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北师大精品课程)11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爱 情 • 三、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Romeo & Juliet effect):
如果出现干扰恋爱双方爱情关系的外在力量,恋爱的双 方情感反而会加强,恋爱关系也因此更加牢固。心理学家德 瑞斯考尔等人(Driscoll,1972)借名于莎士比亚悲剧《罗密 欧与朱丽叶》,称这种现象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当人们被迫做出某种选择时,他们对这种选择会产生高 度的抗拒心理,而这种心态会促使人们做出相反的选择,并 实际上增加对自己所选择的对象的喜欢。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2.熟悉对象的性质与喜欢
熟悉不是影响喜欢的唯一变量。所接触对象的性质,也影响着人们 喜欢的程度。Perlman & Oskamp与1971选择三种类型的人的照片作为研 究素材。一类为正面人物,一类为穿着运动服的中性人物,另一类则为反 面人物。结果表明,熟悉增加了被试对于正面与中性对象的喜欢水平,但 对于反面对象,却没有这种效应。
自我不稳定感会引起人的高度焦虑,并促使人去同别人进行交往,进 行有意无意的社会比较,以便获得有关自我状况的社会反馈,了解自我, 使自已的行为具有明确的方向,并使自我价值感重新得到确立 。
第一节 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
(二)社会比较 1.意义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对于自己及周围世界关系的了解, 对于别人及别人同周围世界关系的了解,都必须借助于社会 比较的过程来实现。只有通过社会比较,明确了自己、他人 及其他被评价事物在某一特定参照系中的位置,我们才能建 立起对自己、对别人及对周围世界的明确概念,才能把握自 己和周围世界,使自己的行为获得明确的引导,并在此过程 中保持明确的自我意识,保证自我价值感的确立。
互补性:
指双方在交往时所产生的互相满足的心理状态。当交往 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会产生强 烈的吸引力。 人际吸引中的互补因素,往往在感情较深的朋友、夫妻 间发生作用。 另外一种互补的情况是他人的某一特点满足了自己的理 想,从而增加了其对这个人喜欢的程度。这不是严格意义的 互补,而更是补偿作用。
第三节 爱 情
爱情类型 加拿大社会学家约翰李(Lee)基于人们在爱情中的不同行 为表现将男女之间的爱情分成六种不同的爱情类型(love sty 情欲之爱(eros)
游戏之爱(ludus)
友情之爱(storge) 现实之爱(pragama) 激情之爱(mania) 奉献之爱(agape
社会心理学
第十一章 人际吸引
本章要点
*自我价值寻求
*独处需要 *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犯错误效应
*个性与喜欢 *爱情与喜欢 *爱情类型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第十一章
人际吸引
第一节 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第三节 爱 情
第一节 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
一、自我价值寻求的需要
二、安全感确立的需要
(二)交往需要与独处需要的平衡
人的机体作为一个信息加工和综合性的需要系统,不仅 需要使自己接受的刺激总量保持最佳水准,也需要保持各种 刺激量的匹配和平衡。
第一节 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 • 四、人际吸引需要的形成途径
(一)印刻(imprinting)
有机体在其生命早期的敏感阶段对最先看到的活动物体 产生依附的现象,就叫做印刻。印刻是一种发生在生命早期 阶段的特有学习方式。 (二)本能(instinct) 人的交往需要是一种本能,是一种人类祖先就已经很好 地形成起来的生存能力,它可以通过遗传直接传递给后代。 (三)条件作用(conditioning) 条件作用是人的人际交往需要形成的最主要途径。
4. 莎伦•布雷姆等著,郭辉,肖斌译. (2005).亲密关系(第三版).北 京:民邮电出版社.
5. Berscheid E. & Walster E. (1978).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Reading,MA:Addison-Wesley.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 三、相似规则
相似性是另一个影响人际吸引的重要因素。
很多种情况的相似都能引起程度不同的人际吸引,诸如 道德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地位、教育程度等的相似都影响 着人际吸引。 在相似对人际吸引的影响方面,社会心理学家已经作了 大量的实验研究,证实了相似会导致人际吸引。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 四、互补规则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 二、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
(一)才能 1.才能与人际吸引 才能与被人喜欢的程度,在一定限度内成正比例关系, 才能越高,越受人喜欢。超出这个范围,其才能所造成的压 力就成了主要的作用因素,使人倾向于逃避或拒绝。 2.犯错误效应
1961年美国当时的总统肯尼迪试图在猪湾入侵古巴,结果计划遭到惨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 五、人际吸引规则的协同
(一)相似与互补的协同
表面上,相似与互补是矛盾的,但事实上,二者有时是协 同的。
(二)相似与互补的不同作用
当交往双方社会地位接近或平等,社会角色作用相同时, 如通常的友谊关系,决定人际吸引水平的主要因素是相似性。 当互补涉及人际吸引中最关键因素或社会角色相互对应时, 互补就成了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一、熟悉效应与邻近效应
二、人际吸引与个人特征
三、相似规则
四、互补规则
五、人际吸引规则的协同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 一、熟悉效应Leabharlann Baidu邻近效应
(一)熟悉与人际吸引 1.熟悉引起喜欢
扎琼克(Zajonc,1968)向学生们展示了他人的面部照片,有些图
片被呈现达25次之多,有些则仅仅被呈现一两次。结果发现,一个人的照 片被呈现次数越多,被试对照片就越喜欢,对照片上的人也是越喜欢。
三、独处需要与交往需要
四、人际吸引需要的形成途径
第一节 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 • 一、自我价值寻求的需要
(一)自我价值感
人是理性的动物。从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出现那一天起,他就开始用一 定的价值观来进行自我评判。当自我价值得到确立时,人在主观上就会产 生一种更加自信、自尊和自我稳定的感受。 人的自我意识的保持和自我价值感的确立,是通过社会比较过程来实 现的。人只有将自身置于社会的背景之中,通过将自身与别人进行比较, 才能确立自己的价值。
第三节 爱 情 • 四、爱情与性
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表明,爱情的动力和基础是人的性欲, 是延续种属的本能。 人类的性行为并不仅仅是纯生物的本能的表现,而是生 理、性欲和精神渴求的一种有机结合,是爱情与性欲的统一。 也就是说,异性间互相吸引、情欲的产生都是性本能的反映。
作业与思考题
1、 简述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
第一节 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 • 三、独处需要与交往需要
(一)独处需要
一方面,人需要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需要 进行社会比较,因而需要与别人共处,需要与别人交往并建 立和维持稳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人也需要有内省的经验, 有无拘无束、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需要有独处的时间, 需要暂时地远离和逃避别人。
第一节 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
2.对象与过程 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人们选择的比较对象一般是与人们在 各种自然的和社会的特征上相接近的人。一个人往往首先认同于 与自己特征最为接近的群体,以这个群体的反应或状态作为评判 自己反应或状态的标准。
社会比较过程是直接以确定自我价值的需要为基础的。大量 的心理学研究证明(如Sherif,1961,见金盛华等,1995),在社 会比较的过程中,人们会有意无意地将参照群体的反应或状态, 当作自己的反应或状态是否恰当的评判依据。当自己的反应或状 态与别人的反应或状态出现差距时,人们会产生偏离焦虑,使心 理上出现不平衡。这种不平衡会促使人们矫正自己的反应或状态, 使其更接近参照群体的反应或状态,并最终消除心理上的不平衡。
2、交往是否是越多越好?交往需要与独处需要如何平衡? 3、人际吸引形成的途径有哪些? 4、运用人际吸引的规则,分析自己喜欢的人,看看是什么导致 了人际吸引。 5、简述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6、 简述爱情三角在分析爱情问题上的价值。
建议读物
1. 金盛华,杨志芳,赵凯.( 1992).沟通人生———心理交往学. 济 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 蒋玉娜,金盛华. (2009).中国大学生人格评定的和谐追求-200个人格词汇喜好度中美对比研究. 心理科学,32(3), 555558. 3. 郑国全,俞国良. (1999).人际关系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社.
第三节 爱 情
一、爱情三角理论与爱情类型
二、爱情与喜欢
三、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四、爱情与性
第三节 爱 情
• 一、爱情三角理论与爱情类型
(一)爱情的三角理论
爱情三角理论(R.Sternberg, 1986):所有的爱情都应含有三要素:亲 密(intimacy)、激情(passion)、承诺 (commitment)。 这三要素分别代表了爱情三角形的三 个顶点,三角形的面积越大,代表爱情的 程度越深。若三角形的形状越不像正三角, 则表示三要素中的其中一个要素被特别凸 显,这种爱情越不均衡。
第一节 人际吸引的社会心理基础 • 二、安全感确立的需要
(一)生物安全感
人都需要自己所处的情境能够为其提供充分的安全感。社会 心理学家所做的大量研究揭示,与人交往,是获得安全感的最 为有效的途径。 (二)社会安全感 社会安全感的本质,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只有在人们 通过交往同别人建立起了可靠的人际关系(亦即稳定的情感联 系和支持)之后,人们的社会安全感才能得到确立。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二)居住环境邻近性对人际吸引的影响 居住位置越近的人之间关系往往更亲密。相比之下,那 些距离较远的人之间关系可能就不是那么亲密。
接近性增加了熟悉程度。
接近性常常和相似性联系在一起。 人们能从居住接近的人身上以相对较少的代价获得社会 性报酬。 基于认知一致性,如果和我们住在一起或者一起工作的 人是我们不喜欢的,会引起我们心理上的焦虑。
败。可是,令人费解的是,“猪湾惨败”非但没有使肯尼迪总统个人声誉 下降,相反却大大提高了。
小小的错误会使有才能的人吸引力更增加一层。后来心 理学家称这一现象为“犯错误效应”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二)美貌与外在吸引力 外貌魅力会引发明显的辐射效应(radiating effect),使 人们对高魅力者的判断具有明显的倾向性。有吸引力的人被 认为拥有与外貌毫不相干的优秀品质,如健康、智力等 一般情况下美貌会产生辐射效应,但是,如果人们感到 有魅力的人在滥用自己的美貌,则会反过来倾向于对她们实 施更为严厉的惩罚。
第二节 人际吸引规则
(三)个性品质 个性品质对人际吸引的影响很大,而且这种吸引比较稳 定和持久。 在吸引人的个人品质方面男性和女性存在着差异。男性 吸引他人的品质有真诚、果断、勇敢、理智、忠诚、冒险、 胸襟开阔、坚强等;而女性吸引他人的品质有开朗、活泼、 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待人热情、随和等。
心理学家安德森(Anderson,1968)进行的一项研究中, 将555 个描绘个性品质的形容词列成表格,让大学生被试评 价在多大程度上喜欢一个有这些特点的人。结果表明被试评 价最高的品质是真诚和诚实,而评价最低的是虚伪和说谎。
第三节 爱 情 • 二、爱情与喜欢
喜欢与爱情是两种既相互密切关联但又各不相同的情感。
喜欢的最主要的两个因素,一是人际吸引的双方有共同的理解, 一是喜欢的主体对所喜欢的对象有积极的评价和尊重。
与喜欢不同,爱情有如下三个最重要因素:①依恋。卷入爱情 的恋人对伴侣有着高度的依恋感,尤其在孤独时,会特意地去寻求 伴侣的伴同和宽慰,而别人不能有同样的慰藉作用。②关怀与奉献。 恋人之间彼此会高度关怀对方,愿意为对方不计回报地付出。同时 感到让对方快乐和幸福是自己的责任,并且对对方的不足表现出高 度宽容。③亲密。被爱情所裹挟的恋人,对对方有着高度的信赖, 并且也有特殊的身体接触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