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规模经济、 不完全竞争与国际贸易 国际经济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假设A、B两国除了要素禀赋存在差异外,其他一 切条件都相同,其中A国为资本丰富的国家,B国 为劳动丰富的国家。
22
❖ 开放后 ❖ A国的消费者会从B国购买Y产品,但在X部门,
两国的厂商各自生产不同的差异产品,两国消费者 所消费的X部门产品既有本国的,也有外国的,即 在X部门,每个国家都既有出口,又有进口。由于 整个贸易最终必须达到平衡,所以A国在X部门应 属于净出口国,B国在X部门则应属于净进口国。 ❖ 贸易格局:产业间贸易与产业内贸易同时存在 。
8
开放条件下
❖ 均衡点E对两国来说都不再是稳定的,两国 通过国际分工与贸易可以改善各自的福利。 如果A国专门生产X,B国专门生产Y,A、B 两国都愿意将各自所生产出的产品一半与对 方进行交换,那么两国的消费点都会超过生 产可能性边界,位于图6-1中直线TT’的中点 C,这时,很明显,两国都会获益。
第六章 规模经济、 不完全竞争 与国际贸易
1
外部规模经济产生的根源: ❖ 行业地理位置的集中: ❖ 随着行业集中,相应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也 逐渐完善起来,有利于企业成本的降低。 ❖ “干中学”(Learning by doing)效应: ❖ 生产中的一些技能或知识往往直接来自于实践 经验的积累,随着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来自 于实践的经验积累就比较显著了,因此,行业 内每个企业都可从整个行业的规模扩大中获得 更多的知识积累。
E
qh F
H
qhb
E’
O
qha H’
F’ qh O
qfb F’
H’ qf
(a)
图6-10
(b)
31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之所以会发生,完全是因 寡头厂商的策略性行为(Strategic behavior)引起 的。
与垄断竞争模型不同的是,在寡头垄断情形下, 产品是同质的,所以贸易并不能增加两国消费者 的消费选择。但是,贸易后,两国市场结构由原 来的完全垄断转化为寡头垄断,贸易虽不能完全 消除垄断因素,但还是带来了竞争,这便是贸易 的竞争促进效应(Pro-competitive effect)。
❖ 假设A国是小国,B国是大国。
19
封闭条件下,A、B两国的市场均衡分别为A点与B点。
❖ 市场规模扩大, 世界均衡点为W, 厂商数目为nw,所 有厂商的均衡产量 均为qw。
❖A’、B’分别表示A、 B两国开放后的新均 衡点 。各国厂商的 产量均为qw ,A、B 两国的厂商数目之 和等于nw 。
20
所面对需求条件均分别相同; ❖ 假设每个厂商只生产一种品种的产品,厂商的数目
与差异产品的数目是等同的; ❖ 假设该行业的要素投入总量是固定不变的,市场总
需求完全无弹性,即与价格无关;
14
❖ 单个厂商均衡产量的决定
图6-5
•厂商决定其 产出的条件 MR=MC。
•如果短期内 厂商获得的 超额利润大 于零,那么 就会不断有 新的厂商进 入市场。
本章分别以外部规模经济、垄断竞争和寡头垄 断理论模型为基础,探讨了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影响。 在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国际贸易仍是互利的,贸易 利益主要表现为: (1)贸易可充分实现规模经济利益; (2)贸易可改变市场结构,促进竞争,从而改善 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技术进步。
34
一、名词解释
1. 规模经济 2. 规模收益递增 3.垄断竞争市场 4. 产业内贸易:
16
❖ 均衡状态下,市场规模大小与厂商数目(或差异 产品数目)以及厂商产量之间的关系:
❖ 如果市场规模越大,则其所能容纳的厂商数目 (n)就会越多;
❖ 其次,厂商数目越多,与单个厂商平均成本曲线 相切的需求曲线就越平坦,这意味着厂商的均衡 产量会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上升。
❖ 由于所有厂商的条件均完全相同,所以均衡时, 所有厂商的产量与产品价格也均相同,若用M表 示整个市场规模,那么均衡时每个厂商的产量均 为:q=M/n。
第三节、寡头垄断与国际贸易:同质产品产业内贸易
一、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寡头垄断市场在市场结构上表现为厂商数目很少
(但不止一个)、产品同质的特征。在这种市场上, 厂商做决策时要考虑到自己的行动会引起竞争对手什 么样的反应。
在寡头垄断市场上,厂商的行为有两种矛盾的倾 向,一种是敌对,一种是妥协。
24
二、双寡头市场——古诺模型
35
二、判断题
❖ 1、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以美国经济学家 保罗·克鲁格曼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从规模 经济的角度说明国际贸易的起因和利益来源, 对国际贸易的基础作出了一种新的解释,该 理论被称为“新贸易理论”。( )
假设市场中只有两个厂商,H和F。假设两个 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完全相同,边际成本为常数; 厂商行为模式是非合作型的;厂商的决策变量为 产量。厂商对对方的产量并不了解(假设厂商同 时做决策),但可根据对对方的猜测,来作出自 己的各种选择。图6-7描述了厂商H是如何作出产 量决策的。
25
图6-7
厂商H假设对方的产 量 qF 给 定 不 变 , 曲 线 RDH 即为厂商H的剩余需求曲 线,厂商H的边际受益曲 线MRH与边际成本的交点, 决定了厂商H最佳产量选 择为qH。
❖ 贸易起因:产业间贸易的发生取决于两国的要素禀 赋的差异,而产业内贸易则完全由规模经济引起。
❖ 两种贸易形式在整个贸易中的相对重要性,取决于 要素禀赋差异与规模经济的对比,两国间的差异越 小,贸易应主要由规模经济引起,贸易形式应以产 业内贸易为主,反之,两国的差异性越大,产业间 贸易就会越显著。
23
11
第二节 垄断竞争与国际贸易:差异产品产业内贸易 ❖ 不完全竞争和市场结构
完全垄断市场
.


.
B
图6-4
完全竞争市场
❖ 垄断竞争模型和寡头模型
12
一、垄断竞争市场特征
❖ 允许差异产品(differentiated product)存在,原来 的完全竞争市场就转变为垄断竞争市场;
❖ 假设消费者偏爱消费多样化,即消费者希望供 选择的消费商品种类越多越好;
方的产量为零,这意味着厂商H是一个完全垄断厂商,
市场总需求曲线就是其剩余需求曲线,在这种情形下,
厂商H的最佳产量就是垄断产量qM。图6-8(b)说明 厂商F的产量对应于什么样的水平时,厂商H的最佳反
应是退出市场或将产量定为零。如图,当qF等于完全竞 争下的市场需求量qc时,厂商H的剩余需求曲线及边际 收益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于纵轴,此时厂商H的最
17
❖ 均衡时厂商数目与厂商产量之间所有可能组合 的轨迹 ——RC曲线
图6-6
RC曲线向上倾 斜,曲线上离原 点越远的点表示 市场规模M越大, 因而对应的厂商 数目与厂商产量 就越大。
18
三来自百度文库开放条件下垄断竞争市场的均衡
❖ 假设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A国与B国,两个国家 除了市场规模存在差异(例如人口规模的差别导 致了市场规模的差异)外,在生产技术条件、要 素禀赋以及消费者偏好等诸多方面假设都完全相 同;
4
规模经济与规模收益递增:
❖ 后者是指一种纯粹的技术特征,它指生产过 程中产出增加的比例大于要素投入增加的比 例。
❖ 当生产过程遵循规模报酬递增规律时,自然 存在规模经济,但反过来,规模经济并不要 求规模报酬递增一定存在。
❖ 在外部规模经济情况下,企业的生产过程仍 是规模收益不变的,规模收益递增只发生在 产业层次上,即整个产业 产出增加比例大于 整个产业要素投入增加的比例。
26
由图可知,对于不同的qF,厂商H的产量选择也会 不同,如果把该厂商的最佳产量选择与对方各种可能产
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坐标图上用一条曲线描述出来,就
是该厂商的反应曲线(Reaction curve)。另一个厂商也 有一条反应曲线。
厂商H反应曲线的确定。图6-8给出了在两种特殊
情形下厂商H的产量选择。在图6-8(a)中,假设对
15
❖ 新厂商的进入会对原有厂商的需求曲线的影响
• 一是原有厂商在市场上的占有量会下降,即厂 商所面对的需求曲线会向左移动;
• 二是原厂商所面对的需求弹性越来越大,即其 需求曲线变得更加平坦,这是因为差异产品的数 目增加导致原有厂商的产品被其他产品替代的程 度也越来越高。
• 新厂商的进入最终导致行业内所有厂商的利润 为零,这时市场结构达到均衡,市场中厂商数目 随之确定下来。
5
二、外部规模经济与国际贸易
以2×2模型为基础,做如下假设: ❖ 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 ❖ Y部门仍为规模收益不变部门; ❖ 市场结构仍是完全竞争的; ❖ 两国的相同部门的生产函数、要素禀赋、消费 者偏好以及市场规模假设均相同。
在封闭条件下当达到均衡时,两国的相对价格完 全一致,即不存在比较优势。
32
P
整个社会福利净效应=(C+D)-(C +G)+(G+I)=D+I>0,即A国从国
际贸易中获得的福利改善为图中梯形
(D+I)的面积所示。
CD
EG I
MC
qhaqm 2qha
q
图6-11
贸易后两国 市场上的产 品销售量的 增加,贸易 减少了两国 市场的垄断 因素,降低 了资源配置 扭曲。
33
本章小结
图6-10描述了A、B国市场的均衡。在图6-10(a)
中,A国市场的均衡点为E,此时国内厂商在本国
市场上的销售量为
场上的销售量为
q
a f
q
a h
。来自B国的厂商在A国市
两 国 之 间 的 同 质 产 品 相 互 倾 销 ( Reciprocal dumping),发生了产业内贸易。
30
qf H
F
qfa
佳产量选择为零。
27
图6-8
28
图6-9
图6-9中的两条 直 线 HH‘ 、 FF’ 分别表示厂商 H和F的反应曲 线。H厂商反 应曲线在图中 要比F厂商的反 应曲线更陡一 些。
29
三、寡头垄断与产业内贸易
假设世界上只有A、B两国,两国在某一共同行 业中各只有一个厂商存在。开放后,两国厂商均可 自由进入对方市场,因此两国的国内市场现在变为 寡头市场结构(双寡头)。
❖ 既使不存在比较优势,外部规模经济也可导 致国际贸易的产生。
9
图6-2
10
国际分工格局的确定:偶然或历史因素。 ❖ “先行优势”(First Mover advantage):在 发展初期“领先一步”的优势,由于规模经济 的存在,转化为成本上的优势,从而限制了 “后来者”的进入。 ❖ 国与国之间市场的差别:国内市场规模相对较 大的国家将完全专业化生产具有外部规模经济 的产品(X),而国内市场规模较小的国家将只 能完全专业化生产规模收益不变的产品(Y)。 ❖ 进口保护或出口促进等政策措施的采用。
6
部门间要素密集度 的差异会产生一种 将生产可能性边界 向外凸的“张力”, 而规模经济则生产 一种将生产可能边 界向内凹(机会成 本递减)的“吸 力” 。假设规模 经济的影响超过了 要素密集度的影响, 生产可能性边界 的形状是一条凹向 原点的曲线TT‘。
图6-1
7
封闭条件下 ❖ 一般均衡点在图中的E点,在E点相对价格线 (Px/Py)与生产可能性边界相交,而不是 相切,这是因为X部门存在外部规模经济, 所以X部门厂商所面对的相对价格要高于社 会机会成本(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切线斜率的 绝对值)。在均衡状态时,社会福利则由通 过E点与相对价格线相切的社会无差曲线表 示。 ❖ 两国的相对价格完全相同,两国两种产品都 生产,社会福利也相同。
21
四、规模经济、要素禀赋与国际贸易
❖ 分析框架:垄断竞争贸易模型
除了规模经济外,再引入要素禀赋差异这一因素
❖ 分析方法:一般均衡分析(针对两个部门)
❖ 假设现有两个部门——X与Y,其中X是资本密集 型部门,属于垄断竞争市场结构,Y是劳动密集 型部门,属于完全竞争市场结构;要素市场仍假 设为完全竞争结构。
❖ 产品差异性使同类厂商的产品之间不具有完全 替代性,每个厂商都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 曲线 ;
❖ 规模经济存在的条件下,厂商在扩大规模和产 品多样化之间做出平衡;
❖ 市场可自由进入,市场平均利润为零时,厂商 数目达到均衡,差异产品的种类也随之确定。
13
二、市场规模与厂商产量、厂商数目 ❖ 假设在一共同行业内,所有厂商的生产技术条件和
❖ 开放后的情形
❖ 国际分工格局 :同一行业里,一国只生产某些 种类的产品,另一国则生产其他类型的产品 , 我们不能肯定每个国家生产产品的种类 。
❖ 贸易形态:产业内贸易。 ❖ 市场扩大产生两种积极效应:一是通过厂商产量
的提高实现规模经济利益 ;二是增加产品的品 种数量。 ❖ 贸易的福利效果:一是生产成本的降低,使消费 者可以更低的价格购买消费品;二是产品品种的 增加,使得消费者可有更多的选择,带来更多的 满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