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流域防洪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珠江流域防洪规划

第一章流域防洪形势

1.1 流域概况

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和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跨越我国云南、、广西、、、江西6省(自治区),、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越南东北部,总面积45.37万平方公里,我国境内面积44.21万平方公里。流域北靠南岭,西部为云贵高原,中部和东部为丘陵盆地,东南为三角洲冲积平原,山地、丘陵面积占94.4%,平原面积仅占5.6%。

西江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乌蒙山余脉马雄山,北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大茅坑,东江发源于江西省寻乌县桠髻钵。西江、北江在广东省三水思贤滘,东江在广东省东莞市石龙镇分别汇入珠江三角洲,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和崖门八大口门入注南海。

2004年,珠江流域人口9935万人,耕地6652万亩,地区生产总值17736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外贸出口总值约占全国的37%,在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2 水文特征

珠江流域地处我国南部低纬度地带,南临南海,西隔印度支那与孟加拉湾相望,受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影响,总体上属亚热带气候,具有冬无严寒、夏有酷暑、春夏多雨、秋冬干旱

的气候特点,沿海地区夏、秋季节常受热带气旋侵袭。流域水汽丰沛,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70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3360亿立方米。降雨量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非常集中,汛期(4月~9月)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80%以上。

流域的洪水由暴雨形成,多集中在4月~10月。前汛期(4月~7月)暴雨多为锋面雨,形成的洪水峰高、量大、历时长,流域性洪水及洪水灾害一般发生在前汛期;后汛期(7月底~10月)暴雨多为台风雨,形成的洪水相对集中,来势迅猛,峰高而量相对较小。

西江为珠江的主流,思贤滘以上的流域面积为35.31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77.8%。西江防洪控制断面梧州水文站历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53900立方米每秒(2005年6月),调查历史洪水最大洪峰流量为54500立方米每秒(1915年7月)。

北江是珠江流域的第二大水系,思贤滘以上的流域面积为4.67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10.3%。北江防洪控制断面石角水文站历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6700立方米每秒(1994年6月)。

东江是珠江流域的第三大水系,东莞石龙以上的流域面积为2.70万平方公里,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6.0%,东江防洪控制断面博罗水文站历年实测最大洪峰流量为12800立方米每秒(1959年6月)。

本次防洪规划所采用的珠江流域各主要水文站的洪水资料系列已延长至1997年(部分站点延长至1998年),设计洪水计算以实测资料为主。其中,西江干流大湟江口(加甘王水道)站、梧州站、高要站,北江石角站,西北江三角洲三水站、马

口站及思贤滘断面的设计洪水,考虑了上游部分堤防遇中小洪水不溃决时,行、滞洪面积减少而引起的洪峰流量加大的情况(称“洪水部分归槽”),采用部分归槽设计洪水成果。

1.3 洪涝灾害

洪水灾害是珠江流域发生频率最高、危害最大的自然灾害,尤以中下游和三角洲地区为甚。1915年7月,西、北江同时发生200年一遇洪水,两江下游及三角洲地区的堤围几乎全部溃决,广州市受淹7天,珠江三角洲受灾耕地648万亩,灾民378万人,死伤10余万人。据统计,1915年至1949年的35年间,流域内发生较大洪水灾害22次,给珠江三角洲地区带来十分惨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新中国成立后,东江、西江、北江和柳江多次发生大洪水,经过全力抗洪,确保了重点地区防洪安全,但也造成了较大灾害损失。其中,1994年西、北江大水,、广西受灾人口近1800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80多亿元;1998年6月发生的西江大水,、广西的受灾人口也超过1500万人、成灾耕地超过810万亩;2005年西江发生大洪水,梧州部分城区被淹,流域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36亿元。

台风暴潮也往往造成巨大的物资损失和人员伤亡,1993年“9316”号台风造成广东省11市37县(市)受灾,受灾农田306万亩,受灾人口569万人,死亡25人。

1.4 防洪形势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珠江流域的防洪工作。经过50多年的不懈努力,流域内已建成388座大、中型水库,江、海堤防1.2万多公里,初步形成了以堤防工程为基础、堤库

结合的防洪工程体系。目前,西江下游及北江中下游一般保护区的防洪标准多在10年~20年一遇,东江下游及三角洲一般保护区的防洪标准在50年一遇左右,西、北江三角洲一般保护区的防洪(潮)标准在20年一遇左右。

重点防洪城市和重点保护对象中,保护广州的北江大堤的堤防标准约为50年一遇,与飞来峡水利枢纽、潖江滞洪区、芦苞涌和西南涌分洪水道联合运用,可使其防御北江洪水的标准达到200年一遇;西北江三角洲五大联围的防洪(潮)标准约为20年~50年一遇;、惠州等重要城市约能防御100年一遇洪水,、柳州及梧州(河西区)等重点防洪城市的防洪能力约为50年一遇。

珠江流域暴雨频繁,洪水峰高、量大、历时长,防洪减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前流域防洪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防洪工程体系不完善,西江缺乏控制性防洪枢纽,不能有效调控流域洪水,珠江中下游及三角洲地区防洪压力极大;江、海堤防工程标准低、隐患多,加之洪水归槽的影响,实际防洪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城市防洪工程建设滞后,防洪标准普遍偏低,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要求;病险水库多、除险任务重;珠江三角洲河网与河口区河障较多,占用分洪道的现象比较普遍,洪水排泄不畅;上中游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山洪灾害频繁,不仅对当地居民的生存条件和生态环境造成直接危害,而且影响到中下游地区的防洪、发电、航运及水资源综合利用;人类活动影响加重了部分地区的防洪压力,郁江、浔江及西江干流沿江筑堤引起的洪水归槽现象明显,同等暴雨条件下的洪水量级较过去增加;防洪管理的基础工作薄弱,流域洪水预报预警系统及防洪决策支持系统尚未形成,防洪社会化管理水平较低,

防洪非工程措施亟待加强。随着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珠江流域防洪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流域防洪建设任务十分艰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