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说课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山奇松》说课稿焦元中心校赵瑞华

各位领导,评委老师,大家好:,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我说课的题目是《黄山奇松》程,说板书设计几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其中《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们的赞叹之情,心驰神往、浮想联翩。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每个自然段可以独立成段。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全文结构上,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扫除障碍,其中第一课时着重读准读通,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来完成,整体感知。第二课时精读品悟第二自然段,积累内化“精妙”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发挥充分的想象。

2、教学目标:

结合本文特点和五年级学生的认知基础,以及课标对本学断的要

求,我将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定为: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产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点:

品读三大名松的句子,体会黄山松的奇美。

4、教学难点:

在读的过程中,帮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的。

二、说教法学法

1、说教法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美文的特点,以“读”为主线,充分体现了“读占鳌头”、“品读感悟”、“情感熏陶”等语文学科个性。力求体现“以读书为主线,强调读中感悟,提倡活记乐背,注重迁移运用”这一指导思想。采用“读一读、想一想、看一看、品一品、悟一悟”等的方法,以学生为主体,既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又注重了引导。

2、说学法

学生能解决的,教师绝不包办代替,在整堂课中学生主要以自主探究、思考问题,以读感悟为主。学生在学习目标的引导下,通过教师提供的有关资料,积极思考问题,深入了解相关内容。通过师生间的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从而优化学

生的学习策略。

三、说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课

1、出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16课《黄山奇松》。(学生齐读课题)

;明朝著名的旅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

行家徐霞客两次游黄山后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样的千古名句,(大屏幕出示)谁能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学生说自己的理解)

2、它又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分别是__、__、__、__。(大屏幕出示“四绝”图片)而人们对“四绝”中的___情有独钟呢?(板书:情有独钟。)

【设计这样的提问,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第一课时的学习情况,便于提出本课的学习目标。】

3、提出目标:人们为什么对它情有独钟呢?这节课,我们再次进入这块美丽、神奇的土地,去欣赏黄山松、感受黄山松,看看黄山奇松到底“奇”在什么地方?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完成的学习目标。

【本课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因为有上一环节的提示,很自然的引出学习目标,学生学习起来便有了指向性。】

(二)、初步了解三大名松

1、要领略黄山松的“奇”,需要到黄山“最妙的观松处”,也就是曾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出示图片)来,让我们一起登上玉屏楼去看楼前悬崖上有哪三大名松?(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读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用横线划出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波浪线划出写陪客松的句子,用虚线划出写送客松的句子。(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划句子。)

3、谁愿意为我们介绍这三大名松?

(分别指名读描写三大名松的句子)

【学生有目的地读书,理清层次,为后面的精读打好基础】、精读感受三大名松(三).

1、感受迎客松的奇美

(1)、情境导学:请同学们用心地读读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迎客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大屏幕出示:这是一棵————的迎客松。)你能选个词语填进去吗?

【迎客松是三大名松之首,独具特色,让学生读了句子后讲出头脑中的印象,让他们有独立思考文本的时间。】

(2)、学法导学:大家在读书过程中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问问同学或与小组讨论。

(学生独立思考,从文本中感悟、体会。)

(3)交流:迎客松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从哪儿体会到的?体会它的姿态美、强健有力、茂盛、热情好客等。

【这一环节中,尊重学生的交流,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理解句子。在理解“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时,我让学生观察迎客松的图片并伸出自己的手臂加入动作,进而告诉孩子们,结合插图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句子,渗透理解句子的方法。让学生想象说话,感受迎客松的热情好客。】

(4)、过渡:这棵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并不奇呀,它到底奇在哪儿呢?

【这里提出问题,一下子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学生再次深入文中寻找答案。】

(5)、学生交流,教师引导:“饱经风霜”这个词中到底包含了迎客松成长过程的多少艰辛呢?

让学生猜迎客松的年龄,出示描写迎客松的诗句

让学生想象这课迎客松可能经历了哪些磨难?

【语文课程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品味“迎客松”这一部分时,联系“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容四海寿千年”这首诗来学习,使学生在积累中共鸣,整合中深化。资料的补充,想象说话,丰富了学生的思维,学生对迎客松所经历的艰辛会更加深刻】

(6)、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话想说呢?(体会迎客松生命力的顽强)

(7)、它饱经风霜,却顽强的活下来,奇不奇?而且长得郁郁苍苍、充满活力,奇不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