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的形成及分配的核算(1)
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04c110aa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122474a.png)
利润(或亏损)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 营成果。
也就是收入与成本费用相抵后的差额,如果 收入小于成本费用之差为亏损,反之为利润。 利润是综合反映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利润的构成
1.利润总额的构成: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2.营业利润的构成: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
78,760
贷:管理费用
11,500 [11+12+15+16+17+18+20+21]
财务费用
600 [19]
营业税金及附加
9,210
[25]
销售费用
448 [26+28]
主营业务成本
53,552 [27]
其他业务成本
3,000
[30]
营业外支出
450 [31]
[例33-2]. 结转当期各损益类帐户中的收入类帐户。
帐
户
借方余额 帐 户 贷方余额
主营业务成本
83 000 主营业务收入 129 0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6 120 其他业务收入 3 900
其他业务成本
2 900 营业外收入
1 000
营业费用
1 540 投资收益
660
管理费用
2 300
财务费用
1 120
营业外支出1 580合 Nhomakorabea计
98 560 合 计 134 560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 2.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3.分配给投资者利润
(二)帐户设置
1.“利润分配”账户
①性质:所有者权益账户
②用途:主要用来核算企业净利润的分配和亏损的弥补情况。
利润的构成与利润分配PPT(25张)
![利润的构成与利润分配PPT(25张)](https://img.taocdn.com/s3/m/9ac5e4fad5bbfd0a79567339.png)
(3)利润表中应当单独列示所得税费用。所得税费用由两部分内容构 成:一是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的当期所得税费用(当期应交所得税);二是按 照上述规定计算的递延所得税费用,但不包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项目的交 易和事项以及企业合并的所得税影响。
一、所得税的性质
企业所得税是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 其他所得依法征收的一种税。
二、所得税会计
(一)所得税会计的概念
所得税会计是研究如何处理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计算的税前会计利润 (或亏损)与按照税法计算的应税所得(或亏损)之间差异的会计理论(1)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及其附注为依据,结合相关账簿资料,分析计 算各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通过比较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 础之间的差异,确定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
第十三章 利 润
教学内
利
容 所
利
润
得
润
的
税
分
构
配
成
第一节 利润的构成
一、利润的定义和内容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费用后的净额、 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
(1)收入减费用的净额,即营业利润,是企业销售产品、提供劳务以及让 渡资产使用权等活动发生的收入与费用的差额。
(2)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主要包括营业外收入(如处置非流动资产 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罚没利得、政府补助利得、 确实无法支付而按规定程序经批准后转作营业外收入的应付款项等)、公允 价值变动收益。
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
![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a91fd5ddf121dd36a32d8298.png)
是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的产品成本, 而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各种费用。 (2)账户的设置及其账务处理: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
“其他应收款”——资产类 核算企业除应收票据、应收帐款、预付帐款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
款项,包括各种赔款、罚款、存出保证金、备用金、应向职工收取的各种垫 付款项等。
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
五、企业利润分配业务的核算
利润分配是按规定的比例对税后利润进行分配。 1.企业对实现净利润分配(或弥补亏损)的顺序: P.221 (1)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or+年初未分配利润); 可供分配的利润 (2)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法定公益金;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 =净利润-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法定公益金+公积金转入数
利润总额(税前利润) =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
净利润(税后利润) =利润总额(税前利润)- 所得税
所得税:是指企业应计得交纳的一种税。可视为一种费用,具有强制性、无偿性的特 点。
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规定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 =利润总额(税前利润)+所得税前利润中予以调整的项目
活动43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
![活动43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3755fc56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6.png)
减少的盈余 公积金
提取的盈余公 积金
余:期末结存 的盈余公积金 数
3.“应付股利(利润)”账户
用途:专门核算企业应向投资者支付 的利润或股利。
性质:负债类账户(结算类)。
应付股利
实际支付的股利 计提的应付投资者
(利润)
股利(利润)
余:期末应付未付 的股利(利润)
年末净利润及利润分配结转
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时 年末结转
营业税金及附加 688.50 其他业务收入 20 000
其他业务成本 16 000
营业外收入 3 218.50
销售费用
1 000
管理费用
9 250
财务费用
300
营业外支出
1 200
该公司本年1~11月共实现净利润74 705元,所得税税率为
25%。
要求:
1.结转各收支账户,计算12月份利润总额
2.按12月份利润总额计提本月所得税,并结转所得税。
活动43利润形成及分配核算
方案比较分析(根据案例提供的资料)
方案一:办公司
营业收入 480 000
减:营业成本 260 000
营业税金 24 000
其他费用 144 000
利润
52 000
方案二:做公务员 薪酬收入 30 000 租金收入 20 000 减:折旧费 4 000
净收入总额 46 000
(1)餐饮收入440 000元;兼营小食品零售收入30 000元; (2)多余场地的租金收入10 000元(若不开办公司,原出租房
屋收入为20 000元); (3)各项餐饮食品的成本260 000元; (4)支付营业性税费24 000元; (5)支付的雇员薪酬136 900元; (6)购置设备支出16 000元,其中本年度应负担该批设备的损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
![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519aa2e69b89680203d82500.png)
二、利润分配政策 根据我国有关法规的规定,企业每年实现的净利润, 首先是弥补以前年度尚未弥补的亏损,其次是提取企业盈 余公积金,最后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的亏损未弥补 完的,当期不能提取企业盈余公积金,企业未提取规定的 积累基金的,当期不能向投资者分配利润;这是一般政策。 (一)一般企业税后利润分配政策 所谓一般企业,是指非外商投资企业(即“三资”企业) 且非股份制企业。其可供分配的利润,按下列顺序分配:
借:财务费用700 贷:预提费用700
销售材料20000元,货款已存入银行,(不
考虑增值税),结转材料成本10000 借:银行存款20000 贷:其他业务收入20000
借:其他业务支出10000
贷:原材料10000
摊销无形资产11365
借:管理费用11365 贷:无形资产11365
2、营业外支出 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 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 债务重组损失、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 备、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营业外支出
固定资产盘亏 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 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计提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转入本年利润
企业支付税收滞纳金和罚款25000元。 借:营业外支出25000 贷:银行存款25000
企业转让短期投资,该投资账面价值40000
元,转让价款55000,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55000 贷:短期投资40000 投资收益15000
企业销售A产品一批,销售价格100000元,
补贴收入 贷:本年利润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基础会计6.5 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基础会计6.5 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a3f09501be23482fb4da4c86.png)
●
●●
●
●
第五节 利润形成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二、利润的形成和分配业务的核算 (一)利润形成核算
6.计算应交企业所得税 业务举例
12月31日,按本月实现的利润总额,计算并结转应缴纳 的企业所得税税额。 营业利润=(1200000+500000+20000)-(76000+30000+10000)
-21180-3000-38865-2100+15000 =1553855(元) 利润总额=1553855+50000-25000=1578855(元) 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税额=1578855×25%=394713.75(元)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
●●
●
●
第五节 利润形成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的核算原理 (一)概述
3.利润分配的顺序
向投资者 分配利润
提取盈余 公积金
弥补以前 年度亏损
●
●●
●
●
第五节 利润形成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的核算原理 (二)核算程序
核算程序流程图如下:
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161781.88
贷:盈余公积
161781.88
●
●●
●
●
第五节 利润形成和利润分配的核算
二、利润的形成和分配业务的核算 (二)利润分配核算
2.分配股利 业务举例
12月31日,经研究决定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00000元。
会计分录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
●●
●
●
借方 主营业务收入 贷方
利润的形成及分配
![利润的形成及分配](https://img.taocdn.com/s3/m/70f4c57f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80.png)
(一)利润分配的顺序
第6 页
— 6—
二、利润分配
企业年度实现的利润在按税法规定弥补5年内发生的尚未弥补完毕的亏损,并减 去确认的应当从当期利润总额中扣除的所得税费用后,按下列程序进行分配: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即按注册资本的10%提取法 定盈余公积,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50%以后,可以 不再提取;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其提取比例由投资者决议;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
1 225.5
账户名称
主营业务成本 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成本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
单位:元
借方发生额
20 000 000 700 000 800 000 200 000 600 000 300 000 100 000 264 000
(二)本年利润结转的核算
第4 页
— 4—
一、本年利润的结转Βιβλιοθήκη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4 085
(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核算
第 17 页
— 17 —
三、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账户的余额转入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12 255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12 255
(4)调整利润分配有关数字:
借:盈余公积
1 225.5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甲公司于2020年3月6日(所得税汇算清缴前)收到法院通知,乙公司已宣告 破产清算,无力偿还所欠部分货款。甲公司预计可收回应收账款的40%,所得税税率 为25%。企业按净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后不再作其他分 配。
(二)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核算
第 16 页
— 16 —
利润的形成及分配的核算
![利润的形成及分配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f8ee85c5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5.png)
利润的形成及分配的核算在企业管理中,利润的形成及分配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活动。
通过正确核算利润的形成过程,并合理分配给相关利益相关者,可以稳定企业经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讨利润的形成及分配的核算方法。
一、利润的形成过程利润的形成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重要指标,是企业获得经济效益的体现。
利润的形成过程可以简单归纳为以下几个环节:1. 销售收入:企业通过销售产品或提供服务,获得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是利润形成的最主要来源之一。
2. 成本费用: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产生各种成本费用,包括原材料采购、人工成本、租赁费用等。
这些成本费用需要从销售收入中扣除,从而得到利润。
3. 投资收益:企业还可能通过投资活动产生收益,例如股票投资、利息收入等。
这些投资收益也属于利润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利润的形成是销售收入减去成本费用加上投资收益的过程。
二、利润的核算方法利润的核算是企业会计中的重要工作,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核算。
以下介绍几种常见的利润核算方法:1. 权责发生制度:这是目前广泛采用的一种核算方法。
按照权责发生制度,企业在实际发生经济业务时,确认相关的收入和费用,并计算利润。
这种方法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状况。
2. 现金收支制度:这是一种简化的核算方法,只关注实际发生的现金收入和支出。
按照现金收支制度核算利润,可以快速了解企业的现金流动情况。
然而,这种方法忽略了一些重要的非现金交易,如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不够全面。
3. 所得认定制度: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某些特殊行业或组织,如金融机构和保险公司。
所得认定制度通过特定的规则和计算方法,确定企业的利润。
这种方法的核算较为复杂,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
三、利润的分配利润的分配是指将企业所得的利润按照一定的比例和方式分配给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过程。
常见的利润分配方式包括:1.红利分配:对于股份制企业而言,红利分配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企业根据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将利润以红利的形式派发给股东。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课件 (一)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课件 (一)](https://img.taocdn.com/s3/m/372d7b59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a9.png)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课件 (一)利润形成与分配是企业管理过程中一个核心的概念,也深刻地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决策和财务状况。
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许多高校和培训机构在会计、财务等相关专业中开设了“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课件”。
本文将围绕这一课件,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利润的形成及分配进行解析。
一、利润的定义和类型利润通常被定义为企业在某一期间内净收入与净支出之差,在财务报表中通常体现为净利润、毛利润和营业利润等概念。
不同的利润类型在涉及的算法和会计处理上也会有所差异,例如,营业利润在计算时需要减去营业成本。
二、利润的形成机制利润的形成机制,一般来说主要包括亏损避免、成本管理、经营提高等方面。
亏损避免通常包括对风险的评估和控制等措施;成本管理则着眼于管理成本的方法和技术;经营提高方面则包括产品深度加工、自我创新等手段。
三、利润的分配方式企业的利润分配方式通常遵循一定的原则和规定。
一般来说,企业应依照法律法规、合同协定等要求分配利润,并与员工、股东等方面进行商议和协调。
企业通常采用现金或股票等方式对利润进行分配。
四、利润分配的影响因素企业利润分配的影响因素比较多,包括企业经营规模、纳税政策等因素。
首先,企业经营规模越大,企业所获得的利润也越高;而纳税政策的变化则直接影响到企业所得的盈利水平。
五、利润分配中的税费问题企业在利润分配时,通常还需按照相关税费标准交纳应税款项。
税费在企业经营中属于重要的成本,企业必须合理评估自身所支付的税费并合法合规地进行申报。
综上所述,“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课件”不仅涉及到企业财务核算的基本概念,而且还关涉到企业的决策机制和税务筹划等方面。
通过深入学习这一课件,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企业财务运作机制,有效提升自己在相关领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为进一步主导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有价值的支持和帮助。
基础会计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基础会计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bcc3622a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69.png)
计算过程
提取法定盈余公积=500*10%=50万元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500*5%=25万 元,未分配利润=净利润-提取法定盈余 公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分配给投资者 利润=500-50-25-300=125万元。
结论
该公司2022年度未分配利润为 125万元。
报表列示案例
案例概述
报表列示
结论
某公司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 项目金额为125万元,利润表中“净 利润”项目金额为500万元,请在报 表中列示该公司的利润分配情况。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基础会计利润形成和分配的核算
目录
• 利润形成核算 • 利润分配核算 •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报表列示 • 案例分析
01 利润形成核算
收入核算
01
02
03
主营业务收入
记录企业通过销售商品和 提供劳务所获得的收入。
其他业务收入
记录企业除主营业务之外 的其他业务所获得的收入, 如出租固定资产、出售无 形资产等。
利润分配顺序
弥补亏损
企业应首先用税后利润弥补亏损,以 维持企业的稳定发展。
提取法定公积金
在弥补亏损后,企业应按照规定提取 法定公积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和预防 意外损失。
提取任意公积金
在提取法定公积金后,企业可以根据
最后,企业应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以 满足投资者的回报需求。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时,增加“应付股利” 科目的贷方余额,同时减少“利润分配” 科目的贷方余额。
03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报表列 示
利润表编制
利润表概述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 的财务报表,通过比较不同会计期间的收入 、费用和利润,可以了解企业的盈利能力。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会计核算 PPT资料共23页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会计核算 PPT资料共23页](https://img.taocdn.com/s3/m/44265c1931b765ce05081492.png)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会计核算
重点与难点
重点:
财务成果的核算内容 利润形成的核算内容 利润形成的具体核算
难点:
利润分配的具体核算
授课内容
财务成果的核算内容 利润形成的核算内容 利润形成的具体核算 利润分配的具体核算
4.6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会计核算
• 4.6.1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内容 • 4.6.2 主要账户设置 • 4.3.3 具体核算
4.5.2 主要账户设置
“营业外收入”账户 “营业外支出”账户 “本年利润”账户 “所得税费用”账户 “投资收益”账户
“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账户 “利润分配-应付股利”账户 “盈余公积”账户 “应付股利”账户
如何计算?
本年利润(期末结转余额为0)
主营业务成本
主营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成本
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投资收益
销售费用 营业税金及附加
核算企业确认的投资 (对外)收益(贷方) 或投资损失(借方)
所得税费用
转入“利润分配”的净利润 转入“利润分配”的亏损
利润分配多个明Biblioteka 科目,见p89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本年利润”转入的净利润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的 现金股利或利润
结转利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 贷: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
• 【例】P91
小结
• 利润形成以及分配的过程? • 净利润以及利润总额的核算?
谢谢!
• 4.5.1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核算内容
• 利润形成 • 利润分配
利润形成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 出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一)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34c9eef0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4.png)
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教案(一)教案: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一、教学目标:•理解利润的概念和意义;•掌握利润形成与分配的业务核算方法;•能够熟练运用利润核算公式进行实际计算。
二、教学内容:1.利润的概念和意义–利润的含义–利润的作用和意义2.利润的形成过程–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3.利润分配的业务核算方法–现金分红法–股利分配法–利润留存法4.利润核算公式–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营业税金及附加–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投资收益 + 财务费用–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三、教学方法:1.讲授:介绍利润概念和意义,利润的形成过程以及利润分配的业务核算方法,通过讲解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点。
2.实例演练:通过多组典型案例进行演练,让学生掌握利润核算公式的具体应用。
3.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交流讨论利润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各种分配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4.问题解答:听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疑惑和问题,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他们深入思考。
四、教学流程:1.讲解利润的概念和意义2.分析利润的形成过程3.介绍利润分配的业务核算方法4.演示利润核算公式的应用5.小组讨论:利润的作用和意义6.小组讨论:各种分配方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7.解答学生问题并引导思考五、教学评估:1.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数据计算利润总额和净利润,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2.综合评价:在下一节课上进行综合评价,从学生理解能力、应用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
以上是本次教案的完整内容。
通过讲解理论知识和演练实例,教师将为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和应用利润核算的门。
只有掌握利润核算的方法和技能,企业才能科学合理地制定发展战略和分配利润,为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坚实基础。
六、教学资源:1.课件、投影仪、电脑2.典型案例及相关数据3.网络资源、教材《会计学原理》等。
七、教学重点和难点:1.利润总额的计算2.各种利润分配方式的适用情况分析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掌握了利润核算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可以实际应用到企业中。
第五节 利润形成及分配的核算
![第五节 利润形成及分配的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d25637e24afe04a1b071de2c.png)
• 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的构成
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利润的 形成跟企业的收入和费用有关。
除此之外企业也会有营业以外的
一些经济活动影响企业的利润,
例如企业对外的一些投资回报(如股票、基金、债券等)
或者收到捐赠、罚款收入、违约金收入等;对外的捐赠
支付罚款、赔偿金等,这些都会影响企业的利润。
所以企业的利润有两部分组成,即营业利润和营业外利润
本年利润
248175.60 423800
余:175624.40
利润总额
(五)所得税费用
是企业按照税法的有关规定,对企业实现的经营所得和其 他所得,按照规定的所得税率计算缴纳的一种税款。
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25%)
属于损益类账户-费用类.
所 得 税费用 计提所得税时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
结转费用类 借:本年利润 248175.6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30250 其他业务成本 4800 营业税金及附加 1985.60 销售费用 30000 管理费用 30340 财务费用 800 营业外支出 50000
结转收入类 借:主营业务收入 350000 其他业务收入 10800 营业外收入 3000 投资收益 60000 贷:本年利润 423800
(一)营业利润的计算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加 -期间费用 +投资收益
营业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成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二)利润总额的计算
利润总额是企业一定期间的
营业利润与营业外收支净额
的合计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000
3、结转已分配的利润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9045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6030 ——法定公益金 3015 ——应付股利 30000
经分配后,利润分配账户贷方余额为221255元
。
(60300-39045)
此为未分配利润
第四讲重点与难点
重点: 制造业五个过程的核算内容及方法 制造业五个过程的核算涉及的账户 难点: 供、产、销过程的核算 利润的形成及分配过程的核算
第五节 利润的形成及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的定义及计算
(一)利润的定义 指企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
营业利润、利润总额的净利润。 (二) 计算 一种是表结法:通过编制利润表计算企
业的经营成果。
❖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成本
❖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其他业务利润-
❖
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第四讲思考题
名词: 累计折旧 本年利润 利润分配 营业费
用 简答: 1、供、产、销及利润形成及分配过程
中的主要结转分录有哪些? 2、生产过程的主要内容及核算方法有
哪些? 3、利润的分配程序是什么?
(结转本期的费用支出,此为第五个结转)
借:本年利润 460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150000
营业费用
200000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0000
营业外支出
40000
管理费用
20000
财务费用
15000
其他业务支出 5000
例5、期末将本期各收入账户的贷方余额结
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主营业务收入180000
借:银行存款 56000 贷:投资收益560000
例4、期末,将本期下列费用支出类账户的 余额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主营业务成本150000
借方
营业费用 200000
借方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30000 借方
营业外支出40000
借方
管理费用 20000
借方
财务费用15000
借方
其他业务支出5000
借方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补贴收 入
❖
+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一种是账结法:期末将所 有的损益类科目的余额全 部转入“本年利润”账户, 通过“本年利润”账户的 借贷方对比计算本年利润 的方法。
二、利润的形成的核算
(一)利润形成应设置的账户 1、“投资收益”账户(损益类)
核算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收益 及发生的损失。
贷方
营业外收入50000
贷方
投资收益 156000
贷方
其他业务收入64000
贷方
(结转本期的收入账户,此为第六个结转)
借:主营业务收入 280000 营业外收入 50000 投资收益 156000 其他业务收入 64000
贷:本年利润 550000
本期的税前利润为90000(550000460000)
会计利润数
净
净利利润
润
(二)利润形成的核算
例1、A企业收到F公司的违约 收入50000元,已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50000 贷:营业外收入50000
例2、A企业以存款支付税务滞纳 金10000元。
借:营业外支出1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
例3、收到二年期债券的利息收入 56000元,已入银行。
核算确定分配的现金股利或利 润。不包括分配的股票股利。
明细账:股东
借 应付股利 贷
实付数
应付数
未付数
(三)利润分配的核算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的核算
例7、企业按规定从税后净利润60300元 中按10%提取盈余公积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6030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6030
明细账 按投资的种类设置
借 投资收益 贷
发生损失
期末结转入 “本年利润” 贷方数
取得收益
期末结转入 “本年利入”账户(损益类)
核算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 各项收入,如:固定资产盘 盈、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出售无形资产收益、罚款净 收入等。
明细账按收入项目设置。
例6、31日,计算并结转本期的企 业所得税29700元。
(此为第七个结转)
计算时: 借:所得税 297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9700 结转时: 借:本年利润 29700
贷:所得税 29700
实交时:
借: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9700
贷:银行存款
29700
本期的税后净利润为60300元(90000-29700)
借 营业外收入 贷
期末转入
营业外收入
“本年利润” 发生数
贷方数
期末无余额
3“营业外支出”账户(损益类)
核算与生产经营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支出, 如:固定资产盘亏、处理固定资产净损 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明细账按支出项目设置
借 营业外支出 贷
营业外支出 期末转入
发生数
“本年利润” 借方数
三、利润分配的核算
(一)利润分配的内容及程序 净利润按规定在有关方面所进行的分配。
包括企业按规定提取公积金、公益金,分配给 投资者等。
可供分配的利润 = 本年实现的净利润 + 年初未分配利润
利润分配的程序:
(二)利润分配应设置的账户
1、“利润分配”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
核算企业利润的分配(或亏损的弥补)和历年分 配(或弥补)后的积存余额。
明细账: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法定公益 金等明细科目。
借 利润分配 贷
已分配的 净利润数
待分配的 净利润数
未弥补的 亏损
未分配的 利润数
2“盈余公积”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
核算盈余公积的提取数及使用数。 明细账:按法定盈余公积等设明细账
借 盈余公积 贷
支用数
提取数
结存数
3、“应付股利”账户 (负债类)
期末无余额
4、“所得税”账户(损益类)
核算应交所得税发生
数
明细账:无
借 所得税 贷
所得税发 生数
期末转入
“本年利 润”借方 数。
期末无余额
5、本年利润
所有者权益类,核算 企业实现的利润(或 发生的亏损)净额 明细账:无
借 本年利润 贷
从损益类 账户转入 的费用数
所得税 亏损数
从损益类 账户转入 的收入数
(三)利润分配的核算
2、提取法定公益金的核算
例7、企业按规定从税后净利润60300元 中按5%提取法定公益金。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公益金3015 贷:盈余公积——法定公益金3015
3、分派投资者股利
例8、企业决议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 30000元。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30000
贷:应付股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