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唐诗赏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鉴赏
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原文|译文|鉴赏'《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晚年的作品。
表现了诗人狂放不羁的性格以及政治理想破灭后想要寄情山水的心境。
全诗风格豪放飘逸,境界雄奇瑰玮,笔势错综变化。
下面一起欣赏这首诗吧!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
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译文我本是像那个接舆楚狂人,高声唱着凤歌去嘲笑孔丘。
手里拿一根镶绿玉的棍杖,大清早辞别著名的黄鹤楼。
攀登五岳寻仙道不畏路远,这一生就喜欢踏上名山游。
秀美的庐山挺拔在南斗旁,九叠云屏像锦绣云霞铺张,湖光山影相互映照泛青光。
金阙岩前双峰矗立入云端,三叠泉如银河倒挂三石梁。
香炉峰瀑布与它遥遥相望,重崖叠嶂耸云霄莽莽苍苍。
翠云红霞与朝阳相互辉映,鸟儿也飞不过吴天广又长。
登高远望天地间壮观景象,大江悠悠东流去永不回还。
天上万里黄云变动着风色,江流波涛九道如雪山奔淌。
我喜欢为雄伟的庐山歌唱,这兴致因庐山风光而滋长。
闲时观看石镜使心神清净,谢灵运足迹早被青苔掩藏。
我要早服仙丹去掉尘世情,修炼三丹和积学道已初成。
远远望见仙人正在彩云里,手里捧着芙蓉花朝拜玉京。
早已约好神仙在九天会面,希望迎接你一同邀游太清。
注释(1)谣:不合乐的歌,一种诗体。
卢侍御虚舟:卢虚舟,字幼真,范阳(今北京大兴县)人,唐肃宗时曾任殿中侍御史,相传“操持有清廉之誉”(见清王琦注引李华《三贤论》),曾与李白同游庐山。
(2)楚狂人:春秋时楚人陆通,字接舆,因不满楚昭王的政治,佯狂不仕,时人谓之“楚狂”。
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形容词,故旧的 ①落日故 人情 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交情 ②君安与项伯有故 ___________________ . (5)故 动词,衰老 ③暮去朝来颜色故 ___________________ . 名词,缘故 ④终不以监门困故 而受公子财 ___________________ .
五、特殊句式 ①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定语后置句,应为“向 ____________________ 来之烟霞失” 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渌水荡漾清猿啼 ③陈王昔时宴平乐
主谓倒装句,应为“猿啼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后置句,“平乐”作“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状语,应置于“宴”之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主人何为言少钱 宾语前置句,“何为”应为“为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名句默写 势拔五岳掩赤城 。 ①天姥连天向天横,___________________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使我不得开心颜。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梦游天姥吟留别》) 对影成三人 ③举杯邀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 。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 落日故人情 ④浮云游子意,__________________ 。(《送友人》)
三、词类活用 ①对此欲倒东南 倾 .. ②一夜飞 度镜湖月 .
名词作状语,向东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动词作状语,像飞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林珍
信息技术应用分析
知识点
学习水平
媒体内容与形式
使用方式
使用效果
生平事迹及其人格魅力
了解
提供语文学习网站
在线检索、下载
清晰明了
“豪放飘逸”的诗美特点
赏析掌握
课堂教学方式的改变了,学生在课堂上变被动为主动,教师怎样在整个学习的环节中起好“导”的作用,这也是要再思考的。
听朗诵,看课文,体会磅礴的气势,奔涌的激情,感知诗歌,熟读成诵。
选研究专题,自愿分成合作小组
诗人的气质、人格特征,诗歌的内涵、风格
15分钟
(课前先公布题目,学生可自愿组合)
指导学生从不同角度选研究专题
就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确立研究专题。学生事先按专题分成小组,如《李白与酒》《李白与月》《李白的政治观》、《李白诗歌的风格》《我看李白》等。
上课时,让学生把找到的资料在课堂上进行线上交流,以加深和扩大学生对该时代和该作者的理解和认识.教师要把文章和时代背景、作者其人联系起来,讲清楚“诗”与“人”的关系,尽量不要脱离文本空谈。
学生信息技术水平不错,在这两方面做的很好。
研讨学习:在线讨论时,学生遇到困难或出现争持不下或小组成员因“研究困扰”而懈怠时,老师忙不过来,教学生将难度较大的涉及到专业知识的问题贴到互联网的论坛上,真诚请求有专业素养的人来做我们学生的指导老师,但不能马上解决问题。这点还得继续思索,争取更好的办法。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教学设计
学科语文授课年级高二学校江苏省奔牛高级中学教师姓名林珍
章节名称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计划学时
赏析古诗《清平调 其三》唐 李白
《清平调 其三》唐 李白
演讲人
《清平调 其三》的创作背景
壹
《清平调 其三》的内容赏析
貳
《清平调 其三》的艺术价值
叁
《清平调 其三》的历史地位
肆
目录
1
《清平调 其三》的创作背景
创作时间
STEP3
STEP2
STEP1
《清平调 其三》创作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作者李白时年约50岁,已经在唐朝文坛取得了很高的声誉
04
文学价值:《清平调 其三》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手法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谢谢观看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歌的艺术评价
艺术特点:《清平调 其三》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艺术手法: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歌更具形象性和感染力
艺术价值:《清平调 其三》是唐代诗歌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3
诗歌的语言和修辞:诗歌的语言和修辞丰富多彩,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04
诗歌的主题和思想:诗歌的主题和思想深刻、富有哲理,给人以启示和思考
诗歌的艺术影响
4
3
对文学鉴赏的影响:成为了文学鉴赏的重要参考作品
对文化传承的影响: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
2
1
对唐代诗歌的影响:开创了新的诗歌风格和表现手法
诗人:李白,唐朝著名诗人,以豪放不羁、飘逸洒脱的诗风闻名于世
4
《清平调 其三》的历史地位
诗歌的历史影响
唐代诗歌的巅峰之作之一
对后世诗人的影响深远
被誉为“唐诗三百首”之一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大鹏一日同风起——李白《上李邕》原文、译文与赏析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大鹏一日同风起——李白《上李邕》原文、译文与赏析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译文】大鹏一日从风而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之高。
如果在风歇时停下来,其力量之大犹能将沧海之水簸干。
时人见我好发奇谈怪论,听了我的大言皆冷笑不已。
孔圣人还说后生可畏,大丈夫可不能轻视年轻人啊!【注释】⑴上:呈上。
李邕(678—747)字泰和,广陵江都(江苏江都县)人,唐代书法家、文学家。
⑵摇:由下而上的大旋风。
⑶假令:假使,即使。
⑷簸却:激起。
⑸沧溟:大海。
恒:常常。
殊调:不同流俗的言行。
⑹余:我。
大言:言谈自命不凡。
⑺宣父:即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诏尊孔子为宣父。
见《新唐书·礼乐志》。
宋本“宣父”作“宣公”。
⑻丈夫:古代男子的通称,此指李邕。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白青年时代的作品。
李邕在开元七年(719年)至九年(721年)前后,曾任渝州(今重庆市)刺史。
李白游渝州谒见李邕时,因为不拘俗礼,且谈论间放言高论,纵谈王霸,使李邕不悦。
史称李邕“颇自矜”(《旧唐书·李邕传》),为人自负好名,对年轻后进态度颇为矜持。
李白对此不满,在临别时写了这首态度颇不客气的《上李邕》一诗,以示回敬。
【作品鉴赏】大鹏是李白诗赋中常常借以自况的意象,它既是自由的象征,又是惊世骇俗的理想和志趣的象征。
开元十三年(725年),青年李白出蜀漫游,在江陵遇见名道士司马承祯,司马称李白“有仙风道骨焉,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李白当即作《大鹏遇希有鸟赋并序》(后改为《大鹏赋》),自比为庄子《逍遥游》中的大鹏鸟。
李白诗中还有一首《临路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据唐李华《故翰林学士李君墓志铭序》云,李白“赋《临终歌》而卒”。
后人认为可能就是这首《临路歌》,“路”或为“终”之误写。
《杂言寄李白·任华》原文与赏析
《杂言寄李白·任华》原文与赏析任华古来文章有奔逸气,耸高格,清人心神,惊人魂魄,我闻当今有李白。
《大鹏赋》,《鸿猷文》,嗤长卿,笑子云,班张所作琐细不入耳,未知卿云得在嗤笑限否?登庐山,观瀑布,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余爱此两句。
登天台,望渤海,云垂大鹏飞,山压巨鳌背,斯言亦好。
至于他作,多不拘常律。
振摆超腾,既俊且逸。
或醉中操纸,或兴来走笔。
手下忽然片云飞,眼前划见孤峰出。
而我有时白日忽欲睡,睡觉忽然起攘臂。
任生知有君,君还知有任生未?中间闻道在长安,及余戾止,君已江东访元丹。
邂逅不得见君面,每常把酒向东望良久。
见说往年在翰林,胸中矛戟何森森! 新诗传在宫人口,佳句不离明主心。
身骑天马多意气,目送飞鸿对豪贵。
承恩召入凡几回,待诏归来仍半醉。
权臣妒盛名,群犬多吠声。
有敕放君却归隐沦处,高歌大笑出关去。
且向东山为外臣,诸侯交迓驰朱轮。
白璧一双买交者,黄金百镒相知人。
平生傲岸,其志不可测。
数十年为客,未尝一日低颜色。
八咏楼中坦腹眠,五侯门下无心忆。
繁花越台上,细柳吴宫侧。
绿水青山知有君,白云明月偏相识。
养高兼养闲,可望不可攀。
庄周万物外,范蠡五湖间。
又闻访道沧海上,丁令王乔时还往。
蓬莱经是曾到来,方丈岂惟方一丈。
伊余每欲乘兴远相寻,江湖拥隔劳寸心。
今朝忽遇东飞翼,寄此一章表胸臆。
倘能报我一片言,但访任华有人识。
本诗作者任华,唐玄宗时官秘书省校书郎,出为桂州刺史参佐。
《全唐诗》称“其亦狂狷之流欤”。
可见他是一个狂放刚直的人。
他在上公卿书中,屡屡直斥对方缺点,毫不阿谀讳言。
今存诗三首,俱为杂言体,全是人物咏赞。
赞颂的是当时三个身份卑贱的著名艺林人物:李白、杜甫、怀素。
运笔亦较怪异,语言拗折而散文化,因此颇受后代重视。
此诗描写了李白狂傲不屈的形象和作者对其倾慕之情。
全诗共分五段。
首段赞李白的文章。
先总括李白文章(包括诗赋和散文)的特色是“有奔逸气,耸高格”,因此具有极强的艺术魅力,能“清人心神,惊人魂魄”。
语文苏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
2.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诗人是按什么顺 序写梦 境的 ?表 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 [名师指津]按时间顺序把梦境分成四个阶段 .情 感 结 合梦境 的瑰丽和 "安能摧眉〞句总结 . 我的理解:按时间顺序展开梦境 ,依次写了入 梦缘 由、梦游 历程、梦中仙境、梦醒时分 .通过描绘一幅五 彩缤 纷、仙人 聚会的仙境画面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光明 的热切向 往 ,和对 权贵||王权的蔑视之意 .
3.相关知识 (1) "吟〞本指吟咏 ,即作诗 .以后作为一种诗体的名称 ,即乐 府诗的一种体裁 ,称为 "歌行体〞 ,形式自由 ,长短句交错 ,换 韵自由 ,富于变化 ,便于抒发感情 . (2)谢灵运(385-433) ,浙江会稽人 ,原为陈郡谢 氏士族 .东晋 名将谢玄之孙,小名 "客〞,人称谢客 .又以袭 封康乐公,称谢 康公、谢康乐 .著名山水诗人,主要 创作 活 动在刘宋时代,中| 国文学史上山水诗派的开创者 .主要成就在于山水诗 .由灵运 始 ,山水诗乃成中|国文学史上的一大流派 .
五、特殊句式 ①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霞 __定__语__后__置__句__,应__为___"_向__
来__之__烟__霞__失__〞__________
②渌水荡漾清猿啼 __主__谓__倒__装__句__,_应__为__"_猿__啼__清__〞___________ ③陈||王昔时宴平乐 _状__语__后__置__句___, _"_平__乐__〞__作__"_宴__〞__的__状_____
(3)行 ②须行.即骑访名山 _____动__词___,走_________ ③《琵琶行.》 __名__词__,_古__乐__府__诗__体__的__一__种_____
李白《关山月》赏析《关山月》唐诗原文翻译
李白《关山月》赏析《关山月》唐诗原文翻译李白所创作的《关山月》中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关山月》作者: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关山月》注解关山月:乐府《横吹曲》调名。
白登:今山西大同市东有白登山。
汉高祖刘邦曾亲率大军与匈奴交战,被围困七日。
①关山月:古乐府诗题,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②天山:指祁连山,位于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
③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④白登:白登山,在今大同东北。
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胡:此指吐蕃。
窥:有所企图。
⑤戍客:驻守边疆的战士。
边邑:也有作“边色”。
“边邑”在古代泛指边境地区。
⑥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关山月》翻译巍巍天山,苍茫云海,一轮明月倾泻银光一片。
浩荡长风,掠过几万里关山,来到戍边将士驻守的边关。
汉高祖出兵白登山征战匈奴,吐蕃觊觎青海大片河山。
这些历代征战之地,很少看见有人庆幸生还。
戍边兵士仰望边城,思归家乡愁眉苦颜。
当此皓月之夜,高楼上望月怀夫的妻子,同样也在频频哀叹,远方的亲人啊,你几时能卸甲洗尘归来。
《关山月》韵译皎洁的月亮从祁连山升起,轻轻漂浮在迷茫的云海里。
长风掀起尘沙席卷几万里,玉门关早被风沙层层封闭。
白登道那里汉军旌旗林立,青海湾却是胡人窥视之地。
自古来这征战厮杀的场所,参战者从来不见有生还的。
守卫边陲的征夫面对现实,哪个不愁眉苦脸思归故里?今夜高楼上思夫的妻子们,又该是当窗不眠叹息不已。
《关山月》讲解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唐代著名诗人。
李白天宝初年入长安,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
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古诗赏析
对我们的启示和意义
热爱生活
李白的诗歌表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关注,我们应该学习 他的精神,积极面对生活,感受生活的美好。
01
珍视文化
李白的诗歌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我们应 该珍视传统文化,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的精髓。
02
03
感悟人生
李白的诗歌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思 考和感悟,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精神, 积极面对人生,感悟人生的真谛。
李白个性洒脱不羁,爱好广泛, 既爱饮酒作诗,又喜游历名山大 川。
03
李白的诗歌创作具有独特的风古》的创作背景
01
《夜泊牛渚怀古》是李白在牛渚夜泊时所作。
02
牛渚是安徽当涂西北的采石矶,是长江两岸的著名景
点。
03
李白在牛渚留宿时,面对着长江夜景,感慨万千,写
《夜泊牛渚怀古》的文学特点
01
情景交融
该诗将情感与景物相互融合,以 景生情,情景交融,表现出诗人 对故人的怀念和内心的孤寂。
怀古之情
02
03
意境深远
诗歌通过对牛渚的描写,引出了 诗人对故人的怀念和留恋,表现 了怀古之情。
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相互交织, 形成了深远的意境,使读者能够 深入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夜泊牛渚怀古》李 白古诗赏析
汇报人:XXX 2023-11-28
contents
目录
• 背景介绍 • 诗句解析 • 文学特点 • 文化内涵 • 总结评价
01
背景介绍
李白的生平与创作特点
01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 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被誉 为“诗仙”。
02
李白生于西域碎叶,幼时随父迁 居蜀中。
怀古
怀念古代的人和事。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的全诗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的全诗《有山皆图画》李白: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一畦春非绿,十里稻花香。
译文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音,山山都如画图一般壮美;水水都如诗如歌秀丽。
一畦非绿,十里稻花香满田的非菜已经绿了,连绵十里的稻花吐着芬芳。
李白诗歌具有浓厚的主观浪漫主义色彩:侧重于描写大自然的奇景和幻想出来的人物,表现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的全诗《有山皆图画》李白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章。
一畦春非绿,十里稻花香。
译文有山皆图画,无水不文音,山山都如画图一般壮美;水水都如诗如歌秀丽。
一畦非绿,十里稻花香满田的非菜已经绿了,连绵十里的稻花吐着芬芳。
李白诗歌的艺术特色1、浓厚的主观浪漫主义色彩:侧重于描写大自然的奇景和幻想出来的人物,表现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带有浓厚的虚构和幻想色彩,强调主观情感。
抒发诗人豪放不羁的性格。
2、丰富奇特的想象:想象瑰丽、变幻莫测,带有一种随意生发的狂放精神,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另一个想象之间跳跃很大,优美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
3、清新明快的语言:语言明丽爽朗的色调,不加雕饰、潇洒清丽,呈现出透明纯净而绚丽夺目的光彩。
4、大量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夸张手法。
5、豪放飘逸的风格:擅长用自由的古诗和绝句,诗歌充满了发兴无端的澎湃激情、豪迈奔放。
李白人物生平简介李白是唐朝著名诗人,也是中国最著名的诗人之一,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
李白和杜甫合称“李杜”。
李白的乐府、歌行及绝句成就为最高。
其歌行,完全打破诗歌创作的一切固有格式,空无依傍,笔法多端,达到了任随性之而变幻莫测、摇曳多姿的神奇境界。
李白的绝句自然明快,飘逸潇洒,能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出无尽的情思。
在盛唐诗人中,王维、孟浩然长于五绝,王昌龄等七绝写得很好,兼长五绝与七绝而且同臻极境的,只有李白一人。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山僧醉此间,香醇玉清酒,
朝阳微凉送孤舟归。
江上渔歌报旧时客,
深处竹树依依凉。
翠乌低垂含霞帔,
芙蓉浸雨芳无限。
山高水又远,
心中渔火映日沉。
雨落西山陈画台,
烟绕杏花点翠毫。
吹开浣纱散青丝,
娉婷欲嫁双河流。
醒来皆是空梦里,
月牙映残花对寒。
残花初恋霏雨梦,
云端落香蝶凄风。
湖畔芦苇飘金露,
风轻柳绿浅碧烟。
谁怜翠袖怨何人,
梨花黄昏行乡船。
雨声萧萧落洞庭,
春山暗淡凝清霜。
竹势休开叶交萦,
月影轻映暗香阵。
携壶倚征马,
银烛渐衰蹙残花。
心多慨嗟哀,
应将对此望江南。
30渡荆门送别
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 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 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 念之情。
• 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及 对故乡的眷恋之情.
9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抒情 我更喜爱这故乡的江水,送我小舟万里漂流4 .
• 《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 首联交代了什么?
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
• 写景的句子是哪几句?是云生结海楼。
按照诗人的行踪来写的 5
颔联写景,描绘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是从什么角度来写景的?
2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出蜀时所作. 25岁的李白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 远行,经巴渝,出三峡,直向荆门山之外 驶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带的楚国故 地游览.这时的青年诗人,兴致勃勃,坐 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 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 船过荆门一带,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 景色.
• 长江沿岸的高山渐渐消失,随之 而来的是广阔的原野。
• 写的是远景。
6
颈联则变换视角,描写长江的近景,
这一联为我们描绘了怎样的图画?
• 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夜间)
水中映月图
• 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化多姿。 (黄昏)
天边云霞图
7
体会尾联中的妙处
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 水,“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 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 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 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 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 情。
3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叙事 我乘舟远渡荆门外,到那古时的楚国游历.
《登高丘而望远》翻译赏析
《登高丘而望远》翻译赏析《登高丘而望远》翻译赏析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跟古诗打过交道吧,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登高丘而望远》翻译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登高丘而望远》翻译赏析:《登高丘而望远》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白。
其古诗全文如下:登高丘,望远海。
六鳌骨已霜,三山流安在?扶桑半摧折,白日沈光彩。
银台金阙如梦中,秦皇汉武空相待。
精卫费木石,鼋鼍无所凭。
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牧羊之子来攀登。
盗贼劫宝玉,精灵竟何能?穷兵黩武今如此,鼎湖飞龙安可乘?【前言】《登高丘而望远》是唐代伟大李白创作的一首登高怀想诗。
此诗通过抒情主人公登山望远而想到:传说中的神仙及仙境并不存在;秦始皇、汉武帝一方面穷兵黩武,一方面梦想长生不老,但最终难逃死劫。
可分为三段:首二短句为第一段,点明登山望远;中间八句为第二段,写望中想到传说中的神仙境界并不存在,神话传说也为虚妄;末六句为第三段。
写望中想到秦始皇、汉武帝穷兵黩武,妄想长生,终归一死。
全诗有托古讽今之意,名托刺秦皇汉武迷信求仙、穷兵黩武,实讽唐玄宗荒淫误国。
【注释】1、扶桑:日出处神木。
2、“精卫”句:谓“精卫填海”的故事不真实。
《山海经·北山经》: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于东海溺而不反,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以堙(填塞)于东海。
3、“鼋鼍”句:言三神山既不存在,鼋鼍一类的神物也就无处寄身。
仍言神物为虚幻。
4、穷兵黩武:好战不止。
5、鼎湖飞龙:齐人公孙卿欺骗汉武帝说:“汉之圣者在高祖之孙且曾孙也。
”古之黄帝与神通,且战且学仙,铸鼎于荆山,有龙下迎。
武帝对此深信不疑,且言:“嗟乎!吾诚如黄帝,吾视去妻子如脱躧耳。
”详见《史记·封禅书》。
[2]【翻译】登上高山,遥望远海。
六鳌骨骼早已成霜雪,它们背负的三仙山漂流到那里去了?扶桑之树大半都已摧折,白日减弱了光彩。
仙境的银台金阙宛如梦中,秦始皇汉武帝空空相待。
《送友人》李白古诗赏析
诗句三:落日故人情
总结词
借景抒情,表达了离别的伤感和不舍之情。
详细描述
诗人用落日形容离别的氛围,表达了离别的悲伤情感。同时,通过“故人情”的描述,诗人也强调了友人之间的 深厚友谊和难以割舍的情感。
03
主题思想
主题概述
• 《送友人》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脍炙人口的五 言律诗,主题思想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依依 不舍之情,以及对于友人前程的祝愿和牵挂。
《送友人》李白古诗
赏析
汇报人:XXX
2023-11-28
• 背景介绍 • 诗句解读 • 主题思想 • 艺术手录
01
背景介绍
诗人简介
李白(701-762),唐代著名诗 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誉
为“诗仙”。
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自幼随 父迁居蜀地,后因家境贫困而勤 学苦读,终于成为一位才华横溢
增强诗歌的内涵
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 的内涵更加丰富,给读者 更多的联想和启示。
对比手法
对比的运用
李白在《送友人》中运用了对比手法,如“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 征”中的“一”和“万里”形成了数字上的对比。
突出主题
通过对比手法的运用,李白突出了离别的主题,使读者更加深刻地 感受到离别的凄凉和痛苦。
增强表现力
社会影响
传承文化
01
这首诗是李白创作的经典之作,也是中国文学宝库中
的瑰宝,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社会评价
02 该诗深受读者喜爱,被广泛传颂和引用,成为送别诗
中的经典之作。
文化交流
03
这首诗在国际上也产生了影响,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成为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
06
个人感悟与启示
8-1清新飘逸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
④思考:“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青 云梯”,诗人为何提到“谢公”?
谢灵运是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派诗人,他热衷政治仕途,但到了刘宋 时代,他的仕途地位受到威胁,不很顺利;后来他干脆辞官,领着僮仆门 生几百人游山玩水,以排遣政治上的不满。谢灵运与李白一样,也是空有 满腔抱负,却在政治上饱受打击,都有政治上的不满。所以,李白借谢灵 运来写自己,也表达了自己要效仿谢灵运寄情山水、鄙弃俗世。
③请同学们读第2段,并思考:梦游部分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 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第一幅:月夜度湖(从“我欲因之梦吴越”到“渌水荡漾清猿啼”), 激情清幽。
第二幅:白日登山(从“脚著谢公屐”到“迷花倚石忽已暝”),壮 观雄奇。
第三幅:山之夜景(从“熊咆龙吟殷岩泉”到“日月照耀金银台”), 神奇迷离。
⑧思考讨论:诗人为何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绘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 什么作用?
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之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 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①哪两个字照应了题目?这一段反映了李白怎样的思想性格?
“别君”二字照应题目“留别”。这一段中主要流露出的是不满现实, 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傲岸不屈的反抗精神。同时也流露出人生如梦的 虚无感伤的情绪和逃避现实的消极避世的思想。然而我们并不能因此而过 多地苛责李白。在污浊的封建官场,该有多少人被同化得没了自我,没了 人格,诗人不可能改变当时的社会环境,能够如李白这般傲岸不屈、洁身 自好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③分析“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 寄情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世而苟且偷生,充分显示了 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2)安陆漫游(26-42岁)
26岁出蜀“仗剑去国,辞亲 远游”
• 安陆与许氏成亲 • 正值开元盛世期 • 漫游兼求仕 • 没有也不屑于参加科举,
希望凭借自己的才华得到 名人的推荐,或隐居学道 树立声誉。 • 《度荆门送别》、《黄鹤 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长干行》
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猜嫌。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长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澦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门前旧行迹,一一生绿苔。 台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早晚下三巴,予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意象:日出、天鸡、千岩、迷花 特点:壮美 表述:我脚着谢灵运当年特制的登山木屐,径直攀上高耸 入云的山阶。半山腰处正遇远方的海面一轮旭日喷薄而出,空 中回荡着天鸡高亢的鸣叫。山中万花迷眼,我在奇石间盘旋, 不知不觉中暮色降临。这是一幅雄奇壮美的画面,诗人为之迷 醉神荡,乐而忘返。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诗人用 什么手法写出了天姥山什么特点?
七绝
早发白帝城“ 望庐山瀑布 送孟浩然之广陵 赠汪伦 峨眉山月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 望天门山
古风
• 长干行 • 蜀道难 • 将进酒 • 行路难 • 梦游天姥吟留别 •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豪迈奔放,谓之豪放。
李白诗歌的豪放特点,既表现在作为诗人的主 体特点,也表现在作为描写对象的客体特点。 就抒情主体而言,表现在诗的风格上往往具有: 情感激荡,格调昂扬;想象奇特,夸张出格; 志向高远,襟怀旷达;气吞宇宙,力拔山河; 傲骨嶙峋,狂荡不羁。
李白《客中行》原文译文赏析
李白《客中行》原文|译文|赏析《客中行》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语意新奇,形象洒脱,一反游子羁旅乡愁的古诗文传统,非常值得一读哦!下面儿童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首诗的相关资料,一起来看看吧!《客中行》原文唐代:李白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译文及注释译文兰陵美酒甘醇,就像郁金酒的香气芬芳四溢。
兴来盛满玉碗,泛出琥珀光晶莹迷人。
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乡之客。
最后哪能分清,何处才是家乡?注释客中:指旅居他乡。
唐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诗:“我家襄水上,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兰陵:今山东省临沂市苍山县兰陵镇;一说位于今四川省境内。
郁金香:散发郁金的香气。
郁金,一种香草,用以浸酒,浸酒后呈金黄色。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双燕双飞绕画梁,罗纬翠被郁金香。
”玉椀(wǎn):玉制的食具,亦泛指精美的碗。
三国魏嵇康《答难养生论》:“李少君识桓公玉椀。
”椀,同“碗”。
琥珀(hǔpò):一种树脂化石,呈黄色或赤褐色,色泽晶莹。
这里形容美酒色泽如琥珀。
但使:只要。
醉客:让客人喝醉酒。
醉,使动用法。
他乡:异乡,家乡以外的地方。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饮马长城窟行》:“梦见在我傍,忽觉在他乡。
”赏析这首诗赞美了美酒的清醇、主人的热情,表现了诗人豪迈洒脱的精神境界,同时也反映了盛唐社会的繁荣景象。
抒写离别之悲、他乡作客之愁,是古代诗歌创作中一个很普遍的主题。
然而这首诗虽题为“客中”作,抒写的却是作者的另一种感受。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兰陵,点出作客之地,但把它和美酒联系起来,便一扫令人沮丧的外乡异地凄楚情绪,而带有一种使人迷恋的感情色彩了。
著名的兰陵美酒,是用香草郁金加工浸制,带着醇浓的芬芳,又是盛在晶莹润泽的玉碗里,看去犹如琥珀般的光艳。
诗人面对美酒,愉悦兴奋之情自可想见了。
“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
”这两句诗,可以说既在人意中,又出人意外。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情感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的情感一、诗句出处与作者“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渡荆门送别。
李白大家都不陌生,他可是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呢,被后人誉为“诗仙”。
他的诗风豪放飘逸、意境奇妙,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1、诗句翻译与注释这句诗的大致意思是,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
“月下飞天镜”里的“下”字特别生动,仿佛能看到月亮的倒影从天上一下子落进水里。
“云生结海楼”中的“海楼”指的就是海市蜃楼这种神奇的自然现象,这在海上或者沙漠中有时候能看到,云彩聚集起来就像楼阁一样。
二、诗句中的情感赏析1、对故乡的眷恋李白写这首诗的时候,他刚刚离开故乡。
这句诗里其实蕴含着他对故乡的不舍。
你想啊,他看着月亮的倒影在水里,就像从天上飞下来的镜子一样。
月亮在古代诗词里常常和故乡联系在一起,像“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他看着这月亮,心里肯定在想着故乡的一草一木,故乡的亲人和朋友。
虽然他要去远方追求自己的理想,但是故乡的一切还是在他心里有着深深的烙印。
2、对前路的憧憬与迷茫云生结海楼这种景象,一方面是很奇妙的,就像他对未来充满了憧憬。
他不知道远方会有什么样的奇遇,就像这云彩聚集成的楼阁一样,充满了神秘。
可另一方面呢,也有点迷茫。
这海楼是虚幻的呀,他的未来会不会也像这海楼一样,看起来美好但难以捉摸呢?他远离故乡,踏入未知的旅途,心中肯定有着复杂的情感。
3、孤独感在旅途中,看着这样的景色,他可能也会感到孤独。
他一个人面对这广阔的天地,周围没有熟悉的人。
月亮和云彩陪伴着他,但是它们又不会说话。
这种孤独感在诗句里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我们能从他对景色的描写中感受到。
比如说,他看到这么神奇的景色,没有人和他分享这种惊喜,他只能把这种情感写在诗里。
三、从诗句到生活的启发1、生活中的离别与成长其实我们在生活中也会有像李白这样离别的时候。
比如说我们离开家去上大学,或者去外地工作。
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像李白一样,对故乡有着深深的眷恋,心里会很不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 案 年 月 日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 编号课 题 豪放飘逸的李白诗 课 型 诗歌欣赏教学 目标一、学习《梦游天姥吟留别》《月下独酌》《送友人》《将近酒》,通过整合教学,走近李白,感受他“豪放飘逸”的诗风。
二、了解李诗常用的诗歌意象、情感和表现手法,掌握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路数。
三、有感情地朗诵和背诵四首诗歌。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两首诗的意象、情感和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和路数。
教学准备(含资料辑录或图表绘制)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先行对几首诗歌进行多角度比较。
搜集有关评论李白与酒的文章、文献。
板书设计预习要求:熟读李白诗歌,并自行疏解诗歌的意义,做初步的比较鉴赏。
教法要求:组织学生充分展开讨论甚至辨论,教师作为参与者参与探讨,但绝不灌输和强迫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
可让学生先自由讨论,然后推选代表发言。
︵课外︶作业设计教后记编号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教和学的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一、常识简介“天上·人间”篇——《梦游天姥吟留别》与《送友人》李白头顶星空,喃喃自语,用梦呓一般的声音表达自己,他极力想挣脱地球的引力绝尘离世,可是终究又无法摆脱人间的烦扰,活在半梦半醒之间。
《梦游天姥吟留别》是他幻想升天的一个“梦”,让我们看到了飘飘欲仙的天上的李白;而《送友人》则是李白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侧影,让我们看到了李白的人间情怀。
1.解题⑴梦游:说明内容的虚实。
⑵天姥:指天姥山,是所梦的内容。
⑶吟:古诗体式,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如同散文中的随笔,可以不拘一格。
其它的如“歌”、“行”等。
⑷留别:说明本诗写作目的。
是临行前留下这首诗向朋友话别的意思,不过本诗主要内容并无惜别之感,而是借题发挥,表明自己的态度和意向是真。
⑸文体知识:本诗是一首七言古诗。
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古诗”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格律严格的“近体诗”而言。
“七言”分两种,一种是以七字句为基础,杂用四、五、六、九言而构成了形式自由的长短句,这样长短交错,换韵自由,富于变化,也称为“歌行体”;另一种是每句七字,句式整齐。
今天所学的这首诗属于哪一种呢?(属于前一种,即“歌行体”)2.作者简介李白素有“诗仙”之称,在中国文学史上是最具浪漫主义气息的诗人。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祖藉陇西成纪(今甘肃泰安东),生于碎叶(今巴尔克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25岁始离川在各地漫游。
较广泛地接触现实,认识到朝廷的腐败、官僚贵族的奢侈腐朽,写出不少抨击黑暗现实的诗篇。
晚年飘泊困苦,卒于当涂。
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感情热烈,性格豪爽,想象丰富,语言清新自然,较多地运用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借助非现实的幻想来表现激情。
李白的出身及经历具有传奇性,不论生、死还是经历都存在很多谜,其创作也出奇。
前人评李白思想及创作,多用一个“奇”字。
如“以奇文取称”(元稹)、“才大语终奇”(钱起)、“才矣奇矣”(白居易),这类评价语很多。
其他如贺知章所说“谪仙”、杜甫所谓“佯狂”,以至诸如令力士脱靴和骑鲸飞升之说,虽不言奇,但“奇”寓于中。
杜甫很敬佩李白,在《春日忆李白》写道:“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突出的是李白在诗中所表现的与众不同的独特个性。
这种个性,有些用“豪放飘逸”“豪爽感激”“豪迈俊逸”来概括,虽说法有所不同,但都突出一个“豪”字。
联系他的《将进酒》三.整体感知《蜀道难》。
等等诗歌,可以看出他的诗往往透过“豪”的表面寓于“悲”的实质,在悲感至极就以豪语出之。
这正是李白个性的基本特征。
3.作品背景这首诗作于出翰林之后。
天宝三载,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败。
离长安后,曾与杜甫、高适游梁、宋、齐、鲁,又在东鲁家中居住过一个时期。
这时东鲁的家已颇具规模,尽可在家中怡情养性,以度时光。
可是李白没有这么做,他有一个不安定的灵魂,他有更高更远的追求,于是离别东鲁家园,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
这首诗就是他告别东鲁诸公时所作。
虽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愤怨仍然郁结于怀,所以在诗的最后发出那样激越的呼声。
1.放录音,要求学生听清字音,听出节奏,听出感情基调。
消极情绪寓于积极豪迈之中2.学生朗读或默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
解释下列加点词⑴我欲因之.梦吴越:代神游天姥山的愿望⑵栗深林兮惊.层巅:使……惊,⑶虎鼓.瑟兮风为马:演奏⑷失向来之烟霞..:代神异的景象⑸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低头;服侍(6)势拔.五岳掩赤城:超过⑺烟涛微茫信.难求:的确、确实3.学生进一步朗读,勾画过渡性语句,理清思路。
⑴从全诗看,哪些是写实,哪些是写虚(梦)?入梦缘由(现实)→梦境路线(梦中)→梦中仙境(梦中)→梦醒留别(现实)⑵梦中仙境写了哪些图景?月夜-剡溪清幽;白昼-山中壮美;傍晚-洞外恐怖;夜晚-洞中仙乐。
4.理清本诗结构一.入梦缘由现实天姥神奇雄峻二.梦游幻境梦到剡溪清幽寂静白天景象壮美奇绝夜间景象离奇险怪神仙洞府壮丽辉煌梦境消失无限留恋三.抒情表态蔑视权贵反抗现实1.研习第一节⑴齐读第一节⑵思考:既然题为“梦游天姥”,为何开篇要“谈瀛洲”?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
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
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
⑶除了瀛洲外,此段中还提到了哪些山?有何作用?明确:还提到了五岳、赤城和天台,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
2.研习第二节导入: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
⑴学生齐读第二节⑵小组交流: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l-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
明确:月夜→寂静清幽白昼→壮美奇绝傍晚→离奇险怪夜晚→壮丽辉煌⑶学生齐读“洞中仙乐”部分,然后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绘。
参考:电闪雷鸣,山峰崩塌。
仙洞的石门,訇地一声从中间打开了。
仙府的天空浩瀚无边,看不到尽头,日月的光辉照耀着金银砌成的宫阙,以彩虹作衣裳啊以轻风为骏马,云里的神仙啊接二连三地下来。
老虎弹着琴瑟啊鸾鸟驾着车,仙人多得像麻一样数也数不清,多么其乐融融的场面啊。
⑷自由熟读“梦游天姥”部分,力求背诵。
3.研习第三节⑴正当梦入高潮时,作者却“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
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梦境突然地消失了,面对现实,作者禁不住长嗟短叹,作者感叹了些什么呢”明确:李白一生倘佯山水之间,热爱山水,达到梦寐以求的境地。
此诗所描写的梦游,也许并非完全虚托,但无论是否虚托,梦游就更适合于超脱现实,更便于发挥其想象和夸张的才能。
进步性:反映诗人傲视权贵、渴望自由的精神。
写神仙世界的美丽,反衬出现实世界的丑恶,表明对现实、对权贵的的憎恶。
写幻想是为“不事权贵”的立场服务。
局限性:流露出了人生如梦幻,行乐须及时的消极避世思想。
如“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
”⑵鉴赏名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
是诗中的思想精华。
这铿锵有力的十六个字,是诗人思想和个性的体现,表达了诗人宁愿寄情山水,也决不向权贵屈服,也决不取悦于世而苟且偷生,充分显示了诗人的反抗精神和豪迈气概。
这正是本诗的主题所在。
三.诗歌小结1.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明确: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
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
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
也就是说,诗歌的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2.你从这首诗中的哪些诗句,读出了李白诗歌的豪放飘逸?明确:构思上最突出的特点是想象奇特,为了借别离之情来表现自己不事权贵的思想,作者不是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中景物,而是以丰富的想象借助梦游的形式来展示一个个奇景,塑造出一个个梦幻中的生动形象使本文具有了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并大量的运用了衬托(如用瀛洲、天台来衬天姥山)、比喻(如“身登青云梯”)、夸张(如“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比(如将仙境与人事比、理想与现实比)等手法,使幻想中的景物活灵活现,也更好地表达了作者的内在感情。
3.艺术特色⑴构思奇特。
全诗以游仙为构思的出发点,借天姥山的高峻和有关传说,虚构出一个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鲜明对照的神仙世界,以此表达诗人对自由、光明的渴望与追求,同时也写出他不满现实、不趋炎附势、蔑视权贵的反抗精神。
⑵想象丰富。
神话传说和对自然山川的真实体验融合在一起,运用丰富的想象和大胆夸张,充分体现了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⑶语言灵活。
形式错落,富有节奏感,兼用长短句,打破“七言”的束缚。
六.拓展延伸李白留别诗举例, 体味李白的积极浪漫主义风格。
(联想和夸张)《金陵酒肆留别》:“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比较鉴赏二、知人论世六、课堂小结1.两首诗选取的意象各有怎样的特征?2.两首诗分别表现了怎样的情感?3.两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以上两首诗为李白画了像,组织学生研讨李白留给后人的是怎样的一种形象。
鉴赏一首诗歌,可以先从意象入手,由咀嚼意象获取最大程度的诗意和美感;然后去揣摩蕴涵在意象中的情感变化;最后还需要探究诗人表情达意的方法和根源,这就是表现手法和知人论世。
南京市玄武区中小学教师备课活页编号教和学的过程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一.常识简介三.整体感知四.鉴赏情感“独酌·会饮”篇《月下独酌》《将进酒》在中国文学史上,诗与酒相从相随,几乎是一种天生的缘分。
中国诗人大多爱喝酒。
多少诗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佳作藏之名山。
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是“酒仙”,由于他的盛名,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
这是一个在半梦半醒之间挣扎的诗人,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悲哀,于是饮酒就成为他用来调和悲愁的主要手段,他时而在花间“独酌”,时而与朋友“会饮”,借助酒劲挥洒他的快意人生。
《月下独酌》和《将进酒》便是诗与酒的结晶。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说: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嗜酒)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1.解题⑴《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