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研究述评
浅谈商业方法专利论
![浅谈商业方法专利论](https://img.taocdn.com/s3/m/952b0a6d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3699751.png)
浅谈商业方法专利论商业方法专利是指对商业活动中运用的商业模式、商业方法等进行专利保护的一种专利类型。
商业方法专利一度备受关注,被认为是一种可以实现商业竞争优势、推动商业创新的重要手段。
然而,在实践中,商业方法专利也引起了很多争议,不仅在国际上,也在国内产生了很多讨论和争议。
首先,商业方法专利对商业创新有着积极的作用。
商业方法专利鼓励了企业对商业模式、商业方法进行创新,并保护了创新者的利益,激励了创新者进行更多的商业创新。
商业方法专利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商业竞争优势,保护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防止他人抄袭并复制企业的商业方法。
商业方法专利有效地保护了企业的商业秘密和商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企业的长期发展。
其次,商业方法专利对于商业互联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商业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使得商业方法专利愈发重要。
商业互联网中的许多创新都是以商业方法为基础的,商业方法专利的出现和保护使得创新者能够更好地进行商业活动,并保护自己的创新成果。
商业互联网的发展需要不断推陈出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方法,商业方法专利的存在可以有效地保护创新成果,推动商业互联网的进一步发展。
然而,商业方法专利也引发了很多争议。
一方面,商业方法专利的保护范围较为模糊,容易引发滥用和骚扰诉讼。
商业方法专利的保护范围通常是基于抽象的商业思想,而非具体的技术实施。
这导致了商业方法专利的保护范围不明确,容易被滥用,形成专利悖论。
许多企业为了保护自己的商业模式,通过申请商业方法专利来封锁市场,限制竞争,从而阻碍了其他企业的商业创新和发展。
另一方面,商业方法专利制度与商业活动的本质不相符。
商业方法是指商业活动中的一种经营方式,它与科学技术创新有着本质的区别。
商业方法专利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专利制度的初衷,将专利保护的重点从科学技术创新转向了商业创新,与传统的专利制度相比,商业方法专利在技术含量、创新程度等方面具有较低的要求。
这导致商业方法专利的保护范围过于宽泛,不利于其他企业的商业创新和发展。
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国际经验及启示
![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国际经验及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3ac15706f12d2af90242e64d.png)
可 以 获 得 专 利 权 。美 国是 最 早 对 商 业 方 法 授 予 专 利 权 的 国 家 ,其 对 “ 业 方 法 ” 的 界 定 通 常 以 美 商 国专利 分类第 7 5 ,即 “ 动 化 0类 自 财 务或 管 理 资 料 处 理 方 法 ” 为 参 考 。美 国专利 与商标 局对商 业方 法 发 明是 否 授 权 ,主 要 依 据 美 国 联 邦 最 高 法 院 、 联 邦 巡 回上 诉 法 院 和 海 关 与 专 利 上 诉 法 院 的判 决 而 定 。在 19 年 的 美 国道 富 银行 信 98
是 要 求 所 申请 的 商 业 方 法 专 利 是
一
个 技术 方案 ,符合 专利 法规定 的
方法审 查指南 中强调 : 对单 纯的 商业方 法不应授 予专利 ,而应把 专
利 授予 有 “ 技术构 思 ” 的商 业方法 。
定义 和专 利的新 颖性 、创 造性 、实 用性 等 “ 三性 ” ,就 有可 能 被 授 予 专 利 权 。 例 如 ,20 年 4月 , 国 03 家 专 利 局 通 过 了对 中 国工 商 银 行 的牡 丹 国际卡 “ 一卡双 账 户银行卡 处理 装 置 ” 的 实用 新 型 专利 审 查 , 这 是 国 内银 行 卡 首 次 获 得 的 国 家
的发 明创造 ,商 业方 法领域 的发 明 创造也 应该受 到专利 权的 保护 。创
身 ,必 须是 一 种 “ 术 方案 ” 关 技 。
于 “ 术 ” 的概 念 ,在 专 利 法 技 及其 实施 细则》 中并无 明确的规 定, 根据 现代 汉语词 典 的解释 , “ 术 ”是 指 “ 关生 产 劳动 的 经 技 有
审批程序。在美 国,专利商标 局
( P O) 通 常 会 对 6 % ~ 7% US T 5 0 的 申请授 予专利 权 ,而在 75 目 0类 中 ,该 比率下 降约 4%,这 是 因为 5
我国银行业专利保护现状研究
![我国银行业专利保护现状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8d250dcc1755270722087f.png)
专利 审 查指 南 关于涉 及 计算 机程 序 的 发 明专 利 申 行 业 的 申请 情 况 ,可 以看 出2 0 年 以后 ,专利 申请量 有 大 03
请 的规 定 中指 出 :
幅度 增 长 。
1 I
(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仅仅涉及一种算法或者计算 1 规则,或者计算机程序本身或仅仅记录在载体上的计算机
.
要求在对其进行限定的全部 内容中既包含智力活动的规则
和方 法 的 内容 ,又包 含 技术 特 征 ,例 如在 上述 游 戏 装置 等 限定 的 内容 中既 包括 游戏 规 则 ,又 包 括技 术特 征 ,则 该 权 利要 求 就 整体 而 言 并不 是一 种 智力 活 动 的规 则和 方法 ,不 应 当依据 专 利法 第二 十五条 排 除其 获得 专利 权 的可 能性 。
是商业方 法专利 的保护现状 进行实证研 究,分析我 国银行 业专利 保护的特点及其 问题 ,进 而提 出相关建议 。
关键 词 :银行 ;银行 业专利 ;商业方法专利 ;专利保护 中图分类号 :D 2 .2 9 34 文献标 识码 :F 文章编号 :1 0 —9 52 1)404 -7 0 394 (0 0 —0 30 1
银行在我国 申请的两项商业方法专利获得授权 ,商业方法 方 案 。 根 据我 国2 1年2 1 0 0 月 日开始 实 施 的 专利 审查 指 南 专利已经走入 了国门。商业方法专利成为了倍受关注 的专 第 二部 分 “ 实质 审 查” 第一 章 “ 授予 专 利权 的 申请 ” 的 不 利热点 , 日 、欧洲等发达国家也都 陆续修改各 自的专利 本 规定 : 法律法规和审查指南 ,来应对这一新兴对象 。我国银行业 ( )如果一项权利要求仅仅涉及智力活动的规则和 1 也从 此 加快 了专 利保 护 和 专利 管理 的步 伐 。本 文对 我 国银 方法 ,则 不应 当 被授 予 专利 权 。如 果 一 项权 利 要求 ,除其 行业专利的保护现状进行 实证分析 ,揭示其发展趋势和存 主题名称以外 ,对其进行限定的全部 内容均为智力活动的 在不足 ,为我国银行业加强专利管理和保护提供建议 。 规则 和 方法 ,则 该权 利 要求 实 质上 仅 仅 涉及 智力 活 动 的规
知识产权保护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与意义
![知识产权保护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与意义](https://img.taocdn.com/s3/m/13e9ce54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3.png)
知识产权保护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与意义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知识产权保护在各个行业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金融行业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涉及到大量的技术创新和商业机密,因此,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知识产权保护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与意义。
一、知识产权的定义和分类知识产权是指对人类智力创造的产权保护,主要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和商业秘密等。
专利权是指对新的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保护,商标权是指对商标的保护,著作权是指对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的保护,商业秘密是指商业信息的保护。
二、金融行业中的知识产权保护在金融行业中,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创新的保护金融行业涉及到大量的技术创新,包括金融产品的创新、金融服务的创新等。
这些技术创新往往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来源,因此,对这些技术创新的保护至关重要。
通过申请专利,可以保护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技术创新,防止他人的侵权行为,同时也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商业机会。
2. 商标的保护在金融行业中,商标的保护尤为重要。
金融机构通常会注册自己的商标,以区分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树立品牌形象。
商标的保护可以防止他人冒充或模仿,维护金融机构的声誉和形象,提高消费者对产品和服务的信任度。
3. 著作权的保护金融行业中,有大量的文案、广告、宣传材料等需要进行著作权保护。
这些文案和宣传材料往往是金融机构进行市场推广的重要工具,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
通过著作权的保护,可以防止他人的抄袭和盗用,维护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
4. 商业秘密的保护金融行业中,商业秘密的保护尤为重要。
金融机构通常会有一些商业机密,包括客户信息、交易数据、商业计划等。
这些商业秘密一旦泄露,将对金融机构的经营造成严重的损失。
因此,金融机构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商业秘密的安全。
三、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知识产权保护在金融行业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促进创新知识产权的保护可以为金融机构提供创新的动力。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专利保护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金融产品专利保护问题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063e34d69eae009581bec7f.png)
我 国商业银行金融产 品专 利保护 问题研究
张建 深
( 西北 民族 大 学 经 济 管理 学院, 肃 兰 州 70 3 ) 甘 3 00
[ 摘
要】我 国商 业银行专利 申请主要集 中在四大 国有商 业银行, 专利保护水平很 不均衡 , 申请数 量差距 悬殊 , 并且
部分银行迄今 没有进行任何专利 申请。 与外 资银行相比, 国商 业银 行 目前在金 融产品专利保 护上存在 的主要 问题是 : 我 专利保 护意 识薄弱, 效仿严重 ; 专利保护数量 少, 技含 量低 ; 科 研发投入 不足 ; 管理水 平较 低; 专利保护制度相对 滞后 。 [ 关键调】商业银行 ; 金融产品专利 ; 业方 法; 商 专利保 护
“
一
银行一样对本行的银行卡 申请专利保护。这也在一定层面上反映了我国各商业银行都不太重视金融产 品的研究和保护 问题。相 比而言, 外资银行善于通过专利办法来保护金融产品以提高本银行的综合竞 争力, 由此树立起“ 业务未到, 专利先行” 的专利策略。以美国花旗银行为例, 它从 2 世纪 7 0 0年代就开 始在美国申请专利,0年代在 日本申请专利, 9 年代在我国 申请专利。 8 而 0 ( 专利保护数量少。 二) 科技含量低 从上图中对 比可以发现, 我国银行 申请的专利大都集 中于科技含量不高的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上, 比如点钞机 、 密码锁、 银行卡标识等, 没有多少独创性较强的发 明。作为国内 申请专利数量最多的工商 银行, 真正意义上的商业方法发明只有 3件。国有四大商业银行金融产 品的发 明专利加起来仅 儿 项,
第一, 外资银行在发明专利的数量和技术含量上要高于我国商业银行; 第二, 外资银行众多的基础专利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并带来了较大的经济利益 ; 第三, 近年来, 国内部分银行 已经开始有了专利保护的意识 。 国内商业银行在外汇理财、 中间业务和零售业务等方面都开始 申请专利保护, 民生银行甚至对其特 有的“ 民生” 二字也进行了冠名保护。工商银行的牡丹国际卡“ 一卡双账户银行卡处理装置” 等产品已经 通过了国家专利局的审查。但是通过分析, 可以发现国内商业银行的关注点仅仅还是产品的名称, 对于 金融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设计理念、 操作程序、 内部风险控制等核心问题等进行专利保护的银行仍然
中国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困境
![中国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困境](https://img.taocdn.com/s3/m/9e24c80816fc700abb68fc2c.png)
内资 银行
一商银行 r 农业银行 中国银行 建设银行
交 通 银 行
23 2 l 2 l 9 1l 3
1 2
10 5 8 1 0 l9 1
l O
6 6 3 0 7
O
7 1 9 5
2
招商银行 民生银行 外资 银行 花旗银行 大通银行
目 业一 圜
《 界 在中国金 融业加快国际化步伐的今天 , 生常谈金融知识产权保护 问题 , 老 是不希望看到Z-年后 , T - 中国制 观 造业 因缺乏核心技术而频遭专利壁垒的事情 叉发生在 中国金融业身上。 察 一
佻
中国金融知识产权保护的现状与困境
■ 本 刊记 者 张 妙
统一的局面。 目前内资银行所 申请的专利主要集中在 但
1 0
M 眦隙0 F
栏 编 妙E ahgI s 菌 目辑张 - lam。5lc l mI n a1 n0 } l z 1@ am
业界观察目
大中型银行 , 其中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所 申请的专利约
占 7 大部分全 国性商业银行 申请 的专利总数为个位 成,
需要特别关注的是 ,目前银行业所 申请 的专利 中,
发明专利 占绝大部分 , 且内资银行 已经改变了以往实用
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占比大的局面。 而在发明专利
中, 商业方法类专利所专利占比重最大 , 超过 9 %, 0 尤其 是最近几年所申请的发明专利中, 几乎都是商业方法类
专利 。此外 , 近年来大部分 的专利均由总行有关部门统
待挖掘 , 保护力度亟待加大 。
银行
人 民银 行
专利总数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 专 利
商业方法的专利法保护问题探讨
![商业方法的专利法保护问题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95be0b4e33687e21af45a9fe.png)
[ 关键词 】 商业方法 专利保护
要考虑 国际立法趋势 , 又要立足于我 国相 关产业 处于起 步阶段 , 与发达 国家存在差距 的现实 , 保护 民族利益 。对 于商业方法专 利的保 护 , 笔者 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 l在《 、 专利法》 中对商业方 法专利 进行专 门规定 在专 利法 中明确规 定符合 一定条 件 的商业方法 可以被 授予专利 权 , 以从根本上解决商业方法能否得到专利保护 的问题 , 可 使商业方法 的专利保护有法律依据 ,商业方法专利与其 它专利一样就成为受 专利 法律制度规范和调整的专有权。实际 的商业方法专利并不必然 与商业 有直接联系 , 可能也不只是 一种方法而 已, 它可 以是一个利用商业方法 开发 出的系统 , 从专 利的类别来论 , 以基于方法 , 可以基于机器来 可 也 进行专利授权。 在立法上必须严格遵守新颖性 、 创造性和实用性 的标准, 特别是新 颖性和创造性 , 纯粹的或者单 纯的商业方法专利 申请, 对 因其 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是用 来解决 技术问题的,也没有采用任何技术手段, 面 目出 现 。 更没有获得任何技 术效果 , 因而它不 满足“ 为解决技术 问题, 采用技术手 二、 国商业方法专利保护存在 的问题 我 段并获得技术效果 ” 的发 明专利 审查 基本原则, 也不符 合授 予专利的实 质条件即新颖性 、 创造性 、 实用性 标准 , 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 不 我国商业方法专利保护存 在一些 问题 ,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 个方面: 是国内法律法规不明确。我国专利法没有直接涉及与商业方法 能授予专利权。在商业方法专利的审查批准上, 明确可授 予专利 的商业 有关的发明是否给予保护的问题 , 也没有直接排除对商业方法 的保护 , 方法的范围。对 于那些 明显属于某一特定行业所必需的商业方法, 无论 其有多大 的新颖性 、 创造性 和实用性 , 都必须在立法上严格 限制专利的 只是在第二十五条做出规定把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列入不授予专利 权的情形 。 而且 , 专利法并没有对什么是“ 智力活动的规则 和方法” 进行 授予, 以防止在特定行业 中造成合法垄断, 保护社会公共利益 。同时 , 我 明确的解释。根据我 国 2 0 年版 《 利审查 指南》 出的审查 标准, 01 专 给 对 国《 专利法》 规定 的发明专利权 的期 限为 2 O年 , 实用新型专利权 和外观 “ 涉及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的发 明专利 申请 ” 的审查原则是 :如果一 设计权 的期 限为 1 年 , 自申请 日 “ O 均 起计 算。鉴于商业方法有其 自身特 项发明仅仅涉及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 亦即智力 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本 点, 比如与软件有关, 更新速度 比较快, 因此应 当在专 利权的期 限方面进 身, 则不应当被授予专利权 。 该指南采用 了列举 的方式, 出了属于“ ” 给 智 行 调整 。 商业方法发 明专利, 可能不用 2 O年就已经更新换代 了。 0年的 2 力 活动的规则和方法本身 ” 的例子, 中涉及商业 方法方 面的例子有 : 其 组 期 限太长, 会给权利 人带来 因维持权 利而产生 的经 济负担, 而其他企业 织、 生产 商业实施和经 济管理等的方法及 制度 ; 计算机的语 言及 计算 则 可能找 出另外的方法来实现相关商业 方法 的突破,以求得殊途同归 。 规则; 计算机程 序本身等 。随着 电子商务 、 网络技术及机械 自动化 技术 在 此情况下, 申请人 在 申请发 明专利 的时候会有 所顾 虑, 或者在专利权 而不会维持 2 0年, 这就使得 2 0年 的发展 , 商业方法已经 不再仅 以原有 的形式 发挥作 用, 而是 通过软件和 取得 后只在一定 时间内维持该权利 , 硬件的结合形成一个新 的系统 ,此时 的商业方法就不再是单 纯的方法 的专利权期限形同虚置。美国 A ao 司首席执行官 Jf・eo 都有 m zn公 e B zs 或者规则 , 而是一个全新的智力成果。2 0 0 4年 1 国家知识产权 局发 感于商业方法软件保护期太长产生的负 面影响 而呼 吁美 国国会修改 国 0月 布 的《 商业方法相关 发明专利 申请 的审查 规则( 试行)对商业方法做 出 》 家 的专利制度 。他说 : 国专利商标局应该将软件专 利的有效期设为 “ 美 的解释是 : 商业方法是涉及商业活动和事务 的方法 , 这里商业 的含义是 3 5年 , - 而不是现在的 1 7年。特别是在 网络时代, 软件 在 3 5年就会有 — 包括金融 、 保险 、 证券 、 赁 、 租 拍卖 、 投资 、 营销 、 广告 、 旅游 、 娱乐 、 服务 、 很 大的更新。” 因此专利立法应 当在专利权的期限规定上体现出一定 的 房地产 、 医疗 、 、 教育 出版 、 经营管理 、 企业管理 、 行政管理 、 事务安排等 。 灵活性, 于商业方法 软件专利 权的期限不宜过长 , 以参考实用新型 对 可 试行中规定 ,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完成的商业方法是可 以授予专利 和外观设计的保 护期 限定 得短 一些 ,这样更有利于发 明专利 的申请和 权的。我们注意到该试行是国家知识 产权局对现行《 专利审查指南》 的 相关商业方法的推 陈出新, 促进社会发展 。 补充 , 二者具有 同等的法律效 力 , 然而现行的《 专利审查指南》 提到涉及 2对 商业方法 的“ 、 创造性” 进行更明确具体的界定 组织、 生产 、 商业实施和经济管理等的方法及制度属于商业方法不授予 为了适应商业方法 专利审查 的需 要 , 需要为商业 方法的“ 创造性 ” 专利权 , 两个法律文件存在 矛盾 , 的法律规定让专利 申请人无所适 界定更加 明确 而具体的要求。在现有环境下, 这样 如果创造性判断 的原则过 从 。出现这种情况 , 笔者认 为 , 国家知识 产权 局在是否授予商业方法的 于宽松, 就有可能对商业服务 中的一些公用性 的 、 普遍性 的方 法授予 专 专利上 尚存忧虑 , 对授 予商业 专利 的范围还 没有最 后定 论。但 是 , 国家 利, 从而使商业方法专利成为排挤竞争 、 扼杀创新 的工具 。 因此确定判断 在商业方法专利的保护上 没有 一个明确的态度 ,实难 推动广大国内企 商业方法专利的创造性的原则就具有 了重要 的现实 意义。欧盟的实践 业对商业方法的重 视, 这样的做法不利于促进 科技 的进步 。 值 得我国借鉴。欧洲专利局( P ) E O 把有关商业 方法的问题作为技术 问 二是 国内企业漠视商业方法专利 。中国已经成 为 WT O的成员 , 无 题来对待 , 在判断 申请的主题是否具备创造性 时 , 要求 审查员 采用 三步 论是银行业 还是软件产业, 无论其 发展水平如何 , 都要面对同样 的国际 法进行判断 :1 () 确定最接近的现有技 术: 最接 近的现有技术是 , 比如 : ) ( a 竞争 。逐渐进入 中国市场 的外 国银行 以及 已经进入 中国市场 的计算 机 在有关揭示的技术效果 、目的和预期 的使用方 面与权利要求 的发 明最 软件和网络公 司都会给 国内企业设置一 道道知识产权的壁垒, 花旗银 行 相似 的技术领域的已知结合 或() }具有与该发 明拥有最大数量 的共 同技 ) 的专利更有 可能成为银行业务的“ 事实标准” 而对 国内银行形成更 为严 术特征并且能够完成该 发明的功 能的结 合。f) 2确定专利 的区别技术特 峻的技术性 贸易壁垒。现在商业方法专利向着专利技术标准化和标准 征和其实际解决的技 术问题 ;要使 用客观的方法确定需要解决的技术 许可化的方 向发展 , 如果我国企业不重视商业方法专利问题 , 当其他 国 问题。这个 需要研究最接 近的现有 技术以及该专利与最相近 的已有技 家的商业方法专利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 就会制定出行业的专利标准 , 我 术之间在特征方面或者在结 构上 或者功能上存在区别 ,然后 明确地阐 国企业要进入该领域 ,使用 相关 技术就要支付高昂的专利许可使用费 明这一技术 问题 。 对技术问题的表达应当做广义的解释, 它不必然意味 用 , 于一个产业的发展是相 当的不利 。 对 中国联通 C MA手机在 国内闷 D 0 着这种解决方法是对 已有技术的技术改进 。因此 , �
商业方法专利保护比较研究
![商业方法专利保护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872687331b765ce05081468.png)
理论探讨删蘸悠瑟l麓蕊鲨盏叠譬銮黾毯意慰黥熟黼商业方法专利保护比较研究一、引言自1996年起,花旗银行已向中国国家专利局申请了19项“商业方法类”“明专利,这些已申请专利多是配合新兴网络技术或电子技术而开发的金融服务和系统方法。
其目的是为了控制电子银行的核心技术,树立网上银行的领导地位。
2003年花旗银行申请的专利中有两项已被中国专利局批准,分别是“电子货币系统(申请号961942312)”“数据管理的计算机系统和操作该系统的方法(申请号96191072.0)”。
可以说这两项专利犹如泰山压顶,令国内金融业在银行流程优化以及信息化改造中,小心翼翼,在跨国公司的地雷阵之中可谓是举步艰难。
跨国公司凭借商业方法专利占据行业高端,坐地收钱;发展中国家却13益被边缘化,被动挨打,其中经验与教训值得深思。
二、商业方法专利概况商业方法专利B us i nes s M et hod Pat ent,BM P)意义上的商业方法,是伴随着计算机软件系统和集成技术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和电子商务活动的发展而表现出一种全新的含义。
商业方法如果要最大限度地实现其独占利益,寻求专利保护是最佳方案。
因为各国版权法对于那些通过“反向工程”和“净室技术”来规避版权侵权的行为束手无策。
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傅IPO)的高健李明星解释,商业方法专利涉及的是那些借助数字化网络经营商业的、有创造性的商业方法。
商业方法专利可专利性的问题,并不单纯针对金融、商业实施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对各个领域的渗透,未来的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情况会变得越来越丰富。
三、不同法域保护模式受东西方不同文化的潜在影响,归属大陆法系及英美法系的不同国家或地区,对于商业方法的认定以及可专利性问题。
在立法与执法层面体现出显著的差异性。
1.美国模式美国立法部门在专利法273条中规定,须授权的商业方法必须是“实行或指挥商业的方法”。
在美国专利商标局发布的审查官专用培训指导教材中,已经明确提及投资信托的商业方法、电子商务相关的商业方法等。
商业方法创新的专利保护:争议与启示
![商业方法创新的专利保护:争议与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bcf7928584868762caaed599.png)
不 受 专 利 法 保 护 。然 而 , 随 着 信 息 技 术 的发 展 , 传 统 商
业 方 法 与 计 算 机 软 件 及 硬 件 日益 紧 密 结 合 , 人 们 开 始
们视 线 , 而 雅 虎 公 司 打 响 的 专 利 战 又 一 次 让 它 成 为 了
争 论 焦 点 。本 文 试 图 对 商 业 方 法 专 利 的 可 专 利 性 、 质 量 与价 值 、 创新激励等争 议问题进 行梳理 , 希 望 能 为 我 国相 关 领 域 的学 术 研 究 及 政 策 制 订 提 供 借 鉴 。
梁玲 玲 , 陈 松
( 同济大学 经济与 管理 学院 , 上海 2 0 0 0 9 2 )
摘 要 : 自2 0世 纪 末 , 传统 的商业 方法 与信息 网络技 术 、 计 算 机 软 件 及 硬 件 日益 紧 密结 合 , 技 术 化 的 商业 方
法创 新逐 步成 为专利保 护 的客体 。为 了鼓励 商业领 域的 创新 , 美 国于 1 9 9 8年率 先 为商 业方 法专 利 敞开 了
大 门, 由此 引发 了商 业方 法领域 的 专利竞 赛 , 但是 商 业方 法专利 的 可专利 性 、 专利 质量 、 专 利 价 值 以 及 创 新 激 励 等 问题 始 终 存 在 诸 多争 议 。运 用 文 献 研 究 的 方 法 对 上 述 争 议 问 题 进 行 了 梳 理 , 以期 为 后 续 研 究 及 相 关政 策制 定者提供 借鉴 。
0 引 言
传 统 意 义 上 的商 业 方 法 是 指 为处 理 或 解 决 商 业 经 济活动或事务 而 由人类 智力 创造 的方 法或 规则 , 通 常
试论金融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及国内银行的应对策略
![试论金融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关系及国内银行的应对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085a72c9d5bbfd0a795673a2.png)
维普资讯
园
佥敞 l 毛c 论丛 N J E t
潮
4 . 保险公司。 从狭义上说, 保险产品就是不同种类的保险
2 . 专利权。金融创新拓宽专利权保护客体 , 集中体现在商
按照传统理论, 智力 合同。 因为保险产品要在现实中发挥作用, 必须通过签订保险 业方法可专利性与计算机软件可专利性。 合同, 将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具体地 ̄t。 td 当保险产品以合同 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是保护的对象。计算机软件或计算机程 , J
二、 金融创新对知识产权保护 的影响
金融创新包 括金融工具创新 、金融服务
败之地。 金融是经济的核心。 金融业的存在和 方式创新、 金融市场创新、 金融体制创新。其 发展对经济的影响是深远的,而金融业的竞 中,可能与国际知识产权规则或国内知识产 争又是异常激烈的。因此各金融机构必须通 权立法产生关联的。主要是前三者及其相互 过不断地创新来维持竞争力。 金融创新 , 乃是 组合。 在金融业务电子化、 网络化和全球化的 金融业发展与变革的根本动力,频繁的金融 趋势影响下,各家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必须
依 然没有形成统一 的认识。
行的商标连同其网页被仿冒的侵权与不正当
阿诺德 ・ 希尔金( r l H ej 认为 : 竞争行为已经浮现。商业银行的专利权问题 An d ere o t)
创新, 总的来说指所有种类 的新的发展 。 金融 较为复杂 。它主要 包括金融产品专 利及金融
创新则指改变了金融结构的金融工具的引入 产品专利管理在内的系统的专利。 而且。 将越
一
、
金融创新的概念
( ) 一 主体角度的分析 1 . 中央银行 。中央银 行一般不 开展营业
创 家约瑟夫 ・ 熊彼特 ( sp cu pt) 性金融业务,产生知识产权问题的可能性较 J eh Shm e r o e
中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现状及战略分析
![中国银行业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现状及战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b7fc4e3eee06eff9aef80746.png)
一
、
引 言
家认可。
利
识产权保护能防止 同业激烈竞争 ,保持创 新银行 的竞 争优势 ,有助于其巩 固并扩大在金融市场上的地位 和 份额 。商业方法专利属于知识产权 的一种 。传统的商 业方法通常被认 为是 智力活动 的规则或方法”而不 受专利法保 护。然而 ,对于信息和知识密集型的金融 业尤其是银行业而言 ,商业方法是 一个 系统 工程 ,构 成了金融活动的主要 内容 ,是商业思想、商业运行模 式 、计算机软硬件的集合体 ,其专利性逐步被各个 国
“ 商业 方 法 专 利 ” (ui s Me o a n.B P Bs es t d Pt t M ) n h e
从字面 上可 以理解 为对商业方法授予 的专利权 ,是指
为推动 中资银行对科技与法律的重视 中国人 民 银行先后颁布 《 金融系统科技成果登记办法 ( 暂行 ) 》 (0 2年 ) 关于银 行业科技成果鉴 定管理 有关事项 20 、《 的通知》 20 年 ) 银行科技发展奖管理办法》 2 0 (0 3 及《 (04 年 ) 。在此政策环境 下 .20 04年 以来 ,中资银行逐渐 意识到了商业方法专利对银 行长远发展 的意义 ,加大 了在专利开发 、管理和经营方面的投 入 ,专利数量和
中 国银 行 业 商 业 方 法 专 利 保 护 现 状 及 战 略 分 析
C re t u ie smeh dp t n r tcini hn ’ u r n sn s to ae t oe t C iaS b p o n b n igid sr n s tae is a kn u ty di rt ge n a ts
Chn se c m mer al n s s oud s rt c l aie h ra ie o ci ba k h l taegial r s t ei war e s o sn sm e h d p t tprt c i nd e en I y en s fbu ies t o aen o e t on a v PRs p oeci , rt t on i mpr e te sr t gy f m ulto ov h ta e or a in,i pemena in an s e smen ,a m prv t r alen i m en y esa i ig s sem s an m l tto d a s s t nd i o e exe n vr on tb t bl n y t sh d sr gt ni e hn o c nn v in s pp t. ten he ngt c olgial o at u or i o
技术视角下的商业方法创新过程及其专利保护研究
![技术视角下的商业方法创新过程及其专利保护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f42044b336c1eb91a375d3e.png)
的 控 制 、 求 更 多 经 济 效 益 为 目标 , 括 发 明 构 谋 包
思 、 品设 计 和商 业 应 用 等 所 有 环 节 , 主 要存 产 并
P p r , 技 术 的 角 度 将 商 业 方 法 定 义 为 : 些 a e)从 这
执 行 数 据 处 理 操 作 的 装 置 及 对 应 的 方 法 , 于 用
在 于 产 品 创 新 、 理 创 新 和 市 场 创 新 等 商 业 经 管
营 活 动领 域 。 有 别 于传 统 的商 业 方 法 , 种 包 但 这 含 了技 术 的 商 业 方 法 的创 新 过 程 , 包 括 了商 还 业 方 法 的 相 关 技 术 引进 、 究 、 发 、 取 与 掌 研 开 获 握 , 以及 新 技 术 扩 散 、 移 、 透 、 场 开 拓 的 诸 转 渗 市
l 或理 , 技 方法 念 与
妻
图 1 本 文 所 界 定 的 商业 方 法 内涵 示意 图
US To[于 2 0 P 2 0 0年 7月 2 日公 布 了 《 业 方 法 7 商
专 利 白 皮 书 》 B sn s e h d P t n h t ( u ie s M t o a e t W ie
I相结合而形成
纯粹 的 商业经 营 的
若 符合
“ 性” 三
本
文
研
审查标 准 ,则 具 有可 专 利性 不 具有 可 专利
性
究 对 象
使 用 的 商 业 活 动 基 本 规 则 和 实 现 方 式 , 人 类 是
智 力 劳 动 的 成 果 。 O世 纪 以 来 , 着 计 算 机 和 2 随 网络 技 术 的 发展 , 络 经 济 开始 崛 起 。 网络 经 网 在 济 中 , 实 经 济 活 动 中 常 用 的 一 些 商 业 方 法 与 现 信 息 技术 相结 合 , 现 出许 多新 的技 术 性 特 征 。 表
中国银行业专利保护意识和质量的评价
![中国银行业专利保护意识和质量的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d9d1f72da5e9856a561260fc.png)
法和专利战略两个 角度为 中资银行提 出了商业方法专
利 发 展 战 略 LI 。 7
利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 , 探索 金融 商业方法 专利 的
技术特征及发展趋 势 , 并 (0 3 介绍了美 国的金融 产品专利保护 以 20 )
及外资银行 在中国申请 的金融专利 情况 , 重分 析 了 着
关键词 银 行 业 专利 专利 保 护 意识 专 利 质 量 C 1 82 文献标识码 A 评价 文章 编 号 1 0 —16 (0 0 0 —0 1 0 2 9 52 1 )7 17—0 5 中图 分 类 号
自从 20 0 2年媒 体披露 了花旗银 行在 中 国申请 的 1 项商业方法专利之后 , 国银行业 的专利保护 问题 9 中 即成为知识产权理论界 和金融实务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类算 法评价 中国银行 业专利保护 意识及其质 量的发展 变化。研 究结论认 为, 一方面 , 从整体上看 , 内资银行相 比 , 与 外资银行的专利 活动起步更早 、 质量 更高; 另一方面 , 加入 WT O之后 , 外资银行 的不断涌入 , 在加 剧 了中国银行 业 专利活动领域竞争的同时, 动 了中国内资银行 专利保护意识和质量的提高。 推
专利 的研发提供 了一些参考的策略… 。 1
张建 深(0 7 认为 , 国商 业银行 目前在金 融产 20) 中
中国商业银行专利 申请的状况并阐述 中国商业银行应
采取 的专利策略 8。
品专利保 护上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 专利保护意识薄弱 , 效仿严重 ; 专利保护数量 少 , 科技 含量低 ; 研发投入 不 足; 管理水平较低 ; 专利保护制度相对滞后[ 。
邱 洪 华
( 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华
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问题探究
![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问题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2264dd3c172ded630a1cb67e.png)
商业方法的可专利性问题探究[论文关键词]知识产权;专利;保护客体;商业方法[论文摘要]当前,随着知识产权在经济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高,围绕着商业方法相关专利申请展开的知识产权竞争日趋激烈。
本文分别从法律规定、可操作性层面出发,深入分析了目前我国对商业方法给予专利保护所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以及给予商业方法专利保护的利益得失,并据此给出了对我国商业方法专利保护问题的倾向性建议。
商业方法专利,是指利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完成的以商业方法为主题的发明专利申请,其实质是通过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来运用、实现传统的商业方法。
换言之,商业方法专利的内容主体一般由传统意义上的商业方法(idea)、实现这一商业方法的软件程序(program)以及计算机运行的控制系统(system)这三部分组成。
长久以来,各国对于商业方法是否可被授予专利权的问题一直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但是最近几年,发达国家为了谋求本国利益最大化,逐渐放开对商业方法相关申请的专利保护,同时以花旗银行为代表的各大金融、电子商务公司也开始积极向我国申请商业方法专利,借此抢占市场。
如何科学、适当地选择对商业方法专利的保护方法对于我国相关产业在未来国际竞争中的地位是至关重要的。
一、商业方法可专利性的法律分析我国的《专利法》、《专利法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中都没有针对商业方法的具体规定,对商业方法相关申请是否可授予专利权的争议主要集中在是否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和能否构成技术方案两个方面。
1、是否属于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商业方法本身通常被认为是一种经商、交易、服务的方法与策略,而包括我国在内的多数国家的专利法中均明确规定了智力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不能作为专利的标的,一直以来,我国也都是以此为由将涉及商业方法的专利排除在保护客体范围之外。
但是2006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的新版《审查指南》中对专利法第二十五条的审查标准进行了修正,与旧版《审查指南》相比,其中对智力活动规则和方法的审查规则发生了明显转变。
商业银行金融专利保护及策略分析
![商业银行金融专利保护及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e8aa6ddc1c708a1284a44f2.png)
19 9 2年 起 至 2 0 0 3年 底 在 我 国 申 请 的 法 或 经 营 管 理 方 法 不 属 于 专 利 权 的 客 软 件 竞 相 申 请 专 利 的 原 因 。 1 9项 金 融 专 利 中 , 有 两 项 获 得 专 利 体 。而 属 于 专 利 法 不 予 保 护 的智 力 活 已 强 化 自 身 的 服 务 能 力 、 金 融 创 新 日趋 法 律 实 务 中 .要 求 被 授 予 专 利 的 方 案
1金 融 专 利 保 护 意 识 淡 薄 .
我 国 商业 银 行 的 , 究 金 融 不 是 纯 粹 意 义 上 的 商 业 方 法 . 随 着 科 差 , 银 行 高 层 领 导 到 基 层 普 通 员 工 . 研 从
产 品 专 利 及 其 保 护 问 题 对 于 正 处 于 转 学 技 术 的 不 断 发 展 。它 已经 与 计 算 机 对 金 融 专 利 及 金 融 专 利 战 略 都 没 有 充 轨 中的中国银行业具有现实意 义。
二 、 我 国 商 业 银 行 金 融 专 利 保 护
授 权 。 金 融 产 品 专 利 可 以 使 商 业 银 行 动 规 则 和 方 法 范 畴 。 目前 情 况看 . 从 在 状 况 由于 体 制 和 观 念 上 的 原 因 .我 国 “ 牌 化 ” 还 可 通 过 对 同 类 产 品 实 现 必 须 是 技 术 方 案 的 做 法 仍 然 是 主 流 . 商 业 银 行 一 直 以 来 并 不 重 视 金 融 产 品 品 . 垄 断 或 授 权 他 人 使 用 来 获 取 利 益 . 即 使 在 学 术 界 . 主 张 对 商 业 方 法 给 予 的 专 利 保 护 问 题 。 体 来 说 , 内 银 行 所 总 国 以 外 资 银 行 都 非 常 重 视 金 融 专 利 由 专 利 保 护 的 也 尚 属 少 数 派 。 故 专 利 法 在 金 融 专 利 保 护 方 面 与 外 资 银 行 相 比 于 体 制 及 观 念 上 的 原 因 . 我 国 商 业 银 保 护 技 术 方 案 的 原 则 在 近 期 不 致 被 颠 主 要 存 在 以 下 不 足 行 长 期 以来 并 没 有 重 视 金 融 产 品专 利 覆 。 对 银 行 发展 的 作 用 .在 外 资 银 行 的专 但 是 . 金 融 产 品 中 的 商 业 方 法 并
欧盟金融商业方法专利分析及管理研究
![欧盟金融商业方法专利分析及管理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fbdeb2f0722192e4536f6b6.png)
第3 O卷 第 2期 21 0 1年 2月
情
报
杂
志
J OURNAL OF I ELL GENC NT I E
V0 . O No 2 j3 . Fe . 2 l b 01
欧盟金融商业方法专利分析及管理研 究
张 玉蓉 余
( . 海 大学 知识 产 权 学 院 I上 摘 要
背景 , 然后从微观方 面分析 了欧盟金融商业 方法专利
现状 , 而 以 欧 盟 典 型 金 融 企 业 之 一 —— 瑞 士 再 保 险 继 公 司为 例 , 究 了欧 盟 金融 企 业 的 专利 管 理 模式 。 研
产权是信息技术创新保护的重要法律手段 , 因此 , 有效
保 护 信 息技 术 在 金 融 业 的开 发 应 用 , 很 大 程 度 上 决 在
定 了金融企业未来发展和 市场竞争力 。金融作为现代
经 济 的核 心 和知 识 高 度 密 集 型行 业 , 识 产 权 尤 其 是 知
专利已经成 了当前金融竞争的重要战略武器。金融创 新产品往往与商业 方法相联系 , 商业方法 的可专利性 问题是专利领域 的新兴问题 。虽然各界对该问题一直 存在争论 , 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 , 2 从 0世纪 9 0年代 中 后期开始 , 国、 美 欧盟等 国家 , 已经 允许对商业 方法授
信息技术和网络的出现 , 改变了整个世界 , 并深深
我国金融知识产权保护路径与对策研究
![我国金融知识产权保护路径与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fe36511f6edb6f1aff001f14.png)
2013年第1期(总第100期)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our nal of H e i l ongj i ang A dm i ni st r at i ve C adr e C ol l ege of Pol i t i cs A nd L awN o.12013(Sum N o.100)我国金融知识产权保护路径与对策研究张媛,何铁军(大庆师范学院,黑龙江大庆16300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具有多元化特征的金融体系已基本形成。
在金融危机依然徘徊于人们视野的今天,金融机构的发展状况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相对于发达国家强大的金融创新能力而言,我国金融机构的金融创新能力显得颇为不足;明显不能跟上我国经济体进一步发展的步伐。
就此而言,进一步完善我国金融知识产权的保护机制,势必有利提高我国金融机构的核心竞争力与金融创新能力。
关键词:金融;知识产权;保护中图分类号:D F5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7966(2013)01—0092—03一、我国金融知识产权的保护路径金融知识产权是科技、金融和法律的有效结合,是金融创新的一种定价评估机制,是金融领域财产权和人权的结合,涉及金融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两方面的制度设计…。
我们所说的金融知识产权其实是指金融专利权、金融商标权与金融著作权等构成的一系列知识产权权利悼J。
我国目前对于金融知识产权的保护路径主要有如下几种:(一)专利权保护专利权与金融知识产权的联系非常紧密¨-。
我国知识产权体系中的专利包括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其中,发明专利又分为产品发明专利和方法发明专利。
专利权的取得需具备两方面的条件:其一,必须属于专利法所保护的客体范围;其二,需具备专利法所要求的其他条件,即创造性、实用性及新颖性等。
从我国目前的实践情况来看,金融创新产品有如下两种分类:一类是以技术服务为基础的金融工具产品,如金融机构中使用的验钞机、取款机等工具;一类是以商业方法为基础的金融服务产品,如票据清算系统和网上银行支付系统等M J。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I J i n g h n a,MAO L i n a , MA Xi n
( R e s e a r c h C e n t r e f o r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 a n d S e r v i c e Ma n a g e me n t , Z h e j i a n g G o n g s h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H a n g z h o u 3 1 0 0 1 8 , C h i n a )
金融商业 方法专利保护研 究述评
李靖华 ,毛丽娜 ,马 鑫
( 浙江工商大 学技术与服务 管理研 究中心 ,浙江杭 州 3 1 0 0 1 8 )
摘要 :通过 对金 融商业方法专利管理各环 节的梳 理 ,得 出金融领域正积极进行 商业 方法专利 的布 局和战略 运用。 虽然已有研 究表 明商业方法专利对创新绩效 的影响 并不显著 ,但 实践 中金 融机构 仍在 积极进行 专利 活动。在 实 施 的过程 中应 遵守各方利益平衡的原则 ,同时学术界 也在 寻找更科 学的专利绩 效的测量指标和方法。 关键词 :金 融业 ;商业方法专利 ;专利管理 ;专利布局 ;专利 绩效 中图分类号 :F 8 3 2 . 3 3 ;F 8 3 0 . 9 ;G 3 0 6 .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号 :1 0 0 0—7 6 9 5( 2 0 1 3 )0 3— 0 1 4 5— 0 6
1 引言
就 国 内银行 的现状来 看 ,尽 管 从 2 0 0 2年起 商 业 方法专利的申请量开始呈现大幅度增长 ,但 中资银
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决定 了商业方法专利是 金融业 ,尤其是银行业发展最快 、影响最广 的重要 组成部分 ,也成为银行竞 争的焦点和未来保护的发 展趋势。虽然 中国的专利 制度 目前 尚未明确对商业 方法专利 的保 护 j ,但在实践 中已借鉴美 日欧 的做 法 对 商业 方 法 授 予 专 利 。对 中资 银 行 来 讲 ,我 们 必 须 立 足于 现 实 ,积 极 完 善 商 业 方 法 专 利 保 护 ,努 力 赶 超 外资 银行 高端 的研 发 水 平 ,成 熟 的 管 理及 法 律 制 度 强有力 的支 撑 体 系 ,最终 成 功应 对 世 界 金 融 市 场 的 冲击 ,建 立起 中国 自身 完善 的知 识产 权制 度 。 目前 ,对 商业 方 法 专 利 各 个 国家 和地 区有 不 同 的界定 。在 我 国 ,金 融 商 业 方 法 是 银 行 等金 融 机 构 为 处理 或解 决 商 业 经 济 活 动或 事 务 而 由人 类 智 力 创 造的方法或规则 ,如支付安全技术 ,网上银行技术 , 管理系统等 。商业方法专利 与计算机 网络信息 系统 相伴而产生 ,且主要来 自于电子商务领域 。
2 0 l 3 年 第 3 期
s 。 i 。 。 d T 。 臻 瑟
m 。 t R 。 。 盯 h
d o i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0— 7 6 9 5 . 2 0 1 3 . 0 3 . 0 3 4
b e t w e e n b u s i n e s s me t h o d p a t e n t a n d i n n o v a t i o n a c h i e v e me n t s ,f i n a n c i a l i n s t i u t i o n s a r e a c t i v e l y c a r r y i n g o u t p a t e n t a c t i v i t i e s
i n p r a c t i c e t o g a i n p r o i f t s ,a s we l l a s i f r s t —mo v e r a d v a n t a g e s a n d r e p u t a t i o n .E n t e r p is r e s s h o u l d f o l l o w t h e p i r n c i p l e o f b a l — a n c i n g a l l p a r t i e s i n v o l v e d ,wh i l e s c h o l a r s a r e l o o k i n g or f mo r e s c i e n t i i f c me a s u r e me n t s a n d me t h o d s o f a s s e s s i n g p e r f o r m— a n e e o f b u s i n e s s me t h o d p a t e n t . Ke y wo r d s :f i n a n c i l a i n d u s t r y;b u s i n e s s me t h o d p a t e n t ;p a t e n t ma na g e me n t ;p a t e n t l a y o u t ;p a t e n t p e r f o ma r n c e
Ab s t r a c t : B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e a c h s e c t i o n o f p a t e n t ma n a g e me n t ,t h i s p a p e r i f n d s t h a t t h e i f n a n c i a l s e c t o r i s a c t i v e l y a p p l y i n g b u s i n e s s me t h o d p a t e n t l a y o u t a n d i t s s t r a t e g y .Al t h o u g h s t u d i e s u p t o n o w h a v e s h o w n n o s i g n i i f c a n t r e l a t i o n s h i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