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七 微生物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法和测微技术

合集下载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及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及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及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微生物的大小测定与显微计数生32 程雨婧 2013012406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使用显微镜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2. 了解血细胞计数板的构造及计数原理。

3. 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 显微测微尺可用于测量微生物细胞或孢子的大小,包括镜台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两个部件。

镜台测微尺全长1mm,等分为100格,每格0.01mm。

用于校正目镜测微尺的长度.目镜测微尺的中央刻有50等分或100等分的小格.测量前应预先用镜台测微尺来校正并计算出在某一放大镜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见图1),再以后作为测量微生物细胞的长度。

2. 球菌用直径表示大小;杆菌用宽和长来表示(μm)图一:测微尺的校正3.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4条槽而构成3个平台。

中间较宽的平台,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计数区。

计数区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计数区(大方格)分为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计数区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计数区由400个小方格组成。

每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其面2积为lmm,盖上盖玻片后,盖载玻片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每个计数区的体3积为0.1mm。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通常测定四或五个中方格的微生物数量,求其平均值,再乘以16或25,就得到一个大方格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毫升菌液中微生物的数量。

设5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B,则: A441mL菌液中的总菌数= ×25×10×B=5×10×A?B (25个中格) 5图二:血细胞计数室构造三、实验器材1. 菌种:啤酒酵母2. 器材:普通光学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头、镜台测微尺、盖玻片、载玻片、滴管、试管、无菌水、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器、吸管、生理盐水、移液器。

微生物的计数——血球计数板法

微生物的计数——血球计数板法

微生物的计数——血球计数板法【摘要】测定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方法很多,有分光光度法、显微直接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

分光光度法比较简便,易操作,但是会使数据严重偏大。

而平板计数法则会使实验数据严重偏小。

显微计数法适用于各种含单细胞菌体的纯培养悬浮液,如有杂菌或杂质,常不易分辨。

菌体较大的酵母菌或霉菌孢子可采用血球计数板,一般细菌则采用彼得罗夫·霍泽(Petrof Hausser)细菌计数板。

两种计数板的原理和部件相同,只是细菌计数板较薄,可以使用油镜观察。

而血球计数板较厚,不能使用油镜,计数板下部的细菌不易看清。

本实验采用血球计数板法,主要目的是了解血球计数板法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学会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细胞进行计数。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微生物计数常用的三种方法:分光光度法;平板计数法;血球计数板法。

2、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学会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细胞进行计数。

二、基本原理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

将经过适当稀释的菌悬液(或孢子悬液)放在血球计数板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计数室中,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

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0.1mm2),所以可以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目来换算成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目。

由于此法计得的是活菌体和死菌体的总和,故又称为总菌计数法。

血球计数板,通常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九个大方格,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微生物的计数就在计数室中进行。

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但无论是哪种规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数都是相同的,即16×25=400小方格。

微生物直接计数法及测微技术

微生物直接计数法及测微技术

微生物直接计数法及测微技术实验类型:基础学时:4(参考)内容:一、实验目的1.了解血球计数板计数原理,并掌握计数方法。

2.掌握用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一定稀释的菌体或孢子悬液注入血球计数板的计数室中,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

因为计数板是一块特别的载玻片。

其上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较宽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为九个大方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见图2—3—44);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无论哪种每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都是400个。

每一个大方格边长为0.1mm,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

计数时,通常只用5个中格内的菌体(孢子)数即可。

然后求出每个中方格的平均值,再乘上25或16,得出一个大方格中的总茵数,再换算成lml菌液中的总菌数。

若设5个中方格中总菌数为N,菌液稀释倍数为M,如果是25个中方格计数板,则计算方法为:lml菌液中的总菌数=平均每个中格中菌的个数×25×104×M=50000N·M(个)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基本的形态特征,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需要在显微镜下,借助于特殊的测量工具——测微尺,包括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一般是将1mm等分为100格,每格长0.01mm(即10pm)。

镜台测微尺并不直接用来测量细胞的大小,而是用于校正目镜测微尺每格的相对长度。

三、试剂与器材1.材料酿酒酵母、藤黄微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染色标本片、酿酒酵母24h马铃薯斜面培养物。

2.实验器材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盖玻片、无菌毛细滴管、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等。

四、实验内容1.微生物直接计数法菌悬液制备→镜检计数室→加样品→显微镜计数→清洗血细胞计数板2.微生物测微技术装目镜测微尺→校正→菌体大小测定五、关键步骤及注意事项1.防止加样空气泡产生。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及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及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及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微生物的大小测定与显微计数生32 程雨婧 2013012406一、实验目的1. 学习并掌握使用显微镜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2. 了解血细胞计数板的构造及计数原理。

3. 掌握使用血细胞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 显微测微尺可用于测量微生物细胞或孢子的大小,包括镜台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两个部件。

镜台测微尺全长1mm,等分为100格,每格0.01mm。

用于校正目镜测微尺的长度.目镜测微尺的中央刻有50等分或100等分的小格.测量前应预先用镜台测微尺来校正并计算出在某一放大镜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见图1),再以后作为测量微生物细胞的长度。

2. 球菌用直径表示大小;杆菌用宽和长来表示(μm)图一:测微尺的校正3.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4条槽而构成3个平台。

中间较宽的平台,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计数区。

计数区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计数区(大方格)分为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计数区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计数区由400个小方格组成。

每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其面2积为lmm,盖上盖玻片后,盖载玻片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每个计数区的体3积为0.1mm。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通常测定四或五个中方格的微生物数量,求其平均值,再乘以16或25,就得到一个大方格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毫升菌液中微生物的数量。

设5个中方格中的总菌数为A,菌液稀释倍数B,则: A441mL菌液中的总菌数= ×25×10×B=5×10×A?B (25个中格) 5图二:血细胞计数室构造三、实验器材1. 菌种:啤酒酵母2. 器材:普通光学显微镜、目镜测微尺镜头、镜台测微尺、盖玻片、载玻片、滴管、试管、无菌水、血细胞计数板、计数器、吸管、生理盐水、移液器。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及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及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微生物学实验报告题目:微生物大小的测定及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姓名:学号:年级班级:组别:同组者:时间:【目的要求】1.学习并掌握使用显微镜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小的方法。

2.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明确其计数原理。

3.学习并掌握使用血球计数板测定微生物细胞或孢子数量的方法。

【基本原理】l.测微尺的构造:显微镜测微尺是由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接物测微尺组成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璃片,其中有精确的等分刻度,在5mm 刻尺上分50 份。

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代表的长度随使用接目镜和接物镜的放大倍数而改变,因此在使用前必须用镜台测微尺进行标定。

镜台测微尺为一专用的载玻片,中央有精确等分线将长为1mm 的直线等分成100 个小格,每格长10μm,专用于校正目镜测微尺。

2.球菌用直径表示大小;杆菌用宽和长来表示图一:测微尺的校正3.显微直接计数法:将小量待测样品悬浮液置于计菌器上,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

显微计数法适用于各种含单细胞菌体的纯培养悬浮液,如酵母、细菌、霉菌孢子等。

菌体较大的酵母菌或霉菌孢子可采用血球计数板,一般细菌则采用彼得罗夫·霍泽(Petrof Hausser)细菌计数板或Hawksley计数板。

三种计数板的原理和部件相同,只是细菌计数板较薄,可以使用油镜观察。

而血球计数板较厚,不能使用油镜,计数板下部的细菌不易看清。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4条槽而构成3个平台。

中间较宽的平台,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计数区。

计数区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计数区(大方格)分为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计数区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计数区由400个小方格组成。

每个大方格边长为1mm,其面积为lmm2,盖上盖玻片后,盖载玻片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每个计数区的体积为0.1mm3。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通常测定五个中方格的微生物数量,求其平均值,再乘以25或16,就得到一个大方格的总菌数,然后再换算成1毫升菌液中微生物的数量。

微生物计数方法

微生物计数方法

微生物的显微直接计数法一.试验目标懂得血球计数板的结构.计数道理和计数办法,控制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技巧.二.试验道理测定微生物细胞数量的办法许多,平日采取的有显微直接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显微计数法实用于各类含单细胞菌体的纯造就悬浮液,若有杂菌或杂质,常不轻易分辩.菌体较大的酵母菌或霉菌孢子可采取血球计数板,一般细菌则采取彼得罗夫·霍泽(PetrofHausser)细菌计数板.两种计数板的道理和部件雷同,只是细菌计数板较薄,可以运用油镜不雅察.而血球计数板较厚,不克不及运用油镜,计数板下部的细菌不轻易看清.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4条槽而构成3个平台.中心的平台较宽,个中心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计数区(图21-1),计数区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计数区分为16个大方格(大方格用三线离隔),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计数区分成25个大方格(大方格之间用双线离开),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但是不管计数区是哪一种结构,它们都有一个配合特色,即计数区都由400个小方格构成.计数区边长为1mm,则计数区的面积为l mm2,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400mm2.盖上盖玻3,每个小方格的体积为1/4000mm3.运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先要测定每个小方格中微生物的数量,再换算成每毫升菌液(或每克样品)中微生物细胞的数量.已知:1mm3体积=10 mm×10 mm×10 mm= 1000mm3所以:1mm3体积应含有小方格数为1000mm3/1/4000mm3=4×106个小方格,即系数K=4×106 .是以:每ml菌悬液中含有细胞数= 每个小格中细胞平均数(N)×系数(K)×菌液稀释倍数(d)三.试验器材1.活材料: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斜面或造就液.2.器材:显微镜.血球计数板.盖玻片(22mm×22mm).吸水纸.计数器.滴管.擦镜纸.四.试验办法1.视待测菌悬液浓度,加无菌水恰当稀释(斜面一般稀释到10-2),以每小格的菌数可数为度.2.取干净的血球计数板一块,在计数区上盖上一块盖玻片. 3.将酵母菌悬液摇匀,用滴管汲取少许,从计数板中心平台两侧的沟槽内沿盖玻片的下边沿摘入一小滴(不宜过多),让菌悬液运用液体的概况张力充满计数区,勿负气泡产生,并用吸水纸吸去沟槽中流出的过剩菌悬液.也可以将菌悬液直接滴加在计数区上,不要使计数区双方平台沾上菌悬液,以免加盖盖玻片后,造成计数区深度的升高.然后加盖盖玻片(勿使产朝气泡).4.静置少焉,将血球计数板置载物台上夹稳,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计数区后,再转换高倍镜不雅察并计数.因为生涯细胞的折光率和水的折光率邻近,不雅察时应削弱光照的强度.5.计数时若计数区是由16个大方格构成,按对角线方位,数左上.左下.右上.右下的4个大方格(即100小格)的菌数.假如是25个大方格构成的计数区,除数上述四个大方非分特别,还需数中心l个大方格的菌数(即80个小格).如菌体位于大方格的双线上,计数时则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以削减误差.6.对于出芽的酵母菌,芽体达到母细胞大小一半时,即可作为两个菌体盘算.每个样品反复计数2—3次(每次数值不该相差过大,不然应从新操纵),求出每一个小格中细胞平均数(N),按公式盘算出每ml(g)菌悬液所含酵母菌细胞数量.7.测数完毕,取下盖玻片,用水将血球计数板冲洗清洁,切勿用硬物洗刷或抹擦,以免破坏网格刻度.洗净后自行晾干或用吹风机吹干,放入盒内保管.五.试验功课:将试验成果填入下表中:稀释平板测数法一.试验目标懂得稀释平板计数的道理,控制涂抹平板造就法和混淆平板造就法,熟悉细菌.放线菌.霉菌的菌落特点.二.试验道理稀释平板计数是依据微生物在固体造就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等于由一个单细胞滋生而成这一造就特点设计的计数办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计数时,起首将待测样品制成平均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疏散开,使成单个细胞消失(不然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细胞),再取必定稀释度.必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使其平均散布于平板中的造就基内.经造就后,由单个细胞发展滋生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量,即可盘算出样品中的含菌数.此法所盘算的菌数是造就基上长出来的菌落数,故又称活菌计数.一般用于某些成品检定(如杀虫菌剂等).生物成品磨练.泥土含菌量测定及食物.水源的污染程度的磨练.三.试验器材1.活材料:苏云金芽孢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菌剂.2.造就基:牛肉膏蛋白胨琼脂造就基(附录三.1)3.器材:90ml无菌水.9ml无菌水.无菌平皿.lml无菌吸管.天平.称样瓶.记号笔.玻璃刮铲等.四.试验办法1.样品稀释液的制备精确称取待测样品l0g,放入装有90ml无菌水并放有小玻璃珠的250ml三角瓶中,用手或置摇床上振荡20 min,使微生物细胞疏散,静置20-30s,即成10-1稀释液;再用1ml无菌吸管,汲取10-1稀释液l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吹吸3次,让菌液混淆平均,即成10-2稀释液;再换一支无菌吸管汲取10-2稀释液1 ml,移入装有9ml无菌水的试管中,也吹吸三次,即成l0-3稀释液;以此类推,持续稀释,制成10-4.10-5.10-6.10-7.10-8.10-9等一系列稀释菌液(图22-1).图22-1 平板计数法中样品的稀释和稀释液的取样造就用稀释平板计数时,待测菌稀释度的选择应依据样品肯定.样品中所含待测菌的数量多时,稀释度应高,反之则低.平日测定细菌菌剂含菌数时,采取10-7.10-8.10-9稀释度,测定泥土细菌数量时,采取10-4.10-5.10-6稀释度,测定放线菌数量时,采取l0-3.10-4.10-5稀释度,测定真菌数量时,采取10-2.10-3.10-4稀释度.2.平板接种造就平板接种造就有混淆平板造就法和涂抹平板造就法两种办法.(1)混淆平板造就法将无菌平板编上10-7.10-8.10-9号码,每一号码设置三个反复,用无菌吸管按无菌操纵请求汲取10-9稀释液各1ml放入编号10-9的3个平板中,同法汲取10-8稀释液各lml放入编号10-8的3个平板中,再汲取10-7稀释液各lml放入编号10-7的3个平板中(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时,吸管可不必改换).然后在9个平板平分离倒入已熔化并冷却至45—50℃的细菌造就基(图22-2),轻轻迁移转变平板,使菌液与造就基混淆平均,冷疑后倒置,适温造就.至长出菌落伍即可计数.(2)涂抹平板计数法涂抹平板计数法与混正当基底细同,所不合的是先将造就基熔化后趁热倒入无菌平板中,待凝固后编号,然后用无菌吸管汲取0.1ml菌液对号接种在不合稀释度编号的琼脂平板上(每个编号设三个反复).再用无菌刮铲将菌液在平板上涂抹平均(图22-3),每个稀释度用一个灭菌刮铲,改换稀释度时需将刮铲灼烧灭菌.在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涂抹时,也可以不改换刮铲.将涂抹好的平板平放于桌上20—30min,使菌液渗入渗出入造就基内,然后将平板倒转,保温造就,至长出菌落伍即可计数.五.试验功课:将试验成果填入下表中盘算成果时,常按下列尺度从接种后的3个稀释度中选择一个合适的稀释度,求出每克菌剂中的含菌数.(1)统一稀释度各个反复的菌数相差不太悬殊.(2)细菌.放线菌.酵母菌以每皿30—300个菌落为宜,霉菌以每皿10—100个菌落为宜.选择好计数的稀释度后,即可统计在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数,统计成果按下式盘算.混淆平板计数法:每克样品的菌数=统一稀释度几回反复的菌落平均数×稀释倍数涂抹平板计师法:每克样品的菌数=统一稀释度几回反复的菌落平均数×10×稀释倍数稀释造就测数法(MPN)一.试验目标经由过程对好气性自生固氮菌的计数,懂得稀释造就计数(MPN)的道理和办法.二.试验道理最大或然数(most probable number,MPN)计数又称稀释造就计数,实用于测定在一个混淆的微生物群落中虽不占优势,但却具有特别心理功效的类群.其特色是运用待测微生物的特别心理功效的选择性来摆脱其他微生物类群的干扰,并经由过程该心理功效的表示来断定该类群微生物的消失和品貌.本法特别合适于测定泥土微生物中的特定心理群(如氨化.硝化.纤维素分化.固氮.硫化和反硫化细菌等.见附表23-1)的数量和检测污水.牛奶及其他食物中特别微生物类群(如大肠菌群)的数量,缺陷是只适于进行特别心理类群的测定,成果也较粗放,只有在因某种原因不克不及运用平板计数时才采取.MPN计数是将待测样品作一系列稀释,一向稀释到将少量(如lm1)的稀释液接种到新颖造就基中没有或少少消失发展滋生.依据没有发展的最低稀释度与消失发展的最高稀释度,采取“最大或然数”理论,可以盘算出样品单位体积中细菌数的近似值.具体地说,菌液经多次10倍稀释后,必定量菌液中细菌可以少少或无菌,然后每个稀释度取3—5次反复接种于合适的液体造就基中.造就后,将有菌液发展的最后3个稀释度(即临界级数)中消失细菌发展的管数作为数量指标,由最大或然数表(见附录九)上查出近似值,再乘以数量指标第一位数的稀释倍数,即为原菌液中的含菌数.如某一细菌在稀释法中的发展情形如下;稀释度 lO-3 10-4 10-5 lO-6 10-7 10-8反复数 5 5 55 5 5消失发展的管数 5 5 5 4 1 0依据以上成果,在接种lO-3—10-5稀释液的试管中5个反复都有发展,在接种lO-6稀释液的试管中有4个重回发展,在接种10-7稀释液的试管中只有1个发展,而接种10-8稀释液的试管全无发展.由此可得出其数量指标为“541”,查最大或然数表得近似值17,然后乘以第一位数的稀释倍数(10-5的稀释倍数为100 000).那么,1ml原菌液中的活菌数=17×100 000 = 17×105.即每毫升原菌液含活菌数为l700000个.在肯定命量指标时,不管反复次数若何,都是3位数字,第一位数字必须是所有试管都发展微生物的某一稀释度的造就试管,后两位数字依次为以下两个稀释度的发展管数,假如再往下的稀释仍有发展管数,则可将此数加到前面相邻的第三位数上即可.如某一微生物心理群稀释造就记载为:稀释度 lO-1 10-2 10-3 lO-4 10-5 10-6反复数 4 4 44 4 4消失发展的管数 4 4 3 21 0以上情形,可将最后一个数字加到前一个数字上,即数量指标为“433”,查表得近似值为30,则每毫升原菌液中含活菌30×102个.按照反复次数的不合,最大或然数表又分为三管最大或然数表.四管最大或然数表和五管最大或然数表.运用MPN计数,应留意两点,一是菌液稀释度的选摘要合适,其原则是最低稀释度的所有反复都应有菌发展,而最高稀释度的所有反复无菌发展.对泥土样品而言,剖析每个心理群的微生物需5—7个持续稀释液分离接种,微生物类群不合,其肇端稀释度不合(见附表1);二是每个接种稀释度必须有反复,反复次数可依据须要和前提而定,一般2—5个反复,个体也有采取2个反复的,但反复次数越多,误差就会越小,相对地说成果就会越精确.不合的反复次数应按其响应的最大或然数表盘算成果.若请求出土样中每克干土所含的活菌数,则要将前述两例中所得的每毫升菌数除以干土在土样中所占的质量分数(烘干后的土样质量/原始土样的质量).盘算式为:三.试验器材1. 泥土样品:肥饶菜园土2. 造就基:阿须贝(Ashby)无氮造就液(附录三.15)22管(每管装5ml,加1cm×4.5cm滤纸l条)3. 器材:90ml无菌水(装入250 ml三角瓶中,并装有15—20个玻璃珠).9ml无菌水.lml刻度无菌吸管.试管架.记号笔.四.试验办法1.称取10克土样,放入90ml无菌水中,振荡20min,让菌充分疏散,然后按十倍稀释法将供试土样制成10-1—10-6的泥土稀释液.2.将22支装有Ashby无氮造就液的试管按纵4横5的方阵分列于试管架上,第一纵列的4支试管上标以10-2,第二纵列的4支试管上标以10-3……第五纵列的4支管上际以10-6(即采取5个稀释度,4个反复),别的2支试管留尴尬刁难比.3.用lml无菌吸管按无菌操纵请求汲取10-6的泥土稀释液各lml放入编号10-6的4支试管中,再汲取10-5稀释液各lml放入编号10-5的4支试管中,同法汲取10-4.10-3.10-2稀释液各lml放入各自对应编号的试管中.对比管不加稀释液.4.将所有试管置28—30℃造就7天后不雅察成果.5.精确称取3份10克稀释用土,放入称量瓶中,置105-110℃烘2h后放入湿润器中,至恒重后称重,然后盘算干土在土样中所占的质量份数.五.试验功课:造就7天后,掏出试管,检讨试验成果.凡有固氮菌发展的试管,则造就液与滤纸接触处有黑褐色或粘液状菌膜,即为阳性,不然为阴性.对比管应为阴性.依次检讨每管发展情形,将成果填入下表,盘算每克干土所含的活菌数.附表23-1 几种重要微生物心理群MPN计数法一览表。

03-微生物的显微计数和大小测量

03-微生物的显微计数和大小测量

微生物的显微计数和大小测量生命科学学院生02 孙禹2010012376实验日期:2012-3-19 同组姓名:张宇成一、实验目的1、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并掌握使用血球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2、学习用显微测微尺测量酵母细胞的大小,使大家对微生物大小有一种直观的认识3、学习灭菌技术及注意事项二、实验原理1、微生物的显微计数原理本实验利用血球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操作和大小测量工作,其结构示意如下图(图一)图一血球计数板和血细胞计数室血球计数板(如图一,左)是一块比普通载玻片厚得多的玻璃片,其上由四条平行槽构成的三个平台,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槽隔成两半,每边平台上面各刻有一个方格网,即为此计数板的计数室(如图一,右)。

计数室的长宽各为1mm,中间平台下陷0.1mm,故盖上盖玻片后计数室的容积为0.1mm3。

计数室有两种规格。

一种是16×25型,共有16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为25个小格。

另一种是25×16型,共有25个大格,每个大格又分成16个小格。

应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微生物细胞的数量,就是先测定若干个方格中的微生物细胞的数量。

再换算成每ml菌液中微生物细胞数量。

2、微生物的大小测定原理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基本的形态特征,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需要在显微镜下,借助于特殊的测量工具——测微尺(包括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完成,示意图见图二。

目镜测微尺:它是一块可以放入目镜中的圆形玻片。

在玻片中央把5mm 长度刻成50 等分,或把10mm 长度刻成100 等分。

由于不同目镜、物镜组合的放大倍数不相同,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表示的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须先用置于镜台上的镜台测微尺校正,以求出在一定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

实验中即可根据目镜测微尺的格数,计算细胞的实际大小。

镜台测微尺:它是目镜测微尺的校正工具。

实验七微生物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法和测微技术

实验七微生物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法和测微技术

2.测微尺的使用原理
测微尺包括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镜 台测微尺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 片 , 一 般 是 将 1mm 分 为 100 格 , 每 格 0.01mm (即10μm),用于校正目镜测微尺每格的 相对长度。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可放入接目镜 内的圆形小玻片,其中央有精确的等分刻度, 分50和100两种,通过镜台测微尺校正后, 可用于测量细菌的大小。
实验材料
1.菌种 啤酒酵母,金黄色葡萄球菌, 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等。
2.仪器或其他用具 血球计数板,显 微镜,盖玻片,载玻片,目镜测微尺, 镜台测微尺,无菌毛细滴管等。
实验步骤 1.酵母菌显微直接计数
1. 取清洁无油的血球计数板,在计数室上面加 盖血盖片。
2. 取酵母菌液,摇匀,用滴管由盖玻片边缘滴 一小滴,使菌液自行渗入,计数室内不得有 气泡。
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代表的长度随物镜的放大倍 数而改变,也会因使用不同的显微镜而产生误差, 因此在使用前必须用镜台测微尺进行校正。
1)目镜测微尺的校正:在10×镜下,看清镜台 测微尺的刻度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 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平行,移动载物台,使 目镜测微尺的0点与镜台测微尺的某一刻度重 合,然后,仔细寻找两尺第二个完全重合的 刻度。计算两刻度间目镜测微尺的格数和镜 台测微尺的格数。由于镜台测微尺的刻度每 格长10µm,所以可得
实验七 微生物血球 计数板直接计数法和
测微技术
实验目的
1.明确显微镜计数的原理并学习使用 血球计数板进行微生物计数的方法。
2.学习并掌握用测微尺测定微生物大 小的方法,增强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感 性认识。
二、基本原理
1.血球计数板计数原理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由四条 槽构成三个平台,中间较宽的又被一短的横槽 隔成两半,每边平台上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 方格网共分九个大方格,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 数室。每个大方格边长为1mm,盖上盖玻片后, 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mm,所以计 数室的容积为0.1mm3(1×10-4ml)。计数时通 常统计5个中方格的细菌数,再换算成1ml菌液 中的细菌数。

微生物细胞大小与数量的测定

微生物细胞大小与数量的测定

微生物细胞大小与数量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了解显微镜测定微生物大小与血球计数板测定微生物数量的原理。

2. 学习并掌握显微镜下测定微生物细胞大小的技术,包括目镜测微尺、镜台测微尺的校正技术与测定细胞大小的技术。

3. 了解血球计数板的结构,学习并掌握血球计数板计数微生物数量的技术,包括样品的点样、菌数计数的方法与计算。

二、实验原理1.微生物大小测定原理微生物细胞的大小,是微生物重要的形态特征之一,也是分类鉴定的依据之一。

由于菌体很小、只能在显微镜下来测量。

用于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的工具有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微尺。

(1)目镜测微尺目镜测微尺是一块圆形玻片,在玻片中央把5mm 长度刻成50等分,或把10mm 长度刻成100等分。

测量时,将其放在接目镜中的隔板上(此处正好与物镜放大的中间像重叠)来测量经显微镜放大后的细胞物象。

由于不同目镜、物镜组合的放大倍数不相同,目镜测微尺每格实际表示的长度也不一样,因此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须先用置于镜台上的镜台测微尺校正,以求出在一定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相对长度。

2)镜台测微尺镜台测微尺是中央部分刻有精确等分线的载玻片,一般将lmm 等分为100格,每格长l0”m (即O.Olmm ),是专门用来校正目镜测微尺的。

校正时,将镜台测微尺放在载物台上,由于镜台测微尺与细胞标本是处于同一位置,都要经过物镜和目镜的两次放大成象进入视野,即镜台测微尺随着显微镜总放大倍数的放大而放大,因此从镜台测微尺上得到的读数就是细胞的真实大小,所以用镜台测微尺的已知长度在一定放大倍数下校正目镜测微尺,即可求出目镜测微尺每格所代表的长度,然后移去镜台测微尺,换上待测标本片,用校正好的 ◎图 1目镜测微尺目镜测微尺在同样放大倍数下测量微生物大小。

2.显微镜计数法测定微生物的原理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是将小量待测样品的悬浮液置于一种特别的具有确定面积和容积的载玻片上(又称计菌器),于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一种简便、快速、直观的方法。

微生物计数方法【精选文档】

微生物计数方法【精选文档】

微生物的显微直接计数法一、实验目的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计数原理和计数方法,掌握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技能.二、实验原理测定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有显微直接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

显微计数法适用于各种含单细胞菌体的纯培养悬浮液,如有杂菌或杂质,常不易分辨。

菌体较大的酵母菌或霉菌孢子可采用血球计数板,一般细菌则采用彼得罗夫·霍泽(Petrof Hausser)细菌计数板。

两种计数板的原理和部件相同,只是细菌计数板较薄,可以使用油镜观察。

而血球计数板较厚,不能使用油镜,计数板下部的细菌不易看清。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4条槽而构成3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计数区(图21-1),计数区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计数区分为16个大方格(大方格用三线隔开),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计数区分成25个大方格(大方格之间用双线分开),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但是不管计数区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计数区都由400个小方格组成。

计数区边长为1mm,则计数区的面积为l mm2,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400mm2。

盖上盖玻片后,计数区的高度为0.1mm,所以每个计数区的体积为0.1mm3,每个小方格的体积为1/4000mm3。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先要测定每个小方格中微生物的数量,再换算成每毫升菌液(或每克样品)中微生物细胞的数量。

已知:1mm3体积=10 mm×10 mm×10 mm= 1000mm3所以:1mm3体积应含有小方格数为1000mm3/1/4000mm3=4×106个小方格,即系数K=4×106 .因此:每ml菌悬液中含有细胞数= 每个小格中细胞平均数(N)×系数(K)×菌液稀释倍数(d)三、实验器材1.活材料: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斜面或培养液。

微生物计数方法

微生物计数方法

微生物的显微直接计数法一、实验目的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计数原理和计数方法,掌握显微镜下直接计数的技能。

二、实验原理测定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方法很多,通常采用的有显微直接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

显微计数法适用于各种含单细胞菌体的纯培养悬浮液,如有杂菌或杂质,常不易分辨。

菌体较大的酵母菌或霉菌孢子可采用血球计数板,一般细菌则采用彼得罗夫·霍泽(Petrof Hausser)细菌计数板。

两种计数板的原理和部件相同,只是细菌计数板较薄,可以使用油镜观察。

而血球计数板较厚,不能使用油镜,计数板下部的细菌不易看清。

血球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厚型载玻片,载玻片上有4条槽而构成3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较宽,其中间又被一短横槽分隔成两半,每个半边上面各有一个计数区(图21-1),计数区的刻度有两种:一种是计数区分为16个大方格(大方格用三线隔开),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计数区分成25个大方格(大方格之间用双线分开),而每个大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但是不管计数区是哪一种构造,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即计数区都由400个小方格组成。

计数区边长为1mm,则计数区的面积为l mm2,每个小方格的面积为1/400mm2。

盖上盖玻片后,计数区的高度为0.1mm,所以每个计数区的体积为0.1mm3,每个小方格的体积为1/4000mm3。

使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先要测定每个小方格中微生物的数量,再换算成每毫升菌液(或每克样品)中微生物细胞的数量。

已知:1mm3体积=10 mm×10 mm×10 mm= 1000mm3所以:1mm3体积应含有小方格数为1000mm3/1/4000mm3=4×106个小方格,即系数K=4×106。

因此:每ml菌悬液中含有细胞数= 每个小格中细胞平均数(N)×系数(K)×菌液稀释倍数(d)三、实验器材1.活材料: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斜面或培养液。

微生物的计数——血球计数板法

微生物的计数——血球计数板法

微生物的计数——血球计数板法【摘要】测定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方法很多,有分光光度法、显微直接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

分光光度法比较简便,易操作,但是会使数据严重偏大。

而平板计数法则会使实验数据严重偏小。

显微计数法适用于各种含单细胞菌体的纯培养悬浮液,如有杂菌或杂质,常不易分辨。

菌体较大的酵母菌或霉菌孢子可采用血球计数板,一般细菌则采用彼得罗夫·霍泽(Petrof Hausser)细菌计数板。

两种计数板的原理和部件相同,只是细菌计数板较薄,可以使用油镜观察。

而血球计数板较厚,不能使用油镜,计数板下部的细菌不易看清。

本实验采用血球计数板法,主要目的是了解血球计数板法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学会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细胞进行计数。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微生物计数常用的三种方法:分光光度法;平板计数法;血球计数板法。

2、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学会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细胞进行计数。

二、基本原理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

将经过适当稀释的菌悬液(或孢子悬液)放在血球计数板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计数室中,在显微镜下进行计数。

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0.1mm2),所以可以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目来换算成单位体积内的微生物总数目。

由于此法计得的是活菌体和死菌体的总和,故又称为总菌计数法。

血球计数板,通常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九个大方格,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微生物的计数就在计数室中进行。

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但无论是哪种规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数都是相同的,即16×25=400小方格。

微生物的计数——血球计数板法

微生物的计数——血球计数板法

微生物的计数——血球计数板法【摘要】测定微生物细胞数量的方法很多,有分光光度法、显微直接计数法和平板计数法。

分光光度法比拟简便,易操作,但是会使数据严重偏大。

而平板计数法那么会使实验数据严重偏小。

显微计数法适用于各种含单细胞菌体的纯培养悬浮液,如有杂菌或杂质,常不易分辨。

菌体较大的酵母菌或霉菌孢子可采用血球计数板,一般细菌那么采用彼得罗夫·霍泽〔Petrof Hausser〕细菌计数板。

两种计数板的原理和部件一样,只是细菌计数板较薄,可以使用油镜观察。

而血球计数板较厚,不能使用油镜,计数板下部的细菌不易看清。

本实验采用血球计数板法,主要目的是了解血球计数板法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学会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菌细胞进展计数。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微生物计数常用的三种方法:分光光度法;平板计数法;血球计数板法。

2、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3、学会用血球计数板对酵母细胞进展计数。

二、根本原理利用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物计数方法。

此法的优点是直观、快速。

将经过适当稀释的菌悬液〔或孢子悬液〕放在血球计数板载玻片与盖玻片之间的计数室中,在显微镜下进展计数。

由于计数室的容积是一定的〔0.1mm2〕,所以可以根据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微生物数目来换算成单位体积的微生物总数目。

由于此法计得的是活菌体和死菌体的总和,故又称为总菌计数法。

血球计数板,通常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由四条槽构成三个平台。

中间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九个大方格,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微生物的计数就在计数室中进展。

计数室的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

但无论是哪种规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数都是一样的,即16×25=400小方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