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11《变形记》课件(1)(粤教版必修4)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写格里高尔发现自己变成“巨大的甲 虫”,惊慌而又忧郁。父亲发现后大怒,把他赶回自 己的卧室。 第二部分:格里高尔养成甲虫的生活习性,却保 留了人的意识。他仍关心家人的生活幸福。可是,一 个月后,他成了全家的累赘,家人都对他改变了态度。 第三部分:为了生存,家人只得打工挣钱,忍受 不了格里高尔这个负担。妹妹终于提出把哥哥弄走。 格里高尔又饿又病,陷入绝望,最后带着对家人的无 限爱意死去了。父亲、母亲和妹妹开始过着自己养活 自己的新生活。
提问:格里高尔是因为他变成了甲虫才悲惨,还是 因为他悲惨,所以变成了一只甲虫?请同学们细读 课文,并仔细思考主人公变形的原因?在现代西方 社会中,是什么使格里高尔这样的小人物失去了人 的本质,异化为非人? (二教 P62-T6)
• 格里高尔变成大甲虫的原因有几方面,有社会的 原因,家庭生活的原因,自我的(心理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人性的丧失,人失去了自己本来应有 的东西,就异化为非人了,而人之所以会丧失人 性是由于:工作压力,人际关系的冷漠,人对自 身的命运感到无法把握。
股市大对比
《变形记》
也是表现被充满敌意 通过小职员格里高尔突然变 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 成一只大甲虫的荒诞情节, 表现现代社会把人变成奴隶 孤立、绝望的小人物 乃至“非人”的“异化”现 的杰出著作 。 象。
提问:在这部作品中这个小人物的命运如何? 他生活得舒心如意吗?为什么? (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或语段) • 工作辛苦、饮食低劣、友情淡薄、心里烦恼 小说写道:“我怎么单单挑上这么一个累人的 差 使呢!……让这一切都见鬼去吧!” •还债的心理压力,受老板的气,使格里高 尔生活在重压之下。 “如果不是为了父母亲而总是谨小慎微,我 早就辞职不干了。……还清父母的债—也许”
• “真实”是因作者用客观冷静的写实手法,描写了 主人公变形前具体的生活细节和变形后逼真的心理 状态,使人感到他所处的始终是一个真实的人的世 界;“荒诞”是因故事整体框架是以象征手法构建 起来的,这个故事框架──人变成虫的逻辑结构本 身是非真实的,它只是用来寄寓人在哲理意义上的 生存状态,而不是对外部生活的真实模仿。 • 作者是让人们去体察和领悟其超现实的精神状态和 深层心理—情感,去寻求荒诞中的本质。因此,人 变成甲虫是人类精神世界遭致扭曲、异化的象征, 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状态及其由隔膜所造成的孤独、 绝望情感的折射。
虫形人心
忙碌的工作Hale Waihona Puke Baidu
辛苦的生活
严厉的上司 单薄的友情 负债的父母 家庭的重负
忠厚、善良、有家庭 责任感 、追求自由
原因
社会、家庭、自身心理
对自由的追求
有人说,小说是靠形象来说话的。那么课文通 过主人公格里高尔这个人物形象向我们揭示了 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呢? • 小说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即人 在现代社会激烈的生存竞争压力下,渐渐丧 失了自我,以至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的问题 (由格里高尔变形后的孤独无助、焦虑痛苦的 心理和他对自己变形前生活及工作的有关回 忆可见),人与人之间日趋冷漠。
• 弗兰茨· 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1924), 这位中年夭逝的奥地 利小说家,生前默默 无闻,死后却赢得世 人的惊服,与马塞 尔· 普鲁斯特、詹姆 斯· 乔伊斯等并称为西 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 驱和大师。
马 塞 尔 普 鲁 斯 特
詹姆斯· 乔伊斯
·
背景简介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前后,现代主义文学应运而生。现代主义文学 作品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人和人之间 关系的冷酷,人对社会的绝望。艺术上强调使 用极度夸张以至怪诞离奇的表现手法,描绘扭 曲的人性,表现人的本能和无意识的主观感受, 开掘个人的直觉、本能、无意识、梦幻、变态 心理以至半疯狂、疯狂的言行、心理。现代主 义的优秀文学作品探索人的心灵,为揭示人的 内心世界提供了新的艺术手法。
表现主义
20世纪初流行于德、奥、北欧和俄国的
一种反传统的现代主义流派,它在绘画、文 学、音乐、电影等艺术形式中均有不同的表 现。他们对现实有盲目的反抗情绪,强调表 现自我感受、个人主观感情,以过分夸张的 形体或色彩发泄内心的苦闷,认为主观是唯 一真实,否定现实世界的客观性,反对艺术 的目的性。在具体表现手法上,强调主观想 像,强调对世界的虚拟和变形的夸张与抽象, 强调幻象在文学想象力中的作用。
小说的情节线索
格里高尔 家里亲人
变成甲虫 惊慌愤怒
成为累赘 逐渐憎恨 绝望而死 把他弄走
鲜明强烈的
对比
爱与憎的对比:格里高尔充满爱心与家 人对他的抛弃 变与不变的对比:格里高尔虫形人心; 家人人形而虫心
宝马进去自行车出来; 西服进去三点式出来; 老板进去打工仔出来; 博士进去痴呆傻出来; 姚明进去潘长江出来; 鳄鱼进去壁虎出来; 蟒蛇进去蚯蚓出来; 牵狗进去被狗牵出来; 刘翔进去范跑跑出来;
现代人的困境 孤立 绝望
心理壁垒
工作压力 生活重负
怯懦逃避
(压抑感)
“甲 ’’
(孤独感)
艰难无助 焦虑痛苦
疾病的痛苦 疾病的苦痛 饥渴的儿童
被榨干的母亲和饥饿的孩子
没有工作的日子
无家可归的老人
提问:从前面的问题探究中,我们知道了卡夫 卡通过虚构格里高尔由人变成甲虫的荒诞故事,深 刻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问题,请问《变形记》 用的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这一表现手法的好处是 什么? 《变形记》用的是寓真实于荒诞的隐喻手法。与 传统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相比,其好处在于,它使 读者在看到格里高尔由人变成甲虫的故事后,产生 一种惊异心理,会受到深深的震撼,迫使自己深入 思考,从而更加深刻地、强烈地感受到现代人的生 存困境。
比较阅读、拓展思考 比较《变形记》与《促织》,思考两 个故事的共同点。
人
异化
虫(甲虫、蟋蟀)
外在原因(社会) 内在原因(精神)
总结: 卡夫卡就是这样一个独特的作家,他那 平淡的叙述背后是深深的痛苦,读他的作品 总让人觉得格外的沉重,但也让现代人常常 看到自己的影子。就像赵传在他的歌里唱到: 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在呼来唤去的生涯里, 计算着梦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现代人常常 在飞速发展的生活中迷失了自己。卡夫卡并 没有告诉我们路在何方,我们的课也只是为 大家打开了一扇门,希望你们能从这里开始, 在现代社会变幻莫测的生活中找到自己的方 向。
为什么整个情节很荒诞,但 读起来却能让人理解?作者是怎样把握这种 “艺术真实”的?
表现主义文学作品的解读 方法
1、抓住作者用荒诞的情节来表现社会生活本质的写作 特点。作者采用了一套有别于传统的叙述方式和技巧,通过变 形把客观对象加以“陌生化”的处理,让人习以为常的生活披 上一层奇异的色彩,以此来促使人们从不同角度重新思考同一 事物,进而探究其本质,表现出作者对社会的深刻洞察和痛彻 的思索。作者在整体荒诞的情节中运用细节真实和心理真实 的描写手法。阅读时要丢开人变成虫这个荒诞的外在情节,抓 住文中真实的细节和真实的心理所反应所揭示的社会本质和人 生本质。 2、抓住卡夫卡寓言式作品多义性的特点,理性地解 读作品。
变 形 记卡
夫 卡
学习目的
1. 了解小说中所揭示的西方现 代社会“现代人的困惑”问题。 2. 学习作者理性地思考 人之生存问题的精神。
3. 了解 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寓 真实于荒诞的隐喻表现手法。
引言
变形似乎一直是人类的一种理想,也是文学、影 视作品中的经典题材 。例如 孙悟空的七十二变,我 们学过的《促织》,今天的孩子们也看着变形金刚 一类的动画片中威风凛凛的变形动作兴奋不已,而 且百看不厌。变形似乎是童话的专利。 但卡夫卡的《变形记》却是极为独 特的,格里高尔也变形了,但变得并 不轻松, 我们读起来也并不觉得兴奋, 卡夫卡究竟想要告诉我们什么?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研究卡夫卡与《变 形记》 。
表 现 卡主 夫义 卡大 师 (1883-1924) ︱
“20世纪最优秀作家之一” “传奇英雄和圣徒式的人物”
卡夫卡(奥地利人)是欧 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 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 的时代,他不敏感政治, 作品也并不太关注重大的 政治事件。作品大多用变 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 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 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 、绝望的个人,表现“现 代人的困惑” 。《地洞 》 《城堡》 《审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