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福利国家模式与美国自由放任主义模式之比较_李嘉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风暴迅速恶化,演

变为一场冲击力强大的国际金融危机。冷战结束后盛行全球的新自由主义理论遭遇到了自它诞生以来最严重的挑战,不仅是经济学家们在反思新自由

主义的局限性,各国更是用“救市”的实际行动向新自由主义暂时告别。与此同时,部分持自由放任

主义的学者依然坚持积极不干预的市场经济准则。新自由主义和新凯恩斯主义再次交锋,争论焦点在于是否应该走欧洲的福利国家路线。本文通过对美国自由放任主义模式和欧洲福利国家路线的对比回答这个问题。

1欧洲福利国家模式与美国自由放任主义模式概况

1.1欧洲福利国家模式

如果看看欧洲福利国家的福利体制,我们会感慨《礼记》中描述的“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大同社会已经在欧洲降临。例如,被视为福利国家典范的瑞典在19世纪末还是欧洲最穷的国家,如今,其经济实力不可小觑。更难能可贵的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其涵盖儿童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与病休保障、失业保障、住房保障、养老保障的“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体系也让世人称赞,它创造了经济增长、人民充分就业和货币稳定的奇迹。又如英国,它也实行彻底的全民免费医疗服务、全民义务教育体制。

高福利必然要有高财政支出作后盾,因此“高税负”也成为欧洲福利国家的特征之一。令人吃惊的是,高税负并没有拖垮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速

度。分析其原因,

首先,良好的福利体制保障,使得民众不必为医疗、教育、失业等而克制消费欲望,居民消费需求增长大大高于储蓄增长,从而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其次,庞大的福利开支有效地扩大了消费需求并带动了经济增长。2001年瑞典的福利开支占据GDP的28.9%,挪威23.9%,英国21.8%,在一定程度上,为这些国家的消费需求作出了贡献。再次,福利国家对教育的高投入使得国民素质处于较高水平,形成了一流的劳动力素质,而人力资本的积累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点,欧洲福利国家虽然表面上象是提前进入了共产主义,但究其本质是以资本主义政府干预暖化市场机制冰冷一面。以瑞典为例,其90%的企业仍在私人手中,政府干预的程度仍然是在市场机制的范围内进行。1.2美国自由放任主义模式

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之前,自由主义思潮在美国占主要地位,美国经济迅速发展。罗斯福新政之后,确立了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滞胀”,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受到冲击,主张回到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预的“新自由主义”重新抬头。美国自由放任主义模式的特点,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实行自由企业制度。作为美国市场经济活动主体的是众多的企业,这些企业以单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等组织形式,独立而自由地从事多种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为整个社会提供各种各样的商品和服务。由此形成了构成美国市场经济基础的自由企业制度。二是遵循平等竞争原则。在美

收稿日期:2008-12-10

作者简介:李嘉琎(1981—),女,四川广安人,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国际贸易及法学。

欧洲福利国家模式与美国自由放任主义模式之比较

李嘉琎

(中南民族大学经济学院,湖北武汉430074)

[摘要]欧洲福利国家模式与美国自由放任主义模式各自的利弊一直是经济学家们争论的焦点,在近期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对这两种模式的争论更显激烈。而在争论的背后,

是各国对各自未来的发展道路的思索。而找到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平衡点将是解决之道。[关键词]福利国家;自由放任主义;市场机制;国家干预[中图分类号]F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02(2009)02-0040-03

JournalofChizhouCollege

2009年4月第23卷第2期

Apr.2009Vol.23No.2

第2期

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始终遵循着一种平等竞争的原则,即在市场竞争面前,人们都是平等的,至少在市场机会方面是平等的。每一公民都有权利创办企业,有权利进入某一个行业。三是政府干预程度相对低。美国有着长期的自由主义传统,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尽管政府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在较大的范围介入经济生活并对经济活动进行干预和调节,但政府干预程度相对低,一般来说,只要是私营企业能够做好的事,政府都不介入。但这并不是说政府是无所作为的。在自由企业制度下,美国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已经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而且这些方法和手段还在不断完善。美国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和调节,主要是通过各种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行,通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社会保障与福利政策、对外经济政策等的贯彻执行,通过为社会提供一系列公共物品和服务来实现的。

美国的自由放任主义模式往往被视为欧洲福利国家模式的对立面。其实,这是对它的一种误解。首先,美国政府对经济并非纯粹的自由放任,从罗斯福的新政、肯尼迪大幅投资登月计划、里根对日本汽车进口的限额,都可看出美国政府只是放松了国家干预,并没有放弃国家干预。其次,美国的福利支出表面上占GDP的份额比不上瑞典、挪威、英国等欧洲国家,2001年,美国这一数据才为14.8%。但当年美国的人均GDP为34320美元,而瑞典为24180美元,挪威29620美元,英国24160美元。可见美国人均福利的实际数额并不低。从绝对值上讲,若对美国冠之以福利国家之名,也并非言过其实。

但就其根本,在美国70年代的滞涨以后,凯恩斯的国家干预理论再难现罗斯福新政时期的辉煌,出现了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两种思潮并存的局面。

2欧洲福利国家模式的弊端

福利国家的主要目标就是消除贫困,缩小贫富差距,平抑经济周期性波动,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在上文列举的一些欧洲国家,这些目标有一定程度的实现。而且对于公民个人而言,福利社会制度无疑是现阶段看来最美好的制度之一。

然而,福利国家虽然描画了一副美丽的景象,但其运行过程中有着一些固有的、难以解决的风险。

(1)高福利背后带来的高税收风险。以瑞典、芬兰两国为例,上世纪50年代初,税收在瑞典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21%,1988年其比重上升到了55%,超过大多数工业化国家。据欧盟统计局统计,芬兰的各种税收加在一起,在2001年占到国民生产总值的46%,比欧盟国家的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高税收缩小了贫富收入差距,但同时降低了人们工作、储蓄和投资的积极性,使人们滋生依赖思想。

(2)管理机构过分臃肿。为了对社会福利支出进行管理,政府需要组织一支包括医生、社会工作者及行政管理人员等组成的庞大队伍。日益臃肿的管理机构不仅增加了国家开支、而且降低了政府的工作效率[1]。

(3)“高水平的停滞”难以解决。经济增长才是消除贫困、维持较高的福利水平的源泉,高税收政策仅仅是手段。而福利国家对市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经济发展的低效率:除了政府干预本身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市场的调控作用之外,高税收带来的“养懒汉”效应使得企业人力资源受到影响,而高税收和高昂的劳动力成本也导致了部分企业和个人将资本外移[2],这又造成了失业率的上升。因此,在上世纪90年代初,北欧国家一度面临严重的经济滑坡。

3自由放任主义模式的弊端

新自由主义一向提倡自由竞争,推崇市场原教旨主义,反对政府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过多干预。笔者相信,自由也许是天生的,但自从它落地便不再是真空中的婴儿[3]。虽然哈耶克认为“自由市场经济是经由一个自发的演进过程而来的,而这一过程与政府的强制力量没有任何关系”,但他一定忘了英国的圈地运动是得到了政府的支持的。

当然,对经济而言,完全的自由放任是不现实的。市场机制固有的自发性、滞后性、盲目性在完全自由放任的环境中只会加倍放大。其结果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均、失业增加、效率下降,而且无法解决公共品和外部性等问题。何况很多情况下市场的竞争都不完全,而不完全的市场竞争导致的市场不灵又会导致生产或消费的低效率,这恐怕是新自由主义者们所不乐意看到的。作为印证,次贷危机根源之“放贷机构向信用程度低的客户大量放贷、金融衍生产品的推波助澜”无不体现了市场机制的盲目性,这正应了马克思说过的那句话:“有百分之十的利润,资本就蠢蠢欲动了;有百分之百的利润,资本就忘乎所以了;而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那么上绞刑架的事都干得出来。”

况且,即使是新自由主义者们所认同的理念也需要依靠政府来推行自由主义政策,方能得以实

李嘉琎:欧洲福利国家模式与美国自由放任主义模式之比较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