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体化理念的综合交通枢纽设计
基于站城一体化理念的地铁综合体规划方法研究——以沈阳市滂江街地铁综合体为例
![基于站城一体化理念的地铁综合体规划方法研究——以沈阳市滂江街地铁综合体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193f70de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19.png)
基于站城一体化理念的地铁综合体规划方法研究——以沈阳市滂江街地铁综合体为例郭大奇【摘要】借鉴国内外地铁综合体规划建设理论及实践经验,以沈阳地铁建设为契机,针对滂江街地铁综合体项目开发建设存在的问题,基于站城一体化的规划理念,对地铁站点周边双重空间尺度展开研究,提出明确站点类型、确定站点周边地区功能定位、优化站点地区开发模式、构建一体化空间体系、完善一体化交通换乘系统、打造融合型城市景观、创建协同规划与运营保障机制的地铁综合体规划方法.【期刊名称】《城市住宅》【年(卷),期】2018(025)001【总页数】4页(P75-78)【关键词】地铁;综合体;站城一体化;规划;设计【作者】郭大奇【作者单位】沈阳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0 引言上世纪初,大阪、东京、新加坡等国外发达城市以地铁站点建设为契机,建设开发从单纯的商业体逐步演变为多功能复合的城市综合体,通过地下通道增强与周边其他建筑的联系,形成地上地下商业网络,并采用地铁站点区域立体化综合开发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轨道交通大规模建设,香港、上海等城市地铁上盖及旁盖物业的开发模式不断发展和成熟,为地铁综合体建设迅速发展提供了实践经验。
沈阳是我国地铁建设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地铁1、2号线的投入使用与9、10号线的开工建设,标志着沈阳已进入城市空间结构优化调整和土地价值提升的最佳机遇期。
同时,沈阳老城区以城市综合体为代表的商业地产也呈快速增长趋势,如何一体化开发建设地铁站点与周边综合体、集约高效利用存量土地、引导老城区更新改造、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成为本次研究的重点。
1 现状分析1.1 现状概况该项目位于沈阳市大东区老城区内,龙之梦交通枢纽东侧,东西快速干道与滂江街主干道交汇处,紧邻地铁10号线与地铁1号线换乘站。
目前,地铁1号线的滂江街站已开通运营,地铁10号线滂江街站即将建设施工。
地块西北临地铁1号线站厅,周边有大量老旧住宅区,东侧紧邻的美军战俘营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规划面积约3.0hm2(见图1)。
广州新塘站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设计
![广州新塘站城市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b69f35376baf1ffc4fad82.png)
慧
广 州 新 塘 站 城 市 综 合 交 通 枢 纽 一体 化 规 划 设 计
口 谢 志 明 ,徐士 伟 ,苏业 辉
[ 摘
要]新塘站位于广州东部增城市新塘镇 旧城 区内,是广 州 i 市城市空 间 “ 东进”拓展轴和综合交通 网络上的重要节点 。
围绕 将 新 塘 站 打 造 成 广 州 东 部 门 户城 市 综 合 交 通 枢 纽 的 目标 , 规 划首 先从 现 状 复 杂 地 形 、规 划条 件 制 约 等 方 面 分 析 新 塘 站 体 化 规 划 设 计 面 临 的 困难 与挑 战; 其 次 通 过 借 鉴 一 体 化 综 合 交 通 枢 纽 的 发 展 趋 势 与 经 验 , 提 出一 体 化 规 划 设 计 的 目标 与 思 路 ; 最 后 基 于 人性 化 、集 约 化 的设 计 理 念 , 提 出 由水 平 方 向三 大 功 化 综 合 交
叫 嘲 憎叫 Xi n t a n g s t a t i o n i s l o c a t e d i n t h e o l d d i s t r i c t o f Xi n t a n g t o wn , Z e n g c h e n g c i t y i n e a s t G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 a n d i t i s a n i mp o t r a n t
v er ti c al f un c t i on al mo du l es .
[ K e y w o l ' d s ] Xi n t a n g s t a t i o n , Ci y t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h u b, I n t e g r a t i o n , Pl a n n i n g a n d d e s i g n
沈阳北站综合枢纽区域一体化交通规划设计
![沈阳北站综合枢纽区域一体化交通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c28f6c676a20029bd642dbb.png)
沈阳北站综合枢纽区域一体化交通规划设计李绍岩 刘威【摘要】沈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建设和实施,将对沈阳建设东北亚交通枢纽城市产生积极推进作用,也将对城市空间总体布局、产业发展、区域再开发产生重要影响。
枢纽的建设,涉及城市用地布局、区域交通设施、交通组织、环境整治等多项内容。
针对沈阳北站地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以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和北站金融商贸开发区规划为基础,提出了北站综合枢纽的目标定位和规划原则,应用综合枢纽区域一体化交通规划设计的增量模型,分总体交通规划、交通组织设计、交通设施设计三个层次,进行了该地区的一体化交通规划设计,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综合评价。
【关键词】沈阳北站;综合交通枢纽;区域一体化;交通设计;增量模型沈阳北站枢纽是沈阳市最为重要的综合客运交通枢纽,也是沈阳经济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
沈阳北站枢纽的交通规划与设计坚持以“立体交通,无缝换乘;突出功能,改善景观;尊重现状,有利实施”为思路,并通过逐层实施策略,将交通规划、交通组织、交通设计有机衔接,与工程设计和实施部门不断互动反馈,实现了由项目策划到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跟踪设计,取得了良好的现实效果。
本文希望通过对北站枢纽交通规划与设计的简要分析介绍,为类似客运枢纽的规划设计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沈阳北站区域交通特征分析1.1 交通设施一体化城市综合交通枢纽地区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交通设施一体化,通过合理的交通设施协调布局,在枢纽内部实现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换乘”。
北站综合枢纽将整合3条高铁(哈大客运专线、京沈客运专线、秦沈客运专线)、3条国铁(沈山铁路、长大铁路、沈吉铁路)、3条地铁(地铁2号线、地铁4号线、地铁6号线)以及地面公交、社会车、出租车、长客等多种交通方式,需要通过广场、站房、停车场等空间的立体化布局,实现各类交通设施的一体化,并综合利用地面、地下、高架等多种形式,实现与外部交通的无缝衔接。
1.2 地区功能复合化北站站前地区是沈阳市金融商贸开发区,包括金融、贸易、酒店、文化娱乐等多种功能,是沈阳市建设东北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载体。
城市交通枢纽建筑与多模式交通一体化
![城市交通枢纽建筑与多模式交通一体化](https://img.taocdn.com/s3/m/42a0034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8f.png)
城市交通枢纽建筑与多模式交通一体化如今,城市化进程不可阻挡地推动着城市交通的发展。
城市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交通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城市居民出行的重要功能。
而多模式交通一体化则是城市交通枢纽建筑的设计和规划的核心思想,旨在提供更便捷、高效、环保的出行方式。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城市交通枢纽建筑与多模式交通一体化的关系。
首先,城市交通枢纽建筑的设计应考虑到多种出行方式的融合。
城市内不同的交通模式应有机结合,通过设计合理的交通枢纽建筑,使得不同出行方式之间的转换更加方便快捷。
例如,人们在从地铁站出来后,可以直接步行到附近的公交站台,实现地铁和公交的无缝对接。
这样的设计不仅提升了居民的出行体验,还减少了中途换乘所带来的时间浪费。
其次,城市交通枢纽建筑应兼顾交通流量的高效处理。
城市的交通压力不断增加,如何处理好交通流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多模式交通一体化旨在通过合理的交通规划和设施建设,最大限度地提高交通效率。
在交通枢纽建筑中,可以合理规划乘客上下车的通道,避免拥堵和混乱。
同时,科技的进步也为交通枢纽提供了更多解决问题的可能性,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运用,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数据进行路线调整,以减少拥堵和延误。
接下来,城市交通枢纽建筑还应注重可持续发展。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城市交通的可持续性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多模式交通一体化可以通过鼓励公共交通的使用,减少机动车辆在城市交通中的占比,达到减少尾气排放和降低环境污染的目的。
城市交通枢纽建筑应设有完善的自行车停放区和步行通道,鼓励居民采用环保出行方式。
同时,可以在交通枢纽周边设置绿化空间,增加城市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的生活品质。
此外,城市交通枢纽建筑还应注重人性化设计。
城市交通枢纽作为进城和离城的重要门户,应提供舒适、方便的出行环境。
例如,在交通枢纽内设置舒适的候车区域、休息区和服务设施,为乘客提供便利。
此外,还可以考虑设置儿童活动区、充电设施等,更好地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253-基于枢纽与城市功能融合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研究——以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设计为例
![253-基于枢纽与城市功能融合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研究——以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设计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cc8200679563c1ec5da7185.png)
基于枢纽与城市功能整合的综合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研究——以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设计为例林涛 李道勇【摘要】佛山西站是国家“十二五”内建设的最大型高铁综合交通枢纽。
其选址于佛山市南海区狮山,是佛山城市空间西拓和西翼崛起重要节点,成为支撑枢纽新城的重要引擎。
围绕打造珠三角门户枢纽及枢纽新城目标,通过基于枢纽与城市功能整合的规划设计,实现区域-城际-城市间交通高效换乘服务的同时,以枢纽交通功能为主导,依托复合立体交通拓展,城市大整合设计,交通与城市商业联动扩展与延伸,将枢纽交通、城市及建筑等功能融合,实现佛山西站枢纽植入城市,开创了枢纽与城市融合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佛山西站;综合交通枢纽;枢纽新城;功能整合;规划设计1.引言伴随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浪潮,城市间远程交通联系模式进入高铁时代,高铁不仅带来传统交通模式改变,而且能带动区域经济和城市空间节点发展变化。
佛山西站是国铁贵广、南广线进入广佛都市圈的始发终到站,是珠三角地区的最重要铁路综合交通枢纽。
同时,佛山西站地处城市重要的发展节点,这一片区城市发展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因此,枢纽规划设计不仅要打造珠三角区域综合交通枢纽,还将形成佛山城市空间发展的新节点。
本文通过基于枢纽与城市功能整合的规划设计思路,一是就如何利用枢纽空间,实区域‐城际‐城市间高效联络和多种交通方式快速转换,同时,还就如何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扩展,实现枢纽、城市功能、建筑空间一体化整合,实现枢纽植入城市进行研究探讨。
2.枢纽与城市功能整合化发展趋势2.1枢纽与城市的功能解读(1)交通功能需求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大量人口聚集使得人们对交通需求日益增长,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以其高效率、高运能、交通空间立体化、交通组织密集有序等优势在城市交通体系中起到重要作用。
同时随着经济增长,交流的密切,出现的短途、商务性为特征的城际间客流对传统交通枢纽提出了更加丰富的功能要求。
面对出行旅客性质的改变,综合交通枢纽以其合理组织各种快速交通方式,高效便捷的交通效率成为枢纽城市综合体出现的最本质原因[5]。
滨海新区六大客运交通枢纽——构建综合交通一体化客运枢纽的设想
![滨海新区六大客运交通枢纽——构建综合交通一体化客运枢纽的设想](https://img.taocdn.com/s3/m/fa73f2277375a417866f8f4a.png)
枢纽 、 国家 铁 路 网 、 国家 高速 公 路
网构 建 滨 海 新 区 服 务 大 区 域 交 通 的 国家 级客 运 枢纽 . 升滨 海 新 区 提 在 国 家交 通 网 络 中 的枢 纽 地 位 与 交 通 区位 功 能 为主导 的城 际级客 运 枢纽 主要 是城 市 对外 交 通 . 要依 托 火 主
发展 。作 为经 济发 展 的基 件 . 海新 区的交 通 运 输 滨 重 大 机 遇 . 同 时 也 对 其 次 、 宽领 域 提 出 了新 的 更 求 . 别是 在 国家 交 通枢 特 位 和作 用 得到 了更 大的提 三 、 海 新 区 客 运 滨
构 想
区域 的结 合 部 .在 京 津 冀 都 市 圈 北 亚 . 力 建设 我 国北 方对 外 开放 努
滨 海 新 区 地 处 环 渤 海 地 区 的
I  ̄
27 0. 08
维普资讯
盛盎兰
中部 , 于华 北 、 北 和 东 北 三 大 位 西 中 .它 是 我 国北 方 地 区 进 入 东 北 亚 、 向太 平 洋 的重要 门户 和对 外 走 通 道 . 是 联 系 内 陆 与 中亚 、 亚 也 西
维普资讯
盛盎
展
{
~
一
圆 儡 圉…
… 一
园一 赛 国 镪 ~ 一 强一 纽
也 交 求 的综合 交 通 系统 。人性 化 、 运 趋 势 . 是 解 决 城 市 土 地 、 通 供 捷 环 化 、 息 化 、 态 化 是 一 体 化 交 通 需 关 系 紧 张和 交通 带 来 的经 济 、 信 生
充分 发 挥 空 港 、 港 在对 外跨 海
区 域交 通 中 的辐 射功 能 . 通过 航 空
综合交通枢纽信息化系统概念设计及应用
![综合交通枢纽信息化系统概念设计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00787f45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6f.png)
简介综合交通枢纽信息化系统应用实例系统设计框架其他考虑因素结语
综合交通枢纽
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有多种,不仅有直接与交通相关的服务,还可作为社区汇集点。事实上,综合交通枢纽产生了大量客流,并为其他设施,如零售和商业提供了客源。反过来,这些设施又为旅客提供了更加适宜的和友好的环境。交通枢纽理论上应提供不同交通模式之间高效便捷的换乘,为旅客提供无缝的体验。所有交通模式,公共(汽车、轨道、飞机等)和私人(汽车、自行车、行人等),都应考虑在内并在设计中进行定制,在适宜的环境中容纳它们。
信息化系统应用实例
运营管理--各种出行模式的管理能够有效的利用终端设备和各种设施。由旅客信息网络获得的信息数据用于向交通枢纽中的所有运营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可以提高运营效率及资源的利用。 可维护性--该系统应易于维护,保证其工作的最高效率。 环境吸引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应更好的吸引旅客去使用其中的便利设施,如便利店、酒店、商业街等。
综合交通枢纽
在多模式实施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包括: 各模式之间不便捷的换乘; 信息缺乏,无明确的方向指示; 信息过剩,杂乱无章; 只考虑车辆,忽视旅客; 过于庞大、开放的环境; 不安全的环境; 拥挤、混乱的环境。 这些问题有的可以重新解决,通过在原先的地方开发一个综合的设计,以满足上述目标;有的需要利用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
信息化系统应用实例
枢纽综合体裙楼部分共分六层: 负二层是具备城市安全岛功能的大型公共停车场; 负一层是地铁2号线换乘大厅、公交换乘中转区,配套有国际品牌超市、商业内街名品走廓,并直通商务公寓、写字楼、酒店大堂; 地面一层是短途巴士到发厅、电动力公交、快速公交、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到发中心和主售票中心,并配套商业内街名品走廓,通过天井与负一层直通,内部环形内街布局有湖南民俗原味美食街区,布局有东北、西北、西南、北向四个大型开放式广场; 地面二层是长途巴士到站平台、主候车大厅,东南部设有凯旋塔广场、商务美食店,长途巴士发车/备班平台;地面三层/四层设有智能交通控制中心和国际影城、书吧。
中国铁路站城一体化设计思路探讨-以白云站方案设计为例
![中国铁路站城一体化设计思路探讨-以白云站方案设计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7e4ac9f752d380eb63946d03.png)
中国铁路“站城一体化”设计思路探讨——以白云站方案设计为例摘要:以广州市白云站为例,本文阐述了基于TOD模式下“一体化”的铁路站房及其站区规划设计。
分别从“交通一体化”和“站城一体化”两方面对白云站设计方案进行了探讨。
“交通一体化”指的是流线交通的整合,包括了车行组织、人行组织之间的换乘联通。
“站城一体化”则是对站房与城市、站区与城市一体化设计的探讨。
关键词:畅通融合;站城一体化;交通枢纽1.概述随着现代化进程,中国铁路已经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国际水平的高速铁路,全国各地的高速铁路系统都在建设规划中。
随着中国铁路新时代的到来,在TOD站城融合一体化的设计理念下,“站城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应运而生。
其目的是降低旅客出行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规划设计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客站枢纽功能布局及流线组织,促进铁路与市政配套交通方式的紧密衔接,保证旅客进出站通道的顺畅,从而最大限度方便旅客。
“交通一体化”指的是流线交通的顺畅,包括了车行组织、人行组织之间的换乘联通。
“空间一体化”则对站房与城市、站区与城市的一体化进行探讨。
本文以广州市白云站为例充分实践和运用了中国铁路TOD模式“站城一体化”设计思路。
2.“一体化”概念界定“站城一体化”是新时代高铁站建设的第一要义,其理念是努力降低旅客出行的时间和经济成本,规划设计综合交通枢纽,完善客站枢纽功能布局及流线组织,促进铁路与市政配套交通方式的紧密衔接。
可以分为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交通一体化” 和“站城一体化” 。
“交通一体化”主要指流线组织的合理性和畅通性,保证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和铁路站房的交通衔接,旅客进出站通道的顺畅,最大限度方便旅客。
其中包括了“车行组织”的换乘和“人行组织”换乘。
“站城一体化”指促进铁路与市政配套交通方式的紧密衔接,铁路与城市之间没有明确的城市空间肌理分界,推进铁路与城市融合发展。
其中细分为“站房与城市” 、“站区与城市”两个方面的融合。
“人行组织”属于站场内部的交通换乘,“车行组织” 、“站房与城市” 、“站区与城市”属于站场外部。
客运一体化枢纽概念及分类
![客运一体化枢纽概念及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d321678331126edb6f1a10df.png)
客运一体化枢纽概念及分类1.1客运一体化枢纽的概念根据《上海市城市交通白皮书》中的定义,一体化交通体系由公共客运、道路运行、交通衔接和运输管理四个系统充分整合而成。
在协调运营的公共客运系统中,各种方式根据不同的功能定位,合理分工,紧密衔接,轨道交通为骨架,公共汽车为基础和出租汽车为补充。
在功能完善的道路运行系统中,各种功能等级的道路分层次地合理衔接,公交网络、步行网络、自行车网络和机动车网络平衡发展,停车与行车设施相互匹配。
通过多种方式协调的交通衔接系统,提供乘客方便的换乘条件,实现公共交通与个体交通的有效转换,促使对外交通与室内交通紧密连接,建设统一、协调和高效的运输管理系统,以先进的管理技术为手段,促使交通硬件和软件形成最佳组合,发挥交通体系的最大效益。
一体化交通系统应当具备各种不同的高效、舒适、便利的运输模式,这个系统主要组成部分是高等级的公共运输系统(飞机、铁路、地铁、轻轨、巴士、出租等)。
一体化交通系统中的公交袁术系统一日化的核心思想是建立一个综合性公交运输体系,其各组成部分高度发达且相互良好融合,票价合理,为乘客提供舒适的旅行服务。
所有的公共交通服务应涵盖在一体化的公交运输系统内,其组织架构建立在以下分层结构基础上:——轨道系统用于客运量较高的交通走廊;——接驳公交服务系统(如地铁巴士)用于客运量次之的交通走廊,作为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补充和馈入;——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服务系统用于快速线及市中心线的高质量的巴士服务线路;——为连接市中心与周边地区,增加接驳公共客运服务如长途汽车和小公共汽车;——出租车提供私家车式服务。
然而,由于综合交通枢纽在信息上的非共享性、管理上的非统一性,导致枢纽布局、交通衔接、客流分配等方面存在严重的缺陷,影响了枢纽功能的发挥,集散换乘效率低下。
客流集散地区往往人流车流混杂、彼此干扰严重,而且在交通管理方面存在缺陷。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的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形象。
在进入信息社会的今天,一体化的城市交通应运而生,本章就客运一体化枢纽进行详细的分析。
综合交通枢纽建筑设计与功能优化
![综合交通枢纽建筑设计与功能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2af26bd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6.png)
综合交通枢纽建筑设计与功能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综合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中枢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连接不同交通方式及出行需求、提供便捷、舒适出行环境的重要作用。
综合交通枢纽的建筑设计与功能优化是提升城市交通效率和人民出行体验的关键。
一、人性化设计提升出行体验综合交通枢纽不仅是交通工具换乘的场所,也是人们休息、等候的空间。
在建筑设计中,应注重人性化,提供舒适的候车区域。
例如,在候车大厅中加入座椅、小型图书馆等设施,让等候的人们能够尽情阅读或休息,缓解出行时的疲劳。
此外,应合理设置各种导向标识,让乘客能够迅速找到正确的换乘节点,并提供人性化的服务台,为人们提供信息咨询和解答疑惑。
二、交通方式无缝衔接提高效率综合交通枢纽的建筑设计应满足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互通,打破交通壁垒,提高交通效率。
例如,设计合理的步行通道和天桥,使得不同交通设施之间的联系紧密而无缝衔接。
此外,充分考虑地铁、汽车站等交通工具的接驳,设置出入口和过街天桥等,方便乘客流动和换乘。
通过建筑的合理规划,能够充分利用空间和通风系统,减少人流拥堵和换乘等待的时间,提高乘客出行效率。
三、多功能一体提供便利传统的交通枢纽建筑往往只满足基本的换乘功能,但现代综合交通枢纽不仅需要满足交通功能,还应具备多功能的一体化特点。
例如,利用综合交通枢纽的空地,可以建设商业设施或社区文化中心等,满足人们购物、娱乐等需求。
此外,结合现代科技,可以在枢纽内设置智能化设备,如自动售票机、自助取票机、无线充电区等,方便乘客出行和生活。
通过多功能一体设计,不仅提高了综合交通枢纽的利用价值,还提升了城市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
四、生态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在综合交通枢纽的建筑设计中,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在建筑物周围布置绿化带和花坛,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提供舒适的环境。
同时,在建筑物屋顶设置太阳能光伏板,利用可再生能源为枢纽供电,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通过合理规划交通道路和停车场,鼓励市民绿色出行,减少交通拥堵和尾气排放。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https://img.taocdn.com/s3/m/effeda3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6a.png)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交通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交通拥堵、交通事故频发、交通运输效率低下,成为困扰城市发展的一大痛点。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旨在整合各种交通方式,提高交通运输效率,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的核心理念在于“一体化”。
这一理念要求将不同的交通方式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无缝衔接。
常见的综合交通枢纽包括航空枢纽、铁路枢纽、公交枢纽和港口枢纽等。
在规划与建设时,需要综合考虑不同交通方式的互联互通、换乘便利、信息共享等要素,以达到最优化的交通网络布局。
首先,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趋势。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交通方式如共享单车、网约车等也应纳入考虑范围。
这些新兴交通方式不仅能缓解城市交通压力,还能提高城市居民的出行便利性。
因此,在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中,应该留出适当的空间,以容纳这些新兴交通方式的需求。
其次,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还应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以往的交通枢纽规划与建设往往只关注交通运输的效率,而忽略了环保和能源消耗的问题。
而现如今,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关注度不断提高,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也应该朝着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率的方向发展。
例如,可以在交通枢纽周边建设互联网配送中心,以减少货运车辆进入城区,同时提倡低碳出行方式,如步行和骑行。
这些措施将有效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同时还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再次,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需要整体考虑城市的交通需求与城市功能布局。
不同城市的交通需求各不相同,因此在规划与建设时需要根据城市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例如,对于游客众多的旅游城市,需要建设以旅游为特色的综合交通枢纽,以满足游客的交通需求和提供相关服务设施。
对于产业城市来说,交通枢纽的规划与建设应该以服务生产和流通为导向,以提高物流效率。
城市公共化建筑空间同枢纽交通的一体化设计——成都火车南站项目枢纽城市综合体项目实践
![城市公共化建筑空间同枢纽交通的一体化设计——成都火车南站项目枢纽城市综合体项目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16f70d3c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ee.png)
城市公共化建筑空间同枢纽交通的一体化设计——成都火车南站项目枢纽城市综合体项目实践刘奕;李钫【摘要】从城市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思想出发,通过对城市的交通倾向性开发,区域性混合开发及绿色空间的营造分析,以系统化的区域功能,高效化的区域交通,人性化的区域网络节点,整合综合体的交通性城市效益;以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城市空间的复合化利用,城市功能的多样化利用,整合综合体的功能性经济效益;以城市灰空间的整合利用,立体街道的生态空间植入,及第五立面的城市公园拓展,整合综合体的生态化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发挥西部开发区域片区的网络节点的特征机能,指导成都火车南站项目枢纽城市综合体项目的具体设计实践.【期刊名称】《华中建筑》【年(卷),期】2016(000)009【总页数】6页(P80-85)【关键词】城市建筑综合体;交通倾向开发;区域混合性开发;绿色公共空间营造;设计实践【作者】刘奕;李钫【作者单位】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4.191城市设计一体化的设计思想需要我们在设计中充分考虑城市的空间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复合效应、高效管理,作为城市构成的有机个体,建筑需要在此产生与自身相对应的价值效应,以强化其辐射特征。
我们常常提到的城市建筑综合体,是在城市设计一体化体系整体观念辐射下的建筑综合体表现形式;或者说,城市建筑综合体是体现了城市设计一体化设计概念和方法的建筑综合体。
正如1977年《马丘比丘宪章》指出的“新的城市化概念追求的是建成环境的连续性”,连续性的表现应该在何处得以凸显,在此,我们希望能够有一个特征标志性的点对此予以论证。
于是城市的公共交通脉络成为了一个最有利的连续性标志,它贯穿城市,乃至区域的动线,使得城市的每一个公共节点在此动线上予以整合。
城市建筑一体化以公共脉络进行整合,实则将支端效应最大化,并通过对此城市公共空间的高效设计,向社会提供形态丰富,功能多样的空间需求,使得城市的城市领域与建筑领域之间的中间领域在此脉络带动下得到极大的发展(图1)。
站城一体化的理性思考——兼谈杭州东站枢纽综合体设计策略
![站城一体化的理性思考——兼谈杭州东站枢纽综合体设计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2413d90bd1f34693dbef3e9b.png)
|站城融合/Station-City Integration站城一体化的理性思考——兼谈杭州东站枢纽综合体设计策略Station-City Integration:Design Strategy of Hangzhoudong Railway Station李春舫1.1Chunlang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图分类号:TU248.1文献标识码:A 摘耍“站城•体化”是我I回高铁锂设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也势铁路X站与城I\i的关系发生了根木性变化.不再星功能单-的交通孤岛.而址作为城币街区中的城市综合体铁路交通枢纽与城市共生,协同发猥,成为城117更新与发展的新动力站城-休化的关键因素.泌交通的-体化关键词•体化;站城融合;交通Abstract**Stalion-city integration"is I 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highspeed railway constaiclion in the new historical period.The relationshipbetween railway station and city has changed fundamentally:it is nolonger a single-funclion Ira111c island,but as an urban complex in thecity block.Railway transportation huh and the city synergy dcxclopnicntbecome the new power of urban renewal and deselopment.Tlie key factorof station city integralion is the integration of Iraffic.Keywordsintegration;station-city synergy:transportation2018年5月28日,白岩松主持的央视“新闻1+1”栏目,焦点话题是“高铁很近,车站很远”,讲述了高铁车站和城市之间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尤其是车站选址和车站与城市的交通衔接问题,也对全国各地涌现出的“高铁新城”现象提出了疑问。
一体化交通枢纽设计与管理
![一体化交通枢纽设计与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de4c9c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db.png)
一体化交通枢纽设计与管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困扰人们生活的重要问题。
为了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交通枢纽的建设是非常关键的,而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一体化交通枢纽的设计与管理。
一、什么是一体化交通枢纽?一体化交通枢纽是指以地铁、公交、出租和私家车为主要组成部分,融合各种交通方式,为乘客提供无缝转换服务的交通枢纽。
二、如何进行一体化交通枢纽的设计?1. 综合考虑功能配套设计之初,要对一体化交通枢纽的功能配套进行综合考虑,确定主要交通方式,提出集中换乘点、通道设计及车站形式等方面的具体要求,以便在建设中更好地协调各种交通 mode,简化乘客的换乘过程。
2. 多方协商,保证建设顺利进行一体化交通枢纽设计过程中,要加强多方协商,在政府、市民代表及相关交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成果更加美满,建设效益将大大提升。
3. 制定合理的规划布局在设计过程中,要先制定合理的规划布局,确定站点位置、交通路径及搭建的公共设施类型等基本信息。
同时,还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等问题,使设计方案更具可行性和实用性。
三、如何进行一体化交通枢纽的管理?1. 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素质一体化交通枢纽的管理应由负责管理人员组织、协调进行。
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和较好的管理能力,保持对各项措施的持续维护。
2. 加强人员调度管理为了保证交通枢纽更好地发挥重要作用,必须加强人员调度管理。
管理人员应加强四位一体、八位一体、多位一体等人员配合方式,逐步实现高效调度。
3. 完善安全管理机制做好交通枢纽的安全管理工作也是至关重要的。
应加强对人员、车辆和设施的安全管理并制定有关安全制度。
四、一体化交通枢纽的建设与管理如何促进城市发展?1. 降低城市拥堵程度随着城市发展和人口增加,城市交通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
一体化交通枢纽的建设与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城市拥堵程度,保证城市道路流畅。
2. 增强城市软实力交通枢纽的建设和管理不仅能改善城市交通环境,还能提高城市软实力。
tod一体化综合开发技术导则
![tod一体化综合开发技术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621be84e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a.png)
tod一体化综合开发技术导则一、引言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一体化综合开发是指将城市中心区域的交通枢纽与周边土地利用有机结合,通过规划和开发,实现高效的交通系统和可持续的城市发展。
本文将介绍TOD一体化综合开发的技术导则,以提供指导和参考。
二、总体原则1.综合规划:在TOD开发过程中,要进行全面的综合规划,包括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建筑设计等,确保各个方面的协调和统一。
2.可持续发展:TOD开发应注重可持续性,包括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提高交通效率、减少能耗和环境污染等措施,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3.人性化设计:TOD开发要关注居民和用户的需求,注重人性化设计,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和舒适的生活环境。
4.多元化功能:TOD开发要将不同功能融合在一起,包括住宅、商业、办公、文化等,形成多元化的城市空间和活力。
三、TOD一体化综合开发的技术导则1.交通规划:-建立高效的交通网络:设计便捷的公共交通线路和站点,确保与周边地区的连接畅通。
-提供非机动车和步行设施:建设完善的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系统,鼓励非机动车出行和步行,减少对机动车的依赖。
-设计合理的停车设施:提供足够的停车位,并合理布局,使停车设施与交通枢纽相衔接。
2.土地利用规划:-合理控制建筑高度和容积率:根据交通枢纽的特点和功能,控制建筑高度和容积率,确保景观和城市形象的统一。
-多样化土地利用:在交通枢纽周边设置住宅、商业、办公等不同类型的用地,实现功能的多样性和互补性。
-创造开放的公共空间:设计开放的公共广场和绿地,为居民和用户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3.建筑设计:-节能环保:在建筑设计中注重节能和环保,采用高效的建筑外墙材料、节能设备和可再生能源利用等措施。
-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设计合理的室内布局和通风系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满足居民和用户的需求。
-强调建筑与交通的关联性:在建筑设计中考虑交通枢纽的视线和步行路径,强化建筑与交通的关联性。
城市综合交通换乘枢纽一体化设计分析研究
![城市综合交通换乘枢纽一体化设计分析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afe4bcc5fbfc77da269b119.png)
城市综合交通换乘枢纽一体化设计分析研究摘要:城市综合交通换乘枢纽一体化设计,以交通换乘为主导元素,通过综合开发的手段,引发一系列城市聚集效应。
运用城市tod 理论,对城市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进行后续开发。
建筑综合体引发城市立体化开发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反应。
扩大城市空间容量、解决交通压力、推动经济发展,将是城市综合枢纽一体化开发的长期目标。
本文结合实例对城市综合换乘枢纽的特性进行研究,分析枢纽的交通组织、内外空间构建以及枢纽与办公、商业开发的建筑设计模式与发展趋势。
关键词:综合换乘枢纽;交通组织;城市综合体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起源于西方国家,工业革命以前,城市只是注重空间形态的表述以及理想化的静态结构过程,传统的建筑功能单一,以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存在于城市空间中。
社会变迁引发空间功能的变化、交通矛盾的日益严重,大力推动了城市交通和建筑的一体化设计观,因此城市交通与建筑开始共存于城市空间并相互影响,合理的一体化设计会使相互比邻且不同功能建筑产生比自身更大的功能效应,城市网络交通运转不畅使集约化成为重要课题。
近年来,我国在轨道交通快速建设的前提下,地铁站交通枢纽与建筑综合体一体化设计成为主导。
本文针对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开发模式、意义、发展趋势等进行研究及探索。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目前我国正处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城市交通枢纽的一体化设计具有与时俱进的意义,它是实现城市、经济、环境共同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城市中的交通体系像血管一样连接着其他各项功能,城市化的推进带来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和交通方式的多样化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传统交通简单的平面叠加方式无法行之有效地解决土地稀缺和复杂功能之间的矛盾。
综合交通枢纽通常位于城市的重要中心区域具有自身鲜明的建筑形象,带动着区域的交通换乘高效运转、商业办公等开发,并节约城市用地、带动经济等多项优势。
二、研究的概念及内容城市综合交通换乘枢纽一体化开发是指以地铁、国铁大量人流为核心与其它交通枢纽与城市建筑体结合,与多种建筑功能相结合,充分利用交通可达性创造的公共活动空间,来实现高效换乘,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多种交通方式通过横向或纵向连接的方式满足使用者出行、工作、购物、娱乐、休憩等社会功能。
东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与实践
![东莞南站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与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e19f93d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10.png)
图1 东莞南站轨道交通线路规划图赣深高铁樟洋站16 号线塘厦中心站东莞南站富民南路站1 号线1 号线支线图2 东莞南站纵向布置图二层候车厅三层站台层一层架空层地铁车站出站廊-18 m图3 东西侧配套交通设施布置图大巴车场出租车场网约车场东侧研究范围公交车场铁路自营停车场预留中虎龙城际塘厦站图4 周边交通路网规划图规划三路规划四路规划一路规划二路龙林附路樟木头大道一期实施二期实施三期实施出站后在地面架空层换乘社会或通过地铁出入口换乘地铁。
、站前广二路、四路改造樟木头大道除规划三路预留工程采用铁路代建模式外,其他工程采用勘察设计总承包(EPC )模式。
4.2 站前广场站前广场分为广场景观区、广场集散区和生态停车区,如图7所示。
总体以东莞秀美的山岭为原型,融合莞草、编织、科技等元素。
广场景观区为基本农田,面积为34 325 m 2,种植当地色彩感强、观赏性高的经济作物,与周边景观公园形成整体视觉冲击;广场集散区为旅客人流集散区域,面积为8 856 m 2,以带状平缘石花池,形成从农业景观到城市景观的有机过渡;生态停车图5 地铁进出高铁站房流线图4 号出入口5 号出入口3 号出入口6 号出入口8 号出入口2 号出入口1 号出入口7 号出入口通往社会车场通往公交车场地铁换乘高铁流线高铁换乘地铁流线地铁通往其他交通流线图6 地面交通进出高铁站流线图出站旅客流线进站旅客流线出站厅出站厅区为社会车辆停泊区,面积为12 264 m 2,设置车位约250个,其中包含70个带充电桩车位。
4.3 东侧桥下停车场东侧桥下停车场除网约车场由铁路部门负责建设外,其余为地方政府部门配套建设。
旅游大巴车场面积5 619 m 2,设有上客位17个,停车位8个;出租车场面积6 480 m 2,设上客位10个,排队长度370 m ;网约车场面积10 295 m 2,设置车位约140个;公交车场面积5 619 m 2,设停车位9个,蓄车位15个,如图8所示。
横琴口岸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设计
![横琴口岸综合交通枢纽一体化规划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5d1a619de80d4d8d15a4f99.png)
66规划设计2009年,国务院提出以合作、创新和服务为主题,充分发挥横琴地处粤港澳结合部的优势,推进与港澳紧密合作、融合发展,逐步把横琴建设成为带动珠三角、服务港澳、率先发展的粤港澳紧密合作示范区,标志横琴新区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
横琴新区以“四个岛”为城市发展目标,即连通港澳、区域共建的“开放岛”,经济繁荣、宜居宜业的“活力岛”,知识密集、信息发达的“智能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岛”。
为更好地发挥“衔接港澳,辐射内陆”的重要功能,亟需构建开放便捷、高效畅达的对外交通体系,打造区域交通枢纽地区,提升区域辐射力。
横琴口岸在区域融合发展中承担重要角色,不仅要具备与需求相适应的交通功能,更应发挥引导地区整体发展的作用,所以,横琴口岸综合交通枢纽是横琴新区展现地区魅力、区域融合的关键。
1、口岸功能定位根据粤港澳发展新形势,横琴口岸综合交通枢纽将成为珠海面向澳门、面向珠三角区域的城市门户,成为珠海对外交通的第一枢纽,即横琴新区综合交通枢纽未来将建成发挥横琴新区地区魅力、具有标志性门户功能的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
2、需求分析(1)口岸交通需求分析口岸交通包括客运直接跨境、客运接驳跨境和货运直接跨境三类。
根据预测,2030年,横琴口岸跨境需求22.2万人次/天。
直接跨境方面,其中小汽车直接跨境1.3万人次/天,1.1万车次/天,约占5.9%,旅巴直接跨境1.4万人次/天,400车次/天,约占6.5%,货车1958辆/天,高峰小时单向约600pcu/h ;接驳跨境方面,其中小汽车接驳3.6万人次/天,2.4万车次/天,约占16.2%,公交接驳6.1万人次/天,2400车次/天,约占27.6%,旅巴接驳1.6万人次/天,460车次/天,约占7.3%。
(2)地区交通需求分析地区需求交通包括过境交通、口岸综合开发交通和周边区域接驳换乘交通三类,根据横琴新区宏观交通模型测试显示,综合开发交通需求占比相对较高,超过跨境交通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换乘一体化 、 交通枢纽设施一体化 、 交通枢 纽景 观一体化 。以一体 化设计 理念指 导综合 交通枢 纽设计 , 对 换 乘交通设施进行一体化 布局 , 有效组 织交通 , 充分 利用地 下空 问 , 提高 旅客换 乘效率 的 同时提高城 市土地 资
源 的利用率 。 关键词 : 综合交通枢纽 ; 一体化 ; 交通综合体 ; 换乘
2 0 1 3年 4月
高
速
铁
路Hale Waihona Puke 技术 No . 2. Vo 1 . 4
第 4卷 第 2期
HI GH S PEED RAI LW AY TECI - I NOL0GY
Ap r . 2 01 3
文章 编 号 :1 6 7 4 -8 2 4 7 ( 2 0 1 3 ) 0 2 _ _ 0 0 3 5 - _ 0 4
ZHANG Xi n g - y a n J I N Xu- we i
( C h i n a R a i l w a y E r y u a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G r o u p C o . , L t d , C h e n g d u 6 1 0 0 3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Ba s e d o n 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d e v e l o p me n t t e nd e n c y o f d o me s t i c c o mp r e he n s i v e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h u b,i n t e g r a t e d de — s i g n c o n c e p t f o r Ch i n a ' s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hu b i s pr e s e n t e d i n t hi s p a p e r . Ta ki ng Ch e ng d u Ea s t Pa s s e ng e r S t a t i o n a s a n a n a l y t i c c a s e,t h e p a p e r s u ms u p t h e p r i n c i p l e o f d e s i g n or f i n t e g r a t e d h u b,i nc l u di n g p l a n n i n g,pa s s e ng e r
i nt e r c h a n g e,s t a t i o n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s a n d l a n ds c a pe o f i n t e g r a t e d h u b, t o d i r e c t t he d e s i g n or f c o mp r e h e ns i v e t r a ns p o r t a t i o n h u b a nd i n t e g r a t e t h e t r a n s f e r e nc e i n s t a l l a t i o n s S O t h a t t r a n s p o r t a t i o n i s e f f e c t i v e l y o r g a n i z e d, u nd e r g r o u n d s pa c e i s we l l
墨
u s e d a n d u r b a n l a n d r e s o u r c e i s f u l l y u t i l i z e d whi l e t o r a i s e t h e p a s s e n g e r i nt e r c h a n g e r a t i o i s s e c u r e d. Ke y wo r ds: c o mp r e h e n s i v e t r a ns p o r t a t i o n h ub;i n t e g r a t i o n;t r a n s p o r t c o mp l e x;t r a n s f e r e nc e
1 引 言
城 市综合 交 通枢纽 作 为城 市综 合交通 系 统 的重要
人 多种 功 能 , 协 同发挥 各 种功 能 的优势 , 形成 现代综 合 交通 枢纽 , 为旅 客提 供 良好 的 出行 环境 。
基 于 一 体 化 理 念 的 综 合 交 通 枢 纽 设 计
张兴 艳 金 旭 炜
( 中铁二 院工程集 团有限责任公司 , 成都 6 1 0 0 3 1 ) 摘 要: 在分 析国 内综合交通枢纽发展趋势 的基础上 , 提 出综 合交通枢 纽设计 的一体化设计 理念 。以成都 东
客站综合交通枢纽为例进行分析 , 总结 了综合交 通枢 纽一体 化设计 的规律 : 交通 枢纽规 划一体 化 、 交 通枢 纽
中图分类号 : T U 9 8 4 . 1 9 1 文献标识码 : A
De s i g n f o r Co mp r e h e n s i v e Tr a n s p 0 r t a t i 0 n Hu b Ba s e d o n I n t e g r a t e d Co n c e p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