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说课稿 《水中的动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说课稿

060109125 郑红梅 09生教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同学:

大家上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水中的动物》,本节课是苏科版教材七年级的内容,知识很多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并不难掌握。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能进一步的提高学生设计实施实验的能力,提高小组合作探究的能力。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与地位

本节课选自苏科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10章中的第一节,在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了“地面上的动物”知道了此类动物与各自环境相适应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再来学习水中动物与水中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是对前面知识的拓展与延伸,也为下面空中的生物的学习埋下了伏笔。本节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多姿多彩的水中动物;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2、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

(1)举例说出几种水中动物的名称;

(2)阐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②能力目标:

尝试完成“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探究活动,尝试设计实验方案,在小组实验过程中,提高动手、动脑的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在探究活动中,体会到珍爱生命的情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合作的精神意识。

根据以上分析,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3、教学重、难点

①重点:

(1)阐明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2)实施个性化的探究实验方案。

②难点:

“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的探究性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采用教师主导,学生自主,合作和交流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总体思路为:展示现象→提出问题→解释原理→总结概念,使学生综合运用到课程标准所提到的“观察,描述,比较,概括,分析”等技能,并配以多媒体辅助教学。

三、学法指导

通过“观察,类比,分析及归纳”逐步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能力;

在探究活动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中寻找答案,在答案中发现新的问题。

最后我具体来谈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有一个能吊起人胃口的开头,这样才能引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以法布尔,法国著名昆虫学家的一句话:当我面对池塘,凝视着它的时候,我从来都不会觉得厌倦,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不息的小生命生生不息”入手,在自然界里,有许多的动物选择在水中安家,它们有的生活在池塘小溪里,有的徜徉在河流湖泊里,还有的畅游在辽阔神秘的大海里......然后播放一段精彩的海底世界的录像,展现多姿多彩的水中动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熟悉的水中动物或感兴趣的水中动物并加以简单介绍从而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二)、多姿多彩的水中动物

课本上安排的“多姿多彩的水中动物”是学习本节课的关键内容,里面涉及了许多种水中动物,学生对这么多水生动物不可能有足够的感性认识,也没有足够的标本供学生观察,所以这部分内容是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难点,为了化解这个难点,我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的水中动物的图片和相关资料,在学生的初步介绍后,教师进一步加以补充和拓展,并配以鲜活生动的图片使原本模糊的印象在学生头脑中一下子清晰起来。此时,再鼓励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选取自己喜爱的水中动物扮演,从而达到巩固新知,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

(三)、探究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

在水中的动物当中,学生最常见的,接触最多的是鱼类,根据此点,教材安排以鱼类为代表来探究水中生活的特征,我将通过播放一段鱼在水中自由生活,或游动嬉戏,或静伫停留的动画,引发学生产生疑问:“鱼为什么能在水中生活”,激发学生探知的兴趣并转到此节内容的学习。首先,我将安排学生小组讨论,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并培养他们归纳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给与鼓励性的评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表达交流过程中有一些问题比较难,学生可能表述不清,这时就需要教师去引导突破。讨论完毕,我将屏幕显示鲫鱼的外形图并用指示线标注鳃、胸鳍、腹鳍、背鳍、臀鳍、尾鳍、侧线等名称。对于鱼体外形的认识,再生动的媒体画面也替代不了实物标本,所以我还将通过活体标本指引学生边对照边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生物体具备什么样的功能与其对应的结构特征是分不开,正如人类自身可以正常行走与具有两条健全的双腿是分不开的,为了使学生很好的了解鱼类为什么能适应水中生活,我将引导学生观察鲫鱼在水中活动的状况,阅读信息库中有关鲫鱼的内容,说出鲫鱼适应水中生活可能具有的外部形态特征,并尝试作出假设。学生会回答因为鲫鱼有鳍,体表有粘液,能减少水的阻力,有鳃,能在水中呼吸,还有侧线能感知水流方向等等,我想学生的回答是丰富多样的。在学生作出假设的基础上,我将引导学生以4-5人为一小组,分别选择其中的一个假设制定实验方案来验证鱼在水中生活是否与其所具备的相应形态特征有关,使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探究过程和科学

方法,体味小组合作的乐趣,培养可贵的团队精神。在学生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教师应进一步加以完善,我想学生们的假设主要有三方面:①鱼鳍与鱼的运动和保持身体平衡有关;②鳃与鱼的呼吸有关;③侧线与感知水流方向有关。在每种假设下,我将屏幕显示准确的实验步骤,在实验步骤下,我将提问:“为什么探究鱼鳍与鱼的运动和保持身体平衡有关时,要分别固定鱼鳍而不直接剪掉鱼鳍”等问题,让学生体会到珍爱生命的情感,形成自觉保护生物的行为,并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安全,安静稳当及有序进行。学生实验结束后,我将请各小组代表发表本小组的实验现象和结论,交流各自的发现,从而全面认识到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征,使学生体味到自主探究并合作学习的快乐,对于生物科学的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以下是我的板书设计。

谢谢大家,有不足之处还请大家指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