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郭卫东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考核方式:平时+考试总学时、学分: 48 学时 3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学时课程编号:1901011一、课程教学目的通过学习,帮助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帮助学生认识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了解国史、国情,深刻体会与“三个选择”有关的历史,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帮助学生提高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包括三个方面,要求学生实现如下能力:1.认知能力。

能清晰、完整地了解和认识近现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历史主题、发展逻辑;能准确地掌握近现代中国各阶段的事件、人物及其相互的联系;能准确地勾勒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基本线索。

2.思考能力。

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结合近现代中国发展的历史逻辑,深入思考“三个选择”、“六个为什么”,并得出正确的结论。

3.分析能力。

能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知识与结论,对复杂的历史事件、人物及全景式的社会互动发展做出深刻而正确的分析。

三、课程教学重、难点通过课程教学和历史论证,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历史和中国人民为什么及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及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及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什么及怎样选择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及怎样选择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什么及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为什么及怎样选择了改革开放;深刻领会历史和中国人民为什么及怎样淘汰了“三民主义”、实用主义等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为什么及怎样淘汰了中国的资产阶级政党,为什么及怎样淘汰了资本主义道路,为什么及怎样淘汰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为什么及怎样淘汰了“纯而又纯”的公有制,为什么及怎样淘汰了西方式的三权分立制度,为什么及怎样淘汰了西方式的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1-10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1-10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1、课程的性质和目的课程性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的一门重要课程,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

目的:本课程主要讲授中国近代以来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推翻反动统治、实现人民解放的历史,帮助学生了解国史、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自觉地继承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和革命传统,发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进一步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进一步增强拥护共产党领导和接受马克思主义指导的自觉性,懂得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正确性;进一步树立“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的明确观念,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明确本课程在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地位、作用和特点,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明确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和在能力、素质等方面应达到的目标。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课程体系中具有基础性作用,均安排在大一进行讲授,其后续思想政治理论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本课程与《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在教学内容方面有较强的关联。

通过本课程的讲述,可以为“毛泽东思想概论”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历史背景,利于学生对相关理论问题的理解与掌握。

二、课程学时分配总学时48,其中理论48学时。

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三、课程考核本课程采用撰写论文或开卷笔试等形式进行考核。

四、课程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上编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上编综述风云变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目的要求】掌握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矛盾与面临的主要任务,加深对近代中国社会基本国情和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意义的认识。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一、学时每周4学时,总68学时。

二、授课对象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二年级。

三、教学目的历史学专业大学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必修。

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的如下:(1)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中国近代史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把握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及重要人物和事件,了解本学科的基本学术动态。

(2)培养学生从事历史学学习和研究的基本技能,提高他们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使之能够基本掌握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调查采访的方法,能够对历史问题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认识,能够初步掌握撰写史学论文的方法和技能。

(3)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养。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I、课堂教学:约62〜64学时。

2、课堂讨论:1次,2学时。

3、课外作业:1次。

4、复习考试:8学时。

5、教学参观:约6学时。

五、教学手段及教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课堂讲授教学。

2、实行课堂教学与实地参观考察相结合。

六、成绩考核1、平时考核:由任课教师安排,计入学期总成绩,占30%。

2、期末考核:闭卷考试,计入学期总成绩,占70%。

七、教学内容第一讲导言(2学时) 一.建国以来中国近代史研究概述1 .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 .中国近代史的时间断限和分期3 .近代史基本线索:(1)“两个过程”说(2)“三次革命高潮”说(3)“四个阶梯”论二.中国近代史学习的基本问题1 .“近代”的内涵2 .中国近代史的上限与下限3 .中国近代社会性质4 .中国近代社会特点三.中国近代史的线索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思考题:1 .中国近代史的主线是什么?2 .中国近代史的热点问题有哪些?第二讲鸦片战争(7学时)[教学要求]了解掌握鸦片战争前清统治的危机和清政府的“闭关政策”,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大致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后订立的不平等条约,沙俄掠夺中国东北领土的概况,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和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

一 .中国前现代社会基本概况1 .政治概况及特征2 .经济概况及特征3 .文化概况及特征二.鸦片战争前国际国内形势1 .国内:严重的王朝统治危机2 .国际:资本主义在世界范围的发展三.英国发起鸦片战争的原因L 16世纪以来英国对华贸易交往2 .鸦片贸易3 .英国发起鸦片战争的基本动因和直接原因四.鸦片战争的爆发及主要经过1 .鸦片战争的爆发2 .鸦片战争的三个阶段3 .鸦片战争的结果五.中英《南京条约》1 .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2 .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六.鸦片战争的评价与影响1 .主权的丧失2 .鸦片的大量泛滥3 .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4 .中国人学习西方资本主义的开始七.第二次鸦片战争1 .战争的起因和主要经过2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3 .辛酉政变八.鸦片战争后的“研究西方热”1 .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姚莹、徐继畲、梁廷(木材)2 .代表著作:《海国图志》、《康情纪行》、《瀛环志略》、《四洲志》3 .鸦片战争后的“研究西方热”的评价思考题:1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2 .《南京条约》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中文名称:《中国近代史》2、课程类别:必修3、适用专业:历史学教育4、课程地位:专业主干课程5、总学时:546、总学分:37、先修课程:中国古代史二、课程目标通过中国近代史的学习,使学生能较系统地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基础知识,认识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规律,增强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初步学会历史思维方法,能够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解决以后教学工作或其他工作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清政府的禁烟运动;鸦片战争的经过;了解〈〈天津条约〉〉、《北京条约》;掌握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与清政府失败的原因。

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说明中英《南京条约》及其附件对中国社会的深远的影响,战后中国社会变化和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一、清朝统治的衰落二、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殖民扩张第二节反对英国侵略的战争一、鸦片泛滥和中国的禁烟二、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三、战争的三个阶段四、第一批不平等条约的订立第三节战后十年间的中国社会一、社会经济的变化二、思想与学风的转变。

第二章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9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太平天国起义、定都天京、北伐西征;掌握《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运用所学的知识,说明天京事变及其影响,《天朝田亩制度》的主要内容及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

第一节太平天国起义一、洪秀全和金田起义二、定都南京和北伐、西征第二节太平天国的制度和政策一、《天朝田亩制度》二、各项制度和措施第三节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天津条约〉〉二、英法侵略战争的再起和《北京条约》第四节辛酉政变及其以后的政治格局一、辛酉政变二、变后的政治格局第五节太平天国后期及其失败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二、《资政新篇》的提出三、太平天国的失败第三章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8学时)〔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及其特征,无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近代史实践教学大纲(3篇)

近代史实践教学大纲(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中国近代史的基本发展脉络,掌握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和思想。

(2)培养学生对中国近代史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有较深入的理解。

2.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运用历史资料分析、解读历史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国家、民族和历史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珍视和平、追求进步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近代史背景及特点(1)中国近代史的分期和特点(2)世界近代史的发展背景及影响2. 近代中国的主要历史事件(1)鸦片战争及《南京条约》(2)太平天国运动(3)洋务运动(4)戊戌变法(5)义和团运动(6)辛亥革命(7)五四运动(8)抗日战争(9)解放战争3. 近代中国的主要历史人物(1)林则徐、魏源、严复等思想家(2)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洋务派代表人物(3)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维新派代表人物(4)孙中山、宋教仁、黄兴等革命派代表人物(5)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4. 近代中国的思想文化(1)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家思想的演变(2)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3)近代文学、艺术、哲学的兴起(4)新文化运动5.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1)农业、手工业的变革(2)城市化的进程(3)教育、卫生、交通等领域的改革(4)社会风俗的变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近代史的基本知识、理论和观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特定主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或人物,引导学生分析其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和影响。

4. 角色扮演法: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5.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历史。

四、实践教学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迹、博物馆,感受历史氛围,了解历史人物和事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类型:选修课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引言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发展趋势,以及其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具备分析和解读近现代中国历史的能力,加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和认知。

学习目标1. 理解中国近现代史的时间跨度、重要事件和历史发展趋势;2. 掌握近现代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特征;3. 熟悉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思想和运动,了解他们的影响和贡献;4. 培养学生对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5.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文化素养。

教学内容1. 近现代中国历史的时代划分和特征a. 鸦片战争及中国近代史的开端b. 辛亥革命与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c. 民初时期的政治斗争与社会变革d.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与抗日战争的胜利e. 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中国f. 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2.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a. 辛亥革命领导人孙中山的思想与行动b.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c.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中国革命的发展d. 抗日战争中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e. 开国领袖毛泽东及其对中国革命的贡献f. 改革开放中的邓小平理论与实践教学方法1. 授课:通过讲解教师准备的教学材料,介绍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发展趋势。

2.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深入研讨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关键问题和现象。

3. 阅读与写作:要求学生阅读相关文献、书籍和资料,并撰写论文或研究报告。

4. 视听资料:通过播放音频、视频和图像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考核方式1. 期中考试:占总成绩30%;2. 期末考试:占总成绩40%;3. 论文或研究报告:占总成绩30%。

参考教材1. 王宝华,罗志华,何朝荣。

《中国近代史教程》。

北京:备注:教学大纲内容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和背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现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想,掌握其发展脉络和演变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国家观和民族自豪感。

本课程将以教材为基础,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供合适的评估方式以确保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课程内容1. 中国近现代史的大体框架和时代划分- 清末社会的动荡与变革- 辛亥革命和建立的中华民国- 北洋政府的兴衰和传统文化的转变-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发展和冲突2. 近现代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的重要事件和发展- 国共两党的兴起与合作- 长征和抗日战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初期建设- 文化大革命的发生和影响- 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3. 近现代中国重要人物与思想- 孙中山、毛泽东等政治家和军事家- 齐白石、徐悲鸿等文化名人- 陈寅恪、胡适等思想家和学者4. 中西文化交流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影响- 西方思想对中国的影响与传播-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传承三、教学方法和手段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但不限于:1. 讲授与演讲: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演讲,介绍教材内容和重要事件,引导学生理解和分析。

2. 文献阅读:引导学生阅读与近现代中国史有关的文献资料,如新闻报道、历史文献等,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文献解读能力。

3. 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就特定的历史问题展开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和合作。

4. 视频和多媒体资料:结合教学课件、视频和多媒体资料,为学生呈现真实历史场景和重要事件,增强学生的触感和体验。

5.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和考察与近现代中国史相关的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地,加深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和感受。

四、课程评估标准为了确保学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学习成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但不限于:1. 课堂参与和作业: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完成指定的个人或小组作业。

北大教学大纲

北大教学大纲

北⼤教学⼤纲“中国近代史”教学⼤纲(历史学系本科基础课)课程号:02130020 周学时:4 学分:4课程名称:中国近代史(China’s modern history)教学时间:2008、9-2009、1先修课程:中国通史古代部分⼀、基本⽬的本学期“中国近代史”属历史学系本科⽣主⼲基础课,为历史学系两门“通史”中的⼀个部分,上承中国古代史,下接中国现代史。

主要讲授1840年鸦⽚战争起始⾄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历史。

本课程的基本⽬的是:使学⽣基本掌握此⼀时段中国历史的⼤要梗概,主要线索及其发展⾛向;掌握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法;了解相关的研究状况和重要前沿学术动态;了解重要的基本史实、史籍和知识点。

同时,对学⽣的中国近代历史认知能⼒、⽂献阅读能⼒及初步的科研能⼒等进⾏基础性训练。

⼆、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导⾔(2学时)⼀、中国近代史的起⽌与基本线索1、时间概念:1840年-1919年的中国历史时段,1919年的新旧民主主义⾰命史的转换与中国近代史的起⽌关系。

教学讲授的时间范围:从鸦⽚战争到五四运动。

2、分期与基本线索,旧史学的“王朝分期法”;1950年代提出的“三⼤⾰命⾼潮说”;1980年代提出的“四个阶梯说”等等。

⼆、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与时代特点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定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时代特点:外⼒冲击;变化急剧;⽭盾复杂;新旧杂陈。

三、怎样学好中国近代史1、明确学习⽬的-增强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觉性2、注意学习⽅法-提⾼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认识⽔平3、教材、课时安排、教学要求及各教学环节的说明第⼀章、鸦⽚战争(7学时)第⼀节、鸦⽚战争发⽣的历史背景⼀、战前中外关系的两种类别1、亚洲藩属国体系2、欧美国类型⼆、中英⽭盾的由来1、英国对中国的早期侵略与贸易的发展(中古的丝绸与近代的茶叶,⽩银问题)2、清政府的闭关政策3、鸦⽚泛滥与中国的禁烟4、英国政府对华战争决策的作出第⼆节、战争的进程与结局⼀、战争的三个阶段1、第⼀阶段,1840年6⽉⾄1841年1⽉(英国“东⽅远征军”;⾈⼭之役;⽩河与⼴州交涉)。

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

1950年代的“三大革命高潮”说
1980年代的“四个阶梯”说
第一章 鸦片战争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战争的进程与结局 战后的中国社会 香港与澳门问题
第一节 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
封 )亚 。洲 欧藩 美属 国国 家( 。入 贡 与 册
亚洲藩属国 朝鲜 越南 缅甸 苏禄 琉球 南掌 暹逻 廓尔喀
二、中英矛盾的由来
丝绸和茶叶 中西贸易中的白银 印度的棉花和鸦片 鸦片贸易与闭关政策
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
第二节 战争的进程与结局
一、战争的三个 阶段
1840年6月21 日, 英国东方远 征军到达珠江口 岸,鸦片战争正 式爆发,断断续 续打了二、中国战败原因分析
中英双方条件的优劣对比
中国近代史
北京大学历史系
授课教员:郭卫东
导言
一、近代的概念
中国的“近代”: 时间名词。
二、社会性质
半殖民地半封建。
清代大家族
导言
外力入侵
三、时代特点
“挑战一回应”理论
外力入侵 变化急剧 矛盾复杂 新旧杂陈
“在中国寻找历史”
“民族革命说”
导言
四、基本线索与分期
分期
旧史学的王朝分期法:道光、咸丰、 同治、光绪、宣统。
璞鼎查
第四节 香港与澳门问题
一、香港被英国 割占地历史
与 “ 新 界 ”
《 展 拓 香 港 界 址 专 条 》
《 北 京 条 约 》
劳 崇 光 租 让 尖 沙 咀 。
第四节 香港与澳门问题
二、澳门历史问题
《中葡友好通商条约》 遗留问题:主权归属与划界等
澳 门 全 景 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教学大纲(历史学系本科基础课)一、基本目的本学期“中国近代史”属历史学系本科生主干基础课,为历史学系两门“通史”中的一部分,上承中国古代史,下接中国现代史。

主要讲授1840年鸦片战争起始至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历史。

本课程的基本目的是:使学生基本掌握此一时段中国历史的大要梗概,主要线索及其发展走向;掌握中国近代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相关的研究状况和重要前沿学术动态;了解重要的基本史实、史籍和知识点。

同时,对学生的中国近代历史认知能力、文献阅读能力及初步的科研能力等进行基础性训练。

二、内容提要及学时分配绪论(2学时)一、中国近代史的起止与基本线索1、时间概念:1840年-1919年的中国历史时段,1919年的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史的转换与中国近代史的起止关系。

教学讲授的时间范围: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2、分期与基本线索,旧史学的“王朝分期法”;1950年代提出的“三大革命高潮说”;1980年代提出的“四个阶梯说”等等。

二、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与时代特点1、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定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2、时代特点:外力冲击;变化急剧;矛盾复杂;新旧杂陈。

三、怎样学好中国近代史1、明确学习目的-增强学习中国近代史的自觉性2、注意学习方法-提高对中国近代历史的认识水平3、教材、课时安排、教学要求及各教学环节的说明第一讲、鸦片战争(6学时)第一节、鸦片战争发生的历史背景一、战前中外关系的两种类别1、亚洲藩属国体系2、欧美国类型二、中英矛盾的由来1、英国对中国的早期侵略与贸易的发展(中古的丝绸与近代的茶叶,白银问题)2、清政府的闭关政策3、鸦片泛滥与中国的禁烟4、英国政府对华战争决策的作出第二节、战争的进程与结局一、战争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1840年6月至1841年1月(英国“东方远征军”;舟山之役;白河与广州交涉)。

2、第二阶段,1841年1月27日至7月(清政府的对英宣战;广州之役与“广州和约”;三元里抗英斗争)。

3。

第三阶段,1841年8月至1842年8月(英国对华战争的扩大;江浙战事;中国的战败)。

二、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1、中英双方客观条件的优劣对比2、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

第三节,战后的中国社会一、不平等条约体系的初步确立1、条约赔款2、领事裁判权3、片面最惠国待遇4、协定关税与“洋关”5、兵舰入华“合法化”二、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1、外国侵略的深化(通商口岸;租界;华工贸易;外国企业)。

2、自然经济的缓慢解体3、新阶级关系的出现三、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1、“华夷之辨”与“中国中心论”等传统观念的破产2、第一批“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林则徐与《四洲志》;魏源与《海国图志》;姚莹与包士臣)。

3。

新观念的衍生(近代国家主权观念;近代国际法观念;近代海洋意识;以及排外和洋奴意识)。

第四节、香港与澳门问题一、香港被英国割占的历史1、《南京条约》与香港岛2、中英《北京条约》与南九龙3、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与“新界”二、澳门历史问题1、19世纪80年代以前的澳门状况。

2、《中葡通商条约》的形成与遗留问题(主权归属与划界问题,中国政府收回澳门主权的历史与法理根据)。

第二讲、太平天国运动与第二次鸦片战争(10学时)第一节、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一、洪秀全与“拜上帝会”1、社会矛盾的加剧(兼及近代两广地区的特点分析)。

2、洪秀权的早期经历3、“拜上帝会”(冯云山;杨秀清;韦昌辉;石达开)。

二、金田起义与定都天京1、金田起义2、从广西到南京的进军3、以确保“天京”为核心的北伐与西征三、政权建设与主要政策1、《天朝田亩制度》。

2、各项制度和措施(工商、妇女、城市、外交政策)。

四、基督教对运动的影响1、拜上帝教与基督教的异同2、组织领导系统方面的影响3、军纪戒律与文化政策第二节、第二次鸦片战争一、战争的进程1、战争爆发的原因(修约;广州外交体制与公使进京;亚罗号事件;马赖事件;英法联军)。

2、战事进行的两个阶段。

二、战争的后果1、沙俄侵占中国北方大片领土(东部、西部)。

3、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太平天国。

第三节、太平天国运动的转折与失败一、天京事变1、洪秀权及诸王与杨秀清矛盾的发展2、诛杨事件3、讨韦事件4、石达开出走5、事变的严重后果二、曾国藩与湘军1、曾国藩2、湘军3、厘金三、太平天国的后期形势1、《资政新篇》2、保卫安庆和经营江浙3、天京陷落以及太平军余部和捻军的坚持斗争四、运动的失败原因与历史意义第三讲、晚清统治集团与洋务运动(8学时)第一节、北京政变和晚清统治集团中的重要派系一、北京政变1、政变的起动及对晚清政局的影响2、慈禧统治地位的逐步确立二、晚清统治集团中的重要派系1、湘、淮集团的异同比较2、洋务派与顽固派3、清流派第二节、洋务运动一、促成运动兴起的几个因素1、“治内”与“御侮”2、经济基础3、思想文化因素二、运动的基本内容1、“中体西用”的纲领2、创办军用工业3、编练新式海陆军4、兴办民用企业5、引进“西学”6、“官办”、“官督商办”、“商办”之分析。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民族资本企业的出现2、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封建官僚资本的关系。

第三节、边疆危机一、新疆、台湾和西藏危机1、左宗棠收复新疆与《伊犁条约》。

2、日美侵犯台湾3、《烟台条约》与英、俄觊觎西藏。

二、中法战争1、战前法国对越南的侵略与中国出兵援越2、战争经过3、甲申政潮与战争的结局第四讲、甲午中日战争和戊戌变法(8学时)第一节:甲午战争一、战争的进程1、战争的起因(日本的预谋;中日在朝鲜问题上的冲突;战争的爆发)。

2、海上战场(丰岛、黄海、威海卫之役;北洋海军的覆没)。

3、陆上战场(平壤、辽东、山海关外之役;湘、淮军的失败)。

二、中日议和1、《马关条约》的缔结及影响。

2、中国人民的反割台斗争第二节: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一、民族危机的加深1、三国干涉还辽2、《中俄密约》3、“租借地”与“势力范围”的瓜分。

4、“门户开放”政策二、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半殖民地化1、政治借款2、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3、列强对华铁路权的争夺第三节:戊戌维新运动一、维新运动产生的历史条件1、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2、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的开始形成为一支社会力量。

3、思想基础-西学的东渐;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的发展。

二、维新运动的初步发展1、维新思想的主要代表(康有为;严复;梁启超;谭嗣同)。

2、“公车上书”3、学会组织(强学会;保国会等;戊戌及近代社团的分析)。

4、报刊杂志(《万国公报》;《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等;戊戌及近代报刊的分析)。

5、“帝党”与维新派的联合三、维新运动的高潮及失败1、百日维新2、北京大学的诞生及早期历史3、改革派与顽固派的斗争4、戊戌政变5、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原因及历史意义第五讲、义和团运动(4学时)导言:义和团运动的研究状况第一节:义和团运动的兴起一、运动兴起的原因1、主因-列强的侵略特别是“洋教”侵略的加深。

2、华北经济的急剧恶化3、北部中国传统势力的比较浓厚4、清廷的内部冲突二、义和团的内部情况1、多源合流2、组织形式3、宗教信仰4、成员构成5、“扶清灭洋”三、运动的开展1、义和团起山东2、直隶3、天津4、北京等地区第二节:清政府的“宣战”及宣战后的国内局势一、西摩联军和大沽失陷二、统治集团内部的不同动向及“宣战”决策的作出。

三、攻打使馆四、“东南互保”第三节:八国联军战争与义和团的失败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天津保卫战2、北京陷落3、沙俄侵占东北4、清政府与列强联手镇压义和团二、《辛丑条约》1、《议和大纲》与列强间的矛盾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影响三、关于义和团评价的几个问题第六讲、辛亥革命(10学时)导言:辛亥革命史的研究状况第一节、民族灾难的深重与清政府的自救活动一、日俄战争及英国侵略西藏1、日俄战争与《朴茨茅斯条约》2、西藏危机与列强侵华政策的部分改变二、“新政”1、“新政”出现的内外因素2、官制改革3、军事改革4、教育改革5、法制改革6、“新政”的两重性及在中国社会近代化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第二节、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初步形成1、孙中山革命思想的形成2、兴中会与广州、惠州起义3、革命派与康、梁保皇派的关系离合(保皇会;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宣传;两派关系的演变)。

二、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与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1、中国新知识群体的壮大(留学生运动;学界风潮;陈天华;邹容;章太炎;“苏报”案)。

2、拒俄运动3、拒法运动4、抵制美货运动三、中国同盟会1、民主革命团体的纷纷出现(黄兴、宋教仁等为首的华兴会;蔡元培等为首的光复会;刘敬安、张难先等为首的科学补习所,等等)。

2、同盟会的成立3、三民主义政纲4、革命派同保皇派的论战5、重要反清起义第三节:立宪运动与保路运动一、清政府的“预备立宪”1、“仿行宪政”(立宪呼吁;五大臣出洋;清廷宣布立宪)。

2、“钦定宪法大纲”3、清季朝局二、立宪派的主要活动1、筹组立宪团体(预备立宪公会和政闻社等)。

2、谘议局与资政院3、国会请愿运动三、保路运动1、收回利权运动2、“皇族内阁”与铁路“国有”政策3、保路运动的开展与革命时机的成熟(粤汉、川汉路风潮;四川保路运动-保路同志会;成都血案;荣县独立)。

第四节、辛亥革命的胜利与结局一、武昌起义与各地响应1.武昌首义2、各地响应之一-以革命党为主的政权类型(湖南、陕西、江西、上海、广东等省区)。

3、各地响应之二-以旧官僚为主的政权类型(江苏、安徽、山东、广西等)。

4、各地响应之三-由革命派与立宪派联合执政的政权类型(云南、山西、贵州、福建等)。

二、南京临时政府1、临时政府的筹组(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有关地点的争议;临时总统选举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临时政府的性质(内阁;临时参议院;《临时约法》;内外政策)。

3、临时政府的困境(财政危机;外交孤立;革命党内部分裂)。

4、袁世凯夺取政权(袁世凯复出;南北议和;清帝退位;南下就职之争;临时政府的夭折)。

三、辛亥革命结局的分析1、伟大的历史意义2、失利因素的分析第七讲、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8学时)第一节:袁世凯的军阀统治一、辛亥革命后的时局1、三种力量并存(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以黎元洪、梁启超为代表的改良派集团)。

2、政党林立(共和党;民主党;国民党等)。

3、“宋案”与“二次革命”(兼及白朗起义)。

4、“中华革命党”与“欧事研究会”二、护国运动1、“洪宪帝制”2、中日“二十一条”3、讨袁战争第二节:段祺瑞的军阀统治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艰苦奋斗一、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1、北洋军阀集团的分裂(直系;皖系;奉系等)2、西南军阀(滇系、桂系)3、有关近代军阀的几个问题二、张勋复辟1、“府院之争”2、“宣统复辟”3、段祺瑞的执政三、护法运动1、新旧约法之争2、护法运动失败3、中国资产阶级旧式民主革命的终结第三节、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一、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1、中国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2、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二、新文化运动1、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新青年》;北京大学与新文化运动;民主与科学;白话文运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