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生存能力概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生存能力概览
[摘要]数字化生存能力是信息社会人们生存与发展的一种基本
能力,因此,中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应该提升为培养学生的数字化生存能力。
文章阐述了数字化生存能力的内涵和数字化生存能力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数字化生存;数字化生存能力:数字化生存能力教育;数字公民
引言
进入21世纪,随着世界各国信息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信息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由信息技术构建起来的虚拟世界已经成为信息社会中的一种重要存在,即数字化生存。
根据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0年6月8日发表的《中国互联网状况》白皮书和2010年7月15日在北京发布的《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底,美国互联网普及率为74%,日本为75%,而中国互联网普及率已增至31.8%。
据统计,中国网民数达到4.2亿人,其中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已经达到2.33亿,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时至今日,随着世界各国信息化战略的实施,信息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信息化环境的不断改善,在人类日常的生产生活过程中,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已经趋于融合,共同构成了人类的全部实践活动的环境。
只有那些既能够立足现实世界,又能善于虚拟世界的活
动,能够游走于两个世界的人,即具备数字化生存能力的人,才是合格的信息时代公民,才是全面发展的人。
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字化生存能力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目标应该在原有信息技能与信息素养的层次提升为数字化生存
能力,明确把培养学生的数字化生存能力作为课程目标。
一数字化生存
数字化生存(being digital)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学者尼葛洛庞帝在1995年出版的《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的。
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数字化生存的概念内涵也在不断丰富与发展。
1.数字化生存是一种生存方式
数字化生存是人类应用数字技术进行生产、生活的方式,是在数字空间工作、生活和学习的全新生存方式。
按照尼葛洛庞帝的解释,数字化生存是基于0-1数字系统建立起来的无数电脑通过局域网站并以互联的形式,使分散在不同地域的人们链接起来所形成的既独立又串联,既接收又传输信息的网络生存方式。
同时,尼葛洛庞帝宣称,信息技术的革命将把受制于显示器和键盘的计算机解放出来,使之成为人类能够交流、能够抚摸甚至能够穿戴的对象。
这些无疑是人类生存方式的重大变革,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
它是人类基于信息技术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生存方式。
2.数字化生存是一种社会存在状态(being digital)
数字化生存是有别于传统的思想与行为模式的人们的存在状态,是应用数字技术构建起来的、以数字化形式显现的存在状态。
从哲学的视域解读,“数字化”已经打破旧的时空观念,使人类活动不再局限于某时、某地,而是超越物理时空局限,拓展出人类实践活动的全新领域,是建立在数字化平台上的新的存在状态。
数字化生存既是人类应用数字技术进行生产、生活的生存方式,又是一种基于数字技术社会存在状态。
人类在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社会活动的同时,也创造了一种新的社会存在,即虚拟社会、网络社会。
二数字化生存能力的涵义
“生存能力”是指人与自然、社会的相互作用能力,包括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
数字化时代,对公民有了新的生存能力要求。
为了能够在虚拟世界中高效地生产、高质量的生活,公民必须具备一套全新的能力,即“数字化生存能力”。
它是指数字化条件下人类适应数字化世界以及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力,具体地说,是指人们在虚拟社会中,运用数字技术进行生产、生活的能力。
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未来的社会数字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人们的数字化活动也会越来越多,数字化生存能力势必会成为人们适应数字化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基本能力。
因此,可以把数字化生存能力理解为信息技术工具的操作能力和在虚拟社会中生存的基本能力。
现代人为了充分参与社会活动,高质量地生活、工作和学习,需要同时具备两种公民身份:第一种是传统意义上的社会公民:第二种则是在虚拟世界中的数字公民角色(digitalcitizens)。
所谓数字公民通常是指应用一定数量的信息技术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的人
口数字化生存能力是数字公民的基本生存能力,是信息化社会对公民提出的一种基本能力,它势必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三数字化生存能力教育
数字化生存能力教育就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字技术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参与数字社会各种事务的能力为目标的教育。
数字化生存能力是一个综合的能力体系,主要由三个不同层次能力构成,各个层次之间彼此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构成了数字化生存能力结构,如图1所示。
1.技术知晓
“技术知晓”是指对信息技术工具的了解以及对信息技术最新发展情况的关注,是支撑数字化生存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为“技术应用”和“技术文化”层面奠定了基础,属于感知能力层面。
具备“技术知晓”能力的人,能够信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应用的基本情况,能够了解各种信息技术工具的基本功能,能够持续地关注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
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步入全新的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对于公民而言,了解
常用技术的特点和功能、关注新技术的发展是其基本素养。
它主要包含两个要素:(1)知道信息技术在当前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2)知道当前信息技术与产品的最新发展情况。
要素1:知道信息技术在当前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情况
信息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了解数字化时代常用的技术与产品特点,知道信息技术在当前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情况,既有利于与时俱进,根据实际所需选择合适的技术与产品,又可以不断增加技术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要素2:知道当前信息技术与产品的最新发展情况
在信息社会中,由于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因此,生存其中的人们只有知道当前信息技术与产品的最新发展情况、把握时代发展脉搏、了解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将最新技术运用到日常工作、生活与学习中,才能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合格的数字公民。
2.技术应用
“技术应用”是指能够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从事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的能力,是数字公民适应数字化时代必须具备的能力,是“技术知晓”的进一步提升,属于解决问题能力层面。
具备“技术应用”能力的人,能够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电子购物、电子办公、网络休闲、在线学习等活动。
以计算机和网络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
的生活、工作、学习的方式,电子购物、电子办公、电子学习等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的一部分。
可见,仅仅
“知晓”技术还不能使人很好地参与到社会的生产和实际活动中,还需要在日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运用技术,这样才能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技术应用是数字化生存能力的重要层面,该层面涵盖了两个方面的要素,即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日常生活事务的能力和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要素1: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处理日常生活事务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而且还丰富了生活的内容。
例如,人们借助信息技术可以足不出户购买到世界各地的商品、欣赏到世界各地美丽的风光,也可以进行网络娱乐与休闲、网络交流与交友等各种活动。
应用信息技术可以使日常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因此能够应用信息技术处理日常生活事务是数字化生存能力的基本要素之一。
要素2:能够利用信息技术支持工作和学习
工作和学习是现代人基本的社会活动。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为人们的工作和学习提供了全新的途径和方式,而且还极大地提高了人们的工作和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人们通过电子化办公系统、网络协作平台可以提供工作效率和效果;人们通过网络实现随时、随地地开展远程学习。
因此,作为现代社会中的人必须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工作和学习。
3.技术文化
“技术文化”是数字化生存的最高层面,它是指人们在数字世界生产和生活中所形成的行为习惯、态度情感和价值观,属于意识层面,是在“技术知晓”和“技术应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不同的社会形态具有不同的文化,原始社会的文化是渔猎文化,农业社会的文化是农业文化,工业社会的文化是工业文化,信息社会的文化是技术文化,也称信息文化。
信息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而形成的一种新型文化,它是由信息技术的发明和应用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
只有具备“技术文化”的人才能成为虚拟世界真正的主人,才是数字世界的居民。
人们在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活动的同时,也在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全新的社会,即虚拟世界、虚拟社会。
在虚拟社会中,逐渐形成了与现实社会不同的行为规范与礼仪、道德与法律、意识与观念等文化。
因此,为了在虚拟社会中实现“自我”,必须掌握和养成技术文化,成为真正的“数字公民”。
2007年,美国的学者(mikeribble)在其著作《学校中的数字公民教育》一书中,提出了数字公民的6项基本要求(能力结构),用以规范数字公民的基本行为。
即:有效地数字化沟通交流方式(digital communication);具有数字化礼节(digitrl etiquette);遵守数字化法律(digitallaw);承担数字化权利和责任(distal rights&responsibilities)具有数字化健康意识(digital health
andwellness);保障数字化安全(distal security)。
要素1:具有数字公民的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是社会成员在日常交往和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被大部分社会成员接受的行为方式和习惯。
数字公民的行为模式是虚拟社会中活动的主要方式。
为了更好地生活、高质量地工作和学习,数字公民应该具有符合虚拟社会发展要求的行为模式。
例如,电子购物、电子政务、电子办公、电子商务、电子化学习等都是数字公民的行为模式。
要素2;具备数字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社会成员对自身社会地位的认同,主要表现为参与意识、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等几个方面,是公民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为维护社会的稳定运行、促进社会的健康发展,虚拟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以主人翁的身份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遵守虚拟社会中的行为规范和法律法规等。
例如,数字公民应该主动地利用网络创建网络空间和共享知识与智慧,组织与参与网络活动,自觉遵守与维护网络世界中的行为规范和法律。
技术知晓、技术应用和技术文化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下一层能力是上一层能力的基础,而上一层又反过来影响下一层能力,掌握下一层的能力是为了更好地掌握土一层能力,上一层能力掌握后又有利于明晰下一层能力的重要性。
数字化
生存能力正是在这三个层面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过程中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的。
数字化生存教育是培养合格数字化公民的教育,其目标与内容涵盖信息技术知晓、应用和文化三个层面的能力,是融合技术知晓、技术应用和技术文化三个层次为一体的目标。
四结语
随着信息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数字化生存会逐步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生存方式和存在状态。
数字化生存能力势必成为未来社会每个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能力。
为了使教育更好地面向未来,面向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数字化生存能力应该成为现代教育的核心目标之一。
从数字化生存能力的教育内容与目标的分析中可以发现,数字化生存能力是信息技术能力、信息素养等进一步扩展和深化。
因此,现今学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或信息素养教育应该提升为数字化生存能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