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10010
英文名称:Food Quality Control
一、课程说明
1. 课程类别:
本课程属于专业课程。
2. 适应专业及课程性质
本大纲适用于食品科学与工程、发酵工程、农产品加工工程、葡萄与葡萄酒工程专业的《食品质量管理学》课程教学,本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选修专业课。
3. 课程目的
(1)在学生具有一定的食品工艺学知识和数理统计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课堂讲授和讨论课等形式,使学生掌握食品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并了解和掌握IS09000系列标准。
(2)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全面质量管理思想,食品企业中IS09000系列标准的应用,以及质量管理的统计观点,质量特性值分布的特点和质量管理中常用的数理工具。
4. 学分与学时
本课程学分为2,学时为32。
5. 建议先修课程
食品质量管理学以管理学为基础,学习食品质量管理的前提是学好食品工艺学、管理学和数理统计学的有关知识和课程。
6. 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食品质量管理》,陆兆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
参考书目:
(1)《食品质量管理学》,赵静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
(2)《食品质量管理学》,冯叙桥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
(3)《食品质量管理》,陈宗道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年。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课程以讲授为主,并辅以讨论等形式组织教学活动。
8. 考核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
成绩评定:根据学生平时听课完成测试、课堂讨论以及课程论文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9. 课外自学要求
本课程涉及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食品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知识,要求学生课外在兴趣基础上自学上述学科知识。
二、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食品质量管理概论
基本内容:
主要介绍质量管理基本概念,质量管理的发展史;食品质量管理基础知识,食品质量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基本要求:
掌握食品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理解质量管理基本概念;了解质量管理的发展史、意义及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在于对食品质量管理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第二章全面质量管理
基本内容:
主要介绍全面质量管理的产生、概念、特征、食品质量决策等。
基本要求:
掌握有食品质量决策的理论知识;理解全面质量管理基本概念;了解全面质量管理的产生、意义及作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在于对食品质量决策的理论知识理解和掌握。
第三章质量控制与数理工具
基本内容:
主要讲授质量数据,质量控制中应用的各种数理控制工具。
基本要求:
掌握有食品质量控制中应用的各种数理控制工具;理解质量数据的有关概念和知识;了解质量数据,质量控制工具的产生、作用及重要性。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在于对各种数理控制工具的理解和掌握。
第四章食品质量检验与抽样方案
基本内容:
主要讲授质量检验的概念、主要功能、分类,抽样方案等
基本要求:
掌握食品质量控制中应用的抽样方案;理解质量检验的有关概念和知识;了解检验的功能和分类等。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在于对抽样方案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第五章 ISO9000质量标准簇
基本内容:
主要讲授ISO9000系列标准产生的历史条件,制定和发布过程,与TQC的关系,以及实行ISO9000的意义;ISO9000标准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术语;ISO9000系列标准的选择和使用。
基本要求:
掌握ISO9000标准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术语;理解ISO9000系列标准与与TQC的关系;了解ISO9000系列标准产生的历史条件,制定和发布过程,实行ISO9000的意义,以及ISO9000系列标准的选择和使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在于对ISO9000标准所涉及的一些基本术语以及ISO9000系列标准与TQC的关系的理解和掌握。
第六章 HACCP、GMP和SSOP
基本内容:
主要讲授HACCP的概念、原理、起源发展、实施;GMP、SSOP概念、要点;讨论ISO9000、HACCP、GMP、SSOP的特点、关系。
基本要求:
掌握HACCP、GMP、SSOP的概念、原理;理解HACCP、GMP、SSOP之间的关系;了解HACCP的起源与发展,GMP、SSOP的要点等。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在于对HACCP的概念、原理,HACCP、GMP、SSOP之间的关系掌握和理解。
三、课程学时分配
本课程计划32学时,讲课32学时。课程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课程学时分配表。
修订人:梁灵
审核人:于修烛2008年09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