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亚文化对青少年教育影响
亚文化对青少年教育影响哇,提到亚文化,我就忍不住想要聊聊这个话题!你知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亚文化在悄无声息中对青少年的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简直就像是一股无形的力量,塑造着年轻一代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回想起我的青春岁月,那段时间正是各种亚文化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的时期。
无论是嬉皮士、朋克还是后来的网络文化,每一种亚文化都有它鲜明的特色和精神。
当时的我,就被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深深吸引。
尤其是在朋友圈里,我们会讨论这些亚文化的理念,甚至模仿一些特定的穿着风格和行为举止,那种归属感和认同感让我们倍感温暖。
亚文化的影响其实是双向的。
一方面,它们为青少年提供了一个探索自我、寻找认同的平台。
许多青少年在亚文化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获得了自信。
当“另类”成为新时尚,这让他们从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挣脱,开始追求个性化、自主化的发展。
例如,某些青少年通过嘻哈文化学到了勇敢表达自我的重要性,这种自我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他们在正式教育中所缺乏的体验。
另一方面,亚文化有时也可能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
某些极端的亚文化,如极端主义或反社会的团体,可能会对青少年的价值观造成误导,导致他们偏离正轨。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青少年一不小心就可能被误导,因为他们往往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
教育者和父母在这个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需及时引导和给予支持,以帮助他们在众多文化中找到健康、积极的方向。
而且,随着科技的发展,亚文化的传播速度变得更快。
社交媒体、在线社区和视频平台,让青少年能够更加轻松地接触到各种亚文化。
这使得教育者需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效融入这些亚文化元素,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帮助青少年在多元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声音。
总而言之,亚文化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是复杂而多面的。
它既是契机,也是挑战。
在这场有关探索与成长的旅程中,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青少年,让他们在丰富的文化海洋中,找到健康成长的航向。
未来的路在于我们如何用心去呵护这些年轻的心灵,让他们在亚文化的影响下,成为更好的自己。
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的著名案例
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的著名案例在当今社会,青少年犯罪问题日益严峻,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其中,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所谓犯罪亚文化,是指一种与主流文化相背离,且支持犯罪行为和价值观的文化现象。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犯罪亚文化的一些特点。
犯罪亚文化通常包含了对暴力、欺诈、盗窃等犯罪行为的美化和合理化。
在这种文化氛围中,犯罪被视为一种获取财富、地位和权力的途径,而不是受到谴责和惩罚的行为。
例如,一些不良的街头帮派文化,强调以武力解决问题,成员之间相互攀比犯罪行为,认为越“厉害”的犯罪越能赢得尊重。
犯罪亚文化还常常传递出一种反社会、反权威的价值观。
青少年在接触到这些价值观时,可能会对社会规则和法律产生轻视和抵触心理,进而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比如,一些青少年可能会认为学校的规章制度是对他们自由的限制,而不是为了保障他们的学习和成长。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些著名的案例来深入探讨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
案例一:“_____帮”暴力犯罪团伙在某个城市,出现了一个名为“_____帮”的青少年犯罪团伙。
这个团伙的成员大多是十四五岁的中学生,他们受到了不良网络文化和街头暴力文化的影响。
在这个团伙中,成员们以打架斗殴、敲诈勒索为乐,认为这是展示自己“勇敢”和“强大”的方式。
他们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传播自己的犯罪行为,吸引更多青少年加入。
在一次与其他团伙的冲突中,一名成员甚至持刀伤人,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案例分析:这个案例中,不良的网络文化和街头暴力文化构成了一种犯罪亚文化。
这些青少年在这种亚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错误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将暴力和犯罪视为获取关注和认可的手段。
案例二:盗窃团伙“_____侠”有一个由几名青少年组成的盗窃团伙,自称为“_____侠”。
他们受到一些影视作品中盗窃高手形象的影响,认为盗窃是一种刺激和有趣的行为。
他们经常在夜间潜入居民小区和商场进行盗窃,将所得财物用于购买高档消费品和娱乐活动。
犯罪亚文化和青少年犯罪
一、犯罪亚文化概述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一直高居不下,且犯罪形式日益多样化,从暴力型犯罪如杀人、抢劫、强奸乃至智能型犯罪如计算机犯罪等均有参与,犯罪数量日增,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犯罪行为大多由社会因素引起。
其中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作用最直接、最明显。
根据文化在社会上所占的地位不同,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亚文化一般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犯罪亚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但二者之间不能等同。
亚文化与犯罪之间不存在一种决定或必然的关系。
除非亚文化沿其负向走向极端,发展,成为极端亚文化一犯罪亚文化,一般不直接产生犯罪。
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在整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本位主义弱化,外来异质文化的冲击,加之我国自身文化的变革,使部分亚文化势力不断泛起,特别是青少年由于其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特殊性,使青少年犯罪亚文化表现突出,并在与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共存中顽强地表现着自己。
犯罪亚文化是指一种逆主流文化而动的反文化、反社会的危害统治秩序的最极端行为。
如青少年的暴力行为、破坏行为、吸毒等均为犯罪亚文化。
[2]这种犯罪亚文化,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往往表现出不同于成人犯罪亚文化的特征:一是强烈的反叛精神或无罪恶感的心理特征;二是实施所选择的最极端的反文化、反社会的一系列活动;三是通过各种渠道将犯罪的技术和方法传授给其他人,以期强化青少年这个弱势群体的地位。
二、青少年犯罪的亚文化特征犯罪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极端的越轨活动,它与青少年犯罪活动接壤,有的本身就是青少年犯罪活动,因而对青少年犯罪的实施起推动与促进作用是必然的。
运用亚文化理论阐释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运用亚文化理论阐释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亚文化理论撷取了社会学、文化学和犯罪学等多个学科的要素,试图解释社会群体中形成的不同文化现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运用亚文化理论来阐释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我们将通过探讨亚文化的定义、网络游戏的特点以及其对青少年犯罪的潜在影响,以理论角度揭示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犯罪的可能性。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亚文化的概念。
亚文化是指在主流社会文化之下,形成于特定群体中的一种独立文化系统。
它们通常具有自己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审美特征等,与主流文化有所差异。
亚文化不仅在年龄上、从伦理到审美都可以有所表达,而且可以融入不同的社会层级和种族。
其形成是为了满足特定群体在心理、情感、认同等方面的需求。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虚拟世界,与传统的社交交流及身体接触等方式相比,其特点明显。
首先,它能为玩家提供一个开放自由的游戏空间,让参与者可以随意改变、塑造自己的角色。
这种角色扮演的游戏方式,可能会改变玩家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
其次,网络游戏往往具有虚拟交流的特点,包括文字聊天、语音聊天和形象表情等,为玩家之间建立了虚拟社交网络。
这种虚拟社交网可能会和现实社会的社交影响相互作用,产生不同的行为效应。
再者,网络游戏以竞技、获得成就感、协同配合等为核心目标,使参与者在游戏中面临各种挑战和冲突。
这些挑战和冲突可能对玩家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影响。
亚文化理论认为,亚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个体对于所处环境的各种刺激和信息进行接受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认知和行为方式。
网络游戏作为一种亚文化活动,也同样会通过其特有的环境刺激和信息传递对玩家产生影响。
其中,亚文化的社会化功能对年轻人的影响尤为重要。
首先,网络游戏作为一种亚文化活动,可以提供年轻人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的满足感。
年轻人由于身心发展不完善,社会经验不足,难以适应现实中的复杂社会环境。
但在网络游戏中,他们可以通过控制虚拟角色的方式获得成就感,与其他玩家进行合作与竞争,并通过游戏的规则获得认同感和自尊心满足。
浅议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与预防
浅议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与预防作者:陶相清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12期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文化现象迅速传播。
其中亚文化对青少年的犯罪心理影响之大,使人始料未及。
青少年犯罪也是困扰我国的社会问题。
犯罪比例高、犯罪形式多样化,影响大,后果严重,让人们费解。
这突显了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影响的严重性。
一、先进文化与亚文化的区别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是观念、智慧、意志的表现。
按着文化的内涵及思想意义,把进步的、激发人们积极向上、向往美好生活的文化称为先进文化;把低俗、腐朽、诱导人们走向极端方向越轨的文化叫做亚文化。
我国的亚文化源自西方的暴力、色情的自由主义,也是西方文化中最落后腐朽的部分。
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影、电视互联网络等大众媒体传播。
近年来传播速度较快,影响较大。
主要特征有:(1)自由主义,反对社会规章制度。
(2)在社会矛盾中有主动攻击性和暴力倾向严重。
(3)拉帮结派,组成黑社会,不讲道德性。
二、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影响(一)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诱导作用。
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行为概念指的是犯罪人在一定犯罪心理的支配下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应该受到刑罚的行为。
犯罪行为是外在因素,犯罪心理是内在因素,二者既有区别又有相互联系。
处在青少年时期的群体,世界观及人生观正处在不断形成与完善时期,来自各方面的思想观念,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影响。
社会上各种途径传播的亚文化中大量的不良信息,会直接导致青少年走向犯罪,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能接触到的每个青少年,使犯罪理念在青少年心理上被激活、被强化。
在思维方式上简单、歪曲,表现出忧烦狂躁、态度反常,如有其它诱因,干起坏事更是胆大妄为、不计后果。
(二)亚文化的现实发展,为青少年犯罪提供了“心理暗示”。
亚文化的衍生与传播,对青少年犯罪起着渲染、扩展和教化的作用,其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不断地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
犯罪亚文化和青少年犯罪
犯罪亚文化是指特定社会或群体发展出来的一种低层次、非正统的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它通过共同的特征和行为模式来定义其成员的身份。
青少年犯罪则是指未成年人在法律角度上所犯的违法行为。
在很多情况下,青少年犯罪是由于他们接触到了犯罪亚文化,从而受到其影响并参与犯罪活动。
青少年犯罪与犯罪亚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
年轻人通常处于形成个人身份认同的阶段,他们渴望被接受和融入其中一种社会或群体。
而犯罪亚文化提供了一种替代的身份认同方式。
在这些亚文化中,青少年可以找到结伴而行、得到赞美和尊重的方式,这些正好满足了他们在生活中缺乏的需求。
在犯罪亚文化中,青少年可能受到暴力、毒品和犯罪的诱惑。
他们将这些行为视为一种冒险和探索的方式,从中获得刺激和满足感。
由于他们对道德标准和法律规则缺乏深入的了解和理解,他们往往无法看到这些行为的后果和后果。
青少年犯罪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个人受害者可能遭受财产损失、伤害甚至丧生。
犯罪行为还对犯罪者本身的精神和社会成长产生了负面影响。
家庭成员也可能因为犯罪行为受到羞辱和责备。
社会对青少年犯罪的忧虑导致了安全问题的增加,迫使政府采取行动来减少犯罪活动。
为了预防青少年犯罪和犯罪亚文化的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教育是关键。
学校和家庭应该教育青少年关于道德和法律的基本原则,帮助他们理解犯罪行为的后果。
同时,社会应该提供更多的适应性以满足年轻人的需求,以免他们感到无所适从而被犯罪亚文化所吸引。
最后,打击犯罪亚文化需要综合的政策和行动。
这包括加大对犯罪组织的打击力度,加强监管和执法,以及提供更多的社会庇护所来帮助年轻人脱离犯罪亚文化的影响。
总的来说,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为了预防和打击青少年犯罪,我们需要教育、改善社区环境和采取综合且有力的政策措施。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青少年提供一个更安全、更健康的社会环境,让他们更好地发展并实现自己的潜力。
青少年犯罪的亚文化分析亚
青少年犯罪的亚文化分析【内容提要】亚文化是一种对抗社会主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青少年生理心理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对亚文化的极大倾向性。
亚文化通过社会整体文化环境的熏染,诱导了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和越轨行为的发生。
分析青少年犯罪的亚文化的表现特征和深层次原因及影响将有助于科学有效地预防和矫治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亚文化;主文化青少年犯罪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常常是社会矛盾和社会环境阴暗面的衍生物。
社会环境是多种因素的集合体,它对青少年的影响是一种全方位的综合作用。
而在社会环境诸因素中,亚文化作为一种最活跃的因素,常常与青少年犯罪密切相联。
亚文化一词最早被提出在1886年,亚文化(subculture,又译为“次文化”或“副文化”)是一种既包含主流文化又具有自己独特内容的文化。
subculture—词通常在两种意义上使用:(1)在一个社会的某些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这是subculture —词的本来含义;(2)由奉行这些不同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这是subculture—词的派生含义。
①亚文化直接对抗于社会主文化,加之青少年对其的极大倾向性,使青少年的社会化方向严重偏离,致使其违法犯罪行为频频发生。
因此,对青少年犯罪亚文化的深入分析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青少年犯罪亚文化的表现特征及功能青少年犯罪所表现出的亚文化是通过青少年犯罪亚群体在犯罪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并一体信奉和遵循的与主文化相对抗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及其现象的综合体。
②亚文化和犯罪同步产生与发展,其反映出犯罪亚群体自我认同的需要及其客观上具有自卫功能的属性。
青少年在欲望受挫和理智失控的条件下,表现出犯罪亚文化独特的特征及外在功能。
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青少年犯罪的亚文化表现为以下几点:(一)叛逆性与反社会功能青少年犯罪亚文化的叛逆性,是指其通过非社会性和非群体性所表现出来的抵制、否定和对抗社会主文化的倾向与态度。
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的开题报告
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的开题报告1. 研究背景犯罪亚文化是指一种由犯罪行为所形成的亚文化群体,其成员通常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念、方式和行为模式。
这种亚文化可能由于经历某种不良的社交环境或人际关系、精神压力、贫困等多种因素而形成。
青少年犯罪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其中一部分青少年犯罪很可能与犯罪亚文化有关。
因此,通过研究犯罪亚文化及其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预防青少年犯罪。
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
具体目的包括:(1)详细介绍犯罪亚文化的形成背景及其特点;(2)分析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联系;(3)探究犯罪亚文化如何引导青少年走向犯罪的路径及其危害;(4)提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建议,并探讨如何遏制犯罪亚文化的发展。
3. 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分析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案例,总结和分析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及其产生的原因和危害,进而提出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对策和建议。
4. 研究内容(1)犯罪亚文化的形成背景及其特点通过分析犯罪亚文化的形成背景和特点,研究了影响其形成的原因,如人际关系、经济因素、文化环境等。
(2)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关系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探究了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直接和间接联系,并结合社会学和犯罪学理论,分析了其原因和影响。
(3)犯罪亚文化如何引导青少年走向犯罪的路径及其危害针对一些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产生的危害,探究了其对青少年犯罪的诱因、犯罪行为的方式和危害,以及其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等。
(4)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建议通过分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和犯罪亚文化的特点,结合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经验和方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包括加强社会教育、改善社会环境、建立多元化的社会支持系统等。
5. 研究意义本研究旨在提高公众对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之间关系的认识,为青少年犯罪的预防和治理提出科学的对策和建议,对于改善社会治安和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浅议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
关键字 : 文化 犯 罪亚文化 青 少年犯 罪 一 亚 一 一 。曩
自上世 纪 9 年 代 以来 . 国青少年 犯罪 率居高不下 . 0 我 对社 青少年是一群特殊社会 群体 .正处于未成年 向成年的过渡 会秩序和公 民的人身 、 财产安全造成 了严 重威胁 。 其原因可 以 时期 , 究 身体 发育逐渐 完善 , 是心智 尚未成熟 , 但 辨别 是非 的能力 发现 .犯 罪亚文化 对青 少年犯罪率 的递增起 到直接而又明显 的 较弱 . 模仿能力强 , 逆反心理天生的会对 主流价值 产生一种抵触 作用 。 情绪 .青 少年 希望 通过这种反叛心理来换取 更多的注意 以此体 犯 罪 亚 文 化 的概 念 现 自己的价值 如果受到不 良外部环境的影响 . 并且不能进行的 “ 亚文化” 一词最早 出现在 18 。“ 86年 亚文化” sb u ue又 及时教育改正 的话 , (u ch r 很容 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浅 议 犯 罪 亚 文 化 与 青 少 年 犯 罪
宋高祥
( 中南财 经政 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中图分类号 : D9 文献标识码 : A 湖北 武汉 4 0 7 ) 3 0 4 文章编号 :0 8 9 5 (0 207 0 6 — 2 10 — 2 X2 1) — 06 0
摘要: 亚文化是一种与主流文化相对应的非主流的、 局部的文化 , i
罪 行 为 [。 ]
在社会快速变化 的复杂形势之 下 .由于原有 主流 文化 较为 单一 . 对新 情况的出现缺乏相应 的预见 能力 . 出现一 定的滞后 会 性 和空 白之处 .同时也没 能对新形势下 的各种 消极因素给予合 理 的批判和消除 。由于青少年认识观念的模糊性 . 没有对主流文 化形成统一 的认识标 准 . 这就 给犯 罪亚文化的传播 以可乘 之机 . “ 罪亚文化 的价 值观念对 社会 的消极 因素 和一些犯 罪现象 做 犯 出的合理化解释 。 恰恰迎合 了青少年犯罪群体 的认 同 。 为其行为 找到了合理化 的理论支持” 1故 , 结构 的转 型和 主流文化 的 f。 社会
论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
论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作者:刘俊杰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3年第10期摘要:青少年犯罪一直是困扰我国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一直居高不下,而且犯罪形式日趋多样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治安以及人民财产安全。
犯罪行为大多是各种社会因素造成的,其中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作用最直接、最明显。
关键词:犯罪亚文化;青少年犯罪影响;对策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0-0284-01一、犯罪亚文化的概念根据文化所占社会地位的不同,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
主文化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影响很大。
而在某些方面与主文化的价值体系不同的都可以称为亚文化。
亚文化与犯罪之间不存在决定或必然的关系,除非亚文化沿着负面走向极端越轨的趋势,成为犯罪亚文化。
我国的犯罪亚文化源自于西方的色情和暴力,也是西方文化中最腐朽的部分,主要是通过图书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传。
它的特点具有强烈的反社会性,在社会斗争中最有主动攻击的精神,表现为注重拉帮结派,不注重是非。
如以游民为中心的江湖暴力文化和以色情为中心的不良亚文化等均属于犯罪亚文化的范畴。
二、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一)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心理形成起着诱导作用。
处在青少年时期的群体,身心尚未完全成熟,思想观念正处于不断形成和完善时期,来自各个方面的价值观念很易对他们产生影响。
犯罪亚文化中蕴藏着大量导致青少年犯罪的社会行为,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中每个青少年,使犯罪行为在其心理上被激活、被强化。
在思维方式上表现出忧烦狂躁、态度反常,加之劣迹青少年的勾引,干起坏事胆大妄为,事后又后悔莫及。
(二)犯罪亚文化的扭曲性为青少年犯罪提供了智力支持。
犯罪亚文化衍生和传播,对青少年犯罪起着渲染和教化的作用,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不断地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
关于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doc
关于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导读: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是一篇相关亚文化和青少年的论文范文格式,免费分享阅读下载是对毕业生写作论文有着参考意义。
青少年犯罪一直是困扰我国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比例一直高居不下,而且犯罪形式日趋多样化,严重地影响了社会治安以及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犯罪行为大多是种社会素造成的,其中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作用最直接、最明显.一、犯罪亚文化的概念根据文化社会上占的地位不,将文化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主文化是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对社会上大多数人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影响极大.而某些方面与主文化的价值体系不的都以称为亚文化.犯罪亚文化则属于亚文化的范畴,但二者不能等.亚文化与犯罪间不存决定或必然的关系,除非亚文化沿着负面走向极端越轨的趋势,成为犯罪亚文化.我国的犯罪亚文化源自于西方的暴力和,也是西方文化中最腐朽的部分,主要是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影电视等大众媒体传播的.其特点主要表现为:一是强烈的反社会性亚文化和青少年论文范文格式熟,思想观念正处于不断形成和完善时期,来自方面的价值观念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影响.犯罪亚文化中蕴藏着大量的导致青少年犯罪的社会行为,将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中的每一个青少年,使犯罪行为青少年心理上被激活、被强本篇关于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论文范文综合参考评定下度:优秀题目化.思维方式上表现出忧烦狂躁、态度反常,加劣迹青少年的勾引,干起坏事胆大妄为,事后又后悔莫及.(二)犯罪亚文化的扭曲性,为青少年犯罪提供了智力支持.犯罪亚文化的衍生和传播,对青少年犯罪方法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的作用,其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不断地腐蚀着青少年的心灵.一些青少年往往以模仿对象而导致暗示犯罪.互联X中的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令人担忧,他们习惯于X络游戏中的打打杀杀、动刀动,易产生精神麻木,现实中有时一言不发把刀锋相向,酿成惨剧.每年全国都有很多这样发生的犯罪案例.他们似乎忘记或忽略了现实的杀伤力而沉浸于X络而犯罪.随着时间的推移,犯罪亚文化便成了一些青少年的主宰,形成了一套有悖与常人的价值观念,出人头地、花天酒地、哥们义气、活着是为了享受等等.这种观念的支配下,他们的人格偏离了正常的此篇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论文原创lunwenfanwen/12927.轨道,致使一些青少年走上了犯罪道路.(三)犯罪亚文化环境的负面影响,对青少年犯罪起着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结构的不断转型,腐败的社会现象和暴力的文化倾向屡屡出现.新闻中过多过细的犯罪事件报道、电影电视中有关和暴力的镜头、植入广告生活奢侈的引诱、戏剧文学中性刺激和不良文化的刻画等,无形中为青少年提供了污秽的文化环境.随着犯罪亚文化的传播和熏染,致使一些青少年的人格变得冷酷无情,常以暴力手段攻击他人,其犯罪性质愈益严重和恶化.三、祛除犯罪亚文化的影响,有效预防青少年犯罪(一)加强家庭教育,帮助孩子树立自律精神.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肩负着培养教育孩子的责任和义务.重视发展良的家庭教育是全面提高青少年道德素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主要措施一.目前情况下,很多家长更多的是关注孩子的学习,而忽视了起码的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培养,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将来孩子毕业后会遇到成家立业的问题,这不是学习成绩决定的,靠的是良的品质和性格,而这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作为家长而言,一是要注重孩子的品德发展,营造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社会氛围,学会用优秀的文化知识去引导孩子、教育孩子,按照正确的行为习惯和行为规范要求孩子.二是要与孩子平等相处,互相交流中及时掌握孩子的思想变化,分析评价时让孩子自觉克服缺点,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目标,只有这样能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二)加强学校教育,提高学生公民道德素质.学校是学生社会化的主要课堂.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基础,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的作用.加强对学生公民道德的教育是抵制犯罪亚文化思潮影响,从根本上培养和提高学生人文理性素养的有效方法一.一是要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活动,通过法制教育展览和普法知识讲座等活动,逐步提升学生的法制观念.二是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教师要善于运用正确的思想行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来支配正确的行动.教师还应注重自身修养,爱岗敬业,严于律,用高尚的品质对学生诠释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深刻内涵.三是要关心后进生和问题生,避免出现歧视现象.有时教育方式不当,对学生的评价有时出现偏差.教师的讽刺挖苦等语言暴力,使学生变得冷漠孤僻,给学生造成了精神创伤,甚至形成了反社会的倾向.笔者建议,学校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限于学习成绩上,要全面客观地评价其校表现,帮助后进生克服不良习惯,化消极素为积极素,不要把双差生推向社会犯罪的边缘.(三)加大政府监管力度,优化青少年文化环境.一是文化主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严禁未成年人进入营业性歌舞厅、游艺厅、X等娱乐场加大扫黄打非力度,遏制文化垃圾的生产和销售着力做禁赌禁毒工作,清除青少年犯罪毒瘤.二是建立健全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工作机制,推广和使用违法犯罪的信息监管系统.三是对那些失范的青少年加以矫治,帮助他们提高认识,端正态度,改正缺点.四是最大限度地减少失管、失学、失业现象,避免出现违法犯罪行为.总,管由于社会转型,使得一些青少年受到犯罪亚文化客观素的影响而犯罪,但是,我们应该继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努力多出与时代精神相适应的优秀作品,为青少年提供积极向上的精神食粮,使他们成为国家主人和接班人的时,能一个良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健康成长.这无疑是全党全社会的期望,时是当务,也是职责.。
[浅议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的著名案例
[浅议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青少年犯罪的著名案例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
对社会秩序和公民的人身、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究其原因可以发现,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率的递增起到直接而又明显的作用。
一、犯罪亚文化的概念“亚文化”一词最早出现在1886年。
“亚文化”(ubculture又译为‘次文化’或‘副文化’)是一种既包含主流文化又具有自己独特内容的文化。
Subculture一词通常表现为两种含义:(1)在一个社会的某些群体中存在的不同于主流文化的一套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这是其本来含义;(2)由奉行这些不同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人组成的社会群体,这是其派生含义。
随着社会发展,“亚文化”一词已经突破文化学范畴而被引入犯罪学研究之中,美国犯罪学家艾伯特?科恩在1955年出版的《少年犯罪者:帮伙文化》一书中率先引入“亚文化”概念,以此分析青少年帮伙行为,认为下层阶级贫民区存在着一种少年犯罪文化和少年犯罪亚文化群体,他们是下层阶级少年为克服社会适应困难或地位挫败感而产生的群体性反应:这些亚文化和中产阶级的文化相矛盾。
遵守这种帮伙亚文化,必然导致越轨和犯罪行为。
该理论不断发展而得以完善。
形成犯罪亚文化理论,将其概念定义为:犯罪亚群体在犯罪活动中逐渐形成并予以信奉和遵守的。
与主流文化相对立的价值标准、行为方式和现象的综合体。
该理论运用社会学的观点来解释犯罪现象,特别是指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理论的总称。
二、犯罪亚文化的产生原因一定的社会总是与一定的文化现象相适应,犯罪亚文化的产生亦是如此,具体来讲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不同利益群体所获利益不均,产生个体心理失衡,为犯罪亚文化的产生奠定心理基础在一个社会群体之中,不同文化观念价值体现不同的利益倾向。
由于教育、财产等方面的差异,主体所获得的利益分配不均匀。
当这种不均匀的持续发展时,由于不能通过主流文化的手段在现有利益分配机制下得到满足,利益主体就会寻求另一种极端的违法犯罪的方式来实现。
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暴力亚文化论文
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暴力亚文化论文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暴力亚文化论文一、国外学者对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暴力亚文化的相关理论研究国外学者关于青少年暴力犯罪与暴力亚文化的研究已有多年历史,而且成果颇丰。
现阶段关于暴力亚文化对青少年暴力犯罪影响的相关研究大多是以各种普查性资料为依据,加以分析或辅以其他类型的研究试验,得出暴力亚文化对青少年暴力犯罪的社会影响效应。
他们提出的暴力亚文化影响青少年暴力犯罪理论主要有:1、美国学者沃尔夫冈和费拉柯蒂所著《暴力亚文化》一书提出了暴力亚文化对暴力犯罪的诱发作用,其主要观点是阐述了暴力亚文化的表现形式,发展过程以及对人的影响。
而暴力则是一些群体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已渗透到这些群体成员的心理品质之中,并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方式的组成部分,在暴力亚文化氛围下生活的人群在遇到问题时,一般选择使用暴力作为手段来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理论证实了暴力犯罪与暴力亚文化有关,也成功的解释了暴力犯罪突出的现象。
而且青少年作为特殊的群体,在暴力亚文化的影响下他们价值观、人生观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他们崇尚暴力,将暴力作为自己的价值观,且好奇心和模仿力强,易受此诱惑,为达到刺激的目的,不惜进行犯罪。
此理论主要从犯罪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2、科恩《少年犯罪:帮伙亚文化》一书中提出“亚文化理论”,认为少年犯罪是下层社会少年中亚文化发展的结果。
下层社会的青少年渴望达到中上层社会的生活目标,但是由于本身种种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在学校或社会上的竞争中经常遭到失败或挫折,但是又无法忍受或妥善处理这些挫折,因而逐渐形成了不同于普通社会的价值观念,以此来克服社会适应中的失败与挫折,并且逐渐认为他们不属于正常的社会。
于是,这些青少年自己结合起来,形成亚文化群,共同用反社会的行为来应付社会适应中产生的问题,这样的亚文化群常常被称为“帮伙”。
3、在意大利犯罪学家龙勃罗梭所著的《犯罪人论》中,对暴力亚文化之一的大众传媒给青少年带来的影响进行论述。
浅析网络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网络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及对策作者:洪礼博来源:《青年时代》2018年第18期摘要: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开放性、虚拟性带来了网络亚文化。
网络亚文化对于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来说危害极大,一定程度上会起到诱导青少年建立不正确的价值观等消极作用,进而诱发青少年实施犯罪。
本文从网络亚文化的视角出发,结合实际初步探讨了预防青少年犯罪的可能对策,以期有助于青少年犯罪的治理。
关键词:亚文化;网络;青少年;犯罪日益增加的网民数量、日益增多的网站,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网络虚拟社会逐步形成,网络文化也喷薄而出。
然而,网络文化是一个巨大的集合体,其中也不免有杂质:网络亚文化。
这种杂质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青少年、危害着青少年,对青少年犯罪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应该以网络亚文化为阵线,充分审视青少年的成长以及犯罪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来保护他们。
一、网络亚文化的概念与基本特征(一)网络亚文化的概念亚文化,亦称副文化,是相对于主流文化而言的。
亚文化以颠覆既存社会秩序和权力结构的态度,代表着社会中处于边缘地位的群体的利益,它就是从各地区、民族、集团、小群体的特殊文化中衍生出来的一种文化系统。
网络文化是进入21世纪之后新兴的产物,是人们基于信息网络的飞速发展,依托互联网开展交流、学习、工作、娱乐等活动而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与社会认知。
但是,网络亚文化并不同于网络文化,而是亚文化与网络文化的交集,其主要包括网络中消极的、与主流文化冲突的、甚至带有反社会、反人伦色彩的文化成分。
因此,网络亚文化是指偏离于主流网络文化之外,在网络上普遍存在的暴力、色情、拜金等庸俗腐朽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
(二)网络亚文化的基本特征网络亚文化是依托互联网而发展起来的,这就决定了其烙上了新时代的色彩,将有别于传统的亚文化,具体来说,网络亚文化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1.文化传播的快速性网络亚文化以互联网为载体,而连接互联网终端是高速发展的计算机操作系统。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
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论文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违法犯罪问题日益凸显,并呈现出违法犯罪率不断上升,而犯罪年龄却不断低龄化的趋势。
据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统计,我国青少年犯罪总数占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是国家和社会的责任,也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率不断攀升的原因1、社会亚文化管制乏力。
由于文化市场的监管不到位,各种充斥着暴力、色情淫秽内容的报刊、书籍和音像制品随手可得,暴力性的行为被描绘为英雄气概,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被大肆宣扬和美化,诱发了青少年对暴力解决问题的推崇和对金钱、物质的病态向往。
不良亚文化的管制乏力与快速传播,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扭曲青少年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对其产生了不可忽视的腐蚀作用。
2、青少年心智不成熟。
青少年是介于童年和成年之间的一个阶段,这一时期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心理不稳定,对社会现象的认识直观、肤浅,容易受到他人的影响,抵御诱惑能力差;在处理问题时,缺乏冷静的思考和理智的分析,容易走极端,形成错误的结论,导致错误的行为。
此外青少年时期,也是人生的生理发育期,身体机能的发育成熟对青少年的心理、情绪、行为等各方面都将产生深刻的影响。
尤其是生理成熟与心理成熟的不同步,导致了心理和生理发展上的不平衡,从而形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生理因素。
3、家庭教养方式不当。
家庭是青少年活动时间最长、受影响最深的地方,良好的家庭环境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
近年来,父母关系不和谐和教育方法不当,已成为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两大主要因素。
据统计,父母离异家庭子女的犯罪率是健全家庭的4.2倍。
此外,一些家长违背未成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和成长规律,在教育子女时,或娇宠、溺爱,或简单粗暴,或放任自流,或期望过高,家长的种种不当教养方式已成为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直接且重要的原因。
在广东省的少管所中,80%服刑少年犯的犯罪原因与不当的家庭教养方式有关。
犯罪亚文化和青少年犯罪(1)
内容摘要:青少年犯罪率的居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治安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极其复杂,其中对青少年的发展来说,犯罪亚文化环境的影响作用来得更多、更坚决、更直接、更重要。
犯罪亚文化引发青少年犯罪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试从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成因加以探讨,并由此提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文化犯罪亚文化青少年犯罪一、犯罪亚文化概述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一直高居不下,且犯罪形式日益多样化,从暴力型犯罪如杀人、抢劫、强奸乃至智能型犯罪如计算机犯罪等均有参与,犯罪数量日增,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犯罪行为大多由社会因素引起。
其中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作用最直接、最明显。
根据文化在社会上所占的地位不同,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亚文化一般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犯罪亚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但二者之间不能等同。
亚文化与犯罪之间不存在一种决定或必然的关系。
除非亚文化沿其负向走向极端,发展,成为极端亚文化一犯罪亚文化,一般不直接产生犯罪。
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在整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本位主义弱化,外来异质文化的冲击,加之我国自身文化的变革,使部分亚文化势力不断泛起,特别是青少年由于其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特殊性,使青少年犯罪亚文化表现突出,并在与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共存中顽强地表现着自己。
犯罪亚文化是指一种逆主流文化而动的反文化、反社会的危害统治秩序的最极端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内容摘要:青少年犯罪率的居高,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社会治安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
导致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极其复杂,其中对青少年的发展来说,犯罪亚文化环境的影响作用来得更多、更坚决、更直接、更重要。
犯罪亚文化引发青少年犯罪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犯罪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试从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成因加以探讨,并由此提出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文化犯罪亚文化青少年犯罪Criminal Inferior Culture and Criminal TeenagersAbstract: The house of criminal teenagers rate has becme high, which is the one of most serious social problem that affects the security of society of our country .The reason that causes teenagers gang to commit a crime is extremely complex, In which the development for teenagers, the influence of criminal inferior cultural environment takes affect to come, is more firm , more direct , more important.Criminal inferior culture is caused commit a crime in teenagers, from aspect cannot appraise take affect.Criminal inferior culture what commit a crime with teenagers relation is a important program that we are faced with.The examination accessary crime inferior culture of this paper as in teenagers, criminal cause is discussed , from this, puts forward prevention and decreasing for teenagers, the criminal measure of specific aim.Key words: culture criminal inferior culture criminal teenagers一、犯罪亚文化概述青少年犯罪已成为世界的三大社会问题之一,自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青少年犯罪比例一直高居不下,且犯罪形式日益多样化,从暴力型犯罪如杀人、抢劫、强奸乃至智能型犯罪如计算机犯罪等均有参与,犯罪数量日增,严重影响了社会安定以及广大人民群众人身和财产的安全。
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他们的犯罪行为大多由社会因素引起。
其中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行为的作用最直接、最明显。
亚文化概念是美国人类学家A.W.林德对越轨行为的研究中首次提出的,这一理论主要被应用在越轨行为和犯罪行为的研究中。
亚文化最一般的含意是某一主体文化中较小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概念构成要素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它们是主体社会可以辨认出的组织部分,在某些方面而不是在所有方面不同于主体社会;(2)作为主体社会的一个组织部分,它们至少服从该社会的一部分准则和法律;(3)作为与主体社会有显著差异的集团,它们为其成员规定了自己特有的行为规范;(4)它们是一个发挥功能的单位--就是说,它们至少能够为了某些目标而作为一个整体行动;(5)它们意识到自己是在某些方面与主体社会离异的单位。
[1]根据文化在社会上所占的地位不同,可将文化分为主文化和亚文化。
主文化是在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为社会上多数人所接受的文化。
主文化对社会上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极大。
亚文化指仅为社会上一部分成员所接受的或为某一社会群体特有的文化。
亚文化一般不与主文化相抵触或对抗。
犯罪亚文化属于亚文化的范畴,但二者之间不能等同。
亚文化与犯罪之间不存在一种决定或必然的关系。
除非亚文化沿其负向走向极端,发展,成为极端亚文化一犯罪亚文化,一般不直接产生犯罪。
改革开放后,我国生产方式的转变,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在整个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社会本位主义弱化,外来异质文化的冲击,加之我国自身文化的变革,使部分亚文化势力不断泛起,特别是青少年由于其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的特殊性,使青少年犯罪亚文化表现突出,并在与我国传统文化、主流文化共存中顽强地表现着自己。
犯罪亚文化是指一种逆主流文化而动的反文化、反社会的危害统治秩序的最极端行为。
如青少年的暴力行为、破坏行为、吸毒等均为犯罪亚文化。
[2]这种犯罪亚文化,结合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点,往往表现出不同于成人犯罪亚文化的特征:一是强烈的反叛精神或无罪恶感的心理特征;二是实施所选择的最极端的反文化、反社会的一系列活动;三是通过各种渠道将犯罪的技术和方法传授给其他人,以期强化青少年这个弱势群体的地位。
二、青少年犯罪的亚文化特征犯罪亚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极端的越轨活动,它与青少年犯罪活动接壤,有的本身就是青少年犯罪活动,因而对青少年犯罪的实施起推动与促进作用是必然的。
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方法的传播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作用。
任何文化都具有传播性和传递性,犯罪亚文化也是如此,它在自身的传播与传递过程中,必然起着渲染、扩展与教化作用,从而使犯罪手法得以四处蔓延。
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规模的发展起着加剧与扩展作用。
这主要表现在犯罪亚文化的渗透性上,通过渗透,犯罪亚文化的影响与推动下,青少年犯罪规模必然进一步蔓延与扩展。
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的犯罪起着群体化作用。
文化在人与人之间起着凝聚与联系的作用,它是同一文化群体内交往的纽带和共同的价值标准。
犯罪亚文化在这一点上表现更为突出,它为青少年团伙犯罪提供的"智力"与"犯罪场"支持就能说明这一点。
[3]犯罪亚文化影响作用下的个体,以亚文化的标准相互之间产生认同感,从而出现青少年犯罪群体化。
由于犯罪亚文化没有主文化那样系统、规范,也不具有高度的理论化形态,因而更容易被社会的一般成员,尤其是青少年所接受和传播。
犯罪青少年是社会上特殊的一个群体,犯罪亚文化是导致青少年犯罪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为犯罪不是无缘无故发生的,总有一定的导因,形成犯罪动机才能产生犯罪行为。
对于青少年的犯罪动机和犯罪行为这种内化与外化的过程,犯罪亚文化环境常常是其发生的导因,而犯罪动机往往就直接导源于犯罪亚文化。
比如在犯罪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由于享乐主义思潮的刺激而无视法律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行为过程,就是因为在青少年中大量传播着的人的本质是自私的、"人生不乐等于白活"、人与人的关系就是一种弱肉强食的关系等等犯罪亚文化的导源。
于是,他们一方面极力追求个人的享乐,私欲极度澎胀;另一方面,当他们明显地不具备这个条件,用正当的手段也难以达到的时候,就必然地陷入到享受的无止境欲求和违法犯罪、遭受打击的冒险这两难选择之中,为了获得个人幸福,往往不惜牺牲别人,损害他人,以身试法,走向犯罪。
考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道路,有着一个明显的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
[4]首先,他们常常都是从所处环境中接受了一些不良习惯,出现小过失开始,因为得不到及时的矫正和教育,得不到更多的关心和爱护,甚至遭受冷漠和歧视,自尊心受到了极大的挫伤。
在自己的犯罪亚文化圈中最终获得了情感上的慰藉和对犯罪的认同感,受到周围人群的支持、姑息、纵容,而越陷越深,不能自拔。
其次,犯罪亚文化是青少年犯罪的精神支柱。
在青少年犯罪中突出表现出来的暴力性、凶残性、反复性和不择手段、不计后果等特性,除了青少年追求刺激、富于冒险的原因之外,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犯罪亚文化环境的影响。
[5]他们在追求享受,追求自我表现,为了"出人头地"的时候,其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便是:目的是主要的,手段是第二位的。
他们为了达到非法的目的,胆大妄为,无所顾忌,花天酒地为目标,交友结盟论英雄,视法为儿戏,把犯罪、坐牢看成追求"人生价值"的英雄行为,从而强化了犯罪的勇气和决心,并在犯罪亚文化精神纽带的连结下,聚合得更紧,破坏性更大。
青少年犯罪的这一特点,正像是犯罪的各种动因在亚文化这个风涡中搅起的一个个旋风一样横冲直撞,不可一世。
对犯罪亚文化在青少年犯罪中这个不动声色却推波助澜的作用,不可忽视,不可小视。
再次,犯罪亚文化的转型又决定着青少年犯罪的基本特点。
犯罪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在不断地变化着的,犯罪亚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同样也在发生变化、转型。
而亚文化的转型又直接决定着青少年犯罪基本特点的变化可以看到,近些年来,青少年犯罪中出现的大案增多,有组织犯罪增多,追求享乐和财产型犯罪增多,公开、激情犯罪增多,毒品犯罪、性犯罪增多等等,与犯罪亚文化的转型变化不无一定的关系。
[6]此外,犯罪亚文化的传播,也常常使犯罪青少年在犯罪心理上被激活、被强化。
比如在思维方式上出现的反常病态,忧烦狂燥而不能自拔,易于兴奋,粗暴成习,相信"命中注定",强调自我中心,追求"男子汉气慨",只顾眼前利益,把社会视为危险,迷信只有用极端手段才能解决问题等,在思想及文化中强调只顾物质利益而不顾手段是否合法,唯利是图,不择手段等,加上人际关系的疏远和社会结构的松散等,都为青少年犯罪提供了相当大的文化环境空间。
犯罪亚文化的功能,最直接地表现为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和作用上。
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的产生起着直接性的条件与环境作用。
文化伴随着人们的生活而存在,并且指引着人们的社会行为。
犯罪亚文化对社会的发展与稳定起着消极作用,这是其与主文化不同的一点。
因此犯罪亚文化是犯罪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并影响着犯罪的变化与发展。
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起着诱导、盅惑和强化作用。
犯罪心理的形成是青少年的主客观原因相互作用的结果,除主观原因外,客观原因就是犯罪亚文化的熏染与诱导,由此导致了青少年犯罪心理的形成与不断强化。
犯罪亚文化对青少年犯罪活动的实施起着决定性的推动与促进作用。
[7]反思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和发展历史,应该犯罪亚文化环境对青少年的影响。
人的本质说到底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与生理因素相比,社会因素在人的心理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