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初中文言文翻译技巧

合集下载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翻译技巧和方法

文言文翻译技巧与方法一、基本方法:直译与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与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就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就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就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就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就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就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就是保留。

凡就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就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就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就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就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您”。

“调”就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就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就是“为什么”。

“变”,就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就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就是“近臣”。

文言文翻译的6个基本方法(一)

文言文翻译的6个基本方法(一)

文言文翻译的6个基本方法(一)文言文翻译的6个基本方法文言文翻译作为一门特殊的语言翻译形式,需要资深的创作者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巧。

以下介绍了6个基本方法供参考:1. 逐字翻译逐字翻译是最基础的文言文翻译方法,一般用于词语和词组的翻译。

通过对原文的逐字逐句理解,将每个字都找到对应的现代汉语表达。

逐字翻译可能会使得翻译结果的语序不够通顺,但有助于保留原文的古典韵味。

2. 词语置换翻译词语置换翻译方法是指将原文中的部分词语或短语用其在现代汉语中对应的形式进行替换。

这种方法适用于有明确对应关系的词语,可以使翻译结果更易于理解,同时也保留了一定的文言文特色。

3. 句式倒换翻译句式倒换翻译方法是指将原文中的句子结构调整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结构。

倒换句式有助于减少表达上的歧义,提高读者的阅读理解能力。

但要注意保留文言文的特点,不过度进行结构转换。

4. 补充解释翻译文言文中常含有一些现代汉语中不常见或不具备明确含义的词语和短语。

在翻译时,可以适当增加一些解释性的补充,帮助读者理解原文的意思。

这可以通过添加括号注释、脚注等方式实现。

5. 上下联结翻译上下联结翻译是指通过掌握原文的上下文语境,在翻译中注意衔接前后句子和段落的关系。

这种方法能够更好地还原原文的逻辑思路,提高整体的准确性和连贯性。

6. 诗意再现翻译文言文中常有富有诗意和修辞效果的表达方式,用现代汉语进行直译可能会失去原文的韵味。

在翻译时,可以尝试利用现代汉语的修辞手法,重新表达出原文中的诗意或情感。

以上6个基本方法不是孤立的,实际的翻译工作中经常会综合运用其中的多种方法。

创作者在选择翻译方法时,需要根据原文的特点和目标读者的需求进行灵活的处理,在保留原文风格的同时,使译文更易理解和接受。

文言文翻译方法口诀初中

文言文翻译方法口诀初中

一、识词辨义,细读原文。

翻译文言文,首在识词义,细读原文心自明。

字字句句仔细读,理解大意记心间。

二、了解语法,掌握结构。

文言文语法,结构有规律,掌握结构助翻译。

主谓宾定状补,结构清晰明。

三、注意古今,词义有变。

古汉语与现代,词义有变迁,翻译时须注意辨。

古今词义有差异,翻译需谨慎。

四、活用词义,语境为凭。

文言文词义,活用需语境,翻译时须凭语境。

一词多义要分辨,语境为凭不误译。

五、增删调换,通顺表达。

翻译文言文,增删调换间,通顺表达是关键。

实词虚词要增删,句子顺序可调换。

六、意译为主,直译为辅。

翻译文言文,意译为主直译辅,忠实原文求准确。

意译为主求通顺,直译为辅求准确。

七、注释补充,完整表达。

文言文翻译,注释补充宜,完整表达是关键。

疑难字词要注释,补充说明求完整。

八、对照例句,理解用法。

翻译文言文,对照例句用法明,理解用法不误译。

例句对照用法明,理解用法不误译。

九、逐句翻译,细心检查。

翻译文言文,逐句翻译细心查,前后连贯是关键。

逐句翻译细心查,前后连贯不遗漏。

十、反复练习,熟能生巧。

翻译文言文,反复练习是关键,熟能生巧才精湛。

日积月累多练习,翻译水平自然高。

以下为具体步骤:1. 首先阅读全文,了解大意,把握文章中心思想。

2. 分析文章结构,确定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

3. 逐字逐句翻译,注意词义、句式、语气等。

4. 检查翻译是否通顺,如有不通之处,调整句子结构。

5. 对照原文,核对翻译是否准确,有无遗漏或误译。

6. 修改完善,确保翻译准确、通顺。

遵循以上口诀,持之以恒,相信你在文言文翻译方面会有所提高。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而在各类考试时,这理解基本内容常常以翻译的题型出现,即将文言语句或小段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

有些考生对此束手无策或不知如何入手,其实,文言文翻译是有法可循的:翻译的总原则是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的步骤是:解词串意顺意,通过这三步来完成的。

即先解读重点词语,明确其含意和用法;再将一个一个、一组一组词意,语意串连起来,形成句意;最后,把整个语句顺畅起来,亦即各词语间不连贯的使其连贯起来,不通顺的使其通顺起来。

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变四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

例如,将下面《寇准传》中的一段译成现代汉语:寇准传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②供帐,大为具待③。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④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注释:①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②严:敬重。

③具待:具,备办;待,接待。

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对于这一段行文的翻译,要先弄清一些词语的含义。

通过初读,文中的主要人物:张咏,又称张公咏;寇准,又称寇公准。

文言文翻译原则、方法、技巧讲解

文言文翻译原则、方法、技巧讲解

文言文翻译原则、方法、技巧讲解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言。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

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我们在语文上接触到了文言文,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一些文言文翻译原则、方法、技巧讲解。

一文言文直译的原则——信、达、雅“信”是忠实于原文的内容和每个句子的含义。

“达”就是翻译出的现代文表意要明确,语言要通畅。

“雅”就是用简明、优美、富有文采的现代汉语把原文的内容、形式以及风格准确表达出来。

注释:“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注意: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灵活处理原文的句子结构。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二文言直译的方法——“九字法”(一)针对实词(1) 留。

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地名、职称、器具等,可照录不翻译,例如:a 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日颜佩韦、杨念如、马杰、沈杨、周文元,即今之傫然在墓者也。

b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c 江宁之龙皤,苏州之邓尉,杭州之西溪,皆产梅。

d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

(2) 译。

译出偏义复词、古今异义词、活用现象和通假字等文言现象。

a 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

b 吾社之行为士先者,为之声义,敛赀财以送其行。

c 以旌其所为d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语文学习技巧:文言文翻译的十种方法及口诀

语文学习技巧:文言文翻译的十种方法及口诀

语文学习技巧:文言文翻译的十种方法及口诀文言文是以古汉语口语为基础的书面语,在远古时代文言文与口语的差异微乎其微。

现今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

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

随着历史变迁,口语的演变,文言文和口语的差别逐渐扩大,“文言文”成了读书人的专用。

文言文是相对现今新文化运动之后白话文来讲的,古代并无文言文这一说法。

其特征是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等多种文体。

经过历代文人修饰越显浮华,唐代起文学大家韩愈等发起“古文运动”,主张回归通俗古文。

现代书籍中的文言文,为了便于阅读理解,一般都会对其标注标点符号。

01、如何翻译文言文首先要把每个实虚词的解释了解透彻,这是基本,就好比看一篇文章一样,如果这篇文章有很多字你不认识,那么你肯定一知半解或者看不懂。

剩下的时间看一下并用笔标记一下不会的那些实虚词并把它背诵下来(这里说的是注重平时练习所得,并非考场)。

接下来我们讲解文言文阅读考场做题的方法及做题技巧:一、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文言文阅读方法众所周知,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因此不少学生心理上比较紧张,拿到文言文材料,常常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

其实这种作法是很不正确的,作为文言应试的阅读应分三步进行:第一步:初读全文指的是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

最近几年高考都有一篇考人物传记的,看这样的文章要知道记载几个人,有的人物关系简明,有的人物关系复杂。

一般有主人公,主人公有正反好坏之分,在人物身上,表现一种特殊的品格和性格。

这要求考生解读人物关系,体味出人物的特有的品格和性格。

作者写人物传记,或出于某种政治需要,或出于个人目的,通过人物传记,表现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要求考生能分析传记的基本内容,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10大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10大方法

初中考试文言文翻译的10大方法,不愁不会翻译古文了“增、删、调、留、扩、缩、直、意、替、选”是考试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在具体运用时不是孤立的,而常常是几种方法结合在一起的,要根据表达需要灵活运用。

一增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二删就是删除,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因在现代汉语中是没有词能代替,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

三调就是调整,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这就需要调整语句语序,大体有三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例:“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4.介宾短语前移。

例:“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四留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完整版)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完整版)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

文言文翻译方法及解题技巧文言文翻译方法一、基本方法:直译和意译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有直译和意译两种。

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其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言也不够通顺。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

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

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这两种翻译方法当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二、具体方法:留、删、补、换、调、变。

“留”:就是保留。

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以及古代的人名、地名、物名、官名、国号、年号、度量衡单位等,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如:《晏子使楚》中的“楚王”、“晏婴”、“晏子”等不用翻译。

“删”,就是删除。

删掉无须译出的文言虚词。

例如:“寡人反取病焉”的“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本句的意思就是“我反而自讨没趣。

”(《晏子使楚》)又如:“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中的“而”是连词,可不译,整句意思是“子猷与子敬都病重,子敬先死去。

”“补”,就是增补。

(1)变单音词为双音词,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一词是“妻子、儿女”的意思;(2)补出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如《人琴俱亡》中“语时了不悲”,翻译为:(子猷)说话时候完全不悲伤。

“换”,就是替换。

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如把“吾、余、予”等换成“我”,把“尔、汝”等换成“你”。

“调”就是调整。

把古汉语倒装句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

例如《人琴俱亡》中“何以都不闻消息”,“何以”是“以何”的倒装,宾语前置句,意思是“为什么”。

“变”,就是变通。

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活译有关文字。

“子猷问左右”(人琴俱亡))中的“左右”指的是“手下的人”,“左右对曰”(《晏子使楚》中的“左右”指的是“近臣”。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一、翻译要求:(1)信:就是准确,即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要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2)达:就是畅达,即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3)雅:语言优美。

二、翻译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三、翻译考点:古文翻译,要求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义通畅,要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1.积累性的:关键词语(重要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议词等)2.规律性的:语法现象(词类活用、固定结构、特殊句式等)四、翻译步骤:(1)审:审清踩分点,即两类考点。

(2)切:以词为单位,用“/”切分句子。

(3)连:按现代汉语语法的习惯,将逐一解释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

(4)誊:抄在答卷上,不写繁体字,简化字,错别字。

五、翻译方法:(1)对:即对译法。

例:1.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

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忧虑辛劳可以使国家兴盛,安逸享乐可以使自己灭亡。

翻译下列句子,注意画线字的翻译1. 请略陈固陋。

请让我大略的陈述(自己)固瑟鄙陋(的意见)2.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我认为平民之间的交往尚且不相互欺骗,何况使大国之间的交往呢?3.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求学问的人不可以不深入地思考并谨慎的选取它。

(2)留:即保留法,保留古今意译相同的专有名词(地名,人名等;年号…)(3)换:即替换法。

(4)删:即删减法,包括发语词、助词、结构倒装的标志、停顿…例:师道之不传也久已。

从师的风尚不流传很久了。

(“之”、“也”删掉)(5)补:即增补法,原句中的省略,古今用词的不同。

1.单音节实词对译成双音节实词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变更你的差役,回复你的赋税,那怎么样呢?2.补充省略句中的主语、谓语、宾语和介词等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孟子)问:“一个人欣赏音乐快乐,和别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哪一个更快乐?”…3.补充行文省略的内容,如关联词语等(6)调:即调位法,包括:主谓倒置等六、如何达到“信”、“达”、“雅”的要求。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

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和技巧文言文翻译的原则——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直译,指译文要与原文保持对应关系,重要的词语要相应的落实,要尽力保持原文遣词造句的特点和相近的表达方式,力求语言风格也和原文一致。

意译,指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在忠于原意的前提下,灵活翻译原文的词语,以使译文通顺。

两者的关系是,只有在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旨的情况下,才在相关部分辅之以意译。

文言最佳译文是既直且顺,其次顺而不直,再次直而不顺,最次不顺不直。

文言文翻译六字法――留、换、直、删、补、调一、留就是保留原文,无须翻译。

诸如人名、物名、地名、官名、帝号、国号、年号等以及古今词义相同的词汇。

如“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君”(《岳阳楼记》)。

译为:“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为巴陵太守。

”又如“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其中“心旷神怡”在现代汉语中被作为成语仍广泛使用着,无须译成成语的解释“心胸开朗,精神畅快”。

山东豪杰逆并起而亡秦族矣。

(贾谊《过秦论》)二、换第一种情况:替换掉古今异义的词。

有的古汉语词汇,现在虽然还在使用,但是意义已经完全不同,为了避免误解,翻译时要替换。

如“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译为:田间小路纵横交错,四通发达,(村落间)鸡狗鸣叫的声音处处可以听到。

又如“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出师表》)。

卑鄙,身份低微,见识短浅,和现代汉语的“卑鄙”不同,今指语言行为恶劣。

感激,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和现代汉语的“感激”不同,今指深刻的感谢。

所以译为“先帝不介意我身份低微,委屈地自我降低身份,接连三次到草庐来访看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因此我深为感激,从而答应为先帝驱遣效力”。

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

季氏将有事于颛臾。

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第二种情况:词类活用要译出来,尤其是使动和意动。

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

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总结

自古文以载道,文言文者,先秦两汉之遗风,六朝唐宋之韵致。

然今之人,多疏于古文,欲通其意,必先求译法。

兹将文言文翻译之技巧,略述如下,以俾学者有所遵循。

一、字义准确,文脉贯通文言文翻译,首在字义。

一字之差,谬以千里。

故译者须熟谙字义,明辨字词之异同,方能准确翻译。

同时,译文需保持文脉贯通,使读者如读原文,不失原意。

二、词性转换,活用成语文言文词汇丰富,词性多变。

译者需根据上下文,灵活转换词性,使译文通顺。

如“曰”字,可译为“说”、“曰”、“言”等。

此外,成语亦需活用,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

三、句式调整,符合语法文言文句式严谨,与现代汉语存在差异。

翻译时,需根据现代汉语语法规则,调整句式,使译文流畅。

如将文言文中的省略句、倒装句等,转换为现代汉语的完整句式。

四、文化背景,深入理解文言文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译者需了解相关文化背景,深入理解原文,才能准确翻译。

如“三顾茅庐”一词,需了解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历史典故,才能准确表达其含义。

五、修辞手法,巧妙运用文言文修辞手法多样,如比喻、排比、对偶等。

译者需掌握这些修辞手法,巧妙运用,使译文生动形象。

如原文中“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一句,可译为“明月何时再照我?举杯邀月问苍穹。

”六、语气神态,传神达意文言文表达语气丰富,神态各异。

译者需把握原文语气神态,使之在译文中得到体现。

如原文中“一笑倾国,再笑倾城。

”一句,可译为“一笑倾国色,再笑倾城姿。

”七、逐字逐句,逐句成章文言文翻译,需逐字逐句,逐句成章。

不可急于求成,忽视细节。

在翻译过程中,要反复推敲,确保译文准确无误。

八、参考注释,汲取精华文言文注释详实,蕴含着前人智慧。

译者可参考注释,汲取精华,丰富译文内容。

同时,注释中的解释也可作为翻译的依据。

九、校对修改,精益求精翻译完成后,需进行校对修改。

检查译文是否准确、通顺,是否存在错别字、语法错误等。

反复修改,力求译文精益求精。

总之,文言文翻译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

初中文言文实词释义及翻译方法

初中文言文实词释义及翻译方法

初中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常用实词及翻译方法一.常用实词实词有实在意义,能够单独充当句子成分,一般能单独回答问题。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及意义,是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的关键。

1.安安逸。

例:死于安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养,奉养。

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曹刿论战》)(3)怎么。

例: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陈涉世家》)(4)安稳,安定。

例:风雨不动安如山(《茅屋为秋风所破歌》)2.曾(1)同"增",增加。

例:曾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副词,常与"不"连用,译为"连……都不……"。

例:曾不若孀妻弱子(《愚公移山》)/曾不盈寸(《核舟记》)(3)曾经。

例:相逢何必曾相识(《琵琶行》)(4)同"层",重叠。

例:荡胸生曾云(《望岳》)3.从(1)跟,随。

例:战则请从(《曹刿论战》)/隶而从者(《小石潭记》)(2)学习。

例:择其善者而从之(《论语。

述而》)(3)追寻。

例:溯洄从之(《蒹葭》)(4)依从。

例:民弗从也(《曹刿论战》)(5)自,由。

例:从口入,初极狭(《桃花源记》)(6)在。

例:吾从北方闻子为梯(《公输》)(7)堂房亲属。

例:赠从弟(《赠从弟》)(8)向。

例: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送东阳马生序》)4.得(1)能够。

例:余因得遍观群书(《送东阳马生序》)(2)领会。

例: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3)同"德",恩惠,感激。

例:所识穷乏者得我与(《鱼我所欲也》)(4)实施。

例:得道者多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得意。

例:怡然自得(《童趣》)(6)得到,获得。

例:优劣得所(《出师表》)5.道(1)(正确的)方法。

例:策之不以其道(《马说》)(2)主张,思想,学说。

例:益慕圣贤之道(《送东阳马生序》)(3)路。

例:道不通,度已失期(《陈涉世家》)(4)政治的理想境界。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第一篇范文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文言文翻译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一、了解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古代汉语的书面语形式,其特点是简练、含蓄、典雅。

要翻译好文言文,首先要了解其特点,才能准确传达其意义。

1.简练:文言文用词简洁,一个字往往代表现代汉语中的一个词甚至多个词。

因此,在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准确理解字义。

2.含蓄:文言文表达往往含蓄而委婉,需要译者充分理解文化背景,恰当表达其含义。

3.典雅:文言文语言典雅,使用了很多修辞手法,如对偶、排比、夸张等。

翻译时要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修辞效果。

二、掌握翻译原则翻译文言文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忠实于原文:翻译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不添加个人理解,不随意删减或增补。

2.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翻译时要考虑目标读者的接受程度,尽量用现代汉语表达,同时保持原文的风格。

3.保持原文的逻辑结构:翻译时要保持原文的句子结构和逻辑关系,使译文通顺、符合逻辑。

三、翻译方法与技巧1.直译:对于可以直接对应翻译的词语和句子,采用直译的方法,确保翻译准确。

2.意译:对于无法直接对应翻译的词语和句子,根据上下文意进行意译,使译文通顺。

3.留白:对于原文中含糊不清或有意留下的空白,可以适当留白,不必强求翻译。

4.注释:对于一些特殊用法或历史文化背景深厚的词语,可以在译文后加注释,帮助读者理解。

四、实例分析以下是一个文言文句子的翻译实例:原文: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分析:此句中,“学而时习之”是一个完整的意群,表示学习的动作和方式;“不亦说乎”是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

翻译:孔子说:“学习并且经常温习,不也令人高兴吗?”通过以上实例,我们可以看到翻译文言文时,要根据上下文理解原文的意义,同时注意保持原文的风格和修辞效果。

五、结语文言文翻译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掌握翻译技巧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方法

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方法

初中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方法初中文言文翻译技巧方法一一、文言文翻译的基本原则1、抓住关键实词文言文中的关键实词以动词为主,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

翻译时要准确理解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和特殊难解词语,并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

2、抓住关键虚词文言文中的关键虚词主要指副词、连词和介词。

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①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②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虚词不必译出,如发语词和句末语气助词等。

3、熟悉文言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要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内容,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定语后置句、宾语前置句和固定句式等。

二、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

所谓意译,则是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

三、具体步骤——翻译“六字法”1、“留”即保留文言文中的一些基本词汇和专有名词,如常用的成语和惯用语。

同时,包括朝代、年号、谥号、庙号、人名、爵位名、书名、地名、官职名、器物名、度量衡等专有名词,也可保留不译。

2、“换”即将文言词替换成现代汉语词,包括将古汉语的单音节词替换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将古今异义词替换成古代汉语的意思,将通假字替换成本字,将活用的词替换成活用后的词等。

翻译要彻底到位,以防文白混杂,不伦不类。

3、“调”即按照现代汉语的惯,在对译的基础上,将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过来,使译句畅达。

需要调整语序的句子主要有介宾短语后置句和定语后置句。

4、“删”即把没有意义或不必译出的衬词、虚词删去。

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重点知识在翻译文言文时,需要掌握六种翻译方法,包括留、换、调、删、补、变。

其中,留指保留原文的语言形式和意义,换指将文言文转化为现代汉语,调指调整语序和词语顺序,删指删除无关紧要的内容,补指补全省略的成分,变指根据语境灵活变通地翻译。

文言文翻译常见的几点技巧

文言文翻译常见的几点技巧

文言文翻译常见的几点技巧一、文字文字之前结绳记事,图画记事,都不是文字。

1、造字法六书: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转注字——假借字(后两种是用字法)独体为文,合体为字。

独体字:一个偏旁组成的文字,即象形和指事,而指事字只有二十几个(也有版本是36个),其余都是象形字。

合体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偏旁组成的文字,即会意和形声,80%以上的汉字是形声字,少数是会意字。

2、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钟鼎文——篆书——隶书——行书——草书。

口诀:殷商甲骨西周钟(钟鼎文、金文),秦朝前后篆不同(大-小)秦至汉朝手写隶(失去图画意),东汉楷书因毛笔。

隶书草写为章草,演变之后今、狂草,草、楷之间普及行。

3、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中学课本把这三种字都叫做通假字,“同”为古今字,“通”为通假字。

二、词汇1、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扩大的,例如:江(长江)、河(黄河)、菜(蔬菜)、鸣(鸟叫)缩小的,例如:谷(粮食的总称)、丈夫(男子)、臭(气味)转移的,例如:股(大腿)、涕(眼泪)、烈士(壮烈的勇士)、穷(政治上失意)2、词的本义、基本义、比喻义、引申义本义:是汉字的最初意义。

基本义:就是词的常用义,一般来讲,古代汉语字典上的第一个义项是词的本义,现代汉语词典上的第一个义项是词的基本义。

比喻义:是通过修辞的比喻用法逐渐形成的。

词的比喻义是固定的,修辞上的比喻是临时打比方。

引申义:是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引申的方法而产生的词义。

3、偏义复词(偏义词):由两个单音词组成,一个有实际意义,另一个陪衬。

例如:昼夜勤作息、今晚没动静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例如:卑鄙、明哲保身、复辟、爪牙、衣冠禽兽、乖、谤、祥等。

5、名称说法改变:目——眼睛,日——太阳。

6、单音词变为复音词:例如:前——前面,敌——敌人。

三、词法1、名词名词活用为动词:翻译时①译为状语+动词。

例如:驴不胜怒,蹄之(用蹄子踢)。

②译作一个相应的动词。

例如:徐庶见先主,先主器(器重)之。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

初中语文文言文翻译技巧文言文翻译有两种形式:一是直译,即用现代汉语对原文进行机械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一是意译,即不采取实词虚词字字都落实的办法,仅是根据文章的意思翻译,做到尽量符合原文的意思。

一、基本原则文言文翻译要求准确达意,必须遵循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不可以随意地更换。

省略现象应该作补充,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规范加以调整,力求通顺。

二、基本标准翻译的基本标志是“信”、“达”、“雅”。

信:要求准确表达原文意思,不增、不漏、不歪曲。

达:要求明白通顺,没有语病。

雅:要求遣词造句比较讲究,文笔优美富有表现力。

三、基本要求1.认真领会原文,把词放入句中去理解,把句放入篇中去理解,不要望文生义。

比如《桃花源记》中“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中的“绝境”就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现代汉语的“没有出路的境地”。

因为从全文看,那里是“世外桃源”,不存在生活无着落的问题,因此,“绝境”应是“与世隔绝的地方”。

2.翻译时要落实好关键词语。

如翻译《狼》中的“其一犬坐于前”,关键是弄清“犬”在句中是名词作状语,翻译成“像狗一样”,才能正确翻译出这个句子。

关键词语落实了,句子翻译就比较顺利。

3.文言中省略句较多,翻译时应注意补充。

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译为“第一次击鼓,士气振作;第二次(击鼓),士气就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泄尽了。

”这里的“再”“三”后应补译上“鼓”(击鼓)。

4.一般用直译,如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则用意译。

如“明察秋毫”,直译为“能看清楚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这样翻译无法表意,应意译为“能看清楚很细小的问题”。

5.译文要保持原文的语气,是陈述的应译成陈述语气,是感叹的应译成感叹语气,是疑问的应译成疑问语气。

四、基本方法(翻译“六字诀”)1.留,即保留原文中的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地名、官名、职称、器具名称等,可照抄不翻译。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

文言文翻译技巧文言文句子翻译,是学习文言文的主要训练方法之一。

它可以让学生在翻译文言文句子中积累文言词语、感受古代汉语习惯,更重要的是准确理解原作内容。

根据实践经验积累,我认为翻译文言文有以下技巧。

一、录“录”,就是把文言文句子中不必翻译的词抄录下来。

文言文中不必翻译的词大体分两类:一类是特殊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年号、日期等;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不必翻译的词,如:山、石、高、远等。

例句①:“元丰中,庆州界生子方虫,方为秋田之害。

”(《梦溪笔谈》)句中“元丰”是年号,“庆州”是地名,“子方虫”是害虫名,“秋田”与现代语意思相同,均不必翻译,抄录即可。

二、释“释”,就是把需要翻译的词加以解释。

这些词大致分两类:一类是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的古代汉语词,这一类词很多可以用“单音节变双音节”的方法解释;另一类是古今异义的词。

例句②:“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曾子杀彘》)句中“欺”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但要翻译为“欺骗”;“今、是”属古今异义的词,要翻译为“现在、这”。

要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借助工具书和文中注释;另一方面得根据自己积累的古代汉语词汇进行解释。

三、补“补”,就是在翻译文言文省略句时,把原句中被省略的成分补充进去。

在文言文中,省略句不少,主要是省略主语、宾语、谓语、介词,翻译时应把省略成分补充进去。

例句③:“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桃花源记》)句中“便”前省略了主语“渔人”,“初”前省略了主语“洞口”。

例句④:“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句中“以”后省略了宾语“之(这点)”。

四、添“添”,就是有些文言句子,不好说它省略掉什么成分,但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要添加一些词语,译句才连贯通顺。

例句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桃花源记》)此句是判断句,在翻译时需在“高尚”前加“是”。

例句⑤:“虽鸡狗不得安宁。

”(《捕蛇者说》)此句应翻译为“(不要说人,)即使是鸡狗也不得安宁啊。

文言文翻译方法大全课件(共48张PPT)

文言文翻译方法大全课件(共48张PPT)

增译法
在翻译用典时,可以增加一些注释或 解释性文字,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用 典的含义和背景。
互文的翻译
互文
直译法
互文是指在文学作品中将两个或多个词语 、句子相互呼应、补充、对照等,以形成 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对于一些互文,可以直接按照原文进行翻 译,保留互文的形象和意义。
意译法
分译法
对于一些难以直译的互文,可以根据互文 的含义进行解释性翻译,以传达原文的含 义。
06
CATALOGUE
文言文翻译实践与技巧
直译与意译的选择与运用
01
02
03
直译
保留原文的句式和修辞, 力求译文与原文形式对等 ,易于理解。
意译
不拘泥于原文形式,以传 达原文意义为主,更注重 译文的流畅性和自然度。
选择运用
根据文言文的内容和语境 ,灵活运用直译或意译, 既传达原文意义,又保持 原文风格。
文言文翻译方法大 全课件
目录
• 文言文翻译概述 • 文言文词汇翻译 • 文言文句式翻译 • 文言文修辞手法与翻译 • 文言文文化背景与翻译 • 文言文翻译实践与技巧
01
CATALOGUE
文言文翻译概述
翻译的定义与重要性
翻译的定义
翻译是将一种语言中的文字、词 组、句子或段落转换成另一种语 言的过程,同时保持原文的意义 和风格。
文化典故的翻译
要点一
总结词
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各种文化典故,这些典故对于理解原文 至关重要。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了解和掌握这些典故的背景和含义, 以便在译文中准确地传达出来。对于文化典故的翻译,需 要注重其深层含义和文化内涵,避免直译或意译导致的歧 义或误解。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介绍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介绍

初中语文知识点:文言文翻译具体方法介绍《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而在各类考试时,这“理解基本内容”常常以翻译的题型出现,即将文言语句或小段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

有些考生对此束手无策或不知如何入手,其实,文言文翻译是有法可循的:翻译的步骤是:“解词”→“串意”→“顺意”,通过这三步来完成的。

即先解读重点词语,明确其含意和用法;再将一个一个、一组一组词意,语意串连起来,形成句意;最后,把整个语句顺畅起来,亦即各词语间不连贯的使其连贯起来,不通顺的使其通顺起来。

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变”四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

例如,将下面《寇准传》中的一段译成现代汉语:寇准传初,张咏在成都,闻准①入相,谓其僚属曰:“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

”及准出陕,咏适自成都罢还,准严②供帐,大为具待③。

咏将去,准送之郊,问曰:“何以教准?”咏徐曰:“《霍光传》④不可不读也。

”准莫谕其意,归,取其传读之,至“不学无术”笑曰:“此张公谓我矣。

”(选自《宋史·寇准传》)注释:①准:寇准,北宋政治家,景德元年任宰相。

②严:敬重。

③具待:具,备办;待,接待。

④《霍光传》:载《汉书》,传末有“然光不学无术,暗于大理”之语。

对于这一段行文的翻译,要先弄清一些词语的含义。

通过初读,文中的主要人物:张咏,又称“张公”“咏”;寇准,又称“寇公”“准”。

文中的地名:成都、陕(即:陕西)。

这些词语都按原文或原义写出。

其余各词语的意思,依次如下:“初”,即“当初”,“在”原义不变;“闻”,“听说”:“入相”,即进入相府,译为:“当了宰相”;“谓”,“对……说”;“其”,“他的”;“僚属”,“同僚们”;“奇材”,同今义“奇材”;“惜”,“可惜”;“尔”,叹词:“及”,到,等到;“出陕”,出京外任陕西地方官;“适”,恰,正赶上;自,从;“罢还”,罢官还乡;“供帐”,供设帷帐;“为”,做;“去”,离去;“送之郊”,送他到市郊;“何以”,以何,用什么;“教”,教导;“徐”,慢慢地;“莫谕其意”,不明白他的用意;“归”,回到府中;“至”,到;“谓”,说。

文言文带翻译技巧_初中

文言文带翻译技巧_初中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贱,无长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翻译技巧】1.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文言文翻译应以直译为主,力求保持原文的准确性和风格。

对于一些难以直译的词语或句子,则可适当采用意译,以使译文更加通顺易懂。

2. 注意关键词汇:文言文中的一些关键词汇往往承载着整个句子的核心意义,翻译时应特别注意。

如“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中的“师”、“传道”、“授业”、“解惑”等,都是理解句子含义的关键。

3. 分析句子结构:文言文的句子结构往往与现代汉语不同,翻译时应注意分析句子结构,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等成分,确保翻译的准确性。

4. 注意古代文化背景:文言文是古代汉语,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背景。

翻译时,应适当解释这些文化背景,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

【翻译】古代的学者必定有老师。

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

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却不向老师请教,那些疑惑,最终都不会解开。

在我之前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固然比我早,我跟随他学习;在我之后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随他学习。

我学习的是道理,难道在乎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吗?因此,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总结】文言文翻译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和方法,如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注意关键词汇,分析句子结构,以及考虑古代文化背景等。

通过不断练习,可以提高文言文翻译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翻译教案(文言文阅读)一、知识链接:翻译要求1、文言文翻译要做到“信、达、雅”三个字。

“信”是指译文要准确无误,要忠于原文。

“达”是指译文要通顺畅达,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及用语习惯,字通句顺,没有语病。

“雅”指译文要优美自然,生动、形象,完美地表达原文的写作风格。

2、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文言文翻译过程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

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

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

如果直译后语意不畅,还应用意译作为辅助手段,使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二、知识补充:特殊文言句式1、判断句:古汉语判断句一般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对主语进行判断,一般不用判断词“是”字。

其基本形式是“…者,…也”,“…,…者”,“…,…也”。

另一种是用“则”“皆”“乃”“为”“即”“非”等判断词表示肯定或否定判断。

还有一种情况是不用判断词,要根据上下文判断。

2、省略句:句子中省略某个词或某个成分的现象,在文言文中较为常见。

主要有:(1)省略主语:a承前省渔人甚异之……(渔人)便舍船,从口入b 蒙后省c对话省例《曹刿论战》(此)忠之属也。

(《曹刿论战》)(2)省略谓语或省略动词: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曹刿论战》)(3)省略宾语:投(之)以骨。

(《狼》)(4)省略介词:林尽(于)水源。

(《桃花源记》)(5)省略量词:文言文中数词后常省略量词:孔子东游,见两(个)小儿斗3、倒装句:倒装句主要有四种:(1)主谓倒装。

在感叹句或疑问句中,为了强调谓语而将它放到句首,以加强感叹或疑问语气。

例:甚矣,汝之不惠。

全句是“汝之不惠甚矣”。

谓语前置,表强调的意味,可译为“你太不聪明了”。

(2)宾语前置。

否定句中代词充当宾语、疑问代词充当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以及用“之”字或“是”字作为提宾标志时,宾语通常都要前置。

例:“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的倒装。

可译为“有什么简陋呢”,“何”,疑问代词,“之”,助词,无实在意义,在这里是宾语前置的标志。

(3)定语后置。

古汉语中有时为了突出修饰语,将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

例:“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花之隐逸者”是“隐逸之花”的倒装。

可译为“具有隐逸气质的花”(4)介宾结构后置。

a、用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在文言文中大都后置,译成现代汉语时,除少数译作补语外,大都数都要移到动词前做状语。

例:何有于我哉?全句为“于我有何”的倒装句,介宾结构“于我”后置。

译为“在我身上有哪一样呢”b、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后置,在今译时,一般都前置做状语。

例:屠惧,投以骨。

全句为“以骨投之”的倒装,介宾结构“以骨”后置。

译为“把骨头扔给它”4、被动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是用“于”“为”“为……所”“见”字表被动句。

二是没有被动词,意思上隐含被动,要根据上下文语意去推断。

(1)没有标志词语,意念上的被动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被……所感动(2)有标志词语a “为”表被动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b “为……所……”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为所吞”即“被……吞掉”c “于”表被动管夷吾举于士“举于……”即“在……被举荐”。

5、固定格式。

初中文言课文中固定结构有:“不亦……乎”“有……者”“得无……乎”“如……何”“奈……何”“然则……”等。

(1)“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易君子乎?(2)“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把……怎么样”例:……如太行王屋何?即“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其如土石何即“能把土石怎么样呢”(3)“以……为……”相当于“把……当作……”例: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即“把丛草当作树林,把虫蚁当作禽兽……”(4)“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为什么会……呢”例:此何遽不为福也即“为什么不会变成福呢”(5)何以例:何以战二、学法指导:翻译方法(借助句型结构)(一)直。

即直译,就是指紧扣原文,按原文的词句进行对等翻译的今译方法。

对于文言文的实词、大部分虚词、活用词和通假字,一般是要直接翻译的,否则,在考查过程中是不能算作准取得翻译。

例:“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句:“水清,树茂,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

”(二)意。

即意译,就是指在透彻理解原文内容的基础上,为体现原作神韵风貌而进行整体翻译的今译方法。

文言文中的一些修辞格如比喻、互文、借代、婉曲等,不能直译的要恰当处理,将其意译。

1、互文不可直译。

互文,上下文各有交错而又相互补足,交互见义并合而完整达意。

例1:“秦时明月汉时关”译句:“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

例2:“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可译为:“将军和壮士身经百战,有的战死沙场,有的凯旋而归。

”2、比喻。

例:“金城千里”中的“金城”,不能译为“金子修筑的城”或“金属修筑的城”,可译为“钢铁般的城防”或“坚固的城防”。

联系“固若金汤”3、借代。

例:“臣本布衣”中的“布衣”代未做官之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中的“黄发”代指老人,“垂髫”代指孩子。

4、婉曲。

主要是避讳。

如把国王的死说成“山陵崩”,把自己的死说成“填沟壑”,还有把上厕所说成“更衣”。

(三)调。

就是调整顺序,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古汉语倒装句式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才能使译句通顺。

需要调整语句语序的类型大体有四种情况:1、前置谓语后移。

例:“甚矣!汝之不惠。

”可调成“汝之不惠甚矣”。

2、后置定语前移。

例:“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可调成“能面刺寡人之过群臣吏民”。

3、前置宾语后移。

例:“ 何以战?”可调成“以何战”。

“孔子云:何陋之有?”何字前提问句4、介宾短语前移。

“ 还自扬州。

”可调成“自扬州还”。

介词特征(四)留。

就是保留,凡是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专有名词、国号、年号、人名、物名、人名、官职、地名等,在翻译时可保留不变。

例:“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译句:“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庆历四年”为年号,“巴陵郡”是地名,可直接保留。

(五)扩。

就是扩展。

1、把文言文中的单音节词扩为同义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

例:“更若役,复若赋,则如何?”译句:“变更你的差役,恢复你的赋税,那么怎么样呢?”“役”、“赋”扩展为双音节词。

2、对于一些紧缩复句或言简义丰的句子,在翻译时,要根据句义扩展其内容,才能使意思表达清楚。

例:“怀敌附远,何招而不至?”译句:“使敌人降服,让远方的人归附,招抚谁,谁会不来呢?”(六)缩。

就是凝缩,文言文中的有些句子,为了增强气势,故意实用繁笔,在翻译时应将其意思凝缩。

例:“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译句:“(秦)有吞并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七)增。

就是增补,在翻译时增补文言文省略句中的省略成分。

注意:补出省略的成分或语句,要加括号。

1、增补原文省略的主语、谓语或宾语。

例1:“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译句:“(桃源中人)一见渔人,大为惊奇,问(他)是从哪里来的。

”例2:“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第一次击鼓能振作士气,第二次(击鼓)士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气就耗尽了)“再”“三”后省略了谓语“鼓”,翻译时要补上。

例3:“君与具来。

”(你与(他)一起来)“与”后省略了宾语“之”。

2、增补能使语义明了的关联词。

例:“不治将益深”是一个假设句,译句:“(如果)不治疗就会更加深入”。

(八)删。

就是删除,古汉语中的发语词、结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虚词,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

例1:“夫战,勇气也。

”译句:“战斗,靠的是勇气”。

“夫”为发语词,删去不译。

例2:“孔子云:何陋之有?”译句:“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之”为宾语前置的标志,删去不译。

例3:“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译句:“从师学习的风尚已经很久不存在了。

”“也”为句中语气助词,起到舒缓语气的作用,没有实在意义。

在翻译时,完全可以去掉(九)替。

就是替换,1、用现代词汇替换古代词汇。

把古词替换成同义或近义的现代词或词组。

例1:“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这句中的“愚”,要换成“我”;“悉”,要换成“都”;“咨”,要换成“商量”。

例2:“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要换成“出身卑微,见识短浅”。

2、把文言文中的固定结构替换成现代词或结构。

例:“然则……”:换成“ 既然这样,那么……”;“何以………?”换成“根据什么……”。

积累固定结构(十)选。

就是选择,文言文中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现象很常见,因此要选用恰当的词义翻译才能使句子正确。

例:“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兵”是一个多义词,它有“兵器;士兵、军队、军事、战争”等义项。

例句中的“兵”翻译时应选择“兵器”。

牛刀小试(对比练习)一、画皆以人重子尝谓诗文书画皆以人重,苏、黄遗墨流传至今,一字兼金①;章、京、卞②④岂不工书,后人粪土视之,一钱不直。

永叔有言,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使颜鲁公③书虽不工,后世见者必宝之,非独书也。

诗文之属莫不皆然。

注释:①兼金:价值等于平常金子几倍的好金子。

②章、京、卞:章指章敦,京指蔡京,卞指蔡卞,三人都是北宋朝廷大臣,擅长书法。

③颜鲁公:即颜真卿。

封鲁国郡公,人称“颜鲁公”。

工书法,自创一体,对后世影响很大,人称“颜体”。

l、下列句中加点“然”与其他三句中加点“然”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B )A.若听茶声然 B. 诗文之属莫不皆然C.杂然相许 D.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一钱不直:值②后世见者必宝之:把……当宝贝,珍爱、喜爱3、翻译下面句子。

①后人粪土视之译文:后来(世)的人们都把他们的书法看作粪土②古之人率皆能书,独其人之贤者传遂远译文:古代的人大都会书法,只有那些品格高尚的人(的书法)才能流传得久远;二、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③面;食不给,啖④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⑤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选自宋•欧阳修《资政殿学士户部侍郎文正范公神道碑铭并序》注释:①昏怠:昏沉困倦。

②辄:往往,每每。

③沃;浇。

这里当”洗”讲。

④啖;吃、⑤谗:说人坏话。

1、给下面句中加点字注音并释义。

①啖粥而读音:dan吃义:②辄以水沃面音:wo洗义:③食不给音:ji供应义:④乃至被谗受贬音:chan说别人坏话义: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B )A.每天拿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