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群文阅读素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比较阅读《三峡》与《与朱元思书》,完成后面问题。
(2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小题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每空0.5分,共3分)
(1)略无阙处()(2)虽乘奔御风()
(3)负势竞上()(4)望峰息心()
(5)经纶世务() (6)猛浪若奔()
1)同缺,缺口或缺失(2)即使(3)凭依(4)使平息(5)经营治理(6)奔马或飞奔的马
【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每句2分,共6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文:即使乘着奔驰的骏马,驾着风,也没有江水快
(2)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文:水清,树荣,山高,草盛,确实有很多乐趣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译文:(山)凭着(高峻的)形势,奋力直向上耸,仿佛互相竞赛向高处和远处发展
【小题3】比较两篇短文的异同(每空一分,共3分)
(1)两文都写了山和水,突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共同特征。
清、急
(2)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三峡》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__________,《与朱元思书》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萧瑟凄清
【小题4】两段文字都描写了奇山异水,但感情不一,说说具体有什么不同。
(4分)《与朱元思书》中反映出作者热爱自然寄情山水的感情,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鄙弃,同时也含有避世归隐的想法。
(3分)
《三峡》一文中通过描写三峡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1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5】选取富春江或者三峡之美写一段导游词。
(4分)(不少于50字)
略
1. 解释加点的字。
真,实在接连不断形容水声的激越筹划,治理
良多趣味()属引凄异()泠泠作响()经纶世务者()
2. 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说说它们的表达效果。
视觉: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听觉: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表达效果:句式整齐,音韵和谐;对比立意,相映成趣。
3. 甲文先写山,后写水,层次井然。
写水是按_夏、春、冬、秋(或季节)顺序写的。
乙文则是按先总后分(或总分)顺序写的。
4. 甲乙两文在写景方面有什么相同之处?两文都做到了动静结合,都从视觉和听觉方面去写景,使人如同身临其境。
5. 甲文总写三峡的特点是什么?乙文总写富阳到桐庐的山水特点是什么?分别用原
文语句回答。
甲: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6. 乙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7. 假如你是一位投资者,根据两文介绍的特点,你将如何让开发这两个地方?请简要回答。
在三峡修建水利工程,同时搞旅游开发。
在富春江到桐庐一带搞旅游开发。
(要抓住两个地方的特点来谈)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10、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C
A. 实是/欲界之仙都
B. 蝉/则千转不穷
C.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 水/皆缥碧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B
A.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消散)
B.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奔跑)
C.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D.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通“返”)
12、甲文中统领全文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乙文中总领下文写景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分)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太阳快要落山了,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准确译出“颓”、“沉鳞”,语句通顺)
(2)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我乘船)随着江流飘荡,任意往东或往西。
(准确译出“从”、“东西”,语句通顺)
14、甲乙两文都是写自然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之情。
但两文的思想格调不尽一样,甲文全篇充满乐观情趣,而乙文则暗含作者对尘世生活的厌弃之情,从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即可看出。
(3分)
5.解释加点的词语。
(4分)消散落下停止在上面
(1)晓雾将歇()(2)夕日欲颓()
(3)猿则百叫无绝()(4)横柯上蔽()
6.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B)(3分)
A.四时俱备前人之述备矣 B.沉鳞竞跃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
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
(4分)
(1)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2)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流连忘返。
8.【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3分)
9.【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热爱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三文比较阅读
(甲文)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两岸石壁,五色交辉。
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答谢中书书》
(乙文)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与朱元思书》
(丙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风烟俱.尽(都)(2)从.流飘荡(顺、随)(3)一百许.里(余)(4)水皆缥.碧(青白色)(5)直视无碍.(障碍)(6)急湍.甚箭(急流)(7)鸢飞戾.天(至)(8)负.势竞上(凭借)(9)猛浪若奔.(飞奔的马)(10)蝉则千转.不穷(通“啭”鸟叫声)(11)在昼.犹昏(白天)(12)横柯.上蔽(树木的枝干)(13)好鸟..相鸣(美丽的鸟)(14)窥谷忘反.(通“返”返回)(15)互相轩邈..(高远)(16)经纶..世务者(筹划)(17)天山共色..(一样的颜色)(18)好鸟相鸣..(互相和鸣)
(19)晓雾将歇.(消散)(20)五色交辉..(交相辉映)(21)四时..俱备(四季)(22)夕日欲颓.(坠落)(23)沉鳞竞跃沉鳞..(潜游在水中的鱼)竞.(争着)跃.
(跳跃,指跳出水面)
(24)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25)与.朱元思书(给)(26)两岸连山,略无阙.
处(毫无)(通“缺”)(2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
月(如果)(正午)(阳光,这里指太阳)
(28)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上)(顺流而下)(逆流而下)(29)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驾)(飞奔的马)(快)(30)素湍..绿潭,回清..
倒影(白色的急流)(回旋的清波)(3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良,好;良多,好多)(32)飞漱其间(急流冲荡)(33)晴初霜旦..(天刚晴)(有霜的早晨)(34)哀转久绝(悲哀婉转)(消失)(35)属引.凄异(动词,连接)(延长)二、虚词。
1、实是欲界之仙都(的)
2、山川之美(的)
3、蝉则千转不穷(语气词,表连接)
三、一词多义。
(1)下列哪两组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 A和 D
A 、猛浪若.奔(像…… 一样)门庭若.市(像…… 一样) B、皆生寒.
树(使….有寒意)凄神寒.骨(寒气) C、负.势竞上(凭借)负.
筐曳屣(背着) D、横柯上蔽.(遮蔽)隐天蔽.日(遮蔽)(2)下列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
A.一百许.里(余)杂然相许.(赞同)
B.猛浪若奔.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C.从.流飘荡战则请从.(跟从)
D.好.鸟相鸣(美丽)敏而好.学(喜好)(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C )
A、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B、一百.许里猿则百.叫无绝
C、风烟俱.净皆.生寒树
D、在昼.犹昏有时见日. (4) 下列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天下独绝.猿则百叫无绝. B、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C、猛浪若奔.虽乘奔.御风 D、千转不穷.欲穷.其林(5)选择加点的“见”字义不同的一项。
( B ) A、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B、才美不外见.
C、见.渔人,乃大惊
D、忽见.
山头有孤塔耸起(6).词的用法、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
A.之:山川之美甚矣,汝之不惠B.是:实是欲界之仙都问今是何世 C.与:念无与为乐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D.寻:寻张怀民寻病终(7)欲 A、夕日欲颓(将要) B、欲穷其林( 想要 ) (8) 与 A、未复有能与.
其奇者(参与,这里指欣赏) B、独与老翁别(跟,同,和)(9)、书 A、答谢中书书.(书信) B、无以致书.以观(书籍) C、即书.
诗四句(写)
(10)直 A、直视无碍(一直) B、争高直指(笔直)(11)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C) A、夹岸高山,皆生寒.树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B、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不能指.其一处 C、横柯上蔽.,在昼犹昏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风烟俱净,天山共色.未尝稍降辞色.
(12)上 A、负势竞上(向上) B、横柯上蔽(在…..上面)(13)清 A、清流见底(清澈) B、回清倒影(清波)
C、其境过清(凄清)
D、清荣峻茂(水清)
(14) 绝 A、天下独绝(独一无二) B、猿则百叫无绝(断,消失)
C、沿溯阻绝(阻断)
D、绝巘多生怪柏(极)(15)自 A、自三峡七百七里中(在)B、自非亭午夜分(如果) C、自富阳至桐庐(从)
(16)或 A、或王命急宣(有时) B、或以为亡,或以为死(有的人) C、或异二者之为(或许) D、或以钱币乞之(有的人)(17)属 A、忠之属也(类) B、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C、属引凄异(连接) D、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托)(18)以A、不以疾也(认为、觉得) B、以中有足乐者(因为)
C、臣以王之攻宋也(认为)
D、以塞忠谏之路(以至于)
E、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凭借)
F、必以分人(把)
G、此先汉所以兴隆也(……的原因) H、自康乐以来(表时间界限) I、以头抢地而(用) J、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凭借) K、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凭借) L、皆以美于徐公(认为)
M、以君为长者(认为)
(19)其 A、其间千二百里(代词,指白帝至江陵) B、飞漱其间(代词) E、其如土石何(用在“如……何”之前,加强反问语气) F、其真无马耶(加强反问语气)
G、以其境过清(代词,代指小石潭)
(20)之 A、山川之美(的) B、欲界之仙都(的)C、春冬之时(的) D、何陋之有(宾语前置的标志,无意义) E、走送之(代词,指书) F、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21)空:空谷传响(空旷)长烟一空(消失)(22)良:良多趣味(确实)有良田美池(好)(23)引:属引凄异(延长)下车引之(拉)
四、重点句译文。
1、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译: 2、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译: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丛,四季长存。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译:清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译: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
5、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译: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赞叹的啊。
6、实是欲界之仙都。
译:7、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8、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译: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
9、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译:(我的小船)随着江流飘飘荡荡,时而偏东,时而偏西。
10、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译:(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比一比,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
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
1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1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译: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
13、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14、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译:水都是青白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
15、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
1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17、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到了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18、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译: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19、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水清,树荣,山高,草盛,趣味无穷。
20、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译:常常有高处的猿猴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非常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
声,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五、《答谢中书书》课文理解。
1、文先以“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总领全文,再以“”点明中心;再具体描画美景,最后以“实是欲界之仙都。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作结,以景怀古,首尾呼应。
2、文章写景部分,先仰视“ 高峰入云”,再俯视“ 清流见底”,复平看“ 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最后分“ 晓”与“ 夕”来写,脉络分明。
3、“实是欲界之仙都”流露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流露出作者于山水之中飘飘欲仙的自得之态
4、统领全文的句子: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写晨景的句子: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写晚景的句子: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5、本文写景,没有仅仅停留在景物本身,而是抓住景物的灵魂,即自然万物的勃勃生机,通过低、远近、动静的变化,视觉、听觉的立体感受,来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体现了作者酷爱自然,归隐林泉的志趣。
6、主旨:表现出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7、这篇短文,文词清丽,主要描写“ 山川之美”,文章在句式运用上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多用对仗
8、本文所选取的景物不仅具有动静之美,也具有色彩之美,如写色彩,用了“用
“ 青”、“ 翠”二字具体写其色彩。
9、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从中表现了作者热爱自然,和谐共处的心态。
在生活与学习中给我们的启示是: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团结友爱、和睦共处、亲近自然…… 六、《与朱元思书》课文理解。
1.文章在总写中,用“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的闲适随意的情态。
在分写“异水”时,用“ 千丈见底”一句夸张地表现了江水极深、极清的特点。
在分写“奇山”
时,通过泉响、鸟鸣、猿叫,反衬了山的幽静的特点。
之后,通过“鸢飞戾天者……
窥谷忘反”的抒情短评,表现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
的思想。
最后,文章别具匠心地描绘了山中的又一奇景,突出了树多的特点,与前文“ 皆生寒树”一句相照应。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一句写出了江水的清澄宁静,《小石潭记》中也有通过“游鱼”描写潭水
清澈见底的句子,请默写其中的一句: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3.作者描绘富春江山水的奇丽多姿,极有层次。
第一段总写___富春江奇山异水__之美,概括为“_奇山异水,天下独绝__”八个字;第二段承“异水”二字,抓住“清_”和“__急_”的特点,具体生动地描绘;第三段承“奇山”二字,紧扣山高、树多、景美的特征,分别从视觉和听觉来写景,这样写好处是多层次多角度展示_富春江两岸群山_ 之美。
写“异水”,先用夸张手法写其
秀美,后用比喻手法写其壮美,文段中作者的观察角度是从上到下、从远到近。
4.既表现了富春山的魅力,也表现作者鄙弃名利思想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5.文中把原本静止的重山叠岭之状写活的句子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6.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
山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峻峭,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水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清澈,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
7.看到富春江的奇山异水,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感慨?你怎样理解他发出的这些感慨?
托,强化富春江山水的诱人力量,流露出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的蔑视;含蓄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8、概括了富春江山水的总特点,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9、文章用夸张的手法,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10、用比喻的手法写水流湍急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11、文中作者触景生情,侧面烘托富春江山水迷人,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山水热爱、赞美以及鄙弃功名,对官场厌倦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12、文中描写大自然美妙交响曲的句子: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13、第一段中“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总写富春江及沿岸景色给人的印象,“天山共色”一句
使人想起王勃“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艺术境界。
14、第二段六句,分别从“静”和“的角度,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水之“异”;
第三段中的“”、“”二字,化静为动,赋予峰峦起伏的群山以生命的动感,“泉水激石”以下六句则描写了人的听觉感受。
15、“鸢飞戾天者”比喻:极力追求功名的人“经纶世务者”比喻:治理政务的人
16角度描写景象。
17、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一句,你从中可以看出
作者写给有人的“书”宗旨是什么?
18、作者用“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写山,参照你乘舟船或坐
车时观景的体验,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壮美,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19、富阳已是游览圣地,为了提高当地旅游收入,请你结合当地的特征,开发两个好
的休闲度假的项目。
开设氧吧开设攀岩项目七:《三峡》课文内容理解及拓展延伸。
1、《三峡》以凝练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文章写景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景色)。
. 2、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何从山写起?
“峡”的意思是两山夹水的地方,有山才有水,所以从山写起
3、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的表现出来了。
5、“清荣峻茂”一句写了哪几种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写了水、树、山、草,特点是水清、树盛、山高、草茂。
七、中考举例。
(09浙江) 1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B )。
(3分)
A、四时俱备.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B、沉鳞.竞跃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C、泠泠作.响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D、有时见.日胡不见.我于王 3.【甲】文中写到“高峰入云”,【乙】文中具体描写高峰“入”的动态的几个四字短语是: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
(2分) 4.【甲】【乙】两文都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热爱大自然、娱情山水、避世退隐、鄙弃名利
(08福州)1、乙文先勾勒出富春江沿岸“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景色特点,再细致描绘了水之游、水之急、山之高(险峻)、山之峭(陡),让人们充分领略寓春江山水的雄奇秀美。
2、.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八、对比练习。
1、《答谢中书书》以“”点明中心,最后以“实是欲界之仙都”作结。
《与朱元思书》作者先总叙了富春江奇特秀丽的景色,在转入对山之奇,水之异的描写。
《三峡》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了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了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答谢中书书》表达了作者表现出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和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与朱元思书》流露出作者对追求利禄之徒的蔑视,含蓄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三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答谢中书书》与《与朱元思书》都表现了作者酷爱自然、鄙视退隐的志趣。
4、《答谢中书书》与《与朱元思书》都从两方面写景,都表现了生机盎然,传达自己与自然相融合的生命愉悦。
(《三峡》也从视觉、听觉两方面写景)
5、《答谢中书书》与《三峡》将山川之美写的如梦如幻,令人悠然神往,且不约而同的突出了山水的共性特点,即山的高大,水的清澈。
6、《三峡》、《答谢中书书》都写到猿鸣,但目的不同,《三峡》写猿是为了突出三峡秋景的悲凉。
《答谢中书书》写猿是为了借猿增添画面的灵动感,传达了生命的气息。
7、《答谢中书书》、《与朱元思书》两文在描绘山水之景上很有共同点,都是开篇总括山水之景,如《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与朱元思书》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然后在具体描绘之。
8、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答谢中书书》和《与朱元思书》两文都是写给友人的信,都描绘了山川之奇异美景,但所表达的感情略有差异,请说说。
的得意之感。
人生的思想感情。
(人生态度)
9、《答谢中书书》和《三峡》写景时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方法,都突出了景物的色彩,《答谢中书书》写林着(青),写竹着(翠)《三峡》写湍着(素),写潭着(绿)
10、《三峡》结尾引用渔歌,《答谢中书书》结尾说“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它们各自有什么作用?《三峡》结尾引用渔歌证明三峡秋季猿鸣凄凉的特点,通过侧面描写渲染三峡秋天萧瑟的气氛。
《答谢中书书》结尾作者写出能够从中发现无尽的乐趣,带有自豪之感,期与谢公比肩之意溢于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