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社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社会
摘要:东晋诗人陶渊明,受儒道学说影响深远。

他的作品多以田园诗为主,除此之外还有辞赋和散文等。

他的作品有的表达了他对田园生活的热爱和追求,有较为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有的是抒发了在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酬的满腔愤慨。

随着他的归隐,他的田园诗蕴含了浓厚的现实主义精神。

本篇论文从陶渊明的生平、思想,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美好理想社会等方面对陶渊明笔下的乌托邦社会进行分析。

关键词:陶渊明乌托邦社会
陶渊明本是一个怀有满腔报国情的爱国志士,但是在他多次投入军幕却不见国家有任何复兴的希望后,他心灰意冷,便远离了政坛,隐居田园。

他热爱美好的田园生活,因为他“性本爱丘山”。

他三十年的政坛生涯并没有给晋末动荡不安的社会带来一点安宁,反而使他更加看透当时的社会政局。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便选择了归隐田园。

一、陶渊明的生平及思想
(一)质性自然
晋穆帝永和八年壬子,陶渊明生,卒于元嘉四年,卒年七十六岁。

陶渊明自幼修习儒家经典,爱闲静,念善事,爱丘山,不同流俗。

简文帝咸安元年辛未,政局混乱,社会动荡,民不聊生。

陶渊明此年开始游宦,以谋生路。

二十一岁那年,陶渊明薄宦,二十二岁结束薄宦回家,直到二十五岁移居市廛,共三十年。

所以他在他的《归园田居》中提到: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五十五岁的时候,陶渊明终于能够归家隐居。

在其隐居的这些年中,有《桃花源诗并序》《述酒》诗作等作品创作出来,广为流传。

陶渊明的一声都追求自然,为人质朴纯真,非常的干脆鲜明。

从陶渊明的人格方面来看,梁启超曾对他做出很高的评价:“第一,须知他是一位极热烈、极有豪气的人;第二,须知他是一位缠绵悱恻最多情的人;第三,须知他是一位极严正道德和责任心极重的人。

”梁启超先生对陶渊明的评价之高足可见陶渊明先生的人格高尚。

论其出身,也只不过是一位贫困的农民,但是他独具魅力的人格和与众不同的人生观,使他如一朵清莲一般绽放在这混乱的年代里。

因为陶渊明最能领略自然之美,所以他能比正常人更深刻的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再加上他本是农民出身,自小丰富的生活经验是他更为深刻的体会这人生妙味的另一不可缺少的原因。

(二)安贫乐道的思想
陶渊明不仅是一位诗人,更是一位思想家,他的部分作品中蕴含着浓厚的哲学意味。

他的诗不像有些作家一样从深奥晦涩难懂的哲理入手,而是从最基本的生活出发,用心体会感悟生活,把生活感受升华为哲理写入诗中,非常耐人寻味。

陶渊明的思想核心是尊重、崇尚自然,这也成了陶渊明创作和生活的最高原则。

他认为,人是秉承天地间的灵气的,就不应该落入世俗。

在陶渊明的较多作品中,我们能够感受到的是他对于自然山水田园的向往和依依不舍之情,所以他认为,隐居田园,在山林中自由畅快的生活是最符合人的本性的。

《归园田居》其一就很好地解释了陶渊明这种返还自然的人生态度,“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三十年,正是陶渊明远离田园为官的三十年。

但是在他看来,自己就像是一只误入樊笼的鸟儿,在尘世间被囚。

他认为世俗间的名利金钱就像禁锢人的笼子一样,会束缚人的天性和自由。

人只有回到原本初始的状态,自然而然的,才能释放人的内心,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

陶渊明在作品中经常以归家的鸟儿暗喻心中对于自然的向往。

在《归鸟》中作者写到:翼翼归鸟,相林徘徊。

岂思天路,欣及旧栖。

在《归去来兮辞》中作者也提到: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诗人借着归鸟眷恋山林表达了他对自然的向往。

陶渊明这种处处体现出来的渴求返还自然的思想,包含着对于礼法社会的厌恶及对自然状态的渴望。

虽然陶渊明对待这种厌恶的态度有些消极,只是想隐居山林,是做无谓的逃避,但是这其中却暗含着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积极意义。

陶渊明的诗在我们读来会让人心情平静,他的诗很美很真,陶诗的美与真,就在于它其中蕴含的自然美,这种自然美就是来源于他一直坚持的返还自然,追求本真的内心追求。

返还自然是陶渊明总的思想倾向,在道德修养方面来说,陶渊明提出并奉行的原则是“抱朴含真”。

“朴”原本是老子提出的观念,老子对于他有两种理解,一就是指宇宙万物的根源,另一解释就是没有被礼法洗劫,纯真朴素的人性。

陶渊明选择的就是后一种解释。

关于“真”的理解,陶渊明坚持的是与世俗礼法相对立,也就是坚持人的本性,所以总和起来,陶渊明提出“抱朴含真”的意思就是保持人的本性,不受世俗礼教干扰。

在陶渊明的思想中,一个人只要善于养真,能够保持本心,就能独立于污浊的社会之外。

与陶渊明有关的另一种思想就是魏晋玄学,前面所提到的陶渊明的主导思想就是在玄学的影响下形成的,特别是玄学思想中反抗名教的进步派,对陶渊明的影响颇深,如嵇康、阮籍二人。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继承老子哲学,在玄学的各流派中,陶渊明理所当然的倾向嵇康和阮籍,陶渊明的《杂诗》《饮酒》等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阮籍的《咏怀》中所蕴含的感情可谓是一脉相通,但陶渊明也不是盲目倾向于嵇康阮籍二人,他们的标榜自然是为了反抗当时的政权,而陶渊明则是真心的崇尚自然。

他的生活,他的思想简单纯朴,所以使他的整个诗歌创作都接近纯自然化的地步。

陶渊明崇尚自然的思想,是他自己在生活中多年总结出来的,是一种对于生活,对于社会的态度。

这种思想的形成与当时他在那个乱世中所处的地位及整体社会环境都有很大关系。

除了在他的诗歌创作中有这种思想的体现,还表现在他提倡躬耕,认为只有身体力行的自食其力才是最符合他的生活原则的。

躬耕的生活很苦,但是陶渊明一直坚持这种“苦中作乐“的生活方式,而这也源于他几次不愉快的入仕经历。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等等诗句都一再提及自己的劳动生活,可见他对于这种布衣躬耕的生活有多热爱。

总之,无论是他的生活中所提倡坚持的生活方式,还是诗歌创作中所蕴含的感情,都达到了自然的境界,与自然融为一体。

在中国古代的众多诗人中,他的确是一位非常闪耀的人物。

正是由于他所接受的这种崇尚自然的思想以及他颇为丰富的入仕经历才使得陶渊明在作品中幻想出了一个“桃花源”一样美好的大同世界。

二、陶渊明美好的社会理想——大同社会
(一)自给自足的生活
陶渊明在其作品《桃花源记》中描述了这样一个不被世俗干扰的桃花源: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这样一个优美的是世外桃源,是与世无争的,是纯净的,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不受干扰,生活自给自足。

《桃花源记》本是《桃花源诗》的序,在《桃花源诗》中,作者也提到: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人们隐居避世,进出桃花源的路也随着时间推移渐渐荒芜不被人知晓,人们生活在其中相互勉励支持,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桑树洒下一片绿荫,竹林也非常的浓密,一片林荫。

人们随着季节种植各种蔬菜庄稼,在春天,人们收取蚕丝,秋天到了人们收获了庄稼却不用交“王税”。

人们的生活不用依靠外人,自己就可以满足。

这种生活和我们现在所追求的小康生活应该没多少差异。

但作者在两篇作品中都提到了一个前提,在《桃花源记》中,作者提到,生活在桃花源中的人们问今是何世,尽然不知道有汉,更不要说是魏晋了;在《桃花源诗》中,作者也说秦始皇暴政,打乱了整
个天下的纲纪,有贤能的人纷纷避世躲避祸乱。

可见人们生活的自己自足的前提便是没有人们的头上没有长期盘踞的那些为了利益而兵戎相见的官僚政团。

陶渊明幻想的这个没有战乱,人与人之间没有勾心斗角,人们自己可以满足自己的生活的桃花源,对于当时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社会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一种心灵的归宿,而这也恰恰是陶渊明想一直追求的。

他想追求一种光明纯洁,没有被污染的社会,人们不用为了吃穿而发愁,不会因为一己私利而大动干戈。

陶渊明所处的晋末社会已濒临坍塌,国与国之间兵戎相见正是因为统治者的利欲熏心,而发动这样的战争最深受其害的就是普通人民,陶渊明把这些都看在眼里,他笔下描绘的这个躲避纷争的桃花源,正是千千万万劳苦大众的内心最真实的呼喊,他们想要一个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家,没有统治者的残暴压迫剥削,人们自己耕种,老人孩子和谐相处,就像《桃花源诗》中提到的“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小孩子自由自在的欢乐歌唱,老人来往游玩。

每个人都生活的随心所欲,不用为生计而发愁,希望能过上靠着自己劳动而富裕的日子。

(二)自然淳朴的生活态度
陶渊明一再追求一种纯真自然的生活,真诚,淳朴。

他痛恨礼教,他在《劝农》中旧提到了上古人民淳朴快乐的生活:悠悠上古,厥出生民。

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他的理想就是希望人们能拜托礼教加在人身上的各种枷锁,恢复人类自然纯朴的本性。

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给大家展现了这样一幅家庭生活图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肥沃的土地,美丽的池塘,旁边种植着桑树竹林等,老人和小孩都怡然自乐,生活的悠然自得。

这种自然状态下的人们的生活,才是陶渊明本人所最希望看到的。

桃花源中的人们以一种自然纯朴的态度生活,这种态度可以分两方面来看,一是对待外来人的态度,二是自己生活的态度。

首先,对待外来人的态度。

《桃花源记》开篇便提到:东晋太原年间,有个武陵人以打鱼为生,结果不小心迷路走进了桃花源,揭开了桃花源的神秘面纱。

桃花源的人们对待他非常的热情,民风淳朴。

人们没有因为他是一个外来人而对他疏远,相反的,人们都来询问他,文中提到的“咸来问询”便很直接的体现了人们的淳朴,并且很热情的邀请他们去各自家里做客,并且摆酒杀鸡招待这客人。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更是体现了桃花源中人们生活的淳朴和热情。

其次,自己生活的态度。

桃花源的人们依靠自己的劳动生活,自己致富,粗茶淡饭,粗布麻衣,不受世俗名利所累,更不会因为满足自己的私欲刻意追求什么物质的享受。

这种人类最原本的生存状态也恰恰体现了桃花源中的人们自然淳朴的生活态度。

陶渊明用自然的标准去衡量现实,发现现实中的丑恶与虚伪。

陶渊明坚持自然,和虚伪的名教黑暗的政治以及竞逐名利的世俗社会相对抗,但是有时候陶渊明也会禁受不住诱惑,所以崇尚自然和顺从名教两种思想常常使他不得安宁。

但是他心中一直坚持着“桃源圣地”,一直都没有放弃。

总之,陶渊明虽然本性是一个恬静的人,但他像封建时期许多士大夫一样,怀有建功立业的壮志,在晋末动荡的时期内,他投身于政治的漩涡中,希望有所作为,但经过几番出仕,知道这是不可实现的,便选择了归隐。

他在政治斗争中
没有崭露头角,不是风云人物,但也不甘寂寞。

而这一切也促成了他心中“桃花源”的形成,一种美好的理想的大同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