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失血性休克的 急救护理
1
休克:是指在各种强烈的致病因素作用 下,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导致微 循环障碍,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 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一种病理改变 和临床综合征。
休克分类:1.低血容量性休克 2.感染性休克 3.心源性休克 4.神经源性休克 5.过敏性休克
2
低血容量性休克:为血管内容量不足,引 起心室充盈不足和心搏量减少,如果增 加心率仍不能代偿,可导致心排血量降 低。
当血容量不足超越代偿功能时,就会呈现休克综 合病征。表现为心排出血量减少,尽管周围血管 收缩,血压下降。组织灌注减少,促使发生无氧 代谢,导致血液乳酸含量增高和代谢性酸中毒。 血流再分布使脑和心的血供能得到维持。血管进 一步收缩会招致细胞损害。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 致使体液和蛋白丢失,加重低血容量,最终将会 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5
2. 抑制期:病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甚至 可出现神志不清或昏迷,口唇及肢端发 绀、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脉 压差更缩小。严重时,全身皮肤粘膜、 四肢冰冷,脉搏扪不清,血压测不出, 无尿,还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出现。皮肤、 粘膜出现瘀斑或消化道出血,则表示病 情已发展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阶段。 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脉速烦躁或咯出 粉红色痰,动脉血氧分压降到8kpa (60mmHg)以下,给大量氧也不能改 善症状和提高氧分压时,常提示呼吸困 难综合症ARDS的存在。
4
失血性休克临床表现:
休克分为两个阶段:即休克代偿期和休克抑制期。
1.代偿期:在失血性休克中,当丧失血容 量尚未超过20%时,由于机的代偿作用, 病人的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交感神经活 动增加。表现为精神紧张或烦燥、面色苍 白、手足湿冷、心率加快、过度换气等。 血压正常或稍高,反映小动脉收缩情况的 舒张压升高,故脉压缩小。尿量正常或减 少。这时如果处理得当,休克可以很快得 到纠正。如处理不当,则病情发展,进入 抑制期。
(林格氏液500ml +5%NaHCO3 40~50ml) 最好不用葡萄糖液,以免利尿后造成尿量 正常的假象,以及进一步降低血容量。
14
[特注]
1、 临床实践已证明,应用电解质溶液治疗 休克其疗效远比单纯输血为佳。
2、在基层缺乏血源的紧急情况下,可以提 高浆渗透压,使液体在细胞内外重新分布,增 加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血液粘滞度,改善血循 环并减轻组织水肿。
10
救治流程
(1)平卧、抬高下肢30度; (2)给氧,保持血氧饱和度;
鼻导管深度要适中,即取鼻翼至耳垂间的长度
(3)开通畅通的静脉通路至少2条, 常用套管针,颈内静脉穿刺;
(4)配血; (5)保暖。 (6)导尿
有地方称“三管齐下” (氧管、血管、尿管)。
11
处理原则
迅速果断
关键: 补充容量 抗休克 找出原因 速止血
13
但含氯太多,不宜多用,一般用1000ml 左右。
乳酸林格氏液——渗透压及电解质同血浆, 除达到补容的作用外还可以纠正酸中毒,但输 入过多可致乳酸堆积。
碳酸氢钠林格氏液——1000ml 林格氏液加 入5%NaHCO3 80~100ml ,可达到乳酸林格氏 液的目的,又减少乳酸堆积。
同时: 预防感染 抗菌素
12
2、液体种类的选择
(1)首选晶体液
可有效补容,当进入循环后可自血管内移向组 织间液,1~2h 后仅有1/3~1/4 留在血管床,这样可 补充组织间液的丢失(有人称稳住后方),并补充足 够钠,以扩充血容量,并改善内环境,降低血粘 度,疏通微循环,所以,晶体液补充时应为丢失 量的2~3倍,还可同时输送脂肪酸、激素及维生素。 (可补充血管内及组织间液的液体及电解质,达到 有效补容及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的效果。)
一般先输入1~2L晶体液,再补充0.5~1L 胶 体液。
失血性休克:是指因大量失血,迅速导致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 的一种综合征。一般15分钟内失血少于 全血量的10%时,机体可代偿。若快速 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20%左右,即可引 起休克。
3
失血性休克: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 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 的出血等。失血后是否发生休克不仅取决于失血 的量,还取决于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 大量(超过总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 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发生的。
8
休克指数: 0.5表示无休克; 1.0—1.5表示休克存在; 2.0以上表示休克严重。
(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mmHg)。
9
失血性休克治疗原则:
1.就地抢救:体位与供氧。 2.快速恢复循环血容量。 3.积极处理原发疾病。 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5.纠正酸碱失衡,改善微循环。 6.激素及其他药物的应用。
7
3.血压:休克代偿期时,剧烈的血管收 缩,可使血压保持或接近正常。故应 定期测量血压和进行比较。血压下降, 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是 休克存在的证据,血压回升,脉压增 大,表现休克好转。
4.脉率:脉搏细速常出现在血压下降之 前。有时血压仍低,但脉搏清楚,手 足温暖,往往表示休克趋于好转。
6
休克的监测:通过对休克病人的监测,即 可以进一步肯定诊断,又可以较好的判 断病情和指导治疗。
1.精神状态:能够反映脑组织灌流的情况。病 人神志清楚,反应良好,表示循环血量已够。 神志淡漠或烦躁、头昏、眼花或仰卧位时出现 晕厥常表示循环血量不足,休克依然存在。
2.肢体温度、皮肤干燥:轻压指甲或口唇时,局 部暂时缺血呈苍白,松压后迅速转红润,表示 休克好转。休克时,四肢皮肤常苍白、湿冷; 轻压指甲或口唇颜色变苍白,松压后恢复红润 缓慢。
在急诊或转诊途中生命体征能很快恢复, 疗效满意,可为后继的抢救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15
(2)胶体液
仅扩充血管内容量,不能补充组织间液达 不到维持有效血容量的目的,反使血液粘滞, 微循环障碍加重,在早期休克时补充大量胶体 液则利少弊多。
常用为706 代血浆,低分子或中分子右旋酐, 但后者少尿时慎用,24h 内不宜超过1000ml , 白蛋白为血制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有污染 可能。
1
休克:是指在各种强烈的致病因素作用 下,引起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导致微 循环障碍,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 紊乱和器官功能受损的一种病理改变 和临床综合征。
休克分类:1.低血容量性休克 2.感染性休克 3.心源性休克 4.神经源性休克 5.过敏性休克
2
低血容量性休克:为血管内容量不足,引 起心室充盈不足和心搏量减少,如果增 加心率仍不能代偿,可导致心排血量降 低。
当血容量不足超越代偿功能时,就会呈现休克综 合病征。表现为心排出血量减少,尽管周围血管 收缩,血压下降。组织灌注减少,促使发生无氧 代谢,导致血液乳酸含量增高和代谢性酸中毒。 血流再分布使脑和心的血供能得到维持。血管进 一步收缩会招致细胞损害。血管内皮细胞的损害 致使体液和蛋白丢失,加重低血容量,最终将会 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
5
2. 抑制期:病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甚至 可出现神志不清或昏迷,口唇及肢端发 绀、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脉 压差更缩小。严重时,全身皮肤粘膜、 四肢冰冷,脉搏扪不清,血压测不出, 无尿,还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出现。皮肤、 粘膜出现瘀斑或消化道出血,则表示病 情已发展到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阶段。 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脉速烦躁或咯出 粉红色痰,动脉血氧分压降到8kpa (60mmHg)以下,给大量氧也不能改 善症状和提高氧分压时,常提示呼吸困 难综合症ARDS的存在。
4
失血性休克临床表现:
休克分为两个阶段:即休克代偿期和休克抑制期。
1.代偿期:在失血性休克中,当丧失血容 量尚未超过20%时,由于机的代偿作用, 病人的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交感神经活 动增加。表现为精神紧张或烦燥、面色苍 白、手足湿冷、心率加快、过度换气等。 血压正常或稍高,反映小动脉收缩情况的 舒张压升高,故脉压缩小。尿量正常或减 少。这时如果处理得当,休克可以很快得 到纠正。如处理不当,则病情发展,进入 抑制期。
(林格氏液500ml +5%NaHCO3 40~50ml) 最好不用葡萄糖液,以免利尿后造成尿量 正常的假象,以及进一步降低血容量。
14
[特注]
1、 临床实践已证明,应用电解质溶液治疗 休克其疗效远比单纯输血为佳。
2、在基层缺乏血源的紧急情况下,可以提 高浆渗透压,使液体在细胞内外重新分布,增 加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血液粘滞度,改善血循 环并减轻组织水肿。
10
救治流程
(1)平卧、抬高下肢30度; (2)给氧,保持血氧饱和度;
鼻导管深度要适中,即取鼻翼至耳垂间的长度
(3)开通畅通的静脉通路至少2条, 常用套管针,颈内静脉穿刺;
(4)配血; (5)保暖。 (6)导尿
有地方称“三管齐下” (氧管、血管、尿管)。
11
处理原则
迅速果断
关键: 补充容量 抗休克 找出原因 速止血
13
但含氯太多,不宜多用,一般用1000ml 左右。
乳酸林格氏液——渗透压及电解质同血浆, 除达到补容的作用外还可以纠正酸中毒,但输 入过多可致乳酸堆积。
碳酸氢钠林格氏液——1000ml 林格氏液加 入5%NaHCO3 80~100ml ,可达到乳酸林格氏 液的目的,又减少乳酸堆积。
同时: 预防感染 抗菌素
12
2、液体种类的选择
(1)首选晶体液
可有效补容,当进入循环后可自血管内移向组 织间液,1~2h 后仅有1/3~1/4 留在血管床,这样可 补充组织间液的丢失(有人称稳住后方),并补充足 够钠,以扩充血容量,并改善内环境,降低血粘 度,疏通微循环,所以,晶体液补充时应为丢失 量的2~3倍,还可同时输送脂肪酸、激素及维生素。 (可补充血管内及组织间液的液体及电解质,达到 有效补容及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的效果。)
一般先输入1~2L晶体液,再补充0.5~1L 胶 体液。
失血性休克:是指因大量失血,迅速导致 有效循环血量锐减而引起周围循环衰竭 的一种综合征。一般15分钟内失血少于 全血量的10%时,机体可代偿。若快速 失血量超过全血量的20%左右,即可引 起休克。
3
失血性休克:常见于外伤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溃 疡出血、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妇产科疾病所引起 的出血等。失血后是否发生休克不仅取决于失血 的量,还取决于失血的速度,休克往往是在快速、 大量(超过总血量的30%~35%)失血而又得不 到及时补充的情况下发生的。
8
休克指数: 0.5表示无休克; 1.0—1.5表示休克存在; 2.0以上表示休克严重。
(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mmHg)。
9
失血性休克治疗原则:
1.就地抢救:体位与供氧。 2.快速恢复循环血容量。 3.积极处理原发疾病。 4.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5.纠正酸碱失衡,改善微循环。 6.激素及其他药物的应用。
7
3.血压:休克代偿期时,剧烈的血管收 缩,可使血压保持或接近正常。故应 定期测量血压和进行比较。血压下降, 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是 休克存在的证据,血压回升,脉压增 大,表现休克好转。
4.脉率:脉搏细速常出现在血压下降之 前。有时血压仍低,但脉搏清楚,手 足温暖,往往表示休克趋于好转。
6
休克的监测:通过对休克病人的监测,即 可以进一步肯定诊断,又可以较好的判 断病情和指导治疗。
1.精神状态:能够反映脑组织灌流的情况。病 人神志清楚,反应良好,表示循环血量已够。 神志淡漠或烦躁、头昏、眼花或仰卧位时出现 晕厥常表示循环血量不足,休克依然存在。
2.肢体温度、皮肤干燥:轻压指甲或口唇时,局 部暂时缺血呈苍白,松压后迅速转红润,表示 休克好转。休克时,四肢皮肤常苍白、湿冷; 轻压指甲或口唇颜色变苍白,松压后恢复红润 缓慢。
在急诊或转诊途中生命体征能很快恢复, 疗效满意,可为后继的抢救工作赢得宝贵时间。
15
(2)胶体液
仅扩充血管内容量,不能补充组织间液达 不到维持有效血容量的目的,反使血液粘滞, 微循环障碍加重,在早期休克时补充大量胶体 液则利少弊多。
常用为706 代血浆,低分子或中分子右旋酐, 但后者少尿时慎用,24h 内不宜超过1000ml , 白蛋白为血制品,不仅价格昂贵,而且有污染 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