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盐验收标准

二、食用盐验收标准

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

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 1.《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什么时间发布? 答:2011年9月15日,由卫生部发布《食用盐碘含量》标准,标准号为GB26878-2011。 2.《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什么时间实施? 答:2012年3月15日,《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在全国统一实施。 3.《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规定了食用盐产品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离子计)为20mg/kg至30mg/kg,碘盐中碘含量均匀度的允许波动范围为±30%。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 4.《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制定原则是什么? 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制定原则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各地可根据本省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碘盐中的碘含量,使人群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 5.《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与原来标准有何不同? 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与原来标准相比主要有3点不同: (1)碘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由原来的加工水平35mg/kg下调至产品水平20 mg/kg —30mg/kg。 (2)缩小了食用盐中碘含量均匀度的的允许波动范围,由原来的35mg/kg±15mg/kg (相当于±43%)调整为所选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30%。 (3)新标准中的食用盐碘含量可以选择20mg/kg、25mg/kg、和30 mg/kg三种加碘水平,各省(区、市)可结合病区类型、居民饮用水碘含量、饮食习惯,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需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以省(区、市)为单位供应一种、两种或三种碘含量的食盐。 6.为什么要因地制宜调整盐碘含量? 答:碘缺乏病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幅员辽阔,食盐的摄入量区别较大,多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不同地区人群尿碘水平高低不一,统一的盐碘含量标准不能满足人群尿碘水平都处于适宜水平。为此,《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允许各省(区、市)自行确定盐碘含量平均水平,使人群尿碘含量较高的地区

原材料外购件入厂检验规程(DOC)

北京中矿威通技术有限公司 原材料、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 编号WT1301-01 发布实施北京中矿威通技术有限公司发布

目录WT1301-01 共3 页第1 页 一、原材料、外购件入厂检验总规程 二、本安外壳入厂检验规程 三、PCB板入厂检验规程 四、电子元器件入厂检验规程 五、电缆的入厂检验规程 六、隔爆兼本安电源的入厂检验规程 资料来源编制 校对 自拟 标准化 提出部门质检部审定 标记处数更改文件号签字日期批准文号批准

原材料、外购件入厂检验总规程 WT1301-02 共 3 页第1 页 1 目的 对进货检验过程实施控制,确保采购产品的质量符合规定的要求。 2 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采购的进货检验。 3 职责 供应部负责进货产品的送检工作。 仓库负责进货产品进行登记入库。 研发部负责提供进货产品的检验和试验依据 质控部检验员负责进货产品检验,并对质量问题进行反馈。 供应部根据各部门反应的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评。 4 工作内容 外购件的分类 外购件主要是:电路板、电子元器件、外壳、电缆等。 进货检验判定 进货检验判定依据:外购件进货检验规程、产品图纸、技术等。 批次允收准则:进料检验必须以“0”缺陷为允收准则。 检验工作程序 供方供货——〉采购员(仓库)报检——〉检验员对待检物料进行抽样检验并填写检验结果——〉交质量负责人判定是否合格并批准同意入库。 供方首次供货: 供方必须将样件、自检报告单、合格证、生产许可证、营业执照和注册证书复印件等交由供应部门,质检部依据图纸等技术要求制定检验项目,交检验员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填写检验单。质检部已制定有检验项目的,检验员可直接按原检验项目检验。 样件检验完毕后,检验单交由供应部门,以据此做出鉴定报告,交由技术部、质检部作出结论。如供方连续三次供货均合格,经企业有关部门评审合格后,供应部门通知供方并列入《合格供货方名录》,根据供方情况制定供货份额。 资料来源编制 自拟 校对标准化 提出部 门 质检部审定 标记处 数 更改文件 号 签字日期 批准文 号 批准

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模板

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 指导QC部门的日常工作 工作的分派: QC的检查工作由组长统一安排,分派,调控。 QC组长在安排QC工作时,须具体分析工件的检查难度,并结合QC的工作经验加以考虑来分派。 QC组长在分派QC工作时,应留意被分派的工件以往是否出现过质量问题,提醒 QC注意,以防止相同的问题再次出现。 QC工作时应注意力集中,认真负责。如有疑问要及时反映,由组长实施指导。 全检项:要求外观电镀色差相同,尺寸保持一致性。 抽检项:批量V 50PCS抽检5件,关键件需全检 检验的依据及优先顺序: 第一为物料承认书,第二为图纸,第三为本检验规范

1)对照图纸要求之版本,是否与实物一致。 2)清点图纸要求之数量,是否与实际相符 3)识别图纸要求之材料,是否与实物相符。 4)审查技术说明。留意: 是否有对称件。 不同类型的热处理、光洁度等对加工的要求。 5)审核图纸的尺寸、形位公差、外观要求、光洁度等,决定检查方法,合理选用量具,保证检测质量。 6)Q C按次序对工件进行检验,检完一个尺寸,作一个记号,不能漏检。 7)检出不良品,由组长或厂部确认是否返修,报废。 8)检验完毕签署检验记录,工件按要求进行清洗,清点包装,粘贴标识。 9)入库/出货。 1)审图时注意图纸是否模糊不清、是否漏盖工艺章。 2)图纸数量理论上只许多不能少。

3)审核所有材料,避免错料,混料。 4)检查是否有漏加工之处。 5)图纸要求热处理,氧化的,关注是否除锈,留量,堵孔,氧化淬火前的攻牙加工等。 留意零件与图纸其它不符之处,比如方向相反等。 铝:AL6061、LY12、A5052、7075 2014 黄铜:C3604 C2801R PTFE、H62 青铜:C5241, BC6 不锈钢:SUS303 SUS304 SUS301 SUS302 可热处理不锈钢:SUS440C 白赛钢:白POM、Dtrlin 黑赛钢:黑POM 铁弗龙:PT 铁(热轧板):SPHC 铁(冷轧板):SPCC ,铬钢:SKD、NAK55、NAK80 45#钢:SS400 SGD400-D 1)外观检视条件 -视力:校正视力1.0以上 目视距离:检查物距眼睛A级面40 cm, B、C距眼睛一臂远 目视角度:45度~90度(检查时产品应转动) 目视时间:A级面15秒/面,E、C面10秒/面 灯光:大于500LUX的照明度 2)术语和定义 A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总能被客户看见的部分(如:面壳的正面和顶面,后壳的顶面,手柄,透镜,按键及键盘正面,探头整个表面等) B级表面:在使用过程中常常被客户看见的部分(如:面壳的左右侧面,底壳或后壳

增味盐(食品安全企业标准)

增味盐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增味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食用盐为原料,辅以味精,添加食品添加剂亚铁氰化钾,经配比、混合、分装等工序而制成的增味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272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 GB 272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盐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76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 GB 5009.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GB 5009.15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镉的测定 GB 5009.1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 GB 5009.4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盐指标的测定 GB 5009.43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味精中麸氨酸钠(谷氨酸钠)的测定 GB 771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GB 148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生产通用卫生规范 GB 2558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亚铁氰化钾(黄血盐钾) GB/T 30768 食品包装用纸与塑料复合膜、袋 JJF 1070 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检验规则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75号《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02号《食品标识管理规定》 3 技术要求 3.1 原料和辅料要求 3.1.1 原料 食用盐:应符合GB 2721的规定。 3.1.2 辅料 3.1.2.1味精:应符合GB 2720的规定。 3.1.2.2亚铁氰化钾:应符合GB 25581的规定。 3.2 感官要求 应符合表1的规定。

《食用盐碘含量》标准问答

1.《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规定了食用盐产品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离子计)为20mg/kg~30mg/kg,碘盐中碘含量均匀度的允许波动范围为±30%。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 2.《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与原来标准有何不同? 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与原来标准相比主要有3点不同: (1)碘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由原来的加工水平35mg/kg下调至产品水平20mg/kg~30mg/kg。 (2)缩小了食用盐中碘含量均匀度的允许波动范围,由原来的35mg/kg±15mg/kg (相当于±43%)调整为所选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30%。 (3)新标准中的食用盐碘含量可以选择20mg/kg、25mg/kg和30mg/kg三种加碘水平,各省(区、市)可结合病区类型、居民饮用水碘含量、饮食习惯,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需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以省(区、市)为单位供应一种、两种或三种碘含量的食盐。 3.为什么要因地制宜调整盐碘含量? 答:碘缺乏病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幅员辽阔,食盐的摄入量区别较大,多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不同地区人群尿碘水平高低不一,统一的盐碘含量标准不能满足人群尿碘水平都处于适宜水平。为此,《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允许各省(区、市)自行确定盐碘含量平均水平,使人群尿碘含量较高的地区回归适宜水平。 4.新标准对食盐碘均匀度的要求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 答:新标准对食盐碘均匀度的要求更高了。旧标准食盐碘的均匀度波动为43%,而新标准均匀度波动为30%,标志着新标准食盐含碘量更加均匀了。 5.旧标准碘盐允许销售的期限? 答:卫生部等8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实施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工作的通知》(卫疾控发〔2012〕10号)明确规定,2012年3月15日起,碘盐生产企业应当按照新标准生产碘盐。2012年3月15日以前生产的碘盐可以继续销售至保质期结束,产品未注明保质期的,可以销售至生产日期之后3年。 6.实现消除碘缺乏病后还需继续食用碘盐吗? 答:目前,我国虽然实现了消除碘缺乏病的阶段目标,但是碘缺乏危害是自然环境缺碘造成,而自然环境缺碘状况是不能改变的。如果我们不食用碘盐,人们又会因摄入碘不足而受到碘缺乏危害。为此,我们要世世代代食用碘盐。 7.什么是碘缺乏病? 答: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它主要损伤婴幼儿的脑发育而影响人口素质,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聋、哑、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和亚克汀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特征)、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它实质上属于微营养素营养不良,与维生素A缺乏、缺铁性贫血并列为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重点防治、限期消除的三大微营养素营养不良疾病。 8.碘缺乏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答: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缺碘,使机体摄入碘不足所致的一系列损害,除地方性甲状腺肿和地方性克汀病两种典型表现外,最主要的危害是缺碘影响胎儿的脑发育,导致儿童的智力和体格发育迟滞或永久性障碍,造成病区人群的智能损害。缺碘也可导致流产、死产、先天畸形和新生儿死亡率增高等,妇女和儿童是碘缺乏最主要的受害者。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产品检验规范汇总

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产品 质量检验规范 南京劲风机械有限公司

1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原材料、外购件、外协件的验收的依据和方法,以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合同和技术协议的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对采购的物资及外协产品的检验。 2 职责 2.1物资供应部对所采购物资的特性(技术要求)的完整性、符合性及质量证明书的完整、可靠性负责。 2.2质量管理部负责采购物资、外协产品的检验和记录的保存。 2.3 技术开发部负责编制采购物资的采购规范。 2.4工艺定额部负责编制外协件的技术协议。 2.5 生产运行部库房负责外购产品的储存管理。 3 原材料的检验 3.1 检查验收依据 a) 有关的国家标准; b) 产品专用标准、图纸; c) 订货合同或技术、工艺部门提供的有关采购规范或技术协议; 3.2 材料进厂验收 3.2.1 质量证明书的审查、确认 材料检验员在接受检验任务后应在两日内完成材料质量证明书的核实工作。核实内容如下: a) 核实供货方应在公司合格供方名单内,材料质量证明书印章与其单位名称一致,且印章应清晰。原材料质量证明书所列项目和数据必须符合相应标准、技术协议及合同的要求; b) 核实原材料质量证明书原则上应是原件,当供方只能提供复印件时,必须加盖供方红色印章,供方经办人姓名、日期,且复印件上原钢厂的质量专用章应清晰可辩、不得有涂改,否则为质证书不合格; c) 根据3.3的规定,确定复验项目和取样数量,并及时开出《取样通知单》,以便取样。 3.2.2 编写材料检验号 材料检验员对材料质量证明书审查合格后,按材料炉批号编制材料检验号填写在质量证明书上。 3.2.3 实物验收 材料检查员应在材料到货后两日内完成以下工作: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750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树立良好的质量信誉,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外协件(外购件),应包含整机产品、零部件、中间工序以及带料外协等项目。 一、外协的基本原则: 1、由外协部门根据生产要求外协,检计处按要求进行检验。 2、外协产品,包括零件如需变更技术要求,应预先取得生产、技术部门的同意,未经生产、技术部门同意不得任意变更要求。外协厂如不能履行合同或质量不稳定,经协调仍达不到质量标准或协作厂要重新进行选点。 3、由工厂带料的外协件,按发料制度办理。如涉及材料代用(包括材质、规格尺寸等),应按工厂规定办理材料代用手续。 二、合同签约: 1、外协件供需双方签订协议或订货合同。如有必要还可附技术协议,协议或合同内容应明确反映质量保证条

国标GBT13025.4—9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水不溶(精)

国标GB/T13025.4—91《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水不溶物的测定》的改进建议 作者:李春峰时间:2007-11-24 19:25:00 摘要:根据GB/T13025.4—91,指出了制盐工业中水不溶物含量测定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在具体实施国家标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不便。通过分析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最后给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并对改进方法和实验结果进行了叙述,经改进后,该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常规滤纸法[1]基本一致,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可靠。 关键词:盐水不溶物测定坩埚滤纸 盐中水不溶物测定,指的是盐试样溶解后,其中不溶于水的机械杂质,如砂土、木屑、悬浮物以及不溶性的其它杂质的测定。食用盐中水不溶物含量过高,人体不宜摄入,联合制碱法生产纯碱和氯化铵的主要原料是原盐,原盐中水不溶物等杂质在生产中会造成不良影响,从而直接导致产品质量下降。另外盐中水不溶物含量直接影响到其产品的纯度高低,即影响盐质量的优劣。国家标准GB/T13025.4—91规定了我国工业盐、食用盐(海盐、湖盐、矿盐、精制盐)、氯化钾、工业氯化镁试样中水不溶物含量的测定方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标准中文字叙述模棱两可,不便操作,且不能方便地检验主体氯离子是否洗净,另外带有水不溶物的滤纸放在坩埚中,在称量过程中,由于滤纸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其质量不能恒定下来,无法恒重,直接影响到最后检测结果的准确。而常规滤纸法[1]过滤速度慢,耗时长。本人通过反复实践,对现行国家标准进行了改进,测定结果与常规滤纸法[1]基本一致。 1 盐中水不溶物含量测定原理 试样经水溶解后,不溶性残渣用滤器过滤,用水洗涤、烘干、称量,计算不 溶物含量[2]。 2 国家标准GB/T13025.4—91试验程序[3]

外协加工件检验标准

外协加工件检验标准 一.目的及适用范围 规范外协加工结构件的检验标准,以使产品的工艺要求和一致性得到有效控制。本标准适用于公司结构件的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当有冲突时,以图纸要求为准。 二.引用标准 1、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06-2008《热轧型钢》。 2、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09-2006《热轧钢板和钢带的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9804-2005《焊接结构的一般尺寸公差和行为公差》。 4、本标准的尺寸未注单位皆为mm,未注公差按国家标准IT13级执行 GB/T1800.3-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 GB/T1800.4 -1998 极限与配合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的极限偏差表 GB/1804-2000 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未注形位公差按GB/T1184 –1996 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执行。 三.原材料检验标准 3.1金属材料 3.1.1钣材厚度及质量应符合国标,采用的钣材需出示性能测试报告及厂商证明。 3.1.2材料外观:平整无锈迹,无开裂与变形。 3.1.3 尺寸:按图纸或技术要求执行,本司未有的按现行国标执行。 3.1.4 成份:钣材金属成份与图纸要求一直,出示材质单。 3.2通用五金件、紧固件 3.2.1外观:表面无绣迹、无毛刺批锋,整批来料外观一致性良好。 3.2.2尺寸:按图纸与国标要求。 3.2.2性能:试装配与使用性能符合产品要求。

四.加工件检验标准 4.1 外观:加工件表面平整,加工处无毛刺,凸起,裂痕等。不允许有翘曲、变形、裂纹、划伤、碰伤、凹凸不平及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 4.2 尺寸:尺寸按图纸要求检验,图中公差未标注部分按国标执行。 4.3螺纹、孔的检验:采用牙规、塞规检验或用螺钉检验,螺纹的底孔不大于标准底孔的0.1mm。 4.4方向:加工件成品方向必须符合图纸要求,若出现看图错误,按残次品处理。 五. 喷涂件检验标准 5.1 外观检验(检测方法:目测、手感) 5.1.1 颜色与样板相符合(正常视力在自然光或日光灯60w下观测无明显 色差),同批产品无色差(注:色差包括颜色和光泽度); 5.1.2 涂层表面光滑、平整、均匀,表面不得有如下缺陷: a)不干返粘:表面干,实际未干透,表面有(或易产生)纹印,粘有织物 绒毛现象; b)流挂:表面有液体流淌状的突起,顶端呈圆珠状; c)颗粒:表面呈砂粒状,用手摸有阻滞感; d)桔皮:外观呈现如桔皮般凹凸不平,不规则波纹; e)漏底:表面透青,露出底材颜色; f)麻点:表面因收缩而呈现小孔(麻点),亦称针孔; g)发花:表面颜色深浅不一,呈花纹状; h)起皱:局部堆积凸起,呈皱纹状(皱纹粉除外); i)夹杂:涂层中夹有杂物; j)机械损伤:外力所致的划伤、刮花、磨损、碰伤。 评价方法:正常视力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距产品1M处观测。 判定:可见的缺陷为不可接收缺陷,该零部件或产品为不合格零部件或不合格产品。 八.装配通用检验标准

工业盐国家标准

行业人士都知道,基本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中的盐酸、烧碱、纯碱、氯化铵、氯气等主要是用工业盐为原料生产的,所以它的每年需求量是很大的,且国家也对它的生产环节进行标准的规定。下面由工业盐生产厂家定远县诚信化工为大家介绍下工业盐的国家标准。 我国目前实行的工业盐标准是《GB/T 5462-2015 工业盐》,食用盐标准是《GB/T 5461-2016 食用盐》。根据这2个标准,工业盐和食用盐的区别在于: 1、食用盐比工业盐多2种理化指标,粒度和白度。粒度就是食用盐的颗粒直径大小,白度就是食用盐的颜色; 2、食用盐比工业盐多2种食品添加剂或营养强化剂,包括碘强化剂和亚铁氰化钾,强化剂的品种和使用量都有相关规定。 3、食用盐的标签、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较高,需符合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相关卫生标准的规定;工业盐包装需注明禁止食用的字样。

4、食用盐还对铅、砷、镉、汞、钡等污染物有限制。 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我国食用盐的标准比工业盐更严格,这也意味着工业盐虽然主要成分与食用盐相似,但是不能直接食用。 误把工业盐当成食用盐食用,有可能发生中毒: 1、工业盐可能含有铅、砷、镉、汞、钡等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有危害。 2、工业盐不含碘或铁的强化,居民如果长期食用工业盐,尤其是生活在缺碘、缺铁地区的居民,可能出现相应的微量营养素缺乏症状。 3、向工业盐中添加碘或铁以冒充食用盐,在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和标准的情况下,容易造成食品安全事件。 定远县诚信化工有限公司是专业生产销售工业盐、元明粉、软水盐、海水晶、融雪剂、防冻剂、饲料添加剂等化工产品的综合性实体

企业。可靠的产品质量、完善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广大用户的信赖和好评。企业产品主要销往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等各地城市。企业一直秉承着质量求生存,服务求发展的宗旨。 定远县诚信化工将继续坚持“质量为先、用户为先、信誉为先”的宗旨,以优惠的价格、优良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来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可根据每一位客户的实际需求提供专业的、个性化的应用解决方案,帮助我们的客户以较低的成本享受专业服务。如果您想进一步的了解,可以直接点击官网定远县诚信化工进行在线了解。

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

机械零部件检验规 指导QC部门的日常工作 工作的分派: ●QC的检查工作由组长统一安排,分派,调控。 ●QC组长在安排QC工作时,须具体分析工件的检查难度,并结合QC的工作经验加 以考虑来分派。 ●QC组长在分派QC工作时,应留意被分派的工件以往是否出现过质量问题,提醒 QC注意,以防止相同的问题再次出现。 ●QC工作时应注意力集中,认真负责。如有疑问要及时反映,由组长实施指导。 ●全检项:要求外观电镀色差相同,尺寸保持一致性。 ●抽检项:批量<50PCS,抽检5件,关键件需全检。 ●检验的依据及优先顺序: 第一为物料承认书,第二为图纸,第三为本检验规。

1)对照图纸要求之版本,是否与实物一致。 2)清点图纸要求之数量,是否与实际相符 3)识别图纸要求之材料,是否与实物相符。 4)审查技术说明。留意: 是否有对称件。 不同类型的热处理、光洁度等对加工的要求。 5)审核图纸的尺寸、形位公差、外观要求、光洁度等,决定检查方法,合理选用 量具,保证检测质量。 6)QC按次序对工件进行检验,检完一个尺寸,作一个记号,不能漏检。 7)检出不良品,由组长或厂部确认是否返修,报废。 8)检验完毕签署检验记录,工件按要求进行清洗,清点包装,粘贴标识。 9)入库/出货。 1)审图时注意图纸是否模糊不清、是否漏盖工艺章。 2)图纸数量理论上只许多不能少。 3)审核所有材料,避免错料,混料。 4)检查是否有漏加工之处。 5)图纸要求热处理,氧化的,关注是否除锈,留量,堵孔,氧化淬火前的攻牙加 工等。 6)留意零件与图纸其它不符之处,比如方向相反等。

1)外观检视条件 ——视力:校正视力1.0以上 ——目视距离:检查物距眼睛A级面40㎝,B、C距眼睛一臂远。 ——目视角度:45度~90度(检查时产品应转动) ——目视时间:A级面15秒/面,B、C面10秒/面 ——灯光:大于500LUX的照明度 2)术语和定义 ● 面,手柄,透镜,按键及键盘正面,探头整个表面等)。 ● 的左右侧面及背面等)。这些表面允许有轻微不良,但是不致引起挑剔客户不购买产

外协、外购件管理制度

外协件管理制度 1.目的:为了确保本厂产品在生产制造过程中所需的外协件符合技术要求而 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产品的外协件的检验和管理工作。 3.职责: A.技术部门负责编制外协件的技术要求。 B.供销部负责外协件的采购和协调。 C.生产部门负责外协件的联系加工制造。 D.质管部负责外协件的检验。 4.程序 A.技术部门根据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提供外协件图纸、技术要求和检验方法。 B.供销部根据本厂生产计划和外协件技术要求提出外协件申请计划,选择合适的协作加工单位。 C.外协件加工前必须签定完善的协作协议,责权分清,价格合理。协议文件按技术档案保管程序规定保存。 D.外协件加工周期较长,生产部门应安排人员进行督查。 E.外协件到达厂里后,供销部应填写外协件交验单,物品在仓库单独存放,加以标识,等待验收。 F.质管部及时安排质检员对外协件进行检验。 G.抽样方法: a.对于一般零部件可采用5%(数量<200)、2%(200≤数量≤500)、1%(数量>500)的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进行检验。 b.对于涉及防爆性能的零部件采用100%全检的方法。 H 检验人员必须认真按外协件技术要求和产品检验标准或图纸进行检验。

I 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必须认真填写检验记录,记录由质管部保管存档。J 外协件处理: c.对于检验合格的外协件,交库房加注标识入库保管。 d.对于检验不合格的外协件,加以标识,由供销部负责更换、退货或报废处理。

外购件管理制度 1.目的:为确保本厂的外购件符合产品工艺技术要求而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本厂所有外购件的检验和管理工作。 3.职责: A.技术部门负责编制外购件的技术要求。 B.供销部负责确定合格供应方单位和外购件的采购。 C.质管部负责外购件的采购。 4.程序 A.技术部门根据国家、行业和企业标准及图纸编制外购件技术要求,经营部根据供应方的各种资料提供合格供应方单位名单,经总经理批准后,编制合格供应方名单。 B.生产部门按照生产计划和《外购件技术要求》,提出外购件申请计划报供销部,供销部根据各单位申报的计划汇总的采购计划报总经理审批,批准后的计划,组织实施。 C.外购件在采购时必须要求供应方提供合格的质资证明,如材质、防爆合格证、检验合格证、安全标志证书和生产许可证等证明材料的复印件。D.外购件到达厂里后,供销部应填写《外购件交验单》,物品在库房单独存放,加以标识,等待验收。 E.质管部及时安排检验员对上述外购件进行检验,检验方法为: a.对于一般零部件可采用5%(数量≤200),2%(200<数量≤500),1%(数量≥500)的抽样方法,随机抽取进行检验。 b.对于涉及防爆性能的重要零部件采取100%全检的方法。 F.检验人员必须严格执行外协件的技术要求和材料、产品的检验标准进行检验。 G.检验人员必须认真填写外购件检验记录,记录应由质管部保管,并按技

电梯零部件检验规范标准

.* 技术文件汇编版本:第2版 受控状态:受控 分发号: 部门: 编制: 审核: 批准: 持有者:

序号章节号文件名称页码 1 01 钢丝绳检验规范 2 02 曳引机检验规范 3 03 安全钳检验规范 4 04 绳头组合件检验规范 5 05 自动开门机检验规范 6 06 层门锁检验规范 7 07 缓冲器检验规范 8 08 绳轮检验规范 9 09 主导轨检验规范 10 10 上行超速保护装置检验规范 11 11 限速器检验规范 12 12 13 13 14 14

1、目的 为确保电梯重要零部件与产品质量满足安全技术规范的要求,防止不合格品入库或出厂安装,特制定本办法。 2、适用范围 适用于电梯外购和外协的重要零部件与产品检验规程 3、职责 3.1技术部负责本规范制定、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 3.2技术负责人负责本规范制定、修改、废止之核准。 4.管理部门 4.1技术部为本规范之管理部门。 5.对检测设备和量具的要求 5.1检测仪器和量具应经检定合格方可使用,仪器和器具精度的选择,应与被检零部件的技术要求相适应。 5.2检测用各类量具的示值允许误差不大于表一规定值 表一: 量具名称千分尺游标卡尺钢尺(直尺)钢卷尺 10m 以上1mm 允许误差0.005mm 0.02mm 0.5mm 10m 以下0.5mm 5.3检测时量具的温度与被检件的温度应基本一致。 5.4金属结构的非加工面测量计数单位为0.5mm。 5.5有关的项目检测应在无日照温度影响或确认各部位温度基本一致的条件下进行检测。 6、重要零部件与产品检验项目内容与方法

6.1钢丝绳检验规范 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方法检具1 质量证明书每捆(根)查验资料 2 外观不应有扭结、压扁、弯折、断 股、笼状畸变、断芯等变形 目测 3 钢丝绳润滑应良好,无绣蚀目测 4 钢丝绳直径(抽检)《电梯用钢丝绳》 GB8903-2005规定 测量游标卡尺 5 钢丝绳长度(抽检)≤400mm时0~+5%测量卷尺 6 钢丝绳重量(抽检)《电梯用钢丝绳》 GB8903-2005规定 称重磅秤 6.2曳引机检验规范 序号检验项目检验要求检验方法检具1 产品合格证每台应有查验资料 2 产品铭牌符合G/T24478-2009规定 铭牌与合格证的出厂编号应 一致 查验资料 3 使用维护说明书每台应有查验资料 4 装单箱每台应有查验资料 5 型式试验报告每一年检查一次查验资料 6 外表面不得有严重碰伤、脱漆,表面 涂层应均匀,旋转部件应涂成 黄色 目测 7 飞轮槽槽岸不得有碰缺口目测 8 紧固件所有紧固应锁紧用锤子敲击或 扳手扳动 锤子、扳 手 9 油箱油不得有渗漏目测检具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正式版

Through the joint creation of clear rules, the establishment of common values, strengthen the code of conduct in individual learning, realize the value contribution to the organization.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正式 版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通过共同创造,促进集体发展的明文规则,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团队精神、加强个人学习方面的行为准则,实现对自我,对组织的价值贡献。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为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树立良好的质量信誉,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外协件(外购件),应包含整机产品、零部件、中间工序以及带料外协等项目。 一、外协的基本原则: 1、由外协部门根据生产要求外协,检计处按要求进行检验。 2、外协产品,包括零件如需变更技术要求,应预先取得生产、技术部门的同意,未经生产、技术部门同意不得任意变更要求。外协厂如不能履行合同或质量不

稳定,经协调仍达不到质量标准或协作厂要重新进行选点。 3、由工厂带料的外协件,按发料制度办理。如涉及材料代用(包括材质、规格尺寸等),应按工厂规定办理材料代用手续。 二、合同签约: 1、外协件供需双方签订协议或订货合同。如有必要还可附技术协议,协议或合同内容应明确反映质量保证条款。 2、中间工序协作应满足图纸及工艺要求,并尽可能签订合同或按市内中间工序协作规定办理,协作件回厂后应办理送验手续,经验收合格后,应在工艺单上签字。

通用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

通用机械零部件检验规范 适用范围 指导QC部门的日常工作 工作指引 工作的分派: QC的检查工作由组长统一安排,分派,调控。 QC组长在安排QC工作时,须具体分析工件的检查难度,并结合QC的工作经验加以考虑来分派。 QC组长在分派QC工作时,应留意被分派的工件以往是否出现过质量问题,提醒QC注意,以防止相同的问题再次出现。 QC工作时应注意力集中,认真负责。如有疑问要及时反映,由组长实施指导。 检验方案 全检项:要求外观电镀色差相同,尺寸保持一致性。 抽检项:批量<50PCS,抽检5件。 检验的依据及优先顺序: 第一为物料承认书,第二为图纸,第三为本检验规范。 检验设备 游标卡尺千分尺高度尺角度尺塞尺针规螺纹规环规大理石平台投影仪二次元纯净水

甲基化酒精异丙醇检测夹具、色板、喷砂样板或签样 检验步骤 1)对照图纸要求之版本,是否与实物一致。 2)清点图纸要求之数量,是否与实际相符 3)识别图纸要求之材料,是否与实物相符。 4)审查技术说明。留意: 是否有对称件。 不同类型的热处理、光洁度等对加工的要求。 英文/日文的注解说明。 5)审核图纸的尺寸、形位公差、外观要求、光洁度等,决定检查方 法,合理选用量具,保证检测质量。 6)QC按次序对工件进行检验,检完一个尺寸,作一个记号,不能漏 检。 7)检出不良品,由组长或厂部确认是否返修,报废。 8)检验完毕签署检验记录,工件按要求进行清洗,清点包装,粘贴 标识。 9)入库/出货。 注意事项 1)审图时注意图纸是否模糊不清、是否漏盖工艺章。 2)图纸数量理论上只许多不能少。 3)审核所有材料,避免错料,混料。 4)检查是否有漏加工之处。

国家储备食盐管理办法

国家储备食盐管理办法 【法规类别】商贸物资综合规定 【发布部门】轻工业部(已变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商业部(已变更) 【发布日期】1991.05.11 【实施日期】1991.05.11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国家储备食盐管理办法 (1991年5月11日轻工业部、国家计划委员会、财政部、商业部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盐业管理条例》第五章第二十五条关于建立食用盐国家储备制度的规定,为了防备战争、灾荒和在市场出现特殊情况下调济民食急需,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储备食盐的管理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轻工业部是国家储备食盐(支下简称储备盐)的主管部门,具体工作授权中国盐业总公司办理。各地的管理工作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由主管盐业的厅、局(社)、盐业公司(盐务局)或兼营公司及所属的保管单位逐级负责。各级主管部门和单位要指定一位领导同志负责抓储备盐管理工作,落实各项措施,切实管好。

第二章计划安排和动用 第三条储备盐实行国家指令性计划,由轻工业部归口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盐业的厅、局(社)提出申请计划(格式见附表1),经轻工业部根据需要与可能列入国家年度食盐分配调拨计划,统一平衡,经国务院批准后一并下达(格式见附表2)。储备盐的布局,贯彻平战结合的原则,有重点的存于交通枢纽、符合食盐合理流向、有仓储条件、储存安全、便于管理和机动调度应急的地点(储存地点表格式见附表3)。 第四条储备盐的所有权和运用权属于国家(中央),由地方负责储存保管。储备盐的动用,除战时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抄送轻工业部备案外,平时属计划内动用的应纳入国家年度食盐分配调拨计划;如遇特殊情况必需临时动用时,应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主管盐业的厅、局(社)提出动用报告,说明动用理由、地点及数量并按规定格式填具动用申请表(见附表4)报轻工业部审批,未经轻工业部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动用、挪用或借用。 第五条储备盐跨省区调拨时,由轻工业部统一调度。 第三章保管工作 第六条各级盐业管理机构,要配备政治素质好,工作责任心强,有一定业务能力的人员从事仓储管理工作,并保持相对的稳定。管理人员的工作调动时,要妥善做好交接工作,履行交接手续。

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

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知识问答 1.《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什么时间发布? 答:2011年9月15日,由卫生部发布《食用盐碘含量》标准,标准号为GB26878-2011。 2.《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什么时间实施? 答:2012年3月15日,《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在全国统一实施。 3.《食用盐碘含量》标准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规定了食用盐产品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离子计)为20mg/kg至30mg/kg,碘盐中碘含量均匀度的允许波动范围为±30%。各省(区、市)人民政府的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当地人群实际碘营养水平,选择适合本地情况的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 4.《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制定原则是什么? 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制定原则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补碘。各地可根据本省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碘盐中的碘含量,使人群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 5.《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与原来标准有何不同? 答:《食用盐碘含量》标准与原来标准相比主要有3点不同:

(1)碘盐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计)由原来的加工水平35mg/kg下调至产品水平20 mg/kg —30mg/kg。 (2)缩小了食用盐中碘含量均匀度的的允许波动范围,由原来的35mg/kg±15mg/kg(相当于±43%)调整为所选食用盐碘含量平均水平±30%。 (3)新标准中的食用盐碘含量可以选择20mg/kg、 25mg/kg、和30 mg/kg三种加碘水平,各省(区、市)可结合病区类型、居民饮用水碘含量、饮食习惯,以及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需人群的碘营养状况,以省(区、市)为单位供应一种、两种或三种碘含量的食盐。 6.为什么要因地制宜调整盐碘含量? 答:碘缺乏病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幅员辽阔,食盐的摄入量区别较大,多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因此不同地区人群尿碘水平高低不一,统一的盐碘含量标准不能满足人群尿碘水平都处于适宜水平。为此,《食用盐碘含量》标准允许各省(区、市)自行确定盐碘含量平均水平,使人群尿碘含量较高的地区回归适宜水平。 7.我国以前是否调整过食盐碘含量标准? 答:199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国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规划纲要》(国办发…1994?88号)中明确规定,我国盐碘含量(以碘离子计)是:加工为50mg/kg,出厂不低于

零件加工检验标准

零件加工(预加工)检验标准(工艺标准) 1.零件加工依照作业规程(加工规格书)或样板(或样品)进行。 2.零件整形、剪脚的外形/尺寸需与作业规程(加工规格书)一致或通过样板(或样品)确认零件的整形、剪脚外形/尺寸满足基板的装配要求。 3.以下为零件加工的通用检验标准,个别零件在作业规程、规格书、图面中有其他加工要求的,检验时请参照作业规程、规格书、图面的具体要求。 No项目图示接收条件 等级/判定 备注等级1等级2等级3 1引脚成形-弯 曲 ①焊锡珠②焊缝 1.从元件本体,球状连接部分或 引脚焊接部分到器件引脚折弯 处的距离(L),至少要相当于一 个引脚直径或厚度,但不能小于 毫米. 2.元件引脚的最小向内弯曲半 径满足下表(7-1)的要求 注:矩形引脚使用厚度(T) 3.引脚不能弯曲或破裂 引脚直径(D) 或厚度(T) 最小向内 弯曲半径 (R) <1D或1T 或 >2D或2T OK OK OK 1引脚成形-弯 曲 1.向内弯曲半径不能满足表7-1 的要求 OK OK*NG *表示过程 警示

2.元件引脚折弯处距元件体的 距离,小于引脚的直径或毫米两 者中的较小者OK OK*NG No项目图示接收条件 等级/判定 备注等级1等级2等级3 1引脚成形-弯 曲 1.元器件的本体、球状连接部分 或引脚焊接部分有裂缝 NG NG NG 2 引脚成形-压 力释放1.成形引脚提供压力释放 2.元件体外面的元件引脚与主 体轴大约平行 3.元件引脚进入通孔约与板面 垂直 4.由于压力释放弯曲的类型导 致元件中心偏移OK OK OK 2 引脚成形-压 力释放 1.引脚弯曲离主体密封处小于 一个引脚直径 OK OK*NG *表示过程 警示 裂缝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标准范本

管理制度编号:LX-FS-A45061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外协件质量检验制度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为加强产品质量管理,保证产品的整体质量,树立良好的质量信誉,提高工厂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用于外协件(外购件),应包含整机产品、零部件、中间工序以及带料外协等项目。 一、外协的基本原则: 1、由外协部门根据生产要求外协,检计处按要求进行检验。 2、外协产品,包括零件如需变更技术要求,应预先取得生产、技术部门的同意,未经生产、技术部门同意不得任意变更要求。外协厂如不能履行合同或质量不稳定,经协调仍达不到质量标准或协作厂要重

全盐量国标法-内容、方法、常见问题总结

水质-全盐量的测定-重量法 HJ/T51-1999 主要内容和方法总结如下:以100ml水样测定,检测下限10mg/L。 1蒸发皿恒重: (1)将洗净的蒸发皿,放在105±2℃烘箱中烘2h,取出; (2)放在干燥器内冷却后称量; (3)反复烘干、冷却、称量至恒重(两次称量差<0.5mg)。 2水样过滤:

取水样上清液,用垫有0.45μm孔径的“有机微孔滤膜”的滤器过滤,弃去初滤液10~15ml,滤液用干燥洁净的玻璃器皿收取。 3蒸干: 精确移取过滤后水样100ml于瓷蒸发皿内,放在水浴/蒸汽浴上蒸干。 若水中全盐量大于2000mg/L,可酌情减少取样体积,用水稀释至100ml。 4有机物处理: 如果蒸干残渣有色,待蒸发皿冷却后,滴加过氧化氢溶液数滴,缓慢旋转蒸发皿至气泡消失,再置于水浴/蒸汽浴上蒸干,反复处理数次,直至残渣变白或颜色稳定不变为止。 过氧化氢溶液:30%分析纯,按1+1(V/V)稀释为15% 5烘干和称量:

将蒸干的蒸发皿放入105±2℃烘箱内,按1步骤至恒重。 注:含有大量钙、镁、氯化物的水样蒸干后易吸水,使测定结果偏高。采取减少取样量、快速称重的方法可减少影响。 6结果计算:

全盐量mg/L=蒸发皿及残渣总重量g?蒸发皿重量g 水样体积ml ×106常见问题解答: 水浴温度、热水、微温或温水、室温、冷水、冰浴、放冷,其温度或温度 范围是什么? 《中国药典》2010年版中规定: 水浴温度:除另有规定外,均指98~100℃; 热水:系指70—80℃; 微温或温水:系指40—50℃; 室温:系指10—30℃; 冷水:系指2~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