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便秘(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

合集下载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

中医药治疗老年性便秘

液: 津液不足者 增之 , 粪 舟行 ; 阴阳 : 使 ④
阴 阳俱 虚 , 寒 热 虚 实 错 杂 , 宜 攻 补 兼 则 治 施 。 阴 阳 乃 医 之 总 纲 , 血 津 液 亦 寓 气 阴 阳 , 调 阴 阳和 气 血 乃 治 之 大 法 。具 体 故
虚 之 戒 j 阳虚 便 秘 主 要 表 现 为 大 便 艰 。 涩 , 出 困难 , 伴 有 小 便 清 长 , 肢 不 排 并 四 温 , 热 怕冷 , 腹 冷痛 或腰 脊 酸痛 等症 喜 脘 状 , 淡 苔 白 , 沉 而 迟 。本 证 多 由 老 年 舌 脉
性 便 秘 患 者 , 积 极 治 疗 的 同 时 , 行 必 在 进
要 的健 康 教 育 , 施 个 体 化 护 理 , 一 定 实 在
关键 词 中 医 药 老 年 性 便 秘 治 疗
针 灸
程 度 上 可解 除 患 者 长 期 习 惯 性 便 秘 所 致
佳 。 阴虚 便 秘 主 要 表 现 为 大 便 硬 结 、 干 燥 , 时 费 力 难 下 , 时伴 有 午 后 或 夜 解 平 问虚 热 , 颊 潮 红 , 面 口干 喜 冷 饮 , 汗 , 盗 小 便 热 赤 , 绛 少 津 , 细 数 。 本 证 多 由老 舌 脉
10例 。 随 机 对 照 试 验 研 究 观 察 疗 效 。 0 并 指 出 在 治 疗 上 宜 补 益 气 血 , 肠 通 便 为 润 主 , 理 脾 、 为 辅 , 可 一 味攻 下 而 犯 虚 调 肾 不
根 据 病 因 病 机 , 法 治 则 可 归 纳 以下 治 几 点 。① 气 : 虚 者 益 其 气 , 滞 者 畅 其 气 气 气 ; 血 : 虚者 养之 , 瘀者 化 之 ; 津 ② 血 ③
综 合 疗 法 治 疗 带 状 疱 疹 效 果 观 察

老年便秘中医诊疗方案

老年便秘中医诊疗方案

老年便秘(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2012)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功能性便秘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主要症状:便意与便次减少,排便艰难或排便不畅,或有便质干结。

次要症状:腹胀、腹痛、乏力。

具有主要症状,且符合中医辨证之虚证范畴者,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必须包括下列2个或2个以上症状:①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至少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③至少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④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的梗阻感;⑤至少25%的排便需人工方法辅助(如指抠、盆底支持);⑥每周少于3次排便。

如果不使用泻药,松散便很少见到。

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依据不充分。

患者须在诊断前6个月出现症状,在最近的3个月满足诊断标准。

(二)证侯诊断1.中气不足证: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汗出气短,便后乏力,神疲懒言。

舌淡苔白,脉弱。

2.脾肾阳虚证:排便困难,腹中冷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

舌淡苔白,脉沉弱。

3.津亏肠燥证:大便干结,口渴喜饮,皮肤干燥。

舌红苔燥,脉细。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中气不足证治法:升清降浊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生白术、生黄芪、麻子仁、陈皮、当归、枳实、莱菔子、升麻等。

中成药:芪蓉润肠口服液等。

2.脾肾阳虚证治法:温补脾肾推荐方药:温补脾肾推荐方药:济川煎加减。

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等。

3.津亏肠燥证治法:滋阴润肠推荐方药:增液汤合润肠丸加减。

生地黄、玄参、麦冬、火麻仁、桃仁、当归、枳壳等。

中成药:麻子仁丸(二)针灸治疗主穴:多选大肠腧、天枢、脾俞、三阴交等穴。

配穴:乏力者加针足三里、腹胀加针大横。

针刺时,将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选用毫针直刺或斜刺进针,行补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1次,每天治疗1次。

阳气不足者可加艾灸,可在针刺基础上加灸神阙、气海。

(三)灌肠疗法生大黄、桃仁、当归等,制成煎剂达150-200ml,用时加温至40℃灌肠,在肠道内药液保留约20分钟后,排除大便。

中医辨治老年性便秘

中医辨治老年性便秘

中医辨治老年性便秘便秘是指排便间隔时间延长,三五日或七日大便一次,排便困难,患者有不舒适感觉。

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组,但以老年人多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粗纤维素减少,该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身健康。

中医认为便秘由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与肺、脾、肝、肾有着密切的关系。

肺与大肠相表里,肺气虚或肺气壅滞,导致气机升降失常,大肠传导迟缓而大便秘结;脾主运化,脾气虚弱,运化失常,糟粕内停,则大便难行;肝气不疏,气机郁滞,肠道传导失常,而大便难下;肾主五液,司二便,肾精亏耗,肠津涩少,肾阳不足,命门火衰,肾失温煦滋润,传导失职而便秘。

老年性便秘多因年老体衰,阳气不行,气血不足,津液不通,身有疾患,卧床或行动不便等,其病机虚多实少,虚实夹杂为多见。

在治疗时不能图一时之快,使用泻剂以通导大便,使本来已虚的脏腑更加亏虚,津液干枯,气机失常,大肠传导迟缓而便秘。

可分为以下四型辨治。

肺气壅滞型:症见咳喘纳呆,腹部胀满,大便干结难下,舌质偏红,苔白,脉滑数。

证属肺失宣降,水液不行,则肠道干枯而大便难行。

治以理肺开秘,宣肺润肠。

方选桔梗汤合苏子降气汤加减,药用:桔梗15g,苏子15g,杏仁12g,枳壳10g,紫菀10g,当归15g,厚朴6g。

口干欲饮者加北沙参、黄精开提肺气、养育肺阴;咳喘甚者加麻黄、枇杷叶以宣肺降气,开通秘结。

此证型病机为肺气失宣,水液不行,前人有“开上窍以通下窍”,“釜上揭盖”,是指肺与大肠、二便的关系,肺气宣,肺阴复,而津还肠润,肺气足而魄门启闭有度。

脾肺双虚型:症见神疲气短,面色白光白,大便数日不行,排便费力汗出,舌淡,苔薄白,脉虚弱。

证属肺脾虚弱,运化不建,生化之源不足,肺气失宣,大肠传导无力。

治以补益脾肺,润肠通便。

方选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黄芪20g,生白术50g,当归15g,太子参15g,杏仁12g,枳壳9g,肉苁蓉15g。

气虚明显,虽有便意又难以排出者,加重生白术用量至120g,升麻6g,治病必求其源,便秘之源,在于脾胃,脾胃之药首推生白术,少佐升麻乃升清降浊之意;血虚明显,大便干结艰涩者加鸡血藤30g,生白芍20g,以滋阴养血,润燥通便。

老年病科 老年便秘(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

老年病科 老年便秘(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

老年便秘(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XX医药学会发布的《功能性便秘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

主要症状:便意与便次减少,排便艰难或排便不畅,或有便质干结。

次要症状:腹胀、腹痛、乏力。

具有主要症状,且符合中医辨证之虚证范畴者,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Rome Committee.Rome criteria[J].Gastroenterology,2006年):必须包括下列2个或2个以上的症状:①至少有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至少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③至少有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④至少有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的阻塞感;⑤至少有25%的排便需要人工方法辅助(如指抠、盆底支持);⑥每周少于3次排便。

如果不使用泻药,松散便很少见到。

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依据不充分。

患者须在诊断前6个月出现症状,在最近的3个月满足诊断标准。

(二)证候诊断1.中气不足证: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汗出气短,便后乏力,神疲懒言。

舌淡苔白,脉弱。

2.脾肾阳虚证:排便困难,腹中冷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

舌淡苔白,脉沉弱。

3.X亏肠燥证:大便干结,口渴喜饮,皮肤干燥。

舌红苔燥,脉细。

二、治疗方法(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中气不足证治法:升清降浊。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生白术、生黄芪、麻子仁、陈皮、当归、枳实、莱菔子、升麻等。

中成药:芪蓉润肠口服液等。

2.脾肾阳虚证治法: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济川煎加减。

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等。

3.X亏肠燥证治法:滋阴润肠。

推荐方药:增液汤合润肠丸加减。

生地黄、玄参、麦冬、火麻仁、桃仁、当归、枳壳等。

中成药:麻子仁丸等。

(二)针灸治疗主穴:多选大肠俞、天枢、脾俞、三阴交等穴。

配穴:乏力者加针足三里;腹胀加针大横。

针刺时,将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选用毫针直刺或斜刺进针,行补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1次,每天治疗1次。

中医对老年性便秘的辨证施治

中医对老年性便秘的辨证施治

中医对老年性便秘的辨证施治老年性便秘是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较高,且随年龄增长而症状加重,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属于中医的虚秘范畴,以气虚、阳虚便秘居多,是指大便秘结不通,指排便时间长或虽不延长而排便困难,大便干燥或大便不干而艰涩不畅的一种病症。

老年性便秘常继发于其他慢性病。

临床上运用中医中药,注重整体,作眼肠道,辩证施治,标本兼顾,收效甚著。

老年性便秘是由于老年人脏腑功能减弱。

肠道传送无力,加之活动量减少;或未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或饮水过少,吃的食物细而精,嗜食辛辣;或因牙齿松动或脱落,少食含纤维多的食物等因素,导致阴阳失调,气虚血弱,脏腑功能衰退而致大肠传导不利,腑气不通,津液不足之故,此为虚证之病机。

具体言之,老年人多因肾气不足,气血两虚,津液枯少,致脾失健运,大肠干涩,传输无力而发为本病,从而形成脏虚(脾虚)腑实(大肠)的本虚标实的病理状态。

针对上述病理状态,老年性便秘的治疗,宜补脏通腑,标本兼顾,补脏即益气养血、温阳通便,增强脾的运化能力,可谓“塞因塞用”。

通腑即行气导滞,润肠通便使肠道内存留的多种毒素排出体外。

但是要注意,通与补的比例关系,要补的恰当,通的合适,才能取得效果;反之,补之过度,则闭门留毒,通之太过,治时不思辨证用药,而妄投苦寒泻下之品则损伤脾胃。

升降失司,运化乏力,不能达到预期疗效,当根据老年人的特点,缓通大为宜,切忌大量使用泻药。

根据老年性便秘的辩证论治,临床上常将老年性便秘分为四种证型:1、气秘:用六磨汤,重在调肝理脾,通便导滞;亦可用木香槟榔丸,行气导滞,泄热通便。

2、虚秘:偏于气虚者,用黄芪汤重在益气润肠;亦可用补中益气丸,调和脾胃,益气以助推动之功;虚秘偏于津血不足者,用《尊生》润肠丸补血润下;亦可用黑芝麻、胡桃肉、松子仁等分研细末,加白蜜冲服,可收以补为通,养阴补血,润肠通便之效。

3、热秘:用麻子仁丸,重在泄热润肠,通便而不伤正;亦可用蕃泻叶泡水代茶饮,但不要长期服用,以免败伤脾胃,因该药昧苦性寒,质粘而润滑,可人大肠泻积热而润肠,促消化通大肠。

老年便秘的中医单方及按摩法有哪些?

老年便秘的中医单方及按摩法有哪些?

老年便秘的中医单方及按摩法有哪些?
老年便秘多因老年人气血津液亏耗而致,是粪便在肠道内滞留过久,排便周期过长,或粪便干结、排出困难,或经常排便不畅的病证。

1.中医单方
(1)萝卜籽(炒)6g、皂荚末1.5g,共研磨开水送服,主治痰浊便秘。

(2)当归15g、火麻仁15g,水煎服。

适用于老年津亏便秘。

(3)五仁丸:桃仁、火麻仁、杏仁、松仁、柏子仁等量为末,和蜜为丸,每次3~5g,蛋花汤送下。

(4)元明粉9g,开水泡服。

主治大便干结。

(5)番泻叶6g,开水泡服。

主治大便干结。

(6)防风、枳壳各10g,甘草26g为末,每次服6g。

2.按摩法
柔腹部,以一手五指张开,指端向下,从胃脘部起,经脐右柔至下腹,然后向右、向上、向左、向下沿大肠走行擦揉,反复多次。

早晚各1次,每次20分钟,按摩时精神集中,次数由少至多,力量均匀。

老人便秘的中药疗法治疗便秘验方王琦教授治疗便秘的思路和经验

老人便秘的中药疗法治疗便秘验方王琦教授治疗便秘的思路和经验

老人便秘的中药疗法治疗便秘验方王琦教授治疗便秘的思路和经验近年来,老年人患便秘的几率越来越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那你知道,在中医中,怎样治疗老年人便秘吗?今天就为大家推荐一下有效的治疗方法:1、补益精血、润肠通便:适用于肾虚精血亏损所致便秘。

主要症状为大便秘结、面色无华、唇淡甲白、头目眩晕、口干心烦、舌淡苔白、脉细。

常选用黄芪30g 当归20g 川芎15g 熟地15g 白勺15g 肉苁蓉20g 火麻仁15g 柏子仁15g 杏仁 15g 甘草10g2、温补肾阳、润肠通便:适用于肾阳虚弱、阴盛寒结所致便秘。

主要症状为大便干结难下、小便清长、夜尿频数、伴腰膝酸软、怕冷、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常选用益智仁20g 乌药15g 当归20g 山朱萸20g 菟丝子20g 桑螵蛸15g 肉苁蓉20g 白术15g 山药15g 火麻仁20g 瓜蒌仁15g 甘草10g3、滋阴补血、润肠通便:适用于阴虚血虚所致便秘。

主要症状为大便干燥、面色萎黄无华、时觉头眩、心悸、舌质淡、脉沉细。

常选用当归20g 白术20g 枳实15g 何首乌15g 肉苁蓉15g 火麻仁20g 郁李仁15g 柏子仁15g 瓜蒌仁15g 杏仁15g 甘草10g4、益气养血、润肠通便:适用于脾虚气血不足所致便秘。

主要症状为大便干结难下、努挣乏力、便则汗出、面色无华晦暗、头眩心悸、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沉细。

常选用黄芪30g 白术20g 党参20g 当归20g 肉苁蓉20g 火麻仁15g 柏子仁15g 熟地15g 伏苓15g 桑椹子15g 甘草10g5、补气滋阴、润肠通便:适用于气阴两虚所致便秘。

主要症状为大便干结、面色苍白无华、时觉头昏目眩、神疲乏力、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便后疲乏不堪、舌质淡嫩、苔薄白、脉虚细。

常选用黄芪30g 白术20g 党参20g 枳壳20g 陈皮15g 玄参20g 生地15g 麦冬20g 黄精15g 当归20g 白勺15g 山药15g 柴胡15g 木香15g 火麻仁20g 杏仁15g6、滋阴增液、润肠通便:适用于脾肾两虚所致便秘。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便秘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便秘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性便秘对于子女来说,最大的期望是父母能够身体健康,平平安安。

但是,随着老人年龄的不断增大,各种各样的疾病也随之找上门来,其中,老年性便秘就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

老年性便秘持续时间长,容易引起老人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脾气焦躁、腹压增加及肠梗阻等,对于本身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及动脉硬化的老人来说,还可能在腹压升高时出现意外,引起生命危险。

因此,在发现家中老人患有老年性便秘时,应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改善便秘问题,避免造成严重后果。

一老年性便秘的原因及危害老年性便秘主要是因为老人年纪大了以后,老人全身的所有脏器功能都在随着年龄增长不断衰退,与排便密切相关的肠道蠕动能力下降,肠道蠕动缓慢,容易导致粪便滞留在肠道中。

同时,老人衰老时还伴随着肌肉的萎缩,直肠肌及腹肌的肌肉萎缩就导致了排便时的无力,也使粪便难以排出。

当老人精神上受到强烈刺激时,也会出现胃肠功能障碍,导致便秘。

老年性便秘还与老人的日常生活习惯有关,老人年纪增长以后,精力下降,腿脚相对来说不太灵活,日常活动量也就大大减少,肠道蠕动也就更加缓慢;且如今物质水平提高,各家饮食都偏精细化,缺少膳食纤维,老人进食量与饮水量又相对较少,导致肠胃刺激不够,大便干结成团,综合下来,也会导致排便难。

老人便秘时,不仅排便变得困难,其排便次数也会相对减少,大多是每周1~2次,严重时甚至2~4周才排便一次,使肠腔过多的吸收毒素,导致老人头晕头痛、食欲不振、失眠等。

且粪便长期堆积在肠道,还会使老人直肠壁的血管被压迫,容易导致直肠壁静脉回流障碍,长时间如此会使静脉扩张,导致其他疾病。

老年性便秘导致的排便困难使得老人在排便时不得不十分用力,但用力过度会有可能使冠心病及高血压老人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以及脑血管意外情况等;老人排便困难也会增加老人排便时间,老人在保持长时间的蹲位后站起,非常容易因体位性低血导致脑供血不足而发生晕厥摔倒等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便秘的老人其患结肠癌的几率也大大增加。

治老年性便秘方

治老年性便秘方

治老年性便秘方便秘指大便干结、排出困难、排便间隔时间延长,通常两三天不大便,或有便意,但排便困难者。

本病发生原因常有燥热内结、气虚传送无力、或阴虚血少等。

1、当归治年老所致的便秘:[配方] 当归60克,白芍9克,火麻仁30克,郁李仁15克,苁蓉15克,黑芝麻24克,甘草6克。

[制用法] 水煎,冲蜂蜜60克,温服。

[功效] 主治年老或久病津液短少所致的便秘。

2、麻仁杏仁治便秘:[配方] 麻仁、杏仁、瓜蒌各等份,白蜜适量。

[制用法] 3味共为细末,白蜜炼为丸如枣大,日服2—3丸,温开水送下。

[功效] 本方清热润肠,适用于热结所致的便秘。

3、香蕉治便秘:[配方] 香蕉1—2个,冰糖适量。

[制用法] 将香蕉去皮,加冰糖适量,隔水炖服,日1—2次,连服数日。

[功效] 本方适用于津枯肠燥之便秘。

4、松仁糯米治便秘:[配方] 松仁15克,糯米30克。

[制用法] 先煮粥,后将松仁和水作糊状,入粥内,待2—3沸,空腹服用。

[功效] 本方适用于气血不足所致便秘。

5、人参白术治气虚便秘:[配方] 人参9克,白术、茯苓各12克,黄芪15克,黄精、当归各10克,柏子仁10克(冲),松子仁10克(冲),甘草7克。

[制用法] 水煎服,1日1剂,分2次服。

[功效] 本方适用于气虚便秘。

6、沙参玉竹治便秘:[配方] 沙参、玉竹各50克,老雄鸭1只,调料适量。

[制用法] 将鸭去毛及内脏,洗净,与沙参、玉竹向入砂锅内,加葱、姜、水、烧沸,文火闷煮1小时,至鸭肉烂熟,入盐、味精随意食。

[功效] 本方适用于肺虚久咳,胃明亏损之肠燥便秘。

7、猪脊瘦肉治便秘:[配方] 猪脊瘦肉、粳米各100克,茴香、食盐、香油、川椒粉各少许。

[制用法] 先将脊肉切成小块,在香油中稍炒,后人粳米煮粥,将熟,小茴香、川椒、食盐等,再煮1—2沸,早晚空腹食。

[功效] 本方适用于热病伤津之便秘。

8、大黄末、小苏打、治习惯性便秘:[配方] 大黄末37.5克,小苏打113克,碳酸镁19克。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预防调护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老年功能性便秘的预防调护

一、引言老年功能性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少、排便困难或排便不顺畅的一种常见症状,多发生在中老年人群中。

中医认为,老年功能性便秘是气机运行失调、脾胃功能减退所导致,因此预防调护应该从调理脾胃、通畅气机两个方面入手。

二、预防调护方法1.调理脾胃-饮食调理:老年人应保持膳食均衡,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蔬菜、水果等,增加粪便的体积,促进排便。

同时,注意多饮水,增加肠道润滑,有助于排便顺利。

-定时排便:老年人应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每日固定时间排便,并且不要过久憋便,避免造成便秘。

-忌烟酒:烟酒会损伤脾胃功能,影响排便,老年人应尽量戒烟限酒,保护脾胃健康。

2.通畅气机-运动锻炼:适量的运动有助于促进气机畅通,老年人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等,坚持锻炼,提高腹部肌肉活动度,促进排便。

-保持心理平衡:情绪紧张、焦虑等心理因素会导致气机郁结,影响肠道蠕动,造成便秘。

老年人应保持心情愉快,积极调节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烦恼。

-按摩腹部:按摩腹部能够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老年人可以自己进行腹部按摩,或者请专业按摩师按摩。

-中医养生调理:老年人可以通过中医养生调理,如采取针灸、艾灸、中药调理等方法,调和脾胃,促进气机运行,达到预防便秘的目的。

三、小结老年功能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症状,通过预防调护,能够有效减少便秘的发生。

中医治未病实践指南提出了调理脾胃和通畅气机的方法,老年人可以通过饮食调理、定时排便、忌烟酒、控制药物使用等方式来调理脾胃;通过运动锻炼、保持心理平衡、按摩腹部、中医养生调理等方式来通畅气机。

老年人应根据自身情况,结合以上方法进行预防调护,提高生活质量,预防功能性便秘的发生。

治老年人便秘验方五则

治老年人便秘验方五则

治老年人便秘验方五则
老年人便秘,多因气血亏损,津液不足,或大病初愈,损伤气血,气虚引起大肠传导无力,血虚津枯,不能濡润大肠,均可导致本病发生。

便秘,是指大便秘结,排便时间延长,超过1天以上,或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还兼有食欲不振,精神疲乏,脘腹胀满等。

排便有的间隔2~3日,严重的则可延长1周以上不等。

便秘对老年人的健康危害极大,常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增加患直肠癌的机会及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防治老年便秘,是十分必要的。

现将有效验方介绍如下:
方1.治习惯性便秘
方药组成:黑芝麻500g,糯米250g。

用法:先将黑芝麻炒熟,糯米炒至黄色,混合后研成粉末。

用时取药粉1汤匙,加蜂蜜半汤匙,于空腹时用开水冲服,每天1次,连服1个月。

方2.治常年大便燥结
方药组成:黑芝麻30g,核桃仁60g。

用法:上药共捣烂,每早服1匙,温开水送服,每天1次。

方3.治胃肠积热,灼伤津液而致大便干结。

方药组成:生地12g,火麻仁15g,瓜蒌仁12g,枳实10g,桔梗6g,大黄6g,番泻叶5g。

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日两次。

方4.治脾肺气虚,传导无力而致便秘。

方药组成:党参15g,炙黄芪30g,生白术30g,当归15g,大云30g,怀牛膝15g,陈皮6g,炙甘草5g。

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日两次。

方5.治营血亏虚,津不润肠而致便秘。

方药组成:当归20g,生地20g,火麻仁15g,桃仁10g,枳壳10g,黑芝麻30g,桑葚20g,木香6g。

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日两次。

以气虚为主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

以气虚为主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

以气虚为主老年功能性便秘的中医药治疗杨杰(什邡市中医医院;四川什邡618400)说到便秘,大家肯定不会陌生,但是说到功能性便秘,可能大家就不了解了。

其实,功能性便秘是众多便秘中的一员,是一种除外肠易激综合征的慢性便秘,该病患者一般没有器质性的病因,也基本不会出现代谢障碍或结构异常。

该病依照结肠动力学的特点分型,可以分为混合型便秘、功能性出口梗阻型便秘以及慢传输型便秘,该病在中老年人身上比较常见。

中医药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且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发扬光大,体现了出其特色,在功能性便秘的治疗中,中医学中的辨证论治以及中医学的整体观念也发挥出了其独有的优势。

经临床实践统计的文献和资料来看,老年功能性便秘多为气虚性便秘,接下来笔者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中医药对气虚为主的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是如何开展的。

一、中医学中功能性便秘的病因病机中医认为,人体中有“气”,气能够温煦人体并推动人体进行一系列的生命活动,机体的各种各样的生理活动都在气的升降出入中进行。

气可以生津、行津、生血、行血,所以,气、津、血液对大肠传导功能具有非常直接的影响,所以便秘的原因从根本上来说是气虚。

从脏腑关系上讲,虽然导致老年功能性便秘的原因为大肠传导失司,但是脾、肺、肾三种脏器与该病的关系都是非常紧密的,肺主气,兼呼吸一职,宣发肃降为其主要功能,大肠乃传导之府,小肠中的废弃内容物都会经过大肠,《慎斋遗书》中的“浊气在上,则填塞肺气,肺不能行下降之令,故大便闭”就说明了这个道理,如果脾胃气机的升降出入是正常的,那么大肠传导功能就会是正常的,也就不会便秘了。

二、中医学对功能性便秘的辨证论治针对以气虚为主的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具有自己独到的治疗见解,下面笔者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中医学对以气虚为主的老年功能性便秘的辨证论治。

以气虚为主的老年功能性便秘的治疗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补益肺脾,以及依据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况以及身体状况,辅以行气、滋阴、温肾、补血等治疗,笔者将治疗方式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归纳,基本如下: 1、益气健脾法:老年性功能性便秘之所以发病,其实归根结底就是“里虚”,因为“里虚”,大便才会郁结,这叫做“因虚致实”。

老年人便秘,中医调治有方

老年人便秘,中医调治有方

老年人便秘,中医调治有方老年人便秘(senile constipation)是指排便次数减少,同时出现排便困难,粪便干结现象。

通常正常人每天排便1~2次或2~3天排便1次,而便秘患者每周排便少于2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便秘是老年人常见的症状,约有1/2的老年人都有出现过便秘,这严重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质量。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胃肠功能开始退化,特别是结肠蠕动减弱,肠壁的血管也开始变得不够充盈,因此,老年人便秘的发生概率更高。

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出现便秘症状后,大多不会引起重视。

由于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较弱,易导致饮食不当、偏食等情况的出现,继而出现大便干结、排便困难的情况。

此外,部分老年人有不良生活习惯,如熬夜、长期卧床等;或者因年龄增长或因使用泻药不当等原因而致肠内水分大量流失。

这些情况都会加重便秘的症状。

老年人便秘的原因是什么?便秘是指排便次数减少,或粪便量减少,或粪便干结、排出困难,排便不畅等。

一般老年人便秘与饮食、疾病、药物因素有关。

(一)疾病因素引发老年人便秘的病因有肠道病变以及全身性疾病,也有些患者的便秘是特发性便秘,肠道的病变主要有炎症性肠病,肿瘤,疝,直肠脱垂等,全身性疾病主要有糖尿病,尿毒症,脑血管意外,帕金森病等,都容易引起老年人便秘,此外,老年人日常活动量低,这也是促发便秘的主要因素。

(二)饮食因素1.膳食纤维摄入过少:膳食纤维的缺乏可使粪便体积减少、水分增加而使大便干硬,造成排便困难;2.饮水不足:老年人由于饮水少、胃肠蠕动减慢,食物残渣在肠道内停留时间延长,水分被肠道吸收后使大便变硬而难以排出;3.膳食纤维摄入不足:食物中的膳食纤维被胃肠分解时需要水分,而老年人因胃肠功能减弱,对水的吸收减少;4.水分摄入过少:由于老年人活动量减少,胃肠蠕动减慢,食物残渣在肠内停留时间延长而不易排出;5.排便习惯不良:如排便费力、时间过长或没有便意、对排便不感兴趣、使用泻药不当等。

便秘病中医诊疗方案

便秘病中医诊疗方案

便秘病中医诊疗方案推荐方药:四君子汤加减。

白术、茯苓、人参、大枣等。

中成药:六君子丸、香砂养胃丸等。

3.肺脾气虚证治法:益气固肾,润肠通便。

推荐方药:四物汤加减。

当归、熟地、白芍、川芎等。

中成药:参苓白术散、八珍丸等。

4.肝肾阴虚证治法:滋阴养血,润肠通便。

推荐方药:六味地黄丸加减。

熟地、山药、枸杞子、牡丹皮等。

中成药:六味地黄丸、养阴清肝丸等。

5.脾肾阳虚证治法:XXX补肾,润肠通便。

推荐方药:金匮肾气丸加减。

肉桂、附子、干姜、芍药等。

中成药: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等。

二)辅助治疗1.膳食疗法:多食高纤维食物,如蔬菜、水果、全麦面包等,避免过度饮酒、咖啡等刺激性食物。

2.运动疗法: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瑜伽等,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3.针灸疗法:通过针刺穴位,调节体内气血运行,促进肠道蠕动,改善便秘症状。

4.泻药疗法:在中医治疗无效或症状严重的情况下,可适当使用泻药,但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滥用。

三、注意事项1.在治疗期间应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作息惯。

2.避免长期使用泻药,以免引起依赖性便秘。

3.在治疗期间应注意饮食健康,避免过度进食或暴饮暴食。

4.应定期复查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推荐方药包括六磨汤合四逆散加减,其中包括木香、乌药、槟榔、枳实、柴胡、香附、川楝子、白芍、生白术等。

此外,中成药如四磨汤、逍遥丸也可用于治疗便秘。

对于肺脾气虚证,推荐使用黄芪汤加减,其中包括炙黄芪、生白术、陈皮、枳实、升麻、柴胡、葛根、当归尾等。

中成药如补中益气丸、芪蓉润肠口服液也可用于治疗。

对于肝肾阴虚证,推荐使用增液汤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其中包括玄参、生地、麦冬、熟地、山萸肉、丹皮、茯苓、泽泻、山药、黄精等。

中成药如五仁润肠丸、六味地黄丸也可用于治疗。

对于脾肾阳虚证,推荐使用济川煎加减,其中包括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附子(先煎)、干姜、肉桂(后下)、薤白、葛根等。

中成药如苁蓉通便口服液、便秘通等也可用于治疗。

老年便秘 中医世家

老年便秘 中医世家

治疗中老年病老年便秘中医世家2011-12-22 08:57:32| 分类:医学| 标签:老年便秘|举报|字号大中小订阅便秘是老年人常见证侯之一,系指大便涩滞,排便困难,粪便干燥结硬,经常解而不畅的一种症状。

属祖国医学中阴结、脾约、气秘、热秘、冷秘等范围。

主症多数患者的唯一主诉是长期大便干结,排便费力不畅,因用力排出,坚硬的粪块引起肛门疼痛、肛裂等。

患者可伴有食欲不振,嗳气、恶心,腹胀或腹痛,头晕,乏力,心悸,或口苦、口臭等症。

病因病机主要由于平素过食辛热厚味,恣饮酒浆,热移大肠以致胃肠积热;或情志不舒,思虑过度,久坐少动,以致气机不利,传导失职所成;或因劳倦内伤,或病后及年老体弱之人,阳气不足,阴血亏虚而得。

气虚则大肠传导无力,阴血亏虚则津枯肠道失运;阳虚则阴寒内生,津液失布。

此外,也有因膳食结构不合理,偏食等导致者。

辨证施治老年便秘主要分为实秘和虚秘两类,可分别采用清热润肠,顺气行滞,益气润肠,养血润燥,温阳通便等法。

1.虚秘(1)津血不足主证:便秘干结如羊粪球,排便努挣,口干,食香不敢多进,有时烦躁易怒,头晕、心悸,失眠,面色、爪甲?白无华,舌质嫩或红少津,苔薄白,脉细或细数。

治法:养血润肠。

选方:四物汤(《和剂局方》)合增液汤(《温病条辨》)加减。

药物:当归15g、首乌20g、玄参15g、熟地12g、白芍20g、麦冬12g、火麻仁30g、肉苁蓉12g。

加减:腹胀明显加厚朴、枳壳;口舌生疮加槐角。

(2)气虚便秘主证:粪蓄肠间而无便意,或虽有便意而临厕努挣无力,艰涩难出,挣则汗出气短,便后乏力,伴头晕疲乏,面色?白,食少、纳呆;舌质淡,苔薄白,脉沉弱。

治法:补中升阳通便。

选方: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药物:党参12g、黄芪30g、白术60g、当归12g、炙甘草9g、陈皮8g、柴胡12g、升麻12g、肉苁蓉15g。

加减:小便清长加肉桂。

(3)阳虚便秘主证:大便干涩,排出困难,畏寒肢冷,小便清长,面色?白、舌质淡,苔薄白润,脉沉迟。

老年人便秘的管理和中医药治疗

老年人便秘的管理和中医药治疗

2021/10/10
38
虚秘
1.气虚秘 症状: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汗出短气, 便后乏力,面白神疲,肢倦懒言,舌淡苔白,脉弱。 病机:脾肺气虚,传送无力。 治法:益气润肠。 代表方:黄芪汤加减。
2021/10/10
39
2.血虚秘 主症:大便干结,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健忘,口唇色淡, 舌淡苔白,脉细。 病机:血液亏虚,肠道失荣。 治法:养血润燥。 代表方:润肠丸加减。
和中医药治疗
2021/10/10
余晓琳副主任医师
1
概述
❖ 便秘是老年人常见问题之一,它是一种症状而非疾病的名称。 ❖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随着年龄增长便秘患病率明显增高,老
年人便秘患病率约为15-30%,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患病率 可高达80%,女性和男性患病比例4比1。 ❖ 便秘虽不直接导致死亡,但是对人体危害已不可轻视,已成 为影响生活质量的重要疾病。
2021/10/10
23
❖ 温馨提示
不爱喝白开水的人,也别用咖啡、浓茶、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取 代,因为它们会利尿且抑制肠道蠕动。
若实在受不了白开水,不妨改喝营养的胡萝卜蜂蜜汁、和具有肠道 保养和顺畅作用的的花草茶、梅子汁。
2021/10/10
24
3.加强锻炼
➢ 鼓励患者在能力范围内增加日常活动量,情况允许下每天步行不少于0.5 公里。
2021/10/10
26
4.养成每天晨起或早餐后排便习惯
➢ 建立定时排便时间,清晨觉醒时有一过性结肠收缩加强,进餐后也可出 现结肠运动加强,若此时有便意应及时如厕。
➢ 即使无便意,仍要定时去厕所,久之可形成反射性排便习惯。 ➢ 排便时不看书,不听广播,精神要集中。 ➢ 意识到便意的重要性,顺应便意。

当代名中医治疗老年性便秘概述

当代名中医治疗老年性便秘概述

综 述当代名中医治疗老年性便秘概述周 国 钧3 老年性便秘(以下简称本病)是临床常见病症。

本文就当代名中医应用中医药治疗本病的特色经验整理归纳如下。

Ξ1 辨证论治路志正〔1〕认为本病既有气虚、血虚、脾胃虚、肾虚之别,又有湿滞、虚中夹实之异。

气虚用补中益气汤加苦杏仁、紫苏梗;血虚用八珍汤去茯苓,倍当归,加火麻仁、蜂蜜;脾胃虚兼肠胃壅滞者用六君子汤合保和丸加减,兼湿邪郁积者用宣清导浊汤(茯苓、猪苓、蚕砂、皂荚、寒水石);肾阴虚用六味地黄汤去茯苓、泽泻,加生何首乌、黑芝麻、麦冬、玄参、枳实;肾阳虚多投右归饮或半硫丸,无半硫丸可用肉苁蓉丸(肉苁蓉、火麻仁、沉香)加减代之。

陈树森〔2〕论治分6型:气虚便秘用黄芪汤加减;血虚便秘用润肠丸;阴虚便秘用左归饮加减;阳虚便秘用半硫丸或济川煎加味;脾约热秘用麻子仁丸;若肝火亢盛者用更衣丸;气滞便秘用六磨汤加减。

赵绍琴〔3〕分5型治疗:中气不足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肺脾气虚用补中益气汤治之;血虚阴伤用四物汤,甚则合二至丸,另常以当归50g,浓煎频服;燥盛伤津,除习用麻子仁丸、五仁橘皮汤外,还常用白芍90g,煎汤频服;肾命虚衰,治以附桂参芪为主,另加硫黄1g (胶囊)吞服。

许玉山〔4〕分5型治疗:血虚肠燥,药用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炒紫苏子、升麻、清宁片等加减;津血干枯,药投当归、肉苁蓉、火麻仁、郁李仁等治疗;脾肾阳虚,药选附子、肉桂、干姜、肉苁蓉、火麻仁等治疗;肺脾气虚,补中益气汤治之;心肺阴津亏虚,以麦冬100g煎水频服。

高辉远〔5〕治疗本病,气虚不著有热象者,以调胃承气汤(半量)治疗;气虚明显,用黄龙汤;阴津亏虚者,投新加黄龙汤;体虚肠腑推动无力者,用麻子仁丸佐补气行气之品治疗。

2 脏腑分治211 热结阴亏,苦寒泻下 熊寥笙〔6〕自拟芦荟通便胶丸,治疗热结便秘、习惯性便秘有卓效(阳虚气弱者忌服)。

董国立〔7〕用通便丸(大黄、白丑、黑丑、川芎各等分,每丸9g)治习惯性便秘有奇效,气虚加黄芪30g,阴虚血亏加当归30g,老年人加肉苁蓉30g,煎汤送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年便秘(老年功能性便秘)中医诊疗方案
一、病名
中医病名:老年便秘 TCD编码:BNP0O0
西医诊断:老年功能性便秘 ICD-10编码:K59.001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功能性便秘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

主要症状:便意与便次减少,排便艰难或排便不畅,或有便质干结。

次要症状:腹胀、腹痛、乏力。

具有主要症状,且符合中医辨证之虚证范畴者,即可诊断。

2、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功能性便秘罗马Ⅲ诊断标准(Rome Committee.Rome criteria[J].Gastroenterology,2006年):必须包括下列2个或2个以上的症状:①至少有25%的排便感到费力;②至少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③至少有25%的排便有排便不尽感;④至少有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的阻塞感;⑤至少有25%的排便需要人工方法辅助(如指抠、盆底支持);
⑥每周少于3次排便。

如果不使用泻药,松散便很少见到。

诊断肠易激综合征依据不充分。

患者须在诊断前6个月出现症状,在最近的3个月满足诊断标准。

(二)证候诊断
1、中气不足证: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汗出气短,便后乏力,神疲
懒言。

舌淡苔白,脉弱。

2、脾肾阳虚证:排便困难,腹中冷痛,四肢不温,小便清长。

舌淡苔白,脉沉弱。

3、津亏肠燥证:大便干结,口渴喜饮,皮肤干燥。

舌红苔燥,脉细。

(三)鉴别诊断
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而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

典型症状为与排便异常相关的腹痛、腹胀,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腹泻便秘交替型。

精神、饮食、寒冷等因素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

二、治疗方法
(一)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
1、中气不足证
治法:升清降浊。

推荐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生白术、生黄芪、麻子仁、陈皮、当归、枳实、莱菔子、升麻等。

中成药:芪蓉润肠口服液等。

2、脾肾阳虚证
治法:温补脾肾。

推荐方药:济川煎加减。

当归、牛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等。

3、津亏肠燥证
治法:滋阴润肠。

推荐方药:增液汤合润肠丸加减。

生地黄、玄参、麦冬、火麻仁、桃
仁、当归、枳壳等。

中成药:麻子仁丸等。

(二)针灸治疗
主穴:多选大肠俞、天枢、脾俞、三阴交等穴。

配穴:乏力者加针足三里;腹胀加针大横。

针刺时,将治疗部位常规消毒后,选用毫针直刺或斜刺进针,行补法,得气后留针2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1次,每天治疗1次。

阳气不足者可加艾灸,可在针刺基础上加灸神阙、气海。

(三)灌肠疗法
生大黄、桃仁、当归等,制成煎剂达150~200ml,用时加温至40℃灌肠,在肠道内药液保留约20分钟后,排出大便。

根据病情需要,可3~4小时后重复灌肠。

每日不超过两次,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

若应用该治疗后,出现明显的腹泻症状,或其他严重不良反应,应立即停用。

(四)健康指导
1、饮食指导:少食辛辣、油腻食物,避免过度饮酒,适当食用蜂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

2、生活起居:适当运动如餐后散步,摩腹;避免久坐、久卧。

心脑血管病患者应注意避免排便时过分用力。

3、情志调摄: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志刺激、思虑过度。

三、疗效评价
(一)评价标准
1、疾病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年)中便秘疗效标准。

临床痊愈:大便正常,或恢复至病前水平,其他症状全部消失;
显效:便秘明显改善,间隔时间及便质接近正常,或大便稍干而排便间隔时间在72小时以内,其他症状大部分消失;
有效:排便间隔时间缩短1天,或便质干结改善,其他症状均有好转;
无效:便秘及其他症状均无改善。

2、证候疗效标准
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便秘诊疗指南》(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1年)、《慢性便秘中医诊疗共识意见》(北京中医药,2011)动态观察中医证候的改变。

临床痊愈:便秘、腹部不适等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
显效:便秘、腹部不适等症状明显改善,疗效指数≥70%;
有效:便秘、腹部不适等症状均有好转,疗效指数≥30%;
无效:未达到上述有效标准或症状加重者。

(二)评价方法
分别于首次门诊当日、治疗中、出路径时进行症状、体征评价(包括涉及到大便频次、大便质地、排便过程等的主要症状,次要症状,腹部体征,舌象,脉象)及中医证候评价。

中医症状量化分级标准:
无症状(0分);
轻度(1分):症状轻微,只有关注时才能感觉到,不会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中度(2分):症状尚能够忍受,已经影响了部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重度(3分):症状明显,难以忍受,明显影响了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

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四、难点分析
不少老人不能正确对待便秘问题,认为随便用点泻药就可解决了。

便秘老人不可常用泻药,因为泻下类药物久用会伤气血,损津液,使原本不足的气血、津液更加亏损。

辩证论治的同时,平时注意合理饮食,可多吃含有粗纤维的蔬菜如芹菜、韭菜、洋葱、小白菜等,适当进行运动以增加肠蠕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