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组装工艺规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热器组装工艺通用规程

1 总则

1.1 本守则适用于固定管板式、浮头式、U形管式和填料函式换热器的组装。

2 半成品的验收

2.1 熟悉产品图样、技术要求及工艺文件。

2.2 检查材料及其规格、材料标记应符合图样及工艺文件规定。

2.3 检查焊缝坡口开关和尺寸,应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2.4 检查每个筒节的高度、周长、圆度,端面不平度应符合工艺文件要求。

2.5 装配前,应对零部件进行检查,做到不合格件不装配。

3 壳体组装

3.1壳体按照工艺卡要求的对口间隙进行组对,纵缝对口错边量应≤0.lδs,且不大于2mm;

环缝对口错边量应≤0.lδs,且不大于3mm。

3.2圆筒内径允许偏差

3.2.1 用板材卷制时,内径允许偏差可通过外圆周长加以控制,其外圆周长允许偏差为

10mm,下偏差为零。

3.2.2 用钢管作圆筒时,其尺寸允许偏差

3.2.2.1 Ⅰ级换热器应符合GB8163和GB/T14976较高级的规定。

3.2.2.2 Ⅱ级换热器应符合GB8163和GB/T14976变通级的规定。

3.3 圆度(圆筒同一断面的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e≤5%DN,且DN≤1200mm时,其值

不大于5mm; DN>1200mm

时,其值不大于7mm。

3.4圆筒直线度允许偏差为1/1000(L为筒体总长)且L≤6000mm时,其值不大于

4.5mm;

L>6000mm时,其值不大于

8mm。直线度检查应通过方位中心线的水平和垂直面,即沿圆周0°、90°、180°、270°

四个方位测量。

3.5筒体与法兰装配时,应保证法兰端面与筒体轴线垂直,并且螺栓孔应跨中。

3.6壳体内部的A、B焊缝的加强高度及接管凸起处必须铲磨至与壳体内表面平齐,以利于

管束的装进和抽出。

3.7重叠式换热器必须进行重叠预装配。并在单台制作时应留有不焊接的支座、接管在预装配时予以调整,见图4-1。重叠预装配合格后进行焊接。对应的重叠式换热器预组装后应

做上标记,以全现场组装。

3.8在壳体上设置接管或其它附件可能导致壳体变形较大,影响管束顺利安装时,应采取

防止变形或预变形措施。

4 管箱、浮头制造

4.l 管箱短节与管箱法兰装配时,应以法兰背而为准,两个法兰面的螺栓孔均应跨中。

4.2 管箱隔板装配前,应将管箱内B缝凸起处打磨平,然后组焊隔板。

4.3 焊接管箱隔板时,焊肉应与法兰端面齐平。

4.4 管箱接管开孔划线时,应使短节A缝处于水平位置。

4.5 管箱接管与管箱装配应保证接管高度公差符合要求。

4.6 管箱、浮头热处理

4.6.l 碳钢、低台金铜制的有分程隔板的管箱和浮头以及侧向开孔超过l/3圆筒内径的管箱,在施焊后应进行消应力热处理,热处理后加工密封面。热工艺按《热处理工艺守则》

中的规定。

4.6.2 奥氏体不锈钢制管箱、浮头一般不作焊后消除应力热处理。当图样有规定时,可按热

处理工艺卡进行热处理。

5 管束的制造

5.1 换热器

5.l.1 换热器应有质量证明书,外观无折叠、裂纹等缺陷。

5.1.2 用于胀接连接的换热管的硬度值应低于管板的硬度值。

5.1.3 换热器拼接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5.1.3.1 同一根换热器,其对接焊缝不得超过一条(直管)或二条(U形管)。

5.l.3.2 最短管长不得小于300m;包括至少5Omm直管段的U形管弯管段范围内不得有接缝。

5.1.3.3 对口错边量应不超过管壁厚的l5%,且不大于O.5mm;直线度偏差以不影响顺利穿

管为限。

5.l.3.4 对接后,应按表4-l选取铜球直径对焊接接头进行通球检查,以钢球通过为合格。

注:dl为换热管内径

5.1.4 对接接头应做焊接工艺评定。

5.1.5 对接接头应进行射线探伤检查,抽查数量应不小于焊接接头总数的l0%,且不少于

一条。如有一条不合格,应加倍抽查,再出现不合格时,应l00%检查。

5.1.6 U形管的弯制

5.l.

6.l U形管弯管段的圆度偏差,应不大于管子名义外径的10%。

5.l.

6.2 U形管不宜热弯,采取热弯时应征得用户同意,并有工艺措施。

5.1.

6.3 当有耐应力腐蚀要求时,冷弯U形管的弯管段至少包括150mm的直管段,应进行热

处理。

5.l.7 对接后的换热管,应逐根作液压试验,试验压力为设计压力的二倍。

5.l.8 换热管加工

5.l.8.l切管,切割管子可使用无齿锯,切口要整齐,偏斜量不大于管子外径2%,管子长

度的允许偏差为0-2mm。

5.1.8.2 换热管表面应除锈,两端磨光切口要整齐,露出金属光泽的长度分别为:用于焊

接时为25mm;用于胀接时为2倍的管板厚度。

5.2管板、折流板、拉杆、支持板等应符合图样及工艺文件规定。

5.3 管束的组装

5.3.1 在平台上根据划线位置分别装置好一个固定两管板的支架,按预先的方位将固定管

板装在支架上,装拉杆,定距管,折流板,紧固螺母。拉杆上的螺母应拧紧。

5.3.2 连接部位的换热管和管板孔表面应清理干净,不得留下有影响胀接或焊接连接质量

的毛刺、铁屑、锈斑、油污等。

5.3.3 穿管时不应强行敲打,换热器表面不应出现凹瘪或划伤。

5.3.4 管束安装与胀接时,应保证管板与管子垂直,两管板平行,检查时测量四点,其两管

板间距允差不得超过:当DN<1000 为2mm;当DN≥1000为3mm

5.3.5 胀管后管板密封面不平度要求:当DN≤800mm时,不得超过1mm;当DN>800mm时,

不得超过2mm。为防止管板胀后变形应采用以下措施:

5.3.5.1 胀接次数:当管子管板间的间隙小于0.4mm时,可以一次胀成;当间隙大于或等于0.4mm时,应二次或二次以上胀成,胀接次数为二次或二次以上时,可以先定位胀后再进行

强度胀接。

5.3.5.2 胀接次序:见图4-2。

5.3.5.3 对于浮头式换热器,应先胀固定管板,再胀浮头管板。

5.3.6 机械胀接在正式胀接前,应进行试胀。试胀时,应对试样进行比较性检查,检查胀口部分是否有裂纹,胀接过渡部分是否有突变,喇叭口根部与管壁的结合状态是否良好等,然后检查管板孔与管子外壁的接触表面的印痕和啮合状况。

5.3.7 换热管与管板间强度连接时,应按GB151《钢制换热器》附录C的要求进行焊接工

艺评定。

5.3.8 管束的焊接顺序见图4-3。

6 换热器组装

6.1 换热器零、部件在组装前应认真检查和清扫,不得留有焊疤、焊条头、焊接飞溅物、浮

锈及其它杂物等。

6.2 吊装管束时,应防止管束变形和损伤换热器。

6.3 紧固螺栓至少应分三遍进行,每遍的起点应相互错开120°,紧固顺序可按图4-4 的规

定。

6.4 换热器组装尺寸的允许偏差见表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