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3课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后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3课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后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3
高中历史 专题二 第3课 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课后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3

第3课中国古典文学的时代特色

[学业达标]

1.《诗经》中的《七月》描述农民无冬无夏地劳动,却“无衣无褐”;一些爱情诗反映了青年男女在恋爱婚姻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说明《诗经》( )

A.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

B.是中国成熟诗歌形成的标志

C.具有现实主义的艺术风格

D.表达了对祖国和人民的热爱

答案 C

解析材料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劳动场面以及男女的婚恋生活,具有现实主义的风格。结合所学可知,《诗经》奠定了中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基础,故选C项。

2.楚辞的产生受到楚地民歌和音乐的直接影响。当时,《诗》《书》《礼》等已成为楚辞作者诵习的对象,《九歌》中《橘颂》的句式与《诗经》几乎一致。这表明( )

A.楚辞融浪漫与现实主义风格于一体

B.楚辞是中国诗歌的源头

C.儒家文化是楚辞的核心文化内涵

D.楚辞带有文化融合痕迹

答案 D

解析楚辞是浪漫主义代表作,故A项错误;中国诗歌的源头是《诗经》,故B项错误;材料只能说明楚辞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故C项错误;由材料“楚辞产生受到楚地民歌和音乐的直接影响。当时,《诗》《书》《礼》等已成为楚辞作者诵习的对象,《九歌》中《橘颂》的句式与《诗经》几乎一致”可知,楚辞吸收融合了南北方文化,故D项正确。

3.下图为中国邮政发行的主题为“中国古代文学家”的纪念邮票,包括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四位人物:贾谊、司马相如、扬雄和班固。将他们列为一组是因为他们的作品( )

A.为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

B.注重感情抒发和神韵意趣

C.适应普通市民生活的需要

D.用华丽辞藻描绘盛世局面

答案 D

解析为中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定基础的是《诗经》,故A项错误;材料中四位文学家是

汉代汉赋的代表人物,其作品都有篇幅冗长、辞藻堆砌、舍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故B 项错误;汉赋并不属于世俗文学,故C项错误;汉赋写法上大多以丰辞缛藻、穷极声貌来大肆铺陈,为汉帝国的强大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赞歌,故D项正确。

4.“诗仙”李白的诗狂放炽烈,想象丰富,以激情与浪漫著称;而“诗圣”杜甫的诗则更多表现凝重与沉郁。这主要是因为( )

A.李白性格豪放,杜甫性格沉郁

B.李白出身地主,杜甫出身农民

C.李白与杜甫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

D.李白和杜甫的艺术创作水平不同

答案 C

解析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故选C项。

5.“街市两旁店铺鳞次栉比,其中有不少被称为秦楼楚馆、瓦舍勾栏的娱乐场所。词的演唱作为佐欢侑(佐助)酒的娱乐手段,便适应城市的娱乐需要而发展起来。”材料表明( )

A.词兴起于娱乐场所

B.词的格调不高,文学走向颓废

C.词的繁荣与商业发展有关

D.词的风格属于浪漫主义文学

答案 C

解析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词适应了城市的娱乐需求而发展起来;B项错误,不符合史实,词的兴起是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由“词的演唱作为佐欢侑(佐助)酒的娱乐手段,便适应城市的娱乐需要而发展起来”可以看出词的发展繁荣与商业的发展和城市的繁荣有关,C项正确;D项错误,词的风格材料里不能体现。

6.《窦娥冤》是元杂剧四大悲剧之首,也是中国十大古典悲剧之首,具有不可否认的悲剧力量。其最突出的社会意义是( )

A.成为剧作名家关汉卿的代表作

B.融合宋金表演艺术把元曲推向顶峰

C.讴歌反抗精神提出了民主思想

D.尖锐地揭露了民间疾苦、统治黑暗

答案 D

解析成为关汉卿的代表作,不属于社会意义范畴,故A项错误;“融合宋金表演艺术把元曲推向顶峰”是从艺术角度叙述的,故B项错误;该剧虽然讴歌反抗精神,但是并未反映民主精神,故C项错误;该剧展示了下层人民任人宰割,有苦无处诉的悲惨处境,控诉了贪官草菅人命的黑暗现实,故D项正确。

7.有学者在评价古代某一小说时认为:“所有历史形式都不过隐藏着国家政治的机械运动和权力的逻辑循环。换言之,历史只不过是暴力和权力的竞技场,是阴谋和权术的帷幕下的各种社会力量的转换与平衡。”该学者评论的名著是( )

A.《三国演义》

B.《聊斋志异》

C.《西游记》

D.《红楼梦》

答案 A

解析根据材料“历史形式……国家政治的机械运动和权力的逻辑循环……历史只不过是暴力和权力的竞技场”并结合所学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三国演义》是历史小说,且在某些方面反映了历史的面貌和规律,故A项正确;依所学,《聊斋志异》是借谈狐说鬼,宣泄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材料表述不相符,故排除B项;《西游记》是神魔小说的典范,与材料表述不相符,故排除C项;《红楼梦》是深刻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巨著,与材料表述不相符,故排除D项。

8.中国古代文学表达形式历经赋、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趋势反映了( )

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

③商品经济的繁荣④文学从社会上层到社会下层的传播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B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所述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的发展趋势是从宫廷到民间,由精英到世俗化、大众化,而这种变化趋势与商品经济的发展繁荣,市民阶层的出现和壮大密切相关,故③④正确。从文学表达形式的演变趋势,无法得出①②结论。故选B 项。

[等级提升]

9.《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例如《豳风》,详细叙述了每月所从事的农务、采集、狩猎等活动。这些诗篇可以用来说明当时( )

A.农业技术取得突破

B.农业生产受到关注

C.小农经济较为发达

D.现实主义成为主流

答案 B

解析材料“《诗经》中有10多首专门描述农业生产的诗篇”表明当时农业生产受到文学作品的关注,故B项正确。A、C、D三项材料无法体现,均排除。

10.屈原开创了香草美人艺术手法的传统,《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的“美人”是屈原借以表明心志的比喻。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屈原通过笔下的“美人”主要表达( )

A.追求小康社会的理想

B.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

C.不断进取的探索精神

D.渴望国家富强的情愫

答案 D

解析“‘美人’是屈原借以表明心志的比喻”,结合所学可知,屈原的心志是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故D项正确,A、C两项错误。B项是屈原作品的特点,而非其心志,故错误。

11.司马相如作赋:“楚则失矣,而齐亦未为得也;夫使诸侯纳贡者,非为财币,所以述职也;封疆画界者,非为守御,所以禁淫也。”司马相如作赋的喻意在于( )

A.吸取西汉败亡的教训

B.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

C.批判当时的奢靡世风

D.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答案 C

解析材料中涉及的是“楚”“齐”失败的教训,不是西汉败亡的教训,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涉及对汉武帝治国的评述,故B项错误;材料中“所以禁淫也”说明分封诸侯的目的是“禁淫”,司马相如借古讽今,批判当时的奢靡之风,故C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封建等级制度,故D项错误。

12.宋室南渡之后,内忧外患的政治局势加强了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使他们的忠君爱国意识及社会责任意识在文学创作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义理”倾向。这一文学特色( )

A.反映了宋代加强君主专制的统治

B.推动理学确立官方哲学的地位

C.表明文学创作深受传统思想的影响

D.体现了市民阶层的政治需求

答案 C

解析材料反映出南宋文人士大夫的“庙堂”情怀、忠君爱国意识与社会责任意识,使他们的文学创作具有强烈的“义理”倾向。根据所学,“庙堂”情怀、社会责任意识等属于儒家传统思想对知识分子的要求,故材料说明了传统思想通过作用于知识分子,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文学创作,因此,C项正确。

13.清代黄周星评论元曲说:“曲之体无他,不过八字尽之,曰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而已。”“制曲之诀无他,不过四字尽之,曰雅俗共赏。”这说明,元曲( )

A.贴近生活,易受欢迎

B.寄情山水,意境悠远

C.句式整齐,语言精炼

D.内容丰富,包罗万象

答案 A

解析材料中“少引圣籍,多发天然”表明贴近生活,“雅俗共赏”表明易受欢迎,故A项正确;寄情山水,意境悠远,代表的是士大夫的高雅审美,与材料中“雅俗共赏”不符,

故B项错误;句式整齐,语言精炼属于诗的特点,不是元曲,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元曲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故D项错误。

14.公元1465~1572年,前后共108年。这一时期的文学比起前一时期的文学,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总的趋势是古文诗词仍然处于衰退的过程中,而戏曲、小说正进一步显现出旺盛的生命力。其主要原因是( )

A.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

B.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诗词的地位不断降低

D.统治者的愚民政策

答案 A

解析封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商品经济的繁荣,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兴起,进而推动了世俗化文学戏曲、小说等的发展,故A项正确;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推动世俗文学的出现,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C项是表象;D项不能解释戏曲、小说的繁荣。

15.明清小说中,金榜题名后大权在握便铲奸除恶是主要题材,如著名的《玉堂春落难逢夫》《张廷秀逃生救父》等。这传递出的信息是( )

A.知识分子对科举制度的反思

B.商品经济对传统价值观的冲击

C.普通民众对政治清明的渴望

D.科举制推动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答案 C

解析材料“金榜题名后大权在握便铲奸除恶是主要题材”反映了民众对贪腐黑暗的厌恶和对清明政治的渴望,故C项正确。A、B两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材料的主旨并非科举制对社会阶层流动的推动作用,故D项错误。

1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曲不离词,词不离曲,相辅相成,曲词共同走上了繁荣之道。词发展到后来,不再是音乐的附庸,而是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了。到了宋代,词很快发展起来,大批的官宦、文人、歌伎、百姓纷纷填词,词这块处女地处处是耕耘者。在宋代,造纸术和印刷术有了较大的发展,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和质量,刻印的书既多且佳,这无疑推动了词的传播和发展。

——摘编自樊宗有《浅析宋词兴盛的原因》材料二从思想内涵和题材表现上来说,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传统文化竟以可感的形象和动人的故事而走进了千家万户。传统文化给明清小说提供了丰富的养料,而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演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

——《明清小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宋词兴盛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清小说的特点及其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文学发展趋势的认识。

答案(1)曲的发展推动词的兴盛;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改进促进词的繁荣;市民阶层的需求;商品经济的繁荣。

(2)特点:包容性、世俗性、创造性。原因: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商品经济的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市民阶层日益扩大。

(3)逐渐世俗化、通俗化;一定时期的文学艺术都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或商品经济发展)。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曲不离词,词不离曲,相辅相成,曲词共同走上了繁荣之道”得出曲的发展推动词的兴盛;根据材料一“造纸术和印刷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得出造纸术和印刷术的改进促进词的繁荣;根据材料一“大批的官宦、文人、歌伎、百姓纷纷填词”得出市民阶层的需求;根据所学可知,商品经济的繁荣是宋词兴盛的根本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明清小说最大限度地包容了传统文化的精华,而且经过世俗化的图解后……走进了千家万户”“明清小说又将传统文化空前地发扬和丰富,在艺术形象和艺术细节的演绎中予以创造性的阐说”分析回答即可;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分别从封建专制统治日益腐朽、商品经济的发展及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和市民阶层日益扩大等方面分析解答。第(3)问,根据两则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逐渐世俗化、通俗化,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等角度回答。

基础会计家庭作业三及答案

基础会计家庭作业三 一、根据下列经济业务内容编制会计分录: 1.收到投资人投入货币资金200 000元, 款项已存入银行。 2.将资本公积100 000元转增资本。 3.从银行借入流动资金借款50 000元归还前欠某工厂货款。 4.购进丙材料2吨,单价3 000元,丁材料3吨,单价1 5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丙、丁材料同车运回,运杂费500元(运输费暂不考虑扣除额),货税款及运杂费已付讫。(运费按重量比例分摊) 5.从A公司购进甲材料5吨,单价1 200元, 增值税税率为17%,该公司代垫运杂费300元(运输费暂不考虑扣除额)。材料已入库,材料价税款及代垫运费暂欠。 6.开出转帐支票支付前欠A公司货款。 7.购进甲材料8吨,单价1 200元,增值税税率为17%,供货单位代垫运杂费400元(运输费暂不考虑扣除额),材料已到,开出本单位承兑的商业汇票一张。 8.根据仓库领料单汇总,本月上旬材料耗用情况如下: 甲材料A产品生产耗用25 600元,厂部管理部门耗用400元; 乙材料B产品生产耗用7 820元,车间耗用1 180元。 9.分配本月工资,其中: 生产A产品的工人工资30 000元; 生产B产品的工人工资15 000元; 厂部管理人员工资5 000元, 车间管理人员工资7 000元; 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8 000元。 10.用现金支付差旅费2320,其中生产车间发生差旅费800元,管理部门发生差旅费800元,专设销售机构发生720元。 11.车间领取劳保用品500元。 12.从银行提取现金66 000元,发放职工工资63 500元。 13.职工报销医药费65元,以现金支付。 14.以现金支付业务招待费200元。 15.本月应提固定资产折旧18 400元,其中厂部计提6 400元,车间计提12000元。 16.开出支票一张支付本月办公费用3980元, 其中厂部480元, 车间3500元。 17.用现金支付本月应负担的车间水费980元。 18.预提本月应负担的短期银行借款利息3800元。 19.接银行通知,上季度应付流动资金借款利息 2 400元,已从本企业存款帐户中扣付。 20.以银行存款支付8 000元电费,其中a产品耗用4 000元, b产品耗用1 500元,车间一般耗用1000元,管理部门耗用1 500元。 21.接银行通知,本月银行存款利息800元已划入企业存款帐户。 22.以银行存款支付待业保险费1 000元。 23.职工张某预借差旅费2 000元,开出现金支票一张。 24.自制甲材料1 000公斤,单位实际成本1.20元。 25.以现金800元购入办公用品一批。 26.职工张某出差回来,报销差旅费1 840元, 余款160元退回现金。 27.将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总额26960 元转入生产成本,其中:a产品20220元,b产

小学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题3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题3篇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0.3+0.6= 4.1-4.1= 3.8+0.2= 二、填空。 1、15m=()dm 2、12个0.1是() 3、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明的身高是150() 王老师家住房的面积是9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年()月()日成立的,到中华人民共 和国60周岁时是()年()月()日。 5、学校多功能厅有29排座位,每排22个座,学校多功能厅大约 有()个座位。 6、学校在书店的东北方向,书店在学校的()方向。 7、把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分割成4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并将它们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最短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三、选择准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2021年的2月有()天。 ①28 ②29 ③30

2、李鸿、王明、张平三个同学的50米赛跑的成绩分别是6.1秒、5.8秒、6.7秒,得第一名的是() ①李鸿 ②王明 ③张平 四、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0-2.7= 5.4+2.6= 五、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2008-3429= 46(92-58)= 8055+367= 六、解决问题。 1、张东要做200道口算题。他3分钟做了60道。照这样计算, 他做完这些口算题要多少分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店运来36包书,每包50本,把这些书放在6个书架上,平 均每个书架上放多少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题 一、请你填一填。 1、63是()的9倍,()的4倍是128。

2019小学三年级寒假实践趣味作业语文

2019年小学三年级寒假实践趣味作业 同学们在寒假期间既充满惊喜,又夹杂着烦恼。喜得是寒假带给自己的自由与欢乐,忧的是老师布置的寒假作业没办法完成。查字典语文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小学三年级寒假实践趣味作业,让大家度过一个快乐轻松的寒假! 2019年小学三年级寒假实践趣味作业 寒假来临,学校布置了什么作业,这个寒假怎么过,成为近日学生和家长们热议的话题。记者走访城区多所小学发现,为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改革,不少小学的寒假作业出现新的变化:取消书面作业,取而代之的是各式各样富有趣味性的实践作业。 记者从奎文区东盛广场附近的一所小学了解到,这个寒假学校取消了书面作业,只给学生布置了两项作业:一是课题研究,学生自主命题最终写出书面研究报告,开学后拿出作品展示。二是读书作业,要求学生至少读一本名著,写出读书笔记。 同样,在高新区胜利东街与金马路交叉口附近一所小学的班主任潘健健告诉记者,这个寒假学校只布置了一项作业,那就是让学生以课题研究的形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做研究。这算是一个社会实践类作业,学生可以单独完成,也可以团队完成,我们班里有个小男孩特别喜欢武器,他打算利用寒假看一些武器类书籍,自己动手制作简单武器,并形成

自己的研究报告。潘健健说。 记者了解到,位于潍坊金宝乐园附近的一所小学也取消了书面作业,取而代之的是五个特色作业套餐:一是安全套餐,以学生安全为主,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二是学习套餐,以读书为主,多读一些学校推荐的课外书籍开拓视野;三是健康套餐,鼓励孩子寒假中坚持体育锻炼;四是实践套餐,让学生进社区做调查走向社会;五是社会公德套餐,以小组形式由老师带队带领学生去社区帮忙,清理小广告,打扫卫生,照顾孤寡老人等。 据了解,按照市××局相关规定,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寒假来临,不少小学又往前迈了一步,三到六年级寒假也不再布置书面作业。 学校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记者调查发现,这个寒假部分小学布置的作业形式上虽有差别,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更加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劳动技能和社会实践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东盛广场附近一所小学的校长颜诺表示,并不是只有书面作业才叫作业,做课题研究和社会调查过程中的所见所闻也是在学习,真正的作业应该注重孩子综合能力的培养。 潘健健告诉记者,以往课题研究都是包含在其他作业中,只占寒假作业中的一小部分,但这个学期课题研究成为学生寒假里的唯一作业,这充分说明学校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

小学三年级语文家庭作业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家庭作业(三篇) 导读:本文小学三年级语文家庭作业(三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篇一】 一、形近字组词。 喝()复()酒()掩()唾() 渴()夏()洒()淹()垂() 二、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口()声、()气十足、()嘴()舌 左()右()、不()而同、喜()望() 三、反义词连线。 开始、特别、清澈、经常、仔细、迅速、骄傲、安静、稚拙 浑浊、结束、平常、缓慢、偶尔、马虎、成熟、谦虚、热闹 四、给句子中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光线 B、完了,一点不剩 C、副词,单,只 1、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2、明亮的月光,照在静静的草原上。() 3、弟弟把零用钱都花光了。() A、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

B、长出 C、从事物中提出一部分 1、他从信封里抽出信纸,展开来读。() 2、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3、赶车人把鞭子一抽,马儿就飞跑起来。()【篇二】 一、选择正确的读音。 附(fù、fǔ)近 血(xuè、xuě)型 啜(chuò、cuò)泣 呜咽(yàn、yè) 竭(jìn、jié)力 二、形近字组词。 喝()复()酒()掩()唾() 渴()夏()洒()淹()垂()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字。 ()口()声、()气十足、()嘴()舌 左()右()、不()而同、喜()望() 四、反义词连线。 开始、特别、清澈、经常、仔细、迅速、骄傲、安静、稚拙浑浊、结束、平常、缓慢、偶尔、马虎、成熟、谦虚、热闹 五、给句子中画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A、光线

B、完了,一点不剩 C、副词,单,只 1、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2、小学三年级语文家庭练习作业:明亮的月光,照在静静的草原上。() 3、弟弟把零用钱都花光了。() A、用细长的、软的东西打 B、长出 C、从事物中提出一部分 1、他从信封里抽出信纸,展开来读。() 2、树木抽出了新的枝条。() 3、赶车人把鞭子一抽,马儿就飞跑起来。() 六、把句子写具体。 1、()的天空中悬着()的太阳。 2、()的星星()地眨着()的眼睛。【篇三】 一、巧手写字词,越写越规范。 ɡébì、chènshān、lǎowēnɡ、fànqǐ、qǐchén、luèɡuò kōnɡtiáo、shūshì、tèshū、zhènɡfǔ、sìyǎnɡ、cuìniǎo 二、对号入座。 锐、脱、喝、褐、陡、徒 ()利()茶()峭 ()去()色()弟

高中历史先秦春秋战国(教案)

先秦时期(二)----春秋战国 知识结构表 一、政治:选修 1、(改革)前4世纪中期,秦国商鞅变法。 *背景: ①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②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以富国强兵,称霸诸侯 ③秦国落后于其他国家,客观要求通过变法以增强国力。 ④秦孝公希望建立功业,广纳贤才,主观上要求变法图强。 ⑤商鞅的变法宣传和改革精神。 *内容: ①经济上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②军事上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③政治上废除分封制,普遍推行县制;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制定秦律 ④文化上“燔诗书而明法令”,加强思想文化统治。 ⑤社会风俗上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特点:全面性、有效性和在法律上确立封建制度 *性质:战国时期最彻底最成功的一次地主阶级改革。 *总体评价:

①推动秦国社会进步,促进经济繁荣,壮大国力,为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②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③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广大人民所受剥削与压迫;未予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2、(人物)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仁、礼的政治主张,性相近的人性论,“中庸”的哲学主张;创办私学扩大了教育对象的范围,整理编撰了“六经”。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奠基人,对中国和世界文化的发展影响深远。 二、经济: 1、农业: 铁犁牛耕春秋出现、战国推广: 土地私有制确立: (1)原因:春秋时期,由于_______的发展,井田以外的荒地被大量开垦为_______ ,_______遭到破坏。 (2)经过:①公元前594年,鲁国首先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_____收_____,这实际上承认了___________。 ②到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的商鞅变 法,废除井田制,以_______形式确立了______________。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原因:①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的出现和_______的逐渐推广,提高了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的确立

小学三年级英语家庭作业(三篇)

小学三年级英语家庭作业(三篇) 【篇一】 一、把下列单词翻译成英语: 1、将来 2、作家 3、电影明星 4、足球队员 5、警察局 6、警察 7、宇航员 8、(打)电话 9、圆的10、护士11、医生12、可能 13、教师14、公共汽车司机15、火车司机 16、出租车司机17、太空船18、月亮 19、河流20、安静的 二、选词填空: ( ) 1、What will you _____? I‘ll be a writer. A、 are B、do C、be ( ) 2、______ I’ll be a policeman. A. Maybe B. About C.When ( ) 3、 What _____ you be? A. will B. are C. do ( ) 4、Xiaoyong ________to fly.

A、 want B、wanting C、wants ( ) 5、But he won‘t _____a plane. A、fly B、on C、do ( ) 6、I will be a _____. I like books. A、 writer B、teacher C、spaceship ( ) 7、He’ll be ____ astronaut? A、 a B、an C、 do ( ) 8、There _____ a phone. A、isn‘t B、 are C、 be ( ) 9、Tomorrow I _____ go to school. A、don’t B、won‘t

C、am ( ) 10、 You are ______ the park. A、 go to B、 will go to C、going to 【篇二】 一、用适当的词填空。 1、This is _______(I ,my) brother. 2、How ______( is ,are) you? 3、My ______(name ,name’s) Zhu Xiaoqing. 4、_________( What,What‘s) your name,please? 5、Nice to meet _______( you, your)。 二、把下列单词翻译成英语: 1、将来 2、作家 3、电影明星 4、足球队员 5、警察局 6、警察 7、宇航员 8、(打)电话 9、圆的10、护士 11、医生 12、可能 13、教师 14、公共汽车司机15、火车司机 16、出租车司机17、太空船 18、月亮 19、河流20、安静的 【篇三】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8单元习作点拨+示例范文+实训4则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专项 一、第一单元:我的植物朋友 题目:我的植物朋友我喜欢的植物我爱(植物名) 点拨:观察植物的特点,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把观察和感受写清楚。再用优美的词语描绘出来,还可以运用拟人、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来突出植物的特点,把自然界的植物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 二、第二单元:看图画写一写 题目:放风筝我和春天的约会 点拨:先仔细观察画面,想一想:画面上有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动作可能会是什么样的?可能会说哪些话?……要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这件事给你的感受。 三、第三单元:写一写中华传统节日 题目:快乐的春节我爱端午节赏花灯 点拨:对感兴趣的节日进行深入的了解,写一写过节的过程,或节日中发生印象深刻的事儿,有趣的部分写具体,还可以写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四、第四单元:我做了一项小实验 题目:有趣的小实验一次科学小实验科学小实验 点拨:回忆做实验的情景,拔试验的经过过程写清楚,写写做实验的心情和发现。把印象深刻的有趣的地方写具体。还可以写写小实验给你的感受以及收获。 五、第五单元:奇妙的想象 题目:一本有魔法的书小数点的“自白”滚来滚去的小土豆点拨:选择自己理想中的人和物来写,想象大胆、合理,想象的推理有理有据。情节生动有趣。 六、第六单元: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 题目:题目自拟如:家有虎妈戏迷爷爷 点拨:先选一个有特点的人,用上表示人物特点的词语,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和精神品质。 七、第七单元:国宝大熊猫

题目:我喜欢熊猫可爱的大熊猫我爱大熊猫 点拨:查找资料,了解大熊猫的基本资料。写出大熊猫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语言准确而生动。 八、第八单元:编一个童话故事 题目自拟 点拨:选一种动物作为主角,运用拟人的手法,大胆想象。讲故事交代清楚,并写出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习作例文1】 我喜欢的植物 有人喜欢富贵的牡丹,有人喜欢纯洁无瑕的玫瑰,有人喜欢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有人喜欢万古长青的松柏,而我却喜欢那默默无闻的小草。 小草是报春的使者,春天,当万物都没有醒来时,小草却有了一些小小的变化。在一片枯黄的草地中,已有了星星点点的绿色,那时有些小草悄悄地钻出了头,那嫩绿的颜色给人新的希望。虽然人们还都穿着厚厚的大衣,但它们已挺直了腰板,苏醒了过来,像一个个小战士蓄势待发。又过了一些日子,天气变暖了,小草已是绿油油的了,让人看了心里就舒服。 小草的生命力是顽强的,泥土里有了小草,石板缝里有小草,岩石上也有小草。小时候我问妈妈:“妈妈,岩石上有什么养分,小草怎么在哪里生长呢?”妈妈说:“孩子,小草不像有些植物,看着很美丽,但很难养殖。小草却不同了,不管风吹还是雨打,日晒还是雨淋,泥土还是岩石,它都能努力生长。那玫瑰虽然像童话里的公主一样美丽,但过了一段时间就会凋谢,小草则不同。诗中说过‘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管小草受到怎样的伤害,不管是受到大火,洪水,还是干旱的侵袭,来年的春天它又会生长出来。” 听了妈妈的话,我更爱小草了!我长大后一定要做像小草一样的人才行。要坚强,不能做温室里的花朵,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小草一样去克服,做一个有用的人。

新课标高考历史各时期的阶段特征(印发给学生)

新课标高考历史各时期的阶段特征 模块一、中国古代文明 政治、经济、文化尽显文明古国风采;专制、抑商、海禁导致近代迟滞 A、祖国历史的开篇----先秦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21年) 1、原始社会时期(距今170万年----公元前2070年): (1)政治上:先后经历了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两个阶段;原始社会晚期盛行禅让制。 (2)经济上: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刀耕火种,经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共同劳动,产品平均分配。 (3)文化上:原始宗教和图腾崇拜出现;原始艺术产生。 2、夏商周三代时期(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771年): (1)政治上:夏朝时,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并为后世所沿用;夏商两朝实行内外服制度;西周盛行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 (2)经济上:井田制是主要土地制度,由奴隶集体劳动,劳动成果全归奴隶主所有;青铜铸造业发达,进入“青铜时代”;实行“工商食官”制度。 (3)文化上:流行占卜;甲骨文已是一种较为成熟的文字。 3、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 (1)政治上:王室衰微,争霸与兼并战争不断;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走向崩溃,封建制度逐渐形成;国家由分裂逐渐走向统一。 (2)经济上: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奴隶制生产关系(井田制)的瓦解和封建生产关系的确立;小农经济产生;重农抑商政策开始出现。 (3)民族关系上:通过争霸兼并战争,以华夏族为核心,各民族融合进程加快,奠定了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础。 (4)文化上:科技成就,世界领先;哲学思想流派纷呈,百家争鸣;文学艺术,百花竞艳;私学兴起,“学在官府”被打破。 B、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小学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题3篇

小学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题3篇 【篇一】小学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题 一、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 0.3+0.6= 4.1-4.1= 3.8+0.2= 二、填空。 1、 15m=()dm 2、 12个0.1是() 3、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小明的身高是150() 王老师家住房的面积是9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年()月()日成立的,到中华人民共和国60周 岁时是()年()月()日。 5、学校多功能厅有29排座位,每排22个座,学校多功能厅大约有()个座位。 6、学校在书店的东北方向,书店在学校的()方向。 7、把一个边长是8厘米的正方形分割成4个完全相同的小长方形,并将它们 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这个大长方形的。周长最短是()厘米,它的面积是()平方 厘米。 三、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 2010年的2月有()天。 ①28 ②29 ③30 2、李鸿、王明、张平三个同学的50米赛跑的成绩分别是6.1秒、 5.8秒、 6.7秒,得第一名的是() ①李鸿 ②王明 ③张平 四、竖式计算下面各题。 10-2.7= 5.4+2.6= 五、脱式计算下面各题。 2008-3429= 46(92-58)= 8055+367= 六、解决问题。 1、张东要做200道口算题。他3分钟做了60道。照这样计算,他做完这些口 算题要多少分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书店运来36包书,每包50本,把这些书放在6个书架上,平均每个书架上放 多少本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小学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题 一、请你填一填。 1、 63是()的9倍,()的4倍是128。 2、 54里面最多有()个6,64里面最多有()个8。 3、从245里连续减去8,最多能减()几次。 4、一个数的6倍是78,这个数的8倍是()。 5、一个数除以9,商是17,余数是(),当余数时,被除数是()。 6、一个数的3倍是300,这个数是() 7、 0除以6等于()。 8、16□÷7=23……6。这道算式中,□里应填()。 二、对错我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0×8=0÷8() 2、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个一位数,商不一定是三位数。() 3、8410÷7,商的末尾一定有一个0。() 4、任何不是0的除数除以0,都得0。() 5、在除法算式里,余数有时比除数小。() 三、开心计算。 1、直接写得数。 68÷4=840÷4=220×4=180÷3= 480÷3=9000÷3=3×500=1800÷3= 70÷5=360÷5=360×0=4500÷5= 91÷7=280÷2=200×9=0÷180= 2、估算。 71÷8≈323÷4≈359÷6≈103÷2≈ 3、列竖式计算,并检验最后两小题。 306÷3517÷5783÷6 420÷3209÷3676÷4 四、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189-9)÷□=20(549+81)÷□=90 45÷5+□=20280×2-□=500 五、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1、公园运来180盘花,准备摆在3个花坛里,平均每个花坛摆多少盘? 2、三年级学生去农场劳动,女生去了156人,男生去了124人,4人分一组,一共可以分多少组? 3、学校买回6梱书,每梱40本,把这些平均分给8个班,每个班可分图书多少本? 4、小军读一本故事书,已经读了84页。剩下的页数是已经读了的两倍,如果要把剩下的页数在8天内读完,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5、猴妈妈买回23个桃,尽量的平均分给4只小猴,每只小猴得几个桃?剩下的留给自己吃,猴妈妈吃了几个桃? 【篇三】小学三年级数学家庭作业题

三年级语文小学三年级作文练习

三年级语文小学三年级作文练习 第一讲写人部分 第一次写自己 训练目标 通过鲜明的个性描写来展现自己的性格特点。 训练指导 写自我的作文就是抓住自己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以及一些细节描写来刻画自己的性格特点,展现自己性格中好的一面,如:文静可爱、天真活泼、聪明伶俐;或是不好的一面:脾气暴躁、马虎大意、顽皮好动等特点,选择自己比较独特的区别于他人的特征重点来写,写时要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写。 练笔积累 好词: 1)性格方面:聪明、马虎、好动、文静、勇敢、调皮、活泼、胆小 2)眼睛方面:水汪汪、水灵灵、黑宝石、炯炯有神、大大的 3)发型方面:齐肩的短发、齐眉的刘海、长长的辫子、两个羊角辫、一个小平头、后脑勺留着个小辫子…… 4)脸型方面:瓜子脸、椭圆形脸、圆圆的脸、长长的脸、胖乎乎的脸 5)个别特征:两个深深的酒窝、下巴上一颗黑痣…… 好句:站在你面前的是一个文静的小姑娘,她梳着两条长长的辫子,长着一张瓜子脸,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长在弯弯的眉毛下面,平时爱说爱笑,一笑就露出一口白牙,脸上还露出两个深深的酒窝呢。 写作提纲:我 第一段:介绍自己的外貌特点。 第二段:写自己的优缺点、性格特点,展现一个真实的自我(如:喜欢看书、喜欢看电视、关心别人、热爱劳动、做作业粗心……) 第三段:用一两句话总结自己。

第二次写一个熟悉的人 训练目标 训练学生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来;学习通过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等描写突出人物特点的方法。 训练指导 外貌描写也叫肖像描写。主要是把人物的外形特征:容貌、身材、衣着、神情、姿态、风度等描写出来。准确而传神的外貌描写能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性格更加突出,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生活中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 练笔积累 品质: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热爱劳动、工作负责…… 性格:倔强、爱发脾气、好强、爱说爱笑…… 兴趣爱好:爱唱歌、爱集邮、爱踢球、爱种花…… 好句:1)矮矮的个头,一张白嫩嫩的脸,大眼睛总是目不转睛地盯着老师讲课,别看她的个子不高,可是做什么事总要弄个明白,她被数学题难住了,只见她眉头紧锁,最终她的眼泪像珍珠一样滑落下来,唉,她太爱哭啦。 2)有一双小眼睛,小小的就象两颗葡萄干,笑起来眼睛眯成一条缝,象弯弯的小月牙儿,真让人喜爱!她的眉毛很黑,就象画过一样;他那鼻子有点尖,嘴巴小小的,象在鼻子下放了个红樱桃.她可机灵了,象童话故事里的小精灵!她长的可真瘦啊,就象一根竹子穿了件衣服,还好她是女同学,要是男同学长那么瘦,那还得了! 写作提纲:一个熟悉的人 第一段:交代最熟悉的人是谁,描写人物的外貌特点。 第二段:通过一两件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特点来.(如:喜欢看书、喜欢看电视、关心别人、热爱劳动、做作业粗心……) 第三段:再次点题,总结全文。

家庭作业三

家庭作业三 一、填一填。 1、从右边起第()位是万位,第()位是亿位,第()位是百万位。 2、十万位左边是()位,右边是()位。 3、10个一万是(),一百万里面有()个十万,10个()是一亿。 4、一百万一百万地数,数到九千九百万,再数一百万是()。 5、一个数是由6个百万、7个万和8个一组成的,这个数写作(),读作(). 6、37286754这个数是()位数,4在()位上,表示(), 2在()位上,表示()。 7、八千七百万六千写作(),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8、一亿八千零五万,这个数是()数,最高位是()位,写作 ();如果把这个数四舍五入到亿位约是()。 9、6006006最高位是()位,右边的“6”表示6个(),中间 的“6”表示6个(),左边的“6”表示6个()。10、三个千万、三个十万、三个千和八个一组成的数是(),约是( )万。 11、在O里填上“<”、“>”或“=”。 10000O9999 60000O600000 9998O8999 94537O94536 十七亿O七十亿三十八万O三百八十万 二、选一选。 1、个、十、百、千、万是()。 A 、计数法B、数位名称C、计算单位 2、在49438≈50万的里填上合适的数()。 A、0~4 B 、0~5 C、5~9 3、最小的自然数是()。 A、0 B、1 C、没有 4、下面()是电子计算器上的清除键。 A 、B、C、 5、()个一百万是一亿。 A、10 B、100 C、100 三、读出下面各数。 (1)708500读作: (2)70000508读作: (3)100090009读作: (4)5060032读作 : (5)170089读作: (6)11203040读作:

2018年三年级语文寒假特色作业布置-文档资料

三年级语文寒假特色作业布置 为了保证学生能度过一个健康、快乐、安全、有意义的假期,查字典语文网小学频道为大家提供了三年级语文寒假特色作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语文寒假特色作业布置 文化作业 1.完成《阳光假日》(每天完成2页)。 2.自办一份春节手抄报(8开大小)。 3.诵读《千字文》;背诵学过的古诗。 4.推荐阅读书目:《爱的教育》、《鲁宾逊漂流记》、《活了一百万次的猫》、《皮皮鲁传》、《那个骑轮箱来的蜜儿》、《神秘的女老师》、《神犬探长和青蛙博士》、《小蛙人游大海》、《再见野骆驼》、《贪玩老爸》、《轰隆隆老师》、《笨女孩安琪儿》(备注:以上书目可任意选择两本进行阅读) 5.教父母说几句常用的英语。 活动作业 1.看春节联欢晚会,评出最喜欢的节目,并把理由说给父母听。 2.每天收看少儿频道《智慧树》和《新闻袋袋裤》。 3.踢踢毽子、跳跳绳、打打球等。 4.制作一项科技小制作。 个性作业 1.画两张有关欢度春节的图画;或自己动手做一个元宵节灯笼;或自己动手写一幅春联;或自己动手做一个模型或手工作品。或用手撕纸,撕一个玩具样品。

2.画一张全家福,给服装涂上颜色,用英语进行简单描述。 3.每天坚持临摹钢笔字帖1页。 亲情作业 1.每天为家里做一些家务。 2.为每位家人做一件好事。 3.给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拜年。 4.制作一份精美的春节贺卡,送给家人。 备注 1.与爸爸妈妈一起制定寒假学习、活动计划。 2.作业时间是从1月8日起至2月28日止。每次做完作业后,做形体课上学的肩、脊放松练习。春节期间休息8天。 3、家长及班主任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增减寒假作业。 4.按时就寝、按时起床。 5.注意安全、文明、礼貌。 评价完成情况:很好( ) 好( ) 一般( ) 家长签名: 希望为大家提供的三年级语文寒假特色作业,能够对大家有用,更多相关内容,请及时关注查字典语文网!

高中历史秦汉时期的历史阶段特征汇总

秦汉时期(公元前 221—220 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步发展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时期。 一、政治方面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秦灭六国后,正式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西汉初年推行郡国并行制,王国权力逐渐增大威胁中央。汉景帝开始 “削藩”,至汉武帝时王国问题得到根本解决。在思想文化上,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家思想逐步确立为占统治地位的理论。 东汉时期,中央集权渐趋衰落,豪强地主拥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政治上又掌握中央或地方政权,对中央集权构成潜在威胁。在黄巾起义被镇压后,社会上便出现了豪强地主割据混战的局面。东汉政权最终被推翻,导致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二、经济方面秦汉时期是封建经济初步发展时期。秦的政治统一和统一货币、文字与度量衡的措施都有利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与交流。在秦末农民战争的作用下,汉初统治者吸取前代灭亡的教训,调整统治政策,经济得到恢复发展,社会出现安定繁荣的局面。 封建土地私有制得以确立和巩固,黄河流域尤其中西部地区是封建经济的重心。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开始向边疆地区拓展,西北畜牧业经济区与中原农业经济区实现了交融。 三、民族关系方面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民族关系初步繁荣时期。在北方,汉族政权同匈奴族关系复杂,由战到和。汉武帝时基本解除北方的威胁,东汉政府两次打败北匈奴,解除了它对西域和东汉的威胁。两汉时期,开始同西域各族发生密切的贸易关系和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西域的开发。 秦汉时期还是我国古代对南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初步开发和管辖的阶段。秦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在当地设南海等郡,迁移中原人民到那里戍守,还开凿灵渠,沟通了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汉武帝则在四川西南、贵州、云南等地建立郡县,加强了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同内地各族人民的联系。 这一时期,我国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得以建立和巩固起来,初步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时期中原王朝与边疆各族的关系,确立了加强对边疆管辖的方式与方法,基本上确立了中原王朝对各族所推行的民族政策,各族人民的友好往来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成为历史发展的主流。 四、对外关系方面这一时期,中国与朝鲜、日本、西亚和欧洲的交往开始以贸易往来、使节往来和科技文化交流等形式发展起来,开始突破东亚的范畴。丝绸之路开通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大秦的交往开始沟通。 五、文化方面秦汉时期,科技文化得到很大发展,奠定了我国古代科技文化在世界长期领先的基础。中外文化交流空前频繁,文化成就辉煌。

小学二年级数学家庭作业题三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家庭作业题三篇 【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家庭作业题 一、选择题: (1)298+184,最接近的答案是() ①500②470③480 (2)723-144,最接近的答案是() ①580②570③600 (3)513+322,精确计算的结果是() ①830②800③835 二、先估算,再精确计算: 837-168 713-144 估:估: 精:精: 三、说出下面的数接近哪一个整十数(可形式多样) 837、725、156、811、189、682、129、341 你是怎么估计的? 四、先用整十数估算,再精确计算。 512+189 725-156 估:________________估:__________________ 精:________________精:__________________【篇二】小学二年级数学家庭作业题 一、单选题。 1、有25人参加劳动,其中男同学有10人,把女同学平均分成5组,每组有女同学多少人?正确的列式是:

A、25÷5=5(人) 10÷5=2(人) 5+2=7(人) B、25+10=35(人) 35÷5=7(人) C、25-10=15(人) 15÷5=3(人) 二、多选题。 学校有95个排球,分给高年级43个,分给中年级34个,剩下的分给低年级。分给低年级多少个?正确的列式是: A、95-43=52(个)52-34=18(个) B、95-43=52(个) C、43+34=77(个) D、43+34=77(个)95-77=18(个) 三、应用题。1、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解答。 同学们做花,每人做6朵,有7个人,? 2、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解答。 二年级有240名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有女学生多少名? 3、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解答。 饲养组有20只小鸡,平均放在4个笼子里,? 4。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解答。 ,吃了20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5、把题目补充完整,再解答。

高考历史主要时期阶段特征

高考历史主要时期阶段特征 (适用背景原因等类型题) 1.春秋战国:总体: 社会大变革 政治: 宗法分封瓦解,诸侯争霸混战, 国家从分裂走向统一,各国纷纷变法,中央集权开始形成 经济:铁犁牛耕出现, 生产力水平提高,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思文: 百家争鸣 2、秦汉文明(前221-220年) 总体:封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时期。奠定世界领先地位。 经济:小农经济繁荣;政府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丝绸之路开通。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创立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思想:儒家思想正式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3.魏晋南北朝: 政治:国家分裂,社会动荡.民族融合,九品中正制 经济:南北经济趋于平衡,均田制 思文:儒学受到冲击,佛道盛行 4、隋唐是封建国家繁荣和统一多民族国家重要发展时期。 政治: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善,中央集权制机构完善。经济:经济发展,曲辕犁,筒车,安史之乱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 文学艺术领域:全面繁荣,兼收并蓄,领先世界,是古代中华文明鼎盛时期。 5.宋朝: 封建经济发展、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政治:北宋: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国家局部实现统一。 南宋:国家分裂,民族矛盾比较尖锐 经济:商品经济发达, (交子,商税成为国家重要财源,坊市界限被打破) ,土地兼并严重;思文:理学形成,多元化、市民化的文学艺术作品涌现, 6.明清(鸦片战争之前的社会背景)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封建制度衰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发展 经济:小农经济仍占主导地位,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占主导地位,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 思文:宋明理学,八股取士禁锢人们思想,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 对外政策:闭关锁国,西学东渐 7.近代: 政治: 西方列强不断侵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并逐渐加深;民族矛盾空前严重,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各阶层掀起救亡图存的社会运动 经济: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化: 1、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2、产生心的经济成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不断发展,洋务经济,官僚资本主 义经济产生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西方工业文明冲击 思文:近代向西方学习的思想解放潮流: 器物—制度—思想文化

对家庭作业的看法

对家庭作业的看法 首先,要改变对家庭作业的认识。家庭作业不是课内作业的量的追加,而应当是知识的发展和深化,是学习能力的改善,是掌握课堂知识的准备,应当让学生在课外去观察自然界的事物和劳动想象,发展个人的爱好和需要,满足和发展个人的多方面的智力需要。这些都是苏霍姆林斯基老师通过研究,分析总结给我们的金玉良言,可我们做得怎么样呢?经常有老师布置学生把生字抄写五遍,十遍,这样机械重复地不知抄了多少遍,学生的学习热情在熬更打夜中没了,学生的健康体质在熬更打夜中没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熬更打夜中没了……我们的学生变成了作业的奴隶,作业成了我们学生的仇敌。这就是现在的作业现状,也许还能有几个学生对作业的态度比较冷静,但大多数的心里是多么的不情愿。可是,学生为了更好地习得知识,做一些家庭作业也是无可厚非的,那老师如何去布置我们的家庭作业呢? 其次,家庭作业的布置要把积极的脑力劳动贯穿其中。比如,在一节新课的教学之前,老师会布置学生预习课文,那么就要在学生阅读教材的时候,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这些问题。不要,为了图省事,就说今天预习第多少课,然后完事,学生对老师布置的作业无从下手。如果是一些巩固类的作业,也不应该是一遍遍的机械重复,而应当是知识的应用和深化。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不要让学生太轻易地就摘到果子,这样学生没有成就感,久而久之,就失去了兴趣。一切太过于简单,也就没有了上进的动力。因此,布置

家庭作业,既要让它与课内的知识相通,而又要让他们在跳一跳的情况下才能摘到果子,永远保持这种想摘到果子的热情,也就培养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另外,家庭作业的布置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俗话说,五个手指头伸出来都不一样长短,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水平也是存在着差异的。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研究每一个学生的力量、可能性和能力。通过对学生脑力劳动特点的研究,教师会发现:有的学生记得快,忘得慢;有的学生记得慢,忘得慢;有的学生记得快,忘得快;还有的学生记得慢,但忘得快。不管是知识的遗忘,还是技能的遗忘,都是教师布置作业应该考虑的范畴,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要布置一些个别性的作业。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让我想起“一刀切”布置作业的方式的弊端,好的学生吃不饱,困难的学生没法吃。 作为家长,应当怎样做才好呢? 首先,是要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就我自己而言,我的孩子在实验小学上三年级,他不是班里最优秀的,最完美的,甚至学习也不是最好的,但我对孩子的期望是:健康、上进,善良,合群,能思考,会改错。我认为,从小就给孩子定下过高的人生目标,只是家长的一厢情愿而已。 其次,家庭作业的辅导,应低下身来,把自己当做是孩子的同学,共同“研究”问题,尽量不直截了当地告诉孩子答案。很多时候,孩子问我的问题并不复杂,但我经常从孩子的角度思考,有时一个简单的问题,我与孩子一起摆桌子,操剪刀,弄得满地纸屑,但孩子的认

高中历史各阶段特征

高中历史各阶段特征 (一)夏、商、西周时期(前2070-前771年) ●阶段特点:奴隶制国家产生、发展和繁荣。 1.政治:商:王权与神权结合;西周:分封制、宗法制盛行,以血缘为纽带;尚未形成中央集权。 2.经济:农业:“金石并用”时代,“刀耕火种”;井田制盛行; 手工业:丝织、青铜技术先进;商业:商人、货币出现,工商业官府垄断。 3.文化:中国早期文化产生(甲骨文、金文等);文化教育官府垄断,贵族享有受教育的特。 (二)春秋战国时期(前771-前221年) ●阶段特点:社会大动荡、大变革;奴隶制瓦解、封建制确立。 1.政治:周王室衰落,诸侯混战;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各国变法,分封制瓦解。 2.经济:农业:铁器、牛耕出现,精耕细作;自耕农、佃农产生;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商业:私营工商业发展,工商业城市兴起。战国时期商鞅变法重农抑商。 3.文化:私学兴盛;士阶层崛起,百家争鸣;儒道法墨家主张、法家与中央集权、民本思潮; 文化成就辉煌(现实主义《诗经》,浪漫主义《离骚》);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三)秦汉时期(前221年-公元220年) ●阶段特点: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形成和初步发展 1.政治:国家统一,疆域拓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和发展(皇帝、三公九卿、郡县制;汉代内朝、外朝(三公九卿)、刺史等)。 2.经济:农业:奖励耕织和垦荒;汉推广犁耕; 手工业:技术提高(丝织、青瓷),丝绸之路兴起;政府严格控制工商业。 商业:统一度量衡、货币秦半两圆形方孔钱; 3.文化:思想专制(焚书坑儒到独尊儒术);科技领先(东汉造纸术); 文化发展(秦统一文字:小篆。隶书秦朝出现,汉代成熟。汉赋) (四)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 ●阶段特点: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文化多元。 1.政治:国家分裂,民族融合。 2.经济:均田制实行,北方经济恢复;生产技术创新(翻车、灌钢法等)。草市。 3.文化:书法隶变——楷、草、行。信仰多样——儒、佛、道。 (五)隋唐时期(581年-907年) ●阶段特点:封建社会的全面繁荣 1.政治:国家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科举制隋开创唐完善)。

最新三年级语文作业设置方案

三年级语文“作业课程化”的探索实验方案 莱州中心小学三年级一班 一、研究目标: 1、通过“作业课程研究”,将作业设计纳入课程内涵研究中,实现“作业”与“课程”共融。 2、通过“作业课程研究”,真正减轻师生的课业负担,为师生身心健康奠定基础。 3、教师在认真实践、研究中,提高教师研究课程、研究课堂教学的能力,提升驾驭课堂的水平。 二、研究措施: 1.倡导因材施教理念,注意作业布置的层次性和选择性 “在班级授课制的情形下,教师面对众多的不同资质、不同程度、不同特点的学生,很难做到因材施教。”即使最大限度地采取各种措施,也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然而我们可以以作业为突破口,因人制宜地布置作业以弥补班级授课制中的不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领域并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有自己的学习类型和方法,因此“教师应该去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背景、兴趣、爱好、学习强项等,从而确定最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方法与策略。”那么,“一刀切”的作业布置方式就不能适应这种发展的需要,要想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教师就必须因材施教。每个班级中的孩子均有好、中、差之分,在考虑共性的同解学生学习的情况,检查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教育部《关于在小学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紧急通知》中也指出:“要提倡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小学生的家庭作业。”布置活动性、实践性的小学生的家庭作业,是“减负”的措施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这是儿童教育最重要的原则”,因此,不能把书面作业拘泥于书面作业,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好奇,他们关注的是学习活动的方式,而不是学习活动的内容。因此,作业形式可以一项制作,也可以是一个表演等等。鉴于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顺其天性,让他们在玩中学,玩中有所得。布置作业时打破常规,布置多样化的“特色作业”,如果作业题型符合小学生兴趣特点和注意特点,不仅能提高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还能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掌握同一知识,提高认识的深度和广度。 2.创新作业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行为的原动力。孩子对学习有兴趣,就会自觉地去学习。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将乐于求知置于重要位置。朱熹认为:“教人未见意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