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武术套路中眼法的作用及练习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武术套路中眼法的作用及练习方法
高三年级部李发扬
摘要:眼是心灵的窗口,这句话大家都明白.在武术界各门各派对眼法的要求不一,关注的程度也不一样,但眼法在武术套路演练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体现精、气、神的重要环节。

在练拳时,手眼相随,手到眼到,一招一式与眼法配合得当,就会把内在的精神,通过眼法充分表达出来,使得整个套路富有生气,并能充分展示出武术美学的艺术魅力。

反之,不善于运用眼法,动作就没有生气,套路就成了呆板动作的罗列。

本文分析了眼法在武术套路中的作用以及几中练习方法,希望能给武术教学带来一些帮助和启示。

1 前言
拳谚所说:眼随手转,步随身换,拳似流星,眼似电闪等,是描写武术的演练特点,其中“眼随手转”就是描写眼法的。

在“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武术被列为必修的实践内容,而武术的组合动作占有一定比例。

在教学中只教会学生怎么动作是远远不够的。

因为,其中的一些要素(或内涵)很难有所体现,拳决说:拳如流星眼似电,腰似蛇行步赛粘,精神充沛气宜沉,力要顺达功要纯。

只有全面掌握其中的“精、气、神”诸要素,才能算真正的教会了学生习武。

本文就以内家拳中的太极拳和外家拳中的长拳做具体实例说明眼法的作用。

为此我查阅了大量的有关眼法的资料,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归纳法,借鉴了武术裁判法中的一些内容,根据自己练习时的理解,谈谈眼法的作用及练习方法。

2 眼法简述
所谓“眼法”,即行拳走架,推手撒手,运使兵器,眼神与各种有形的准确动作,无形的精气神意,恰当配合,合理运使之法也。

眼法的一般要求是:定势时团神聚目,目随势注,走势时眼随手动,手到眼到。

要做到“目似闪电“、手眼相随,颈部必须灵活.甩头变脸必须快速,一般的转头速度是不够的,况且头部位置的变化能反射性地引起上肢和躯干部分肌肉张力发生变化,所以眼法正确首要的一点是头正,这样眼法的左顾有盼、上瞻下视、前后环视才能运转自如。

眼法一般可分为随视和注视两种。

随视是指眼神随运动中的身体的某一部位运转,直到该动作完毕。

注视是两眼瞪圆,定视正前方与眼等高的目标,眼神好似将目标看穿的练习方法。

如:在组合拳中的搂手拗弓步冲拳的动作,先让学生做好冲拳姿势,目视正前方某一物体,眼珠直视而不眨,保持此姿势约2分钟。

眼法在武术套路中是不能单独行动的,它一般是“眼随手动”,或注视、或逼视、或仇视、或敌视、或虎视、或怒视、或俯视、或环视、或扫视。

例如“并步直立穿掌”接“提膝亮
掌”,眼先看右手,再看左手,再看右手,随右手抖腕的同时向左转头,注视左前方。

眼神的运用是评价武术运动员演练水平高低的关键,是学武练艺的第一要著。

倘若学武不练眼神,那是会失掉气势与威武的。

兵贵神速,武需眼快。

拳诀说:“猫窜,狗闪,蛇鹰眼。

”就是要求眼睛象蛇那样敏锐,如鹰一般锐利。

在散打中,如果眼神不能顾及上下左右前后,那么,常受对方的进攻和袭击是无疑的。

训练有素的武林高手,武坛名家,他们的眼神往往能达到“眼看神自到”的最高境界。

3 眼法在长拳套路中的意义
长拳是一项要求演练者充分表现体能、技能和内在精神、气质与意境的运动。

注重通过“以眼传神,以气助势”,来表现动作的神态和气势。

一般的说,长拳的动作都有它的意向,进则是攻,退则是守,即使是静止时的拳势,也都含有伺机待动的意向。

一攻一防,一架一挡,一个上步进击,一个退步格守,眼睛都在贯注中紧密配合,左右顾盼,传神会意;当动作嘎然而止的时候,眼睛全神贯注、神采奕奕,透出一股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

这样,通过传神会意来体现人的精神面貌,才会使动作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做到形断气不断,势停意不停。

外形的运动暂停时,内心的精气神仍在活动,令人感到静中生动,虽静犹动。

这种内外合一、神形兼备的演练,使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赏心悦目。

眼法是表现动作意向和传神的关键。

长拳运动的眼法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和运动的体位、状态、速度、意向等密切相关。

长拳的手法若“流星”般迅速、敏捷,眼法就要相应地做出“闪电”般明快和锐利的反应。

此外,眼法中更重要的一条法规是要表达出动作内在的意向,即动作的攻防意识和拳法意境。

长拳中的动作一般都有其攻防意义,或攻或防、或进或退,眼神则是其传神达意的窗口,是表达长掌动作意向、传神的关键。

以眼传神,以气助势,这是长拳眼法、气法与拳势配合的技法。

以眼传神要求练习长拳时,将对动作攻防作用的理解变成临敌想象贯注两眼,表露出可畏而不可测的眼神。

动作时“手眼相随”,以眼表达出动作的意向。

静止时“目随势注”,以眼表达出观敌变化伺机待动的神态。

实用中眼法为身之主,审势攻守皆赖于眼。

即使是静止状态的拳势,也要表现出静中富动、伺机行动的意向。

4 眼法在太极拳中的意义
练太极拳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练“内”,眼法是表现太极拳精气神的一个重要指标。

所以太极拳中眼法的运用很关键。

首先在练拳中眼法不能散,一散就乱,神气外泄,精神就不饱满。

所以练太极拳时眼法应该始终是含蓄的,含而不露。

但不能呆滞,你含倒是含了,但目光恍惚,不流畅,气韵不生动,你打的这个拳就没有生气,所以既要含,又要饱满,
叫作“神光内敛”。

清代杨氏传抄古谱《人身太极解》曰:“人之周身,心为一身之主宰,主宰太极也。

二目为日月,即两仪也。

”拳谚亦说:“心者神之舍,目者神之牖,眼为心之苗。

”说明人之全身以心为一身之主宰,心就是浑一的太极,而两个眼睛象征太阳月亮,就是二仪,神产生于心,表现于外,眼睛是心之苗,心有所思,意有所念,眼神随即流露。

所以眼睛要成为“心”的代表,“心”的先锋。

“目之眼领手,眼随手转,手眼相随”。

例召唤在日常生活中,心里想去拿一件东西,眼睛总是先看这件东西,然后手才跟着去拿,道理是一样的。

所以凡是动作向预定的方向去,眼法总是稍先于手到达完成动作时的方向,然后身法、手法、步法、一齐跟上去。

5 眼法的练习方法
5.1 定穿眼
方法:任选一个适宜的目标体,站好后。

怒目双睁.注视的物体看穿一样。

如墙壁、树干、远山、立镜等静止的物盯住正前方目标保持不动,好似要相在眼前一样。

要求:1、根据本人年龄、身体状况,也可采用坐姿、站立等静止的姿势动作。

2、注视时,眼睛不眨动,不斜视,尽量睁眼。

呼吸自然,最好采用腹式呼吸。

5.2 左右晃眼
方法:马步或站立姿势两臂分别左右平伸部届立:两手变八字掌或柳叶掌,掌指朝上,与目平;肘部挺直,腕掌心朝外;眼看前方,接上动头部保持不动,眼球左移,用双眼注视左掌指端;盯若干时间后,眼球迅速右移,注视右拿指端;重复以上动作。

要点:练功略感疲乏时,两臂收至腰间,作短暂休息:也可以练“定穿眼”,与”晃眼”交叉练习。

“晃眼”功法练习,头部及身体各部位要保持不动,眼球晃动要充分,初学时速度要慢些;每组练习左、右各10次,做10组。

组间可略做闭目休息。

5.3 上下晃眼
方法:成马步姿势,拳收至腰间,拳心朝上、头向上仰做上下晃眼的动作,下额上治和内收,尽力做充分,两眼要回睁;初练时头部摆动速度可梢绍些,盯上盯下均应对正中位目的目标;呼吸要自然。

两困趾用力,像抓在地上。

每组做10次,做10组。

中间可略做休息。

5.4 旋眼
方法: 取马步桩姿势,头部不动。

双眼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做圆环形旋眼动作,旋转时双眼视线范围应达到极限的程度。

要点:1、“旋眼”时眼球活动要做到充分,初学时
速度不宜快,要做到稳缓、顺达、灵活。

2、如感到困难,可先在”晃眼。

的基础上,进行“十"形多角度旋眼练习,习惯后再进行“旋眼”练习。

3、也可用自己手指在眼前徐徐划圆,带领眼睛做旋转。

每组练习左、右各5次,每组间可做适当休息,总锻炼次数可根据本人情况灵活掌握。

5.5 注视
方法:把学生放在一个黑暗的房间,在离学生正前方约5米的地方放置两根点燃的檀香,学生定眼注视。

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约5分钟。

定眼法练久了可使目光象狮虎鹰猿一样威猛锐利,双眼炯炯有神。

要点:1、思想集中,呼吸自然,身体放松。

2、定视时间逐渐加长。

但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注意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握练习的时间和次数。

以上介绍的四种以桩功为主的练眼方法,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

对功法适应程度不同,因此在练功过程中可能出现眼球麻胀、酸痪、头离、晕眩等症状,这是由于功法中眼部肌肉、韧带、神经等组织受到牵拉,所引起的正常现象;只要注意掌握由慢到快,循序渐进的原则,注意配合适当休息,合理的按摩,并持之以恒,坚持锻炼,上述症状会逐渐趋向好转,有些症状(如头离、晕眩等症)会自然消失。

这点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不可急噪。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作出合理的安排。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李小龙说过:“在紧张激烈的搏斗中,不仅需要用眼睛观察对手的态势与企图,还要判断距离的远近及选择地形、地物的利用和所要打击的对手的要害部位。

”这充分说明眼法在实战中的作用,眼法是动作意向和传神的关键,是体现武术套路精气神的精髓,是武术套路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6.2 建议
本文介绍的几中眼法的练习方法,如旋眼等在练习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眼球麻胀、晕眩等症状,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因人而异,灵活教学。

教师应正确、熟练地掌握教学内容,示范要力求体现武术特有的风格,讲解要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先分解练力,抓住学生动作的规格,后再完整练习,在练习中要抓住学生的“精、气、神”三个方面,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通过反复练习可以炼就学生的意志及对中华武术的深层次的认识,把这一传统项目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 登江、牛慧玲《中华武术》中小学体育知识文库(上)97年
[2] 仇志刚、汲智勇等《武术》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试用教材96.10
[3] 程大力《太极无非“圆”与“变”》搏击武术科学 2007年第4卷
[4] 李建新《中华少林醉拳》少林与太极 2007年第2期
[5] 王志远《太极拳虚实解(下)》武当2007年第1期
[6] 谭华《体育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7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