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学为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学生的学为基点
随着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入,“教什么”和“怎么教”逐渐成为语文教学中两个重要问题。过去我们比较注重“怎么教”,这只能从表面上使课堂变得多姿多彩,无法从品质上确保课堂的深度和效果。“教什么”才是课堂教学的最根本问题,只有明确了教学的内容,才有可能据此选择合适的方式去构建课堂。因此课堂教学内容越来越成为语文课堂教学关注的焦点。
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归根结底是学生学的有效性,追求语文
课堂教学的活力,归根结底是追求学生在语文课堂中的活力,学生“学的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基点。下面以笔者执教《一滴眼泪换一滴水》的过程来谈谈教学内容的预设与生成。苏教版必修四教材《一滴眼泪换一滴水》这篇课文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一个片段。伽西莫多受刑,爱斯梅拉达送水给他喝,使他流下生平第一滴眼泪,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但这一滴眼泪中所折射出的人
性的光辉相信是任何读者都不能不为之动容的。课文所在版块名为“美与丑的看台”,中世纪格雷沃广场上的刑台正是这样一个显示人性美丑的看台,群众谩骂嘲笑背后的愚昧,姑娘以德报怨的善举、副主教自私的逃避,一切都尽览无余。因此,笔者认为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形象,感受“人性”的复杂可以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这也正是课文的人文价值所在。
教学过程如何展开?教学参考书和《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指导意见》不约而同认为可以“抓住围绕伽西莫多的多重对比
展开探讨”,即伽西莫多外在形象和内在品德,伽西莫多和爱斯梅拉达、伽西莫多和养父克洛德·孚罗洛、爱斯梅拉达与围观群众、群众前后表现。但对比是否真的需要如此浓墨重彩?学生对此会感兴趣吗?如果仅仅把这篇小说定位在“对比”这个层次上,对于高中学生来说是否太过浅显?况且这种“对比”的处理方式很容易“将原本丰富复杂纠结的‘人’变成扁平的线性的好与坏的简单‘对象’”。这种对人物“贴标签”式的理解,不利于学生正确地理解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忽视最重要的“人物性格内部的美丑对照”。雨果所说的美丑并非此岸与彼岸的关系,决不单单是“我”和“他”的关系,“丑就在美的旁边”更多的是一个人的内心,“善与恶并存”更多是一体共生的正反两面。因此,将找“对比”作为课堂的主活动,恐怕不是好的课堂方案。
那么如何去设计课堂?“陌生化阅读”,把曾经的体验感受暂且搁置一边,在全新的阅读中感受文本,形成对文本最直接的认识,这样才能够获得与学生近似的感受。笔者以这样的方式阅读了《一滴眼泪换一滴水》,为爱斯梅拉达给伽西莫多送水而深受感动,同时也深切感受到刑台周围充斥的笑骂声的刺耳。从学生预习阅读的反馈看,这与学生的初读感受也是不谋而合的。据此,我们可以确定群众嘲骂、爱斯梅拉达送水作为学习的重心。课文分明是一场人性的示众,而人性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需要我们从细节入手去剖析。围观群众的嘲笑、伽西莫多仅有的微笑(看到养父时)、爱斯梅拉达送水时的微笑,剖析这些微笑(当然还有伽西莫多的眼泪)背后的复杂内心,
是文本的价值所在。于是笔者初步设计了如下几个要点:
1.简单复述情节
2.刑台上的各种“笑”
群众——愚昧无知,缺乏同情与怜悯
伽西莫多——反衬克洛德的冷漠自私
爱斯梅拉达——以德报怨的善良内心(重点)
3.“眼泪”的内涵:感激、自责
4.群众的欢呼:良知觉醒(引出雨果人道主义的创作原则)
课堂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教师的预设常常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反映情况作适当的调整。课堂上第一个环节,请同学复述课文情节,学生对伽西莫多用了一个修饰词加以界定:外表丑陋但内心善良。这显然不是读了这个本文以后对伽西莫多的定位,学生的阅读受到了“刻板”效应的影响。“外表丑陋而内心善良”,如果把它作为整部《巴黎圣母院》中主人公伽西莫多的评价自然是恰当的,但是课文是小说的节选,丑陋无比的伽西莫多内心一直都是善良的吗?笔者将“外表丑陋而内心善良”写在黑板上,没有任何同学提出疑义。看来,学生对伽西莫多的把握太过粗糙,甚至有误解。这是课堂上必须解决的问题,对于理解群众对他的嘲笑,理解他流下的“第一滴眼泪”很关键。
于是,笔者抓住这点反问:“伽西莫多的善良体现在哪里?”自然在文本中是找不到的,相反学生却看到了他劫持爱斯梅拉达的暴行,受刑后犹如牲畜般的咆哮以及令人害怕的愤怒眼光,这实在难以和
“善良”二字联系。如果引导学生从伽西莫多的现实境遇出发,就不难得出结论:此刻的伽西莫多是缺乏是非善恶观念的边缘人。外表丑陋,令他倍受世人嘲弄,躲避在钟楼上与世隔绝,只听命于养父克洛德。这个世界没有给他应有的温情,因此他唯一能做的便只是以凶恶来应对凶恶。关于这一点,课后笔者又从小说的第四卷中找到相关的支持:
“然而,我们应该公正地说他也许不是天生凶恶。自从他向人群中踏着第一个脚步,他就看出自己是被人鄙弃、嫌厌和推拒的,人们的谈话在他听来总是嘲骂和诅咒,他渐渐长大起来,在他四周依旧
只找到仇恨。他学到了一般人的凶恶,他拾得了人家用以伤害他的武器。”
伽西莫多也有爱与温情的需求,当他在受刑过程中看到养父克洛德时露出的“甜蜜宽厚而温和的微笑”便是明证,可惜养父弃他而去,令其彻底失望。因此,当这个受惯了冷漠和凶恶的人喝到爱斯梅拉达给他送来的珍贵的水时,他那“一只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这是“那个不幸的人生平第一次流出的眼泪”。这颗眼泪中有对爱斯梅拉达的感激,有对自己曾经的暴行的愧疚,同时
这滴泪也预示着伽西莫多人性的苏醒,不再是以前“太远离社会生活,太接近自然状态”下生活的他,不再是“不可能知道什么是羞耻”,没有正确的是非标准的人。而小说之后的情节也证明了这一点:当爱斯梅拉达的生命受到危险时,他冒死相救;当他看透副主教肮脏
的灵魂时,毅然把他推下钟楼。小说中的伽西莫多是发展变化的,爱
斯梅拉达的善良美丽,唤醒了沉睡在蒙昧中的伽西莫多,同时也唤
醒了围观群众的良知。
同样,理解了这一点后就更能够理解围观群众对待伽西莫多的态度。一个人的受刑,变成集体的狂欢,这必定是一个缺乏起码同情与怜悯的社会。但群众为何要嘲笑打骂伽西莫多?课堂上同学给出了这样的答案:因为他受克洛德唆使劫持美丽的爱斯梅拉达。如此看来,一部分同学是因为群众们不够“明察秋毫”,胡乱认同错误的判罚,所以认为他们“愚昧无知”。何况文学作品中的群众,尤其是当一大群人围观一个人的时候,通常都是“愚昧无知”的(比如鲁迅作品中的大群看客,这里就又有“刻板效应”了)。知道“愚昧无知”,但对于为什么说他们“愚昧无知”,学生的理解恐怕并不到位。因此,作为老师就需要引导他们合理地思考。还是要回归文本,看看群众对伽西莫多谩骂的内容都是些什么:
“邪教的怪物!”一个说。
“骑扫帚把的家伙!”另一个嚷道。
……
“啊,聋子!独眼!驼背!怪物!”
“这个丑相比所有的医药还能使孕妇流产呢!”
纵观群众嘲骂伽西莫多的内容,没有一个涉及“劫持事件”,相反人们更为不满的是他丑陋的长相,因为丑陋,所以邪恶;因为邪恶,
所以一切坏事都与他有关。当他们的人生遇到不可解释的灾难时,便将所有的责任推向伽西莫多,“两个脑袋的娃娃”“六只脚的小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