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对于中日关系的观察与思考

合集下载

中日关系,心得体会

中日关系,心得体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日关系,心得体会篇一:浅谈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前景浅谈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前景日本是我们一衣带水的邻邦。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中日关系一向错综复杂——既有历史上的和平与对立,又有现实中的依存和竞争。

中日邦交正常化40年以来,合作与发展始终是双边经贸领域的主题,但在政治安全领域却逐渐从友好演变为摩擦、对抗。

因此,从战略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当下的首要问题,也是唯一正确的途径。

作为当代青年,透彻地了解与分析中日关系对你我而言至关重要。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

解决中日问题,首先应理清中日关系的历史发展脉络。

周恩来总理曾用“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对中日关系历史进行了最为全面准确的说明和表达:友好是历史主流,对立则是历史主流中“艰难和辛酸”的一页。

中日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唐朝,这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高峰期——既有日本使者云集长安,又有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在和平友好的交往过程中,中国文化得以广泛传播,日本文化得以迅速发展;在一衣带水的地理关系上,逐渐形成了具有许多相同因素的东方文化观念和社会结构。

“两千年友好”,使两国人民长期享受和平稳定,彼此汲取文化营养;“五十年对立”,则使中日关系破裂,社会停滞不前。

日本明治维新后,其国力迅速强大、野心极度膨胀,悍然挑起甲午战争;几十年后的侵华战争,日本军国主义又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

短短半个世纪内,两国人民友好邦交的历史传统瞬间打破,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亦破坏殆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饱受战乱摧残。

放眼当代,中日关系的现状也是紧张与缓和并存的局面:从1972年邦交正常化的实现到1982年第一次教科书事件,可以说是友好合作时期;从1982年到1992年天皇访华,中日之间摩擦与合作并存;自1992年以来,为对立合作时期。

“政冷经热”成为描述中日关系现状的典型词汇。

首先,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经济合作占据核心地位,两国经贸关系不断发展。

回顾战后中日关系发展可见,经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改善——正如历史上一样,贸易合作通过民间渠道不断加强,促进了政治、文化等领域的发展,有利于中日关系的正常化。

大学生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大学生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中日关系集中体现和浓缩了国家关系的复杂性。

它既是邻国关系,又是大国关系;既是“东西”关系,又是“南北”关系;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双重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双重关系。

二十一世纪是全球化的时代,各国更积极探讨所处地区的合作,期望形成竞合态势,那么中日关系的走向对亚洲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格局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对世界的经济发展也形成较大的影响。

作为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一、中日关系的现状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中日关系在90年代前半期进入了重新调整、重新定位的转折期,经过1997年以来的重新趋稳期,1998年11月江主席访日时中日双方确定了21世纪两国关系发展的基本框架,即双方就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达成了一致,中日关系进入了实现这一目标、落实诸项合作内容的新阶段。

近两年来,中日关系基本上在这一轨道上出现了良性发展势头。

另一方面也应看到,中日间各项潜在矛盾因素还没有得到消除,有的摩擦隐患甚至尚未得到有效控制,近日,中日关系日趋紧张,钓鱼岛问题,撞船事件等。

1,影响中日关系有三大症结:第一,日本缺乏对侵华战争历史的正确认识;第二,钓鱼岛与领海主权归属的问题;第三,战略利益冲突:插手台海,“协防”台湾。

2、为了缓解紧张的中日关系,增强两国之间的了解与合作,我们必须提高对中日战略互惠关系内涵的认识。

“战略互惠关系”是由日方提出、而为中方接受的提法。

2007年4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对日本的“融冰之旅”后,中日两国确认根据2006年10月安倍晋三访华时双方达成的一直,努力构筑“基于共同战略利益的互惠关系”。

胡锦涛主席在“暖春之旅”的第二天与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

内容上主要包括:一、强调长期和平友好合作是双方唯一选择;二、在重申恪守中日关系三文件的同时,将此联合声明定位为“第四份政治文件”;三、正如它的正式名称《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开创了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新框架和新局面;四、重申支持对方的和平发展,并在共同对应全球性课题上进行合作。

中日关系调查报告

中日关系调查报告

中日关系调查报告篇一:关于大学生对中日关系看法的调查报告五:调查报告当下,中国与日本因钓鱼岛问题而屡有摩擦,且有不断升温的趋势。

同时全国各地的抵制日货游行不断发生,比如20XX年10月16日在西安发生的打砸日本商店的事件,总共超过万余市民参加。

中日两国积怨已久,历史侵略问题与现代领土争端的交织使得民间的交往近乎止步不前。

为此,就很有必要在此时做出调查,分析大学生对中日关系的看法与思维现状,以便为将来教学的实施提供参考并对大学生的国际思维能力现状进行评估。

根据调查数据,大家对中日关系抱有一定的担心。

约有58.9%的同学认为中日将来可能发生战争,更有7.8%认为战争是必然趋势。

对于本次抵制日货的行动,约有44.6%持有绝对赞成的态度,认为应该打击日本的反华气焰。

而54.76%则保持反对态度,其中大部分对打砸事件持保留态度,希望大家的行为应有节制,并视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对于大家进行抵制的原因,45.8%选择日本篡改教科书以及对钓鱼岛的侵占,29.4%因为日本的侵略历史所造成的深重苦难,不忘国耻。

11.2%则是无理由的讨厌日本社会和民众。

13.6%认为这是爱国主义的表现。

对于抵制运动的可行性,84.8%认为日本必然会首先落败,其经济必然遭受重创。

日本企业也会向政府施压,即使不会有大出口的损失,也会因中国制造的充斥而使市场面临困难。

至于抵制运动的普及性,47.8%承认没有参与,因为日货一般性价比较高,52.2%的抵制行为仅仅在日货比较昂贵或者在商品性价比相同时倾向于欧美产品。

相对于民间抵制运动的火热,有59.2%对政府的表现略有不满,其中过半认为政府过于温和,早该说“不”。

另一半认为这是政府未能提供交流平台来对中日关系进行讨论并交换意见,否则事情不会发展到这种地步。

大家对日本的整体感觉比较差,这也从数据中可以看到。

66.2%觉得现在的中日关系比较不好,甚至很差。

至于对于日本人民的印象,75.2%表示比较不好及很差。

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

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

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我认为,如今恶化的中日关系今后能否按中日两国人民的愿望长期稳定地发展下去,关键在日本政府的态度和政策。

他们必须了解他们自己的过错,了解他们在人民中间右翼团体的错误,只有改正了这个,两国关系还会好,所以中国、日本很好的互相理解真正的建立起来,友好合作的关系,那将是一个亚洲的幸福,世界的幸福。

作为一名理智的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在中日关系的处理上应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以和平方式正确看待和解决中日关系,理性表达爱国热情,珍惜稳定发展局面。

首先,我们大学生要善于从历史的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我们大学生不仅要了解中日关系的历史,明白如何理解和看待中日关系史,并从中找到可供借鉴的经验教训。

中日关系从历史的角度看,友好是长期的,对立是短暂的;友好是历史主流,对立是历史主流中的“艰难和辛酸”的一页。

因此,大学生在看待中日关系的问题时,既要考虑其两千年的友好又有兼顾其五十年对立全面分析两国关系做出自己理性的,正确的判断,同时在中日两千年的友好历史中,中国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中国并没有利用领先地位向日本扩张,更没有发动战争,而是信守睦邻友好的民族传统,结果于己于人都有利。

在五十年对立历史前后,日本发展快于和强于中国,日本在发展领先后有恃无恐,野心膨胀,向外扩张,结果于己于人都有害。

其次,我们大学生要善于从大局的角度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

和平和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也是当今世界的大局。

在饱受20世纪前半期的战争蹂躏和中期的冷战恐吓后的21世纪,人类最需要的就是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在此大背景下,中日关系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和平与发展的世界大局。

中日关系既是重要的双边关系,又是重要的国际关系,既影响着双方,又影响着世界,必须慎重处理。

大学生要铭记维护和平的国际环境,保持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是我国在21世纪的大局及国家利益,以及和平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是保持国内稳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前提。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及未来走向

如何看待中日关系及未来走向

1、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现状及未来走向?答:中国和日本一衣带水,隔海相望,既有历史上和平与对立的关系,又有现实中依存和竞争的关系。

充分全面地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是双方唯一正确的选择,也是两国政府和人民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一、善于从历史角度看待中日关系。

中日关系的现状很大程度上与中日关系的历史相关,中日甲午战争和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刻骨铭心的伤害,一提到中日关系,自然想到这段历史,并把他上升到民族尊严和国家荣辱的高度。

但中日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唐朝是两国文化交流的高峰期,既有日本使者云集长安,又有鉴真和尚东渡日本。

在漫长的交往过程中,中国的文化得以传播,日本的文化得以迅速发展。

周恩来总理当年曾用十个字说明中日关系的历史,即“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这是中日关系历史最全面最准确的表达,友好是长期的,对立是短暂的;友好是历史主流,对立是历史主流中辛酸的一页。

二、中日关系现状。

从目前整个中日关系来看,经济合作占有中心地位,对整个中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

从战后的历史看,正是经济合作推动了整个中日关系改善。

但是两国经济关系的加深未必就提高了两国政府和国民之间的相互信赖度。

中日两国间最大的政治障碍是历史问题,两国之间的战争虽然早已结束,但是这份沉重的历史遗产却一代又一代传了下来,长期的战争状态粉碎了中日两个民族自古以来形成的相互师从、相互仰慕的美好感情与和平氛围,民族情绪开始发生历史逆转。

与历史问题相伴而来的还有两国在台湾问题、领土问题以及日美安保问题等方面的分歧。

近期,日本右翼势力抬头,安倍内阁重提钓鱼岛问题,模糊侵略历史,甚至意图修改和平宪法,这都给中日关系蒙上了阴影。

三、中日关系未来走向。

中日关系未来走向要坚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原则,其中“以史为鉴”是前提,是基础,“面向未来”是目的,是根本。

中日作为亚洲乃至世界上的两个大国,应该对亚洲的未来和世界的未来作出贡献。

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内容提要:中日关系自近代以来一直就处于一个微妙的局势当中。

在当代普通大学生当中,对中日关系和日本国家自身也存在着各不相同的态度。

而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中日关系,用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行为来帮助发展中日关系,这也是我们每一个普通大学生应尽的义务。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日本中日关系正文:中国和日本,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自古以来在官方和民间两个方面就都有着亲密的交流,甚至日本文化中有很大一方面也是对中华文明的巧妙借鉴。

中国近代史以来,从二十世纪初期开始,由于侵略战争的发生和双方外交政策的制定,中日关系就开始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局面。

在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二十一世纪,外交关系的处理也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强有力的影响,如何处理中日关系,也始终是中国政治范围内的重要内容。

在社会公民越来越有自主意识,并且社会普通民众的思想和舆论导向也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的现在,如何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不仅只是党和政府所要考虑的主题,它也和我们普通民众的生活息息相关。

而作为未来社会主体的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和发展中日关系,也该是我们每个人所应该思考的问题。

首先,就我个人的生活经验和与同辈的大学生群体的接触经验来讲,当代大学生对于日本以及中日关系的态度大致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基本可以理性看待中日关系的群体,对于价值观和世界观已经基本成熟的大学生来讲,大部分都是可以理性看待中日关系的历史性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走向,任何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的制定,首先都要以国家的利益为前提,同时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形象和尊严也是必须维护和不可侵犯的,对于历史遗留问题,也要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得到最恰当的解决。

第二类是对于国家事务包括外交问题在内的政治问题漠不关心的群体,不可否认,当代大学生中对于国家事务不太关心的群体还是存在着的,并且还不能算作个别现象。

在社会竞争压力越来越大的现代社会,人们已经习惯于把目光聚焦在自己的现实生活,而国家的政治事务,这样一般而言不会对普通人的生活有过大的影响的,并不会得到太多关注。

中日关系演讲稿大学(3篇)

中日关系演讲稿大学(3篇)

第1篇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中日关系这一重要话题。

中日两国,一衣带水,地缘相近,文化相通,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交流与合作。

然而,在历史与现实面前,中日关系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今天,我就中日关系这一主题,与大家分享我的几点看法。

一、中日关系的回顾与现状1. 回顾中日两国交往源远流长。

早在公元646年,日本就派遣了第一批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唐朝的文化、政治、经济等。

此后,中日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不断,形成了深厚的历史渊源。

然而,在近代,中日关系经历了诸多波折。

从甲午战争到抗日战争,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这段历史,成为中日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2. 现状二战后,中日两国实现了邦交正常化,双边关系取得了长足发展。

在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两国合作日益紧密。

然而,近年来,中日关系又出现了一些波折,特别是在历史、领土、海洋权益等问题上,两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时有发生。

二、中日关系面临的主要挑战1. 历史问题历史问题是影响中日关系的重要因素。

日本在二战期间对中国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尽管日本政府多次表示反省,但仍有一些日本政治势力企图美化侵略历史,甚至否认南京大屠杀等历史事实。

这种行径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影响了中日关系的稳定。

2. 领土问题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然而,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不断挑衅,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领土问题成为中日关系中的“痛点”,影响着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

3. 海洋权益问题东海和南海是中日两国重要的海上通道。

近年来,日本在海洋权益问题上不断挑战中国,特别是在东海油气田开发、南海岛礁主权等问题上,两国之间的矛盾和分歧日益加剧。

三、中日关系发展的前景与建议1. 前景中日两国作为世界第二大和第三大经济体,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

在全球化背景下,两国之间的合作空间不断扩大。

只要双方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妥善处理历史、领土、海洋权益等问题,中日关系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对中日关系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对中日关系的一些看法和意见

对中日关系的一些看法和意见今年是中日复交25周年。

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来扭转两国关系近年出现的某些消极倾向,设法构筑较为长期稳定的互利合作关系。

为此,也需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在对日关系的看法和做法上作一些调整。

现提出以下几点看法和建议,仅供参考。

一中日关系正经历转折中日关系本来就同时存在矛盾竞争和友好合作的两面,现在又在一定程度上面临影响深远的转折:或者保持友好合作的势头,建立新形势下的平等互利关系;或者矛盾上升、摩擦增加、关系下滑,甚至导致对抗。

这是双方需要作出的重大抉择。

中日复交是经过长期努力的结果。

在缔结和平友好条约和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两国关系更得到迅速和全面发展,一时成为我同发达国家关系的典范。

人民间的传统友谊也不断加深。

“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成为双方上下提得最响的口号。

但是,随着冷战的结束,近两年两国关系又一时出现倒退。

原因之一是两国关系的内涵发生变化,虽然经济仍以互补性为主(竞争也在增加),但政治和安全上已失去共同防苏的战略基础,反而互相视为日后的潜在对手。

二是日本羽毛渐丰,地位提高,加紧了争当政治大国的步伐,要夺取亚太地区的主导权,因而不愿看到中国的强大和统一。

加之日本进行了政治换代,新领导人对我了解无多,对日中关系观念淡漠,还具有较强的新国家主义倾向。

国会中对华友好人士已所剩无几,亲台势力却明显上升。

社会思潮中的民族主义情绪有所增长,对侵略的负罪感日益淡薄。

在这种情况下,就接连出现侵犯我主权及其他不友好事件。

三是中国的崛起引起越来越大的反响,以致近来西方舆论特别是学术界许多人炒出“忘掉俄罗斯,该注意的是中国”的议论。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日本提高了对中国的疑虑和戒心,认为中国大规模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在激发仇日的民族情感;中国的政策是对美宽,对日严,总想敲打日本,不让日本得到平等地位;特别是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和军力的强大,必然会构成对日威胁,因此就要加以防范,包括加强日美军事合作。

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霍元甲在临死前,徒弟们怒不可遏,要去报仇。

而他对徒弟们是这样说的:“你们要做的不是去报仇,仇恨只能生出更多的仇恨。

我不想看到仇恨。

最重要的是——强壮自己”。

我们要以伟大的胸怀对待日本,但不能忘记血的教训。

教训不要变成仇恨,我们中国人应要有把爱丰献给全世界的胸怀。

我们不是小看日本,日本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但因为一个日本阻碍了我们的发展那是不值得的。

总的一点仇恨不会带来和平,我们的精神是为了未来的和平,我们可以流血,为了全世界的和平。

我们现在需要努力强大起来,强大并不是说要用战争来给世界和平,更多的要从跟本的思想上来发扬.毛主席给中国带来的和平就是他的思想让野心家不敢乱来,我们要快速进步,不够强大,人家野心家不会卖你的账。

有时武力也是必要的,也许外星人来攻击地球的可能性并不是没有的。

什么可能都有,我们要怎么面对?个人认为现在的人类社会不适合武力解决问题,现在的科技一但开战对世界是毁灭性的。

不开战怎么统一全球让全球和平?世界和平需要全世界来完成。

让我们中国来来做这份工作。

记住血的教训,但要放开民族仇恨。

血的教训是指让以世界不再流血为目的。

从中国做起发扬我们伟大的精神,让全人类成为一家给我们的子孙一个安心的家,让他们生活在幸福的家园上。

归根到底,还是要自强不息,自身的强大才是最硬的道理。

短短的几句话,凝聚了无数中国乃至世界,人类历史的经验教训。

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的祖先们,也是用这样的胸怀,来这样期许我们这些后来人的。

我们应该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 当然,二战期间,日本对中国犯下了不可磨灭的滔天罪行,这是中华民族永远永远不会忘记的,也是日本必须永远铭记在心的。

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篡改这段历史,颠倒是非黑白。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二战之后,日本在一片废墟上又一次崛起,从零到一万。

七八十年代,中国迎来改革开放的春天,日本又一次成为我们市场经济的老师。

从赔款到投资,中日的贸易也成就了中国今天经济的繁荣,当时的中日关系应该是非常的好,可以称作是蜜月期。

浅谈大学生应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浅谈大学生应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一直以来,中日矛盾不断,尤其是从革命战争以来。

特别2012年是中日两国近年来关系最为紧张的一年而所有的问题的导火索钓鱼岛事件。

钓鱼岛是钓鱼岛列岛的主岛,位于中国东海,距温州市约356千米、福州市约385千米、基隆市约190千米,面积4.3838平方公里,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公里。

1972年美国撤离琉球时,将钓鱼岛“行政管辖权”混合琉球“交给”日本,但是众多的史实都证明钓鱼岛为中国领土比如:中国有关钓鱼岛的最早文献出自明朝永乐元年(1403年)的《顺风相送》,称该岛为“钓鱼屿”[4]。

其后文献及官方舆图亦采用“钓鱼屿”名称,见诸如明朝嘉靖十三年(1534年)第十一次册封使陈侃所著《使琉球录》、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浙江提督胡宗宪编纂之《筹海图编》、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钦命绘制之《坤舆全图》(《坤舆全图》使用闽南语发音,称为“好鱼须”,即“钓鱼屿”)。

台湾沿用“钓鱼台”名称至今。

大陆现代则称该岛为“钓鱼岛”,有时也用“钓鱼台”的名称。

并且根据明朝郑若曾编著的《筹海图编》卷二《福建使往日本针路》记载,出使琉球的使船须经过小琉球、鸡笼山、梅花瓶、彭嘉山、钓鱼屿、黄麻屿、赤屿后才会到达姑米山,因此,钓鱼岛在明朝版图内,不属于琉球国管辖,从而证明钓鱼岛从明朝开始就是中国领土。

钓鱼岛列屿仅为无人岛并且面积甚小,但为何日本却对此虎视眈眈呢?上网看了下相关介绍才知道。

钓鱼岛几乎身处中、日两国间的分界线。

一旦日本拥有钓鱼岛的行政管辖权,那不只是占领钓鱼岛列屿那几座岛,而是让其领土踏在中国的大陆架上,中国和日本就变成了相向而共架的大陆架。

中国军事科学学会副秘书长兼少将罗援指,根据《国际海洋法公约》,如果钓鱼岛被日本非法占据,中日就得按中间线原则划分大陆架,中国不仅丢失大量的海洋管辖区和海底资源。

钓鱼列岛有着十分重要、但并不为人多知的军事价值。

还有就是钓鱼诸岛及其附近海域,不仅蕴藏有大量石油资源,在其它方面也有巨大的经济价值。

大学生用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大学生用如何看待中日关系

大学生用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现在日本的年轻人对侵华历史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他们不认可本国曾对中国造成的巨大民族伤害,这一方面是因为日本右翼势力的宣传,另一方面他们对中国存在着一种抵触情绪。

作为中国人,作为有着较高知识水平的大学生必须对中日关系有着清醒的认识,居安思危,绝对不能忘却历史,不能忘记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曾几何时看到国人对历史的漠视(有人竟然不知道甲午战争,甚至有人不知道抗战究竟是多少年)、对民族认同感的忽视,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痛楚。

在这里本人对中日关系做一下大体的梳理,以有助于大家对历史的认识。

日本与中国发生联系最早大约在秦汉时期,那时候日本被称作扶桑,是有一系列分裂的小国组成。

关于徐福带领童男童女开创日本的传说可能是国人最早到达日本的记载。

秦汉是中国历史上较为强大的封建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在亚洲最为先进。

日本为了学习中国先进的政治制度,为了从中国获取经济利益,经常派遣使团来中国,如汉光武帝就曾经赐给日本国王金印,这时的中日关系是一种较为遥远的隶属关系。

唐朝时期中华文明发展到顶峰,这时的大唐帝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中日关系也发展到新的阶段。

日本掀起了一种学习中国的高峰,大化改新就是典型的代表。

这时的中日关系极为友好,不仅官方往来频繁,如遣唐使每年达几十次,就连民间交往也很密切。

如鉴真东渡日本,日本诗人晁衡在中国定居,这些文化交流促进了中日关系的发展,加深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

有发展就会有不和谐的因素,在唐朝时期发生了中日历史上第一次战争——白河口战役。

历史背景是隋唐时期朝鲜半岛分为百济、新罗、高句丽三个国家,这三个国家由于与隋唐帝国联系密切,所以属于中国的属国。

高句丽在三国中较为强大,隋炀帝发动数百万军队几次远征高句丽均无果而终,这加剧了高句丽盲目自大的情绪。

高句丽为统一朝鲜半岛联合百济进攻新罗,而新罗与唐朝关系较好,向唐帝国求救。

高宗显庆年间唐朝大军水陆并进,兵法百济,不堪一击的百济迅速灭亡。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看待中日关系(思修作业)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看待中日关系(思修作业)

当代大学生应如何看待中日关系(思修作业)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对待中日关系自从新中国建立以来,已有六十多年的历史,在这历史的长河中,中日关系被洗刷打磨的日益光滑,似是从中日建交、破冰之旅等活动的开展之后,国人们对关系的认识也有了更加清晰和温和的看法。

在我看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对中日关系的现状采取一种辩证的态度。

首先,我们要正视历史和现实的差距。

诚然,在历史的长河中,中日一直为一衣带水的邻国。

自李唐来,中国人民东渡,建立日本,两个地区的交流史被开辟。

随着交流的不断加深,地区差异开始造成一些摩擦和不愉快的事情经历。

特别是近代侵华战争的血淋淋的历史,是中国历史也是每个国人心中一块无法触及的伤痛。

但是‘‘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中国是一个有着恢弘五千年历史的大国,在民族关系的处理上一直秉承着传统的‘‘仁’’的思想。

任何一个国家的外教政策必定是以国家利益为前提,排除掉一些历史因素和个人情感,中日关系的冷热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也有一定影响,因为我们的交流不但包括经济交流也包括一些文化交流和其他一些民族间的交流,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不仅对于两国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国际上也是有不小的影响力。

每一个国家都基本上有过殖民或被殖民的历史,我们应该正视他们,但不应该让历史更多的影响到国家现在以及日后的发展走向。

我们要知道,在战争中受害的不仅是中国民众,还有无数被分离的日本家庭,相信他们对于战争也有着一定的伤痛记忆。

同时,‘和平和发展’’是二十一世纪的世界主题。

也是长久以来所有人类的共同心愿。

但是一个国家的尊严和民魂也是不容玷污和侵犯的,虽然侵华战争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每一个历史事件留给我们的不应只是落败的遗址和薄薄的几页纪念的话语。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对中国造成的巨大伤害,也绝对不是避而不谈或者是拒不承认且试图抹杀的。

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应对日本有一个警醒而清晰的认识,在维护国家尊严和利益的问题上绝不容许妥协。

中日关系心得体会

中日关系心得体会

中日关系心得体会【篇一:谈谈你对中日关系的认识】谈谈你对中日关系的认识中国与日本的关系,用周恩来总理的话来说就是:“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中日间的友好交往和文化交流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而在隋唐时期,中日交流达到顶峰,日本皇室为汲取隋唐王朝统治经验和先进的科学文化多次遣使到中国和唐朝修好。

而近代以来,由于日本的侵华战争中日关系一度恶化到极点。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直到1972年,中日之间才恢复邦交正常化,但近三十年中日关系依然曲折反复。

1972年中日双方发表《中日联合声明》,标志着中日邦交正常化,一直到1989年,中日双方的关系一直朝着和平友好的方向发展。

但是从90年开始,双方关系一直曲折反复,直到2001年小泉纯一郎执政连续五年参拜靖国神社,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使中日关系达到最低点,出现“政冷经热的现象”。

这是自双方72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最糟糕的时期。

2006年,安倍晋三当选日本首相并于13日后访华,开启了中日关系的“破冰之旅”,正是他承认了继承“村山谈话”的精神才使安倍晋三的访华成为了可能,打破了总日关系僵化的局面,将中日关系的定位从“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到“战略互惠关系”。

而之后温总理访问日本,福田康夫首相应邀访华以及08年胡锦涛主席访问日本极大促进了中日关系的发展,而胡锦涛主席更是在他的“暖春之旅”中,发表了《中日关于全面推进战略互惠关系的联合声明》并提出了发展两国关系的六点建议:一、巩固中日关系的政治基础二、加强战略互信三、深化互利合作四、增进两国人民感情五、建立健全各领域合作机制六、扩大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合作虽然之后的日本首相更迭频繁,但无论是麻生太郎还是鸠山由纪夫都在上任之后积极访华,两国关系进一步加强。

但是中日关系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都是不能被忽视的,也是需要我们重视并正确对待的。

下面就影响中日关系的因素就以下简要分析。

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一、历史问题:日本侵华战争二、台湾问题:台湾曾经被日本殖民统治50年而且台湾海峡至今仍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实践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对当前中日关系的看法与意见

实践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对当前中日关系的看法与意见

实践调查报告:当代大学生对当前中日关系的看法与意见中日关系,一直是中日两国之间难分难解的历史难题,一直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敏感话题。

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中国近30年来的经济实力迅速提高,与世界各国的外交关系也纷纷正常化,但是每每谈到日本问题,很大一部分国人仍忿忿不平,相当激动。

然而大学生,作为中国最大的知识分子群体,对当前中日关系又有哪些看法和意见呢?为深刻了解此问题,本小组组员不仅将问卷发布给广州大学的同学还通过各种途径将问卷发布给大学城的其他高校来完成这个比较有代表性的报告。

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形式,本小组组员获得了较有代表性的素材。

在所有被调查的115人当中,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的学生约占2/3,男女比例约为2:1,较为合理。

为了将问题由浅及深进入,我们先从较为模糊的“印象”问题切入。

根据调查结果,大部分大学生对日本这个国家的印象是“都不错”或者“一般”。

没有很多对日本印象很差的人。

与几年前对比,中国当代大学生对日本的印象有所好转。

尽管近年来还是出现了一些极端事件,比如钓鱼岛事件就引起了很多地方大学生共同抵制日货。

但可以认为该事件是日本政府单方面的决定,不应涉及日本民众或企业,从而对自身的生活造成过大影响。

部分人说起日本就咬牙切齿,大多是没有深入了解中日关系的渊源,人云亦云。

但是不可否认,中日两国之间还是有一些比较尖锐的矛盾的,主要是历史的问题的沉淀,尤其是日本侵华战争。

虽说历史不该影响新时代的发展,但是日本政府对待历史的态度是有问题的,面对下一代仍没有勇气往他们的教科书上印上真实的杀戮事件。

而国人就抵制日本,发动抵制日货运动,甚至焚烧砸毁日系车辆,这些行为确实也是欠妥的,像我所学经济学的老师说的:买来的东西就属于自己的财产,这些行为只会减少国家的GDP,损失的绝不是日本。

作为大学生这一知识群体,更应该理智客观的看待日本这个国家,历史不能忘记,但这不是我们犯错误的理由。

从本问题中看,当代大学生对日本持有的态度是不冷不热,总的来说,就是大部分人既不会太刻意去关注日本,也不会持有太差的印象。

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2360.1
13.9 1020.6
11.4 1339.5
15.8
2667.3
13.0 1161.3
13.8 1506.0
12.4
2287.8 -14.2
978.7
-15.7 1309.2
-13.1
2977.8
30.2 1210.4
23.7 1767.4
35.0
3428.3
15.1 1482.7
22.5 1945.6
10.1
3294.6
-3.9 1516.5
2.3 1778.1
-8.6
注:中国 日本
中国的发展为中日两国在亚洲 地区携手合作奠定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 地区合作成为潮流, 中日两国在地区合作 中 的作用备受关注。在经济上, 中日两国在东亚地区经济中占有较 大比重, 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 中日合作进展缓慢。随着中国的 发展, 两国在亚洲携手合作的条件正在趋于成熟。
近十年中日双边贸易情况一览表
时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进出口合计
出口
进口
美元值 (亿)
美元值 (同比)
美元值(亿)
美元值 (同比)
美元值(亿)
美元值 (同比)
877.3
5.7
449.4
在经济上, 中日关系具有互补性。正是这种经济上的互 补性, 使中日两国在邦交正常化之前克服重重困难建立起 经济往来的渠道, 并逐步扩展广泛的联系, 为实现邦交正常 化奠定了基础。
19728 年中《日 中邦 日交和正平常友化好条, 为约两》国签建订立, 经两贸国往一来致开同辟意了面 坦向途未。来之, 构后筑, 新两的国双迅边速关缔系结,了中一日系关列系协完定成, 了为巨经大贸的关历系史的跨发 展越撇,清两了国道关路 系。 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合理发挥爱国热情

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合理发挥爱国热情

正确看待中日关系合理发挥爱国热情近日,中日关系日趋紧张,钓鱼岛问题,撞船事件,引起国内人民的高度关注。

作为校大学生,我们应如何看待当前中日关系,理性抒发爱国热情,也成为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

那么究竟是那方面的问题导致中日关系形成当下局面,我们又应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中日关系呢?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从经济角度来讲,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往来频繁,互补性强。

并且日本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原料和劳动力,而中国需要日本的先进技术、市场和资金。

双方在节能环保、绿游、能源、金融等领域合作紧密,加之日本要重振长期疲软的经济,它没有理由失去中国。

从政治方面来讲,日本与韩国的竹岛问题,朝核问题,与俄的北方四岛问题,联合国的入常问题等等,都要中国支持或不想与中国另生争端。

日本在“入常”、绑架问题、8国峰会等问题上也需要中国的帮助。

然而自安倍晋三和福田康夫首就任日本国内阁总理大臣以来,中日关系出现很大改善。

经过破冰-融冰-迎春-暖春,双方关系异常转暖。

此外,日本也会看美国眼色行事,现在看中美关系应该最差也是维持现在这样,中美关系正常,日本也不会太出格. 我想最重要的是中国本身的强大,大地震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奥运的成功举办,这都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了中国,这也让中国影响力又增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民间的现状则是:近日《读卖新闻》的调查结果显示40%以上的中国人认为日本是可以信赖的国家,60%以上的人认为日本在战后走和平发展道路,但70%以上的人在历史对日本还存在怨恨。

而日本只有20%左右的人认为中国可以信赖的国家,而40%以上的人持相反意见。

可以说中国民众对日情感有所改善,但在一年前日本对中国的信任度还在70%以上。

最近日本更换了新首相,麻生从他以前的言行来看有很深的鹰派背景,但他今后还会延续福田外交的部分理念。

麻生虽然曾公开表示支持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并主张日本应该拥有核武器等被人们称为“大嘴麻生”。

浅谈中日关系问题

浅谈中日关系问题

浅谈中日关系问题中日关系是指中国和日本两个国家之间的关系,包括对历史上中日关系的记载、中华民国政府退守台湾前、和对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之双边外交关系的论述。

下面是关于一些中日关系的谈论浅谈中日关系问题篇一对于中日关系这点我一直都表示无奈。

很多人认为我是喜欢日本所以总是替日本说话。

实际上不是这样。

很多时候人只是为了知道真相。

所以听到日本从未道过谦时会多问一句:是这样么? 在听见友人用粗俗的语言攻击日本的时候多问一句:这样好吗? 在听说中国人在日本不受尊重时多问一句:真的是这样的么? 之所以去问。

并不是因为挺日本人。

而是因为不敢相信这种如此极端幼稚的做法,会出现在现代人身上,会出现在同样受过现代教育的日本人身上。

很多事情是不可以被忘记的,也不需要被忘记。

比如说南京大屠杀的惨案。

可是记住不代表永久的仇恨。

不代表永久得不接受,不代表永久的排斥。

有一个日本的青少年在作文中写道:那一次大战发生时,我还没出生。

为什么现在的我,却要背负起我没有做过的罪恶呢? 看到这句话心里颤动了一下。

不代表国家,仅仅代表个人,我被他的话感染了,感到深深地痛苦和无奈。

是啊,为什么呢?很多人都一直认为日本从来没有向中国道过谦。

这一点一直以来我都是不相信的。

因为我知道,在这个时代里,并没有几个政治家是真正的笨蛋。

会不知道日本的战争是不应该的,是错误的。

我相信日本政府也是明白的。

那么,为什么要拜靖国神社?为什么? 很多同学都在强烈谴责日本的时候,我看到了曾经是抗日先锋的李敖先生的文章,心里很不是滋味。

浅谈中日关系问题篇二我认为在如何对待中日关系这个问题上面,落实到我们当代大学生身上,就是一个如何做的问题。

正确对待中日关系是个大命题,对于普通民众尤其是还未有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要为发展中日关系作出什么大的成就或重要的决策并不太可能。

但是我们可以从小事做起,来影响我们旁边的人。

首先就是在态度上理智地看待中日关系和日本这个国家,只有思想上端正了,行为才可能正确。

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当代大学生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汇报人:日期:•中日关系概述•大学生在中日关系中的角色与责任目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的原则和方法•当代大学生在中日关系中的实践与行动•正确看待中日关系的重要意义01中日关系概述中日两国在古代就有频繁的友好往来,如遣唐使、鉴真东渡等。

古代友好往来在近代史上,中日两国曾发生过甲午战争、抗日战争等冲突和战争。

近代冲突与战争新中国成立后,中日关系经历了从敌对到正常化的转变,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了广泛的合作。

现代关系发展中日历史关系回顾中日两国在政治上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两国领导人定期会晤,就双边关系和国际事务进行交流。

政治关系经济合作文化交流中日两国在经贸领域有着密切的合作,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不断增长,投资合作也日益加强。

中日两国在文化领域有着广泛的交流,包括教育、科技、艺术等各个领域。

030201当代中日关系现状中日关系对两国及世界的影响中日关系的稳定和发展有利于两国的经济繁荣和政治稳定,也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对世界的影响中日两国都是世界大国,中日关系的稳定和发展对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中日关系的走向也对其他国家与地区产生一定的影响。

02大学生在中日关系中的角色与责任多数大学生对中日历史有一定的了解,尤其是对近现代史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历史认知大学生普遍关注当前中日关系的发展,对两国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有一定的了解。

现实关注对于中日关系的看法,大学生观点多样,既有友好合作的愿望,也认识到存在的问题。

观点多元大学生对中日关系的认知现状大学生在中日交流中的积极作用文化交流使者大学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使者,通过学术、文化、艺术等领域的交流,增进两国民众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民间外交力量大学生在民间外交中发挥着积极作用,通过参与各种交流活动,传递友好合作的信息,促进民间友好往来。

推动友好合作大学生在学术、科研、经贸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合作空间,通过参与各种合作项目,推动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深入发展。

当代大学生对中日关系的看法精简篇

当代大学生对中日关系的看法精简篇

如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发挥爱国热情孔安娜中国和日本,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中日关系一直以来就处于微妙的关系。

尤其前段时间,钓鱼岛问题,撞船问题,引起国民的爱国热情和高度关注。

相当多的国人谈起日本就咬牙切齿,愤愤不平。

作为校大学生,我们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中日关系,用正确的方法和适当的行为来帮助发展中日关系。

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我们应该主动去关心国家的状态,国际的时事,但也要是适合当代要求的爱国方式,只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重振雄风,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从情感上来讲,爱国不需要任何理由,但爱国方式应该理性选择。

日本右翼不顾历史、无视未来的倒行逆施,不仅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损害了日本人民的利益。

所以我们的爱国行为,既要顾及自己长远而根本的利益,不为泄一时之愤而损及社会风气;也要顾及中日友好的远景,不因言行过当、伤及无辜而授人以柄。

原则上的据理力争,不应影响言行上的以理待人。

大学生是最具活气与朝气的群体之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

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

我们应以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方法,将愤怒之情化为报国志,将爱国心化为强国行动,要沉得住气,向长辈请教,在做出行动前,多点沟通、多点思考。

认清形势,不受煽动,不被利用,做好自己的“分内事”,理性、智慧的展现出青春风采、大国的气度,才能真正扛起理性爱国的旗帜,经久不衰。

我们对中日矛盾的态度以及处理方式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而该化愤慨为力量,转化到学习上,增强爱国的情感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从小事做起,从言到行,一步步报效祖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蕊敏2013212096
英语132班
当代大学生对于中日关系的观察与思考
自古以来,中国和日本就有着亲密的经济文化交流,而且日本文化借鉴了许多中华文明。

但是由于侵略战争的发生,近代中日关系变得一波三折。

而进入新世纪以来,中日两国关系更加错综复杂:一方面,中日各领域间的合作和交流不断加深,有利于两国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破坏两国关系的一些敏感问题不断浮出水面,给两国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

然而研究历史可以发现,和则两利,斗则两伤。

正如周恩来总理对中日关系历史的形容,“两千年友好,五十年对立”。

“两千年友好”使中日共同发展,两国人民享受彼此文化营养,社会文明成果。

而“五十年对立”使中日关系破裂,社会停滞不前。

特别是经历日本侵华战争等一系列的战争之后,“两千年友好”的历史传统突然断裂,两国人民祖祖辈辈辛苦创造的财富瞬间破坏殆尽,人民饱受战争的煎熬和折磨。

因为战争,中国社会倒退,国家分裂;因为战争,日本的繁荣变成废墟。

在二十一世纪,社会公民越来越有自主意识,社会普通民众的思想和舆论导向也越来越占有重要地位。

如何发展中日关系,不仅仅只是国家和政府需要考虑的事情,也是普通民众需要思考的。

作为中国21世纪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国际事务的参与者,未来中国社会的主体,当代大学生对日本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日两国今后发展的趋势,将对中日两国在今后各方面的合作和交流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大学生更应该正确看待中日关系。

对于中日关系,当代中国大学生持有各种不同的态度。

它们大致可以划分成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可以比较理性地看待中日关系。

大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已经基本成熟。

他们可以理性看待中日关系,能够文明地对待中日之间的摩擦冲突。

第二种是对于这一类问题漠不关心。

对国家事务不太关心的现象是非常广泛的。

因为在人们心中,国家的政治事务是领导人的事,和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关系,所以更愿意关注自己的现实生活。

部分大学生也是如此,认为中日关系对自己没有多大的直接影响,不值得拿出过多精力来关注。

第三种是坚定甚至盲目反日。

由于历史问题,即使没有经历过战争时期,经过长时期的思想教育,许多人对日本感到厌恶。

由于思想教育的失误,或是网络媒介的误导,疯狂的反日比比皆是。

有的人将自己反日上升到无理的谩骂,对舶来货物不分轻重的抵制,甚至做出害人害己的行为。

第四种,和第三种相反,对于日本带有着一定的好感。

可能是因为对日本文化的盲目追从,也可能是因为历史意识的淡漠,又或者只是单纯地对某一方面某一点存在着真挚的欣赏。

我认为,第一种观点是值得学习发扬的,是对中对日都有好处的,为什么呢?
首先,众所周知,中日关系对于中日两国都十分重要。

在经济方面,中国是亚洲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并且正处于蓬勃发展之期;而日本是亚洲唯一的发达国家,其经济发展仅次于美国,且与欧盟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中日关系的冷热对于中日的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对于人民,侵略行为虽然是一个民族抹不掉的创伤,但我们不能让这创伤过多影响国家的发展走向。

战争不仅伤害了中国的老百姓,也一样伤害了日本人民。

世界和平是各国人民共同的心愿。

其次,和平相处,共同发展,是否意味着一味的妥协呢?
和平共处是所有人都希望的,但是并非一味的妥协。

一个国家的尊严也是不可侵犯的,历史问题虽然只是历史,但它们也必须合理的解决。

日本发动的侵华战争对于中国造成的巨大伤害,是绝对不能避而不谈或者拒不承认甚至是抹杀的。

虽然我们希望中日关系能有所改善,但是我们绝不软弱,决不容国家的领土和民族利益受到侵害。

比如,在2012年2月20日,日本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在会见到访的中国访日代表团时竟然说“南京大屠杀是不存在的”,不仅拒绝为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言行道歉,而且厚颜宣称希望与南京保持友好关系不变。

据报道,名古屋市政府曾接到80份“市民意见”。

有55份对河村隆之的言论表示赞同。

尽管这样的数字不足以成为社会舆论调查的依据,但至少说明,信口雌黄在日本有着一定的社会基础,并非一个个体现象。

所以,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正确看待中日关系的同时也要对日本有一个警醒的认知,在国家尊严和历史事件的问题上,绝不能够妥协。

最后,发展中日关系是个大事,对于我们普通民众尤其是还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来说,要做出一些大成就不太可能,但这里也有一些我们能够做到的事情。

第一,要理智看待日本和中日关系,以理性的态度思考和讨论中日关系的发展问题。

面对中日关系的问题,既要考虑两千年的友好,又有兼顾五十年的对立。

要相信,中日关系中友好是长期的,对立是短暂的。

第二,作为大学生,首要任务是提高完善自我,以便将来建设祖国。

弱国无外交,近代的中国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由于腐败衰落,中国遭受了许多侵略战争。

但随着中国现代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中国逐渐屹立于世界。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决定着中国的未来。

因此作为普通个体的我们,这便是我们能对中日关系发展做出的最好的贡献。

第三,在日常的学习和交流中,我们要积极宣扬中华文化,不盲从外来文化。

还要努力完善个人素质,以恰当的态度对待正常的中日交流,做到不卑不亢。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份子,我希望中国和日本可以和平发展,共同繁荣。

希望当代大学生可以正确对待中日问题,为国家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