短,发挥自身优势,接长短板,拉长链条,拓展空间,形成推动山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支撑。要把区域发展与产业培植有机结合起来,集中力量率先突破,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打造区域发展新高地,带动形成全省发展的整体优势。
(5)“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综合考虑我省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与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相衔接,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竞争力显著提升。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优化,服务业比重有较大提升,地方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金融生态环境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高,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人均经济指标明显提高。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城镇化水平有较大提高,力争新农村建设达到全国先进水平,海陆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海洋经济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显著提高,东部率先发展、中部加快崛起、西部实现跨越。
——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教育质量和结构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全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社会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平安山东建设深入推进,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生态环境优美宜居。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展现生态山东、绿色山东的新形象。
——人民生活殷实富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群众拥有更多的财产性收入,逐步扭转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就业持续增加,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较低水平,人民的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明显提高。
(4)“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推动我省“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任务,需要不断提高认识,深化思路,完善措施,引领发展。要努力推动和实现山东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坚持“一线三点”的工作思路,积极作为、科学务实,把“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实施好、落实好,取得明显成效。要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坚持打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