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 家住平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
灵桥镇中吴雪芳
七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的主题是我们生活的世界,所有的教材内容都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的。其宗旨是让学生对现实社会产生最基本的认识,而这种认识是来源于学生的现实生活体验,因此从教材内容上来看具有全体性、体验性和代表性。第一单元《生活在社区里》是这一主题的切入点和序曲,它的质量高低将对后面教材内容的展开和新课程现念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下面就本单元在教材分析、教学建议、内容把握、教学活动设计、学生活动的开展及学习评价机制的建构等方面进行解析。
一、教材分析:
(一)课标要求
1-1:使用地球仪、地图等根据,知道它们的主要特点
1-2:恰当地运用表示地理方位和位置的术语。
1-3:尝试从不同种类地地图中获取所需要的社会信息。
1-6:根据具体条件和需要,选用适当的社会调查方法获取社会信息。
2-1:结合实例,说明区域是社会生活的空间,知道现实生活中有各种不同的区域。
(二)本单元的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方面(结果性评价):
(1)通过观察平面图,初步掌握地图的三要素;
(2)利用平面图,描述一个地点的具体位置,能进行地图上的简单计算;(3)理解区域差异联系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4)能够正确观察和图表,形成从图表中获取信息和分析概括的能力;(5)学会根据实际情况正确选择不同比例尺的地图;
(6)学会依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种类的地图,从图上获取信息,解决具体问题;
2、过程与方法(体验性目标):
(1)从自己所在社区入手,感受社区的生活,体会社区的功能;
(2)从生活经验入手,感受生活中多种类型社区,识别常见类型的社区;(3)从现实生活出发,感受区域差异的存在;
(4)深入生活,形成从生活中获取知识及实地动手调查的能力;(内化)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性目标):
(1)具备一定的独立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与人合作学习的精神;
(2) 参与调查活动,培养人文精神.
(三)本单元整体框架分析
知识结构分析:本单元的知识网络可表示为:
(四)每课教材结构分析:
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教材分析
不管城市学生还是农村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社区,教材一开始就交代了社区的概念,然后设置了一个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地图、发现问题及了解地图三要素,为学生尝试绘制平面图奠定了基础,在第二部分,教材应用了四幅照片,将社区内容深化从多个角度说明社区的多种功能,图文并茂,循序渐进地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地图是人们了解和展示生活空间的基本工具。以往地理教材讲地图是直接给也基本要素,探究性和思考性不够。社区是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它是人类生活的共同体。
第二课:《多种多样的社区》教材分析
教材用表格的形式通过比较法将三种社区的概念和实例交代清楚,进而引导学生从规模和特色两方面进行比较,寻找差异性,教材给出一个生活事例,让学生进行问题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概括,教材通过介绍不同社区之间有联系性,自然过度到“区域”的概念,最后教材通过应用四幅图片的对话方式,简明地点名了区域之间联系的内涵。区域是地理学科的一个传统的基本研究领域。
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教材分析
首先通过一个情景的设计,介绍如何选择地图,然后设计了有代表性的四
个情景,分别介绍了交通图、、等高线图、旅游图和土地利用图的判读和使用,从而达到使学生了解获取地图住处的基本要领。
本单元做为内容支持的概念主要有社区、区域、地图等,所涉及的学科有社会学、地图学等,从这一点上也充分体现了科学的综合性的特点。教材的内容是“形散而神不散”。
(1)因为如果把学生认识世界过程看成是一个攀登阶梯的旅程的话,那么第一个台阶设计成学生自己“生活的社区”是其实再合适不过的了。
(2)教材在建构“以时间为经,以空间为纬”知识结构的多维坐标体系时,以学生“生活在社区里”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巨大“空间”坐标轴的出发点,以学生目前或过去的社区生活现状、发展“我们生活的世界”漫长“时间”坐标轴的起始点,以社区为区域学习的载体,以地图为区域学习的工具,将整个单元的知识严密地整合在一起。
(3)从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图中,可以看出:第一课立足于学生对生活的社区认识,从人与环境、人与社会两个角度阐述人们在社会中的状态,并自然在引入地图作为铺垫,使学生了解到地图的发展、演化的一般知识;第二课基于在对社区的地图粗浅认识的基础上,了解社区的分类与不同功能,继而寻找社区之间的差异,理解区域之间的联系,自然地引出区域的概念,使学生的空间概念得以逐步建构;而探究课的设立即使地图知识得以展开和深化,又以此帮助学生学会在教材设计的情景中解决实际问题,学会探究和发现问题的方法,将地图的知识和技能内化为自己知识体系和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二、教学建议:
(一)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4课时完成。第一课“我的家在哪里”可安排2课时,第二课“多种多样的社区”可安排1课时,综合探究一“从地图上获取信息”可安排1课时。
(二)教学要求:
对本单元的学习不仅停留在粗浅的认识了解、叙述上,而应该使学生认识到注重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本单元教内容的完成是建立在学生动态地观察、体验社会生活的基础之上的。目的是使学生综合地理解和运用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与技能,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基础。在教学中,应通过各种方法使学生了解社区对自己成长的影响,从而主动积极地去对周围社区进行观察与认识,对社区影响因素进行判断和选择,继而健康地融入良好的社区氛围,为社区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鼓励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具有问题性、开放性、实践性和参与性,也是学习方式上根本改变。本单元安排了一个探究问题————《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教材呈现的方式是创设四个情景,这种情景设置法,有利于七年级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对问题的发现的层次性与现实性相结合,并留有充分的余地,增强了教材的弹性,给师生以创新和发展的想象空间。
(三)教学活动的设计:
课堂设计要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充分体现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