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文本解读的有效引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谈文本解读的有效引领
郭沫若先生的《白鹭》被选录在苏教版九年级上册《散文家谈散文――关于散文(白鹭)》中的附文。无独有偶,这篇文章也出现在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的教材中,只是文字有了些改动。
带领学生品词析句时,我总觉得“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两句意味深长,难以一言道破。于是,我打开百度引擎,希望能够欣赏到同行对名家名篇的智慧解读,意外地发现了某特级教师的课堂实录(节选):
师:白鹭在?望,这是只羽毛刚刚丰满的少年白鹭,它在眺望什么?
生:看着远处的白云,想起自己的母亲。
师:这是一位妙龄的白鹭姑娘,它在?望什么?
生:好奇地看着大千世界。
生:也许还在看着远方可以和自己一起生活的同伴。
师:这是一位白鹭先生,它在?望什么?
生:?望四周的景色。
师:这位先生爱景。
生:白鹭先生它看着远处的云想,这么广阔的天空,我要飞多久才能看完它的美景啊!
生:思念久别的儿女。
生:看看自己外出的儿女怎么还不回来。
师:这是一位白鹭妈妈,它在?望什么?
生:望自己的先生。
生:自己的儿女离开自己这么久,有没有学会飞行,会不会自己独立飞行。
师:不同的白鹭,?望的景观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但是有人说它在?望,它真的是在?望吗?它是在干什么?
生:它是在思考――
师:思考什么?
生:思考自己的将来。
师:是啊,要上哪一所大学。还可能在于什么?
生:思家。
师:这棵树不是它的老家,要回去。生:研究,研究怎样抓鱼。这一实录着实可爱,颇有“煽情”意味,难怪有些专家这样赞赏:
(一)学生灵动的思维被激活,发现的火花被点燃,诗意的表述被引发。
(二)高明的S老师,把?望的白鹭设想成一位位不同的角色,让学生猜度,想象体验不同的白鹭会在嘹望什么。S老
师甚至一改书上的描述,让学生想象白鹭不是在?望,而是在干什么呢?学生们仿佛就是一只只白鹭,把自己心中所想,眼前所见一一表达出来了,此时达到了人鸟合二为一,分不清哪是白鹭,哪是自我。学生达到了高峰体验,体验到了白鹭那“别的鸟少有的一种嗜好”,别具一格的个性之韵味。
果真如专家赞赏的这样吗?说老实话,我并不苟同。相反,却认为这位特级教师教学流程的片段有违文本的本意,与课文主旨背道而驰。
撇开教材在词语“望哨”“?望”的改动不谈.单就“人们说……可它真是……”这一句式看,已经隐含了作者对人们意见的否定,如果认同“人们”的意见,一般不会运用这样的句式。故而,此处已无“?望”之意――教师让学生想象、体验不同的白鹭会在?望什么,乃是游离文本之举:《白鹭》一文写于1942年,当时蒋介石发动第二次反共高潮,郭沫若被迫辞去国民党军委政治部第三厅厅长的职务,言行受到反动派的限制。他说:“中国目前是最为文学的时代,美恶对立、忠奸对立的常鲜明,人性美发展到极点,人性恶也发展到极点。”作者在文中以真诚的笔触描绘了白鹭的生态特征,赞扬了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内在美,抒发了作者对平凡中的高浩而朴素的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了解到这样的写作背景,我们不难想象,白鹭不止在“?望”――它可能在“欣赏”呢,远离污浊后在“小树的绝顶”笑看花开花落;它可
能在“默想”呢,冷眼静观,其静思的姿态如充满智慧的哲人;它可能在“盼归”呢,希望回到充满激情的革命洪流中去一显身手……这些,绝不是“?望”涵括得了的!此时的自鹭俨然就是先生的化身!然而,1942年,作者的高明之处就是并不作明确的回答,而以“可它真是……”一句留给读者去想象,去品味。
退一步讲,设若白鹭真是在“?望”,我们的课堂就可以这样海阔天空般地“创新”解读吗?不,这并非创新文本,超越文本,而是曲解文本,是一种负效的、不负责任的教学行为:虽然《课程标准》中倡导“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同一篇文章允许作出不同的解释,然而,每一篇课文都蕴含着一定的思想情趣和价值取向,并非想当然、图热闹的活动参与。现如今,很多的课堂教学浮躁太甚,学生内在的思维和情感并没有真正被激活――课堂有“温度”无“深度”的现象比比皆是。比如郭沫若笔下的白鹭身上,体现的是作者对那些“因为它常见,而被人忘却了”的美的讴歌,怎么可能一任学生“思想的野马尽情驰骋”,做出令人啼笑皆非的“?望”?
由此,我想到了文本解读过程中易被忽略却实则是有效引领的几个注意点:
一.引领学生读懂文本:了解背景。知人论世。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文本所在的一个特定的写作背景。只有联系作者的心境或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带领学生从文字到产生文字的社会背景,我们的教学才能深入浅出,达到文本、师生、学生与作者精神的共同建构,这便是知人论世。
知人论世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知其人,二是论其世。“知其人”就是了解作者的生活遭遇和思想经历,特别足了解所读某一作品是作者在怎样的特定时期写作的,了解作者这一时期的生活遭遇及思想状态,从而借此把握文章的思想倾向;“论其世”就是了解作者所处的社会、时代,从而把握作品所流露的思想感情的时代意义。如前所述,《白鹭》为郭洙若在1942年特定环境中创作的文本,由于缺少对这一背景的了解,忽略了妇知人论世这一解读文本的重要手段,名师也才误读了“白鹭”。
读懂文本,学生才能与作者对话,懂得作者在字里行间寄予的意义,懂得文本内涵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
二.引领学生读透文本:品词析句,潜心涵咏。
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得好:“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作者一般不会在文本中重要的地方加上一些着重号,所以我们对文本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句话都不能
轻易放过,要细细体会它们的作用,才能“悟其神”。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也曾坦言:“我的窍门就是读的思啊,思啊读啊,一遍又一遍,不知什么时候就会豁然贯通,有了新的发现!……细读到一定程度,终会有结果的。”
眼下的不少课堂,音乐、视频、课件、辩论全副武装,常常停留于表面上的热闹,而实质上并没有带给学生理智的挑战、认知上的冲突、内心的震撼和无言的感动。最近听到一位教师执教《父母的心》(川端康成),不觉眼前一亮。该教师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没有花哨的噱头,有的仅是对文本一遍又一遍的朗读,然而效果极佳:初读课文理情节,感知父母的心。用“这篇小说叙述了( )的故事”的句式概括故事内容。细读课文,品话语,揣摩父母的心。教师从关键词、语气、内容等方面作示范后,学生自主探究。寻读课文,填语气,贴近父母的心。结合文中人物所说的话,找出能表明说话语气的词,填在空格内,构成“( )地说”的形式。演读文章,绘声色,走进父母的心。教师从语气的轻重、语调的高低、语速的缓急、声腔的变化等方面提出要求,学生以演读来感知人物的内心感情。
读透文本必须从朴实、有用的品词析句、潜心涵咏人手,这应该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追求的理想目标。
三.引领学生读宽文本:学会补白,深入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