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月光曲 正式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光曲》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月光曲》是本册教材第六单元第二篇教材。
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月光曲》的传奇故事。
全文可分为两段,第一段仅仅只是个引子,第二段是个完整的故事。
整个故事分两部分,分别叙述了贝多芬了解到盲姑娘的家境及对音乐的爱好,走进茅屋为她亲自弹奏乐曲,从而产生激情,在月光如水的夜晚谱写了《月光曲》的情景。
作者借这个美丽动人的故事,表现了大音乐家贝多芬对穷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展现了他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卓越的艺术才华,同时也告诉人们,美好乐曲的产生不仅要依靠丰富的想象力,更要依靠高尚而真挚的情感。
文章不仅语言美,而且意境美、情感美,极富感染力,适于有感情地朗读。
二、教学目标:
1、会写本科8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谱写”、“幽静”、“蜡烛”、“失明”、“纯熟”、“陌生”、“清幽”、“琴键”、“陶醉”、“苏醒”、“飞奔”、“记录”、“莱茵河”、“霎时间”、“微波粼粼”等词语,理解”纯熟、清幽、陶醉、微波粼粼"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能正确表达贝多芬两次为盲姑娘弹琴的不同原因,想象贝多芬创作,并做旁批。
3、体会音乐的魅力,体会贝多芬对劳苦人民的同情和爱,从而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
三、教学重难点: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从兄妹的对话中去理解兄妹的情感,以及贝多芬创作《月光曲》时的心理活动。
四、教学用具:幻灯片、《月光曲》、贝多芬介绍视频
五、教学过程:
(一)介绍贝多芬,导入新课
1、(课前播放《月光曲》)同学们,静下心来听听,说说你的感受。
(很好听很优美、心灵很平静、让我陶醉)
恩,刚才这首优美的钢琴曲,谁知道它的名字?(月光曲)
2、你了解这首钢琴曲的作者吗?
生:贝多芬
3、来说说你对贝多芬的了解,(同时询问从哪里找到这些资料)
生1:德国著名的音乐家(网上)
生2:被称为“乐圣”(参考书)
生3:……(资料袋)
师:是的,我们可以从参考资料、电脑、图书馆等等各种途径去提取有用的信息,来帮助我们很好地了解课文。
《月光曲》是贝多芬的成名曲,这么优美的曲子是怎样谱写而成的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26课《月光曲》。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月光曲》的谱成有一个动人的传说。
下面,让我们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大概地了解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来大声读读,自己读。
(中间点评学生的读)(4分钟左右,思考并回答。
)(注意课文当中的几个词:幽静、入场券、蜡烛、恬静、微波粼粼、霎时间)读完了,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生:课文主要记叙了德国音乐家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传说。
师:是啊,这么优美的乐曲,同学们一定都想知道是怎么谱写出来的。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二)感受环境,读出“幽静”
那是两百多年前,一个秋天的夜晚,(幻灯片出示图片,播放音乐)看,莱茵河边,贝多芬正在散步,他看到了那条悠幽长的小路,他看到了……
生1:一个小茅屋,茅屋里可能隐约地透着点亮光。
生2:他看到了皎洁的月光洒向大地。
生3:他看到了路边高大的树林。
师:贝多芬就是在这样宁静而又舒适的环境中散步。
这样的环境,用上一个词形容,那就是——幽静。
(右上角板书:幽静)请学生来读,幽静,想想这个词应该怎么读比较好。
读出幽静的味道来。
(幽音拖长)。
来,我们在这样幽静的环境之中,看着这样的美景,一段旋律已经在大音乐家的心中酝酿。
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种幽静的感觉。
(幻灯片展示: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贝多芬走近茅屋被这样琴声所吸引情不自禁地走近茅屋(板书走近)走近茅屋他听到了什么?
生:琴声停了,他听到有人在谈话。
(三)一番对话,聆听心声
1、一读对话,体会“热爱”
师:让我们也来读读这段对话。
(幻灯片出示: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
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贝多芬是一个音乐家,有一颗敏感的心,他往往能从别人的话里面听出言外之意,他从这句话里听出了什么?
(姑娘很渴望听贝多芬的演奏、姑娘对音乐的喜爱、姑娘想弹好这首曲子、感受到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和追求。
)板书渴望
师:从那句话里听出来的?来女生一起来读读姑娘说的这句话。
要读出姑娘的心愿,读出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和向往。
2、二读对话,读出“无奈”
师:那有多好哇,姑娘多渴望啊。
此时,贝多芬已经来到这个小镇上举办音乐会,姑娘为什么不去听?
生1: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他们太穷了。
师:你从哪里感受到他们家境的贫寒的?
生2:从哥哥的话里。
师:来我们一起来把哥哥说的这句话读一下。
入场券的音读准了。
一起读。
“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了”。
“是啊……”哥哥想说什么?
生1: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
生2:是呀,要是能听一听那该多好呀
生3:是呀,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其实我也很想听
师:是呀,哥哥对妹妹说,其实我是支持你的想法的,就像你说的那样,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么又太穷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哥哥是什么心情,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说?
生1:无奈、难过、沮丧
生2:此时哥哥心里支持妹妹的想法,但是又没钱。
此时心里的想法用一个词表达那就是:无奈
师:请这位学生读。
无法实现妹妹的心愿,哥哥的心情是那样的复杂,所以他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太贵了,太穷,他们根本就买不起音乐会的入场券。
两个太字,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家境的贫寒。
我们还从文中哪些细节感受到他们家境贫寒?来把这些句子画出来。
边上做好批注。
生3:微弱的烛光、正在做皮鞋、茅屋、旧钢琴感受到他们家境的贫寒。
3、三读对话,读出“感情”
师:是的,贝多芬听出了这个姑娘对音乐的向往,虽然家境贫寒但从没放弃过对艺术的向往和追求,他的心被触动了,我们一起带着这份理解这一份理解再读一读盲姑娘的这段话,“这首曲子多难谈啊……”起!
(学生读)
师: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学生接着读妹妹的话(哥哥,你别难过……)师:听到这里,贝多芬又听出了什么呢?
生1:我感觉贝多芬又听出了姑娘在安慰哥哥,姑娘的善解人意,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她是在安慰哥哥?
生2:“随便说说”。
师:她刚才是怎么说的呀?
生3: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
师;这样的话是随便说说的吗?
生4:不是的。
是她内心的真实反映。
师总结:想听贝多芬弹钢琴是她一直以来的愿望,但她后来又说“随便说说”,说明他想安慰哥哥,她不想让哥哥为她听不到贝多芬弹的钢琴而难过。
来我们把随便说说圈出来,边上批注,安慰哥哥。
师:还可以从哪个词看出来妹妹实在安慰哥哥?
生5:别难过。
从这个词里面体现了哥哥十分为难,又体现了妹妹在安慰哥哥。
生6:罢了。
就是再说,算了的意思,但是其心里还是很想听。
4、四读对话,触动心灵
师:把“罢了”这个词圈出来,把“很想听”写在它的旁边。
我们在感受深的时候,可以在旁边简要记一记。
来关注‘罢了’这个词,请同学来读这句话,读出罢了的语气。
(很想听,很遗憾;我看到你一脸的为难。
)下面我们分角色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再来体会下他们的心情。
请女同学读姑娘说的话,请男同学读哥哥的话。
师:听完这段对话,贝多芬听出了这位姑娘对音乐的热爱,听出了这对兄妹的相互体谅,
3、《月光曲》的谱成
师:听到这里,贝多芬会想些什么?
生1:在这样僻静的地方,在这样的茅屋里边,有人在弹我的曲子,说明穷苦人民也是爱我的曲子的;但是他们这么穷,票价又这么高,我应该亲自弹给他们听,用我的琴声让他们得到艺术的享受。
师:所以,他走进(板书:走进)去,他觉得自己应该走进去,必须走进去,他要弹给这位姑娘听,所以,贝多芬没有敲门,他情不自禁地走了进去。
他走进茅屋,他看到了什么?
生1:茅屋里点着一支蜡烛。
在微弱的烛光下,男的正在做皮鞋。
窗前有一架旧钢琴,前面坐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姑娘,脸很清秀,可是眼睛失明了。
师:他发现,这是一个盲姑娘(板书:盲姑娘)这个十六七岁,很清秀的姑娘,是一个盲姑娘。
刚才那个断断续续弹着他曲子的姑娘竟然是一个盲姑娘,那样热爱他音乐,那样想听他演奏的姑娘,竟然是一个盲姑娘,他感到……
生1:很惊讶
生2:很感动。
生3:感到同情和不平。
师:他为女孩弹了姑娘刚才弹的那首曲子,他满足了姑娘的心愿
师: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站在贝多芬身旁的盲姑娘,当你听到了你渴望听到的旋律,会怎样?
生:想学会这首曲子。
生2:特别高兴。
生3:激动。
T:课文中又是怎样说的呢?谁来读读(指名读)
(PPT: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PPT:弹得多纯熟啊,感情多深啊!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师:对比这两个句子,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不说“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而是说“您,您就是贝多芬先生吧?”
生1:两个“您”说明盲姑娘不敢确定
生2:说明盲姑娘有点犹豫
生3:她非常惊讶
师:自己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盲姑娘的心情。
(生自由读)
师:(引导学生感情朗读)一位伟大的音乐家竟然来到她贫寒的家里亲自为她弹奏,这简直叫人难以置信啊,(生1读)她梦寐以求的愿望竟然实现了,她欣喜若狂啊,(生2读)。
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出盲姑娘的激动。
(齐读)
师:他弹了一曲满足了姑娘的心愿,为什么还要再弹一曲?来,我们来读读6、7两个自然段,看看当时贝多芬是怎样想的,您能不能用一两句话把他当时的想法写下来,就写在第7自然段旁边。
写好咱们再来交流交流。
(幻灯片出示:贝多芬听了盲姑娘的一番话,没有回答,心里却在想:
生1:贝多芬想:一个盲姑娘竟然能够听出他是贝多芬,他觉得很惊讶,他要再弹一首生2:因为他认为找到了一个真正喜欢他音乐的人。
师:古人说:人生得一知己足以。
贝多芬听了姑娘这样激动的话语,他会想,这姑娘光用耳朵听,就能听出我曲子的熟练程度,听出我曲子里的感情、还判断出我就是贝多芬,这眼前的姑娘不就是……)
生:我的知己,我的知音!
师:赶快写下来,写在句子旁边。
(板书:知音)人们都说:千金易得,知音难求,贝多芬竟然在茅屋里遇到了自己的知音,更何况她还是一位盲姑娘。
他没有回答,他是这样说的……(幻灯片出示:贝多芬没有回答,他问盲姑娘:“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曲吧。
”)你一定能读好这句话。
自己试试看。
(先自读,然后请学生读。
)他的话语里充满了激动,遇到知音怎能不激动!贝多芬激动地说:“您爱听吗?我再给您弹一曲吧。
”他已经无需回答,他要用音乐来表达自己内心情不自禁流露的情感。
一阵风把蜡烛吹灭了,照进了窗子,茅屋里的一切好像披上了银纱,显得格外清幽。
小路上散步时,那如诗如画的景色,又浮现在眼前,此刻他的眼前还多了一对善良的兄妹,多了一个懂得自己音乐的知音,他心中的旋律从他的琴键上流淌出来,(播放音乐,幻灯片出示文字,教师读课文:皮鞋匠静静思考些地听着。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
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
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
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
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多大的眼睛。
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贝多芬把这首曲子记录下来(板书记录),那就是《月光曲》。
贝多芬在谱写这首曲子的时候,内心在想些什么呢?他的内心在经历了哪些变化呢?同学们课后再去欣赏下这首乐曲,体会下贝多芬创作乐曲时的情感变化。
我们下节课再继续探讨。
(四)板书
月光曲
走近很想听
走进盲姑娘
弹知音
再弹
(五)教学反思
《月光曲》是一篇精读课文,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
无论是乐曲、语言、情感,都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在教学中,我也同样地让学生多次听这首曲子,让他们从感官中理解这首曲子,让他们在读和听的过程中感受到兄妹的互相谅解之情及对音乐的热爱,同时也感受月光曲谱写时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在教学当中,我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及声音高低、面部表情来调动学生的激情,让学生感染到自己情感,从而融入自己的激情当中,创设出良好的教学环境。
而学生也能在我的指引下,逐渐地理解《月光曲》,再利用朗读来充分表达出来,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充分的发泄,以达到情感上的升华。
最后,让学生用朗读来表达自己的理解。
教学中,在学生通过语言文字体会了课文的意境之后,我运用多媒体播放《月光曲》的音乐,图片,让学生配乐诵读,从而切身体会《月光曲》的旋律,感受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