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第18讲古诗词鉴赏检测

合集下载

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带答案)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名师精讲解题思路与技巧,值得下载练习)古诗词鉴赏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能力层次很高的创造性活动。

诗歌赏析题已成为中考语文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考点分析诗是以具有乐感的语言借助意象抒写情思和美的艺术。

诗歌赏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文学趣味。

对古诗词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理解、感悟、欣赏等方面。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中考考试说明》:“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古诗词鉴赏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功底和语言能力。

同时,古诗词鉴赏也是中考语文复习耗时多,见效少的薄弱环节。

二、考点要求古诗词鉴赏作为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成为中考必备的一类题型。

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励志类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画面描述、内容品读,常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分值上主客观兼顾,思维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成为常态。

除了复习时加强有效训练外,一些鉴赏的思路也有必要帮助学生厘清,解题的技巧更需要合适时点拨。

教学过程:一、鉴赏思路点拨(一)鉴赏字词1.动词。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

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2020中考语文复习课件:古诗词曲 第18首 雁门太守行(统编教材八上)【优秀课件】

2020中考语文复习课件:古诗词曲 第18首 雁门太守行(统编教材八上)【优秀课件】
李贺作诗,工于设色,陆游就曾说他的诗“五色炫耀,光夺眼目,使人不敢熟视”。 结合《雁门太守行》中表现色彩的词语,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作者呈现的画面。 【答案】 敌军滚滚而来,黑压压一片,犹如乌云翻腾,几乎要摧毁城墙;我军严阵以 待,阳光照耀铠甲,一片金光闪烁。肃杀的秋色中,响亮的角声震天动地;寒夜里,边 塞将士的鲜血凝成暗紫色。带着半卷的红旗,援军赶赴易水;天寒霜重,鼓声也像是被 寒气所逼,郁闷低沉。
2020中考语文复习课件:古诗词曲 第18首 雁门太守行(统编教材八上)【优秀 课件】
2020中考语文复习课件:古诗词曲 第18首 雁门太守行(统编教材八上)【优秀 课件】
(2018·桂林)这首诗豪迈奔放,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赏析。 【答案】 示例:诗人先浓墨重彩描绘战场之危急:“黑云压城”“甲光向日”, 然后笔锋一转,借用典故抒誓死报国之志,感情豪迈奔放,读来让人热血沸腾。(“豪迈 奔放”:描写战场的浓墨重彩,危而不惧;抒发壮志的豪言万丈,铿锵有力。)

2.帮助本单位职能部门做好劳动定额 制订和 修订工 作,并 组织班 组职工 讨论, 使劳动 定额保 持先进 合理的 水平。

3.按照定额组织生产,对班组和个人 均严格 按定额 下达生 产任务 ,并进 行考核 。

4.定期检查本班组成员定额完成情况 ,及时 了解完 成和没 有完成 或超额 完成定 额的原 因,掌 握第一 手资料 ,反馈 给车间 或上级 部门。
2020中考语文复习课件:古诗词曲 第18首 雁门太守行(统编教材八上)【优秀 课件】
2020中考语文复习课件:古诗词曲 第18首 雁门太守行(统编教材八上)【优秀 课件】

1.加强职工主人翁责任感,组织落实 各项技 术组织 措施, 认清贯 彻劳动 定额的 重要意 义和目 的,增 强完成 定额和 超额完 成定额 的信心 。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诗词鉴赏篇人教版.docx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诗词鉴赏篇人教版.docx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汇编诗词鉴赏篇人教版1.( 2010·四川成都)诗歌鉴赏( 4 分)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 题。

( 4 分)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1 分)答: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

(3分)答:【成都答案】( 4 分)1.( 1 分)表现了作者突见春色萌芽时惊喜的心情(语意相近即可)2.( 3 分)三、四句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白雪描绘得美好而富有情趣,表现了它带给人的欣喜之感。

白雪等不及春色的姗姗来迟,特意穿树飞花,装点出一派春色,突出了雪通人心的灵性。

(明确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计 1 分,简要赏析计 1 分;语意相近即可)2.( 2010·四川乐山)诗歌鉴赏。

(5分)教材上有岑参的一首诗歌《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有同学在赏析这首诗歌时将第三句理解为“立刻就会相见了,用不着再写信了” 。

①你觉得这种理解正确吗?为什么?( 2 分)答:②从诗歌赏析的角度看,那位同学的理解跟整首诗还有哪些方面不相符?( 3 分)答:【乐山答案】诗歌鉴赏( 5 分)①(2分)答:不正确。

这种理解,把“马上”本来的意思是“骑着马在路上”(或“骑在马上”)错误地理解为表示“立刻”的时间副词“马上”。

把表示“没有”的“无”理解为表示“用不着”的“毋”。

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骑着马走在路上突然遇见了入京使者,身边没有纸和笔可以写信,于是就托入京使者带话给自己在京城的家人告诉他们诗人是平安的。

(注意区分答案是否能从词和词性、词组等方面进行解说,酌情给分。

)②(3分)答:①这样的理解改变了诗歌表现的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②这样的理解不符合题意,“逢”的是入京使,而不是与家人相见。

③这样的理解与诗歌前两句描写的伤心情感不合,既然马上就要与家人见面了,还伤心什么呢?(上述 3 点,答到 1 点给 2 分,答到 2 点及 3 点都给 3 分。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名师精选全国真题+解析答案,值得下载)专题一重点篇目一、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大海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大海包容万物、动荡不安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相结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2.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017·南充)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D.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赏析》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赏析》

2019年全国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古诗词赏析》1.(2019*天津)下面对《渡荆门送别》一诗的赏析,不拾当的一项是()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A.首联点题,写出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

B.“山随平打尽”一句中,“随尽”两个字,让铮止的山峦富于动态。

C.顼联描摹的朗月映照下的夜景和黄昏的天边云宠,宛如两幅图画,令人陶醉。

D.诗人在尾联直杆胸臆,借自己对家乡之水的恋恋不舍,抒发了浓浓的思乡之靖。

【分析】本诗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在出奇漫游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律。

此诗由写远游点题始,继写沿途见闻和现感,后以思念作结。

全诗意境高远,风格雄健,形象奇伟,想象瑰.丽,以其卓越的绘景取胜,景象雄浑牡阔,表现了作者少年远游、倜傥不群的个性及浓浓的思乡之情。

【解答】ABC.正确:D.有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二不说白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之水情深义重,恋恋不舍。

诗人间接抒发了白己的思乡之情。

故选:D。

【点评】这首苛首尾行结,浑然一体,意境商远,风格雄健。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得遥真如画,有如一幅长江出峡渡荆门长轴山水图,成为脍炙人口的佳句。

如果说优秀的山水画“咫尺应须论万里”,那么,这首形象牡美瑰玮的五律也可以说能以小见大,以一当十,容量丰富,包涵长江中游数万里山势与水流的景色,具有高度集中的艺术概括力。

2.(2019•泪博)阅读下面的唐诗,选出荃赏有误的一项()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白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铀二乔。

A.这是一首咏史诗。

苛中的“前朝二指东汉末年的成乱时代:“铜雀”即铜雀台,是曾操的休闲行乐之处。

B.诗歌由“折戟"这一小物引发思古之由情,用“二乔”的命运来折射东吴分运,体现了“大中取小,小中见大”的写法。

C.三、四句假设东风不助周瑜,二乔定会被曾操锁进铜雀台,由此表达了作者的历史兴亡之感。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答案解析)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答案解析)

七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一)古诗词鉴赏考点:考点一文学常识填空考点二划分朗读节奏考点三词句理解与赏析考点四意境与画面描绘考点五主旨与情感把握考点六写作方法分析考点七体会语言特点三、常见考点及答题方法。

1.文学常识:可通过列表的形式进行归类记忆。

熟练记忆古诗词作品的作者及其字、号、生活年代,作品风格等。

2.诗词朗读节奏划分法。

诗词句子一般可按意义或音节划分朗读节奏,按音节划分朗读节奏时要兼顾意义,不可把表达完整意思的词语生硬地划分开。

阅读方法解密:①四言诗一般是“二二”式,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②五言诗一般是“二三”式(后三个字还可以划分为“二一”式或“一二”式),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③七言诗一般是“二二三”式(后三个字还可以划分为“二一”式或“一二”式),如“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七言诗还有很典型的“四三”式,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词句理解与赏析阅读方法解密:(1)理解词义、句意。

结合具体语句,分析词语的语境义、句子的含义。

(2)赏析词语。

①解释词语,中考侧重考查名词、动词、形容词,应从词性、情感色彩、修辞以及所表达的思想等方面进行赏析。

②结合句子理解词语的意思或作用。

③点出该词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反映了怎样的情形等。

(3)赏析句子。

①准确指出句子用了何种手法:修辞的角度(如比喻、拟人、双关、夸张、对偶等),写景的角度(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并具体分析其表达效果。

②结合语境阐释是怎样运用这种手法的。

③点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给人怎样的启示、感悟,蕴含着怎样的哲理等。

【答题模板】运用……手法,形象生动(委婉含蓄)地描绘了……,抒发(揭示)了……的情感(哲理)。

4.意境与画面描绘阅读方法解密:(1)可景物特点概括法:首先要整体感知写景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景的,从诗句中找出能突出表现所写景物特点的关键词,结合关键词来概括。

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14+专题十四++诗词鉴赏

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14+专题十四++诗词鉴赏

2019-2020学年度九年级语文中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14+专题十四++诗词鉴赏1. (2015·山东德州)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25题[一]春寒①梅尧臣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

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

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

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0.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

1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案】10.示例:“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一是写出了花蕾因天冷无力舒展的形态,照应了题目“春寒”;二是移情入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情。

11.示例:压挂在树枝的酒旗随风翻转,依傍山丘的阴云送来了阵雨,风雨交加,春寒料峭。

2.(2015·山东济宁)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8—9题。

(4分)湘南即事戴叔伦卢橘花开枫叶衰,出门何处望京师。

沅湘日夜东流去,不为愁人住少时。

8.《湘南即事》共四句,每句七字,从体裁上看,这首诗属于。

诗中所写的季节应为。

(2分)9.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分)【答案】8.绝句(或:七言绝句)秋季(或:深秋)9.表达了作者一心想为国效力但又报国无门的忧愁苦闷心情。

(意思对即可)6.4.(2015·山东临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江湜月生岩石颠,下照一溪烟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开门惜夜景,翘首看霜天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1)指出诗中“烟”的特点。

(2分)(2)描述颈联和尾联中作者情绪变化的过程。

(2分)【答案】1)烟色如白云;流动起来虚无缥缈。

(2)作者打开门对眼前的景色既惊奇又欣喜,抬起头欣赏浩瀚的夜空,联想起自己还是客居异乡的游子,心情失落。

思乡之情愈浓,久久不能入眠。

5.(2015·山东泰安)阅读《钱塘江春行》完成22-25题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解析)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名师精选全国真题+解析答案,值得下载)专题一重点篇目一、XXXXXX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XXX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大海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大海包容万物、动荡不安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相结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1XXX会在一同。

2.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XXX,经过碣石山时所作。

他跃马扬鞭。

登山观海,面临XXX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墨客把登高望海所见的自然风景,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XXX地刻画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墨客坦荡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坦荡,气魄雄壮,通篇以写实的伎俩展现了一个大志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XXX/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XXX/入旧年。

乡书/那边达?归雁/洛阳边。

1.(2017·南充)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曲折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2绿水前面去了。

B.“XXX生残夜,XXX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XXX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2019-2020年河北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及答案

2019-2020年河北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及答案

2019-2020年河北中考语文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一、古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登飞来峰王安石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甲】诗描绘了泰山的____________气势和_____________的景色。

(2)【乙】诗中“浮云”一词的含义是什么?(3)请从“钟”字人手,对【甲】诗中“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

(4)【乙】诗中“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包含怎样的哲理?它与【甲】诗中哪两句有异曲同工之妙?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两首词的作者苏轼和辛弃疾同为宋代著名豪放派词人。

B.【甲】词感情纵横奔放,从艺术表现力上说,词中一连串表现动态的词,如“牵”“擎”“卷”等,十分生动形象。

C.“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写军中生活。

兵士们在军旗下面分吃烤熟的羊肉,“塞外声”指各种乐器合奏出雄壮悲凉的军歌。

D.【乙】词基调雄壮高昂,真不愧为“壮”词。

结句悲壮低徊,形成鲜明对比,更令人感慨与深思。

(2)请赏析文中加线句。

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甲】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2019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

2019年中考古诗词鉴赏试题及答案阅读纳兰容若的这首词,完成1-2题。

(5分)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①,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注释】①浮沈:即“浮沉”。

意谓消息隔绝。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3分)A.忆江南B.如梦令C.天净沙D.沁园春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___________【答案】1.(3分)B2.(2分)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妻子)的相思之情。

或:因不得与亲人(妻子)相聚而生的愁苦之情。

【甘肃省天水市】落梅宋代:刘克庄一片能教一断肠,可堪平砌更堆墙。

飘如迁客来过岭,坠似骚人去赴湘。

乱点莓苔①多莫数,偶粘衣袖久犹香。

东风谬②掌花权柄,却忌孤高不主张。

【注释】①莓苔:苔藓植物。

②谬:(miù)1.从诗歌体裁来看,本事是一首七言_____押_____韵2.本诗颔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3.“乱点莓苔多莫数,衣袖久留香”与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他们的“同工”之处。

【答案】1.律诗、ang2.示例一: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落梅比喻为过岭的迁客,赴湘的骚人.②生动描绘了落梅凋谢飘零、随风坠落的凄美景象,表现出梅花的高洁傲岸.示例二:①颔联用典.“飘如迁客来过岭”中的“过岭”,暗指韩愈被贬谪潮州的旧事.“坠似骚人去赴湘”中的“赴湘”,暗用屈原放逐湘水,投汨罗江而死之典故.②借此表达对落梅高洁品格的赞美,对命途坎坷却坚守节操的志士的赞颂。

3.两句诗表面上都写了梅花的不幸遭遇,“零落成泥”,寂寞凄凉,与莓苔为伍.赞美梅花虽遭不幸但香气经久不灭.实际上托物言志,赞美的不只是梅花,更是那些虽然遭迁谪放逐但仍坚守志节的迁客骚人。

【2017甘肃省兰州】金城北楼①高适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②,体道③犹思塞上翁。

2019中考古诗词鉴赏精练(有答案)

2019中考古诗词鉴赏精练(有答案)

2019年语文中考专题精练《古诗词鉴赏》【真题链接】1.(zo18广东广州)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2.(2018湖北咸宁)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岳甫望杜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阴阳割昏晓”一句中的“割”字炼得极好,历来为人称道。

请赏析“割”字的好处。

(2)下列各项中,对本诗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全诗紧扣“望”字,从朝至暮,由近及远。

句句写向岳而望,热情讴歌泰山的秀美景色和雄伟气势。

B.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高耸入云,绵延不尽。

C.颈联写细望所见,对仗工整。

写出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广阔,也蕴含着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D.尾联似写登山,实为明志,点明全诗主旨,表现出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 (2018四川广元)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4.(2018贵州黔东南州)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阕一个“”字写出了词人心绪不宁,无心做事的愁苦心情;下阕通过“”“”和“只恐”六个字凸显了词人一波三折的心绪,层层虐心,这样的构思与表现手法堪称新鲜奇特。

中考语文专题检测古诗鉴赏训练及答案.doc

中考语文专题检测古诗鉴赏训练及答案.doc

中考语文专题检测古诗鉴赏训练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20题)评卷人得分1.对陶渊明《归园田居》的理解不恰当的一句()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交代了劳动的地点、内容和豆苗的生长情况。

“种豆南山下”是平淡之语,“带月荷锄归”是幽美的,两者相互衬托,完美而又和谐。

B、“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二句,写早出晚归,辛勤劳动。

荒秽,指各种野草。

C、“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承“荷锄归”,写回家途中穿草而行,露沾衣湿。

“种豆南山下”和“夕露沾我衣”,用语虽平淡自然,却将归隐的艰难写得极为具体。

D、“衣沾不足惜,但使原无违”二句,抒发感情。

表明避开官场的志趣,抒发作者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诗2.对《钱塘湖春行》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孤山寺北贾亭西”写诗人的行踪;“水面初平云脚低”写远望湖水平堤,朵朵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写诗人一路行来,偶尔可以见到早来的黄莺争着飞上向阳的枝头;不知是新到谁家的燕子衔了泥去筑巢。

C、“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写诗人看到路畔的野花已经开得五彩缤纷,使人眼花缭乱;矮矮的草地,骑马走过,马蹄刚能够被它埋没起来。

D、“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写诗人来到绿杨成阴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看也看不够,于是赞叹道:这才是我最喜爱的地方!【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诗3.王湾《次北固山下》的分析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对偶,写“客路”、“行舟”,字里行间已有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之感,与尾联之“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两岸阔”与“潮平”,“一帆悬”与“风正”均有因果关系。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江苏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练习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江苏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练习

部编版2019-2020年语文江苏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专题练习【锁定考点】1.识记文学常识;2.理解诗词的内容及主题;3.理解诗词蕴含的思想感情;4.品析重要诗句的作用;5.理解诗词的写作手法。

【新题演练】一、选择题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写出了诗人年老、与世隔绝的生活境况,也表现出诗人坚定不移的报国之志和忧国忧民之心。

B.刘禹锡的《秋词(其一)》一诗借景抒情,采用对比手法直抒胸臆,在热情赞美秋天的同时,也肯定了世人悲秋的论调,表现了诗人积极乐观的心态。

C.谭嗣同的《潼关》中“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巧用对偶、拟人手法描写黄河、秦岭,突出了黄河咆哮的气势和秦岭高耸险峻的山势。

D.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李商隐的《贾生》表面上是讽刺汉文帝,实际上是揭露晚唐皇帝荒于政事,不能任用贤能,也是作者对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

B.杜牧的《泊秦淮》表现了商女只知道唱歌,不懂国破家亡之恨的现状。

C.王安石的《登飞来峰》借景抒情,阐发哲理,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雄心壮志,告诉人们只要站得高、看得远,就能不怕阻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

D.陆游的《游山西村》生动地描写了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作者对淳朴的农村生活满怀着喜悦、挚爱,表达出他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恋恋不舍的情感。

3.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野望》一诗,写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景色,表达了诗人不得志的迷茫与失意,结尾抒发了他对自己曾经的采薇生活的怀念之情。

B.《黄鹤楼》中“黄鹤一去不复返,自云千载空悠悠”两句诗,写出了诗人登楼所见白云飘荡,不由思接千载、抚今追昔,生发出怅惘之情。

C.《使至塞上》中“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两句,诗人以“征蓬”“归雁”自喻,曲折地表达了自己在朝中受到排挤的悲凉之感及心中的愤懑之情。

2019-2020年中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 复习题

2019-2020年中考语文 古诗词鉴赏 复习题

2019-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复习题语文古诗词鉴赏二〇一五年四月十六日诗歌鉴赏考情分析在今年的孝感市中考语文题中,考查题型以主观题为主.主要包括对诗词句的赏析,理解词歌的内容,意境和写作特色,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等.预计2015年按考查说明要求看,考查范围和内容基本保持不变,综合能力和主观表述的题型们为考查形式的主流。

中考真题体验一、阅读《武陵春》完成1-2题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这首词通过和两个外在行为的具体描写,表达了词人因夫死、家破、国亡而产生的浓重哀愁之情。

(1分)2.古人运用比喻写愁的诗句有很多,但都没有李清照在这首词中写得新奇,请你简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个比喻句新来何处。

(2分)答案解析:1.倦梳头,泪先流。

2.以往人们常用比喻写出愁之多,如“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把愁比作丝线之物写出了愁之多,而本句却别出心裁,把愁比作船上的实物。

既写出了愁之多,又写出了愁之重。

二(2014襄阳,10-11题)阅读下面唐诗,完成问题。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此题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联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的抒发了之情。

1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

“山随平野尽”句中哪个字用得好?试作简单分析。

答案解析:答案10.叙事、思乡。

本题考察从叙事,抒情的角度考察。

答案11.“随”字用的好,一个“随”字化静为动,将群山与平野位置的逐渐变化、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二、考试说明分析。

《2015年孝感市语文考试说明》对古诗词赏析的考查要求。

古诗词材料源于教科书(教读诗词——考试范围),以呈现一首古诗为主,设一个填空题与一个简答题(题型)。

考查对于古诗词内容、情感、主旨的领悟,以及语言的品味和基本写作特色的把握(三个具体考点)。

中考语文专项检测试题之古诗词赏析-精选文档

中考语文专项检测试题之古诗词赏析-精选文档

2019年中考语文专项检测试题之古诗词赏析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下文整理了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试题供大家练习。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指导】一、注意积累古诗词的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主要包括诗人的生平经历、思想感情、艺术风格等。

掌握了这些内容,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就能对诗歌进行高屋见瓴的分析。

如: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在气势雄伟的主调之外,也不乏婉转悱恻。

王维诗含蓄生动,白居易诗雅俗共赏,李商隐诗清丽俊逸,李煜词颓靡伤感却又细腻感人,欧阳修词清丽明媚而又语近情深,柳永词缠绵悱恻,苏轼词雄健豪放,李清照词婉约凄切,陆游风格雄浑奔放,明朗流畅……二、掌握几类常用的赏析术语1、常见的意境:恬静优美、清幽明净、明丽清新、雄浑壮丽、壮阔苍凉、萧瑟凄凉、孤寂冷清、清冷幽静等。

2、常见的表现技巧:1)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对比、双关、设问、反问等。

2)描写手法主要有:托物言志、小中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联想想像、正侧面结合、比较衬托、乐景写哀、欲扬先抑、象征、渲染、白描、用典等。

3)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开宗明义、开门见山、画龙点睛)、间接抒情(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

4)语言风格: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语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华美绚丽、委婉含蓄、简练生动、雄浑豪放、沉郁顿挫……需要强调的是,用以上这些术语赏析诗词时,不能空洞,更不能一概而论,需“因诗而异”,根据各诗不同特点,结合相关诗句,有的放矢地进行赏析。

【古诗词赏析试题练习】1.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下列各题。

送魏大①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②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③。

雁山横代④北,狐塞⑤接云中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第18讲古诗词鉴赏检测(一)
木兰花
宋祁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1.“红杏枝头春意闹”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其中的“闹”用得尤为精妙,为什么?
答:
2.下阕即景抒情,“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运用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二)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3.这首词词情极其哀愁。

其中“”四个字写出了词人愁苦的缘由。

4.下面对这首词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风住尘香花已尽”交代了暮春时节的景象。

B.“日晚倦梳头”用外在的行为表达了词人内心的哀愁。

C.“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写出了词人泛舟双溪的欢乐。

D.“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化虚为实,说愁绪重得连船都承载不动。

(三)四川南充中考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5.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
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即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 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6.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答:
(四)河北中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下面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作者: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诗的题目看,这首诗是白居易在扬州的酒宴上酬答刘禹锡的作品。

B这首诗的首联,叙写作者被贬到荒凉之地二十三年来的人生经历。

C这首诗的颔联,运用两个典故分别表达作者对亡友的怀念和回乡后恍如隔世的感慨。

D这首诗的颈联,对仗工整,蕴含哲理,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

8.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3分)
答:
参考答案
1. 用一“闹”字,夸张地描绘出红杏花盛开怒放,绚丽鲜艳,热烈如火,唤起人们的无限联想,将生机蓬勃的烂漫春光描绘得淋漓尽致。

(意思对即可)
2.拟人手法。

作者把斜阳当作朋友,举酒相劝,希望斜阳在杏花丛中多加逗留,表达了惜春(惜时)的感情。

(意思对即可)
3.物是人非
4.C
5.BE
6.新生事物必须从陈旧的事物中脱胎而出。

(或:日月流转、岁月更替。

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的生机。


7.A
8. 乐观豁达,积极向上,意志坚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