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冲刺训练:思想情感类题型(附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2024高考一轮复习分类专练: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感情专练(附答案解析)

2024高考一轮复习分类专练: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感情专练(附答案解析)

2024高考一轮复习分类专练:诗歌鉴赏分析思想感情专练(附答案解析)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送韦书记赴安西杜甫夫子欻①通贵,云泥相望悬。

白头无藉②在,朱绂③有哀怜。

书记赴三捷④,公车留二年⑤。

欲浮江海去,此别意茫然。

【注】①欻(xū):忽然。

②藉:凭借,依靠。

③朱绂(fú):红色的官服。

④三捷:多次与敌人交战。

捷,同“接”,交战。

⑤公车留二年:这里指杜甫献《三大礼赋》,被玄宗召试,待制集贤院,候补两年之事。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认为,韦书记如今赴西安就任,通达显贵,自己与他地位悬殊。

B.颔联写韦书记年事已高,他一度没有机会入仕,如今得到朝廷重用。

C.“三捷”与“两年形成对比,表现了韦书记和诗人的不同境遇。

D.这首诗文辞深沉蕴藉,情感有起有伏,体现出沉郁顿挫的风格。

2.诗歌表达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简要概括。

【答案】1.B2.①对韦书记获得朝廷重用的祝贺和羡慕。

②对自己年事渐高而未获功名感到苦闷和无奈;对前途感到迷茫,意欲隐居避世。

③知己离去的伤感,别后的失落。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B.“韦书记年事已高,他一度没有机会入仕”错误理解了颔联出句的含意。

颔联出句的意思是,杜甫自感年事渐高,却还没有机会入仕。

这是诗人对自己年事渐高而未获功名感到苦闷和无奈的描写。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此诗当作于天宝十一年。

当时,韦书记将赴安西,杜甫为其送行,题赠此诗。

这首诗贺韦氏高就,慨叹自己仕途失意,前路茫茫。

诗歌几乎通篇使用对比,比如诗句“夫子欻通贵,云泥相望悬”写了韦书记忽然之间通达显贵,而自己却白首无就。

“书记赴三捷,公车留二年”写韦书记建功立业,而自己却只能在漫长的“候补”中无奈的等待。

尾联流露出放浪江海、避世隐居的想法。

整首诗充斥着诗人的失落感,这失落感中也包含当友人离去后,诗人产生的情感失落。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概括评价诗歌内容情感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概括评价诗歌内容情感专项练习(含答案)

高考语文概括评价诗歌内容情感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概括诗歌内容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

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

[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比较困难。

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

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指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

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二、概括情感阅读下面这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偶题三首朱熹【其一】门外青山翠紫堆,幅巾①终日面崔嵬。

只看云断成飞雨,不道云从底处来②。

【其二】擘开苍峡吼奔雷,万斛飞泉涌出来。

断梗枯槎无泊处,一川寒碧自萦回。

【注】①幅巾:古代文士用绢一幅束发,成为幅巾,为一种表示儒雅的装束。

②底处:何处。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中“堆”字,形象描绘出门外青山草木繁茂,绿紫相间,用词生动传神,蕴含喜爱之意。

B.第一首中诗人终日闲游山前,自在之余却也暗含厌倦读书生活、希望早日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

C.第二首中运用了比拟和比喻的修辞,传神表达了万斛飞泉奔涌而出的不可阻挡的气势和魄力。

D.这两首诗抒写诗人生活中的偶然所见,着笔虽然不多,却耐人寻味,能够引导人们积极的思考。

2.平凡的生活现象中往往蕴藏着做人治学的道理,诗人看云而有思,临水而感怀。

请分析这两首诗各自阐述的道理。

三、评价观点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沁园春·赴密州早行马上寄子由苏轼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思想情感特殊提问方式专项练习(共五大类,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思想情感特殊提问方式专项练习(共五大类,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诗歌思想情感特殊提问方式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直接概括情感型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渔家傲·送张元唐省亲秦州苏轼一曲阳关情几许。

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马皂貂留不住。

回首处。

孤城不见天霖雾。

到日长安花似雨。

故关杨柳初飞絮。

渐见靴刀迎夹路。

谁得似。

风流膝上王文度。

[注]王文度:《世说新语·方正》说王文度的父亲王兰田(名述之),“爱念文度,虽长大,犹抱置膝上。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化用王维诗句“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反其意而用之。

B.下片前三句写张元康想象自己到家时的情景,长安落英,故关飘絮,兵士列队相迎。

C.词末借用王文度的典故描绘出一幅感人的画面,用反问语气强化了表达的情感。

D.全词以人物行为作为结构线,谱写了一首动人心弦的送别诗,发自肺腑,情真意切。

16.词的开头写到“一曲阳关情几许”。

确实如此,本词揭示了人世间多种美好珍贵的情感。

请结合全词内容简要分析。

(二)借用他人评价引出问题型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喜雨曾巩偶徇一官偷禄计,便怀千里长人①忧。

桑间举箔蚕初茧,陇上挥镰麦已秋。

更喜风雷生北极,顿驱云雨出灵湫。

从今菽粟非虚祷,会见瓯窭②果满篝。

【注】①长人:指居上位者,做百姓官长。

②瓯窭(ōu jù):狭小的高地。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人说自己偶然处置了一个窃取朝廷俸禄的官员,便生出对官场的忧虑之情。

B.农人有的编织竹匾供蚕结茧,有的挥镰收麦,字里行间透出作者的喜悦之情。

C.颈联的“更”字表明诗人对农人忙于农活是喜悦的,对响雷下雨更觉喜上加喜。

D.尾联“祷”字透出诗人对农业丰收的渴盼,“非虚”二字是说他的愿望终将实现。

16.清初文学家褚人获评此诗曰:“忧喜之间,尽见儒者情怀。

”请结合诗的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渔家傲引·子月水寒风又烈洪适子月水寒风又烈,巨鱼漏网成虚设。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练习(2023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4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专项练习(2023高考真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真题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2023高考全国甲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 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临江仙晃补之身外闲愁空满眼,就中欢事常稀。

明年应赋送君诗。

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

浅酒欲邀谁共劝,深情唯有君知。

东溪春近好同归。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充分地表现出词人对朋友的眷恋之情。

B.词人时常感到缺乏快乐,而即将到来的离别又会强化这种愁闷的感受。

C.因不忍与朋友分别,词人更珍惜当下,数算还剩下多少时日可以相聚。

D.春天即将到来,词人希望与朋友同归东溪游览,共同欣赏春日的美景。

15.词的结尾两句被后代评论家称赞为“绝妙”,请简要分析其妙处。

【2023高考全国乙卷】(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破阵子陆游看破空花尘世,放轻昨梦浮名。

蜡屐登山真率饮,筇杖穿林自在行,身闲心太平。

料峭余寒犹力,廉纤细雨初晴。

苔纸闲题溪上句,菱唱遥闻烟外声。

与君同醉醒。

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人以“空花”“昨梦”喻指过往的虚无,“看破”“放轻”宣示自己告别过去。

B.词人着屐拄杖、登山穿林,一个远离尘世、悠游自在的山野隐逸形象跃然纸上。

C.细雨初晴的春日,依然会使人感觉到寒冷,但这并没有影响词人的轻松自得。

D.词人在最后表示,希望远方友人能与自己同饮共醉,表达了真挚的思念之情。

15.这首词是如何表现人闲适心情的?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附:参考答案【2023高考全国甲卷】14.【参考答案】A【解析】“真实描写了送别的场景”错。

词中“明年应赋送君诗。

试从今夜数,相会几多时”,意思是眼前虽是相聚,明年肯定又要送别你了。

从今夜开始细数,到明年分离时还有多少相聚的时候。

据此看出词人是明年送别朋友,属于虚写,并不是真实的场景。

15.【参考答案】①用动词“垂”“谢”赋予“柳”“梅”动态的美感,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在春季邀约友人同去东溪岸边,去观赏秀丽的春景;②此句以春光美景收束全词,通过想象未来再聚之景,表达了对即将再会的期盼,安慰即将远离的友人,更表达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和乐观豁达的情愫。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共15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诗歌鉴赏练习题(共15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葛山溪刘子翚①寄宝学浮烟冷雨,今日还重九。

秋去又秋来,但黄花、年年如旧。

平台戏马②,无处问英雄茅舍底,竹篱东,伫立时搔首。

客来何有?草草三杯酒。

一醉万缘空,莫贪伊、金印如斗。

病翁老矣,谁共赋归来③?芟垅麦,网溪鱼,未落他人后。

[注]①刘子翠生活在北宋末、南宋初。

②“平台戏马”用项羽典故。

当年项羽曾在“戏马台”指挥操演兵马。

后来,刘裕也于重九在此大会宾客。

③“赋归来”用陶渊明《归去来辞》。

8.这首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赏析。

(4分)9,作为一首重九寄人之作,作者眼中的重九景物一反常人眼中的美景,全都改变了颜色。

请结合词的内容简要分析这一特点。

(4分)二、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晚泊岳阳欧阳修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

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注释】①失江路,意谓江水苍茫,看不清江上行船的去路。

②清辉,皎洁的月光。

③一阕,一首乐曲。

(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5分)(2)诗中有三处写到“月”,请就此作简要赏析。

(6分)三、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上元怀古李山甫南朝天子爱风流,尽守江山不到头。

总是战争收拾得,却因歌舞破除休。

尧行道德终无敌,秦把金汤不自由。

试问繁华何处有?雨苔烟草石城秋。

【注】①上元:古金陵的别称,即现在的南京。

②李山甫:唐朝诗人,累举不第,文笔雄健,名著一方。

(1)颈联在全诗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5分)(2)最后两句抒发了诗人什么感情?这两句表达感情的方式与前六句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6分)四、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小题。

长安春望卢纶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

家在梦中何日到,春来江上几人还?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

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注】卢纶(739年-799年),字允言,大历十才子之一。

重难点16 鉴赏诗歌思想情感价值观-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讲与练(新高考附答案和解析)

重难点16  鉴赏诗歌思想情感价值观-2023年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项讲与练(新高考附答案和解析)

重难点16 鉴赏诗歌思想情感价值观理解诗歌的思想情感:一、读题目,明范围文章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

有的题目直接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有的则暗含文章的主旨,有的形象地表现中心,有的标明文章的内容。

二、读作者,知背景在欣赏诗歌时,一般要事先了解作家的思想、生活经历、创作风格等等。

作家的思想往往通过作品流露出来。

例如孟浩然积极入世的思想通过《临洞庭湖赠张丞相》表露出来。

作家的思想和经历往往又是密不可分的。

例如李白本想积极入世,却又鄙弃世俗、蔑视权贵,在政治仕途受挫后抑郁不平而又感到茫然,有时又因之流露出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消极思想。

了解了他的这些思想和经历后,我们才能准确地解读他的《行路难》《将进酒》等作品的思想内涵。

又如李清照的作品南渡前后判若两样的风格与思想,就和她在这前后的经历和遭遇直接有关。

三.读注释,解难点注释一般是解释原文中的写作背景、典故出处等等较难懂的地方,是帮助我们读懂诗句,理解作者思想的重要环节,不可不看。

四.读诗句,解诗意要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弄懂诗的语句,才能把握诗的内容,进而进行评价赏析,因而先解诗句才能读懂诗。

五、找诗眼,明中心能准确找出并分析诗眼,是古诗阅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什么是诗眼?诗眼就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的,具有概括性、生动性、或情趣性的能笼罩全篇、全联或全句的词语。

六、分类别,明方向诗歌从内容上可以分为抒情诗、叙事诗。

但是叙事诗篇幅过长,不便于考核。

因而考核的诗歌主要是抒情诗。

七.理结构,明思路古诗的层次结构,主是从诗歌的景(境)与情、事与情、事与志、景(境)与人、时间与空间等角度来考虑一般来说,诗歌鉴赏思想情感价值观的试题,出在简答题上,也就是6分的简答题,有时候也会直接提出“这首诗(或某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也有的时候会换一些词语来提问,比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本诗(词)意蕴丰富,请加以赏析(分析)”,或者用比较阅读的方式:同是写“(某种情感),有什么不同?”等,提问起来比较含蓄。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专项练习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专项练习

诗歌鉴赏之思想情感专项练习如何把握准确诗歌感情(1)直接找出显性“情语”分析诗歌情感,首先要关注诗歌中直接表明情感的词语,如喜、乐、愁、怨等。

如陆游的《秋兴》“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中的“愁”表明了作者的心绪。

作者看到当年的战衣,想起了当年许下报国的心愿,五更听到“画角”之声,更增烦恼。

在此基础上,就不难理解尾联表达隐逸愿望时饱含的无奈和苦闷。

(2)细心寻找隐性“情语”隐性“情语”是指传达感情时较间接、含蓄的词语,如诗中出现一个“客”字,已暗示了羁旅之愁、思家之切。

另外,一些表情态、语气的虚词,如“但”“又”“惟”“空”“可”“岂”等,也是重要的隐性“情语”。

(3)关注“时”“空”体悟“情语”更重要的是,还要关注具有独特意义的表明时间、地点的词语。

如春(常有伤春之意)、秋(常有悲秋之意)、节日(常有向往团圆之意)、夜晚(常有夜不能寐之意)等词语,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注。

如塞外(常含建功立业或表明战争残酷、环境艰苦之意)、他乡(常含颠沛流离之苦)、远离京城(常含仕途不顺之意)等词语,需要引起注意。

(4)注意作者人生经历揣摩“情语”不同的作者,一位作者的不同生活阶段,其在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亦各不相同。

比如《望海潮》是柳永写给早年好友孙何的投赠之作;《雨霖铃》是作者因得罪皇帝而被迫离开都城汴京时与红颜知已(虫娘)的缠绵悱恻、哀婉动人的别离之作。

《念奴娇》是作者被贬黄州后的游赤壁时赞美周瑜英雄盖世而感慨自身失意之作;《定风波》是作者看透人生之后笑对风雨的旷达之作。

《醉花阴》是李清照南渡前期重阳思夫之作;《声声慢》是作者南渡后晚年漂泊孤苦无依的凄凉之作。

一、常规题型(一)思想感情人日有怀愚斋张兄纬文①[金]元好问书来聊得慰怀思,清镜平明见白髭。

明月高楼燕市②酒,梅花人日草堂诗。

风光流转何多态,儿女青红又一时。

涧底孤松二千尺,殷勤留看岁寒枝。

[注]①诗写于1247年。

1243年元好问应元邀请,出使燕京,与张纬文相聚,是冬,离京回忻州。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思想情感题——咏物抒怀类训练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思想情感题——咏物抒怀类训练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2023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古诗思想情感题——咏物抒怀类训练统编版高三总复习2023届高考考点:高考古诗思想情感题——咏物抒怀类训练考点:1.许浑《雁》2.文与可《箦筲谷》与苏轼《箦筲谷》3.陈与义《萤火》4.杜甫《登岳阳楼》5.[宋]韩琦《迎春花》与[清]赵执信《嘲迎春花》6.孟郊《崔从事郧以直隳职》7.陆游《秋思》8.[宋]梅尧臣《爱月》9.(东晋)陶渊明《饮酒(二十首)(其八)》10.晁补之《题四弟以道横轴画》11.李清照《临江仙.梅》【考点研究】一、词句情感词句情感题是对关键词句的考查,诗歌的关键词句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抒情的方向和基调。

关键词是可以明显看出诗歌情感类型的词语,如包含“愁”“怨”“愤”“恨”“忧”“凄”“喜”“乐”“思”“怜”“泪”“闲”“怆”“怅”等字眼的词语,这些词语多为动词或形容词,表意功能明显。

关键句是最能表现诗歌思想内容或情感的句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

当然,有时词句情感题所考查的词句是抒情比较含蓄的写景(人)句或叙事句,这就需要透过景、事来把握情感。

二、情感题概括的四大关注点1.从诗歌本身出发,逐句分析。

一句一种感情,一句几种感情,几句一种感情,皆有可能。

2.不管是哪种描写,都要善于化内容为感情,比如内容写的是游览山村,那么感情往往可以表述为“对山村生活的××(之情)”,如“对山村生活的喜爱”“对山村生活的留恋”等。

3.对感情的概括尽量有具体内容,即给感情加上具体的修饰成分(这种修饰成分实际就是“情由”,情感的由来、原因)。

比如“伤感”这种感情,就有很多具体表现:仕途失意的伤感,才华埋没的伤感,理想落空的伤感,国破家亡的伤感,与友人离别的伤感,久戍不归的伤感,羁旅奔波的伤感,思念家乡的伤感,怀念家人的伤感等。

4.如果感情不止一种,回答时要分点,一种感情一个要点。

三、“四抓”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1.抓诗题——感知情感趋向有些诗歌题目蕴含了诗歌的情感倾向,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的题目表明本诗是一首送别友人诗,其情感倾向就明确了。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古代诗歌阅读之赏析古代诗歌的感情和态度(原卷版)

备战2023年高考语文母题题源解密(全国通用):古代诗歌阅读之赏析古代诗歌的感情和态度(原卷版)

专题17古代诗歌阅读·赏析古代诗歌的感情和态度【母题来源】2022年全国乙卷,第15题【母题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白下驿饯唐少府王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

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

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

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

本诗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

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直抒胸臆的方法来排遣离愁。

“海内”两句直接表现了诗人广阔的襟怀,而“无为在歧路”的“无为”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排遣离愁的情怀吐露,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特点。

②本诗通过借景抒情,虚实结合的方法来排遣离愁。

颈联的“浦楼”两句实写饯别时凄清的场景,夕阳西下,余晖照水边酒楼,一路风烟;尾联的“去去”两句虚写友人要去的地方在日边,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担忧之情。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抒情手法的能力。

古诗词的抒情方法: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和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

间接抒情又分为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古抒情和情景交融。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大意是只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远在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邻居一样。

此句写出友谊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是永恒的、无所不在的,所抒发的情感是乐观豁达的;尾联“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大意为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青年男女那样悲伤得泪湿衣襟。

“无为”既是对朋友的叮咛,也是自己排遣离愁的情怀吐露,表现出诗人志向高远,乐观豁达的特点。

这是属于直接抒情;《白下驿饯唐少府》中颈联“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的大意是落日余晖笼罩着水边酒楼,乡村的道路上风吹烟飘。

此句实写了诗人与友人的饯别场景,借凄清之景抒发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尾联“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的大意是走哪条路离开呢?长安就在太阳边上。

此句是诗人想象与友人分别后的情景,写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是长安,路程就像到天边那么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此行的担忧之情。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思想感情专题 (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思想感情专题 (附答案解析)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思想感情专题(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秋山(其二)①顾炎武秋山复秋水,秋花红未已。

烈风吹山冈,磷火来城市。

天狗下巫门,白虹属军垒。

②可怜壮哉县,一旦生荆杞。

归元贤大夫,断脰良家子。

③楚人固焚麋,庶几歆旧祀。

④勾践栖山中,国人能致死。

叹息思古人,存亡自今始。

注:①本诗作于顺治二年(1645)。

清军攻南明苏州等地,当地军民奋起反抗,惨遭掠屠。

②天狗:不祥之星宿,主灾难。

③元、脰(dòu):皆指头颈。

④据《左传》:吴军占领楚之麋城,楚人子期说:“国亡矣!死者若有知也,可以歆旧祀,岂惮焚之?”楚人遂焚麋城以战,吴师败绩。

13.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秋山”两句:以景物烘托肃杀气氛,侧面写战争导致人间凄惨。

B.“天狗”两句:灾星降临、异象出现,暗指苏州等地兵灾的降临。

C.“楚人”两句:楚人固执地焚城,死者再也难以享受后人的祭祀。

D.“叹息”两句:从历史回到现实,鉴古知今,生死关头就在今日。

14.顾炎武此诗沉郁悲怆,蕴含了丰富的情感。

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条简析诗歌所蕴含的情感。

【答案】13.C14.(1)赞颂江南人民的斗争意志和抗清的决心。

以“秋花红未已”“归元”“断脰”表现江南人民的意志与抗争;(2)表现对敌人侵略暴虐的憎恨之情。

诗人将清军比为“磷火”、“天狗”、“白虹”,表现鲜明的憎恨;(3)坚信自今开始,君民同心,不懈奋斗,终会有胜利的一天。

诗中以勾践得到典故和直抒胸臆表达要坚持战斗和必胜的信心。

【解析】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C.“死者再也难以享受后人的祭祀”错误,句意为楚人坚持焚烧麋城,打赢了仗,死者还可以期望享受以前规模的祭祀。

此处作者强调要和敌人血战到底。

故选C。

14.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情感的能力。

“秋花红未已”一句,写那一望无际的殷红的秋花,岂不是抗清军民的鲜血所染! 赞颂江南人民的斗争意志;“秋风吹山冈,磷火来城市。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最新诗歌鉴赏练习题(共十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最新诗歌鉴赏练习题(共十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练习题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送郑侍御谪闽中(1)高适谪去君无恨,闽中我旧过(2)。

大都秋雁少(3),只是夜猿多。

东路云山合,南天瘴疠和。

自当逢雨露,行矣慎风波。

【注释】(1)侍御:官名,即侍御史。

负弹劾纠举不法之责。

郑侍御为高适的朋友。

谪:指官吏因过失,降职调遣到偏远的地方。

(2)闽中:就是现在的福建地区。

(3)大都:大概。

(1)诗歌的领联选取了那些意象?这些童象写出了闽中怎样的特点?(6分)(2)请简要赏析尾联在表现手法上的特点。

(5分)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青玉案[宋] 曹组碧山锦树明秋霁。

路转陡,疑无地。

忽有人家临曲水。

竹篱茅舍,酒旗沙岸,一簇成村市。

凄凉只恐乡心起。

凤楼远、回头谩①凝睇。

何处今宵孤馆里。

一声征雁,半窗残月,总是离人泪。

【注】①谩:徒然、空自。

(1)上片后四句写景,包含了词人哪些丰富而微妙的情感变化?试结合具体诗句作简要说明。

(3 分)(2)词人为什么说“凄凉只恐乡心起”?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

(4分)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问题。

秋日题窦员外崇德里新居刘禹锡长爱街西风景闲,到君居处暂开颜。

清光门外一渠水,秋色墙头数点山。

疏种碧松通月朗,多裁红药待春还。

莫言堆案无余地,认得诗人在此间。

注:堆案,堆积案头,谓文书甚多,(1)联系全诗,概括作者“开颜“的原因。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6分)(2)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

(5 分)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一(2)题。

(11分)发临洮将赴北亭留别①阅说轮台路②,连年见雪飞。

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

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

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

[注]临洮:在今甘肃临潭西。

北庭,唐六都护府之一,治所为庭州(今新疆吉木萨尔北)。

②轮台:庭州属县,在今新疆乌鲁木齐。

(1)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5分)(2)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对全诗的情感抒发有怎样的作用?(6分)五、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古代诗歌鉴赏 专练(含解析)2024届高中语文统编版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 专练(含解析)2024届高中语文统编版一轮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高考原题】(2023新高考Ⅰ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答友人论学林希逸逐字笺来学转难①,逢人个个说曾颜②。

那知剥落皮毛处,不在流传口耳间。

禅要自参求印可,仙须亲炼待丹还。

卖花担上看桃李,此语吾今忆鹤山③。

【注】①笺:注释。

这里指研读经典。

②曾颜:孔子的弟子曾参和颜回。

③鹤山:南宋学者魏了翁,号鹤山。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描述了当时人们不畏艰难、努力学习圣人之道的学术风气。

B.诗人认为,“皮毛”之下精要思想的获得,不能简单依靠口耳相传。

C.颈联中使用“自”“亲”二字,以强调要获得真正学识必须亲自钻研。

D.诗人采用类比等方法阐明他的治学主张,使其浅近明白、通俗易懂。

2.诗的尾联提到魏了翁的名言:“不欲于卖花担上看桃李,须树头枝底方见活精神也。

”结合本诗主题,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考情分析】本题为古代诗歌鉴赏题,共有2个试题,考查形式都为1个客观题和1个主观题。

第一小题考查了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艺术手法。

第二小题考查了理解分析诗歌思想内容。

【变式训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秋兴①陆游白发萧萧欲满头,归来三见故山秋。

醉凭高阁乾坤迮②,病入中年日月遒。

百战铁衣空许国,五更画角只生愁。

明朝烟雨桐江岸,且占丹枫系钓舟。

【注】①作这首诗时诗人59岁,闲居山阴。

②迮(zé):狭窄。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中,作此诗时诗人已头发花白,赋闲在家多时,仕途前景不容乐观。

B.颔联中的“乾坤迮”描写诗人凭栏高阁之上空怀满腔愤懑,有较浓厚的主观色彩。

C.颈联中的“五更画角”本指军中画角在五更时的报晓声,这里代指军营或者战争。

D.尾联中,诗人使用虚实结合的艺术手法,描写自己将在烟雨中、丹枫下垂钓的画面。

4.后人评价此诗沉郁顿挫,颇有杜甫之风,所谓“沉郁”,指诗歌的情感深厚、浓郁、忧愤,请结合诗句分析诗人抒发了哪些“沉郁”的情感。

第8辑:思想情感题专练-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练

第8辑:思想情感题专练-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专练

第8辑:思想情感题专练“诗言志,歌咏情”,任何人写作总有一个目的,都是为宣传某种思想,造成一种舆论,去影响别人的思想和行为,这种作者通过文学作品的具体内容表达出来的某一思想意见,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

而理解文学作品的思想感情,是阅读文学作品的终极目的。

所以高考把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的思想倾向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作为重点考查对象。

练习一1.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唐·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

(1)下面对两首诗歌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王诗和刘诗,从体裁上说都是七言绝句,从题材上论都是送别之作。

B.王诗第二句采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抒情手法,更能表达出诗人的离情。

C.刘诗第二句中“自”字传神,以水之无情反衬人之有情,突出离人的伤心。

D.王诗后两句“青山”“明月”对写,与刘诗后两句“青山”“孤舟”对写,表现手法一样。

(2)两诗后两句在情感表达上有何异同,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题巴州光福寺楠木唐•史俊近郭城南山寺深,亭亭奇树出禅林。

结根幽壑不知岁,耸干摩天凡几寻。

翠色晚将岚气合,月光时有夜猿吟。

经行绿叶望成盖,宴坐黄花长满襟。

此木尝闻生豫章,今朝独秀在巴乡。

凌霜不肯让松柏,作宇由来称栋梁。

会待良工时一眄,应归法水作慈航。

注: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京兆尹严武被贬,任巴州刺史时作《题巴州光福寺楠木》诗。

史俊官至监察御史,后被贬巴州刺史,追和本首,又名为《寄严侍御楠木》。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第二句的“亭亭”跟周敦颐《爱莲说》“亭亭净植”中的“亭亭”意思相同。

B.诗歌第五、六句视听结合写楠木生长环境的深幽黯淡凄清。

C.诗歌第七、八句用鲜明的色彩词写楠木叶如盖花满枝的秀美。

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各地真题汇总

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各地真题汇总

考点9 古代诗歌鉴赏1. [2023 全国卷Ⅰ]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 题。

题许道宁画【注】陈与义【注】许道宁:北宋画家。

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始终万里意,今在一窗间。

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

1.以下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3 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展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颖。

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局部的篇幅。

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赏识这幅画作,领悟其表现的宽广万里之势。

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赏识者的主观感受。

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 分) 答:答案:1.C【命题立意】此题考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情感、表达技巧的力气。

【解题思路】“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赏识这幅画作”理解有误,“始终万里意,今在一窗间”的意思是说,一向宽阔辽远的万里江山,如今尽入图画。

2.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

其次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

【命题立意】此题考察鉴赏诗歌思想内容的力气。

【解题思路】先答出尾联的含意,再结合含意去分析作者对这幅画的评价。

“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是说此画蕴含佳句,纵然吟尽诗文,也没有恰当的句子可以准确说出画中之意。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这幅画意境深远。

【诗歌鉴赏】起笔两句,就使画中山水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尤妙在以“满眼”强调水之浩浩荡荡,用“何郡”把对画中山的赞美隐在一片疑问之中。

起笔十字,独造其妙,化实为虚,意境全出,比正面、直接地说画山似真山要婉曲有味得多。

三、四句承接一、二句意脉,作一小结:万里的山水,万里的意境,竟被作者凝固在尺幅画间,掩饰不住的赞美溢于言表。

五、六句写画中之树、云,物与心相互感发,景物中含有作者浓浓的主观情感。

末两句作一种总结式的感慨,“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颇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风,同时也是对深一层意境的开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冲刺训练:思想情感类题型(附答案解析)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闰月访同年李夷伯①子真于河上②子真以诗谢次韵宋·黄庭坚十年不见犹如此,未觉斯人叹滞留。

白璧明珠多按剑,浊泾清渭要同流。

日晴花色自深浅,风软鸟声相应酬。

谈笑一樽非俗物,对公无地可言愁。

【注】①李夷伯:宇子真,与黄庭坚同年举进士。

②河上:此时作者在北京国子监任职,南临黄河,故曰河上。

次韵,指旧时古体诗词写作的一种方式。

按照原诗的韵和用韵的次序来和诗。

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发源于甘肃,经陕西而入黄河;泾河又是渭河的支流,发源于宁夏。

泾河水清,渭河水浑,泾河的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

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用词平易而含蕴丰富,写出了诗人与友人重逢的感受,也体现出二人友情的深厚。

B.诗人在称赞友人品行的同时对其处境表示了担忧与同情,并告诫友人要适时曲意逢迎。

C.二人河上相会,花朵争艳,鸟声此起彼伏,生机盎然,烘托出了友人聚会的欢快之情。

D.全诗情、景、理交融,既写出了对友人的关切,也富含着深刻的生活哲理,引人思考。

※16.诗人对友人的劝勉恳切而委婉,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答案解析】15 B【解析】B.“曲意逢迎”理解不准确,这里诗人一方面赞美友人的品格清高,另一方面又劝以随和同流,看来是要子真稍稍收敛锋芒,适应环境,免遭小人的暗算,等待“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时机,而非劝他去同流合污,沆瀣一气,故而不是“曲意逢迎”。

)16.①诗人在赞美友人品格清高的同时劝告其收敛锋芒,体现了对友人的劝勉之情。

②首联直言称赞友人不因一时失意而沉沦,言辞恳切。

颔联用典(或设喻),间接劝勉友人要适应环境。

颈联、尾联不直接劝勉,而是写相聚的欢乐,体现了诗人委婉劝勉艺术的高妙。

【解析】首联直言对老友的印象,“犹如此”三字,既是与友人阔别重逢的总体感受,也是对他不改昔日思想品格的真实写照。

诗人未曾感到子真因没升官而长吁短叹,生动地刻画了子真的秉性耿介和不阿附权贵。

直言称赞友人不因一时失意而沉沦,言辞恳切。

颔联言子真“滞留“的原因,并委婉劝导友人。

运用了两个典故,说子真的美行高材像白璧、明珠一样莹洁,容易引起一些人的嫉恨,难免使人按剑而视。

诗人劝说子真:您看,浑浊的泾水和澄清的渭水不是合流了?合流后清浊界线依然分明,您不妨随和些。

诗人一面赞美友人的品格清高,一面劝以随和同流,要子真稍稍收敛锋芒,适应环境,免遭小人的暗算,等待“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时机。

颈联宕开笔锋,描写河上相会的美景,以生机盎然的初春景色,烘托出友人聚会的欢快心情;尾联极写两人谈笑饮酒之乐。

此处不再直接全面,更体现出诗人的委婉高妙。

诗中委婉而恳切地对友人的沉沦表示同情和慰勉,对他的高雅情操表示敬佩,同时劝其采取清醒而随和的态度。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五月一日蒙替本官不得随例入阙感怀献送相公李频①五月倾朝谒紫宸②,一朝无分在清尘。

含香③已去星郎位,衣锦惟思婺女④邻。

折狱也曾为俗吏,劝农元本是耕人。

知将何事酬公道,只养生灵似养身。

[注]①李频:晚唐诗人,此诗作于其自请外放、出为建州(今福建南平)刺史时。

此时建州盗贼四起,百姓闲苦。

②紫宸:宫殿名,天子所居。

③含香:指侍奉君王。

④婺女:二十八星宿之一,分野为作者故乡浙江一带。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二句紧扣题目,表达了所有朝官都去朝拜君王、自己却不在朝拜之列的失落伤感。

B.三、四句承接上联,交代诗人已经卸任郎官,传达出到故乡之邻建州施展抱负的渴盼。

C.第七句陈述自己知道如何做才能报答相公的恩情,以此表达诗人平乱治民的坚定决心。

D.虽然诗人同为离京外任,但在情感基调上,本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截然不同的。

※16.本诗谈到了诗人哪些为政之道?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答案解析】15 .A (“失落伤感”错误。

诗人其自请外放、出为建州(今福建南平)刺史。

)16 .①勇挑重担 , 为国分忧。

面对建州的混乱局面 , 诗人主动请求外放 , 平乱治民。

②依法治政 , 实行法治。

诗人依法断案 , 体现法治思想。

③劝农生产 , 发展农业。

诗人鼓励百姓积极开展农业生产。

④爱民如己 , 心系百姓。

诗人对待百姓如同对待自己一样 , 体现出爱民重民之心。

(6 分。

每条 2 分 , 任答三条即可)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江上曲(节选)①李嘉祐江上淡淡芙蓉花,江口蛾眉独浣纱。

可怜应是阳台②女,坐对鸬鹚娇不语。

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

苍梧秋色不堪论,千载依依帝子③魂。

【注】①诗歌写于诗人被贬谪江南时期。

②阳台:指富贵人家。

③帝子:帝王的子女。

这里指尧的女儿娥皇、女英,二人嫁给舜。

舜南巡苍梧而死,二人千里奔丧,抱竹痛哭,泪尽而死。

可怜:令人怜悯。

惹人喜爱。

令人羡慕。

令人惋惜。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用“芙蓉花”映衬浣纱女的美丽素洁,“独”写出浣纱女的孤独又引发读者联想。

B.“可怜”的意思是可惜,表现出诗人对浣纱女不幸遭遇的同情,带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C.尾联中用“不堪论”“苍梧秋色”来表现秋色的悲凉,用“帝子魂”表现浣纱女的高贵身份。

D.与白居易借琵琶女表达自己命运悲凉一样,这首诗中的浣纱女也可看作是诗人的化身。

※16.“掩面羞看北地人,回首忽作空山雨”两句诗体现了浣纱女怎样复杂、矛盾的心理?是如何体现的?(6分)【答案解析】15.C 【解析】“用‘帝子魂’表现沈沙女的高贵身份”错误。

尾联用“帝子”的典故主要表现沈沙女悲凉的命运,不是写其高贵身份。

16(1)心理:①想见故乡之人又羞于对望。

(1分)面对家乡的人,浣纱女掩面羞愧,无颜见家乡父老。

(1分)②思念故乡又尽力掩饰。

为了掩饰自己的情感,洗纱女回头流泪。

(1分)(2)手法:①动作描写。

用“掩面”“回首”等动作表现羞愧、掩饰自己的心理。

(1分)②情态描写。

用“羞看”表现羞愧。

(1分)③比喻修辞。

用“空山雨”比喻浣纱女思乡的悲伤。

(1分)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 题。

竞渡诗卢肇①石溪②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冲波突出人齐譀③,跃浪争先鸟退飞。

向道是龙君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注]①卢肇,江西人,唐会昌三年中状元。

颇有文名,官誉亦佳。

此诗写于卢肇及第后。

②石溪:地名,位于作者故乡。

③譀(hàn):叫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诗人难忘昔日故乡热闹的端午节庆,此时又在馆驿楼前看到了赛龙舟的景象。

B.在隆隆的雷鸣与鼓声中,装饰着威武兽头的龙舟竞发,凌波击浪,场面震撼。

C.“冲波”“跃浪”直写龙舟奋勇争先,“鸟退飞”则衬托出龙舟竞渡时速度之快。

D.诗歌描写细腻,大场面与特写结合,生动描绘了龙舟奋勇、万众助威的盛况。

※16.尾联中“果然”一词蕴含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 分)【答案解析】15 . (3分)B(“在隆隆的雷鸣与鼓声中”错误,应为鼓声震天响,如同雷鸣。

)16. (6分)①观看龙舟竞渡的盛况,表达对勇夺锦标者的赞赏;②由龙舟竞渡联想到自己的才能曾经被人怀疑,表达高中状元后的欣喜。

[每点3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15—16 题。

念奴娇宋·张辑嫩凉生晓,怪得今朝湖上,秋风无迹。

古寺桂香山色外,肠断幽丛金碧。

骤雨俄来,苍烟不见,苔径孤吟屐。

系船高柳,晚蝉嘶破愁寂。

且约携酒高歌,与鸥相好,分坐渔矶石。

算只藕花知我意,犹把红芳留客。

楼阁空濛,管弦清润,一水盈盈隔。

不如休去,月悬良夜千尺。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清晨微寒,湖面平静无风,远处古寺藏在桂香浓郁的树丛中,殿宇金碧,雨后诗人穿着木屐行吟于铺满苔藓的小径。

B.上阙从空间和时间两个角度来写,有远景,有近景,也有时间的流逝。

写景时多感官描写,有视觉、听觉、嗅觉等。

C.下阙多用拟人手法写游湖之事,鸥鸟与我分坐石上,藕花知我心意,湖水脉脉含情,音乐清润婉转,都真心留我。

D.全词描绘了诗人从微凉拂晓到月夜的游览景象,他赏湖光山色,听晚蝉嘶鸣,携酒高歌,留情花鸟,听歌赏月。

※16.下阙“与鸥相好”体现的是孤寂之情还是愉悦之感?请结合全词作简要分析。

(6 分)【答案解析】15.C。

“盈盈”为清澈之意;并未都挽留我。

16.【答案一】孤寂之情。

①诗人“携酒高歌”,唯有鸥鸟与之相伴;②上阙虽有湖光山色,却孤身一人,满怀愁绪;③下阙虽有管弦,却被湖水相隔,暗含伤感。

【答案二】愉悦之感。

①有鸥鸟相伴,饮酒高歌,人与自然和谐:②上阙诗人赏景,虽孤身一人,却有湖光山色,古寺桂香,冲淡了内心的孤寂;③下阙有红藕相留,管弦悦耳,诗人在月色中流连忘返。

(6分,每点2分,“孤寂”与“愉悦”相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