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行为习惯养成——阶段小结[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行为习惯养成——阶段小结[1]
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阶段性小结
“习惯决定命运”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而习惯是人们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反之,从小忽略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发展成恶习,将贻误终身。实践表明,习惯养成教育抓得越早越好,我们的教育不能等孩子上了大学,走向社会,再回过头来强调“节约粮食、尊敬师长”之类的要求,那是违背教育规律的。因此,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指导和支持下,我们二年级成立了《小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的课题小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重视实践,通过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净化育人环境,提高学校德育水平,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使学生形成文明的行为习惯。
一、课题组成员及情况
李海娇、郭竹云、徐桂兰、杨劲松、马丽萍、施永梅、郭雁春
马艳希、徐蕴心、杨红丽、岳红梅、何利红
从课题研究小组成立至今快满一年了,我们的课题研究经历了两个阶段:
1、课题的准备阶段(2012年12月——2013年3月)
学习有关理论,搜集和整理有关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具体措施。
2、课题的研究、实施阶段(2013年4月——2013年12月)
按方案中的研究内容实施研究与实践,积累研究资料,形成阶段性成果,中期要进行小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修正方案。
在实践操作中我们获益匪浅,现小结如下:
二、课题的准备阶段
1、在准备阶段我们对大部分家长、学生进行了走访,获得了大量的研究材料,使我们的课题研究具用针对性,有研究的必要性。
2、在准备阶段我们课题研究组的各位老师根据自己从教的经验,认真研讨,制订了切实可行的研究方案及具体措施。
二、课题的研究、实施阶段
在课题的研究、实施阶段我们根据课题的研究方案,采取了多样化的方法和手段来落实具体措施。
1、对学生进行“学生综合素质”评比。
我们共同设计了《示范小学学生综合素质评比》报告册,对学生各方面的行为习惯进行了评比。评比内容主要如下:
2、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明确要求,指导具体”,时时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如学生的作业习惯,首先要制定要求:一、书写规范。二、正确率高。三、按时完成。四、及时订正。用这四条要求经常指导孩子的作业,给予评判,好的在评比台中加分,并在全班展览,鼓励本人,促进大家。根据养成教育的内容,从每个细小的动作入手,从站、立、行走开始,随时给予指导。比如,教孩子们看课程表摆文具,上完一节课收拾一节课的文具,再摆放下节课的文具。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
中,一发现孩子有不文明的行为,就及时给予教育指导。2、在平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明确要求,指导具体”,时时进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如学生的作业习惯,首先要制定要求:一、书写规范。二、正确率高。三、按时完成。四、及时订正。用这四条要求经常指导孩子的作业,给予评判,好的在评比台中加分,并在全班展览,鼓励本人,促进大家。根据养成教育的内容,从每个细小的动作入手,从站、立、行走开始,随时给予指导。比如,教孩子们看课程表摆文具,上完一节课收拾一节课的文具,再摆放下节课的文具。在与学生的日常接触中,一发现孩子有不文明的行为,就及时给予教育指导。比如我们的地面易脏,不好搞卫生,就教学生如何保持卫生,擦桌子、扫地、拖地;孩子孩子接、发东西、说话等不太有礼貌,我们就及时教孩子学会如何给大人递、接东西,如何说话……低年级的孩子,他们还缺乏起码的生活经验,如果没有具体地指导很难形成良好习惯,我们边指导边训练,最终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3、教师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
教师的言谈举止、丰富的肢体语言往往会给孩子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小学生的模仿性很强,所以我们坚持从语言到行动处处做学生的榜样。如和学生一起打扫教室,捡起地上的垃圾,纸屑等。下课后把歪斜的桌椅摆放整齐,把教室的五节柜、讲桌等擦干净、摆放整齐,使学生由无意识地模仿逐渐走向自觉的行动。现在很多孩子在早上、中午到校后,都会自觉地打扫教室卫生。学生不会有意往地上扔垃圾,
一些不小心带出来的小纸屑,孩子们只要看见就会主动捡起扔到垃圾筒。
4、培养小班委,小助手,协助老师督促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由于学生年龄较小,意志力不坚,不能长久坚持,难免为一时的贪玩而忘了自己许下的“承诺”,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在于有一个比较科学的管理制度,随时督促学生,提醒学生。如培养一些课间安全小检查员、文具摆放督促员、值日班长、学习组长、纪律委员等小干部,让他们对全班学生一天的学习、生活、文体、常规等情况进行督促,指出不良习惯,帮助改正。学习组长要随时督促该组的同学按时完成作业,并检查作业中是否有抄袭现象,是否工整,是否认真。
5、运用各种奖励机制,激励孩子,调动其向上的积极性,帮助养成习惯。
我们有个人奖章本、分组评比台、值日班长胸牌、文明标兵、课堂上经常发的小红花,孩子攒够10朵可以换一张表扬信。还有,适用于各种场合的口头随机表扬与批评。在任何场合,老师随时对一些行为好的学生提出表扬,对行为不规范的学生提示或批评。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在评比中端正自己的行为,因为他们都期望表扬,不愿被批评。
6、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时改正。
下午放学前5分钟自己问自己:今天在学习、课间生活等各类活
动中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应注意纠正。引导学生从小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行为。6、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行为,及时改正。
下午放学前5分钟自己问自己:今天在学习、课间生活等各类活动中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好,应注意纠正。引导学生从小学会反思自己的言行,调整自己的行为。
7、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所以我在课前、课后、楼梯口、队伍中等任何场合,都要加上一句提醒的话。如下课后说“记着收拾好自己的书包”,“别忘了摆放好桌椅”;上课时说“摆放好学习用具”;排队时提醒说“要做到快、静、齐”;上楼下楼时说“靠右行,轻轻走”;队伍解散时说“走着,别跑”;很多很多。久而久之,自律性较强的孩子的习惯就形成了一种自然行为。
8、制定小目标,养成好习惯。
在学生的成长中,总是会犯错误。所以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我们会及时和孩子分析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当时的心理等,帮孩子认识不良行为对我们学习、生活的影响,同时又为他们制定一个能达到的一个比较低的标准,让他们稍一努力就能达到要求,比较容易地改正错误,自觉并自信地向好的行为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