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细胞生物学实验

合集下载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一 ppt课件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一 ppt课件
– 体内:神经和体液的调节、细胞间相互影响 – 体外:缺乏动态平衡的稳定环境 – 发生的变化
• 分化现象减弱 • 形态功能趋于单一化 • 一定时间后死亡或者转化获得不死性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一
• 体外培养的细胞仍具有研究的意义
– 许多性状仍与体内相同
• 如体外培养的心肌细胞仍可博动,
– 细胞在培养中的表现,存在相应基因关闭/ 开启引起的现象,在培养的细胞中某些特定 功能的丧失,可为该基因的表达与调控提供 线索。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一
• 成纤维细胞型
– 梭型或不规则三角形,生长时呈放射状。 – 除真正的成纤维细胞外,凡由中胚层间充质起源的组织,
如心肌、平滑肌、成骨细胞、血管内皮等常呈本型状态。 – 凡培养中形态与成纤维类似时皆可称为成纤维细胞。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一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一
– 上皮型细胞: • 扁平不规则多角形,彼此紧密相连。生长时呈膜状移动, 细胞很少单独行动。 • 起源于内、外胚层的细胞如皮肤表皮及其衍生物、消化 管上皮、肝胰、肺泡上皮等皆成上皮型形态。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一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一
组织块接种:牛胎儿成纤维细胞
细胞生物学实验技术一
• 传代期:
– 原代培养细胞一经传代后便改称做细胞系 (Cell Line)。此期的持续时间最长。
– 在培养条件较好情况下,细胞增殖旺盛,并 能维持二倍体核型。
– 为保持二倍体细胞性质,细胞应在原代培养 期或传代后早期冻存。
• 特点
– 细胞群是异质的(Heterogeneous) – 细胞克隆形成率(Cloning Efficiency)低,即细胞独立生
存性差。 – 由于原代培养细胞和体内细胞性状相似性大,是检测药物很

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班级:生科142姓名:旷江学号:10143131组号: 2小组成员:旷江、韦立尧、莫霞指导老师:范立强、李鹏飞华东理工大学应用生物学系摘要本次细胞生物学实验通过细胞形态与结构的观察技术,细胞化学,细胞生理,细胞培养与分析,细胞周期分析,细胞成分分离与分析,细胞增殖与染色等技术对动植物细胞进行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细胞生理过程的研究、细胞培养与细胞分析、细胞冻存与复苏等,以此来研究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功能和各种生命规律。

关键词:细胞增殖、细胞染色、冻存复苏、生理过程、形态结构AbstractThe cell biology experiment was carried out by cell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bservation technique, cytochemistry, cell physiology, cell culture and analysis, cell cycle analysis, cell fractionation and analysis, cell proliferation and staining. Observation of cell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cell culture and cell analysis, cell cryopreservation and resuscitation, in order to study the structure of animals and plants, functions and a variety of laws of life.Key words: cell proliferation, cell staining, cryopreservation, physiological processes, morphological structur目录第一章综述 (1)1.1实验目的 (1)第二章实验原理 (2)2.1实验流程和应用实验方法 (2)2.2细胞器活体染色与显微观察 (2)2.3细胞骨架的观察 (3)2.4细胞冻存复苏 (3)2.5细胞冻存复苏活力检测 (3)2.6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转染 (4)2.7细胞凋亡诱导和分析 (4)第三章实验仪器及试剂 (6)3.1实验仪器 (6)3.2实验试剂 (6)第四章实验步骤............ 错误!未定义书签。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篇一实验教师:xxx所在学校:xxx中学目的要求:1练习徒手切片2认识叶片的结构3画叶片的表皮细胞和保卫细胞材料用具:新鲜叶片(如菠菜、槐树、蚕豆的叶片),显微镜,双面刀片(两片、并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木板。

方法步骤方法与步骤要点注意事项(一)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片的临时切片1将新鲜的叶片平放在小木板上。

2右手捏紧并排的两片刀片,沿着图中虚线的方向,迅速切割。

3把刀片夹缝中存在的切下的薄片放入盛有清水培养皿中。

要多切几次(每切一次,刀片要蘸一下水)。

4用毛笔蘸出较薄的一片,制成临时切片。

叶片下面要垫上小块木板,以防损坏桌面。

刀片要捏紧,切割速度要快,注意安全。

为了便于观察,载玻片的水滴中可以同时放几片叶的横切片,选择切得较薄的一片用来观察。

(二)观察叶片的结构1.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

2.观察时注意分清时的表皮、叶肉和叶脉。

仔细观察上、下表皮细胞的`区别(三)观察叶片的下表皮1.用镊子撕下一小块叶片的下表皮,制成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下表皮细胞的形态是什么样子的,下表皮上有没有气孔?撕取下表皮时,一定要薄,否则影响观察效果。

注意观察气孔的结构。

(四)画图在下面空白处画出下表皮上一对保卫细胞及周围的几个表皮细胞,这一对保卫细胞要详细画,周围的细胞只需勾出轮廓。

画图时,要真实、实事求是。

讨论与交流1.保卫细胞的结构特点对植物的蒸腾作用有什么意义?2.从结构上看,叶片有哪些方面是适于接受阳光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篇二一、实验目的1. 初步学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方法。

2. 理解植物细胞发生渗透作用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外界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的收缩。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实验一细胞膜的渗透性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胞膜对物质渗透的一般规律。

2、了解溶血现象及其发生机制。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为一种半透膜,对物质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当红细胞放入低渗溶液时,细胞吸水膨胀而发生溶血。

当红细胞放入含有不同溶质的等渗溶液中时,由于细胞膜对不同溶质的透性不同,细胞发生溶血的时间也会不同,故发生溶血现象时间长短可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

三、实验操作1、从集市买适量活鸡血,取5ml(防止污染),放入盛有20ml Alsever’s液瓶中,混匀后置冰箱保存备用(2周内使用)。

2、使用前取用Alsever’s液保存的新鲜鸡血5ml,加入8ml的0.128mol/L NaCl溶液,小心混匀,1000r/min 离心5min,如此3次洗涤,最后配成30%的鸡红细胞(CRBC)悬液。

3、取11支试管,按附表中所示测试溶液,分别取样各3ml,作出标记后,各管均加入红细胞悬液2滴,混匀后静置于室温中,观察各支试管中发生溶血的时间及变化。

四、观察结果1、试管内液体分两层:上层浅黄色,下层红色不透明为不溶血(―),镜检红细胞完好呈双凹盘状。

2、如果试管内液体浑浊,上层带红色者,称不完全溶血(+或++),镜检部分红细胞呈碎片。

3、如果试管内液体变红色而透明者,称完全溶血(+++),镜检发现细胞全部呈碎片。

五、实验建议1、鸡血在离心时,试管均需在扭力天平上平衡。

2、目测红细胞体积或置于带刻度的离心管中,加入生理盐水配成30%的红细胞悬液。

、3、试管中有红细胞和测试溶液时,不应强力摇晃,以免造成人为的红细胞破裂。

实验报告及作业※目测判断标准:快速溶血:+++;慢速溶血:++或+;不溶血:―实验二核酸(DNA和RNA)的细胞核定位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和学习两类核酸显示的原理及操作程序。

2、了解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

二、实验原理细胞内的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

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方案、职业规划、合同协议、条据文书、演讲致辞、规章制度、心得体会、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career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 documents, speeches, rules and regulations, insight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在生活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点。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一、二实验名称石蜡包埋切片技术和苏木精-伊红染色1、为什么生物体的组织要经过如此繁琐的步骤才能观察其组织结构?①首先,生物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合体。

②其次,这个复杂的组合体是比较脆弱的;作为一个生物研究者,想要观察一个生物体的组织,就必须尽量观察其完整形态,步骤繁琐,并不是在浪费时间,而是为了保证看见的是最真实的,最接近想要看到的结果。

态度严谨了,就不觉得繁琐了。

③石蜡包埋是用于样本固定,方便切片。

切片的目的是方便观察,样本如果厚的话,不利于透光,而且组织重叠,是无法有效观察的。

④染色的目的是也是为了更直观的观察,原始样本不染色的话,在显微镜下是近乎透明的,无法区分细胞或细胞器。

2、查阅文献,有哪些文章采用石蜡包埋切片和H.E染色?请列出这些文献(至少10篇)。

(1)王慧丰,徐亦辰,赵文婧,陈维平.微小组织结构石蜡切片的制备[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20,36(08):997-998.(2)赵学影,肖慧,胡子豪,陈云帆,王黎源,隋东莉.HE和免疫组化染色观察人体结肠系膜淋巴管构筑[J].赣南医学院学报,2020,40(01):54-57.(3)万慧颖,徐敏燕,李芳华,胥颖,谢震.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快速鉴定石蜡包埋组织中的曲霉菌感染[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0,17(01):43-46.(4)张晓恒,姚佳,秦冬梅.毛菊苣提取物对小鼠肝纤维化的保护作用[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0,28(03):86-91.(5)连国亮,陈东,商建峰,李彦玮,李倩.胸腔积液凝集物在组织脱落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J].医学研究杂志,2019,48(05):152-155+161.(6)张彩丽,张俊霞,刘湘花,孙丽敏,李瑞琴.实验动物多脏器组织石蜡切片统一制做流程及影响条件[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9,35(01):108-109.(7)张强,解植伟,尹昊锋,王君,马昊,马福顺.A型肉毒毒素对兔脂肪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9,30(08):467-469.(8)焦哲,王鑫坤,霍军,阴正兴,吴凤笋,吴玉臣,康静静.3例犬淋巴瘤和1例猫淋巴瘤的病理组织学诊断[J].动物医学进展,2019,40(11):137-140.(9)罗晓舟,金小千,温小鹏,罗伦,唐纯志.针刺太冲、太溪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下丘脑病理形态的影响[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9,37(04):781-787+1025.(10)尚宏伟,路欣,郭晓霞.褪色胃组织标本再染色后在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19,33(03):25-26.3、通过你自己所查阅的文献,谈一下石蜡包埋切片和H.E染色的用途。

细胞生物学实验本科生实验内容

细胞生物学实验本科生实验内容

细胞生物学实验(本科生)实验内容实验一细胞的结构目的:1、熟悉实验室规范2、掌握光镜下细胞器的形态、分布特点;3、掌握临时制片法;4、学会生物绘图内容:(一)录像:临时标本片的制作(二)光镜下细胞器形态学观察:1、高尔基体(兔神经节切片)2、细胞核及核仁(蝾螈表皮装片)3、线粒体(肾小管切片)4、细胞骨架(培养肝癌细胞飞片)5、中心体*(马蛔虫受精卵切片)(二)操作: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制片(显示活体线粒体)(三)实验报告:绘制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实验二细胞化学细胞工程目的:1、掌握甲基绿-派洛咛染色法原理及操作技巧2、了解几种化学成分的显示方法及原理;3、观察各种化学成分在细胞中的分布;4、了解PCC原理;5、了解细胞融合及其应用;内容:(一)录象:克隆羊(二)观察:1、糖原(动物肝切片,PAS反应)2、酸性蛋白(蟾蜍血涂片,酸性固绿染色)3、酸性磷酸酶*(鼠腹腔液涂片,金属沉淀法显色)4、DNA* (小鼠睾丸切片,Feulgen反应)5、DNA、RNA*(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涂片,吖啶橙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6、细胞融合(鸡血细胞、培养细胞)7、PCC*(Hela细胞)(三)操作:制作蟾蜍血涂片,显示DNA、RNA(四)实验报告:甲基绿-派洛咛染色原理、步骤及结果实验三显微测量细胞的生理活动目的:1、掌握显微测量技术;2、观察细胞的生理活动;3、掌握死活细胞的鉴别方法及原理;内容:(一)录象:细胞的活动显微测量(二)观察:1、胞质环流(黑藻叶片)2、吞噬作用*(小鼠白细胞)3、吞噬作用(蟾蜍白细胞)(三)操作:1、显微测量(蟾蜍红细胞)2、死活细胞鉴别(酵母细胞)(四)实验报告:1、测量5-10个细胞的大小,计算平均值;2、计算细胞存活率。

实验四细胞增殖染色体(质)目的:1、熟悉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2、掌握细胞增殖周期各期的形态学特点;3、熟悉人染色体的基本形态特征;4、掌握X染色质标本的制备方法及原理;内容:(一)观察:1、动物细胞有丝分裂(马蛔虫受精卵切片)2、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洋葱根尖纵切片)3、收缩环*(肝癌细胞飞片)4、无丝分裂*(草履虫装片)5、人染色体的基本形态(人血涂片)(二)操作:1、制作有丝分裂压片(洋葱根尖)2、制作X染色质标本片(人口腔粘膜上皮细胞)(三)实验报告:绘有丝分裂图、X染色质图。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讲义河池学院化生系生物教研室2011年3月目录1.细胞生物学实验简介2.实验一细胞膜的通透性观察3.实验二植物细胞骨架的观察4.实验三线粒体的超活染色与观察5.实验四细胞融合6.实验五叶绿体的分离与观察7.实验六酸性磷酸酶的显示方法8.实验七联会复合体的染色与观察9.实验八死、活细胞鉴别10.附录:生物绘图法细胞生物学实验简介细胞生物学是当前生命科学中核心学科之一,也是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其理论与实验技术已广泛地用于研究细胞的形态结构、基因表达与克隆、病毒、细菌、胚胎发育、远缘杂交、人类疾病的发病机制、药物机理等领域,随着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渗入,分子细胞生物学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许多综合大学、农业、医学及药科大学把细胞生物学作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必修课或基础理论课,同时也开设了专门的细胞生物学实验课,学生们通过实验,进一步地加深了对理论课的理解,也为今后的专业实验课和毕业论文实验奠定了基础。

本讲义精心选择了细胞生物学中的常规实验,作为教材面向本系生物专业本科生进行讲授。

实验一细胞膜的通透性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细胞膜对物质通透性的一般规律。

2.了解溶血现象及其发生机制。

二、实验原理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通透性屏障。

它是一种半透膜,可选择性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各种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水是生物界最普遍的溶剂,水分子可以按照物质浓度梯度从渗透压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渗透压高的一侧扩散,这种现象就是渗透。

渗透作用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之一。

将红细胞放在低渗盐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到细胞内,可使细胞胀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液,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将红细胞放在某些等渗盐溶液中,由于红细胞膜对各种溶质的通透性不同,膜两侧的渗透压平衡会发生改变,也会发生溶血现象。

因此,发生溶血现象所需时间长短可作为测量物质进入红细胞速度的一种指标。

本实验选用红细胞作为细胞膜透性的实验材料,将其放入不同的介质溶液中,观察红细胞的变化。

(完整版)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1

(完整版)医学细胞生物学实验1

酸性蛋白的显示结果
(左图×100,右图×400)
碱性蛋白的显示结果
(左图×100,×400)
作业
实验一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与细胞化学成分的分析
• 实验内容
• 一、显微镜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 1、光学显微镜的主要构造
• 机械部分
• 照明部分
• 光学部分
• 2、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 对光 置片 低倍 高倍
• 低倍镜使用

高倍镜使用
• 3、使用光学显微镜的注意事项
复原
二、细胞化学成分的分析
1 、酸性蛋白和碱性蛋白的显示 •制作蟾蜍血涂片三张,编号。 •1#、2#血涂片→凉干→70%乙醇中固定5 分钟→冲洗→90℃的5%三氯醋酸处理15 分钟→冲净 → 1#→0.1%酸性固绿染色3分钟
2#→0.1%碱性固绿染色30分钟 →冲洗→吸干→观察
2、DNA和RNA的显示
3#血涂片→凉干→70%乙醇中固定5-10 分钟→冲洗→甲基绿一哌罗宁混合染液 染色20分钟→冲洗→吸干→观察 四、作业 (1)绘制蟾蜍红C所显示的酸性蛋白或 碱性蛋白的分布图 (2)绘制蟾蜍红C所显示的DNA和RNA 分布图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细胞生物学实验教程》为生物科学所有本科生必修,训练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设计实验等能力。

从基础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3个层面设置实验项目,旨在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和综合创新能力,内容涵盖光学显微镜技术、细胞化学技术、细胞器的分离和鉴定技术、染色体标本制作技术、细胞培养和细胞融合技术、染色体畸变检测技术、细胞凋亡检测技术以及细胞生物学设计性实验的选题、设计和实施等内容。

第一部分基础性实验实验1 细胞的形态观察和大小测定实验2荧光显微镜的使用实验3细胞器的活体染色实验4细胞内核酸的原位显示实验5细胞内糖类的显示实验6细胞内脂类的显示实验7 细胞内蛋白质的定位实验8骨髓细胞染色体标本的制备第二部分综合性实验实验9 细胞器的分离和鉴定实验10 完整叶绿体和叶绿体亚组分的分离及其鉴定实验11细胞骨架的显示和光学显微镜观察实验12动物细胞融合实验13植物原生质体的分离、融合和培第三部分设计性实验实验14植物细胞悬浮培养实验15 微核的诱导和检测实验16 细胞凋亡的诱导和检测本教材首先介绍了常用实验动物了解和解剖器械的使用、细胞生物学实验绘图方法与要求、特殊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在此基础上,学生学习动物细胞的基本形态观察和显微测量、细胞显微摄影、细胞核与线粒体的分级分离;然后开始学习细胞化学:核酸细胞化学、酶细胞化学、吖啶橙荧光染色法、免疫细胞化学;再研究细胞生理活动:细胞生理活动的实验观察、细胞分裂的形态观察;最后是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细胞的原代培养、细胞的传代培养、培养细胞的生长特征和形态分型、培养细胞的形态观察和计数、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细胞的分裂指数、细胞融合、早熟染色体凝集(PCC)的诱导、观察和分析、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常规核型的检测和分析。

细胞实验教案1.

细胞实验教案1.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案实验一细胞核与线粒体的分级分离一、实验目的了解差速离心法分离细胞器的原理,以及练习使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哺乳动物的细胞核与线粒体。

二、实验原理细胞内不同结构的比重和大小都不相同,在同一离心场内的沉降速度也不相同,根据这一原理,常用不同转速的离心法,将细胞内各种组分分级分离出来。

分离细胞器最常用的方法是将组织制成匀浆,在均匀的悬浮介质中用差速离心法进行分离,其过程包括组织细胞匀浆、分级分离和分析三步,这种方法已成为研究亚细胞成分的化学组成、理化特性及其功能的主要手段。

匀浆(Homogenization)低温条件下,将组织放在匀浆器中,加入等渗匀浆介质(即0.25mol/L蔗糖一0.003mol/L氯化钙)进行破碎细胞使之成为各种细胞器及其包含物的匀浆。

分级分离(Fractionation)由低速到高速离心逐渐沉降。

先用低速使较大的颗粒沉淀,再用较高的转速,将浮在上清液中的颗粒沉淀下来,从而使各种细胞结构,如细胞核、线粒体等得以分离。

由于样品中各种大小和密度不同的颗粒在离心开始时均匀分布在整个离心管中,所以每级离心得到的第一次沈淀必然不是纯的最重的颗粒,须经反复悬浮和离心加以纯化。

分析分级分离得到的组分,可用细胞化学和生化方法进行形态和功能鉴定。

三、细胞核的分离提取(一)操作步骤1.用颈椎脱位的方法处死小白鼠后,迅速剖开腹部取出肝脏,剪成小块(去除结缔组织)尽快置于盛有0.9%NaCl的烧杯中,反复洗涤,尽量除去血污,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液体。

2.将湿重约1g的肝组织放在小平皿中,用量筒量取8ml预冷的0.25mol/L蔗糖一0.003mol/L氯化钙溶液,先加少量该溶液于平皿中,尽量剪碎肝组织后,再全部加入。

3.剪碎的肝组织倒入匀浆管中,使匀浆器下端浸入盛有冰块的器皿中,左手持之,右手将匀浆捣杆垂直插入管中,上下转动研磨3~5次,用3层纱布过滤匀浆液于离心管中,然后制备一张涂片①,做好标记,自然干燥。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究生活状态下的细胞形态结构和生理、病理状态。

体内活染是以胶体状的染料溶液注入动、植物体内,染
料的胶粒固定、堆积在细胞内某些持殊结构里,达到易于识
别的目的。体外活染又称超活染色,它是由活的动、植物分
离出部分细胞或组织小块,以染料溶液浸染,染料被选择固
定在活细胞的某种结构上而显色。
Janus green B
电镜下的红细胞
实验原理
▪ 细胞膜是细胞与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选择通透 性屏障。它是一种半透膜,可选择性控制物质进出 细胞。水是生物界最普遍的溶剂,水分子可以按照 物质浓度梯度从渗透压低的一侧通过细胞膜向渗透 压高的一侧扩散,这种现象就是渗透。
▪ 将红细胞放在低渗盐溶液中,水分子大量渗到 细胞内,可使细胞胀破,血红蛋白释放到介质中, 由不透明的红细胞悬液变为红色透明的血红蛋白溶 液,这种现象称为溶血。
4、显微镜观察方法
▪ 标本置于载物台上-----先于低倍镜(10×)观察------高倍镜(40×)------上抬1cm --------加香柏油到标本上------调节镜头(100×), 并使之埋入油中 --------适量调节粗、微调焦螺旋至看清材料--------镜 下观察,并绘图;
▪ 实验结束,上升镜筒-------滴加二甲苯----用擦镜纸 擦拭镜头--------将显微镜恢复原位,放入镜箱
【实验材料】
▪ 1、主要设备:普通离心机、组织捣碎机、扭 力天平、光学显微镜。
▪ 2、小型器材:500m1烧杯2个,250m1量筒1 个,滴管10支,10m1刻度离心管20支,纱布 若干,载玻片和盖片各4片。
▪ 3、 0.35mol/L NaCl溶液。 ▪ 4、 新鲜菠菜。
【操作方法】
▪ A、游离叶绿体的制备与观察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1-动物细胞融合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1-动物细胞融合

【实验目的】1.了解动物细胞融合的常用方法2.学习化学融合和电融合的基本操作3.观察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的行为和变化【实验原理】1.病毒诱导融合仙台病毒、牛痘病毒、新城鸡瘟病毒和疱疹病毒等可以介导细胞的融合。

这类病毒的被膜中含有融合蛋白,可以介导病毒同宿主细胞融合,也可以介导细胞与细胞的融合。

用紫外线灭活后,这些病毒即可诱导细胞发生融合。

2.化学诱导融合很多化学试剂都能诱导细胞融合,如聚乙二醇(PEG),二甲基亚砜、山梨醇、甘油、溶血性卵磷脂,磷脂酰丝氨酸等。

这些物质能够改变细胞膜脂质分子的排列,在去除这些物质之后,细胞膜趋向于恢复原有的有序结构。

在恢复的过程中相接处的细胞由于接口处脂质双分子层的相互亲和与表面张力,细胞膜融合,胞质流通,发生融合。

化学诱导方法,操作方便,诱导融合的概率比较高,效果稳定,适用于动、植物细胞,但对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

PEG是被广泛使用的化学融合剂。

3.电击诱导融合包括电诱导、激光诱导等。

其中,电诱导是先使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为偶极子,沿电力线排布成串,再利用高强度、短时程的电脉冲击破细胞膜,细胞膜的脂质分子发生重排,由于表面张力作用,两细胞发生融合。

电诱导方法具有融合过程易控制,融合概率高,作用机制明确,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实验材料】1.材料鸡血红细胞2.试剂 50%PEG、0.85%氯化钠溶液、GKN缓冲溶液3.器材倒置显微镜、离心机、量筒、注射器、载玻片、盖玻片、离心管等【实验步骤】1.取离心管,加入冷藏的鸡血1ml,加入4ml 0.85%氯化钠溶液,摇匀2.将离心管放入离心机中,以1000-1200r/min的速度离心5分钟左右。

取出离心管,弃掉上清液,再加入4ml氯化钠溶液,重复以上操作。

3.取离心管,弃掉上清液后,按照红细胞沉积的体积,加入1-2mlGKN溶液,摇匀。

4.取以上溶液1ml,加入3mlGKN溶液,再次摇匀5.取以上溶液1ml,加入0.5mlPEG,先静置1-2min,再将溶液摇匀后,静置1-2min。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

细胞生物学实验报告目录:1.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步骤4.实验结果与分析5.实验结论6.实验心得1.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了解细胞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意义。

2.实验原理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组成。

细胞膜起着维持细胞内外环境平衡和物质交换的作用;细胞质内含有各种细胞器,如线粒体、高尔基体等,对细胞的代谢和功能发挥重要作用;细胞核则是细胞的遗传物质DNA的储存和转录的场所。

3.实验步骤步骤1:制备观察细胞的标本将动植物组织样本切片并固定在载玻片上,用甲醛或酒精进行固定。

步骤2:观察细胞结构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视野适当调整,首先用低倍镜观察整个组织结构,再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细节。

步骤3:细胞核染色在载玻片上滴加少许乙醇溶液,保持片面湿润,然后在玻片上滴加适量的苏丹红G溶液,使其覆盖整个标本,再用玻片一端旋转均匀。

然后,用甲苯将玻片内溶液洗净,再用约10%苏丹红醇溶液染色5-10分钟,最后用水洗净,挤去水分。

步骤4:观察细胞核结构将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用高倍镜观察染色的细胞核。

注意观察核膜、染色质和核仁的形态和位置。

4.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观察,得出以下结果和分析:-细胞膜: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包裹结构,具有选择性通透性,能够控制物质的进出。

观察结果显示细胞膜是一个薄膜状结构,包裹着细胞质和细胞核。

-细胞质:细胞质是细胞核和细胞膜之间的区域,包含各种细胞器。

观察结果显示细胞质呈胶状或颗粒状,其中可以看到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遗传中心,储存了细胞的遗传物质DNA。

观察结果显示细胞核通常为圆形或椭圆形,含有染色质和核仁。

5.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观察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深入了解了细胞的基本特征和生物学意义。

细胞膜起着筛选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细胞质中的细胞器对细胞的代谢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而细胞核则是细胞的遗传中心。

6.实验心得通过此次实验,我进一步了解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细胞生物学实验--设计性实验方案--二组

细胞生物学实验--设计性实验方案--二组

设计性实验方案课程名称细胞生物学题目名称 DNA的原位显示专业生物科学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时间邯郸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说明一、实验设计的目的实验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初步训练学生获得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实践性教学环节之一。

通过实验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课题的能力,为毕业论文的开展,以及今后从事生产、教学、科研等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验设计的要求1、以小组为单位,提出与专业、课程有关的课程设计题目。

命题要求既有代表性,又有实际意义。

2、设计应包括以下几个部分构成:(1)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应说明此项研究在生产实践上或对某些技术进行改革带来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

有的课题过去曾进行过,但缺乏研究,现在可以在理论上做些探讨,说明其对科学发展的意义。

(2)国内外同类研究的概况综述。

在广泛查阅有关文献后,对该类课题研究已取得的成就与尚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综述并提出自己对一些问题的看法。

(3)课题研究方案:包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研究内容要重点突出;研究方法要具有科学性、先进性;技术路线有清晰。

(4)研究的预期结果和创新性。

3、格式要求(1)表格内容,字号用小4号,中文字体用宋体,英文字体、数字用Times New Roman;(2)正文字数1500字以上。

4、内容要求(1)立题依据充分(实验目的明确、意义定位准确,对拟解决的问题有合理预测,对国内外研究现状阐述全面);(2)研究方案(包括实验的技术路线、实验的进程安排、具体操作过程、设立的实验指标和指标的检测手段)可操作性强;(3)实验结果的记录及分析方法可行性强;(4)对实验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有正确预测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5)经费预算合理;(6)附有5篇以上主要参考文献。

三、实验设计题目(自拟)一、选题依据(拟开展研究项目的目的、意义)实验目的1、掌握孚尔根反应和Brachet反应的原理。

2、掌握孚尔根反应和Brachet反应显示细胞内DNA的方法。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

《细胞生物学实验》是高等教育出版社于2011年出版的一本书。

作者是王崇英和高庆祥。

该教科书首先介绍了对常见实验动物的理解,解剖仪器的使用,细胞生物学实验的绘制方法和要求以及特殊显微镜的原理和应用。

在此基础上,学生将学习动物细胞的基本形态学观察和显微测量,细胞显微摄影以及细胞核和线粒体的分类和分离。

然后开始研究细胞化学:核酸细胞化学,酶细胞化学,a啶橙荧光染色,免疫细胞化学;重新研究细胞的生理活性:细胞生理活性的实验观察和细胞分裂的形态学观察;最后是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细胞的原代培养,细胞的亚培养,培养细胞的生长特性和形态分类,培养细胞的形态观察和计数,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细胞分裂指数,细胞融合,早熟染色体凝集(PCC)的诱导,观察和分析,正常细胞和肿瘤细胞的常规核型的检测和分析。

1.什么是细胞培养?它是指从活体动物中取出组织,将它们分散到单个细胞中(机械或酶消化),在体外模拟生理环境,并使其在人工培养条件下生长,分裂和繁殖,抑制细胞接触并老化。

通常有两种细胞,一种是原代细胞,另一种是继代培养细胞。

原代细胞是指这样的过程,其中动物组织被诸如胰酶或胶原酶的酶消化并分散以获得单个细胞,然后这些单个细胞在培养容器中生长。

大多数组织可以制备原代细胞,但制备方法略有不同,制备细胞的生长速度和难度也不同。

不同的原代细胞具有不同的形态。

通常,十代之内的细胞称为原代细胞。

传代细胞通常指无限期繁殖的细胞系。

从理论上讲,这些细胞可以无限期传代。

实验中经常使用这种细胞,例如Hela,293,Vero等。

2.细胞生长周期空闲期:从细胞接种到新培养容器中到附着之前的时间。

此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细胞类型,范围从几分钟到几小时不等。

粘附期:细胞从自由状态变化到粘附在培养皿表面并显示出一定细胞形态的时期。

潜伏期:细胞附着在壁上后,不会立即增殖,但会储存必要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增殖。

这个时间称为等待时间。

对数生长期:完成材料和能量存储后,细胞开始大量增殖的时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实验操作



1. 取猪肝1g,放入小烧杯中,加4ml 0.25M蔗糖缓冲液, 将组织剪成约1mm立方的小块。 2. 将剪碎的组织移入匀浆器的外管中,再将内管(带柄 的活塞)插入外管中,缓慢而均匀地施力,上下旋转拉 动,匀浆7-10分钟,然后用六层纱布过滤回洗净的原烧 杯中。(这两步操作略) 3. 每组取1个5ml离心管,加入匀浆液 2ml,2000rpm离 心10分钟。(每组1管) 接下去的操作见下面的流程图。 健那绿染色:各取10μlD4悬浮液和健那绿染液在载玻片 上混合,10分钟后加盖玻片,观察线粒体。 改良苯酚品红染色:取10μlD6涂片,滴10μl改良苯酚品 红染液,5分钟后加盖玻片,观察细胞核。
2.细胞核的分离提取
3.高速离心分离提取线粒体
操作步骤 装有上清液的高速离心管→ 17000rpm 离心 20 分 钟 → 弃 上 清 , 留 取 沉 淀 物 → 加 入 0.25mol/L蔗糖-0.003 mol/L氯化钙液1ml, 用吸管吹打成悬液→17000rpm离心20分钟→将 上清吸入另一试管中,留取沉淀物,加入 0.1ml 0. 25mol/L蔗糖一0.003mol/L氯化钙 溶液混匀成悬液→取上清液和沉淀物悬液,分 别滴于载玻片上,各滴一滴 0.02 %詹纳斯绿 B 染液盖上盖片染20分钟→油镜下观察,颗粒状 的线粒体被詹纳斯绿B染成蓝绿色。
(2) 镜台测微尺


1.外形是一载玻片,上有一带精细刻度的标尺。
2 . 总长度为 1mm,分为 100 等份,每一个格的长度为 0.01mm(10μm)。
(3)标定方法

①将镜台测微尺置镜台上。 ②低倍下找到镜台测微尺,使之与目镜测微尺平行且 左端对齐(0刻度重合)。

③由左向右找到目镜测微尺与镜台测微尺重合的位点, 分别记录两尺重合处的刻度,计算目镜测微尺每小格 的长度。
实验内容
一、动物细胞无丝分裂的观察——鸡血涂片
(一)原理
雷马克(Remak)于1841年最早在鸡胚血细胞中发现 血细胞分裂过程中没有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 故称无丝分裂(Amitosis)
(二)结果与观察
处于分裂过程不同阶段的鸡血红细胞,核仁先行分裂, 向核的两端移动,细胞核伸长呈杆状;进而,在核的中部 从一面或两面向内凹陷,使核成肾形或哑铃形改变;最后, 从细胞中部直接收缩成两个相似的子细胞。
2.方法
取酵母悬液一滴于洁净玻片上,滴一滴0.2%亚甲基 蓝染液,加盖片,2分钟后于显微镜下观察细胞。 3.结果
死细胞被染成蓝色,活细胞不着色。
实验作业
画图记录细胞吞噬实验所见结果
实验三
细胞核与线粒体的 分级分离
实验用品
一、材料和标本 小白鼠
二、器材和仪器 玻璃匀浆器、普通离心机、台式 高速离心机、普通天平、光学显微镜、载玻片、 盖玻片、刻度离心管、高速离心管、滴管、 10ml 量筒、 25ml 烧杯、玻璃漏斗、解剖剪、镊子、吸 水纸、纱布、螬盘、平皿。
二、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马蛔虫子宫切 片
(一)原理
细胞有丝分裂 (Mitosis) 的现象是分别由施特拉斯布格 (Strasburger , 1880) 在 植 物 细 胞 和 弗 勒 明 (Flemming , 1882) 在动物细胞中发现。有丝分裂过程包括一系列复杂 的核变化,染色体和纺锤体的出现,以及它们平均分配到 每个子细胞的过程。
四、作业

1.绘制口腔上皮细胞(点线绘图法) 2.低倍镜、高倍镜下测微尺的标定方法及结果 3.计算核质比
镜台测微尺
目镜测微尺(200小格)
实验二、细胞生理活 动的实验观察
实验目的

通过制片与观察加深理解细胞吞噬等生理活动 掌握死活细胞鉴别的原理及方法
实验用品
1.材料:小白鼠
2.器材和仪器: 光学显微镜、 2ml注射器、载玻片、盖 玻片、解剖器材、滴管、牙签、吸水纸
蝗虫精巢取材方便,标本制备方法简单,染色体数目较 少,蝗虫初级精母细胞染色体数 2n=22+X ,经过减数分裂 形成四个精细胞,每个精细胞的染色体数为n=ll+X或n=11
三、试剂 0.25mol/L蔗糖-0.003mol/L氯化钙溶 液、 1 %甲苯胺兰染液、 0.02 %詹纳斯绿 B 染液、 0.9%NaCl溶液。
实验目的

1、了解分步离心分离细胞成分的方法原理。 2、学习、熟悉高速离心机的使用方法。
离心分离的原理
(一)实验原理 先用研磨、超声振荡、低渗等方法将组织或细胞破碎 (匀浆化),释放出细胞中的各种亚组分,再利用不同的 离心条件将它们分离出来,以供进一步分析研究之用。
如镜台测微尺1mm处(全长)与目镜测微尺75 刻度(150小格)重合,则:
1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 150 mm
=0.0067mm=6.7μ m
④同样的方法标定高倍镜下目镜测微尺 每小格的实际长度 计算公式如下: 目镜测微尺每小格的实际长度 30×10μm 镜台测微尺长度 = = 200 目镜测微尺格数
using of the microscope
(I) Use of low objective lens
(II) Use of high objective lens
Structure of the microscope Mechanical part Optics part Lighting part
处死小白鼠→取出肝脏,剪成小块→在盛有 0.9 % NaCl 的烧 杯 中 洗 涤 → 将 湿 重 约 1g 的 肝 组 织 放 在 平 皿 中 → 量 筒 量 取 8ml0.25mol/ L蔗糖- 0.003mol / L 氯化钙溶液,先加少量该溶 液于平皿中→剪碎肝组织后,再全部加入→剪碎的肝组织倒入 匀浆管中研磨3~5次→ 用3层纱布过滤匀浆液于离心管中→将 装有滤液的离心管放入离心机2500rpm离心15分钟→缓缓取上清 液,移入高速离心管中,保存于有冰块的烧杯中,余下的沉淀 物进行下一步骤→用6ml0.25mol/L蔗糖-0.003mol/L氯化钙溶 液悬浮沉淀物,2500rpm离心15分钟→弃上清,将残留液体用吸 管吹打成悬液→ 滴一滴于载玻片上,自然干燥→ l%甲苯胺兰 染色后盖片即可观察。
(一)临时制片——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的制备

取载玻片一张 ( 揩净)→加一滴生理盐水→取材 ( 口腔内颊
部上皮细胞)→涂于生理盐水中→盖盖玻片→染色 ( 甲基
蓝)1’→观察
(二)显微测量

1.显微测量计
目镜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
(1) 目镜测微尺


1.外形是一圆形玻片,装入目镜镜筒中。
用于测量标本用。 2. 刻度标记 0~100 ,实际分为 200 等份,每一个格的长 度需用镜台测微尺标定。
实验内容
实验一、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显微测量
实验二、细胞生理活动的实验观察
实验三、细胞核与线粒体的分级分离
实验四、细胞分裂的形态观察
实验五、细胞原代培养 实验六、细胞计数及死活细胞的鉴定
实验七、综合设计性实验
实验一
细胞的形态结构与显微测量
实验目的

(一) 观察并了解细胞的基本形态。 (二)掌握临时制片和显微绘图的方法。

1 、差速离心法:从低速到高速逐级沉淀分离,使较大的 颗粒先在较低转速中沉淀,再用较高转速将原先悬浮在上 清液中的较小颗粒分离沉淀下来,从而使各种亚细胞组分 得以分离。但由于样品中各种大小和密度不同的颗粒在离 心时是均匀分布于整个离心介质中的,各每级分离得到的 第一次沉淀必然不是纯的最重颗粒,须经反复悬浮和离心 加以纯化。 差速离心法主要用于分离细胞器和病毒。 其优点是:操作简单,离心后用倾倒法即可将上清夜与沉 淀分开,并可使用容量较大的角式转子。 缺点是:①分离效果差,不能一次得到纯颗粒;②壁效应 严重,特别是当颗粒很大或浓度很高时,在离心管一侧会 出现沉淀;③颗粒被挤压,离心力过大、离心时间过长会 使颗粒变形、聚集而失活。

2.方法
a.实验前二天,每天向小鼠腹腔注射 6%淀粉肉汤 0.5~ 1ml(含 O. 3%台盼兰,起标记作用 ),以刺 激腹腔产生较多的巨噬细胞。 b .实验时,每组取一只经上述处理的小鼠,腹腔 注射 1 %鸡血悬液 0.5 ~ 1ml ,注射后轻揉小鼠腹 部以使红细胞悬液分散均匀。 c.1小时后,用颈椎脱位法处死小鼠,迅速剖开小 鼠腹壁,向腹腔注入0.5ml~1ml生理盐水,用牙 签轻轻搅拌使生理盐水与腹腔液混匀。 d.用注射器抽取腹腔液,滴片,然后盖上盖片。
马蛔虫受精卵细胞:6条染色体
(二)观察
三、蝗虫精巢减数分裂压片标本的制备与观察
(一)原理
减数分裂(Meiosis) 是配子发生过程中的一种特殊有丝分 裂,即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使染 色体数目减半的过程。减数分裂过程中体现了遗传三大定 律,所以说减数分裂在稳定种的遗传性状和繁殖中均起着 重要作用,是生物遗传与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4)测量细胞并计算核质比

①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片→低倍镜下选无重叠、伸展良好、 结构完整的细胞→换高倍镜测量。 ②口腔上皮细胞为扁平形 ( 近似椭圆形 ), 测细胞的长半径 ( 直径 ) ,短半径 ( 直径 ) ,计算细胞体积。以同样方法测核 并计算核体积(或将核近似看作球形)。 ③按公式计算核质比。

(三)了解显微测微尺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实验用品
(一)材料:

人口腔上皮细胞(自取) 蛙血细胞涂片


人血涂片
单层柱状上皮细胞永久制片 骨骼肌纵切片
(二)器材:


载玻片
牙签 吸水纸
盖玻片
擦镜纸 纱布

永久制片
镜台测微尺
实验内容
临时制片——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的制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