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日语中的省略现象
从文化的视点看日语中的省略表达

重视日语省略表达的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使用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加强对日语省略表达的语法和词汇的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知识
对日语语言规划的建议
加强日语教育,提高语言使用者的素质和能力
推广日语省略表达的规范使用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保护日语的健康发展
鼓励创新,促进日语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添加标题
戏剧中的省略表达:在戏剧中,为了突出主题和人物形象,常常会省略部分情节或对话,让观众通过演员的表演和台词来理解剧情。
添加标题
散文中的省略表达:在散文中,作者常常会省略部分内容,留下空白,让读者自行理解和感受作品的主题和意境。
添加标题
商务场合中的省略表达
省略表达的优缺点
优点:简洁明了,提高语言效率
感谢观看
汇报人:
添加标题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的发展将使日语省略表达的语境和含义更加清晰和准确。
添加标题
国际化交流:随着国际化交流的增加,日语中的省略表达将更加丰富和多样。
添加标题
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研究的发展将进一步揭示日语省略表达的规律和特点,为未来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添加标题
对日语教育的启示
结合实际语境,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中掌握省略表达的运用技巧
文化惯例:省略表达在日本文化中是一种惯例,有助于传达言外之意和微妙的情感。
文化传承:日语中的省略表达反映了日本文化的传承,体现了对传统价值观和思想的尊重。
省略表达在日本文化中的地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省略表达与日本文化的相互影响
语境理解:理解日语中的省略表达需要结合语境,这反映了日本文化的含蓄和暧昧特点。
敬语使用:省略表达在日本文化中常用于表示敬意,反映了日本社会的等级观念。
日语中的常用省略句和倒装句

日语中的常用省略句和倒装句日语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常常以其独特的语法结构和表达方式而闻名。
在日语中,常常使用省略句和倒装句来简化表达,增加语言的简洁性和灵活性。
本文将介绍日语中的常用省略句和倒装句,并探讨其使用方法和语境。
一、常用省略句1. 助词省略在日语中,助词是表示语法关系和句子成分的重要元素。
然而,在特定的语境下,日语会省略掉一些助词,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例如:- あの本、読んだの?(那本书,看了吗?)在这个句子中,省略了表示“我”或“你”等人称的助词。
- そこで待ってて。
(就在那里等着吧。
)在这个句子中,省略了表示“我”或“你”等主体的助词。
助词省略的使用需要根据语境进行理解和推断,熟练掌握常见的省略形式有助于提高日语的表达能力。
2. 名词省略在日语中,经常出现名词省略的现象。
当前面已经提到过某个词汇,并且能够通过上下文推断出该词时,可以省略掉该词。
- 日本に行きたいですか?(你想去日本吗?)- はい、行きたいです。
(是的,想去。
)在第二句话中,省略了表示“日本”一词,因为前面已经提到过日本这个地方。
名词省略的运用可以使句子更加简练,但也需要遵循上下文的逻辑,确保对方能够准确理解所表达的意思。
二、常用倒装句1. 形容词+名词的倒装在日语中,形容词通常位于名词的前面,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为了强调形容词的描述内容,可以将形容词放在名词后面,实现倒装。
例如:- 明るく、静かな公園です。
(明亮而安静的公园。
)在这个句子中,倒装的形容词“明るく(明亮)”位于名词“公園”后面,突出了公园的明亮和安静。
这种倒装结构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有力,增强形容词的表达效果。
2. 动词的倒装在日语中,为了强调动作的发出者或动作的对象,常常使用动词的倒装结构。
- お金を私が払います。
(我来付钱。
)在这个句子中,将动词“払います(支付)”中的“お金を(钱)”放在主语“私(我)”前面,强调了动作的执行者。
- 彼女には信じられない。
《关于日语中主语省略句汉译方法的实践报告》范文

《关于日语中主语省略句汉译方法的实践报告》篇一一、引言日语作为一种富有特色的语言,其表达方式常常与汉语有所不同。
在日语中,主语省略句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这种句式在表达中往往能够体现出一种更加含蓄和简练的语言风格。
然而,在进行日语到汉语的翻译过程中,这种省略主语的句式往往会给译者带来一定的挑战。
本报告旨在探讨日语中主语省略句的汉译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二、日语中主语省略句的特点日语中的主语省略句是指句子中省略了主语,通过上下文或其他语言表达手段来推断出主语的一种句式。
这种句式在日语中非常常见,尤其在口语和文学作品中尤为常见。
其特点在于表达简洁、含蓄,能够更好地传达说话者的意图和情感。
三、汉译方法的实践与探讨针对日语中主语省略句的汉译,我们需结合具体语境,灵活运用翻译技巧,以保证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以下是一些实用的汉译方法:1. 补充主语:在翻译过程中,根据上下文和句子结构,合理补充主语,使译文更加清晰明了。
例如,“私の友達が来いたしました。
”可译为“我的朋友来了。
”在此例中,通过补充主语“我的朋友”,使译文更加符合汉语表达习惯。
2. 意合翻译:日语和汉语在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有时无需严格对应原文的主语。
通过意合翻译,使译文更好地符合汉语的表述习惯。
例如,“バイクで来ました。
”可译为“他骑摩托车来了。
”在此例中,通过意合翻译,将原句中的主语隐含在译文中,使译文更加流畅自然。
3. 增译法:在某些情况下,为了使译文更加完整、清晰,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词汇或信息。
例如,“食べるのが好きです。
”可译为“他喜欢吃。
”在此例中,通过增译法将原句中的省略的主语“他”明确地表达出来。
4. 语境推断法:根据上下文推断出主语。
在翻译过程中,要关注前后文的联系,通过语境推断出主语。
例如,“テレビを見ていますね。
”根据上下文可以推断出主语为“某人”,可译为“有人在看电视呢。
”四、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翻译案例,以展示不同汉译方法的应用:案例一:“コーヒーを飲みながら本を読んでいます。
浅谈日语中的省略现象

下: 1. . 1主语 ( 藉 ) 1 主
仅从语 法看 , 学生 的回答 . 主语 , 谓语排列整齐 . 词及 动词活用 助 无 一错误 。但是 , 却不符合 日本人的表达习惯 。换成 I本人 , E I 回答 是: r土0 先 迥 教扫 丧 L允 、 c 或者可以更尊敬说说 : r 0 、 、先迥教 之 顶 墨圭L允加 j e 这是一个很典型 的实例 . 在中国学生中也是常见现象 22谓语的省略 . 日语一向被认为 以谓语为核心 . 一个句子的意义由句末 的谓语所 决定 , 加上 日 主语省略频繁 , 语 谓语在句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 尽 管如此 . 谓语被省 略的现象在 日语 中仍俯拾皆是。如何 把握谓语 的省 略. 除了根据语句 的文脉之外 . 还应依 靠助词 , 副词的呼应等 加以辨 别。 221 ..依靠助词省略谓语 日语属于粘着语 . 助词的作用显而易见 . 它连接旬 中的词汇 . 表达 该词与其他词之间的语法关 系 这就为谈话或行文时的承接 附上 了 2日语句 子的 省 略 方式 . 依靠助词的省 略便在此基础上得 以成立 从语言本身的构造来看 , 语 中有许 多因素为其省略提供 了客观 能唤起共同理解的语言成分 日 上的条件 。 而这些语言因素所构成的风格各异的省略方式 又经常是相 并被广泛运用 。例如 : - l 岛 。( j 二 ) 互配合 , 相互作用着的。本文暂将其分述如下 : ② 招金 老拾 ,允晴{ 、 ] 土 寸 交番 。( ) 21主语 的 省 略 . ③ 叉 一 、七 夕一汇阴寸 为资料 营 L南c y 差 未亨。 圭中 扫 、 只要稍微 留心一下 日本的文学作 品. 闻报道 以及 日本人之间的 新 鼋 聋。( ) 日常会话 , 就会发现 , 日语 中, 主语 的省略现象 比比皆是 比方说f 扣 ④公 园c子供力 2 人 ( ) 二 i. 3 L 这个主语 , 日本人讲话大多直接省 略掉 , 对话中加了r b LJ 进来 ⑤公 圜茬子供 23人( . ) 反而累赘 , 有刻意强 调的意味 。 这种习惯 . 也可以说是“ 心有灵犀” 的直 根 据 例 句 中划 线 的助 词 . 以还 原 括 号 中 省 略 的谓 语 动 词 。 可 接表现 . 一种 日式语 言的美学意识 例①“ ” 接在方 向名词后 . 表示移动动作 的方向 . 因此 . 以判断 可 21 .. 1主语 承 前 省 略 挡0 。 般承前, 蒙后省略 , 被省略部分通常是句子 的某个成分 这种省 这里省略了“ 、 < 芑 ” 例②同样的助词“ 接在人称代词后则表示动作的对象 , 一” 加上有 略方式在其他语言 中也并不鲜见 . 而在 日语中 . 主语承前省略有尤为 “ 挡金 电拾 , 睛” ) 这一语境场合 , 故而可判断此句省略 了“ 于弓” 届f 。 多见且别具一格 。例如 : 例③“ 为宾格助词 , 电” 根据 “ 挡鼋 蕾” 这一宾语 , 以断定此旬 可 r 高等学校 学生 墨允 土J 、 上 娘力 踊子c 嗫 。私力 振 9 j 二 、 省 略 了“ 加 I 芑 ” ,挡 于< 、 。 返 为匕、 笑0 岛言 , 。 ) 例④和例⑤ 中出现的助词“ … 卺” } ‘ 都接在场 所名词后 , : 根据表示 r . L土j。 圣j 乏扎 < 0 二 老 L, 0 未守。 、 ) 1 岛 学生 誊 存在场所的“: , c” 可联想到动词 “ 、 , 0 为” 根据表示移动动作经过场所 无力 来 圭卞 屯 J 川端康成 『 j ( 伊豆 踊子j 劳” 可联想到移动性动词“ 散步寸 为” 。 在这段文字 中同时 出现 了r 上 娘 I 子 f r I r 踊 和 私 三个人 物 , 而 的“ ,
浅析日语中的主语省略现象

《长江丛刊》2019.0367浅析日语中的主语省略现象■章含如/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摘 要:日语中大量存在着无主语句,主语省略是现代日语的一种普遍现象。
它在日本人特有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和民族心理中孕育而生,同时也与日语其自身的特征息息相关。
本文从地理和历史的角度探究了日语中主语省略现象的文化成因,并从句法学的角度分析了人称限制所导致的主语省略和由于句中存在暗示主语的要素而省略主语的语言习惯,有助于促使日语主语省略现象的研究更加体系化。
关键词:日语 主语省略 人称 语气主语省略是指动作的主体在句子中没有出现,这一现象广泛地存在于每一种语言中,日语尤其突出。
日语主语省略繁多复杂,只有掌握主语省略才能判断句子中动作的主体进而分析句子成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同时,这一语言现象中也蕴含着日本独特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
一、日语主语省略现象的文化成因任何语言的形成与发展都和这个民族特有的文化息息相关,日语中的主语省略现象也不例外。
日语主语省略现象背后的文化成因主要归结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从地理的角度来看,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
这样一个长期闭塞、几近封闭的生存环境,使得日本民族自古与其它国家、其它民族处于隔绝的境地,这也就促成了日本人生活习性、思考方式上的同一性。
也就是说,他们民族内部沟通起来非常容易,只要通过非常有限的信息就可以实现交流的目的。
在崇尚简洁的日本人看来,不说也可以的东西就应该省略。
由于日语语法上的一些特征,主语就属于这一类不说也可以的东西,于是在语言的不断发展中,它的省略成为一种常态。
二是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在农耕技术由古代中国经朝鲜半岛传入日本后,人们的生活主要依靠农业,形成了“农耕民族”。
于是,人们长期固守在同一片土地上耕作,彼此之间互相认识和熟悉,集团意识也因此形成。
在集团意识的影响下,日本人重视协作和配合,避免突出自我,这就形成了他们不愿意强调“你”、“我”、“他”的民族心理。
在这种民族心理的影响下,他们依赖于固定的表达方式,这样不用指明主语也能相互理解;或者,与其使用生硬的主语,倒不如采用别的方式暗示出主语是谁。
日语中省略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

日语中省略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摘要:省略是人类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得语言现象,而现代日语中得省略现象则较其他语言更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日语中频繁地使用省略得语言表达方式与日本得历史、文化紧密相连.从心有灵犀、美学观念、少言为贵、集团意识四方面分析了日语中省略背后得文化因素.关键词:日语;省略现象;文化背景省略是人类自然语言中普遍存在得一种现象,使用省略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可提高单位时刻内得语言表达效率,或者也可达到某种特别得表达效果或交流目得.现代日语中得省略现象则较其他语言更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例如:①「どうぞこちらへ(おいでください.)」②a:「私はうどんにするわ.」b:「私も(うどんにする.)」③「遅れるかも…(しれない.)」④a:「火曜日、一緒に食事しませんか.」b:「ええと、火曜日はちょっと…(予定があります.)」以上四组例句中,括号内得部分皆为被省略部分,从中能够看出,省略并没有妨碍听话人理解句意,若添加上被省略得句子成分,反而画蛇添足,使语言表达重复、啰嗦.语言不仅是人类交流沟通得工具,也是人类思想得物质外壳,直截了当体现了语言使用者得思想和心理,而一个社会群体成员得思想和心理又与该社会得历史、文化紧密相联.日语中如此频繁地使用省略这种语言表达方式,能够从如下四个文化背景方面寻根溯源.一、心有灵犀整个日本民族就如同一个大伙儿庭,家庭成员之间具有相同得历史背景,他们具有同样得文化心理和习俗,以至于能够用最简单得语言达到彼此交流得目得,这确实是我们看到得日本人之间得“心有灵犀”.w加藤周一曾讲过:“仲間うちで、以心伝心得傾向が強い……だから、文章も会話も全部しまいまで言わないし、何にも言わないで、目配せすれば、意思が通じるというのが一番理想得なんです.”日本人这种省词节句得语言表达适应,能够从地理因素和传统文化两个方面来查找缘故.(一)地理因素日本国土面积狭窄,四面环海,日本与亚洲大陆相对分离.外山滋比古在《日本语百科大事典》中将这种封闭式得岛国地理环境定义为“岛国形式”(アイランド·フォーム),在如此相对孤立得自然环境中长期生存得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日本人得思维方式、生活适应得同一性,依靠“心有灵犀”得方式达成某种程度得默契与交流便也成为了可能.省略得语言表达方式便是“心有灵犀”得直截了当表现.即使省略部分语言,也能让对方准确地理解讲话人想要表达得意思,讲话人还达到了交谈得气力和时刻得目得,也难怪日本人关于省略得语言表达方式乐此不疲.(二)传统文化日本得传统文化是在以上所述得自然环境中进展起来得,这就使日本文化具有了一个特征,即地点群体得亚文化特征不明显.因此,从日本人全体来看,其文化背景相差甚微.比如,乐曲《雪》是日本传统音乐中闻名得「地唄」,日本民族音乐中一般都使用它来表示落雪,因此听到这段乐曲,日本人得脑海中都会出现出冰天雪地得情景.文学作品中也有同样得现象,提到“蛙”会让日本人联想到春天万物复苏得景象,提到“水鸟”便能让日本人联想到语言是文化传递得要紧形式,传统文化中得这些特征,确实是日本人之间心有灵犀得文化背景.二、美学观念日本民族是一个崇尚美得民族,从花道、庭院、浮世绘到餐具、服装、装饰品,处处显示出日本人对美得热爱.日本人对美得重视和推崇也同样表现在语言上,省略这种语言现象同日本人崇尚模糊之美和精炼之美也有着紧密关联.(一)模糊之美日本人以模糊为美.京都大学名誉教授岸根卓郎在题目为《日本人の「あいまいアタマ」が世界を救う》中提到如此一段话“日本人の美は部分部分は混沌としていて‘あいまい’であっても、全体としては美しく調和するところに大きな特徴がある.…日本の美を例にとって日本文明の特徴をたずねたが、それは日本人の‘あいまいな脳’にして、はじめて創造しえた‘日本人特有の文明’であるということである.”日本女性传统服饰得和服,与中国得旗袍将女性躯体曲线衬托得玲珑浮凸相反,它将女性所有躯体曲线都包裹遮掩起来,唯有艺妓同意露出雪白得后颈,给人以无限遐想.和服可谓是日本人崇尚模糊美得典型代表.在语言上,日本人更是将模糊美发挥到了极致.在日本人看来,语言谈吐露骨直截了当是没有教养得行为,也是对听话人得不尊重,因此尽量采取模糊不明确得讲话方式.如常常能够看到日本人之间频繁使用“どうも”一词, “どうも”后能够省略“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すみません”、“お世話になりました”等等,在不同情况下表达不同得意思.看到两个日本人见面便讲“どうも”,在不知两人关系得旁人看来是无法理解其具体含义得,只有当事人才能准确理解.(二)精炼之美短诗和俳句是日本文学作品中最耀眼得亮点,尤其是俳句,其短小精悍可谓一绝.俳句从奈良、平安时代延绵至今,经久不衰,究其缘故,确实是因为俳句极其简短却内涵极深.俳句深受广阔日本民众得喜爱,不管是文人墨客依然一般百姓,甚至家庭主妇中也有非常多喜闻乐见者.因此,俳句得短小精炼对语言也产生了巨大得妨碍,日本人认为“一声千两,一字千金”,尊崇“文以短为贵,话以少为佳”,在如此得风气妨碍下,省略这种表达方式也就应运而生了.三、少言为贵日语中有一句谚语叫“言わぬが花”,贴切地表现了日本人以少言寡语为美德得心理,正是这种少言为贵、沉默是金得心理作用下,省略也就成了日本人偏好使用得语言表达方式.日本人之因此如此推崇沉默,要紧有以下四方面得缘故.(一)信奉“言灵”古代日本人认为,语言是一种具有魔力得东西,其神奇得力量使人讲出得话会应验.这种“言灵”思想得妨碍下,日本人出言慎重,日语中非常多格言、警句如“口は禍の門”(祸从口出)、“口から高野”(口出祸害)、“口の虎は身を破る”(口出如虎招杀身之祸)、“口より出せば世間”(一言不慎、世人皆知)、“舌の剣は命を絶つ”(口舌如剑、断卿性命)等等,都不断提醒着日本人遵循少言寡语出言慎重得原则.(二)重见轻闻外山滋比古认为,“日本人は目で考える”;柴田武也讲过“人は言葉だけでは信用できない”.可见,日本人对语言得信赖程度非常低,相信亲眼所见却不相信亲耳所闻.日本人在交谈得时候,不重视从对方得所讲出得语言去理解对方得心意,而是凭借对方得眼神、表情和手势等理解领会对方所要表达得真正含义.在这种心理得支配下,养成了日本人不单纯依靠语言进行交流得适应,少讲话也就成了日本人人际交往中得一大特点.(三)绝不辩解日本人厌恶为自己错误辩解得人,日语中有一个贬义词“理屈屋”,意思是“爱辩解得人”,如此得人被认为是“不中用得人”,体现了日本人以不辩解为美德得心理.在这方面有个典型得例子,有位名叫山泉三六得议员,因为在国会上醉酒调戏两位女性议员而失去了大藏省大臣得官职.两年后他重新参加议员选举,得到39万张选票,在56名候选人中以第七名得成绩当选.他之因此能够得到民众得认可,确实是因为在被辞去官职得时候,一句辩解之词也没有讲,从而博得了民众得好感和原谅.不仅是议政大臣,就连一般公司职员也要注意尽量不为自己得行为辩解.比如,由于工作失误被上司训斥得时候,不管有什么样得苦衷,都必须坚持不为自己得失误解释缘故而只能不停地道歉,一旦有只言片语得辩解之词,只会让上司更加愤慨. (四)少讲少错日本人少言寡语得另外一个缘故是因为他们可怕讲错话、可怕被嘲笑、可怕丢面子.关于日本人少讲少错不讲不错得心理特点,本尼·迪克特和金田一春彦都分不在《菊与刀》和《日本人得言语生活》中提到过.因为可怕讲错话,因此日本人尽可能地采取省略得语言表达方式来幸免、减少错误,以保全自己得面子,不至被嘲笑.四、集团意识日本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众多、与大陆相隔,日本国民作为一个集体长期以来生活在狭小得空间里.另外,由于日本民族一直以来要紧靠农耕、捕鱼为生,这都需要劳动者之间紧密配合,如此得生产方式使日本人普遍产生了一种重视整体协调和站在对方立场考虑咨询题得思维方式.以上缘故使日本人具有一种依附于集团得安全感和脱离集团得危机感,使其产生了力图保持内部和睦得人际关系得民族心理.这种集团意识体现在省略得语言表达方式上,要紧有以下两方面.(一)幸免突出自我日本民族是整体意识比较强得民族,少数民族只占人口总数得极少比例.而且,近代日本得贫富差距之小在世界范围内也属罕见,与其他人保持一致就成了日本人得普遍心理.这决定了日本人尽量不突出自我以保持整体和睦得民族特性.表现在语言上,最典型得便是人称代词得省略.日语句子中,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得使用频率极低,如初次见面自我介绍时讲得“田中ですが…”中省略了主语第一人称“わたし”,或询咨询确认对方姓名时讲得“田中さんですか.”,同样省略了主语第二人称“あなた”.(二)幸免损害对方日本人适应性地采纳迂回婉转得讲法,幸免斩钉截铁得直率表达,尽量不给谈话得对方带来不快和损害,也会采纳省略得语言表达方式.比如,在埋怨邻居家电视声音太大得时候,讲“恐れ入りますが、あのテレビの音、ちょっと…”等,用省略得表达方式将不便言明得话交由对方领会,从而缓冲了对立,维持了集团内部得和睦与团结.从以上所列举得文化背景看来,日本人既不喜多言多语,也忌讳因多言多语带来得烦恼,而且即使大量使用省略这种语言表达方式,也能够使身为同一社会集团分子得听话人准确理解自己要表达得句意,因此省略也就成了日本人频繁使用得语言表达方式.参考文献:[1]外山滋比古日本人の世界観と日本語[a]日本語百科大事典[z]大修館書店[2]渡辺昇一日本文化と日本語[a]日本語百科大事典[z]大修館書店[3]鈴木孝夫ことばと文化[a]日本文化提要[c]1977[4]王瑞林省略——日本文化在语言中得体现[j]日语学习与研究,1996,(1)[5]于吟梅日语与日本人得生活适应[j]日语学习与研究,1984,(3)。
日语引用句中的谓语省略

日语引用句中的谓语省略作者:郭晓雪来源:《商情》2013年第48期【摘要】日语中的谓语省略现象是日语的特征之一。
而在谓语省略中引用句的谓语省略是比较有代表性的一个。
本文对日语引用句中的谓语省略种类进行简要分析,并对其成立的要因加以简要探讨。
【关键词】谓语省略引用要因黏着语在探讨日语引用句中的谓语省略之前,首先对“引用” 简单做一下介绍。
日语和汉语相同,引用句都可以分为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
通过例句做一下对比。
对比句:日语:明日までここにいる。
汉语:明天前会在这里。
直接引用:日语:あいつ、あの時、「明日までここにいる」って言ってたよ。
汉语:他那时说“明天前会在这里”。
间接引用:日语:あいつ、あの時、翌日までにあそこにいるって言うんだよ。
汉语:他那时说第二天前会在那里。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汉语和日语的直接引用都是对说话人的话进行忠实的再现。
而间接引用则是根据转述人的身份对原话中的某些词语进行相应的变化。
具体到例句中有以下两个。
如:「明日」(明天)――「翌日」(第二天)、「ここ」(这里)――「あそこ」(那里)。
与汉语中的“说”相比,日语中的引用标志要更丰富。
本文主要对以「ト(ッテ)」为引用标志和以「言う」、「思う」为引用谓语的引用句的谓语省略现象进行探讨。
一、引用句谓语省略现象的种类本文依据引用句在整句中的作用把引用句谓语省略分为五类,具体为:连用修饰型引用谓语省略、句尾型引用谓语省略、主题句中的引用谓语省略、名词修饰句中的引用谓语省略及转折句中的引用谓语省略。
在此仅对前两种进行分析。
(一)连用修饰型引用谓语省略。
此类谓语省略是把作为引用谓语「言う」、「思う」的连用形「言って」和「思って」省略。
由于日语中连用修饰句与主句间的意义关系为“同时发生”、“先后发生”、“样态”、“原因”四类,所以引用句与主句间也为此四类。
同时发生李さんは「おはよう」と(言って)教室に入ってきた。
先后发生「田中、事務室へ来てください」と(言って)先生は帰った。
日语中常见的省略方式

例③“を”为宾格助词,根据“お電話を”这一宾语,可以断定此句省略了“おかけください”。
例④和例⑤中出现的助词“に”“を”都接在场所名词后,根据表示存在场所的“に”,可联想到动词“いる”,根据表示移动动作经过场所的“を”,可联想到移动性动词“散歩する”。
另外,在寒暄中频繁使用的被称为日语中万能词的副词---どうも,因使用场合不同,所表示省略谓语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多用于感谢,道歉等场合。例如
①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
②どうも(すみません)
③どうも(失礼しました)
④どうも(おそれいります)
⑤どうも(ご迷惑をおかけしました)
省略的语言表达方式便是“心有灵犀”的直接表现。即使省略部分语言,也能让对方准确地理解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同时,在语言技巧上,采用迂回、婉转的说法,用省略的方式将不便言明的话交由对发领会,从而缓冲了对立,以达到维持集团内部和睦和谐的目的。
3.2崇尚“少言为贵”
日语中有一句谚语叫「言わぬが花」,贴切地表现了日本人以少言寡语为美德的心理,在这种少言为贵、沉默是金的心理作用下,省略也就成了日本人偏好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日本人は目で考える」(外山滋比古)、「人は言葉だけでは信用できない」(柴田武)成为人们的共识,日本人更重视的是言语之外的举止与行为,相信亲眼所见却不相信亲耳所闻。日本人在交谈的时候,不重视从对方的所说出的语言去理解对方的心意,而是凭借对方的眼神、表情和手势等理解领会对方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养成了日本人不单纯依靠语言进行交流的习惯。
③スポーツセンターに関する資料を差しあげます。いますぐお電話を。()
概述日语中常见的省略表达方式

概述日语中常见的省略表达方式本文从委婉的省略表达、人称代词的省略、双方共知部分的省略三个方面分析了在日语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省略表达方式。
[摘要]日语的表达有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省略表达比较多。
在日常生活中省略表达处处可见。
本文通过具体的例子分析了委婉的省略表达、人称代词的省略表达和谈话双方共知部分的省略表达,最后分析了日语中存在众多的省略表达的原因。
[关键词]省略表达;委婉省略;人称代词省略;共知部分省略省略是任何语言中都存在的一种语言现象,一般来说,讲话中往往省略大家共知的部分,以求简明扼要。
由于日语特有的语言氛围和日本人独有的“以心伝心”、“腹芸”的文化背景,日语中的省略现象尤为突出,古典文法学家松尾拾治郎把省略作为日语三大特征之一,著名国语学家金田一春彦也认为日语具有“中国語以上の省略表現”:日本語の簡略表現は、時に中国語を上回るということは注意しておきたい?日本人は中国語こそ簡略表現の極致のように思っているが、時には日本語にかなわないようだ?极多的省略表达现象,更增加了日语的暧昧性。
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在日语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省略表达。
一、委婉的省略表达委婉的省略,有时处于礼貌,有时处于自身为难,故意将后半句省略,任对方去琢磨、去理解。
这种省略往往出现在诸如向对方提出不满,拒绝对方或请求对方帮助等不说不行但说了又怕给对方带来不快或伤害的场合。
如:请求帮助时说:ご面倒でなければ……お忙しいところですが……提出不满时说:ちょっと、ご相談いたしたいことがございますが……あのう、申し訳ありませんが、あの、ステレオですが、音が……拒绝对方时说:お手伝いできるといいんですが……明日はちょっと……用省略的方式将自己不好讲或不愿讲的话巧妙地“移交”给对方,看似模糊,听者稍加留心便可明其所言,这种省略的方式常给人一种如释重负的良好感觉。
因此,不仅在以上场合,就连在接电话时也经常会说“はい、鈴木ですが……”这种情况下省略的多是一个句子单位,这是建立在日语本身的结构和共通代码———文化的共同理解的基础上的。
日语中主语省略现象的使用

日语中主语省略现象的使用作者:聂琬瑶王卓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3年第5期聂琬瑶王卓(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外语系航空服务教研室,河北秦皇岛066311)摘要:日本人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省略语。
与日本人交流的时候,正确使用省略语也是非常重要的。
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关于日语的省略表现,可能会有很多不同的看法。
本文主要就日语的主语省略的方面进行探讨研究。
关键词:日语主语;省略语;交流;日常会话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我们都知道,日语中一个独特的现象是避免明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思。
在日语的对话里面,总是会省略一些句子。
比如说,希望得到别人帮助的时候,通常会说「時間がありましたら~」、「ご面倒でなければ~」等。
在不称心如意的情况下,通常会说「あのう、申しわけありませんが、音が~」、拒绝对方的时候,一般会说「明日はちょっと~」「お手伝いできるといいですが~」。
日本人通过这样的省略现象,把自己不能说和不想说的话,巧妙的留给了对方。
大多数外国的日语研习者来到日本,使用日语和日本人直接接触的机会变的多了起来。
但是,因为对日语的语言习惯不能很好的理解的原因,纵使能够使用日语进行十分地道的会话的外国人,也因为日语中各种各样的表现方法的不同,而出现不少双方不能很好的交流的情况。
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使用省略语。
和日本人交流时,正确的使用省略显得格外重要。
从各种各样的角度,关于日语的省略表现,有着不同的见解。
我们通常都会说“在日语中,主语经常被省略”,这种说法是以下面两个条件为前提的。
一是,主语本身是不可缺少的;二是虽说是省略,却不会改变任何句子的意思。
在这里,我们以第二个作为中心来探讨。
一、会话文方面的主语省略口语中的省略,在全世界无论何种语言中都是经常出现的现象。
日语的会话文里,经常会把主语省略。
(1)「何時にお發地になりますか。
」「午後二時。
」(2)「何をするか。
」「新聞を読んでいます。
日本语の省略现象と日本人の非言语交流

日本语の省略现象と日本人の非言语交流摘要: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有着自己的语言特点。
这些特点,多数是在社会的发展,地理环境,民族的文化的影响下成长起来的。
日语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也形成了自己的特点,而省略现象就是其中之一。
言语是文化的载体,不论哪一种语言现象都有其产生的原因。
日本人所保持至今的美意识,耻意识,喜欢暧昧表达这些特别的文化特征,都能够显示出日本人喜欢非言语交流这一倾向。
因此产生了省略这一现象。
关键词:省略现象;非言语交流;文化特征;心理特征1 省略现象的分类1.1 句法上的省略(1)主语的省略:主语的省略,是日语里最常见的一种省略现象。
日语里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使用频率很低,第三人称在说话双方都明白的情况下,也没有特别提出的必要。
「私」和「あなた」这样的人称代词几乎不怎么使用。
例如:君がいないので、(わたしは)とても寂しい。
(2)谓语的省略:日语中句子构造的特征就是「述语は中心」,以谓语为中心。
谓语的省略,使得句子更加简洁,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效果。
省略的部分,大多数情况下是说话双方都知道的内容。
因此,谓语的省略现象,在口语中比较常见。
(3)助词的省略:日语中通常使用「は」来提示主题部分,当说话者和听话者都知道要说什么的情况下,通常会省略「は」。
例如:(テ一ブルの上の写真を见て)「あ、それ(は)、日光の写真ですね。
」提示主语的「が」在说话者和听话者都在场的情况下,也通常会发生省略现象。
用「を」来提示的内容在句子中如果不是特意强调的焦点部分的话,有时候也会发生省略现象。
在疑问句中出现这种情况的概率较高。
1.2 词的省略(1)缩略语:缩略语里包括汉语词汇,和语词汇和混合词汇三种。
他们不受环境的影响,在口语和书面语当中都会使用。
例如:「バイト」——「アルバイト」,「うな」——「うなぎどんぶり」。
(2)俗语,隐语,流行语:省略现象在俗语、隐语和流行语里有着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
流行语通常是作为口语来使用的,男性的使用频率较女性要稍高一些。
从文化背景探讨日语省略表达

从文化背景探讨日语省略表达摘要:语言作为一种日常交往的工具,不仅是主体客观思想的表达载体,更与文化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是国民性的集中体现。
省略表达是语言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而日语中的省略现象更为突出,不论是日常语言交流,还是文学、影视,省略表达早已渗透到日本人语言生活的方方面面。
本文通过阐述日语省略表达的语言功能及常见省略表达方式,进而探究了日语省略表达背后的文化因素。
关键词:文化背景;日语;省略表达省略表达是在语言陈述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即指在言谈中,有意识地保留句子的主要意思而省略掉从属的部分,听话人根据言谈者的话语暗示来判断其言外之意。
日语语言表达中,省略表达作为一种常用形式,被广泛的使用。
通过分析日语省略表达的语言功能及常见省略表达方式可以从中透视日语的文化背景及根源。
一、日语省略表达的语言功能(一)简练原则省略表达作为语言陈述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历来被语言学家所深究,从省略表达的产生到发展,研究成果比比皆是但也众说纷纭。
而唯有一点被众多学者所公认,即是省略表达的作用。
归根结底,省略表达即是为了使语言表达更为方便、句子更为简练。
英国语言学家杰弗里利奇在其《语用学原则》中首次提出了简练原则这个概念,而这一概念也即为省略表达的主要根源所在。
说话人通过省略言语从属部分以求话语简练表达,而听话人通过联系场景、上下文、语气语调等来识别说话人的话语含义。
(二)合作原则合作原则这一概念是由牛津哲学家格莱斯于1967年在一次讲座中首次提出,之后在《逻辑与会话》一文中他从哲学的角度系统地阐述了会话的条件与规律。
而会话顺利进行的条件也即是我们所说的合作原则。
所谓合作原则,并不是一个硬性规定必须遵循的准则,而是可以推进谈话进行,使得谈话顺利的一个原则。
即是在对话中,说话人的言语符合谈话情景、符合谈话人的共同目的。
虽然近年来关于合作原则的适应度问题争执不下,但可以肯定的是日语的省略表达深刻地体现了合作原则的基本原理。
论日语中的省略表达

论日语中的省略表达日语中的省略表达是我们在交流中经常用到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
由于日语的语法和语序与中文存在较大的差异,加上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日语中的省略表达也就具有了自身的特点。
本文将探讨日语中省略表达的背景、常见形式、优美示例以及使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背景介绍日语中的省略表达起初是为了使会话更加简洁、快速。
在频繁的日常交流中,人们常常会使用省略表达来减少不必要的冗余,提高沟通效率。
此外,日语中有很多暧昧、含蓄的表达方式,省略表达也是其中之一。
通过省略某些部分,可以避免表达过于直白,起到委婉、含蓄的效果。
二、常见省略表达1、动词省略在日语中,动词经常被省略,特别是在一些熟人间常用的简短对话中。
例如,在回答别人的提问时,经常省略动词,只回答名词。
如:「今日は会社の食事は行きます。
」(今天公司有聚餐吗?/我去。
)这里省略了动词“行く”和“食べます”。
2、助词省略日语中的助词往往可以省略,尤其是当它们在句中的作用不大时。
例如,“の”和“が”等助词有时可以省略。
如:「これは好きです。
(が)」(这个我喜欢。
)这里省略了助词“が”。
3、句子省略在口语中,有时整个句子都会被省略,只留下部分关键词。
这种情况下,一般可以通过上下文来推断省略的内容。
从文化的角度来看,日语中的省略表达承载着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特点。
这种语言现象反映了日本文化中的含蓄、谦逊和尊重,是日本社会交往中一种独特的沟通方式。
在日语中,省略表达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敬语体系的省略:日本文化强调敬意和谦逊,因此日语中的敬语体系比较发达。
但在日常交往中,为了表达亲切或避免过分尊敬,常常会省略敬语,如省略掉“です”、“ます”等。
2、省略主语和谓语:日语中,主语和谓语的省略是一种常见现象。
尤其是在口语中,为了使句子更加简洁,通常会省略主语或谓语。
3、省略表达的委婉化:在日本文化中,委婉表达是常见的一种交际方式。
因此,在日语中常常使用省略表达来传达委婉的含义,避免直接表达可能造成的尴尬或冲突。
试析日语中的省略用法

பைடு நூலகம்
,
看 了这段对话 , 我们很难猜 到是 在谈论什么话题 , 只有有关 当事人 才能理解 。谈话双方共知 的部分 都被省略掉了。这种省略的表达方法 在汉语 中也经常见 到 , 但是不像 日语这样频 繁地 使用 。 日语 的省略用 法, 可 以说 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极限 。 2 . 省略的文化根源 2 . 1 自然环境的影响 众所周 知 日本是个 四面环海 的岛国 , 这种地 理环境造就 了 日本社 会 的封 闭性 , 同时 日本又是个 单一 民族 的国家, 主要 以稻作 物为主, 相 互 间协 同劳动极其 重要, 自古 以来 这样 的生 产方式使 日 本人普 遍产生 了一种重视整体协调 和站在对方立场思考问题的思维方式 。加之 1 3 本 是个 自然灾害 多发 的国家 , 人 与人之 间只有 相互协作才 能共 同抵抗灾 害生存下去 , 这使得他们更重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理解。 这种丰 富细腻 的感觉 , 微 乎其微的眼神和语气 的变化 , 甚至用肢体 上 的动作来传神达意 , 从而养成 了他们暖昧表达的习惯。 2 . 2 “ 和” 思想 的影响 自古 以来 日本人 就崇 尚“ 和” , 以和为 贵。为 了保持人 与人之间和 的局面 , 他们 日常言语 表达非常谨慎 、 恭谨 、 暧昧 , 生怕 自己的不 当言辞 给对 方带来伤 害或使对方难堪 。 日本人也 重视和谐 的人 际关系 , 他们 不会使 用过于 生硬的措词对对 方提 出要求 或是拒绝对方 , 而是含蓄地 把 自己的意 图表达出来 即可 , 尽量不伤 害双方的感情 。如果 不 了解 日 本人 的表达 习惯 , 追根问底则会被他们视为无礼 。在 日本人看来 , 把话 说得直 白 , 会 给人以哕嗦肤浅的印象 。他们喜欢通过 以心传心 的方式 , 让对 方体味语 言的真意 。察 言观色 , 体恤 他人是每个 日本人必不可少
文体学视角下日语的文末省略现象探析

文体学视角下日语的文末省略现象探析日本是一个以简略为美的民族哦。
日语中的文末省略现象作为一种独特的文法特征,是日本文化的一种体现。
理解并掌握文末省略句的用法特点及效果,有利于我们更好的应用省略文。
文末省略现象的使用与日本民族特性有关,例如,集团意识、以心传心、沉默是金的心理。
文末省略在不同文体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句尾省略表达,在新闻报纸文体中可助文章表达更客观、简洁,节省时间空间;在广告文体中可强调商品及功效,增强广告趣味性,吸引读者眼球;在文学作品中可使文章富有韵律感、余韵感。
本文试从文体学角度,分析日语广告、新闻、文学作品等各类文体中的句末省略现象,其中重点对名词、助词结尾的省略句在不同文体中的表现,进行分类研究。
一、文末省略的使用原因1.1重视集团意识和以心传心的民族心理日本是个狭长四面临海的岛国,在如此封锁孤立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劳作,日本人形成了独有的生活习惯和思考方式。
且日本人非常重视集团意识,注重与他人团结协作,逐渐形成了独具日本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
加藤周一曾在题为“日本語を考える”演讲中解说过以心传心。
他指出“文章或会话中,内容不全讲明,或是什么也不讲,就心领神会是最理想的”。
“以心传心”①的心理是日本人所共有的。
为达到此种语言效果,常用的表现手法即包含省略表现。
1.2追求含蓄的美意识事实上自古日语中即有规范人们言行的谚语、金句、格言等简短的语句。
如此,这种以含蓄为美的意识不仅体现在俳句、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中,甚至在日常会话中也常有体现。
可以说”日语的省略表达”是日语以含蓄为美的美意识的体现。
1.3”沉默是金”的社会心理日本被称为”沉默”的民族。
日语中有”沉默是金”的谚语,其中即包含了”少说话是美德”的意识。
在日本的日常社会生活中,沉默是日本社会交际的基本规则。
此外,为提醒人们说话切勿出错,日语中还有”口は災いのもと”、”口から高野へ”等谚语,提醒人们”说话前务必注意措辞”。
日语中主语省略现象分析

日语中主语省略现象的分析【摘要】省略是日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而日语中的主语按照日本人的语言习惯,经常被省略。
它既有语言自身的客观因素,又跟日本人的文化心理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日语的省略现象,来分析日本人的语言心理,以及此种省略现象产生的历史根源。
【关键词】日语;省略;语言心理一、日语中的省略现象根据国立国语研究所的调查报告显示,在日语会话中,无主语的句子占总体句子数量的 74%,由此可见日语主语省略现象的频繁。
很多情况下,按照逻辑关系添加了主语反而使语言不够自然通顺。
比如自我介绍时说的“○○と申しますが”,此时如果添加主语说成“私は○○と申しますが”,反而使人觉得不是地道的日语。
下面将从这两方面对主语省略的类别进行阐述。
1.借助上下文的省略(1)听话人通过上下文的内容判断出被省略的主语时,可进行省略。
藤原:「織田さんには、もっと日の当たる場所に出てってもらわないと、私困ります。
(織田さんは)もっと高く、もっと遠く…飛んでいってください。
(織田さんは)遠く行かなきゃ、いけない人なんです。
」(2)答句中的主语在问句中已经出现的情况下,答句中的主语通常被省略。
a:「山田さんが生まれたのはいつですか。
」b:「(山田さんが生まれたのは)1965年です」2.借助语境的省略日语中,也可借助语境省略主语。
(1)日语会话中,当谈话内容只涉及听话人和说话人时,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通常被省略。
田中:「(わたしは)今日はこれからもう一軒お客さんのところに行かなきゃいけないから、明日の夜、どうかな。
(あなたは)だめ?(あなたは)何か、予定ある?」(2)听话人和说话人面前存在的事物,在会话时无需明确表明,可以被省略。
a:「(このりんごは)いくら?」b:「一つ百円。
」a:「三つください。
」3.日语自身特点日语自身特点对日语的主语省略影响比较大。
日语中很多表达都限定了主语的使用。
因此,在会话中,常常省略掉主语。
(1)借助敬语的省略。
日语省略现象

日语中的省略现象与文化根源时间:2015-08-15 来源:学术堂所属分类:日语论文省略现象在日语表达中比较常见,尤其在日常生活会话中省略经常被使用,以至有人将省略现象称为日语的三大特点之一。
了解日语省略现象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有助于日语学习者对日语的深层次理解。
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日语的省略现象进行较为详细的分类汇总,并结合《新编日语(修订版)》(周平、陈晓芬着),对各种省略现象实例进行分析,进而透过语言现象探寻其文化根源。
一、省略现象例析(一)主语的省略(1)だんだん寒くなりましたね。
/天气渐渐转冷了吧!(2)降ってきたかな。
/下雨了吧!(3)何も(お口に合うものは)ございませんが、召し上がって下さい。
/没有什么(合您胃口的)东西,请吃吧!(4)爱してる。
/我爱你。
(5)好きだ。
/我喜欢你。
例(1)(2)是比较常见的主语省略。
例(1)中应该是省略了主语如「天気」或者「気温」等。
例(2)中应该是省略了主语「雨」。
例(3)(4)(5)是人称代词省略。
在日本人的日常会话中,很少使用「私」「あなた」这样的人称代词,这是因为在日语尤其是日语日常口语对话中,经常会把作为主语的人称代词省略掉。
而且,日本人在日常会话中表达彼此之间的爱意时,也从来不会使用完整的句式。
比如例(4)(5)这两个句子的完整表达应该是「わたしはあなたを爱してる」,「わたしはあなたが好きだ」。
此外,主语的省略还有以下几种情况。
1.因具有指向性动词的存在而省略主语日语中有一类指向性非常强的动词,一般在句子中常作为表现心理状态的谓语出现在句尾,往往能据此推测出说话者是谁,所以可以省略作为主语的人称代词[1].「思う」是非常典型的指向性动词,在日常口语交流中经常被使用。
(6)李さんはアメリカへ行くと思います。
/我想小李想要去美国。
(7)自分の将来を思うと、心配なことばかりだ。
/我想起自己的将来,心里满是担心。
除了「思う」之外,像「考える」「感じる」「信じる」「困る」「望む」「気がする」「感じがする」「気持ちがする」等动词或短语也有同样的用法,当这些词出现在句尾作谓语时,其主语必定是「わたし」(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日语中的省略现象【摘要】“省略”是日语常见的语言现象,省略句的使用频率高也成为日语的特色之一。
本文拟从主语或人称代词的省略、谓语的省略及省略背后所隐藏的文化背景这三方面对日语中常见的省略现象作些初步的分析,以期对这种语言现象有一基本的认识与把握。
【关键词】日语;省略表达;文化背景省略是日语中极为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
众所周知,在日语会话中,省略比比皆是。
中国学习者在阅读或口头书面表达中所出现的种种问题,有些就与没能很好的理解或运用这种省略有关。
本文拟就日语常见省略方式做一粗浅探讨,以期对日语的省略有一基本把握。
1.日语句子的结构1.1句子的成分分析句子的结构,必须要了解句子的成分。
日语里,有些单词是有可能直接构成句子的成分的,这类词叫做独立词;有些单词则不可能构成句子成分,只能起到确立词与词关系,或有助于叙述或增添某种意义的作用,这类词叫做附属词。
一般说来,日语句子的成分可归纳如下:1.1.1主语(主語)表示动作,作用,状态,性质的主体。
例:万里の長城は世界的に有名な建築物である。
1.1.2谓语(述語)说明主语的动作,作用,状态,性质等。
这是日语句子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核心部分,一般位于句末。
例:夜12時から除夜の鐘が鳴ります。
1.1.3修饰语(修飾語)对主语和谓语进行详细说明的词语,其中又分为连体修饰语和连用修饰语。
连体修饰语是说明体言的性质,状态等(包括定语),连用修饰语是说明用言的状态,程度,表示方向,地点,目标,补足不完全动词所要表达的意义(包括宾语,状语,补语)。
例:この交通問題も東京にする人にとって大きな悩みです。
1.2句子的结构日语句子的结构一般是按主语、修饰语、谓语这样的顺序排列的。
如:“我看电视”日语要说成「私はテレビを見る」。
从中文的句子结构来说,是主、谓、宾结构。
而日语则是主、修(连用修饰语,相当于宾语)、谓结构。
仅从此句就可以看出,汉语与日语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2.日语句子的省略方式从语言本身的构造来看,日语中有许多因素为其省略提供了客观上的条件。
而这些语言因素所构成的风格各异的省略方式又经常是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着的。
本文暂将其分述如下:2.1主语的省略只要稍微留心一下日本的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日本人之间的日常会话,就会发现,日语中,主语的省略现象比比皆是。
比方说「わたし」这个主语,日本人讲话大多直接省略掉,对话中加了「わたし」进来反而累赘,有刻意强调的意味。
这种习惯,也可以说是“心有灵犀”的直接表现,一种日式语言的美学意识。
2.1.1主语承前省略一般承前,蒙后省略,被省略部分通常是句子的某个成分。
这种省略方式在其他语言中也并不鲜见,而在日语中,主语承前省略有尤为多见且别具一格。
例如:「高等学校の学生さんよ」と、上の娘が踊子に囁いた。
私が振り返ると、笑いながら言った。
「そうでしょう。
それくらいのことをしっています。
島へ学生さんが来ますもの」(川端康成『伊豆の踊子』在这段文字中同时出现了「上の娘」「踊子」和「私」三个人物,而「笑いながら言った」的主语则被省去。
那么这究竟是谁的动作呢?根据接续助词「と」的语法功能,其接续的前后两项可以表示两个不同主体同时或相继发生的动作,其次又根据主格助词「が」一般只贯穿到与其最近的一个动作这一特点,从而可以排除被省略主语是「私」的可能,而后再从答句内容便可推断出这是「踊子」的动作。
由此可见,日语的语言特性及特定的语法功能为省略主语而不被误解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也为省略主语的多样性,灵活性创造了条件。
2.1.2依靠敬谦语省略主语利用带有敬他或者自谦含义的动词,来省略句中主语,这也是日本人最普遍使用的一种方式。
山下秀雄在『日本のことばとこころ』一书中曾举出这样一个有趣的例子:作者在日语教室教外国人学习日语,上复习课时提问先生:「あなたがたは敬語ということを知っていますか。
」学生:「先生はそれを先週私達に教えましたから、私達はそれを知っています。
」仅从语法看,学生的回答,主语,谓语排列整齐,助词及动词活用无一错误。
但是,却不符合日本人的表达习惯。
换成日本人,回答是:「はい、先週教わりました」或者可以更尊敬说说:「はい、先週教えて頂きましたから」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实例,在中国学生中也是常见现象。
2.2谓语的省略日语一向被认为以谓语为核心,一个句子的意义由句末的谓语所决定,加上日语主语省略频繁,谓语在句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尽管如此,谓语被省略的现象在日语中仍俯拾皆是。
如何把握谓语的省略,除了根据语句的文脉之外,还应依靠助词,副词的呼应等加以辨别。
2.2.1依靠助词省略谓语日语属于粘着语,助词的作用显而易见,它连接句中的词汇,表达该词与其他词之间的语法关系。
这就为谈话或行文时的承接,附上了能唤起共同理解的语言成分。
依靠助词的省略便在此基础上得以成立并被广泛运用。
例如:①どうぞこちらへ。
()②お金を拾った時は、すぐ交番へ。
()③スポーツセンターに関する資料を差しあげます。
いますぐお電話を。
()④公園に子供が2.3人()⑤公園を子供が2.3人()根据例句中划线的助词,可以还原括号中省略的谓语动词。
例①“へ”接在方向名词后,表示移动动作的方向,因此,可以判断这里省略了“おいでください”。
例②同样的助词“へ”接在人称代词后则表示动作的对象,加上有“お金を拾った時”这一语境场合,故而可判断此句省略了“届ける”。
例③“を”为宾格助词,根据“お電話を”这一宾语,可以断定此句省略了“おかけください”。
例④和例⑤中出现的助词“に”“を”都接在场所名词后,根据表示存在场所的“に”,可联想到动词“いる”,根据表示移动动作经过场所的“を”,可联想到移动性动词“散歩する”。
2.2.2依靠副词省略谓语日语中有许多陈述副词,它们常会与句末谓语前后呼应,相互搭配而形成比较固定的表达方式。
这些陈述副词虽然并不对谓语的实质意义构成限定,但却能对谓语的表达方式诸如肯定,否定,推测,请求等等作出限定。
归纳起来如下:a.后续否定的:決して、必ずしも、めったに、全然、あまり、まだ等b.后续推测的:たぶん、きっと、おそらく等c.后续假定的:もし、たとえ等d.后续疑问,反语的:どうして、なぜ、いったい等e.后续希望,要求的:どうぞ、どうか、ぜひ等f.后续比喻的:ちょうど、まるで等副词构成连用修饰语时,要求谓语与之紧密呼应。
由于这些词与谓语间有着这样一种比较严格的制约关系,因此当话语中一旦使用了某个陈述副词,通常可以由其呼应限制判断出谓语的陈述表达,谓语省略的可能性也由此而生。
例如:①A:吉田さん、気になっているの。
B:いいえ、全然。
(気になっていません)②何もございませんが、どうぞ。
(召し上がってください)③A:お金が足りませんが····B:まさか(そんなはずはない)④じゃ、そろそろ。
(帰りましょう/行きましょう)⑤じゃまた。
(会いましょう)另外,在寒暄中频繁使用的被称为日语中万能词的副词---どうも,因使用场合不同,所表示省略谓语的含义也不尽相同。
多用于感谢,道歉等场合。
例如①どうも(ありがとうございます)②どうも(すみません)③どうも(失礼しました)④どうも(おそれいります)⑤どうも(ご迷惑をおかけしました)3.形成省略的社会文化背景日本人这种省词节句的语言表达习惯,与其长期所处的自然环境与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可以从如下两个文化背景方面寻根溯源。
3.1集团意识日本国土狭小,四面环海,人口众多。
在这样一个拥挤且相对孤立的自然环境中长期生存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日本人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的同一性,日本学者称此为“日本民族的同质性”。
日本式的集团精神,就是产生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在强烈的集团意识支配下,人们依靠“心有灵犀”的方式达成某种程度的默契与交流便也成为了可能。
省略的语言表达方式便是“心有灵犀”的直接表现。
即使省略部分语言,也能让对方准确地理解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
同时,在语言技巧上,采用迂回、婉转的说法,用省略的方式将不便言明的话交由对发领会,从而缓冲了对立,以达到维持集团内部和睦和谐的目的。
3.2崇尚“少言为贵”日语中有一句谚语叫「言わぬが花」,贴切地表现了日本人以少言寡语为美德的心理,在这种少言为贵、沉默是金的心理作用下,省略也就成了日本人偏好使用的语言表达方式。
「日本人は目で考える」(外山滋比古)、「人は言葉だけでは信用できない」(柴田武)成为人们的共识,日本人更重视的是言语之外的举止与行为,相信亲眼所见却不相信亲耳所闻。
日本人在交谈的时候,不重视从对方的所说出的语言去理解对方的心意,而是凭借对方的眼神、表情和手势等理解领会对方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养成了日本人不单纯依靠语言进行交流的习惯。
4.结语日语中的省略现象,既反映了日语这门语言的一些特点,同时也附带着强烈的文化色彩,是日本社会文化的一个映射。
透过彼此间心有灵犀达成某种程度的默契与交流,让语言或文字表达增添一份精粹之美。
是日本人交流的有效方式之一。
掌握好省略表达,是顺利进行异文化交流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1]盛祖信.浅析日语中的省略现象.日语知识.2003.[2]金田一春.『日本人の言語表現』.講談社《日语的特点》北京出版社.[3]黄德成.浅析日语句子中的几种省略现象.[4]久野すす、『談話の文法』大修馆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