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题目与答案
3.4-资料分析-解题技巧+练习题(19页)

第四章资料分析在当今高度信息化的社会中,信息数量庞大,且流动速度快,而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处于社会中枢的地位,需要收集、加工、处理大量复杂的信息。
作为公务员,要想胜任行政管理工作,就必须具备对各种资料进行准确、快速理解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因此,公务员录用考试将资料分析作为很重要的一部分测试内容纳入考试范围。
资料分析测试主要考查考生对各种资料(主要是统计资料,包括图表和文字资料)进行准确理解与分析综合的能力。
其测试的基本方式是:首先提供一组资料,这组资料或是一个统计表,或是一个统计图,或是一段文字,或是统计表和文字资料,或是统计图和文字资料的综合。
在资料之后有几个问题,要求考生根据资料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然后从问题后面的4个备选答案中找出一个正确的答案。
资料分析测试的内容一般包括3个部分:一是对某项工作任务的进展或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和判断,如对政策、计划执行情况的检查和监督;二是对被研究现象的统计规律、现象之间的依存及依存程度的规律等加以揭示和阐述;三是对被研究现象的未来发展趋势及其变化特征进行预测或推断。
就资料分析题的难度而言,一般来说分为3个层次:第一级:简单题。
只需通过观察就可以在资料中直接找到答案,比如判断最大值、最小值或者资料中某一项具体数值。
这类题由于表面看来过于简单,容易使此前一直紧张的考生掉以轻心,造成失分。
再加上考生易受第一印象左右,而未必肯定用心去分析题目本身,所以这也是一个需要细心处理的地方。
第二级:中等难度的题。
往往是要经过一定的运算或这类进行一定的分析综合之后才能得出答案。
答题过程要求绝对细心,这对那些因担心考试时间不足而心浮气躁的考生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另外,因为这类题对计算能力有相当要求,所以,对那些长期习惯于用计算器的考生是重大考验,这就需要在参加考试前对自己的计算能力进行系统的训练。
第三极:较难的题。
往往是给出一组判断,要求考生判别这组判断的正误,这样的题一般带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对资料进行比较复杂的分析与综合,有时甚至需要用到资料上没有直接给出的相关背景知识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因此是比较难的一类资料分析题。
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考试-资料分析复习点2

C.7.15万亿吨D.10.73万亿吨
【解析】例5.问“硬煤的储量比褐煤的储量多多少”,需要做减法。根据“世界煤资源地质储量为14.3万亿吨,其中探明储量为3.5万亿吨,约占24.5%,在总储量中硬煤占75%,褐煤占25%”,没有给出具体数据,给的是对应比重。已知总数、比重,求部分。列式:143.*75%-14.3*25%=14.3*50%=7.15,对应C项。
A.6.94B.7.31
C.7.52D.7.23
【解析】例3.时间2017年6月,找到材料对应数据,问“手机用户达到多少亿人”,给出对应的手机网上外卖用户规模以及对应的使用率,即给出部分量、占比,问总数。列式:总数=部分/比重=27412/37.9%,选项差距比较小,首位相同,次位差<首位,截三位计算,本题本身就三位,无需截位,27412/379,首位商7、次位商2,对应D项。【选D】
【注意】对于倍数差别特别大的,可以直接看,有时候出题人反其道而行,
容易翻车。方法在本题是可行的,但不适用所有题目。
第六节比重问题
【知识点】比重问题:表面看起来好像难度是逐渐复杂的,但实际两期是最最简单的。
1.现期比重(今年)。
2.基期比重(去年)。
3.两期比重(今年和去年)。一、现期比重
【例1】2016年A省外贸进出口总额2829.7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4.4%。其中,进口总额1390.45亿美元,增长22.1%;出口总额1439.28亿美元,增长
≈1/12(或知道8*12.5=100,直接对应1/12.5),6946/13=500+;转移性收入:
11.3%≈1/9,1763/10=176.3,显然工资性收入更大(表格第一行)。需要注意不能选A项,选项打乱了顺序,D项对应的是工资性收入,是出题人非常喜欢设置的陷阱,表格材料一定需要看清楚顺序。【选D】
资料分析巧解

资料分析速算方法整理:一、估算法适用:选项数值差别较大;题目给出的值无法准备算出答案;出现以下4种情形,皆可用估算达到速算效果。
1、增长率估值应用:1)形如已知全年前三季度,求增率? (部分1),全年增率A% (总体增率)全年第四季度,增长率为a%(部分2)则答案:(1)A%为部分1与部分2的加权平均值(2)若a%>A%,则所求?(部分1的率)<A%(总率)例题:09年第四季度某地实现工业增加值828亿元,同比增长12.5%,在第四季度带动下,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7亿元,增长8.7%,求该地区前三季度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率为多少?A7.4%B8.8%C12.5%D32% 答案:因为第四季度同比增长12.5%(部分2率)>8.7%(总率)所以所求前三季度增率<8.7% 选A即可。
2)形容去年增率A%,明年增长率为B%,则今年的增长率为?(类似还有加和的整体关系)则答案:去年率<今年率<明年率(即在较小值与较大值之间)例题:今年进口额为A,今年比上年增率为a%,今年出口额为B,今年比上年增率为b%,求进出口额今年比上年的增率?则答案:进出口额=进口+出口,所以是加和关系,可用上式。
今年比上年增率为a%(较小的值)<进出口额今年比上年的增率<今年比上年增率为b%(较大的值)3)形如已知今年1-9月比去年同比增长率(表中值),(今)本年1-9月增长率的增加的(看表得知),本年9月比上年同期增长率是增加的,则:(1)去年累计值1-8月A项比去年同期增长率<今年1-9月“比去年同比增长”栏中值a%(去年至上月累计值增长率) < (今年至本月累计值增长率)(2)去年1-9月累计值增长率<今年1-9月累计值增长率(即1-9月对应比去年同比增长率a%)4)形如已知进口额比上年增长率出口额比上年增长率Z国 A a% B b%M国 E e% D d% ,求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则答案:(1)值小的率<进出口总额增长率<值大的率若b%>a%,则答案为a%<所求的总额增率?<b%(2)当权重一致即,当E=D时,所求的总额的增长率=2%%de+=221的率部分的率部分+(平均数) (3)当权重不一致即D>E时,总额的增长率= 当总额率接近权重(已知数额)值大的一方的增长率即所求的总额的增长率接近于d%且>平均值,反之接近于e%且<平均值,在选项中选择满足的即可。
资料分析

简单着手原则1.题干短的选项优先于题干长的选项;2.直接查找或者通过所查数据进一步判断的选项优先于计算选项;3.单个计算选项优先于多个计算选项;注意:选项是上期的时间,多数是需要计算的;较短的选项,一般具有信息量小的特点,也可以优先判断。
【2014年山东】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88.7%,比2010年提高0.6个百分点,行业中亏损企业2497个,同比增长36.7%,企业亏损面达16.6%,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增长52.9%。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整体呈亏损状况B.2010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税金总额超过1千亿元C.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主营业务成本在7万亿元以下D.2011年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进口额增量略高于出口额【答案】C【解析】A,D,属于直接查找,优先判断。
A,材料中利润增长为正值,所以整体呈盈利状况,A项错误。
D,根据增长公式,现期量和增长率大的,增长量就大,比较出口额和进口额的,明显出口额的增长量要大于进口额增长量,D项错误。
C,题中我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企业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达到88.7%,所以不足7万亿元。
B,2010年税金总额为<1,故小于1千亿元,B项错误。
故正确答案是C。
比重增长趋势假设前期比重为,部分、整体增长率分别为R1、R2,则本期比重为当R1>R2时,部分增长率大于整体增长率,比重变大。
当R1<R2时,部分增长率小于整体增长率,比重变小。
【2014年河南】2012年,某市参加生育保险人数达51.52万人,占应参保人数的比重由上年的85.4%上升到90.9%。
该市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69.80万人,比上年增长9.6%,其中女性30.59万人,比上年增长7.5%,占到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总人数的44.1%;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102.12万人,比上年增长6.8%,其中女性28.38万人,比上年增长29.6%,占到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的27.8%;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74万人,比上年增长1.4%,其中女性33.3万人,比上年增长1.4%,占到参加失业保险总人数的45.0%,且女性参加失业保险增加人数占到参加失业保险增加总人数的45%;参加工伤保险人数46.43万人,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女性15.3万人,比上年增长58.7%,占到参加工伤保险总人数的32.91%,且女性参加工伤保险增加人数占到参加工伤保险增加总人数的84.1%。
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专项强化真题试卷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注:1.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和新型农村金融机构。
2.其他类金融机构包括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民营银行、外资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和邮政储蓄银行。
3.净资产额等于总资产额减去总负债额。
1.2017年5月,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重与上年相比约:A.增加了2个百分点B.减少了2个百分点C.增加了0.2个百分点D.减少了0.2个百分点正确答案:D解析:由表格第二列、第三列可知,2017年5月银行业金融机构和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分别为2328934亿元、431150亿元,增速分别为12.5%、11.5%。
故2017年5月股份制商业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比重较上年减少,排除A、C,减少了,排除B。
故本题选D。
2.2016年5月,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金额约为多少万亿元?A.167B.207C.247D.287正确答案:B解析:由表格第三行可知,2017年5月,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金额为2328934亿元,约为233万亿元,同比增速为12.5%,则2016年5月,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金额约为≈233—26=207万亿元。
故本题选B。
3.在2017年5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情况中,下列哪一项的总资产同比增长额最高?A.大型商业银行B.股份制商业银行C.城市商业银行D.农村金融机构正确答案:A解析:由表格第二列、第三列可知,四个选项的总资产同比增长额依次为839329×≈420000×、431150×、293063×、314519×,根据同位比较法估算可知,A项同比增长额最大。
故本题选A。
4.2017年5月,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净资产额约是城市商业银行净资产额的多少倍?A.0.5B.0.8C.1.5D.1.8正确答案:C解析:由表格第二列、第四列及注部分可知,2017年5月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净资产额为431150—402922=28228亿元,城市商业银行净资产额为293063—273812=19251亿元,则所求为=1.4倍,略小于实际值,故本题选C。
2014国考资料分析解析

2014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测》资料分析真题答案解析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16—120题。
2012年全国国道网车流量较大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和山东,上述省市国道网的日平均交通量均超过2万辆。
全国国道网日平均行驶量为244883万车公里,北京、天津、河北、山西、上海、浙江、湖北、广东的国道年平均拥挤度均超过0.6。
其中,国家高速公路日平均交通量为22181辆,日平均行驶量为148742万车公里;普通国道日平均交通量为10845辆,日平均行驶量为111164万车公里。
全国高速公路日平均交通量为21305辆,日平均行驶量为204717万车公里。
(注:交通拥挤度指公路上某一路段折算交通量与适应交通量的比值,反映交通的繁忙程度。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2008—2012年全国国道与高速公路日平均交通量及年平均交通拥挤度116、2009—2012年全国国道日平均交通量同比增速最快的一年是:A2010年 B2009年 C2012年 D2011年正确答案:C【解析】比较四年的增长率,2009年10765/10317-1;2010年,11918/10765-1;2011年:12632/11918-1;2012年:14515/12632-1C。
可以采用直除法做预判断:2010年:10/10,2009年:11/10,2011年:12/11,2012年:14/12。
则选择2012年。
117:2008—2012年全国国道与高速公路年平均拥挤度数值相差最小的年份,高速公路全年日平均交通量为:A、10765辆B、16837辆C、12632辆D、19423辆正确答案:B【解析】查找题。
通过曲线图可以,两条曲线最接近的即为“全国国道与高速公路年平均拥挤度数值相差最小的年份”,是2009年,所以查找得解B项16837辆。
118、以下关于2012年日平均行驶量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A国家高速公路—全国高速公路—普通国道B全国高速公路—国家高速公路—全国国道网C全国国道网—普通国道—国家高速公路D全国国道网—国家高速公路—普通国道正确答案D【解析】查找题。
湖南省公务员考试模拟试题行测及答案:资料分析部分(第五套)

湖南省公务员考试模拟试题行测及答案资料分析部分(第五套)资料分析请根据下面的文字资料回答问题(1—5题)。
2000年某国商品出口总额2 492.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27.8%,进口总额4378.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5.9%。
从地区的情况来看,东部地区出口总额2 261.1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7.5%,进口总额2250.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5.9%;中部地区出口总额为15 53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3.0%,进口总额2 063.5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7.3%;西部地区出口总额75.60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8.0%,进口总额63.8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7%。
1.2000年某国商品进出口总额是多少亿美元?( )A.6492.11B.6250.96C.6870.38D.6734.072.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某国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是多少?( )A.2.0%B.2.5%C.29%D.15%3.东部地区进出口总额是西部进出口总额的几倍?( )A.32.4B.42C.23.4D.4.234.按出口增长率排序依次是( )A.东部地区、西部地区、中部地区B.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C.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部地区D.中部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5.1999年某国商品出口总额为多少亿美元?( )A.1893.87B.1950.00C.2009.67D.2003.7【参考答案】1.先从题目入手,在资料中找出2000年某国商品出口总额2492.11亿美元和进口总额4378.27亿美元,此处要求的某国进出口总额即是求出口额与进口额的和。
所以答案是6870.38。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2.此题比上题递进了一步,要求西部地区进出口总额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百分比,首先在资料中找到西部地区出口总额75.60亿美元与进口总额63.81亿美元,求得和为139.41亿美元。
接着求答案为139.41÷6 870.38≈2.0%。
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专项强化真题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北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专项强化真题试卷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2015年2月,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8.2亿件;同比增长18.7%;业务收入完成136.0亿元,同比增长22.5%。
消费者对快递业务进行的申诉中,有效申诉(确定企业责任的)占总申诉量的97.6%,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29.8万元。
2015年2月,全同每百万件快递业务中,有效申诉量为23.4件。
对企业1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75.13件,环比增长48.0%,对企业2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32.56件,环比增长55.0%,对企业3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31.86件,环比增长140.0%,对企业1的每百万件有效申诉量为17.81件,环比增长36.0%。
1.2015年2月,平均每笔快递业务的收入在以下哪个范围之内?( ) A.低于17元B.17-19元C.19-21元D.高于21元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2015年2月,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8.2亿件……业务收入完成136.0亿元……”可知,平均每笔快递业务的收入为元,直除首两位商16。
本题选择A项。
2.2015年2月,消费者对快递业务的全部申诉量约为( )。
A.1.96万件B.2.36万件C.1.96亿件D.2.36亿件正确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2015年2月,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8.2亿件”“全国每百万件快递业务中,有效申诉量为23.4件”可知,有效申诉量为82000÷100×23.4=19188(件),约1.9万件,根据材料“有效申诉占总申诉量的97.6%”可知,总申诉量为万件,直除首两位商1.9,与A项最为接近,注意单位。
本题选择A项。
3.将四家企业按2015年1月每百万件快递业务丢失损毁有效申诉量从高到低排序,以下正确的是( )。
A.企业2、企业1、企业3、企业4B.企业1、企业2、企业3、企业4C.企业2、企业1、企业4、企业3D.企业1、企业2、企业4、企业3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题目给出的图形及表格,可知2015年1月,四家企业每百万件快递业务丢失损毁有效申诉量分别为,企业1的分子最大,分母最小,所以企业1每百万件快递业务丢失损毁有效申诉量最大,排除A、C。
200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A类试卷:资料分析部分

石家庄:/邯郸站:/保定站:/沧州站:/唐山站:/秦皇岛:/资料分析(共15题,参考时限20分钟)本部分均为单项选择题。
针对下列图、表或文字回答问题。
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处理。
一、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16-120题。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1998年人均药品消费肋元左右(不到10美元),与美国人均用药水平相差近40倍,而现在中等发达国家人均用药水平40~50美元,我国药品消费需求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2000年底,老年人口达1.3亿,占人口总数的10%。
未来5年,老年人口将以3%的速度增长。
按目前用药水平人均每年385元计算,到2005年消费总额将达到616亿元,比2000年老年人用药消费净增79.69亿元。
全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全国城市人口平均每年按增加1.5%的速度来计算,到2005年城市人口将达到5.2亿,农村人121 8.657亿,分别占总人口的37.63%和62.37%。
城市居民人均用药水平到2005年将达到400元,消费总额增长约660亿元。
预测到2005年,农村药品消费总额将由2000年的300亿元增长到400亿元左右。
1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前老年人用药总消费为500多亿元B.1998年美国人均用药水平为400美元左右C.目前我国莼品消费总额约为800亿元D.目前农村人均药品消费水平很低117.预计2005年我国城市居民药品消费总额是:A.2080亿元 B.2000亿元 C.660亿元 D.616亿元118.目前全国城市和农村的药品消费总额大约是:A.2080亿元 B.1720亿元 C.1232亿元 D.1060亿元119.下列选项最不可能的是:A.老年人的药品消费增长不会很大B.城市人口增加,药品的消费水平也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C.目前农村人均药品消费水平很低,预示市场潜力巨大D.目前城镇人口数为5.125亿120.2005年的全国人均药品消费大约为:A.100元 B.180元 C.250元 D.400元二、根据下面的数据回答121—125题。
资料分析-按题型

四、比重相关
注释:A→现期分子 B→现期分母 X→分子增率 Y→分母增率(◆增率为百分数) ������′→基期分子 ������′→基期分母
1.现期比重:A(三位截除法)
B
2.基期比重:指上一期某部分在总体中的占比
������′ A 1 + Y ������′ = B × 1 + X
(◆当
X
与
Y
近似时,������������′′
1+增率
方法 B-估算法:增量 < 现期 × 增率 ◆增率越小越准确,建议在增率<10%情况下运算 方法 C-首数法:STEP1 求出基期前几位;STEP2 现期减基期,得出前几位与选项比较(◆算一 位比一位) 3.排序型
二、增率型
※平均数增长率公式:分子增率−分母增率 > 平均增率
分母增率
1.已知现期、基期,求增率(※表格型): 方法 A:增率 = 现期−基期
基期
方法 B:增率 = 现期 − 1(◆三位截除法:只取基期前几位计算)
基期
2.已知现期、增量,求增率:增率 = 增量
现期−增量
3.已知现期、增率、百分点,求增率(百分点型): ①上期增率 = 增率 − 百分点
100
②隔期增率 = 增率 + 上期增率 + 增率 × 上期增率 > 增率 + 上期增率
三、基期型
基期
Hale Waihona Puke 基期基期◆注意区分“上升、” “下降” ◆注意区分“增收、” “增率”
5.①百分数:两个数的比值
②百分点:两个百分数的差值 拉动…百分点:部分增量 = 整体上一期×拉动增长百分点
100
6.“同比、” “环比”
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资料分析

宁夏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资料分析(共20题,参考时间20分钟)一、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01-105题。
各级别轿车历年销售份额(%)101.A0级型车比A00级型车在过去的五年中每年平均销售份额约高出:A.15个百分点 B.14个百分点C.16个百分点 D.17个百分点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计算能力。
2006~2010年平均差值(15.9+15+13.2+13.1+12.5)/5≈14,所以选择B选项。
102.相对于2001年,10年的销售份额增长率最大的车型是:A.A级型车 B.B级型车C. AO级型车 D. AOO级型车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比较能力。
直接比较差值即可,差值最大的明显为A级型车53.6-41.5=12.1,所以选择A选项。
103.2001-2010年各级别轿车历年销售份额的变化趋势正确的是:A.近十年来,C级型车销售份额最平稳B.B级型车销售份额逐年减小C.A00级型车的销售份额始终是C级型车销售份额的2倍以上D.2010年A0级型车的销售量相比于2001年减少A.[解析]本题属于文字分析题。
A选项:观察知,C级型车份额变动最小,故C级型车份额最平稳,A项正确。
B选项:观察知,B级型车2003份额增加,B项错误。
C选项:2001年布什2倍,C项错误。
D选项:份额少不代表销量少,D项错误。
所以选择A选项。
104.因1.6升购置税调整,A级型车市场从2008年到2009年的上升率相对于B 级型车同比下降率的比值约为:A.0.4 B.O.3 C.O.5 D.0.6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计算能力。
A级型车2008年到2009年的上升率为(52.4-48.9)/48.9=3.5/48.9≈3.5/50=0.07,B级型车同比下降率为(20.2-17.4)/20.2=2.8/20.2≈2.8/20=0.14,比值为0.07/0.14=0.5,所以选择C选项。
105.B级型车与C级型车相比,比值最大的年份与比值最小的年份相比,比值相差:A.2.64 B.2.84 C.3.56 D.2.4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计算能力。
资料分析答案

资料分析三1.由文段可知,全年新增建设用地43.2万公顷;其中,新增城镇建设用地9.82万公顷;新增村庄建设用地6.66万公顷。
所以新增城镇、村庄建设用地分别占全年新增建设用地总量的比例相差,直除法第一位上7,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2.根据表中最后一列有1+3+Y+8+10+4=30,所以Y=4;在根据表中第三行有1+1+Z+1= Y=4,所以Z=1。
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3.根据选项只有四类消费支出,生活用品及服务=633-319=314,衣着=924-568=356,医疗保健=698-338=360,教育文化娱乐=951-452=499,最大的是教育文化娱乐,最小的是生活用品及服务,选择B选项。
4.在材料中直接找到数据即可,玉米8.2% >稻谷 2.6% > 小麦2.4%,因此,本题答案选择A选项。
5. D6.资料中只提到近海油田有500个,并未涉及非近海油田,无法推知其情况。
因此,本题答案为D选项。
7. A项,直接读数后简单计算,由表格中数据: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3 3.6%,1978年为23.7%,上升了33.6-23.7=9.9个百分点。
故A项正确;B项,读数比较,由表格中数据:“六五”时期到“九五”时期,我国第一产业占GDP的比重依次为:31.4%、26.2%、20.9%、18.2%,呈下降趋势。
故B项正确;C项,2001年我国第三产业产值占当年GDP的比重为33.6%,第二产业产值占当年GD P的比重为51.1%,产值最高的仍是第二产业。
故C项错误;D项,“七五”时期,我国年均GDP总量约为14510亿元,故“七五”时期GDP总量一共为14510×5=72550亿元。
故D项正确。
因此,本题答案为C选项。
8. 2008年5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按地区分,总额最高的是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46.5亿元,最低的是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66.9亿元,二者相差5946.5-966.9≈59 46-1000=4946亿元。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国家公务员行测(资料分析)历年真题试卷汇编2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5. 资料分析资料分析每题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
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Z省W市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相比上年增长9.6%,在文化产品制造业中,文化印刷、文化用品制造和工艺美术品制造三大主导行业,2012年分别实现增加值21.82亿元、11.57亿元和6.62亿元。
1.与全省结构相比,W市文化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比全省水平( )。
A.高4.9个百分点B.低4.9个百分点C.高10.6个百分点D.低10.6个百分点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比重差值的计算。
W市文化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占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同理Z省范围内其比重=,前者明显大于后者且相差不到10个百分点,排除B、C、D项。
所以选择A。
2.在文化产品制造业、贸易业和文化服务业三大产业中,W市有几个产业在2012年的增加值超过Z省的一成?( )A.0B.1C.2D.3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属于直接读数类题目,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w市只有文化产品制造业增加值超过了Z省的一成,答案为B。
3.2012年W市文化产品制造业中,文化印刷、文化用品制造和工艺美术品制造三大主导行业之外的行业增加值占该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约为( )。
A.2%B.4%C.7%D.12%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比重的计算。
2012年W市文化产品制造业中除了三大主导行业之外的行业增加值为42.91-21.82-11.57=6.62≈3(亿元),占该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所以选择B。
4.2011年,W市实现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约多少亿元?( )A.69B.71C.73D.78正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基期量计算。
2011年W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为(亿元),所以选择B。
资料分析例题及答案

资料分析做题技巧?答:资料分析做题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快速浏览材料:- 在开始答题之前,先快速浏览一遍所给的资料,大致了解资料的内容、结构和数据分布。
- 注意资料中的时间、地点、单位等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与后面的题目紧密相关。
2.审题要仔细:- 仔细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的是什么,避免因为误解题意而导致答案错误。
- 注意题目中的时间范围、比较对象、计算方式等细节。
3.定位关键信息:- 根据题目要求,在资料中快速定位到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 可以利用资料中的标题、段落首句、图表标题等来帮助定位。
4.掌握估算和速算技巧:- 资料分析题目往往涉及大量的数据计算,因此掌握一些估算和速算技巧非常重要。
- 例如,可以利用百分数、小数、分数之间的转换来简化计算;利用四舍五入、取整等方法来估算结果。
5.注意数据单位和量级:-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数据的单位和量级是否一致,避免因为单位或量级错误而导致计算结果偏差。
- 如果遇到单位或量级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先进行单位换算或量级调整。
6.比较和排除法:- 在做选择题时,可以利用比较法和排除法来提高答题效率。
- 比较法是指通过比较不同选项之间的差异来缩小答案范围;排除法是指根据题目要求排除不符合条件的选项。
7.练习和总结:- 通过大量的练习来熟悉和掌握资料分析的做题技巧。
- 在练习过程中,要注意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答题能力。
8.注意时间管理:- 资料分析题目通常有一定的时间限制,因此要注意合理分配时间,避免在某一道题目上花费过多时间而影响其他题目的解答。
- 如果遇到难题或不确定的题目,可以先跳过,等完成其他题目后再回来解答。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分析之混合增长率.doc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分析之混合增长率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资料分析之混合增长率
全国社会物流总额回落增长9.增长9.为第一、第二季度的混合增长率,处于两数之间,故第二季度增长率小于9.4%;前三季度增长率9.5%,为上半年和第三季度增长率混合,故第三季度大于9.5%;全年增长率为9.5%,位前三季度和第四季度增长率混合,前三季度9.5%,故第四季度为9.5%,所以第三季度同比增长最高,答案选C。
例2:
我国对韩国货物进出口总额约比上年增长()
A.15.6% B .19.1% C.26.1% D.44.2%
【答案】B。
解析:表格中只告诉进口和出口增长率,求解进出口总额的增长率是混合增长率,所以介于进口额的增长率(15.6%)和出口额的增长率(26.1%)之间。
结合选项,答案只能是B选项。
运用十字交叉思想来解答公务员行测考试资料分析题目,最重要的是分析出来谁是混合的那个量,混合前的两个量又是谁。
然后根据混合增长率介于混合前的两个增长率之间,结合选项来判断答案。
第 1 页共1 页。
资料分析历年真题归类汇总

资料分析历年真题1999年国家真题第五部分资料分析(共15题,参考时限15分钟)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5个问题要你回答。
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根据下文回答以下5题。
根据1982年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的材料,在全国约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每平方公里的平均人口为107人,比1964年人口普查时的每平方公里74人,增加了33人。
中国在世界上属于人口密度较高的国家之一。
但人口分布很不平衡。
大陆29个省、市、自治区中,沿海11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320.6人,比1964年的232.7人,上升37.8%。
内地18个省、市、自治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1.4人,比1964年的47.3人,上升50.9%;其中人口稀少的西藏、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从每平方公里7.2人,增加到11.8人,上升63.9%。
86.从第二次人口普查到第三次人口普查,人口增长的趋势为:A.人口密度越稀的地区,人口相对增长幅度越大。
B.工业越发达的地区,人口相对增长幅度越大。
C.人口在原来密度的基础上,增长的幅度大致相同。
D.工业相对落后的地区,人口的绝对数量增长较大。
87.根据第三次人口普查的资料,1982年我国的人口比1964年增加了约:A.27.6%B.33.4%C.44.6%D.50.1%88.根据1964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我国当时的人口约为:A.6亿5千万B.7亿1千万C.7亿4千万D.7亿8千万89.青海省的人口从1964年到1982年,增加了多少?A.60%B.64%C.70%D.无法计算90.从1964年至1982年,全国人口平均每年递增多少?A.2.1%B.2.4%C.2.5%D.2.6%下面的三角形表示某省五种产业的数量按地域划分(城区、效区、乡村)所占百分比。
图上的字符表示各种工业,三角形的顶点表示100%,与该顶点相对的基线表示0%。
例如,该省所有的加工企业中,约有70%地处城市,5%位于乡村,25%在郊区。
2016国考资料分析题目及答案:表格资料强化训练(二)

2016国考资料分析题目及答案:表格资料强化训练(二)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题,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公务员行测题库帮助您刷题刷出高分来!了解历年公务员入围分数线,可以让你做到心中有数,高效备考。
>>>我想看看国考课程。
下列是×季度某公司产品计划完成情况的统计表,请回答表后1~5题。
×季度某公司产品计划完成情况1.未完成计划的品种占()。
A.1/4 B.1/3 C.1/2 D.全部完成2.创产值最多的产品是()。
A.甲B.乙 C.丙 D.丁3.计算产品计划完成程度的正确算法是()。
A.×100% B.×100%C.×100% D.×100%4.下述判断正确的是()。
A.甲产品完成了计划数的100%B.乙产品完成了原计划的60%C.丙产品完成了原计划的150%D.丁产品完成了计划的200%5.根据本季度生产计划完成情况,对下季度生产应实施()。
A.增加甲产品计划数,减少乙产品的生产计划B.乙产品的计划不变,增加丙产品和甲产品的计划C.增加丁产品计划,同时维持甲产品在原有水平,减少乙产品的生产计划D.增加丁产品和丙产品的计划,乙产品维持原有水平,减少甲产品的计划1.B【中公解析】看图可知,计划完成的产品是甲、乙、丙三种产品,其中甲没有完成计划,占三种产品的三分之一。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2.A【中公解析】由图表可知,创产值最多的产品是甲,故答案为A。
3.C【中公解析】实际值(扣除超计划部分)÷计划值×100%,即×100%,故选C。
4.C【中公解析】可分别计算:A.100/120×100%≈83.3%;B.60/60×100%=100%;C.15/10×100%=150%;D.丁产品的计划未知,故不知其完成了计划的多少。
资料分析平均增长量年份差例题

资料分析平均增长量年份差例题解析:通过题目描述可知此题求的是比重,但结合时间会发现,材料给出的时间是2012年,而问题问的是2011年,因此这道题求的是基期比重。
比重的基本公式是:想求基期比重那我们就应该用结合选项我们发现选项的前两位不同且不连续,差距较大,因此计算时可进行估算,保留2位进行计算即可,选择最近接的B项打开网易新闻查看精彩图片通过上面这道例题的讲解我们会发现对于基期比重这个考点而言,当给出部分值、整体值以及对应的增长率时,而在计算时若选项差距较大,可通过估算的方式进行计算即可。
应用练习习题1201年,全国用水总量6015.5亿立方米,较上年减少0.5%。
其中,生活用水59.9亿立方米,较上年增加2.6%。
问题:2017年全国生活用水占用水总量的比重为百分之几?A..7%B.10.2%C.13.9%D.1.4%答案:C。
解析:材料所给时间为201年,问题所求的是2017年的比重,可知求的是基期比重。
部分值为生活用水量59.9亿立方米,对应的增长率为2.6%。
整体值为全国用水总量6015.5亿立方米,较上年减少0.5%即对应的增长率是(-0.5%),代入公式可得:结果的前两位不同且不连续,差距较大,可保留2位数字进行估算,因此左侧的式子乘一个略小于1的数,结果会变小一点点。
保留两位约分后约为选一个稍小一点的选项,即C选项。
规律总结:选项差距较大时,可保留2位数字进行计算。
习题22012年,我国建筑业企业总数为个,比上年增长24.4%,其中,国有数为410个,比上年增长11.14%。
问题:2011年,国有数占总数的比重为多少?A.4.3%B.7.5%C.9.1%D.15.2%答案:B。
解析:材料所给时间为2012年,问题所求的是2011年的比重,可知求的是基期比重。
部分值为国有数410个,对应的增长率是11.14%。
整体值为我国建筑业企业总数个,对应的增长率是24.4%,代入公式可得:且选项差距大,因此我们可以用这两个常见的分数替换掉题目中的百分数,选B。
资料分析练习题

资料分析练习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是资料分析的基本步骤?A. 数据收集B. 数据整理C. 数据解释D. 数据存储2. 在进行资料分析时,以下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忽略数据的来源和质量B. 只关注数据的表面现象C. 深入分析数据背后的原因D. 避免对数据进行假设检验3. 以下哪个软件通常不用于资料分析?A. ExcelB. SPSSC. PhotoshopD. R语言4. 资料分析中,描述性统计分析的主要目的是:A. 预测未来趋势B. 揭示数据分布特征C. 确定数据的因果关系D. 进行数据的假设检验5. 以下哪个指标不是描述性统计分析中常用的?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标准差二、判断题6. 资料分析中的“数据清洗”是指删除所有错误的数据。
()7. 相关性分析可以确定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8.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必须存在线性关系。
()9. 箱线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包括异常值。
()10. 假设检验的目的是检验样本数据是否来自某个已知的总体。
()三、简答题11. 简述资料分析的基本流程。
12. 描述性统计分析与推断性统计分析的区别是什么?13. 什么是数据的“四分位数”?请举例说明其在资料分析中的应用。
14. 解释“置信区间”的概念,并说明其在统计推断中的作用。
15. 为什么在进行资料分析时需要考虑数据的代表性和可靠性?四、计算题16. 给定以下数据集:{10, 15, 20, 25, 30, 35, 40},请计算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和标准差。
17. 如果进行线性回归分析,已知自变量X的值为2和3时,因变量Y 的值分别为4和6,求线性回归方程,并计算当X=4时的预测值。
18. 假设你有一个样本数据集,样本均值为50,样本标准差为10,样本容量为100。
计算95%置信区间的上下限。
五、案例分析题19. 某公司想要分析其销售数据,以确定哪些因素可能影响销售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城乡就业人员从2002年的73740万人增加到2006年7640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从24780万人增加到28310万人;乡村就业人员从48960万人减少到48090万人,年均减少218万人。
2.1. 从2002年到2006年,城镇就业人员年均增长( )。 A.883万人 B.760万人 C.979万人 D.820万人 2.2. 根据图,无法计算的一项是( )。 A.城、乡就业人员年均增长率 B.城、乡就业人员年环比增长量 C.城、乡就业人员年累计增长量 D.城镇失业人数 2.3. 城镇与乡村就业人员比例最高的是哪一年( )。 A.2002 B.2003 C.2005 D.2006 2.4. 2006年农村就业人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例为( )。 A.58.9% B.37.1% C.62.9% D.41.1% 2.5. 从2002年到2006年,就业总人口每年变化为( )。 A.增长 B.减少 C.持平 D.不能确定
2012年,北京市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153.4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住宅完成投资1628亿元,下降8.5%;写字楼完成投资384.8亿元,增长5.8%;商业及服务业等经营性用房完成投资275.9亿元,下降7%。 截至12月末,北京市商品房施工面积为13122.5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8%。其中,住宅施工面积为7510.4万平方米,增长4.8%;写字楼为1711.9万平方米,增长20.3%;商业及服务业等经营性用房为1236.9万平方米,增长4.2%。 2012年,北京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为3224.2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1%。其中,住宅新开工面积为1627.5万平方米,下降37.3%;写字楼为536.8万平方米,增长9.7%;商业及服务业等经营性用房为325.6万平方米,增长6.3%。 2012年,北京市商品房竣工面积为2390.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6.5%。其中,住宅竣工面积为1522.7万平方米;增长15.7%;写字楼为226.8万平方米,下降7.5%;商业及服务业等经营性用房为240.1万平方米、增长3.3%。 2012年,北京市商品房销售面积为1943.7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为1483.4万平方米,增长43.3%;写字楼为253.5万平方米,增长19.9%;商业及服务业等经营性用房为114万平方米,增长4.9%。 2012年,北京市政策性住房完成投资857.5亿元,比上年增长14.9%。12月末,全市政策性住房施工面积为4821万平方米,增长18%;新开工面积为1112.3万平方米,下降35.6%;竣工面积为752.6万平方米,增长46.5%。 2012年,北京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到位资金为611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金融贷款为1498.4亿元,增长28.3%;自筹资金为1626.1亿元,下降6.9%;定金及预收款为2086.8亿元,增长37.5%。 3.1. 2011年,北京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约为多少万平方米?( ) A.2245.0 B.2598.1 C.4001.2 D.4248.0 3.2. 2012年,下列各项中,住宅所占比重最大的一项是( )。 A.房地产开发投资 B.商品房施工面积 C.商品房新开工面积 D.商品房竣工面积 3.3. 2012年,住宅销售面积拉动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 )。 A.4.6% B.31.2% C.50. 8% D.83% 3.4. 2011年,北京市房地产开发项目到位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所占的比重为( )。 A.24.84% B.28.33% C.34.14% D.41.14% 3.5. 根据资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上年相比,2012年北京市住宅施工面积占商品房施工面积的比重是减小的 B.2012年,北京市平均每平方米住宅施工面积投资完成额约为2168元 C.2012年,北京市政策性住房投资同比增加了约111亿元 D.2011年,北京市写字楼施工面积约是竣工面积的9.81倍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情况》称,通过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7.4万户农村居民家庭和6.6万户城镇居民家庭进行抽样调查,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977元,比上年增加1058元。剔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1.4%,增速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963元,同比增长21.9%。 人均家庭经营第一产业纯收入2520元,增加289元,增长12.9%;人均家庭经营二三产业纯收入702元,增加101元,增长16.7%;人均转移性收入563元,增加110元,增长24.4%。 工资性收入对全年农村居民增收的贡献率达50.3%。工资性收入占农村居民纯收入的比重达42.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工资水平上涨较多。人均农业纯收入1897元,增加173元,增长10.0%。收成好、价格高是农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的主要原因。2011年农村居民出售农产品增加的收入中,六成来自于价格上涨因素,四成来自于出售数量增加因素。 4.1. 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长多少?( ) A.17.9% B.17.8% C.15.7% D.15.2% 4.2. 2011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同比增加多少元?( ) A.831 B.765 C.649 D.532 4.3. 剔除价格因素影响,2010年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速度是多少?( ) A.10.9% B.11.9% C.12.1% D.17.9% 4.4. 由于政府实行粮食保护价格等政策,2011年农村居民人均增加的农业收入中来自于价格因素的达到多少元?( ) A.69 B.104 C.114 D.173 4.5. 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于( )。 A.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性收入 B.农民工工资收入和农业纯收入 C.农、林、牧、渔业收入和工资性收入 D.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以下问题。 2003年至2011年,我国第一产业年增长4.6%,第二产业年均增长11.9%,第三产业年均增长11.1%,均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10年,我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的比重为19.8%,超过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会的比重上升到43.1%,比2002年提高1.6个百分点,2011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由2002年的92.4%提高到104.1%,外需贡献率则由2002年7.6%转化为负4.1%,2011年,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达到51.3%,比2002年提高12.2个百分点,我国城乡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2011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0.1%、19.2%,分别比2002年提高了1.3和2.0个百分点。2011年,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23.2%、23.5%和10.7%,分别比2002年提高5.5、3.2和2.4个百分点。 5.1. 如果2010年我国制造业生产总值为135000亿元,那么2010年世界制造业生产总值约为( )万亿元。 A.67 B.68 C.71 D.72 5.2. 从2002年到2011年,外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 A.增长了3.5个百分点 B.增长了11.7% C.下降了3.5个百分点 D.下降了11.7% 5.3. 与2002年相比,2011年其他地区(除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外的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 )。 A.降低了3.3% B.上升了3.3个百分点 C.降低了9.2% D.上升了9.2个百分点 5.4. 如果2002年、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分别为115000亿元、470000亿元,那么2011年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是2002年的( )倍。 A.1.04 B.1.06 C.4.24 D.5.35 5.5. 根据以上资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从2003年到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逐年稳步增长 B.从2003年到2011年,我国三次产业生产总值均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 C.从2002年到2011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增长最快的地区为中部地区 D.与2002年相比,2011年我国三次产业的比例结构更加协调
2.1.答案: A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数据可知道,2006年城镇就业人员为28310,2002年城镇就业人员为24780,总共历经4年,故可根据估算法列出(28310-24780)÷4≈3500÷4≈875(万人)。只有A最接近选项,故此题选择A。 2.2.答案: D 解析:本题中没有城镇失业人数的数据,所以无法计算。故选择D。 2.3.答案: D 解析:根据题目中可知,2006年乡村就业人员比2002~2005年的人数少,而城镇就业人员比2002~2005年的人数多,所以比例最高。故正确答案为D。 2.4.答案: C 解析:根据题目所给数据,所求比例为48090÷(48090+28310)≈48000÷76000,直除可知首位为6,因此答案为C。 2.5.答案: A 解析:根据图表能够看出,从2002年到2006年城镇及乡村的人数都在逐年增长,故正确答案选A。
3.1.答案: D 解析:考查基期量的计算。2011年,北京市商品房新开工面积约为3224.2/(1-24.1%)≈4200+(万平方米)。 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3.2.答案: D 解析: 考查比重的大小比较。四个选项中,住宅所占的比重分别为1628/3153.4≈50+,7510.4/13122.5≈50%+,1627.5/3224.2≈50%+,1522.7/2390.9≈60%+即住宅占商品房竣工面积的比重最大。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 3.3.答案: B 解析:考查拉动增长率的计算,拉动增长率为部分的增长量除以总体的基期值。 住宅销售面积拉动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增长为
3.4.答案: B 解析: 基期比重的计算,所占比重, 与B项最接近。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 3.5.答案: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