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地的整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造林地的整地
造林地的整地是指造林前通过人工措施对造林地的环境条件进行改善,以使其适合林木生长。
一、造林整地的作用*
1.改善立地条件*
改善小气候;改善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养分;改善土壤通气性。
2.保持水土*
整地是坡面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切断了径流线,改变了坡面径流状况;增加了土壤入渗能力和土壤持水能力;径流得到了就地拦蓄。
3.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
种子发芽、苗木根系愈合生长的环境条件得到了改善;温度、水分、通气性。整地后植物的物候期改变;整地后苗木的根系发达,吸收根增加;立地条件越差整地的效果越明显。
二、造林地的清理
目的:改善造林地的立地条件、卫生状况;
对象:荒坡上影响造林的灌木、杂草、竹类,采伐迹地上的枝桠、梢头、站杆、倒木、伐根;
方式:全面清理、带状清理、块状清理;
方法:割除、火烧、堆积、挖除。
全部清除天然植被和采伐剩余物
火烧清除(炼山):炼山可以提高地温、增加土壤灰分,消灭病虫害,清理造林地彻底,便于造林施工易引起水土流失
化学药剂清除:清理效果显著,根据植物生长特性、生长发育状况、气候条件选用合适的药剂。
带状清理
以种植行为中心清除其两侧植被,或将采伐剩余物堆成条状。
割除时间:灌木、杂草营养生长旺盛期,尚未结实或种子尚未成熟,地下积累的养分少,茎干容易干燥的季节。
割除:
时间:夏末秋初、冬季或春季
方向:山地--与等高线平行或与种植行一致;平原--南北向
带宽:1~3m,相当于保留宽度的0.5~1.5倍
化学药剂处理:
将药剂喷洒成带,留下一定宽度的保留带
块状清理:
以种植穴为中心清除其四周植被,或将采伐剩余物归拢成堆的清理方式。割除:块状地的面积可根据植物的高度确定。面积小虽比较省工,但过于分散,不便施工,易压抑栽植的幼树面积大接近带状清理,块状清理生产上一般应用
三、造林地的整地
1、造林整地的方式
(1) 全面整地
(2) 局部整地
(1)全面整地
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的整地方法。
全面整地可用于平原地区,主要是草原、草地、盐碱地及无风蚀危险的固定沙地。
全面整地也可在限定的条件下用于石质山地和黄土高原地区。
还应注意,无论北方还是南方的山地,全面整地都不宜连成大片,坡面过长时,山顶、山腰、山脚应适当保留原有植被。
(2)局部整地
带状整地
呈条状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法,改善立地的作用强。
块状整地
呈块状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法,灵活性大,省工,成本较低。
带状整地:
山地带一般沿等高线走向,平原地区一般为南北走向。
带的长度依据地形条件、整地的断面形式而定。
带状整地的断面形式
山地:
水平阶:阶面水平,阶外缘培修土埂或无,宽度一般为0.5-1.5m,长度一般为1-6m,随地形而定。适用于土层较薄的石质山地与黄土地区。
水平沟:断面形成梯形沟,外侧修埂,沟口宽0.5-1.0m,沟宽0.3-0.5m,沟长4-6m。适用于陡坡、土层较厚的山地。
反坡梯田:田面向内倾斜3-15°反坡,田面宽0.5-2.0m,长度依据地形而定。适用于黄土中缓坡地形。
撩壕:宽度为0.5m,深度为0.3-0.5m。要挖去心土,回填表土。适用于土层薄、土壤黏重的南方山地。
带状整地的断面形式
平原:
带状:连续的条状,带面与地表平,带宽0.5-1.0m,深度30-40cm,长度不限。适用于无风蚀危险的地方,荒地、撂荒地、退化草牧场等。
高垄:连续的条状,垄宽0.3-0.7m,垄高0.2-0.3m,长度不限,垄两侧有排水沟。适用于水分过剩的迹地、草地、盐碱地、水湿地。
块状整地
排列方向应当与种植行一致;山地沿等高线,平原呈南北向。
穴的直径一般为0.5-1.0m
整地的断面形式。
穴状:圆形穴坑,穴面与原地面平或成水平面,穴径0.4-0.5m,深度0.3-0.6m。适用于岩石裸露土层薄的地方。
块状:正方形或矩型坑坑面保持水平,边长0.4-1.0m,深度0.4-1.0m,外侧修埂。适用于山地土层比较厚的地方或经济林。
鱼鳞坑:近似半月形的坑穴,坑面低于原地面,成水平面,一般长径为0.7-1.5m,短径为0.6-1.0m,深30-50cm,外侧有20-30cm高的埂。适用于水土流失严重、地形破碎的山地。
高台:正方形或矩形平台,台面高于原地面,边长为0.3-0.5m,台高25-30cm,一侧有排水沟。适用于水分过多的迹地、采伐迹地、盐碱地等地方
2、造林地的整地技术规格
断面形式、深度、宽度、长度、间距
(1) 断面形式
断面形式是指整地时的翻垦部分与原地面所构成的断面形式。
断面形式依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立地条件而定。在水分缺乏的干旱地区,为了收集较多的水分,减少土壤蒸发,翻垦面要低于原地面;在水分过剩的地区,为了排除多余的水分,翻垦面要高于原地面。
(2) 深度
在条件许可时应适当增加整地深度。在干旱地区的整地深度要适当大一些,以蓄积更多的水分;在阳坡、低海拔地区整地深度应大一些;土层薄的石质山地应视情况而定;土壤有间层、钙积层、犁底层时整地深度应使其通透。
整地深度应考虑苗木根系的大小;
整地深度应考虑经济条件。
(3) 宽度
树种:树种所需要的的营养面积大小;
坡度:坡度缓可适当地加大整地的宽度,坡度大时整地宽度太大工程量也大,也容易使坡面不稳定,不宜太大。
植被状况:植被生长较高影响苗木的光照时可以适当加大整地的宽度,否则可以窄一些。
经济条件:整地宽度越大工程量越多,整地成本越高。
(4) 长度
一般情况下应尽量延长整地的长度,以使种植点能均匀配置。
地形破碎,影响施工时可适当的小一些,依据地形条件灵活掌握。
使用机械整地时应尽量延长整地的长度。
(5) 间距
间距主要依据造林密度和种植点来确定。
山地的带间距主要依据行距确定,要考虑林木发育、水土流失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