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好中考作文技巧:“回归”综合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好中考作文技巧:“回归”综合指导写好中考作文技巧:“回归”综合指导
近年高考作文异彩纷呈,各具特色,从这些试题中我们能清楚地
感受到高考作文从命意到形式,都呈明显的回归趋势。把握这种趋势,对我们以后的作文训练无疑有借鉴意义。
尊重自我,回归写作主体
多年来,高考作文较多地把考生的眼光引向自身以外的世界,要
求考生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待社会,评论当前的文化现象。这种命意
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很多作文空话、套话连篇,写不出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与活力。今年的作文命题则注重唤醒写作者
的自我意识,引发考生重新理解自我,设计自我。
2006年全国卷I作文由一只乌鸦的寓言引出。乌鸦模仿老鹰,不
但没抓住山羊,反而破牧羊人抓住,这表明乌鸦就是一只“忘记自己
叫什么的鸟”,现实中很多入也容易忘记“我”的身份,“我”的位置:这个文题引导人们重新审视自我,不要忘记“我”是谁。《带着
自省上路》、《认清自己,为成功插上翅膀》、《心如明镜知自我》
等优秀作文都是对“自我”价值的充分认同。
上海的作文题“我想握住你的手”表现出来的那种热情、主动,
真挚,是近年高考作文题中少有的。“我”是施动对象,要讲述一个
属于“我”的故事,在文章中要凸显“我”。很多考生写“我”想握
住贫困生的手、残疾人的手、农民工的手,都体现了“我”对弱势群
体的人文关怀,体现了“我”忧国忧民的宽广胸襟。
作文命题回归主体是对新课改的回应.新课标要求学生“丰富生活
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优秀的
文章应该是从生活中来,从作者真切的体验中来,是心灵与生活的碰
撞而激起的美丽火花,。所以,作文训练要注意练好内功,增厚生活
积累,丰富情感体验。健康地张扬自我,这样才能写出有个性、有刨
意的文章。
承接薪火,回归传统文化
北京题“北京的符号”,具有很浓的文化意味和鲜明的地域特色。符号就是一种文化的直观表现,北京的符号是丰富多彩的,建筑符号
如故宫、胡同、四合院;艺术符号如北京琴书、京韵大鼓;饮食符号如
焦圈、豆汁、艾窝窝、驴打滚;老字号如全聚德、同仁堂、内联升……
透过这些符号,要求考生把握住北京文化的精神命脉。
湖北卷的作文材料也根植于传统文化的沃土之中,要求考生对带“三”的词语实行联想写文章。在中国人的理解论里,“三”是意义
宏大的哲学建构,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包含“三”的熟语中积淀着深厚的传统文化。比如阳关三叠、桃园三
结义、三顾茅庐、三足鼎立、三阳开泰、三生有幸、三坟五典、三纲
五常……如果我们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知汉,就不难从中选择的联想
触发点。
全图卷Ⅱ作_文也是对传统文化的推重,两组数字实行对比,一组
表明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持续走低,一组表明网上阅读正在迅速增长。题意中涉及到几个关键性的问题:现代人为什么不爱读书了?网上阅读
率上升是忧还是喜?传统书籍会不会被电子信息取而代之?阅读的低俗
化现象如何应对?网络快餐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是致命的吗?只
有背靠着传统文化这厚实的大山,才能从容地回答这些问题。
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最基本的识别标志,是民族发展的精神动力。年轻一代不能数典忘祖,对祖先创造的文化遗产,必须怀有敬畏之心。所以,高考作文引导考生注重传统艾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