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及启示
摘要: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问题,是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关于这个问题,学术界尚未得出定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性和人性的统一。
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坚持意识形态性这一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又要从人出发,将二者有机结合,做到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尊重受教育者个性发展;坚持意识形态性和人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意识形态性;人性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学术界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展开了全面深入地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著作数量逐年增加。
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主要有以下观点。
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主要观点
1.一元论
一元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性。
“所谓意识形态性,是指它的政治性、阶级性,也就是它明确地属于一个阶级,并为这个阶级的根本利益服务,其作用在于维护一个特定的阶级社会的统治阶级的统治。
”关于这点,很多学者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政治性而非意识形态性。
将意识形态性看作思想政治教育的学者认为,他们没意识到政治性仅仅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教育的内容,而没有体现思想政治教育中关于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的内容。
因
而用意识形态性来表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不仅能全面完整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且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有属性。
2.二元论
二元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并非单一属性,而是双重属性的统一。
主要代表观点有:政治属性和管理属性的有机统一。
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中有两个基本属性,就是社会政治属性和经济管理属性。
”政治性和科学性的有机统一。
有的学者认为政治性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属性,而是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始终的一个特有属性,而科学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客观实践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得以发展的内在规定性。
工具性与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有的学者认为:“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既需要考察其满足阶级与社会需求的一面,更需要回到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去追求它的属性,既要看到它的工具性本质,也要看到它的目的性本质。
”科学性与价值性的有机统一。
这是当前学界比较热的提法。
3.多元论
多元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需要多种概念表述。
有的学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目的性、实践性和超越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性、实践性,内在的包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超越性。
”还有学者从政治维度、伦理维度、社会维度和个体维度将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概括为阶级性、服务性、工具性和启蒙性。
也有的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归结为政治性目的性、内容历史性、手段多样性。
总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学术界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
考察论证每种观点,都可谓一家之言,至今尚未得出定论。
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本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是由事物本身的特殊矛盾决定的,它是事物内部所包含的一系列必然性和规律性的综合。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既要符合本质含义的一般规定,也要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身特点,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区别于其他事物而独立的东西。
笔者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意识形态性。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证。
1.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一般、最普遍的属性
意识形态是指,“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
”意识形态包括哲学、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等,其中政治往往处于诸意识形态的核心和主导地位,并制约着意识形态中的其他内容。
那么为什么不将政治性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呢?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比较广泛的,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还有的学者将法治教育和心理教育也纳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范围,仅仅用“政治性”来概括,难以全面诠释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而意识形态性则可以。
世界各国,无论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都存在思想政治教育,各国教育现象无疑千差万别,但各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普遍属性是意识形态性,即每个国家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为本阶级服务的,都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统治。
2.意识形态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功能
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有意识形态功能和非意识形态功能,显然,占据主导地位的是意识形态功能。
从本质上说,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将统治阶级的思想和意志上升为全社会意志的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
历史上,任何统治阶级也总是要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等各种途径,把自己的意识形态灌输到社会中去,用以支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拥护统治阶级的统治和管理,实现社会控制。
当然。
也不能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非意识形态功能,即它非阶级性和政治性的一面,它可以为一切社会和社会中所有人的发展服务,提高受教育者知识水平和交往能力,使其掌握相应的生活准则,更好地在社会中生活。
二者并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为补充,意识形态功能居于主导地位,非意识形态功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意识形态功能。
3.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具有强烈的意识形态性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多元的,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这些内容均以强烈的意识形态性表现出来,并且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意志,目的是现实其统治利益。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
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的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
”当然,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社会发
展和统治阶级的需要而不断更新、完善,比如现在很多学者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加了心理教育等内容,但无论怎么发展完善,都改变不了意识形态这一核心内容。
同时,笔者认为不能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单一的概括为意识形态性,这缺乏一定的层次性,在某种程度上也有点绝对化、片面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根本任务是要培育“四有”新人,因此,本质中应该体现“人性”的一面。
一直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强调服务统治阶级的社会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本位说占据主导地位,内容上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内容,方法上以灌输为主,忽视了个人素质的发展,甚至出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学空场”现象,这对人的发展是不利的。
而且,现在马克思主义人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党中央也提出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人的重要性。
因此,我认为,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归结为意识形态性和人性的统一。
这样既避免了用意识形态性来表述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单一化、绝对化的倾向,又将人纳入思想政治教育本质范围看,更具有层次性。
当然,二者中更为根本的是意识形态性,意识形态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
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通过分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可以得出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1.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维护统治阶级利益
既然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意识形态性,那在思想政治教育
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必然要传播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使其成为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
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转型时期,国内主流意识形态容易受到国内外一些错误思潮比如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人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可能受到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侵蚀。
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帮助受教育者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尊重受教育者个性发展
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阶级性、政治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方法均是从统治阶级出发,而不是从受教育者出发,忽略了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做到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满足人的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人们实际生活相结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活性,加深人们教育内容的理解。
还要转变“填鸭式”教学方法,灵活采用谈话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增加课堂趣味性,更有利于受教育者掌握教育内容。
此外,教育者还要努力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氛围,转变过去那种居高临下、我说你听的教法,形成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良好风气。
3.坚持意识形态性和人性的有机统一
意识形态性和人性都是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二者不是互相排
斥、互相对立的关系,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
思想政治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正确处理二者关系,不可偏其一方,忽略另外一方,也不可将两者对立起来。
二者中更为根本的是意识形态性,所以教育者要使思想政治教育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需要,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统治要求,将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传播给受教育者。
同时,不可忽视受教育者人性的一面,做到以人为本,使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使意识形态性和人性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都以实现。
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意识形态性和人性的有机统一。
同时,我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不应该也不可能成为一种定论,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统治阶级利益需要的调整,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应随之发展完善。
所处时代不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也应有所区别,以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开放新。
参考文献:
[1]李合亮.思想政治教育探本——关于其起源及本质的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3]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
[4]谢东东.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性及其实施途径[J].理论导报,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