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驰创投:做价值投资的“VC行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驰创投蓝驰创投::做价值投资的做价值投资的“VC “VC 行家行家””
2018年05月10日
不追风口的投资策略不追风口的投资策略,,能收获投资市场的红利吗
能收获投资市场的红利吗 在喧嚣的国内风险投资市场,深耕中国12年的蓝驰创投并不显眼。
然而,正是这家低调的互联网早期创业投资机构,以1亿美元天使投资,孵化了总估值100亿美元的“蓝驰系”明星公司。其中不乏耳熟能详的赶集网、美丽说、唱吧、趣分期、春雨医生等“互联网+”项目。
除关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结合,蓝驰倾向以“行业研究驱动”投资策略为指导,寻找人工智能于医疗、金融、零售等应用场景的价值点,指导创业者修建技术门槛,将产品、服务商业化以成功造血。
蓝驰创投管理合伙人的陈维广,将这支痴迷“技术投资”的早期基金比喻为“VC 界扫地僧”——不追风口、不做投机,在波动很大的资本市场保持独立思考和笃定节奏,是陈维广的个人风格,也是他带领的蓝驰创投,深度帮扶早期创业者并取得丰厚回报的关键。 “资本要投资于未来,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以此构建未来10-20年新技术投资架构与方向。”他在接受《中外管理》专访时称,下一波互联网创新红利一定基于技术本身,未来一切新的“连接”,如医疗,金融、服务,都将与AI、大数据和云计算协同并进;而蓝驰新募集的一轮总额5亿美元的人民币、美元“双币基金”,也将发力新技术与上述产业的交叉点。
蓝驰创投如何挖掘新技术投资市场红利?其坚持多年精耕赛道、不慕风口的“价值投资观”,对创投圈有哪些启示?
策略一策略一::避免投资激进引发避免投资激进引发“B “B 轮死轮死””
在高举高打的互联网VC 圈,蓝驰创投一直保持每年个位数增长的投资频率。
陈维广深信,当创业者和资本竞相涌入一个领域时,机会将变窄,所以他并不倾向于“撒网式”投资;而是秉持“研究驱动投资策略”,分散风险、精选赛道,先后投出的赶集网、青云、瓜子二手车、春雨医生等,全部在不同细分行业占据领先地位。
“国内创业浪潮从2014年开始太过火热,以往风投每年投出项目不超过10家,2014年则普遍投了不少于30家科技公司,且以往专做后期的机构也来争抢前期项目……”陈维广强调,投资数量的激增,必将让天使轮、A 轮创业者陷入尴尬。
事实上,随着2015年年底资本寒冬来袭,众多机构纷纷减少投资数量。当年创投圈流行一种说法:半数以上的投资人都去度假了,因为已无项目可投!
从“跟风投”到无项目可投,激进投资的“危害”无处不在。
陈维广分析:投资人的盲目,容易促使科技公司估值被提高到“可笑”的高度——科技公司传统A 轮融资额普遍在400万-500万美元,2014年门槛升至1000万美元。若以创业者让出20%股权计算估值,该公司估值将达5000万美元!这将导致市场放缓时,A 轮估值过高的项目融不到B 轮。
因为投资人把本应投向B 轮、C 轮的钱,过早投向了A 轮,后续轮次必将“僧多肉少”。而一旦项目融不到B 轮,此前A 轮资方就会考虑收手。
另一表现是,2014年以来国内投资经理数量的激增。“当年我们要进入硅谷一家VC 公司当投资经理,至少具备哈佛等名校学历,现在美国风投用人标准更高——不仅要有5-10年创业经验,还要有项目退出的业绩才能胜任合伙人。”陈维广说,这与国内投行的“低门槛”形成了鲜明反差。而浮躁的投融资环境,对基金本身伤害巨大,青涩的投资人会降低对项目质量的把控,或迫于竞争压力,被迫签下前景并不看好的创业项目。
之所以有这样的反思,源自陈维广领教过2001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的威力。 “那是我首次进入风险投资领域,2000年纳斯达克股指顶峰高达4000点,随便一个科技企业A 轮就能融到一两千万美元,但到了2001年初股指暴跌至2000点,损失相当惨重。”陈维广回忆那场股灾,“当天我的股票就损失了52%;随后二级市场股民开始抛售互联网公司股票,加之这些公司本身就无盈利能力,便再次激发了纳斯达克股指下挫。”
陈维广分析,一旦“泡沫”破裂,创业公司股东们亟须进行“内部融资”,拿出剩余的钱让原有项目继续运转,因为市场调整期,投资人若无法帮所投好项目融到B 轮,再好的项目也会半路夭折。
同时,他也提醒创业者,要有一定的财务管理能力。“财务报表并不能全面反映资金运转状况,一个善于管理金钱的创始人,势必关注资金使用效率,甚至细化到每位员工的支出和回报比”。
管理点评
理点评 在每个领域,总有智慧者能洞察本质,把握趋势,创造出令同行诧目的成就。巴菲特投资最看重公司的赚钱能力,并给这种“赚钱能力”设定了标准:毛利率高于40%,净利率高于5%,净资产收益率高于15%,这三个指标说明该公司产品好卖、销售成本不高、公司赚钱,投下去钱的利用效率自然也会很高。陈维广提到“要解析潮水下隐藏的‘秘密’”,同样做到了回归投资本质。因为但凡好的投资,从不是盲目、跟风投,而要形成自己的节奏,洞察潜力项目,匠心打磨造血能力、用心做出数据规模,只有这样才能让价值回归、让资本回报。
点评人点评人::北京蓝海易通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荣振环
策略二策略二::掌握投资与退出节奏
掌握投资与退出节奏
“硅谷创业教父”彼得·蒂尔有一句名言:“成功的企业往往建立于开放、未知的秘密之上。”陈维广对此非常赞同。
他认为,无论是投资人,还是创业者,都别急于跳进某个热潮,要善于解析潮水下隐藏的“秘密”,那才是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毕竟在科技产业欣欣向荣的市场表象下,很少人能保持清醒与克制。
一只基金能否稳定取得回报,制胜关键在于掌握投资“节奏”——市场好时保持谨慎而非降低标准追求数量;环境不好时也应勇敢投出优质而尚未盈利的“好项目”。毕竟这是一个广受宏观经济影响的行业,经济大势难以预测,人人要学会分散投资风险。这里的“分散”,包括项目种类分散和时间点分散。此外,市场好时要及时退出,风险投资奉行“低买高卖”,但“高卖”不只看账目数字,而是追求真金白银的利润。
这种判断,恰是做投资人最需要的特质。平日为让蓝驰员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陈维广善于营造开放的氛围,他至今未行使过作为基金管理者的“一票否决权”。在他看来,风投最宝贵的就是基于行业分析后的内心选择。
难得的是,在波动很大的市场“情绪”面前,陈维广带领团队亦保持着异乎寻常的理性。如2008年资本寒冬,很多机构不投了,陈维广却在当年年底“隆冬”投了赶集网800万美元,一年半后又追加2000万美元。最终这笔投资为其带来了千万级的投资回报。
2011年后,移动互联网兴起,市场变得越来越“热”,很多机构开始采用人海战术,团队扩张至五六十人,一年投下近百个项目。蓝驰则恪守传统VC 少而精路线,维持七八个人团队规模,以及年均数十个项目的投资节奏。
2015年市场变冷,很多VC 开始收缩资金,陈维广当年却带领团队投资了19个项目。 在蓝驰张弛有度的投资节奏下,他们究竟是如何挖出“好项目”的?
陈维广介绍,机构早期选项目往往看团队、技术、市场。但他除看这些基本要素外,还看整体外部环境与时机。因为不同时间点都会出现不同的机会。如当下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垂直行业SaaS 必将迎来不错的机遇。
此外,陈维广还强调要与创始人“感觉对上”!原赶集网创始人杨浩涌创立瓜子二手车时,蓝驰再次跟投。瓜子二手车的“基本面”是对的:二手车市场的买家、卖家迈过第三方直接交易是“刚需”,创业者保证整个服务流程畅通即可。
策略三策略三::让新技术项目回归商业本质
让新技术项目回归商业本质 表面看,蓝驰投出项目并不多,成绩却不容忽视。在2015年蓝驰创投十周年分享会上,陈维广公布了一组数字:蓝驰投出项目90%顺利融到了下一轮。因是早期投资,他们用一亿美元拉动了十几亿美元的后续投资,孵化了近100亿美元估值的企业。
2016年,蓝驰最新募得的巨额双币基金,也将为创业者带来了更多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