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冷战开始到结束后的中国
冷战后中国国家安全观的论争
冷战后中国国家安全观的论争随着冷战结束,世界的政治经济氛围也发生了改变,各个国家的角色和地位投入了全新的时代之中。
同时,中国也面临了自己的国家安全问题,不断地思考着自己在全球局势中所要扮演的角色。
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国家安全的定义和理念也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变化,存在着一些争论和挑战。
下面,我将阐述有关中国冷战后国家安全观的论争,并通过5个案例进行论证。
一、背景简介中国的国家安全观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期。
在那个时期,中国认为自己的国家安全主要受到来自苏联的威胁。
对于中国冷战后的国家安全观,可以分为以下三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初到1991年,这一时期中国的国家安全观主要是反映冷战时期的国际情势。
中国认为,美国的撤离正在中东和亚洲引发新的不稳定因素,中国面临新的威胁。
中国国家安全的定义着重于反对外来干涉和保持国家的主权完整。
第二个阶段是1992年到九十年代末,中国在翻译外国国家的文献的过程中慢慢摸索出一个相对完整的国家安全理念,这一阶段的中国国家安全观顺应了全球化、冷战后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重点是保障国家的大发展战略,如经济安全、人口安全、社会安全等。
在2001年中美对峙后,中国进入了一个以反恐为核心的第三个阶段,中国国家安全在相对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主要是出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以及国外和国内一些因素的影响。
二、冷战后中国国家安全观的论争1. 国家安全与经济安全的关系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如何用国家安全的角度来看待中国的经济问题,这就引发了一系列的讨论和争论。
一方面,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密切的经济关系可以带来经济上的相互依存。
但是,另一方面,有一些人则认为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是相对独立的领域,一些经济领域需要有独立的规划和管理方式。
针对这个问题,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就是当前中国与美国因为经济体制问题和贸易问题开展的贸易战,对于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来说,两者都是深刻地相互依存的。
中国的冷战时期与对外关系
中国的冷战时期与对外关系冷战时期是指二战后的国际局势中,以美国和苏联为代表的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和竞争。
作为一个重要的国家,中国在这段时期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从中国的对外关系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在冷战时期中的表现。
一、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冷战时期,国际格局主要由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及其盟国所主导。
中苏两国代表了社会主义阵营,而美国则代表了资本主义阵营。
这两个阵营之间的对立和竞争导致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分化和对抗。
在这个背景下,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发展中国家,对外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二、冷战初期的中国对外关系中国在冷战初期采取了一系列的对外政策。
首先,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事务,并在1950年代初加入了该组织。
这一举动表明中国期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其次,中国积极支持和援助亚非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也是中国外交的一大特点。
例如,中国支持越南抵抗法国殖民统治,并援助阿拉伯国家抵抗以色列的侵略。
这种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为中国赢得了广泛的国际声誉。
三、中苏关系的变化在冷战时期,中苏关系可谓是外交舞台上的一大焦点。
在20世纪50年代初,中苏两国关系紧密,苏联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援助和支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中苏之间出现了分歧和矛盾,最终导致了中苏交恶。
1969年,中苏之间爆发了边界冲突,这使得两国关系陷入了低谷。
之后的几十年里,中苏之间的关系一直处于紧张和冷淡的状态。
这种情况对中国的对外关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四、中国的对外关系多元化面对中苏关系的困境,中国在冷战时期开始积极寻求与其他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中国与非洲、拉美和亚洲的国家进行了广泛的外交交往,推动了他们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中国还与美国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外交谈判,包括1972年的尼克松访华和1979年的中美建交。
这些外交努力为中国赢得了更多的国际认可和支持。
五、中国的对外政策转型随着冷战的结束,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中国对外关系也出现了新的转变。
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
五、中国与东南亚关系的前景
• 经济上前景广阔乐观,提高合作水平,巩固合作 基础。 • 政治上互信增强,双方高层进一步互访,制度化、 机制化进一步完善。 • 文化上加强交流与合作,求同存异,扩大共识 • 安全上深入合作,进一步加强安全合作、协作。
• 1979年--80年代末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不断改善 1979年--80年代末中国与东盟国家关系不断改善 80 的原因
1. 1978年底三中全会后,中国确立了对外开放的长期国策,强 调和平共处的交往方式,把党际关系与国家间关系区别开来; 在南海主权问题上提出了“搁置主权,共同开发”的主张。 这些政策主张有利于妥善处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敏感 问题, 2.在对待东盟的态度上,中国开始改变把东盟视为服务于美 国利益的同盟组织的看法,而东盟国家在对待越南地区扩张 以及抵制苏联影响扩大等问题上,与中国达成了共识,建立了 合作关系。 3.东盟一些国家内部的武装动乱得到了较妥善的解决,国内 政局稳定,经济增长,需要进一步发展与中国的经济关系。
2、经济关系领域: 经济关系领域: 经济关系领域 (1)双边贸易额不断增长。 (2)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 (3)从2004年起每年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国—东盟贸易博览 会 (4)2002年11月中国领导人与东盟领导人在柬埔寨首都金 边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中 国--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的进程正式启动,也标志着中国与 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历史的新阶段。在2010年中国--东盟自 由贸易区正式开始建成运作。
三、中国与东南亚的新发展
•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 提高中国与东盟关系在战略框架已经形成的基础 上发展、深化。双方合作更加紧密、力度进一步 加强。 • 2009年在泰国华欣举行第12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 峰会。中方提供大量的资金贷款,提高优惠性贷 款的额度,加大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建立区 域信用担保和投资机制基金
用数据说话:1950年的中国GDP早已经是日本的2倍!
【中华论坛】用数据说话:1950年的中国GDP早已经是日本的2倍!前几天发了转帖一文《1950年中国GDP是日本的两倍,如今怎么才超过》,结果不出意料,又看到有些众所周知的人跳出来喊那是“造谣”,那俺就干脆把世界各国经济历史数据都统统贴出来让大家开开眼吧。
那些人永远回避国际横向比较,所以这个工作不得不由俺们这些支持改革开放路线的来做了。
今天咱就选取老冤家日本做为参照物,看看各个历史阶段中日建设成果究竟是个啥形势。
图1通过图1我们发现:1 上世纪20-30年代(就算1930年),日本发起对华侵略时期,中国实质GDP 其实约为日本的3.4倍;2 建国初期的1950年,也就是新中国接收到的“一穷二白”的中国实质GDP竟然是日本的2.1倍以上,嘿嘿……这可是在遭受日本侵略战争和内战重创之后的经济数据哈,嘿嘿嘿……3 而到1980年(严格地说是到1976年),中国全面推行“机佐路线(假字代音,以下同)”,中国走彻底的计划经济道路,也就是包括了当今有些众所周知的一伙人极力美化歌颂的“10年耗界(假字代音)”时期,到1976年,彻底粉碎四人/‘帮和“机佐路线”后,到80年代真正开始走上改革开放道路。
这段时期咱就算看看1980年的经济数据,中国的实质GDP也已经从1950年的日本的2.1倍,急速缩水仅为日本的0.94倍!这就是当代一伙人热烈歌颂的他们的路线下的丰功伟绩。
4 再看看这伙人拼命诋毁的改革开放时期吧:从80年代中国开始艰难步入改革开放路线时期,直到1992年世界冷战结束,中国实质GDP仅用12年时间,又恢复到同期日本GDP的1.5倍!虽然还没有恢复到建国初期对日本经济规模水平,但相比建国前30年,同比倒退1倍多,已经算是非常了不起的经济成就了!再往后同比属于现代经济学,各位有兴趣,可以查查中国实质GDP(PPP调整后)早已是日本多倍了,名义GDP则今年(2010年)刚刚超越日本。
改革开放路线和“机佐路线”到底谁高明?那伙人肯定说还是“极佐”高明啊,那时候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但那时候大家都穿开裆裤,这伙人一概是避而不谈或者高喊那是造谣的。
新中国的国防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国防发展历程
新中国的国防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以下是一些重要里程碑:
1. 建国初期(1949-1950年代):在解放战争胜利后,中国面临着废墟和经济困境。
从建国伊始,中国就开始了军队的重组和现代化建设工作,以维护国家安全。
2. 抗美援朝战争(1950-1953年):中国积极参与了朝鲜战争,为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提供援助,并与美国进行了激烈的战斗。
这场战争使得中国的军事力量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提升。
3. 改革开放时期(1978年至今):中国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逐渐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一部分资金用于国防建设。
这个时期,中国开始了一系列现代化建设项目,包括军事装备的研发和生产。
4. 冷战结束和新威胁的出现(1980年代至今):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变化。
中国逐渐意识到自身面临的新威胁和挑战,包括地区安全问题、海洋权益争端等。
因此,中国加大了军事力量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5. 和平进步时期(2000年至今):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发展的方针,并致力于发展与邻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然而,在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下,中国也继续改革和优化军队组织结构,提升装备水平,以应对新的安全挑战。
新中国的国防发展历程经历了由弱到强的过程。
从解放战争开始到现代化建设不断推进,中国的国防力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同时,中国一直秉持着和平发展的政策,并致力于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稳定。
冷战后我国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冷战后中国的机遇和挑战摘要:冷战结束后,两极格局瓦解,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发展趋势的变化,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加强,政治多极化、以及区域一体化都得到不断的促进。
国家利益的内容也不断发生变化,也就决定了起国家行为与国际社会的关系更加复杂,各国利益联系的复杂又使更多的国家要求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来。
也就再这样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着重大的机遇与挑战,机遇是怎样发展自己的民族企业,发展自身经济,而挑战则是在开放各行各业的同时如何避免本国的企业免受外国企业带来的冲击。
当代中国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十分严峻,但总的来说机遇大于挑战。
关键词:冷战结束中国机遇与挑战冷战后,原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仍受制于俄罗斯,而俄罗斯也逐渐走向没落,原因是经济的滞后导致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无法发展,俄罗斯在全球范围内收缩兵力,而美国则凭借的无人可比的优势兵力在全球继续推行着自己的霸权主义,不断地以美国的人权价值观强加于世界各国。
欧洲的各个国家在欧洲联盟的基础上团结一致,以前亲美的欧洲国家因为冷战的结束而在某些问题上与美国产生分歧。
其中,比较明显的是03年的伊拉克战争中法国德国与美国产生的强烈分歧1997年的东南亚经济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冲击,而在20世纪后期经济增长强劲的日本从此以后开始面临着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问题,经济增长逐渐减缓。
一·我国面临的机遇1、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大潮中,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走向多极化、和平与发展依然是时代主题,1991年美苏两极雅尔塔体制解体后的当今世界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加快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求和平、谋发展、促和平的潮流不可阻挡,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方向发展,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维护和平与发展的相对有利地位,可望继续保持国际和平环境所提供的机遇。
然而在这个当今世界和平大潮中, 和平与发展仍然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世界仍然很不安宁,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动荡此起彼伏,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特别是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剧烈动荡,能源、粮食安全问题突出,通货膨胀压力增大,南北差距拉大,对全球经济发展构成了严峻挑战,但是中国并没有处在国际恐怖行动活动、新冷战风波、金融危机的最前沿,有着政治和经济上的较大回旋余地。
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
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冷战是指美国和苏联及他们的盟友在1945年至1990年间在政治和外交上的对抗、冲突和竞争。
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在这段时期,虽然分歧和冲突严重,但对抗双方都尽力避免导致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战争爆发。
在美苏冷战中,中国被称为关键性少数派。
中苏关系的发展变化,尤其是中苏双方的论战和对抗,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苏两国国内历史进程和历史面貌的发展,影响了当代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面貌的巨大变化,而且还影响了当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巨大变迁。
冷战时期的中苏关系经历了一下的几个阶段。
一、友好合作阶段从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的召开。
在这一阶段,中苏双方进行了亲密的互助合作和互相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第二天,苏联第一个宣布承认新中国,正式与新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年2月,中苏两国政府在莫斯科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协定。
五十年代前半期,双方分别在政治上和经济上进行密切合作。
这一阶段中苏双方在政治上互相支持,在经济上密切合作,中苏关系基本上是亲密友好的。
二、苏关系分歧,论战和彻底破裂阶段从1956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到1965年3月的“19国共产党莫斯科会议”这一阶段的历史又可分为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965年2月的苏共二十大到1960年6月的布加勒斯特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会议。
这是内部交换意见阶段。
双方主要围绕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上提出的“和平过渡”和对斯大林的评价等问题发生了严重分期。
此外,双方还在两国内政,对外关系和民族利益等一系列问题上产生了分歧。
第二阶段,是从1960年6月的布加勒斯特会议到1963年7月14日苏联共产党《公开信》的发表。
这是不点名的论战阶段,双方主要围绕布加勒斯特会议1960年莫斯科会议、苏共二十二大,以及“加勒比海危机”、中印边界冲突、中国公民逃往苏联和苏联撤回专家等一系列事件,发生了尖锐的分歧和争吵。
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历程外交政策是国家依据其对外战略、国家利益和特定环境,确定、规范为促进其国家利益、实现国家对外目标而从事对外活动的原则和方针。
改革开放30年来,从特殊环境下的矛盾、封闭、主张造反和革命的焦虑意识,到日渐成熟、自信、谋求合作与共赢的开放心态,中国的外交观念和政策发生了悄然但却重大的变化。
这种观念和政策演变的路径大致可以概括为:从非苏即美的联盟战略,到完全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从意识形态视角下的非敌即友,到全面参与过程中的合作伙伴;从封闭和自我封闭中的“愤怒的孤独者”形象,到开放和全面提高开放水平的“负责任的大国”意识;从强调“战争与革命”的体系外反对者,到呼吁合作共赢的体系内的“利益攸关方”。
观念变革是政策调整的前提。
改革开放30年来,无论是外交观念的变革还是外交政策的调整,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中国不断根据时代发展和国内需求逐步调整的结果。
纵观30年来的中国外交观念与政策演变的历程,以历史重大事件及中国外交观念的相应调整为线索,这一历程可粗略地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从1978年到1992年,中国外交出现了以“对外开放”为重心的观念转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迅速变化,邓小平在外交领域提出了“两个重要转变”,即“对国际形势的判断有变化,对外政策有变化”。
特别是“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提出,是重新认识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转折点,自此,中国外交走出了封闭和自我封闭的怪圈,外交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这种变化包括:(1)对时代特征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改变了世界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的看法”,明确指出了世界大战一时打不起来,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问题。
(2)提出执行完全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确立了“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和“不划线”的重大外交方针。
(3)“国家利益”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最高准则”,发展对外关系要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
正确认识中国的国际地位-2019年文档
正确认识中国的国际地位说到中国的国际地位,就不得不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变化说起。
冷战结束后,世界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就是中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显著提高。
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世界性的课题,对中国国际地位和作用的评价成为国际关系领域的重要焦点问题。
对于中国自身来说,正确认识自身的国际地位是今后制定本国发展规划和对外战略部署的重要前提。
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正确的认识中国的国际地位:一、对中国国家实力的客观评估是正确认识中国国际地位的基础国家实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是指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和发展的内部力量以及对外部世界发挥影响的能力的总和。
从古到今,几乎所有的国际战略家和政治家都把国家实力看做是一国在国际社会中地位高低和作用强弱的主要标志,是制定和推行一国对外战略的基础。
早在1984 年,邓小平就曾经说过:“中国是个大国,又是个小国。
”深刻理解这一论断,可以从人口数量、地理、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政府效能、外交能力等各项要素来进行分析和考察。
(一)从人口数量、地理环境来看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劳动力资源非常丰富;中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三,海岸线总长居世界第二,地域广大,山川纵横,地理条件优越,自然资源丰富。
但是,由于人口数量大,在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上很小,例如,中国的人均国土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33%,人均耕地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水资源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4 ,人均森林面积只相当于世界人均的11%。
(二)从经济实力方面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目前,中国的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二位。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崛起,传统农业、工业改造步伐加快,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
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国家税收连年大幅度增长。
社会生产力跃上新台阶的能力明显增强。
冷战后我国周边安全环境的主要特点分析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对外战略也纷纷进行调整,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也随之出现了新特点: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不断改善,且这种势头迄今仍在加强;周边国家同中国发展友好关系的同时也对中国有所防范和牵制;复杂的周边安全环境中稳中有忧,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我们积极应对,创造良好安全环境,维护我国国家利益。
一、周边安全环境不断改善,且这种势头迄今仍在加强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同一些国家先后复交、建交,与各国的领土和边界问题也不断得到解决。在90年代冷战即将结束前后,中国同越南、蒙古先后实现关系正常化,同印度尼西亚复交,同新加坡、文莱、韩国建交。苏联解体后,中国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等独联体国家先后建立外交关系。继1992年中俄解决东段边界问题后,1994年双方又签署了中俄西部边界协定。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塔吉克斯坦的边界问题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解决,同越南也先后完成了陆地划界、北部湾划界及相关的渔业问题。与印度的边界问题也在不断磋商,特别是瓦杰帕依访华后,双方还分别设立了特使加强对边界问题的解决。在南沙群岛的问题上,中国和东盟各方本着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于2002年11月4日签署了《南海各方行为宣言》。
三、复杂的周边安全环境稳中有忧,不容忽视
尽管当前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比较平稳,但是稳中有忧。从当前来说,需要高度重视的是日本和美国的动向,从长远来看,还应该包括俄罗斯与印度的走势。这些与前述的防范和牵制有着根本的不同。
我国与周边邻国的这些大发展大大促进了我国与周边国家的友好与信任,进一步改善了我国的周边安全环境,创造了历史最好局面。
二、周边国家在发展友好关系的同时又对中国有所防范和牵制
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发展,“中国威胁论”一度甚嚣尘上,亚洲各国纷纷对中国的发展和走向表示不同程度的担忧,因而防范和牵制有所加强。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这种担忧是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理解的。当自己身边慢慢站起来一个巨人的时候,各国必然会有关注和某些担忧。但应该说防范和牵制不同于敌视和对抗,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注意力仍集中于本身的经济建设和发展上。俄罗斯是中国在亚洲乃至全球关系最好的国家,但是俄罗斯在售华武器上一直有所保留,相反对印度出售的武器却比售华武器限制更少,更先进、更尖端,与印度的军事及其它合作也很密切。在不久前的俄罗斯远东石油管道的铺设上,俄罗斯弃“安大”线而选择“安纳”线,除了日本的经济承诺影响外,最重要的考虑因素恐怕就是对中国发展和未来的担忧了。“中国威胁论”的始作俑者日本更是防范、牵制中国的典型,前不久除了再次削减对华政府援助外,还将亚洲国家援助重点转向了印度。韩国国内也有相当一部分信奉、宣扬中国威胁的人。印度更不必说,作为反华老手,一向将中国视为战略对手、潜在威胁。尽管当前与中国关系有所亲善,但是应该说这更多是处于战术而非战略考虑,防范和牵制是必然的。东盟各国在与中国加强联系的同时,也同日本、印度深化了联系。2003年12月11日,日本东盟高峰会议在东京举行。继2002年11月日本和东盟发表经济联盟的联合宣言以后,2003年日本与东盟再次就2005年开始自由贸易区谈判取得一致,将于2020年之前建立地区性的自由贸易区。非常明显的是双方此举在一定程度上是牵制中国,抵消中国在东南亚日益上升的影响。各国对中国进行防范和牵制的另一重要体现即周边邻国同美国合作尤其是军事合作上。巴基斯坦以及中亚各国自反恐战争以来与美国的关系不断升温,并不断有与美方双边或多边的军事演习等各种合作,菲律宾与美国签署了《来访部队协议》,为美军重返菲律宾提供了法律依据。
国家安全观和中国国家安全战略
国家安全观和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观和中国国家安全战略关键词:国家安全观新型安全观中国国家安全战略摘要:本文简要的介绍了国家安全观的含义及其分类,扼要说明了当前主要的三种新型安全观的含义以及特点。
最后分析了一下当前我国的国家安全形势,说明了我国的国家安全观即新型安全观,总结了我国国家安全战略的主要战略任务和目标。
引言和平年代,当谈到国家战略基本上都是谈国家发展战略,而发展离不开安全。
安全问题历来就是国际政治的一个核心问题,国家安全是关系到国家存亡和发展的大事。
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和平稳定的建设环境,国家就谈不上发展。
历史实践表明,安全利益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的最根本的利益。
国家安全观和国家安全战略作为一个国家对自己所处安全环境的认知,必将对国家具体安全政策发挥着理论和思想上指导作用。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金额国际安全环境的不断改变,我们国家的安全战略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发展:一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的以军事安全为核心的国家安全战略;二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即改革开放初期到冷战结束这一阶段的以综合安全为核心的安全战略;三是自从冷战结束以后至今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兴国家安全战略。
二、国家安全观国家安全观是一个国家的安全,国家安全战略的根本所在。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的不断进步,科技的不断趋于发达,安全的概念已经不是一个只仅仅限于军事层面的概念了。
处在历史发展新阶段的中国,我们不得不用发展和现实的眼光看待我们国家的安全形势,积极地探索认识当前的国际安全环境,权衡利弊,方能永远立足于世界强国之林。
(一)国家安全观的含义什么是安全?安全最基本的意义是没有危险,不受到外界的威胁;那么什么又是国家安全观呢?顾名思义,观即观念的意思。
国家安全观就是对于国家安全所持有的一种观点,看法,或者是认知。
概括起来,国家安全观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于自己国家所处的安全环境和别国或民族对本国的安全威胁的判断;二是对与自己国家安全性质的认识,比如是防御性质的安全观,还是扩张性质安全观等等,以及对于自己应该有那些安全利益的认识,比如领空,领海等等;三是自己国家对于保卫国家安全,寻求安全途径的做法选择。
冷战时期的中国与美苏对立
冷战时期的中国与美苏对立冷战是二战胜利后欧美国家与苏联之间的一场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的对峙与竞争。
这场思想意识形态的冲突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格局。
在这个时期,中国作为一个重要的亚洲国家,与美国和苏联之间也存在着鲜明的对立。
本文将以政治、军事和经济三个方面来分析冷战时期中国与美苏的对立。
一、政治对立冷战时期的中国,由于其革命背景和社会主义的立场,与美苏在政治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对立。
首先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对立。
美国自二战后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其意识形态在中国被视为帝国主义压迫和剥削的象征。
中国则将自己定位为第三世界国家的领袖,积极推动反美主义的宣传和行动,与美国形成对立。
另一方面,中国与苏联之间的对立也是不可忽视的。
中苏关系由最初的友好与合作转变为党派之间的争斗与对立。
中国认为苏联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的领导地位受到了冲击,苏联则对中国的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内部政治运动持批评态度,两国社会主义国家的对立不可避免。
二、军事对立冷战时期的中国与美苏之间的军事对立主要体现在军备竞赛和军事联盟的角度。
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核武器竞赛是这个时期不可忽视的军事对立现象。
中国发展核武器的计划也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增加其在国际关系中的话语权。
然而,中国遭到美苏两国的军事压力,这使得中国在军事上对美苏持保持高度警惕的态度。
此外,苏联建立的华沙条约组织以及美国领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也是中国与美苏军事对立的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对这两个军事联盟持高度警惕的态度,将其视为对中国的威胁和意识形态的对立。
三、经济对立冷战时期的中国与美苏经济对立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是中国与美国之间的经济对立。
美国将中国视为社会主义国家,形成了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和制裁。
此外,美国还支持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中国的投票权和发展援助等方面对中国施加压力。
中国则致力于自力更生的产业建设和经济发展,积极与社会主义国家发展经济关系,以减轻西方国家对其经济的制约。
第二讲冷战开始后的中日关系
波茨坦会议 1945,7-8 与波茨坦公告
波茨坦会议现场
2、日本投降(有条件?无条件?)
♦从乞降照会(1945,8,10)到《终战 诏书》(1945,8,14发布) ♦投降签字仪式(1945,9,2 日本向盟军投降) ♦中国战区受降仪式(1945,9,9) ♦关于有条件、无条件的争论
3、蒋介石的“以德报怨”政策
♦对日本的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1945,10,东京设立 联合国最高司令官总司令部、1946,设远东军事法庭)
2、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
♦国际形势的变化 ♦朝鲜战争的爆发 ♦对日政策的变化(从改革到复兴日本、重新武装日本)
1947 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和乔治·凯南
♦重新武装日本
3、旧金山对日和约 1951,9,4-8
♦ 美国垄断对日媾和(中国被排除在外) ♦ 旧金山对日和约的签订1951,9 ♦《日美安全条约》1951,9
三、冷战开始后的中日关系
1、日本的外交方针与对华政策
对美“一边倒”与对华政策
《吉田书简》1951,12
《日台合约》(日华和平条约)的签订
1952,2-4 同年5月日本国会通过,8月生效 影响中日关系长达20年之久
第二讲 冷战开始后的中日关系
一、日本投降和二战的结束 二、美国对日占领政策 三、冷战开始后的中日关系
一、日本投降和二战的结束
1、从雅尔塔会议到波茨坦公告 2、日本投降(有条件?无条 件?) 3、蒋介石的“以德报怨”政策
“不念旧恶 与人为善”
一、日本投降和二战的结束 1、从雅尔塔会议到波茨坦公告
雅尔塔会议 1945,2
2、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和对日政策
♦新中国的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一边倒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国家安全学期末考试重点
国家利益的含义:一切满足或能够满足国家生存发展等方面需要并且对国家具有好处的事物,都是国家利益。
国家安全的含义:国家安全就是一个国家处于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也就是国家既没有外部的威胁和侵害又没有内部的混乱和疾患的客观状态。
国家安全的产生和发展:1.奴隶社会:国民安全、经济安全、领土安全、主权安全、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等,在奴隶制国家已经存在。
这些都是国家安全的“源生内容”。
2.封建社会:在封建社会时代,封建制国家安全的基本内容基本上还是国民、经济、领土、主权、政治、军事等六个方面,但在抵御其他国家的威胁和侵犯时,开始注意到了自身文化传统的安全问题。
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派生内容”。
3.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国家在近代科学技术产生及迅速发展的过程中,派生出了国家科技安全这一崭新的内容。
4.社会主义国家诞生至冷战时期:由于意识形态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地位,意识形态安全也开始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5.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新时期:生态安全和信息安全的派生出现,又一次拓宽了国家安全的基本内容。
国民安全的含义:国民安全就是国民群体和个体在生存、繁衍和发展等方面的根本利益及基本权利的不受侵害和威胁。
国民安全的表现形式:国民安全包括国民群体安全和国民个体安全两种形式,同时包括国民生命安全,国民数量安全,国民质量安全三个层次。
(国民安全的特殊表现:在国民中,有一些特殊人物和特殊群体对整个国家安全具有更为重要或更为特殊的意义,因此必须在国家安全研究中给予特殊重视。
这些特殊人物和群体主要包括:1.国家首脑 2.军政要员 3.特殊人才 4.驻外人员 5.侨民领土安全的含义:所谓领土安全,其内涵是指领土与领土主权不受侵犯和威胁,领土不被侵占、不被分裂、不被分割或兼并;其外延包括国际法规定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自然资源所有权与管辖权不受侵犯和威胁。
影响领土安全的地理环境因素:1.地理位置:1)自然地理位置:对国家领土安全而言,自然地理位置本身就赋予国家某种安全上的优势或劣势。
浅论中国的和平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浅论中国的和平发展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摘要:中国作为当今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在国际上的地位与日俱增,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深入,中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
中国在国际上所倡导的和平发展之路引起了国际的关注,其具有的国际影响力不可小觑。
中国作为一个和平与发展的先进代表与示范者,对世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来说明。
关键词:中国和平发展世界影响世界格局世界和平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化与进步的过程,那我们首先就应来分析一下中国和平发展的情况。
一、中国和平发展的大背景一个国家的发展必然是特定时代的产物。
时代大背景就是决定每个可能快速发展的国家的发展道路、前景和影响的外部环境。
从18世纪中到20世纪中的近二百年,是革命和工业化的时代,所有西方大国都在这一期间崛起,尽管他们在世界上的影响各不相同。
实际上只有英、美曾经成为“霸权国家”,而德、日、意等则曾经“争霸”失败,但他们崛起的道路是相同的。
20世纪中以来,随着新的革命的蓬勃发展,世界正在进入后工业化、信息时代。
中国的和平发展与这个新时代的到来几乎同步进行,这决定了中国发展的道路、前景和影响,将在根本上不同于所有的西方大国。
所有西方大国崛起的过程无例外地都是在世界范围的扩张、掠夺和争夺的过程。
尽管早在文艺复兴中后期一些西方国家就已开始向外扩张,但只是在革命开始后,对于资金、原料和市场前所未有的强烈需求驱使西方大国疯狂地向外扩张和掠夺并相互争夺,而且工业革命也为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手段和力量。
所以,西方大国的崛起与工业革命,与他们在世界范围的扩张、掠夺和争夺,是一个密不可分并相互促进的过程。
虽然各西方大国崛起的道路和不尽相同,但表现出几个共同的重要特点。
第一,西方大国崛起之初并没有所谓的“化”的观念,而只有对财富的渴求与追逐,所以这些国家的崛起具明显扩张性,即向外扩张、掠夺和相互争夺,同时很长时期中一直伴随各国国内严重的矛盾,直到20世纪中才有明显改变;第二,在扩张、掠夺和争夺成为大国参与国际事务基本目的的基础上,大国关系只能是对抗——结盟与零和式竞争,两次世界大战和持续四十多年的冷战都是这种大国关系的极端表现;第三,在长达二百年期间,西方大国的不平衡,只有综合国力最强大的国家才能在世界范围攫取最多利益并主导国际事务,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英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
中国建国时间
中国的建国时间是1949年10月1日。
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是指1949年10月1日15:00在北京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而举行的仪式,直到21:00才结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
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扩展资料:
新中国成立时国际上的背景:
冷战开始,北约、华约形成,社会主义浪潮在全世界兴起,东西方形成对立,第三世界国家兴起独立浪潮;国内背景是国共战争进入到后期阶段,国民党军队和政权步步溃败,国民党颓势显见,解放军秋风扫落叶,从北往南扫下,从西南往西北挺进。
各反动力量加紧屠杀和销毁证据,时刻准备破坏即将要回归人民的财产;各帝国主义强化对中共的敌对,多方阻挠新中国成立;很多中间力量开始大力支持中国共产党,在文化、资金上都给予很大帮助。
中国的和平崛起
中国的和平崛起(一)中国和平崛起的曲折历程1.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为中国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2.1956年,对社会主义的改造取得胜利,使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进行三大改造的同时,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紧进行,1954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我国的崛起提供了制度保障。
3.从1956年起,我国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期间既取得巨大的成就,也多有失误。
4.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改革开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真正实现了和平崛起。
(二)当代中国的和平崛起1.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推动自身的成长和发展。
2.坚持一国两制的方针,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3.顺应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努力参与国际分工与合作。
4.及时调整外交政策,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努力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世界发展和合作,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赢得世界尊重。
(三)目前制约中国崛起的因素①美日等西方国家的抑制(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
②地缘因素:周边强国的存在。
美、日、俄、印等国势力存在。
③人口、能源(资源)。
④台湾问题。
⑤科学技术落后,人才缺乏。
(四)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崛起之路(l)中国必须走出一条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发展之路。
(2)中国选择走和平崛起的道路的原因:近代以来大国争霸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程序的急剧波动,甚至引发大战,而这样总是以失败告终。
因此,我们的抉择是“和平崛起”。
(3)具体的政策或举措:①决定工作重心的转移;②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③全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④促进祖国统一大业;⑤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
(4)依据:①从中国国情出发,总结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②借鉴人类文明的成果和教训。
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关系史(1)一战前后:分为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三国协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冷战开始到结束后的中国摘要:二战结束后,美苏意识形态领域的分歧日益显现,总是爱充当世界警察,一心想做老大的美国与苏联这个不甘示弱的二战同盟国便发生了新一轮的对抗。
从1947年至1991年,以美国和北约为首的西方集团,与以苏联和华沙为东方集团两者之间开始了长期政治和军事冲突。
1947年美国杜鲁门主义出台,标志着冷战开始。
1955年华约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进入最后阶段,从冷战开始到结束后,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中国的政治(外交)、经济、也在由艰难到快速的发展。
中国的发展历程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关键词:政治(外交)、经济、发展一、冷战开始到结束中国的政治(外交)、经济1、从1949到1991年中国的对外方针。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
周恩来等根据当时中国的实际状况和国际形势,为了使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能发展壮大,不被帝国主义所扼杀,提出了以“一边倒”为核心的外交三大政策。
中国的对外关系发展很快,包括两大方面,第一,积极争取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
首先是争取得到社会主义国家的承认,并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949年10月3日,中国同苏联建立了外交关系,之后的三个月里出现了新中国外交史上的第一次建交高潮。
第二,积极发展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为了进一步巩固同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毛泽东先后访问苏联、中苏在克里姆林宫签订一系列重要文件。
1954年10月,中苏两国签订了科学技术合作协定。
新中国开展双边关系并参加一些多边外交,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原则。
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先后有20多个国家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0世纪50年代以后,国际形势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中国调整了外交政策,即放弃了“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提出了反对帝修反的政策,包括第一、以发展亚非拉国家关系为重点,加强同亚非拉国家的关系,对不同国家采取不同的方针,如对阿拉伯国家,采取“善于等待、增进往来、多做工作、水到渠成、达成建交”的方针;同非洲国家发展关系采取了“建立友好联系,发展经济文化往来,多做工作,广交朋友,逐步走向建交”的方针;第二、反对苏联霸权主义,展开反对苏联霸权主义的斗争;第三、反对美帝国主义和各国反动派,毛泽东于5月20日发表声明,号召全世界人民团结起来,打败美国侵略者及其一切走狗。
因此,20世纪60年代,中国外交的特点被概括为“两个拳头打人”,既反美,又反苏。
到20世纪70年代,中国又有了一次外交政策的调整,在外交关系上也有了一些发展。
文革期间,毛泽东提出了“一条线”、“一大片”的外交政策。
外交关系方面,积极调整中美关系,两国实现建交,中美两国在1972年发表《中美联合公报》,结束了两国敌对关系,进入了特殊的发展时期;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中日两国政府签订《中日联合声明》,于1972年9月29日建立外交关系,并于1978年8月12日缔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和平友好条约》;改善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关系,随着中美关系的改善和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西欧国家同中国建交的高潮,在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截止到1979年,中国已同121个国家建交。
改革开放以来,国际格局的基本特点仍表现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继续争霸,中国根据此背景,外交政策以邓小平国际战略思想为指导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形势;第二、不同任何大国结盟或建立战略关系;第三、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第四、制定全面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第五、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新构想。
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一切政策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2、从1949到1991年中国的经济发展,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党给共产党留下了一副烂摊子,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人民生活水平低下,温饱问题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经过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中共中央做出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决策。
1949年,中国共产党在七届二中全会上规定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的总任务。
受苏联社会主义化的影响,1949年--1956年,在工业方面,制订了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重点置于东北地区;在经济体制方面,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转向高度统一的计划经济体制。
1956年--1966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增强,期间为赶英超美,发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一股浮夸风、共产风,多快好省的发展社会主义,使国民经济遭受严重困难,后在1961年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十六字方针,1962年由周恩来主持日常工作才得以慢慢恢复。
1966年--1978年,由于十年文革的出现,使国民经济遭到重大破坏,但是“三五”、“四五”国民经济计划得到完成,大的建设部署安排没有中断,除1967、1968年两年外,总体上还是有所发展,并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
如葛洲坝水利工程、南京长江大桥、刘家峡水电站等等。
1977-1981,党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划分四个经济特区,全面发展对外经济贸易,在经济体制方面由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后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大大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在城市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城市改革逐步由经济基础向上层建筑领域发展,城市政府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正在发生转化,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自负盈亏,建立“三多一少”体制,大大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国民经济总量迅速增加。
这期间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两个特点,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快,二是经济增长波动比较大,有波动且周期短。
六五”计划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国民经济全面稳定增长重要产品的产量大幅度增长基本建设和技术改造取得重大成就。
财政状况逐年好转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繁荣兴旺,对外经济贸易和技术交流打开了新局面,全国居民收入大幅度增长,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六五”期间国民经济发展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特别是“六五”后期,在经济形势好转的情况下,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消费基金增长过猛,货币发行过多,对经济稳定增长产生了不利影响。
经济与政治息息相关,仔细观察会发现,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以和平与发展为时代主题的国际大环境,以及我国国际关系的大发展。
二、冷战结束后中国的政治(外交)、经济、1、冷战结束后中国的政治(外交),苏联解体后,随着改革开放带来的成果惠及到每一位中国人民,中国国内一片安定和谐,外交也出现了新局面。
1995年7月5日,欧盟制定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全面对华政策---《中欧关系长期政策》强调要与中国建立政治对话,发展经贸关系,加强全面合作。
1998年6月25日至7月3日,美国总统克林顿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
两国同意继续向“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方向发展。
同时中国同西欧的关系也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彼此政治关系显著增强,高层往来日益增多。
中国海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同英国、葡萄牙两国圆满地解决了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
中欧军事关系也逐步趋于正常;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取得巨大发展,恢复了中断23年的同印度尼西亚的外交关系,同日本共同确立了中日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关系;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不断加强,中国对第三世界不称霸、不当头、不输出革命,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2006年11月4--5日,中非合作论坛峰会在北京举行;最后多边外交日益活跃还与一些国家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在全球和地区的许多重大问题上,中国都是重要的参与者,中国的态度和立场具有重要的分量;中国领导人越来越频繁地参与国内外多边外交活动并经常同各国领导人一起参与重大国际问题的讨论加强在多边领域的合作,中国于1996年与俄罗斯建立了“战略性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与法国建立了“全面伙伴关系”与非洲国家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友好、全面合作关系”。
至今中国仍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提倡新外交风格,开创了冷战后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其举措是为了顺应国际形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将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和繁荣作出越来越大的贡献。
2、冷战结束后中国的经济发展,1991年3月第七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
以1992年邓小平同志重要谈话和中共十四大为标志,“八五”时期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阶段。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外开放总体格局基本形成。
期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城乡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1996-2000年是我国执行第九个五年计划时期。
主要奋斗目标确定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之后陆续施行了第十计划、十一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国际竞争力增强。
另外从1999年到现在,国家也先后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加快发展中部地区”等战略措施,这个阶段是各地区协调发展。
20世纪末,我国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人民的衣食住行用实现了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这正是中国经济发展带给人民生活的提高。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申奥成功、香港及澳门的回归、中国三峡工程、青藏铁路工程……这些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好例子。
中国的发展总体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着力转变社会主义经济增长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
最后总结,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大致有一下几点:1、“高投资”驱动,2、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3、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4、效率改进,5、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
而从2011年至今,中国在实行第十二个五年计划,主要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中国的发展有着一个美好的前景,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内一片和谐安定。
现在中国正朝着国际化的方向更深入的发展,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在国际社会舞台上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